讀西遊記有感初中作文(精選16篇)

讀西遊記有感初中作文(精選16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透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讀西遊記有感初中作文(精選1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西遊記有感初中作文1

  《西遊記》是我國文學史上成就最高的一部浪漫主義神魔古典小說,寫了孫悟空皈依佛門後,與豬八戒、沙和尚一起保護唐僧去西天取經的故事。他們一路經歷九九八十一難,戰勝了各路妖魔鬼怪,終於取得了真經,他們自己也修成了“正果”。

  翻開《西遊記》,你會看到孫悟空那純淨的笑臉。

  孫悟空是個可愛的孩子。他率真、勇敢、無畏。他具備了一個孩子的特徵。孩子很單純,就像孫悟空一樣無邪。當孫悟空從石頭裡蹦出來的時候,我們看到了他的孩子氣,他爭做“美猴王”,固執且無畏;他伸張正義,勇敢而堅強。

  孫悟空和孩子一樣會難過歡愉。當贏得與妖魔鬼怪的鬥爭時,他會咧嘴笑著;當唐僧冤枉他並將他逐出師門時,他委屈的淚水在眼裡打轉,最後任性地騰空而去。

  孫悟空是個任性的孩子,正直的孩子。

  而他在慢慢成長中,變成了豬八戒。

  豬八戒是個青年,他一直做唐僧的跟班,為師父效忠,寸步不離。然而,有人認為,豬八戒是好色懶惰的,忽略了他的勤懇辛勞。

  豬八戒很懷念兒時的單純,但時光變遷,他變成了沙悟淨。

  沙悟淨勤勤懇懇,忠心耿耿地為師父效勞。

  沙悟淨很老實,他一手挑著擔子,一手牽著師父的馬。他專心致志的做著自己的事,老實地做好自己的本分工作。然後慢慢進入老年。

  唐僧被人敬重。他不被世俗的名利財色所誘惑,他經歷了世間種種後,看破紅塵,看開世事。

  唐僧用一種沉穩。寧靜的心態去面對所發生的一切,祈禱佛祖,心如止水。

  孫悟空的單純,豬八戒的無奈,沙悟淨的老實,唐僧的淡然,詮釋了一個人從少年到老年的內心的蛻變。

  讀西遊記有感初中作文2

  我讀了許許多多的書,有的是講故事的,有的是至理明言,可有一本書我看了總是念念不忘,那就是四大名著之一西遊記。

  當我翻開西遊記時,我便深深地被它吸引住了,不僅 因為孫悟空的正直 勇敢,豬八戒的好 吃懶做還因為沙和 尚的任勞任怨和正 直單純的唐僧他們 歷經千辛萬苦,一 路翻過火焰山,三 打白骨精 戰勝了一 個又一個妖魔鬼怪 的阻擋終於取得了 真經成仙的故事, 我如飢似渴地把這本讀了三遍,每讀一遍,我心裡的感受總不一樣。

  記得第一次讀西遊記的時候,很單純地覺得唐僧很無能,很軟弱,自己不會保護自已;孫悟空很厲害,會對付壞人,能變出不同的模樣,豬八戒簡直就是一隻大懶蟲,沙和尚我覺得是一個可有可無的人物,很無聊,沒有主見。

  第二次讀的時候,我覺得孫悟空很可愛,特別是戲弄豬八戒時,覺得唐僧很笨,也很傻,豬八戒也是一個傻乎乎的人物,而沙和尚則有一點忠心耿耿的樣子。

  這一次讀,感覺就跟以前大不一樣了,覺得孫悟空非常機靈,非常忠心,(特別是對唐僧)唐僧非常善良,樸實而又仁慈,豬八戒傻得可愛,沙和尚給人一種忠誠而又老實的印象,所以我總結出一個道理,那就是好書不厭百回讀,但是讀得好,讀得多也不行,一定要讀透,這樣才能從中學到東西。

  在西遊記中,共有九九八十一難的考驗,但最後他們師徒四人,經歷了千辛萬苦,取得了真經,故事真是既動情,又精彩,讓人回味無窮,作者可真是了不起,在開頭,唐僧一個人走出大唐,在群山之中,遇到了老虎等一些獵物,是一位獵人救了他,後來才遇到了孫悟空,保護他繼續往前走,又先後遇到了豬八戒和沙和尚,這不,正印證了一句老話,萬事開頭難,只要堅持住了,再經過努力,不久成功便會降臨。

  讀西遊記有感初中作文3

  近來,我讀了一本好書,這本書就是《西遊記》。相信很多人都讀過這本書,不僅在中國很出名,甚至是在外國,也獲得了很多讀者的喜愛。也許因為這本書很著名,所以拍成電視劇或者製作成動畫片,都會獲得很高的收視率,已經創造了難以企及的收看神話。

  由此,我不得不佩服這本書的作者吳承恩,因為有了他,才有了這部名著的誕生。他不愧是明代著名小說家。這本書有很多精彩的片段,令人記憶深刻。如“三打白骨精”,“大鬧天宮”。正因為這本書很有價值,我們在小學階段,也學過其中一些故事。

