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修養》讀後感範文(通用5篇)

《談修養》讀後感範文(通用5篇)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談修養》讀後感範文(通用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談修養》讀後感1

  今年十月,我讀了朱潛光老先生的《談修養》,收穫頗多,但剛開始拿到這本書的時候,我還有點不以為然,以為這種書,又是在講什麼大道理,與自己可能相距甚遠。可是,當我讀了第一談的時候,我不得不承認,我被這本書征服了。我覺得這正是我——一個大學生,一個有夢想的、想有所作為的大學生,現在需要的東西。平淡的語言,樸實的文字,卻能引燃心中的熱火。當讀到"長夜漫漫何時旦"時,我深刻地感受到幾輩人對於"三部曲"的無奈而又無助的心情;當文中談到幾個認識的時候,我又沉重的感受到作為青年人的重擔——祖國的明天掌握在我們的手中。但是,現在的我,擔當此任嘛?我懷疑,我迷茫,希望從接下來的文章中找到答案。

  首先,朱老師就用樸實的文字,談了自己對立志的看法,其中,他的三此主義,即:此身、此時、此地,給了我很深的影響,而我又根據自己的理解,簡要的總結為:力而能為、即做不延、盡職盡責。這也是我希望自己能夠履行的信條。文章中又提及到"奮鬥"一詞,我認為如果人生不能奮鬥,就失去了生命本來的意義與價值。懂得奮鬥的人,就能征服所有的困難。俗話說的好:"有志者事竟成"。在青年時代的我們如果設定了目標,就要努力向前。如果在過程中受到些磨難——這是對人生的考驗,就需要我們堅定不移,堅持不懈,奮鬥拼搏,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克服困難。都說一個人的一生是由他的性格來決定的,然而,我覺得人只要在遇到困難的時候,理智對待,認真思考,不驕不躁,困難就能迎刃而解。

  接下來,給我影響較深的是朱老先生對個人本位與社會本位的關係談及。一個國家,要想復興,要想強大,就必須要有人站出來。曾經梁啟超說過"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所以一個國家的強盛,不僅看現在,還要看將來。而祖國的將來也就是我們,這一代的青年人。為什麼我要引入這段話呢?因為我們,作為哈工大人,作為經過層層選拔而挑選出來的人,就要勇於承擔重任,勇於用自己的行為去改變他人,儘可能的改變周圍的環境與氣氛,使之朝好的方向發展。朱老先生還指出,我們必須在心理養成對於個人努力的信任。因為許多人仍妄存僥倖的心理,許多人都把立國的希望藉助於他人的身上。如果這樣,國家只能是衰退,所以我非常贊同朱老先生所說的,"必須要摒棄而且消滅社會上一切僥倖苟安者、頹廢因循著和夤緣倖進者。"。

  前幾日,做了一個關於幸福的活動,讓我拿著攝像機,跟著主持人,詢問"你幸福嗎?"這個主題的相關問題。對於不同人,有不同的幸福觀:學生的幸福是建立在自己是否學業有所成,畢業後是否找到一份好的工作;教師的幸福則是建立在自己是否有好的科研,自己的家庭是否和睦,孩子是否學業有成;工人的幸福則是建立在家庭是否幸福,工作是否順利;老人的幸福則是建立在身體的健康,兒女的孝順……每個人,不同的職業,不同的年齡段,都有著不同的幸福觀。而幸福來自於什麼?朱老先生表示,幸福,是一種享受,不僅是肉體,也包括心靈。一個人的思想有多深,他的幸福感也就有多深。

  《談修養》這本書不僅在文字上面給了我極大的享受,而且在思想上也給了我很大鼓舞,讓我改變了很多。它讓我知道,如果一個人想要有所作為,就必須向抵抗力最大的路徑走,摒棄"懶"的思想,堅持自己的"三此主義";它讓我明白,做人一定要真誠,要有修養。一個人的.品德涵養往往體現在一些小的事情上面。與此同時,它還讓我懂得,在工作中,一個個人能力強大的集體裡,只靠一個人是不能有所發展的,必須靠大家的共同努力,才能創造輝煌,取得成功。每個人都有優點和缺點。俗話說"聖人千慮,必有一失;愚人千慮,必有一得",關鍵在於人與人之間應該相互理解學習,相互體諒關心,只有人與人的關係融洽,生活才會愉快。

  《談修養》讀後感2

  大學都快要結束了。回想起來,專業課的知識該讀的大部分都讀了,但是文學、歷史、哲學方面的書籍自己讀得確實很少。這也是有時覺得自己理論功底和文字能力不夠的原因。我也意識到了這一點。本來每學期都有計劃讀幾本文學、歷史或者哲學方面的書籍,但是大多數都被擱淺了。一方面是由於時間分配上的原因,另一方面還是覺得是因為自己太"懶"了。後一點也是在我讀完《談修養》一書後的感觸。

