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家書讀後感800字(精選5篇)
曾國藩家書讀後感800字(精選5篇)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曾國藩家書讀後感800字(精選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曾國藩家書讀後感800字1
相信我們都聽說過曾國藩這個人,因為他在政治、治學、處事方面都堪稱為一代大家,因此受到了人們的敬仰,而他並沒有留下什麼著作,唯一能夠讓我們學習的便是《曾國藩家書》,收錄了他435封書信,從書信中,我們看到了他學識和道德修養,讓讓我們收穫到很多知識,幫助我們更好的成長。
曾國藩家書大致講述了四個方面的內容:
在為人處世方面,曾國藩秉承著“拙誠”和“堅韌”兩個詞,俗話說大智若愚、大巧若拙,我們為人要做到誠信踏實,而不是投機取巧,而遇到困難和挫折的時候,更是要擁有強大的意志力,挑戰自我,磨練自己的意志。
在持家教子方面,曾國藩用“勤儉謙”三字來教導子女,這三個字看起來簡短,但要落實和真正做好卻非常困難。勤奮是一種優秀的品質,不論你的天賦如何,都可以幫助你提升自己的學識和能力;簡樸是一種美德,很多人辛苦創業之後,子女們卻不懂得其中的艱辛,往往成為了敗家子;謙虛是一種可以提升自己修養的品德,我們不管什麼時候都要保持謙虛的作風,這樣也會得到他人真正的尊重。
在治軍用人方面,曾國藩認為“在人不在器”,治軍的根本在於人,行軍打仗需要的是嚴格的紀律性,作戰需要的是英勇的精神,這些都以人為本,讓士兵在軍中養成良好的習慣和培養出強大的意志力,不會在戰鬥的過程中輕易被擊垮,從而成為一支鐵軍。
在戰略戰術上,曾國藩用的是“先求穩當,次求變化”八個字,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因此曾國藩認為打仗不是兒戲,首先要求文件,先立於不敗之地,然後再尋求變化,從戰術上獲得更好的方略,這樣可以用更小的傷亡獲取更大的勝果。
以上四個方面,是曾國藩成功的思想,而我們從他的這些思想中解讀出了很多對我們有用的知識,以後我們在學習上要做到勤奮刻苦,讓自己更上一層樓。在生活和為人處世方面,要做到誠信待人,在保護好自己的同時,也讓別人看待自己的可靠的一面,這樣才能獲得他人真正的尊敬,而也能獲得人脈。
讀了曾國藩家書,我受益良多,以後會更加努力!
曾國藩家書讀後感800字2
這個板塊是我自己的閒言片語,算不得文章,勉強能算得上是筆記,或許稱之為日記更合適一點。每天寫一點,夠字數就發出來,不對自己下太大的硬性指標。
重要的是每天都寫一點,算是對自己的一種磨礪。下面簡單分享讀《曾國藩家書》的一點感悟。有人說,中國兩千多年出了兩個半聖人,一個孔子,一個王陽明,剩下的半個就是曾國藩了。
不提曾國藩生前的種種成就以及後世對他的.譭譽,單論做人做學問持家立業教育族眾來說,他無愧這‘半個’聖人之名。立德、立功、立言他都做到了,而且做的都不錯。
曾國藩,怎麼說呢,是歷史上少有的讀書“讀傻”的那一類人,他是真的將詩書禮義裡的東西讀了下來、記了下來然後揉進自己的骨子裡,使之成為自己人生的提綱挈領似的東西。用現在的話來說,他的一言一行都是有‘古風‘的。
關於曾國藩讀書有這樣一則小故事,說是一天晚上,一個盜賊偷溜進了曾國藩的臥室裡,藏在了一根房樑上,曾國藩在下面點了根蠟燭趴在書桌上讀書。盜賊本想在曾國藩睡著了後偷點東西走人,然而不巧的是,曾國藩背書背到了一段比較難的段落,背了一遍又一遍就是背不下來。