  這本名著主要刻畫了四個人物。他們分別是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他們師徒四人便是書裡的主人公。唐僧是一個善良的人,他從來不喜歡殺生,而他的徒弟孫悟空擁有至高無上的法力,無論妖魔鬼怪變成什麼樣子,他都能夠看的出來。每當妖怪化成人來騙他們的時候,悟空都會打死他們,在一旁毫不知情的唐僧,

  就會誤以為悟空濫殺無辜,就不分青紅皂白地念緊箍咒,讓悟空一點解釋的餘地都沒有,在痛苦中一遍一遍地求饒。當唐僧後來知道自己錯怪悟空的時候,才知道後悔。這也告訴我們一個道理:要全面地理解事情,才能正確地去做判斷,這樣才得出正確的答案。

  而豬八戒則是個好吃懶做的人,他看見好吃的就忍不住大吃大喝,為此唐僧勸過他很多次,但在遇到妖怪時,就會臨陣脫逃,想著回他的高老莊,這時的豬八戒讓人受不了。可他總體上是個可愛勇敢的形象,跟著大師兄一起保護師父。說到沙僧,他是非常憨厚老實的,從不惹禍上身,也很少添麻煩……總之他總是盡心盡力地保護師父。

  正因為這樣的師徒四人,才能一起經歷九九八十一難,最終取得真經,迴歸大唐。想想我們的人生其實不也是這樣的麼?在人生的道路上會有坎坷和荊棘,等著我們去挑戰。無論多麼艱難,多麼辛酸,我們最終還是要跨過去,或許下一個路口就會是人生的轉折點!

  在困難的路上,我們要有堅強的內心,才能戰勝自己,進而清理絆腳石。這本書在很多方面給了我一些鼓勵,所以這本書值得很多人欣賞,它不只是一本神話小說,更是一本勵志之書。

  讀西遊記有感初中作文4

  今天,我看完了洪汛濤爺爺寫的《神筆馬良》,我覺得很有意思。這篇文章寫的主要內容是:有一個叫馬良的窮孩子,爹孃都死了,於是馬良就一個人生活著。他每天到山上砍柴……馬良很喜歡畫畫,可是他連一支筆都沒有,所以他只能用樹枝在沙地上畫。即使這樣,他仍然不放棄,每天都苦練畫畫,因此,他畫的畫已經是栩栩如生了。他還說:“我只為窮人畫畫!”一次,他夢見了一位老人給了他一支神筆。當他醒來的時候,他的手上真的有一支神筆,如果用神筆畫一樣物品,這個物品馬上就會成真。因此,馬良用這支神筆幫助了很多窮人。當壞心腸的財主想利用馬良獲得錢財時,馬良一口拒絕了。後來,財主死了,馬良也不知去了哪兒。

  透過作者的描寫,我們可以知道馬良是一個“身窮志不窮”的孩子。馬良從小就很喜歡畫畫,可是他沒有筆,但是他是一個有志氣的孩子,不會輕易放棄的。當他有了一支神筆以後,他沒有拿去炫耀或是做壞事,而是幫助了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壞人要他去做壞事,他卻始終沒有同意。可以看出馬良是一個有志氣、善良、正直的人。其實,在我們的周圍還有很多像馬良一樣的人,只是我們沒有發現罷了。

  前幾天,我在電視上看到一個叫“響媽媽”的婦女收養了100多個孤兒,那些孤兒都把婦女當成自己的另一個媽媽,所以叫她“響媽媽”。“響媽媽”小時侯也是一個孤兒,也是窮人,可是她和馬良一樣有志氣,透過自己的不斷努力,使生活逐漸好了起來。現在,“響媽媽”已經很富裕,可是她還是省吃儉用,把大部分的錢都花在了那100多個孤兒的衣食住行和學習方面上。“響媽媽”就像是現實生活中的馬良,透過自己的努力得到成果,總想不到自己,首先想到的卻是需要幫助的人。

  讀完這篇文章,我明白了:我們要像馬良一樣“身窮志不窮”,當一個有志氣、善良、正直的、不會輕易放棄的人。

  讀西遊記有感初中作文5

  暑假,我讀了《西遊記》,這本書主要講了:唐僧帶著三個徒弟,去西天取經,路上,經歷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取得真經,修成正果。這本書告訴我們:做事就不要怕辛苦,堅持不懈就一定會成功。 在《西遊記》中,我最喜歡的就是唐僧的大徒弟——孫悟空。他個子不高,是隻從怪石中蹦出的神猴,他住在花果山,與那裡的猴子們成了親人。後來因大鬧天宮,被如來佛祖壓在五指山下,500年之後,被唐僧救出,並保護唐僧西天取經。一路上,悟空降妖除魔,立下了大功勞。所以,我很喜歡他。 在我的同學中,有像豬八戒一樣的周翔風。他每天吃得特別多,別人吃一碗飯,它就能吃四碗飯!別人喝一口水,他就能喝三杯……因此他長得很胖,啤酒肚子、水桶腰。一次體育課,跑步比賽,全班都得參加。輪到周翔風跑了,只聽一聲槍響,周翔風跑了出去,可他太胖了,根本跑不動,還差點兒摔倒。唉,周翔風該減肥了,我想:豬八戒也應該減肥了。 讀完《西遊記》,我終身受益。長大後,我要像唐僧一樣善良。看到大街上有要錢的可憐的人們,我總會施捨他們一些錢;看到有希望工程活動,我會第一個捐文具、書和錢;有些有意義的獻血,我也會參加。 《西遊記》—我國四大名著之一,這樣的書大家都要看。這些書裡都是精華,你把它讀懂讀透,就吸收了精華。所以,大家都看看吧!