  這次讀了朱光潛先生的《談修養》一書,不僅受益匪淺而且還感到"吃驚"。為什麼用"吃驚"這個詞呢?我覺得,雖然這本書名是《談修養》,是朱光潛先生對當時社會環境下青年人的思想引領,但是我在書中看到的更多的是朱光潛先生對當時社會和國家問題的深刻分析與解剖,同時也給出瞭解決的良方。比如說:第六談《談處群》就是從個人出發,以小見大,談的是國家大事。平時我也對社會上的一些現象很感興趣,也愛琢磨一些事情發生的原因,大多是根據自己的經驗和理解進行分析,不僅沒有條理也沒有深度。在讀完這本書後,我的分析思路更加清晰了,並且對一件事情的理解更加的深刻和透徹了。這正是緣於這本書對當時社會上一些問題的很深刻的剖析和詳細的解答。如:《談立志》中,先生分析了抗戰以前和抗戰以來青年心裡的區別,並深究了其中的原因。還有,《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徑走》中似乎能找到社會變壞的原因:人的惰性。這是最本質的原因,當然還有其他方面的原因。他說:懶,所以苟且因循敷衍,做事不認真;懶,所以貪小便宜,以不正當的方法解決個人生計;懶,所以隨俗沉浮,一味圓滑不敢為正義公道奮鬥;懶,所以遇引誘即墮落,個人生活無紀律,社會生活無秩序。懶是萬惡之源!這本書也解答了我的一個疑惑,為什麼中國人喜歡用道德去約束和評價一個人或一件事;而西方人更傾向於藉助法律的手段。我現在知道了這是一個個人本位和社會本位的問題。這些對我能更加深刻而有條理的分析一些事情有很大的幫助。朱光潛先生不僅是一位美學大師,他對於當時社會中的醜惡現象也有著極其深刻的理解,對青年人寄予了很高的期望,這些都表說明了他強烈的愛國情懷。總之,我就吃驚在在一本談個人修養的書籍裡找到了關於國家、社會、教育等方面的答案。

  修養,修身養性也。它是一種內在的、精神層面的東西。而外在的最直觀的表現就是一個人的生活作風。要想在生活中保持良好的作風,就要做到"四自"、"四慎"。"四自"是"自重"、"自醒"、"自警"、"自勵";"四慎"是"慎獨"、"慎微"、"慎始"、"慎終"。我覺得,"慎獨"尤為重要。"慎獨"通俗的講就是"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但是他們兩個又不完全相同。"慎獨"講的是在沒有別人在場的情況下,一個人是否能繼續堅持自己的信念不動搖。比如,一個人可能在有人在場的情況下比較注意自己的行為舉止,不扔垃圾、不隨地吐痰等等,但是在沒人在場的情況下,他是否仍能做到這一點呢?如果不能的話,就說明他的修養還沒有達到很高的境界。獨處才是最考驗一個人修養的時候,也是一個人最脆弱的時候。

  我對這本書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五談《談價值意識》。雖然是在半個多世紀以前寫的,其中很多的東西現在看起來似乎在現實中任然存在,也很實用。印象最深刻的兩句話是"人生最高的目的是幸福,而幸福來源於願望與能力的平衡"和"要復興中華民族,我們必須在青年心理中養成對於個人努力地信任"。印象深刻是因為第一句話我現在還不太理解;第二句話是太理解、太贊同了。人生最高的目的是幸福,每個人對幸福的定義不一,也就使得每個人追求幸福所努力的方向不一。幸福因人而異,因時而異。飢餓時能吃上熱噴噴的飯是幸福;父母覺得自己的孩子幸福他們就幸福……。

  總而言之,之所以朱光潛先生能在當時那樣一個惡劣的社會環境中保持真、善、美的修養,並能深刻的理解當時社會上的不正的現象和風氣,是因為他的內心是美的。而這種美的價值是不可測量的。正如先生所說,"全社會都壞時,如果有一個好人存在,它的意義與價值是不可測量的"。正是當時這些黑暗之中的星星之火將我們民族引向了現在的光明。

  《談修養》讀後感3

  修養,指人的行為和涵養,與人的性格、心理、道德、文化等有著緊密的聯絡,即為人綜合素質的表現。雖然“修養”二字,由來已久,出自孟子的“修身以養性”,但對於修養的追求從未停滯。古人說:“修猶切磋琢磨,養猶涵養薰陶”。“切、磋、琢、磨”都是加工產品的工藝,“修”就是“鍛鍊”,引申為研究學習問題,增長才乾的過程;“涵養薰陶”是指受到一種思想、品行、習慣的長期濡染而趨同化,“養”就是“提高”。經受鍛鍊,得以提高,保持某一境界,就是修養。談修養是人們對修養的釋讀,帶有很大程度道德文化的傳承性和充分的個人意志的成分,這種高尚的品質和正確的待人處世的態度,為求取學識品德之充實完美,修養的概念很寬泛,在任何領域任何角度都散發著獨特的藝術魅力,讓人們在追求高境界的人生品格中孜孜不倦的探究。

