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敗的邏輯讀後感(精選5篇)

失敗的邏輯讀後感(精選5篇)

  讀完某一作品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失敗的邏輯讀後感(精選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失敗的邏輯讀後感1

  《失敗的邏輯》,作者迪特里希·德爾納,是認知行為領域的一位權威,1986年度德國最高科學獎萊布尼茲獎獲得者,豆瓣介紹已出版了好些書,我倒是挺感興趣,但是豆瓣上都找不到中文版本。

  斷斷續續,差不多翻看了這本書的多半,最近有些感悟。本書分析了人們失敗的一些深層原因,其實也是人性吧,主要包括:

  1、習慣選擇捷徑,在處理問題時傾向於省略某些步驟、簡化條件與結果;

  2、自我保護,即保持我們的能力感;如把一切問題歸為我們熟悉的模型去解決、只解決我們能解決的問題,拒絕不能解決的問題;

  3、傾向於不考慮當前不存在的問題,作為當前的俘虜,總是忽略行動的副作用;

  4、錯誤或面對不確定而困惑時,最傾向於堅持自己是正確的。

  5、面對隨時間結構變化的系統困難;如對過去很久的記憶少,對未來很久的事情認識不足,如忽視複利。

  這些我認為類似於芒格所說的人類誤判心理學,芒格總結的要更加全面和具體。

  正因為有這些原因,同時還有一個前提假設是,我們所面對的世界並不是我們一直以來簡化認知的線性世界,而是充滿了各種相互作用的多變數動態複雜系統,這個假設在今年的閱讀中讓我愈加認同,同時也讓我在認知上陷入困惑,在面對複雜的生活時感到自己渺小和無助,這本書在某種程度上給了我一些答案。

  作者明確的給出了面對複雜和不確定性的方案:

  明確目標→建立模型和收集資訊→預測和外推→行動的規劃決策和行動的執行→審查行動效果和修訂策略。步驟看起來是很簡單,核心在於,需要一個全域性性的思維,需要克服作為人類固有的一些不足,考慮行動的副作用,平衡好多目標等等,同時要認識到,我們所面臨的現在和未來,根本沒有事先準備好的方法教導人們去面對複雜而不確定的現實,所以,我們該怎麼辦?作者認為,重要的是開發我們的判斷力,同時藉助於計算機進行模擬。

  《孫子兵法》雲:‘兵家之勝,不可先傳也’,其實那些原則、方法,知道一點不難,但是怎麼運用,才是關鍵,而對於習慣於想要標準答案的思維方式來說,最後發現,根本沒有標準答案。世事複雜,從來不會簡單重複,只有在事上練,學會隨機應變,在合適的時間地點做合適的事情,併為未來的事情發生做好準備。

  生活不斷向前,我們所面對的現在也並不僅僅是我們此刻所看到的狀態,它由來已久,不斷的演化到此刻,並將走向未來,具有全域性性思維,期望能看到未來的變化併為此做好隨機應變的準備,是充滿希望和意義的人生在當下富有建設性的行動。

  大部分人很多時候都不得不被生存推動著向前,時間、精力有限,路好像越走越窄併產生路徑依賴,想改變越來越難,這似乎就是骨感的現實情況,我想這是作為當下俘虜的結果,覺得走的路看起來好像只有那麼幾條,實際上年輕時就像在一片空地上,最開始覺得四面八方都覺得可以走,慢慢才會有這樣的認識,儘管如此,路依舊有很多條可以走,一切都在動態變化著,但對過去和當下的狀態過於看重則會忽略未來的變化,看不到未來則看不到希望,也就會越來越恐懼和浮躁。

  失敗的邏輯讀後感2

  "本書史無前例的計算機模擬研究顯示,我們的失敗不是由於缺乏好的意向,而往往是不恰當的思維過程的產物。根據德爾納的觀點,避免失敗的關鍵在於要用系統,而不要用分量;要以整體而不要以區域性的方式進行思維。真是一部迷人的讀物!"

