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詩裡飄落的敬意散文
宋詩裡飄落的敬意散文
是怎樣的信手捻來,一張紙片從宋詩裡落下,上面摘著關於你的詩句:
江湖落魄 布衣終老
人生難有今夜的逍遙
小紅低唱 詩人吹簫
船上的除夕別有情調
……
姜夔,或許是故鄉鄱陽,那浩渺的煙波,早已預視了你命運的流浪。你一生風流,你也一生飄流。飄流的路上,你也想穩定,也想搏取功名,然終不能。你終有所悟,“囊封萬字總空言,露滴桐枝欲斷絃。時事悠悠吾亦懶,臥看秋水浸山煙。”
你無功名,卻有詩名,這是歷史老人下的結論:
“夔詩格高秀,為楊萬里等所推;詞亦精深華妙,尤善自度新腔,故音節文采,並冠一時”。《四庫全書提要》
當代學者錢鍾書也說:“詞家常常不會作詩,陸游曾經詫異過為什麼‘能此不能彼’,而你是極少數的例外之一”。
你能詩,能詞,且對音律亦極為精通,你的集子中有十七首自注工尺旁譜的詞,是今天唯一能見到的宋代樂譜,在中國音樂史上留下了珍貴的遺響。因為同是故里人,所以對於你是特別的關注的,也總想在你的詩詞格賦中找到故鄉文人的一種精神。可是我找不到。真的,那些關於你的文字,呈獻給我的是你矛盾而複雜的人生。你外表貧病,加之時代的蕭條,身世的潦倒,促使你的精神也追求著一種“冷美”的格調。於是,你的作品,更多的是不為時用,流寓江湖的吟唱。“平生最識江湖味,聽得秋聲憶故鄉”。內中有多少深沉的嘆喟!有多少徹骨的淒涼!又有多少對故鄉的感念!人在經歷了太多的風浪後總會嚮往寧靜的.港灣,而對於你,故鄉就是你最寧靜最溫暖的精神的港灣。
你的一生是貧困的,你的一生也是豐滿的。在你貧病的外表下,隱藏的是一個藝術鉅子對生命的徹悟,你的琴絃,彈奏的亦不僅僅是你個人的悲歡。你有年輕時的雪裡豪情,浪中北舉;有“石湖訪範”的歷史佳話,有除夕夜石湖歸苕溪的幸福浪漫;你的十首七絕被楊萬里譽為“有裁雲縫月之妙思,敲金戛玉之奇聲”;你有那麼多詩詞佳句為今人耳熟……這些,不都給你自認為樸素的生命著上最豔麗的色彩嗎?
是的,姜夔,你是我的故里先賢,是我精神世界裡的一個座標。窮讀你背井離鄉的詩詞,才能走近你窮困潦倒的人生,走近你的思想和人格,去感受你“每從閒處深思得,詎向人前強學來”的藝術天賦。縱使激情有餘,也不能寫出什麼感念的東西來,於是才有了這張紙片,這是對你的銘記,更是對你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