  朱光潛先生的《談修養》一書從不同角度給我們闡釋了青年一代應如何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提高內在修為。

  作為剛剛從學校走出來步入社會工作的大學生,在社會這個複雜的大染缸中,如何做到處事不驚,不腐化墮落,迷茫沉淪,很是重要。

  作為青年一代,往往容易重複“追求”“彷徨”“墮落”這個過程,大家都似矇在鼓裡過日子,閉著眼睛醉生夢死,放棄自己的理想。

  作為剛工作的大學生,我們必然要徹底地覺悟,拿出堅毅的意志力,腳踏實地,互助仁愛,為自己的理想打拼,為祖國的建設努力,為人民服務。

  《談修養》讀後感4

  修養,離我們的生活不近也不遠,平日裡我們喜歡以“修養”為名去讚許、褒獎一個人,但仔細想想,其實我們更多的是以“這人真沒修養”去埋怨他人,以表達自己內心的憤恨和不滿。

  不知道是社會浮誇之氣的影響還是自己潛意識的作怪,每每聽到他人提及“修養”二字,心裡不免感到一種“遠離或陌生感”,似乎覺得在當今浮躁、物慾橫流的社會中,如果聽說某人很有修養,第一反應就是此人在往臉上塗粉施黛,有扮演“淑女”之嫌。曾經我也清清楚楚地聽到眾多人誇某老師極具修養,謙謙儒雅,如仙風鶴骨,似超塵脫俗,可私下接觸後卻感覺相差甚遠,心裡很是不舒服。所以我的真切感受是,當下我們需要的更多是“真實”,真實地面對自己後,才能與“修養”同行。

  當然梁老處在不同的社會年代,其所指修養的內涵與深度則應不可同日而語。《談修養》文中也提到“修養是對生命本身的認識。我們自己是活的人,是生命,要認識自己的生命,認識人類的生命,而使生命之力量增強”。此種“修養”乃是一種生命自我認識後的再次昇華,而不是“作秀”,更不是“掩蓋”與“包裝”。“修”即修去人的各種邪念,“養”乃養出人的一身正氣。孟子曾道“吾善養吾浩然之氣也……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於天地之間。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是集義所生者,非義襲而取之也。行有不慊於心,則餒矣”。可見古人是很善於靜心自養,修身向上的。

  在我心中,具有“修養”品行的人總應從裡到外都特別乾淨清爽,同時又流淌著力量。他主動遠離不良的社會俗氣,更懂得與虛偽告別;他身上不僅有著嬰兒的純粹與活潑,也有著老人的睿智與包容;他全身上下散發著一種柔和但不失影響力的光芒,能讓身邊的人有種在大海深域中自由翱遊卻不怕失去方向的勇氣,能讓接近他的人內心趨向寧靜、溫暖、自由和幸福;他還能啟迪我們在腳踏實地中去蓄長彈跳及創作的本領;他更能告訴我們不要渴求去改變某種生活狀態,而應慢慢陪養、行成新的生活姿態……

  文中提到了“要思想上有出路”、“要發願”、“要反省”、“要有規律的生活”的修養方法。雖簡簡單單幾個字,卻是需要人一輩子去修才能做到的。而只有修了後,我們才會明白我們放棄“我執”,生命中就會有一道曙光劃過,照亮你前方的路,“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走出自我的侷限,懂得從另一次角度去看待世事,必然有豁然開朗之境的到來;只有修了之後,我們才明白“我”的潛力是不可估量的,能量的暗耗就會從此停止,原來我不僅可以讓自己幸福,還可以讓更多更多的人幸福;只有修了後,我們才明白作為“人”,其實我們很幸運,痛苦與機械開始逐漸被遠離,理性被用在主動的、有意義的、創造性的生活中,美麗、溫暖、幸福的世界也在“理性的卷軸”下慢慢展開;只有修了後,我們才明白我們的生活可不再混亂與糾結,即便沒有那麼多規章制度挾持著我們的生活,我們也能夠把生活過得有滋有味還不失規律。

  真正的修養,總是在很輕很淡中給人一種很美很暖的味道。我很喜歡,我很嚮往,我也在進行。

  《談修養》讀後感5

  聽完三位主持人唐瑤、範金虎、楊衛和剛步入人生另一個階段的程路涵,及梁先生和其他各位對於修養問題更多更深的思考,結合思考題,我也來講講自己對於修養和與修養相關一些問題的看法。