  ——科維

  真是一部迷人的讀物。《高效人的七種習慣》的作者科維如是評價《失敗的邏輯》。

  的確,德國人迪特里希。德爾納在《失敗的邏輯》中從不同視角出發向人們指出種種失敗的原因,這些原因是人們在日常行為中少有注意到的,甚至是不可思議的。書中提到這樣一個例子:"物理學家笑著講他的故事:‘對提出的計劃,人人贊同。市長得到市民和市政議會的一致擁護。因為城裡擁擠的交通及其所造成的噪聲和空氣汙染,已經到了不可容忍的程度,人們把車速閒置降低到每小時20英里,而且為了防止超速,又在多處設定了水泥的限速顛簸路障。’"

  這樣一個提議,讀者很容易看出它的破綻——不可實施性。也就是說雖然提議對於解決問題非常有用,但是這是一個沒有可行性的提議,因為車速限制過低對於市民而言是難以接受的,於是大家往往把這樣一個模型定義為理想模型。

  然而,德爾納的見解並非如此。模型的不可行是一致認定的,但他並不認為這是一個理想模型。所謂理想模型,應該是在該模型得以實施的時候問題能得以圓滿解決。對於這樣一個解決汙染的方法,作者看到的不僅是其可行性的缺失,更是該方法造成的後果。

  "但是,結果並不像規劃者所期望的那樣。車速較低,迫使車輛總掛著二檔而不是三檔行進,以致噪聲更大,產生的廢氣更多。去商店買東西,過去只花20分鐘,可現在得花30分鐘。這樣,市區汽車的數量,無論何時都比過去明顯增加。這是一場災難嗎?"看到這裡,大多數人或許都會點頭,包括我自己也是如此,並深深感嘆作者思考的深刻和縝密。

  然而德爾納的思維也並不止於此。"不——由於進城買東西如此麻煩,結果進城的人也就變得越來越少。如此說來,總算達到了預期結果?"隨著他的文字,讀者的思維又體驗了一次轉折,接下來,又是一段意想不到的思維旅行:"不盡然。因為即使交通量逐漸恢復到原來的水平,可噪聲和空氣汙染依然相當嚴重。在交通量增加的時段情況還會更糟。到處傳言說,臨近的城郊有一個購物大商城,每週一次去那裡遠足購物,既實惠又省時。於是,越來越多的人便開始採納這種購物方式。這給市長造成的困擾是,市區一向繁榮的商業,現在紛紛開始搖搖欲墜,瀕臨破產,政府的稅收也銳減直下。原先的周到計劃演變成一個大失誤,它在今後很長一段時間裡,將給該社群造成沉重負擔。"

  就這樣,在作者假設的一個個情景中,讀者在思維的不斷跳躍中享受著讀書的奇妙樂趣,並從中學習到正確的思維方式。這些思維方式可以幫助讀者更有能力更明智地開始,中途及時進行修正,最重要的是,從未能避免的失敗中吸取教訓。到這裡,很多讀者已無法自拔地沉迷。

  失敗的邏輯讀後感3

  《失敗的邏輯》作者迪特里希。德爾納,認知行為領域的一位權威,1986年度德國最高科學獎萊布尼茲獎獲得者。已出版《問題解決中的認知結構》等專著。

  在電力行業中,對風險點、危險源都有著明確的預控措施。工程開工前都會提前做好安全措施,工程結束時都要做到工完,料盡,場地清。那為什麼還會出現人身、電網或設事故。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又為什麼會發生。

  書中透過一款遊戲的資料,來解釋了原因。

  失敗的第一個原因是:人類思維過程緩慢,特別是對於未知現實所需要的思維活動太慢,不能同時處理許多不同資訊。

  我認同這個原因,但我解釋的角度與書中不同。從《心理學與生活》中得知,人類有常見的三種判斷模式:

  一、可用性啟發法。讓判斷基於記憶中易於使用的資訊。在兩種場合下會出現麻煩:

  ①記憶過程產生了一種帶有偏向的資訊樣本。

  ②儲存的記憶中的資訊不精確。

  二、代表性啟發。(法如果一個東西具有一個範疇成員的典型特點,那麼,他事實上是那個範疇的成員。)

  三、錨定法。(從一個起始值開始做不充分的調整——或者向上,或者向下,人們的判斷過分穩固地"錨定"在最初的猜測上。)

  前兩種思維定勢特徵,有時候會成為錯誤來源而渾然不知。不考慮副作用、長期影響的規劃、環境因素等。

  例如《東京本屋》中,作為一名選書師,在一家動漫公司如何佈置圖書。按照日常思維肯定是擺放與動漫相關的書籍,比如:最熱門的動漫排名,動漫發展史,繪畫技巧,攝影技巧等。而事實是,選書師,透過與公司內部員工的溝通,瞭解到的訊息與這種判斷,差之毫釐謬以千里。員工常時間的坐在座位上辦公,產生許多職業病。員工更需要如何維護保護頸椎、腰椎等的書。員工有時會加班,需要周圍的飲食介紹,以便於能找到美食極點五臟六腑的書。第三才是與動漫相關的專業書。