  讀西遊記有感初中作文6

  每當我翻開《西遊記》時,總有不同的心情。它在四大名著中,是最生動活潑的,小時候的我讀起它來總覺得既過癮又有趣。但今時今日,不變的是那光怪陸離,色彩斑斕的神話世界,我的領悟卻變了。

  這是一部所有人都愛讀的經典大作,每個人都能在解讀它時獲取不同的感覺和啟示,有人喜歡它鮮明的人物個性;有人喜歡它瑰麗的整體形象;有人喜歡它活潑詼諧的對話旁白;有人還研究它的歷史背景、社會現象。但在我看來,他那曲折的情節中暗藏著人們渴望而不可及的生活理想和人性追求,那就是——自由。

  在經歷了日復一日個性受約束的日子,廿一世紀的人們都格外向往自由,嚮往那個自由的化身:孫悟空。孫悟空破土而出,“不伏麒麟轄,不服鳳凰管,又不服人間王位所約束”,闖龍宮,鬧冥司,自花果山上目在稱王。可以說已經達到人性擺脫一切束縛,徹底自由的狀態。孫悟空其實就是自由的化身,他的品質中最突出的就是嚮往自由,他始終在追求自由,它的一切鬥爭也是為了爭取自由。這樣一個鮮活的形象給予了讀者一種追求自由,追逐自由的力量和勇氣。 然而,每個人都明白, 在現在,即使是將來,完全的自由終究是不可能的,人始終要受到這般那般的約束。儘管包圍著我們的是個受約束的世界,但我們可以讓內心儘量變得廣闊而幽深,讓它能夠無邊無際、包容天地。

  然而,目前社會上還有許多人被一些價值不大的東西所束縛,卻自得其樂,還覺得很滿足。經過幾百年的探索和發展,人們對物質需求已不再迫切,但對於精神自由的需求卻無端被抹殺了。總之, 我認為現代人最缺乏的就是一種開闊進取, 尋找最大自由的精神。

  在厲盡時間錘鍊的《西遊記》中,竟深深蘊含著新世紀人們最渴望的自由精神……我更明白為什麼它能夠傳承至今了。

  西遊記是我最愛看的書,它是一本神話故事,也是四大名著之一。它講的是唐朝時期,有一個和尚,和他的三個徒弟一起去西天取經的艱難險阻。

  他的三個徒弟有:豬八戒。孫悟空和沙僧。和大家一樣,我最喜歡的就是孫悟空了。他神通廣大,火眼金睛,樂於助人。每次都是孫悟空把唐僧從險境中就,救出來。其次就是豬八戒了。他鼓著個大肚皮。成天好吃懶做。揹著個大耙子,還天天號稱自己以前是天蓬元帥。豬八戒還是一個好人,沒有害人之心,並且終於堅持到最後的勝利。寫一個弱點很多的人能討人喜歡,讓人記住,是很不容易。沙僧老實厚道。每一個人都有一個個鮮明的特點,每個特點都被作者表現的活靈活現。

  總之,師徒四人每人都有長處和短處,正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我們應該學習他們的長處,哪怕是他們的短處也必須看看自己是不是也有,如果有的話,要努力改正,成為一個完整的人。

  《西遊記》中師徒四人遇到的種種困難在我看來就像是一個人在人生路上的挫折,這本書告訴我們,人生有許多的困難,這些也許不是自己一個人就可以克服的。所以我們需要朋友,需要有知心人一起分擔,這些困難也許是自己能克服的,所以我們在此就要鍛鍊自己不怕困難,以及堅定的不後退的信心。

  讀西遊記有感初中作文7

  讀了《西遊記》我深有感觸,文中曲折的情節和唐僧師徒的離奇經歷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書作者羅貫中為讀者講述了唐僧以及其他的三個徒弟一路上歷盡艱險、降妖伏魔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取得了真經的故事。正是這離奇的故事情節贏得了廣大讀者的心,致使此書成為了我國古代的四大名著之一。

  《西遊記》塑造了四個鮮明的人物形象:唐僧—誠心向佛、頑固執著,孫悟空—正義大膽、本領高超是妖怪們的剋星,豬八戒,貪財好色,但又不缺乏善心,沙僧—心地善良、安於天命。這四個人物形象各有特點,性格各不相同,恰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使我不得不佩服作者寫作技藝的高超,也許作者善於刻畫人物形象便是他的精妙之處。

  其中我最喜歡的便是孫悟空,因為他神通廣大、技藝高超,一路保護唐僧成功地取得了真經,他就成了我心目中的英雄。而且在他身上還有一種叛逆心理,以及他敢於和強大勢力做鬥爭的勇敢的精神令我十分欣賞。

  書中寫唐僧師徒經理了八十一個磨難有讓我聯想到了他們的執著、不畏艱險、鍥而不捨的精神。這著實是一種值得我們學習的精神。再想想自己的半途而廢、虎頭蛇尾,我不禁慚愧自己當初為何不能像他們一樣堅持到底呢?