  首先,講講發願。我覺得發願即是一種主動思考的過程,是擺脫動物機械性以求豐富人的精神世界和提升人的生活品質的行為。所以發願的前提必須是你認識到有些事是需要我們去努力才可以達成,而不是說得過且過,但也需認識到努力後也不一定能夠達成所願,即如先生之前說講“在過程中努力,在結果上隨緣”之義,而“在過程中努力”的動力則是內心的發願。但梁老先生提到的發願應該不是說這會我發願我能中100萬,過一會我發願自己成為世界名人。他所指的發願應該是建立在人類向上精神和對真理的肯定之上的,而且發願若能有真愛、大愛,我們也就能在此過程中收穫真愛與分享幸福,若發願只是為了個人妄念的滿足,那我們在此過程中就易陷入瘋魔之中,甚至萬劫不復,所以我認為發願不論關乎自己還是關乎別人,都需要真誠,需要突破我執和妄念。

  那我們為什麼要發願?難道只有處於痛苦中,為離苦得樂我們才需要發願嗎?就如程路涵所講,當我們由一個焦慮混亂的環境進入到相對安逸舒適的環境中時,我們會覺得自己動不了了,沒有需要發願的理由,因為那樣就很好,那樣就已滿足。其實這也並不是說我們不需要發願,只是因經歷了一段長時間的身心跋涉後我們的身體需要好好休息,又正如她所說,或許等她自己享受夠了,就會需要新的突破。所以我們應毫不懷疑地相信生命生生不息的內在本質,相信人類向上不願墮落不願陷於機械性的心。

  再講講懺悔,說到懺悔,只模糊地瞭解到在基督教中,“人生來是帶有罪的——原罪”所以基督教徒們需要懺悔與救贖,藉以洗去心靈上的種種罪惡,以求在新天地的永生長存。而對於我自身而言,覺得懺悔則是接納自己,活出真我的第一步。因人有向上之心,故希望日日新,月月新,也正因為如此,也常落於與他人比較,追求完美之中,故悔常有,且常常是悔後又悔。所以懺悔的可貴在於悔後能懺,能原諒並接納並不完美的自己,且身心合一地去向上行動。之前我一直認為人是可以修得完美,即達到圓滿的境地的,但某次劉暢師姐的一席話,卻讓我懂得人不能達到完美,其大意“人總會有瑕疵,我們做的不是要把瑕疵消滅掉,而是需正視並接納它的存在”,後來黃芊師姐站在醫學的角度也曾說過類似的話,大意是“正由於人的不完美,才會有陰陽,才會有生命的迴圈往復,不然的話純陽則是神,純陰則是魂”,而人就是在純陽和純陰之中修煉著,嚐盡人世的辛酸苦辣與悲歡離合,最後走向從容與淡定,直至讓生命那活潑、流暢而又有實體的光環照亮這真實的世界。

  懺悔總是眼淚淌過後的平靜與安然,而不是豪言壯語,更不是卑微、自責與痛苦。懺悔就是接受昨日種種的不好,而拋棄一切地投入到當下,認真地生活;懺悔就是允許人生有遺憾的存在,但此刻就盡情地讓生命靜靜地流淌,沒有滯澀,沒有痛苦,沒有急切;懺悔就是用自己內心的真愛去融化自己的冰園,然後用越來越強大的真愛去融化他人的冰園;懺悔就是誠然地接納自己,讓自己身心合一地毫不畏懼地向前踏步。

  此外,程路涵還講到了“弱弱地真”。其實這也是我在讀書會和大家一起學習,特別是在梁老師的言行身教影響下總結出的人生該有的境界——第一人要學會主動地生活,勇敢地活出真實的自己,第二人要懂得把這種主動的機會讓給他人,主動地選擇被動,以幫助他人主動勇敢地生活。其實梁先生之前也多次提到內心真正強大的人往往表現得比較弱,而這種人的弱不僅是為了顯示自己的真,更多的是因為心中充滿真愛,願對方能夠在主動的角色中體驗到主動勇敢生活時的快樂,體驗到生命在敞開大門,肆意流淌時的酣暢淋漓。主動地選擇被動,同時又全然地信任,這應該就是一種悲憫眾生的大情懷吧。

  最後,再講講修養,當今社會我們強調修養,或許更多的確實是一種沒有底線的忍讓和自我割捨,以求贏得他人的認可或暫時局勢的平靜,而直到最後發現自己忍受不了了則開始大肆抱怨,甚至拳頭相向。梁先生說得很對,“修養不是一味往後退往後縮,要有底線,要挺然”。真正的修養應該是一種主動地被動與全然地信任,它充滿最慈悲的愛與關懷,絕沒有怯弱與自我割捨。

  講得有點多,也有點雜,若有不當之處,願各位同仁提出寶貴意見,謝謝。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