  第二個原因,來自認知過程領域之外。也就是心理學上的"可控制感",自我保護的成就感。

  我感覺可以用如下方法解釋。而隨著人類的不斷進化,面對事物的認知,短時間內做出的判斷大部分都採用的是錨定法。這是人類進化,節省腦部消耗,所採取的保護措施。而這種判斷模式往往不準確。

  第三個原因,人類記憶可能有一個很大的容量,但是它的"流入容量"較小。吸收新材料的速度慢。

  這個就是腦開發的事,就不在做討論。

  第四個原因,我們不考慮不存在的問題,我們是當前的俘虜。

  一樣參考代表性啟發判斷,人類判斷時,會把某個事物歸於某一類,借鑑以往的處理經驗進行判斷,而現實是會有五花八門的背景或條件,所以你又錯了。

  到這,書中已經把原因分析完了,但我認為,在思考日常問題有個因素永遠不可少,那就是人性。書中有提及但沒有展開分析。

  舉例來說吧,還是《日本本屋》中,選書師選書。在醫院你擺放什麼書?其中要擺放,美麗的旅遊攝影集,讓人心胸開闊,心情放鬆。理由是,病者家屬,照顧病人已經很累了,再看耗費心力的文字書,明顯不合時宜。

  那德爾納又提出了那些解決辦法,可惜的是隻是寥寥數語,一帶而過。

  一、必須把目標講清楚,都知道應該如此,卻很少能夠做到。

  理由前面有講,訂立合理的目標本身不是一件簡單的事,要考慮到目標中各個因素間的影響關係。

  二、不能一次實現所有目標,不同的目標可能彼此相互矛盾,要採取折中方案。

  三、必須設定工作的優先順序,但有時候需要改變優先順序。

  四、當對待一個已知結構時,應該形成系統的模型,必須預測副作用和長遠影響。

  五、收集資訊不過分詳細,也不草草了事。學到何時繼續收集資訊而何時停止。

  而我還想說的是,不要排斥你不感興趣的課題或書目,只有不斷的增長見識,不斷的`完善自己的知識架構,不斷的構架正確的思維模式,不斷的奔赴現場調查實際情況,你才會在你思考問題的時候,不會管中窺豹,人云亦云,夜郎自大。

  失敗的邏輯讀後感4

  “不為失敗找藉口,要為成功找方法。”這是我高中時,老師常告誡我們的做事態度。我們的失敗往往不是由於缺乏好的意向,而是不恰當的思維過程導致的不好的結果。

  德國最高科學獎獲得者迪特里希·德爾納的《失敗的邏輯》給我們提供了一種新鮮而有頭腦的看問題的方法,這種方法對於我們來講是非常重要的研究錯誤的性質和起源。

  引言部分,作者發出“為什麼會發生這種情況”的疑問。為什麼鐵路訊號系統工作正常時,列車仍然會發生撞車事故?為什麼我們制定得很好的那麼多專業和個人計劃,會頻繁的出現意外?還有一些列我們許多人感到疑問的問題。

  本書的主題是闡述處理處理複雜問題時我們的思維特性。思維交織在感覺與情緒中,思維紮根於精神活動的整個過程中。許多人有一個誤區認為,失敗猶如突如其來的晴天霹靂,然而作者在這本書中給我們帶來了新的觀點—失敗是可以學習的,人們招致失敗是可以預料的。認識並瞭解我們的思維傾向,就是解決失敗問題的好方法,從心理上講,我們首先不能畏懼失敗,需要直面它,並且打敗它。

  第一章中,作者舉了許多諸如困惑、誤會﹑眼光短淺的例子。從中我們也會發現失敗的原因往往很簡單。其中作者說道了塔納蘭和格林維爾實驗參加者所犯的錯位有著共同的特點:難以控制時間,難以評估指數。總結起來就是根據孤立的因果關係進行思維的傾向。解決諸如此類的問題需要人們有全域性觀念,開啟自己的思維,不要只從主觀的方面想當然的做出自己的判斷。

  第一章作者只是舉出具體的例子,讓人們發現這些事例中存在的若干特徵—複雜性、不透明性、內部動態、以及對系統不完全或者不正確的瞭解。面對瞭解了這些特徵,第二章作者把主要精力花在了對人們的具體的要求。在面對這些情況下,要求人們小心規劃,謹慎行事。針對不同的特性,進行有的放矢。

  接下來,作者把重點放在了確定目標上,如果沒有目標,我們將一事無成,確定目標在整個規劃和行動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文中作者提出了追求多重目標的說法,追求多重目標是指運作時我們必須同時關照許多因素,並滿足集中標準根據不同變數之間的關係把複雜事情簡單化。認知目標資料之間的關聯性很重要。正如我們所看到的,在各種複雜情況下,我們不能只做一件事情。同樣,我們不能僅僅追求一個目標。