  也許這就是我所缺少的,只要我能把一件事情從頭做到尾,不管我是成功了還是失敗了,只要我盡力去做了,這對我來說也是一種成功啊!因為我去做了,而且堅持到了最後。

  讀西遊記有感初中作文8

  記得小時候,常問媽媽:“我是從哪裡來的啊?”媽媽總是笑笑,摸摸我的頭,說:“你啊,是從石頭裡蹦出來的。”我想,大概每個孩子都得到過這樣的答案,因為小時候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是孫悟空。

  《西遊記》這本厚厚的名著,是每個熱愛中國古代文化的人必須修讀的。翻開《西遊記》,便進入了光怪陸離色彩斑斕的神話世界。這是一部所有人都愛讀的經典大作,每個人都能在解讀它時獲取不同的感受。有人喜歡它鮮明的人物個性;有人喜歡它瑰麗的整體形象;有人喜歡它活潑詼諧的語言。

  要了解一本好書,自然要了解它的作者。《西遊記》的作者是明代傑出的小說家吳承恩。吳承恩,字汝忠,號射陽山人,是羅貫中的老師。他自幼聰明過人,博覽群書,喜歡野言稗史,熟悉古代神話和民間傳說,年輕時即以文名著於鄉里。鄉人都認為他科舉及第“如拾一芥”。但最終他科場失意,生活困頓。這加深了他對封建科舉制度、黑暗社會的認識,促使他運用志怪小說來表達內心的不滿和憤懣。他自言:“雖然吾書名為志怪,蓋不專明鬼,實記人間變異,亦微有鑑戒寓焉。”

  《西遊記》由三部分組成:第一回至第七回,寫孫悟空的出身和大鬧天宮的故事;第八回至第十二回,寫取經的緣由;第十三至第一百回,寫孫悟空和豬八戒 沙和尚一起保護唐僧到西天取經,經歷八十一難,終於取回真經,休成"正果"。

  《西遊記》向人們展示了一個絢麗多彩的神魔世界,人們無不在作者豐富而大膽的藝術想象面前驚歎不已。然而,任何一部文學作品都是社會生活的反映,作為神魔小說傑出代表的《西遊記》透過虛幻的神魔世界,反映了現實社會的種種問題。西行途中的妖魔,決不僅僅是一般困難的化身,而大都是代表著危害人民、無惡不作的封建黑暗勢力。

  書中四大主角孫悟空、唐僧、八戒、沙僧,各人的性格分別用一個字粗略概括就是:狂,堅,私,忠。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神通廣大,嫉惡如仇的齊天大聖孫悟空。

  孫悟空是《西遊記》中第一主人公,他有些霸道,有些驕傲,有些急躁,但他敢作敢當,敢於反抗。他機智勇敢又詼諧好鬧,但又有著愛聽恭維話的缺點。他最大的特點就是敢鬥,與玉皇大帝鬥,叫響了“齊天大聖”的美名;與妖魔鬼怪鬥,火眼金睛決不放過一個妖魔。闖龍宮,鬧冥司,花果山自在稱王,熱愛自由又叛逆不羈。這就是孫悟空,一個光彩奪目的神話英雄,自由的化身。孫悟空是作者與讀者心靈交流的一個視窗,反映了人民的願望和要求,代表了正義力量,表現出人民戰勝一切困難的必勝信念。沒有他,故事從何說起?

  剛讀《西遊記》時,我十萬分討厭唐僧。他囉囉嗦嗦,懦弱無能,又人妖不分,混淆是非。西遊,本來就是取經之路,如果沒有唐僧,悟空一個跟頭就經書到手,大功告成;八戒、沙僧是沒有悟空厲害,可怎麼算也是日行千里的主兒。到大雷音寺取個經,幾天肯定辦成。可是攤上個唐僧爺爺,騰雲駕霧的本事根本不能施展。這也就算了,可偏偏他還是令妖怪們垂涎三尺的金禪子轉世,天天惹得妖怪上門。可是後來,我逐漸理解了故事中這一切的安排,這正是吳承恩先生的高明之處。取經,本是一種事業,是唐僧堅韌不拔的象徵。假如沒有了唐僧,《西遊記》便成了單純的打打殺殺。“不經歷風雨,怎麼現彩虹?沒有人能隨隨

  便便成功。”沒有了唐僧一路的曲折坎坷,這取經的意義又在哪裡?這部魅力永恆的小說又何以傳承至今?

