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橋詞典》讀後感

《馬橋詞典》讀後感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馬橋詞典》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馬橋詞典》不是一本可以一目十行的書,而我在作業的逼迫下囫圇吞棗般的看完了最後一頁。棗子來不及細細咀嚼便滑進了胃裡,梗在那裡有點消化不良。我有很多不理解。

  正是這些精彩故事背後的文化,對於我來說,消化不良。我也是農村的,我身邊也有一些類似於馬橋人的農村人,但是,我不能夠理解馬橋人的暈街不能理解仲琪的 “同意”,尤其不能理解鹽早對於“漢奸”一詞的深刻認同。鹽早應該是馬橋最悲苦的人,只是不知道他自己有沒有感覺到。他似乎從未對自己的命運反抗過,他本來就很少話,到最後乾脆成了牛啞啞。所以我無法從他的語言裡揣摩他的情感,但是多年後他揹著原木追到韓少功,衝著韓發出“呵呵”的聲音,像有很多話要說, “他出門了,眼角里突然閃耀出一滴淚”。這是我第一次看到對於鹽早情感流露的描寫。他總是隱忍的,隱忍的對待老祖母的無理取鬧,隱忍的對待弟弟鹽午的責備,隱忍的對於知青們的逗鬧。他習慣了隱忍,習慣了掩埋自己的情感,習慣了不表達,所以他喪失了語言的能力,喪失了溝通的能力。對於馬橋人的誤解和知青們的戲弄,什麼也不說。對於父親是漢奸兒子也是漢奸的'論斷,他接受的莫名其妙,他比任何人都記得清,這種認同是寶氣的是神的是狠狠的。正是他的這種毫無反抗的認同導致了他的命運悲劇吧。可是他自己是否察覺呢?最後的這一滴淚,又蘊含了怎樣複雜的情感啊!他不說話,是不是其實一切都看在眼裡,比誰都覺呢?我不知道。

  我亦不知道,韓少功在馬橋人的詞典裡處於什麼位置。他也許是故事的一部分,也許只是個旁觀者或者說是個好奇好打聽的人。他在馬橋的六年及後來不在馬橋的年份都在見證或參與著馬橋人的生活變遷。《馬橋詞典》總是伴著韓的思考:懷疑、責備、同情、不理解等明顯的愛憎。在這種愛憎情懷裡,我看到作為非馬橋人,作為下放崽的知青們和馬橋的格格不入,也看到了作為文化人的韓經常做的文人式的旁觀。這種旁觀,很多時候,是冷漠的是潔身自好作壁上觀的,我甚至不能理解當時的韓,為什麼沒有更熱心,為什麼沒有更善良一點,為什麼對於黃皮的求救無動於衷,為什麼對於可憐的鹽早要去戲弄,為什麼沒有更多的幫一幫可憐的人們…… 韓自己也是有愧疚的吧,不然他為什麼會對給鹽早婆娘的二十塊錢解釋那麼久,為什麼對於敷衍客套鹽早良心不安,更為什麼會用盡方法把鹽早的那滴淚珠忘記?他怎麼能忘記呢?他不可能忘記。所以他在文人式的旁觀背後做著文人式的反省。鹽早的故事,其實說到“渠”就已經完了,後來的詞條“道學”就是這種反省吧。韓自己也說“比方說剛才的二十塊錢,不是出於內心的誠懇,不是出於性情的自然,而只是一種文化訓練和文化約束的結果”。“道學”之外,人與人之間還可能有真心實意的同情和親近嗎?馬橋人用“道學”一詞取代“善良”、“好心腸”等等相近的詞語,是不是因為無法擺脫對人性的深深懷疑?這種懷疑能夠使多少施捨者驚懼與汗顏?韓就是那些汗顏者的一個吧。我其實很高興看到,這樣一個真實的韓,會覺得做錯事,會在事後反省,這樣的見證者,讓我感覺馬橋的一切的都是真的,韓的一切也是真的。

  西方人說《馬橋詞典》是壁畫式的,看《馬橋詞典》就像在畫展裡看畫一樣,沒有所謂的第一與最後,從哪個角度開始看的都是可以的。我們現在能看到的版本都是韓修訂過了的,現在的排列順序大部分是按照故事情節的來排的,說是為了方便讀者較為清晰的把握事實脈絡,也為了增強一些可讀性。這是無可厚非的。但是,我想說,既然《馬橋詞典》是壁畫式,它的115個詞條,既是整體的又都是獨立的。我開始看的時候,是隨意翻閱的,隨手翻到哪就看哪。這樣隨意的翻閱帶來的好處是,我對於詞條的記憶更加清晰,也會專注於詞條背後的文化內涵。後來,則按照書的編排順序看的,確實更有連貫性,但是我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了詞條背後的故事情節,就像看其他情節性的小說一樣衝動著要一口氣看完。這樣便忽略了詞條本身的魅力,忽略了詞條背後蘊藏的文化,忽略了韓對於這種文化現象進行的哲學性或社會性的思考。而恰恰是這種思考,才是慮清了典型人物典型事件後留下來的最本質的最值得我們深思的地方吧……

  當然如果你要我跟你講講馬橋人的故事,我可以跟你扯上一堆,比如九代爺戴世清的傳奇乞丐經歷,比如馬疤子很傳奇,天天要打醮,坐蒲團,他的隊伍行軍打仗從不穿鞋,無論厲石還是鐵釘都上不了他們的腳;還比如神仙府的馬鳴專吃蚯蚓不吃飯……這些精彩的人精彩的故事,肯定是在每一個讀者心中最先想起的。然而這些精彩的故事,不只是精彩。精彩和傳奇不是他們的標籤。這種精彩,參雜了馬橋建國以來的種種變遷,參雜了幾代馬橋人坎坎坷坷的命運,參雜了馬橋甚至中國其他所有鄉村文化里根深蒂固的某些東西吧。

  我很想知道,現在的馬橋怎麼樣了,馬橋的人們看到《馬橋詞典》這本書史一種什麼樣的心態?韓隱居的馬橋的人們是怎麼看待韓的?那些故事的主人公們怎麼樣了?鹽早還活著嗎?還是不挑重物就不自在嗎?那個馬鳴呢還是住在破窯洞裡以蚯蚓為生嗎…………我想馬橋一定變了,現在的馬橋也一樣和中國其他的農村一樣經歷著現代文明的衝擊吧。那些獨特的馬橋語言也許已經在慢慢的被普通話化,那些曾經被熟記的故事已經漸漸的沒有人記得的吧。

  幸好有《馬橋詞典》,記錄了馬橋較為原始的狀態。人人都應該有本自己的字典,那些出現在我們生命中的人或事總是倏忽即逝,多年後,我們也會什麼也不記得了吧。但是我想我會記得我在看《馬橋詞典》時的觸動,因為我寫下了屬於我字典的一部分。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