小偷在房樑上等啊等,想著再等下去天都要亮了,於是就跳了下來。曾國藩看到房間裡突然出來一個人,十分驚訝,還沒來得及說什麼,盜賊就指著曾國藩鼻子一通大罵,“你你你,真是笨死了,虧世人還說你是個難得的有學識的人,這麼簡單地段落都背不下來,我在房樑上聽了幾遍就背下來了,聽我給你背一遍。”
盜賊嘰裡呱啦將曾國藩剛才讀的一字不落的背了下來,然後揚長而去。曾國藩看著盜賊的背影十分佩服,於是更刻苦地讀書了。後來曾國藩成了曾國藩,而盜賊還是那個盜賊。
這個故事的真實性已經不可考,不過這也恰恰說明了曾國藩做學問的用功程度。他曾在《家書》中寫道:吾人只有進德、修業兩事靠得住。進德,則孝悌仁義是也;修業,則詩文做字是也。此二者由我作主,得尺則我之尺也,得寸則我之寸也。今我進一分德,便算積了一升谷;明我修一分業,又算餘了一文錢;得業並增,則傢俬日起。
把進德修業當成賺錢的行當,跟今天的人恰好相反。
曾國藩家書讀後感800字3
一向以來,想認認真真讀一本書,可惜事務繁雜,定不下心來。一日,偶然看到《曾國藩家書》,翻之,字行間話雖短,然語言精練,讀之令人深思。
曾國藩作為大儒,深受中國傳統文化的洗禮,其學識之博、見識之遠,在中國歷史上也是赫赫有名的。家書中體現的“仁”、“禮”、“慎”等傳統文化的精髓在此刻來看也十分具有進取的意義。
曾國藩在家書中寫到:正人先正己,時刻不忘修身養德。曾國藩說修身養德的關鍵是:誠、靜、謹、恆。誠為誠實、誠樸,為人表裡一致。靜,指的是心、氣、神、體都處於安靜放鬆的狀態。
謹,主要指言語和行動上的謹慎,不打誑語,不講無根據之話,不做無勝算之事。恆,指的有恆心,生活有規律,做事有毅力。這些往往是我們此刻社會所欠缺的,君不見,部分高官大吏因腐敗深陷囹圄,自身的原因就是不注意修身養德。“常存敬畏之心,則是載福之道”、“多見自我過,少見他人非,不思他人得,卻防自我貪”,敬畏規矩、修身養德才是我們處事應有的標準,有了這樣的標準,我們才能夠坦坦蕩蕩、堂堂正正地做人,並且能夠做到修而樂之,修而有為。
我們應當用“入世精神以辦實事,體老莊以寄閒情,由中國文化中培養見地,從傳統道德中汲取力量”。以普通出身,憑自我奮鬥,立大志,修煉人格,以大氣度做事,以收斂態做人,認準目標,用“屢敗屢戰”的精神修煉心態,端正心態。
曾國藩說:“凡人皆望子孫為大官,餘不願為大官,但願為讀書明理的君子。”從這句話我們不難看出曾國藩對讀書的態度。並且他還認為家塾可讀書,曠野之地、熱鬧之場亦可讀書。而他自我更是每一天必讀書十頁,寫百字,記日記,並且逢三日寫回信,逢八日作詩。雷打不動。並且讀書時“一書未點完,斷不看他書,東翻西閱,徒循外為人。”正是這種讀書持之以恆的精神讓他在文采方面的造詣連毛主席都說,“吾於近人,獨服曾文正。”
汲取中國傳統文化的營養,克己復禮,修身養德,謹小慎微,非要做一大儒,生活會收穫很多歡樂。
曾國藩家書讀後感800字4
我們生活在一個物質極大豐富的時代。不缺食物,不缺科技,不缺上帝,每一個智人就是自己的“智神”,對神的崇拜早已轉為對人的崇拜。可還是覺得我們這個時代缺了點什麼。
讀完《曾國藩家書》,我找到了答案:我們不乏時代弄潮的勇氣,卻缺少對優秀文化傳統的堅守。
曾國藩在寫給父母及後輩的家書中無不流露出對家族的深情,秉承先人遺訓,溫柔敦厚的家風和實用有效家訓,讓他在雲譎波詭的近代社會屹立不倒,對家族的堅守和責任敦促他思考使家族得以興旺延續的方法,並在這樣的思考中不斷省察自身,使得自己既保留了中國傳統文人的倔強風骨,也能很好地順應了時代的發展的趨勢,從而成為洋務派的主要領導者。