  八戒是普通人的化身,他自私,他嘮叨,取經路上一遇到不順利的事情就想著要散夥回家。他好女色,當年做天蓬元帥因調戲嫦娥被貶下凡,還不知悔改,一見漂亮女子就眼睛發亮,忘記捉妖重任。他懶惰,髒活累活都推給沙師弟,欺負老實人。他愛撒謊,可笨嘴拙腮又說不圓;他還時時地挑撥唐僧念緊箍咒,讓大師兄吃點苦頭;他甚至還藏了點私房錢,塞在耳朵裡。他雖然缺點很多,但是到關鍵時刻毫不含糊,幫助同伴退敵,力保師傅,最終得以修成正果。

  沙僧默默無聞,憨厚老實,更像一個配角。但是若沒有他的任勞任怨,故事也無法繼續。他在四人小團體中起到了平衡作用。沒有他的取經之路,悟空、八戒肯定鬧得不可開交,沒到西天就先把師傅氣得精神分裂,吐血身亡??

  這四個人物各有特點,恰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使我不得不佩服作者寫作技藝的高超,由衷讚賞作者刻畫人物形象的精妙。

  這本書隨處都體現了師徒四人執著、不畏艱險、鍥而不捨的精神。“功夫不負有心人”,用在他們身上是最合適的。這確實值得我們學習。再想想自己的半途而廢、虎頭蛇尾,我不禁慚愧萬分。這也許這就是他們能取到真經,而我卻不能成功的原因之一吧??

  總之,用些詞來描繪這部傳世經典就是:神,佛 ,幻,怪,奇,妙,神。這也是它能流傳千世的原因。現今時代,《西遊記》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由它拍成的無數大片和動畫片,如《美猴王》,《大話西遊》、《新編西遊記》,《最遊記》受到了廣泛的歡迎,甚至被狂熱吹捧。以其中的形象製成的玩具,貼畫,文具,服裝,也有了良好的銷路。

  傳承中華文化固然是值得贊成和發揚的,但這些商業活動對原著情節和形象的改編卻引起了很大的爭議。有人認為改動原著是創造力的體現,例如日本漫畫家峰倉和也的《最遊記》,沙僧是找寶藏的,八戒會變豬車,唐僧會抽菸,還有個小龍女,喜歡悟空的,沙僧是紅頭髮的混混,孫悟空是個矮子還成天喊餓 。《大話西遊》更不用說??毫無疑問這些無厘頭吸引了很多眼球,但是絕大多數人卻不大讚成。他們認為《西遊記》要在不同媒體上傳播,改編肯定必不可少。畢竟當年的《西遊記》是古文章回體小說,不是現代電影、電視劇本。不能因為有些改編不好就反對所有的改編活動,因噎廢食。但不能把主要內容改得面目全非,讓人看了啼笑皆非。更不要不尊重歷史,讓現代的流行歌曲在片中出現,或是讓女妖跳起迪斯科。既然書上,電影上署了“原著:吳承恩”,當然要以原著為根本,無論怎樣改編都不能背離原著,不僅要形似,還要神似,要有自己的屬於東方神話的特點。

  有人說,《西遊記》講的就是一個和尚和一隻猴子的故事,但是我覺得,《西遊記》給了我們一個美麗的幻想,讓我們走進了一個瑰麗的神話世界。它讓我們善良,寬容,嫉惡如仇,有面對困難的勇氣。感謝吳承恩,是他用超凡的想象力為我們編織了一個美麗的夢,一個離奇,曲折,夢幻的夢??

  讀西遊記有感初中作文9

  “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這是《西遊記》中的經典語句,乃孫悟空不滿玉皇大帝久居於龍位上大鬧天時所言。

  從前我是一直把這句話當作不喜歡孫悟空的原因——放蕩無羈,目中無人!居然威脅如來佛讓他把玉皇大帝的龍位給自己坐!如來佛,這麼高大的一個人物,受著眾仙的敬仰,威脅他?也不看看自己的身份,簡直找死!

  可是,再讀《西遊記》,卻忍不住把人物標籤上“放蕩無羈,目中無人”的評價擦了又擦,其實,悟空和我們一樣。

  沒用追求,就沒有擁有 如果說良好的身體是生存的支撐,那美好的嚮往不就是快樂生活的支撐嗎?時至今日,我非常羨慕悟空這個願意為自己想擁有的東西勇敢地去追求這一個性格。說說我吧,在小學時,我對那值周生的榮耀到了鍾愛的地步。可我卻沒有去爭取,讓這機會白白的送給了別人。每當我想去追求這個榮耀,都被內心的膽怯逼退了回去。數學老師要選課代表去協助他,一個男同學大膽的站了起來,說道:“老師,如果我數學考了全班第一,這個位置讓我來坐好嗎?”老師欣然地答應了。現在回想起來,才明白當時我只是對那個榮耀一見鍾情,卻沒有勇敢的追求過,所以也沒有擁有過。