  針對失敗,掌握資訊和構建模型是不可缺少的。我們除了要把焦點集中在什麼錯了,還要想好糾正錯誤的方法。構建模型,搞清事物之間存在什麼樣的聯絡,會把問題簡單化,或者給我們清楚指出解決問題的步驟。

  失敗的邏輯讀後感5

  人的一生,失敗可謂無處不在;即使是一件擠盡完美的事,也必然有其失敗的一面。用馬克思對立統一的辯證觀點來看,“成功”與“失敗”天生就是一對矛盾,卻必然統一地存在與事件之中。

  《失敗的邏輯》作者德爾納致力於研究失敗的產生過程,並極力尋找一種打破失敗邏輯的方法,但作者也從未否認失敗的必然存在性,他透過研究想要傳達給讀者的是如何將失敗的副作用降到最小。

  《失敗的邏輯》不同於其他學術著作,沒有艱澀的理論文字堆砌,作者透過新穎的研究方法——計算機模擬向讀者清楚直觀地展示了一系列研究的過程和結果,並且全書貫穿了古往今來諸多例項,圖、文、例並茂,深意自現而簡明易懂。

  本書開篇就為我們闡明瞭失敗的邏輯——我們的失敗並非缺乏好的意向,而往往是思維過程的某些不恰當的傾向的產物。假設我們具備所有的智慧、條件或經驗,失敗仍然不可避免。

  拿我們最熟悉不過的中國的計劃生育來說,領導人為了降低本國的人口壓力,以及由於人口過多引起的經濟發展吃力,住房、耕地不足,糧食供應困難等等問題,做出在我國大部分地區施行計劃生育的決策。無疑領導人的意向是好的,也不可否認這項決策之後,人口增長過快的一系列問題得到了很好的解決,但是,這項決策讓今天的我們面臨著另一個棘手的問題——人口老齡化問題嚴重。現在,我國又開始有計劃地放開計劃生育的政策,事件最終將如何發展我們不得而知,但我們已經走進了德爾納失敗邏輯的其中一種情形——問題迴環往復。

  因此,一件正確的事情的失敗往往不是源於粗心或者忽視。德爾納指出,在未了解一個複雜系統中所有的連鎖因素之前就採取行動,即使我們懷著善良的意願,也難免鑄成大錯,小問題積累起來就可能釀成大失誤。“蝴蝶效應”也算是失敗邏輯的一個典型。蝴蝶震動翅膀只是一個小小的動作,並且沒有任何好或壞的意向,卻無辜成為了一場龍捲風的始作俑者。

  仔細想來,似乎條條大路都通失敗,因而我們要做的是:如何將失敗相對於成功的比率降到最低,即打破失敗的邏輯。其關鍵在於:首先,我們要善於應用系統性的思維,避免線性思維。

  我們擁有一些錯誤的卻不自覺的思維傾向,諸如一次只做一件事,只關注因果關係一條線,讓過程中的其他因素引起發散性的連鎖問題。線性思維對於現今這個各種因素複雜交錯,相互影響的世界是不適用的。其次,我們做事要顧全整體,而不要只著眼於區域性——區域性並不等於“小”或“少”的部分,它取決於我們目標的大小,一句話一個動作可以是區域性,一個地區一個國家也可以是區域性。

  如何建立全域性思維,作者提出了一些要求。

  一,瞭解事件的複雜性和動態性;一個特定的系統存在著諸多變數,他們相互間的依賴性越大,複雜性越高。同時,我們都知道,事物的靜止是相對的,我們必須關注系統及其部分的動態;

  二,儘可能消除系統的不透明性;系統之有很多特徵都只有模糊的輪廓,給決策填進了不確定因素。

  三,避免無知和錯誤的假定,並規劃行動的步驟;要善於預測系統將來的狀態,有計劃的走好每一步。這些看起來都是小兒科的事情,真正落到實處卻是很難的。單在確定目標這個環節,作者就有如下許多要求:消極目標轉化為積極目標,將“不要”做什麼轉化為“做什麼”會更好;一般目標轉為特殊目標;多重目標的安排;隱性目標的處理等,如果你覺得作者的要求很簡單,那隻能說你的認識還在一個膚淺的層面。

  打破失敗的邏輯意義或大或小,但一定有百利而無一害。在社會生活中,個體或組織每天都面臨著各種需要解決的問題,將事情處理得更完善,利己利人,減少失敗的機率又何樂而不為呢!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