曾國藩教育兒孫“士人讀書,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恆。”這是對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在當時他身處的時代的重新解讀。他告誡兒孫要有志,存圖強報國之志;要有識,要放眼世界,廣學博覽;要有恆,做人做事不得心浮氣躁,勿被西方崇尚效率的思潮磨滅了韌性。這既是曾國藩對傳統士人精神的堅守,又對其賦予時代精神的體現,可以說,這是一種順應時代潮流變化的文化自信,也是一種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尊自大的中庸平和的智慧。
回望曾國藩身處的時代,那是一個如分娩般劇痛與希望並存的時代;凝視當下我們自己的時代,不也同樣是超越與危機並存的時代嗎?我們應該如何看待歷史,而又如何不被時代裹挾,“從自己身上超越這個時代”?這是值得每一個當代人深思的問題。
我想,那就是要堅守優秀的文化傳統,要以一種創新的不迂腐的態度去堅守和傳承,不忘過去,與時俱進,方得始終。
尤瓦爾赫拉利在《未來簡史》中說:“研究歷史最好的理由:不是為了預測未來,而是為了擺脫過去,想象另一種命運。”此言道出了人類渴望超越過去的態度,但或許我們在回望歷史時,也需要在其中沉澱一些如金子般珍貴的東西,以一種宏大的歷史觀活著,人才不至於在新時代洪流中被淹沒或埋汰。
讀《曾國藩家書》,回望歷史,立足自身,堅守優秀的文化傳統,我們更能在無限延伸的時代裡找準自己的價值和定位,才能不負時代不負國。
曾國藩家書讀後感800字5
《曾國藩家書》收集、整理了曾國藩和祖父母、父母、兄弟之間信件往來的精華部分,書中透過教導讀書、研究學問、修身、立志、堅持……等方面,讓我們在他平淡的家事中看到了曾國藩的“真”,從而對曾國藩有了更深一層地瞭解。
讀其家書,我是深深地受教了。
中國自古就有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之說,但要想真正做到這“三不朽”卻不是件易事,而曾國藩用他的實際行動像我們述說了。然而要做到這那該需要多大的決心,多大的毅力啊!在我看來,曾國藩是一個好哥哥,也是個孝順的兒子。他總是告誡弟弟們要好好讀書,認真研究學問。他認為自己能夠幫助父母親教育好弟弟們是一件盡孝道的事情,也就盡心教導弟弟們。遇到問題時,他總能夠先從自身找錯,反省自己的缺陷。在與兄弟間發生矛盾時,他感到很難過,但卻不會意氣用事去追究對方的過錯,而是冷靜處理,仔細維護兄弟之間的感情。“兄友”在他身上充分體現。他曾對其弟說,“凡兄弟有不是處,必須明言,萬不可蓄疑問。如我有不是,弟當明諍婉諷。我若不聽,弟當寫信稟告堂上。”我覺得就是要這樣子的。家人之間有什麼問題就應該開啟天窗說亮話,有什麼都說出來。如果有問題而不說,一味地埋藏在心裡,那又有誰會知道呢?這樣只會讓之間的矛盾更加的尖銳,一旦矛盾激發,只會讓彼此收到的傷害更大更深。
在其家書中,我們看到了曾國藩對長輩的尊敬。凡有什麼都會先跟長輩商量或告訴長輩一聲,而不是自作主張,不理會他人的感受,只求自己舒服。遇事就應該有商有量,這樣才有助於事情更好的解決。曾國藩的父親曾在書中對其弟說過,“境遇難得,光陰不再”。是啊,時間很快就會過去,人的一輩子說長不長,說短不短,能夠成為一家人是極其不易的,能夠成為和睦家庭中的一員,有人關心,有人呵護就更加不易了,因此,我們應該學會珍惜,懂得珍惜,不要等到失去了才發現原來自己一直苦苦追求的東西,一直在我們眼前,只是我們一直以為是理所當然,不懂珍惜,等到失去才追悔莫及。
《曾國藩家書》給我的啟示遠遠不只這些,我還需要好好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