  禍從口出

  孫悟空追求過,可卻沒有擁有。那卻是因為“禍”從他的嘴裡溜出來了。

  孫悟空因為在如來佛面前大放厥詞,所以被如來佛壓在了五行山下。這個情節很好的反映出我們的現實生活。我們要為我們所說的話,做的事付出相應的代價。收穫相應的果實,可這果實卻會因為一句不留心的話而變成惡果。

  在我的小區裡,有一個女孩子,她什麼都還好,可就是說話不知收斂,想到什麼就說什麼。可誰曾想,是她自己的話語,得罪了一群人,後果——被群毆進醫院。我媽媽一直提醒著我,說話不要說完,要說三分留三分,小心禍從口出。有的時候真的是“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或許自己認為自己是隨口說的,可別人聽了就心裡不舒服。在生活中,我處處的留意自己所說的話,生怕被因為一句無心之失,而被“打入冷宮”。

  大聖,皇帝輪流坐,明年到你家,那你就要記住這公式:保持勇敢的追求+說話得體=你想要的龍位。不要介意,你的“放蕩無羈,目中無人”是我喜歡的樣子。

  讀西遊記有感初中作文10

  神佛妖魔故事在我國有悠久的創作傳統和豐富的藝術積累,也有外來的主要是印度佛教文學的濡染。《西遊記》便是如此,今天的筆記說的是第九回:袁守誠妙算無私曲,老龍王拙計犯天條。

  雖然具體結果要等下回分解,但老龍王堂堂龍王竟出拙計?實在無法理解,當然也是為了襯托出孫大聖的皮、調皮。

  才讀第九回,我就對西天取經有著無限的期盼。回想著以前看電視積累的幻想,那真只是冰山一角。誰曾想,書裡的故事更為精彩。作為西天路上的艱險和災難體現者,大都是獅、虎、豹、狐、鼠等動物變化的妖精,克服那些阻難的主要人物也是猴、豬的精靈,這些都是擬人化的動物,也正是童話中的人物,於是《西遊記》自然著上了童話的色彩。

  愛上這本書不僅是因為有童話色彩,另外一個原因是劇情——劇情曲折離奇,當中的師徒對話泛含著優美、幽默,便更成了妙趣橫生、興味無窮的童話,少年兒童們便被它吸引,其中就包括我。

  這本書中有許多令人難忘的回目,在這一共有六百八十八頁,一百回篇的書中,我無法相信我是看過電視劇的。當中的許多故事和電視劇中的情節都截然不同,書中很多炫酷的詞語在我腦海中形成的一個個動作和電視劇卻有些不協調,所以我個人更愛書一些。

  讀西遊記有感初中作文11

  當我讀完吳承恩寫的這部名著《西遊記》後,我心中充滿了深深地感慨!

  其中,我最喜歡的`是孫悟空,他嫉惡如仇,勇敢機智,具有英雄般的力量和手段。同時,也保有猴子的好動與急躁。他三打白骨精、收服紅孩兒、熄滅火焰山,一路上降妖除魔,他功勞最大,取經後成就“鬥戰勝佛”。

  豬八戒憨厚、單純、力氣大、能吃苦,但又好吃懶做,愛佔小便宜,貪圖女色,雖然經常嚷著散夥,但有大難來臨時,也義無反顧的救師傅,為唐僧西天取經立下汗馬功勞,功成之後成為“淨壇使者”,是個頗受人們喜愛的角色。

  沙和尚,法名悟淨,取經路上挑擔、備齋、任勞任怨,也曾降妖除魔,對唐僧忠心耿耿,最後成為“金身羅漢”。

  唐僧乃金蟬子轉世,身材高大,舉止文雅,溫和善良,西天取經雖然遇到九九八十一難,卻始終虔心向佛,至死不悔,歷盡千辛萬苦,終於取得真經,得成正果,受封“旃檀功德佛”。

  透過讀《西遊記》使我懂得了許多,我要學習他們的執著、不畏艱險、鍥而不捨的精神,做事要持之以恆,不能半途而廢,正所謂“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我要執著的向著自己的目標前進!

  讀西遊記有感初中作文12

  “吃俺老孫一棒。。。。。。”這是我國古代第一部長篇神魔小說《西遊記》中孫悟空的一句經典臺詞。描寫了孫悟空、豬八戒、沙僧保護唐僧,經過九九八十一難去西天取得真經的故事。

  在暑假裡,我陪外婆看了電視連續劇《西遊記》,我被電視裡引人入勝的情節深深吸引住了,於是我找來這本書,開始津津有味地讀起來。

  “忽聽到那浪湧如山,波翻若嶺,河當中“嘩啦”鑽出一個妖精,一頭紅焰發蓬鬆,兩隻圓睛亮似燈。那怪一個旋風奔上岸,來搶唐僧,慌得行者把師父抱住,急登高岸。那八戒擎著九齒釘耙。。。。。。”這裡生動形象地描寫了豬八戒大戰流沙河的過程,把八戒描寫的活靈活現。再看“那婦人轉進房裡,只取出一件來,遞與八戒。那呆子脫下衣服,取出衫兒,就穿在身上,還未曾繫上帶子,‘撲’的一跤,跌倒在地。原來被幾根繩子緊緊綁住,那呆子疼痛難禁,一抬頭那些婦人女子早已不見。。。。。。”這是四聖妙計試禪心。在四聖考驗師徒四人的過程中八戒借放馬去要求招贅寫出了他的小聰明,四聖捉弄八戒的過程惟妙惟肖,把他的貪心、臉皮厚的特點描寫的栩栩如生,令人忍俊不禁。而最終八戒被綁了一夜,痛苦難熬,還遭到了悟空和沙僧的嘲笑,讓人捧腹大笑。

  雖然說八戒是大部分人都不喜歡的動物“豬”,認為他很愚蠢,很笨,有時他還會耍些小聰明,投機取巧,但其本質是善良的,我就是從中看中了他的憨厚老實,顧全大局,為團隊做出了應有的貢獻的品質。

  我相信,是金子總是會發光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閃光點,他後來也如願以償的當上了淨壇使者。我們也應該也像他一樣從生活中,學習上尋找自己的優點,揚長避短,努力給自己的心靈裝上分辨善惡的眼睛。豬八戒騰雲駕霧——大顯身手,生活與學習就是我們的舞臺,我們也要發奮圖強,早日獲得自己那朵得心應手的筋斗雲。在廣闊留下自己最美的彩虹!

  讀西遊記有感初中作文13

  幼讀《西遊記》,惟讀其人物神奇、情節曲折,尤喜各路妖精與師徒四人玩兒“不同的過程,永恆的結局”之遊戲;少年時讀《西遊記》,則愛悟空那支“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的棒子,恨三藏那看似兇狠實則無奈的咒語。叛逆時讀,嘿,大鬧天宮攪得九天不寧,何等爽快!歸隱時讀,嘻,猴頭再跳也跳不出如來手掌,有便是無,無即是有……吳承恩只消輕舞盈毫,便將這眾生之樂都遊在了諸位心裡。這西行路也便不再是一條取經路,而成了一趟心靈之旅。

  一

  曾經總弄不明白,神仙們本知道唐僧乃金蟬子轉世,何苦非要設他九九八十一難,待危機來時再來抬手相助呢?何不散經下去,佛也輕鬆,僧也輕鬆,豈不兩全其美?後來才懂得,那經,非要抱定一個信念,不怕任何阻礙一往無前方才取得回的!那是人生的功德圓滿,是人生的終極境界。它只能被放置在最高的臺階上,底下則全部是撒旦的領地。孫、豬、沙三人雖可“一步登天”,卻取不得經。只有唐僧,靠著忍耐、誠心、善心和毅力才得了真傳。人本平凡,有些已決然踏上了尋經長旅,有些卻仍行走在肉體間,世界因此而有了差別。

  二

  據說,上帝無聊才創造了人,人類為對付這種戲弄,便發明了規則以表明自己在認真活著,而不僅僅是玩具。突然一天,孫猴子出來了,他毫不留情地打碎了一切規則,於是被壓在五行山下,幡然悔悟,竟成了佛。

  據說,人是猴子變的。

  上帝,佛,悟空,猴子,人……誰是宇宙的真正主宰?

  三

  心生種種魔生,心滅種種魔滅。

  一切妖邪,本是人自己。有殘忍的品格,就有殘忍的妖;有虛偽的品格,就有變化的妖;有好色的德性,就有美女蛇……戰勝妖邪,就是戰勝自己。人說戰勝自己容易,真的容易?你打得贏幾個白骨精?人說戰勝自己很難,真的很難?棒子、釘耙、鐵鏟,加上一顆勇敢的心……成敗,一念之間。

  心生種種魔生,心滅種種魔滅……

  讀西遊記有感初中作文14

  成功之花,人們只能看到現在的明豔與成就,卻不知當初它們的付出,也不知它們背後的心血,有付出就一定會收穫希望——讀《西遊記》有感作文。他們的付出浸透了奮鬥的汗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西遊記》是我國古代文學百花園中一朵怒放的齊葩。自問世以來,不脛而走,風靡文壇,故事流傳,廣及民間,真可謂家喻戶曉,婦孺皆知,雅俗共賞。讀了《西遊記》這本名著,使我深受啟發。他讓我深深的知道:成功是一個多麼仍人羨慕的字眼啊!想要成功,那一定得持之以恆。

  《西遊記》這個故事中,四位主人公——孫悟空、唐僧、豬八戒、沙河尚,他們四人都有一個念頭,那就是取得真經。孫悟空武藝超群,豬八戒能挺身而出,沙河尚忠孝兩全,他們三人齊頭並進,一起護送師傅唐僧前往西天取經。他們開始了這一段艱難而又艱辛的旅程。他們歷經了千辛萬苦,經過了無數的艱難,付出了無數的心血,嚐盡了酸甜苦辣,終於取得真經。這其中的苦與累是一般人所無法想像的,他們之所以能戰勝它們,是因為有一種堅強、勇敢、不服輸的精神在支援著他們。孫悟空為了保護唐僧可以放棄齊天大聖,豬八戒能放棄天蓬元帥,沙河尚可以放棄河神,這種精神更是難能可貴了。

  故事中的唐僧永遠嘮嘮叨叨,吩咐徒兒做這做那,但自己卻很懦弱、迂腐,最大缺點是心腸軟,沒有豐富的社會經驗,會因人妖不分而把孫悟空趕走。而且動不動就紛紛落淚,魂飛魄散,騎馬坐不穩翻個跟斗跌下馬鞍。但是他卻有堅強的意志,不為財色所迷惑,不為死亡而征服,在徒兒的幫助下最終取得真經。成功者身上所具備的那種堅韌不拔、百折不撓的精神在他身上得到了完美的體現。

  我想,有付出就一定有成就,有付出就一定會有回報,有付出就一定能收穫希望與美麗。

  讀西遊記有感初中作文15

  趁著假期,我終於讀完了《西遊記》這部充滿浪漫主義氣息的長篇神話小說。讀罷沉吟,感觸頗深。

  孫悟空是一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得名字,他可是書中的頭號英雄,他保護唐僧去西天取經真可謂是勞苦功高啊。他七十二般變化樣樣精通、一個筋斗十萬八千里、上天入地無所不能,可以說是神通廣大無所不能了。本想這樣就可以打遍天下無敵手了吧,可還不是被如來佛祖壓在五指山下五百年,輸給如來有情可原。可是在西天取經的路上碰上一個個妖怪打得過就拼一陣,打不過就跑,九九八十一難遇上的妖怪無數,他孫大聖自己擺平的屈指可數,求助成了家常便飯,哪一回不是去求觀音菩薩幫忙,哪一回不是跑去西天求如來、跑去天庭求玉帝,求這些大人物也就算了,就連南海龍王、西海龍太子、五方揭諦、六丁六甲這些小人物都成了求助物件,他孫悟空算哪門子英雄?

  但是俗話說得好好漢不吃眼前虧,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跑,這才是一個能屈能伸的偉丈夫。試想如果當時孫悟空打不過還選擇硬拼的話,將唐僧完好無損的送到西天就有點懸,鬥戰勝佛的稱號那就更是天方夜譚了!

  古往今來多少人因為採取這種策略,不逞一時之勇,成就了自己的偉業。

  韓信忍受胯下之辱,才有了西漢赫赫有名的大將軍;孫臏裝瘋賣傻,才有了《孫子兵法》這部軍事鉅著。

  當年紅軍打游擊戰不也就採取了這種策略嗎?這樣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才儲存了自己的實力,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大捷,直至建立了一個屹立世界東方的新中國。

  孫悟空雖然打不過就跑,但他成功到了西天,修成了正果;如果不是這種明智的選擇,也許就沒有流傳百世的美猴王了。所以我們以後處事中要隨機應變,不能只顧面子不求實際,做一個像孫悟空一樣能屈能伸的偉丈夫。

  簡評:本文題目新穎,語言詼諧幽默,見解獨特,從一個全新的視角,解讀了人物形象,表達了自己的觀點。

  讀西遊記有感初中作文16

  《西遊記》主要講的是:一塊神石中蹦出一個石猴。石猴修道成仙,後來因大鬧天宮被佛祖壓在五指山下動彈不得觀音選了一位僧人到西天拜佛求經,這就是後來的唐僧。他路過五指山救出孫悟空,並收他做徒弟。一路上,唐僧又收了豬八戒、沙僧做徒弟去西天取經。一路上,他們降妖伏魔,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取得真經,從返長安。在這情節的設計上,吳承恩把八十一個經歷的故事模式大致相同:遇到妖怪——唐僧被抓——悟空與妖魔鬥智鬥勇——伏妖不成向上界求助——唐僧獲救,這一系列來寫。

  看了《西遊記》,我明白了許多道理。第一是,孫悟空和妖怪鬥智鬥勇,這讓我明白了做人要勇敢機智。如果碰到小偷到家裡偷東西,千萬不要和他蠻幹,要和他智鬥,這才有機會獲勝。

  第二是,唐僧不分是非,把孫悟空趕回花果山。這讓我明白了要批評別人,先要把原因弄清楚再批評對方,不要像唐僧那樣人妖不分地來趕孫悟空走。

  第三是,我們不能像豬八戒那樣好吃懶做。每次叫他打妖怪,他都去睡大覺,這可不行,我們可不能像他那麼懶,因為我們少先隊員是勤勞的。

  第四是《西遊記》中的妖魔鬼怪它們詭計多端,把善良的唐僧騙得團團轉。我們是不會學它們的老奸巨滑,因為少先隊員是誠實的。

  第五是,沙僧為人憨厚老實,跟《三國演義》中魯肅一樣是個絕對的老實人。我們要學習他們的憨厚老實,這樣才會在社會上交上朋友,你想想誰又會跟老奸巨滑的人交朋友呢?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