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明水碧野菜新現代散文

山明水碧野菜新現代散文

  悄悄的,我在春天的脊背上走過

  綠野的笑臉,停留在我的心中

  山是明亮的,水是青碧的

  和煦的微風是柔柔的

  記憶深處的憂鬱,在陽光下

  一遍遍的晾曬,灰色土壤裡的

  一顆星星,長成一片希望的天空

  我會是一隻自由翱翔的精靈嗎

  大地的一切黑暗都與我無關

  我會在每個晨曦降臨

  詢問每一個慵懶的思想

  是否需要一聲熱情的問候

  是否需要我的幫助

  給你講述一個關於灰姑娘

  變成美麗公主的故事

  靜靜的,我在春天的懷抱裡休憩

  陽光的溫情,照亮了我的內心

  山是高遠的,水是浩淼的

  季節的笑聲是甜甜的

  靈魂深處的隱痛,在聖光裡

  一遍遍的沐浴,陰暗世界裡的

  一點螢光,綻放成一空熾烈的火紅

  我會是一顆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嗎

  世上的一切屈服都與我無關

  我會在每個失敗時閃耀

  探詢每一個傷痕累累的內心

  是否需要一個奮起的希望

  是否需要我的指引

  給你講述一個關於醜小鴨

  成長為美麗白天鵝的傳說

  ——題記

  出行千山對樁石之後,我就沒怎麼走野外了。僅有的一次野外出行又因陰雨而泡湯。這回要出行影壁山,一看那一千二百四十米的高度,就心癢難耐。無奈時間總是難以安排,家庭、工作與身體狀況大大牽涉我的精力。努力之下,終於可以成行。然而孤身出行,又頗感遺憾。轉換角度,其實以前也一直是孤身出行而已。

  一

  五月十日早早起床,做好了出行準備,我於凌晨五時四十分趕至集結地。

  在此後的十分鐘內,隊員們陸陸續續登車。大至掃視了一遍,新面孔不少,一些經常搭配出行的隊友卻沒有出現。

  清點了車上人員,我們略晚一些出發。因為中途上車的人太多,波折也多,小團體共同參與出行的隊員與我們搭配又生澀,時間耽擱也在所難免。

  途中陸陸續續接上了零散隊員。只是這樣走走停停對我非常不利。自身本在病中,暈車症便發作得厲害。在煩躁、眩暈與微微的嘔吐感折磨之下,不得不眯在車上,等候藥物發揮作用。

  不久,我成功進入半睡眠狀態,直到中途休息才醒轉。只是頭沉得厲害,睏倦得很。

  大巴車再次啟動後,我極力剋制藥物作用。幸好時間不是很長,我們便到達目的地。

  我們的大巴車停在了一個峽谷的入口,入口處有一座小型水庫。

  我從車上一下來,渾身輕飄飄的,身子發軟,我明白今天的狀態會很差。

  我做了兩個深呼吸,以緩解暈車症狀,然後做簡單的準備工作,開始今天的行程。

  大約考慮到我的速度有點快,我被安排在隊伍的中後部。其實從和女友共同出隊開始,我就從來沒走到最前面。何況今天是以採菜為目的',我更不可能如強度線那樣的提速。

  我們全隊在那座秀麗的小水庫前做短暫的停留,併合影留念,然後才會開始今天的行程。我大至逡巡了一下週圍的環境,內心豁然,眩暈症狀也大為緩解。

  但見兩側山巒色澤明晰,新綠盎然。映襯了暖陽,勃發了一種震撼的生機。此時植被已經相當茂密,只是那種幾乎覆滿山坡的綠意還極為嬌嫩,間或也夾雜了松柏蒼翠的老成。這分明是一幅晚春的寫意畫卷。

  順峽谷內視,一面堤壩橫艮其間,中間低凹過水處,盈流如瀑,傾洩而下。那水質清冽,與陽光暉映,時而閃爍如鑽似金般的光澤。視線上移,看水線頂端,水質又變得碧如洗、綠如蘭。兩側高壩卻又齊整高聳,上置欄杆又如線般纖弱。

  壩下,一處相對略顯狹小的蓄水潭承載水流,又透過水渠將水引得不知去向。側耳傾聽,微微可聞水落壩下的轟隆之聲。

  蓄水潭四周的平坦之處則顯得寒酸了許多,植被稀稀疏疏,衰草、黃土和偶露的山石到成了主角。延伸至我們面前的一處乾涸水坑明顯帶有即將修繕成水池的意圖。

  和以往一樣,組織隊員照相頗費腦筋,好容易組織起來了,卻總有三五人或靦腆或羞澀的滯留在外,但停留在相機裝置的左近,妨礙攝影師的發揮。

  組織隊員們照了相之後,我們開始順峽谷水庫右側的便道進入峽谷。

  我明白這個起始路段是個難處。

  青山倒映綠水,綠水承載青山,再加上漫山嬌嫩的綠意。如此秀麗景色怎能不引起隊員們的興致,何況在隊伍中,不乏老虎逛街、詩畫等這樣的老牌好“攝”之徒,給景色牽絆滯留是很正常的事兒。

  特別是在隊伍中,還有一些喜歡把自己與這景色刻意融為一體的女隊員。起始速度肯定相當慢。

  考慮到收隊的困難,我索性滯留在後,幫助我們的“金牌”收隊(好男人)督促在後面行動遲緩的隊員。

  做為管理,我在隊伍的各處都有過停留,對於後面的艱難深有體會,不過卻也有更多的拍攝機會。所以,總體來看,我還是比較愜意的,也藉機抓了不少好景。可惜缺少女友的配合,我也只能留下更多的美麗景色,而無法把自己和這美麗景色融為一體。

  過了水庫這一段路,我們便輕鬆了。後面的隊員不再拍攝,開始順路追趕前面越走越遠的隊友。

  我沒有刻意追趕隊員,只是時快時慢的徒步,一方面緩解眩暈症狀,一方面觀察隊員們的情況。因為上車之後我才知道,這次出行並非單純的登山和衝擊一千二百四十米的高峰,而是採摘野菜和休閒漫步。不僅準備不充分,又缺少必要的資源積累。

  對於野菜的認識,我是非常可悲的,我所認識的野菜基本都是飯桌上的,唯一認識的刺嫩芽又極難發現。而在戶外運動中,野外取食取水能力是一個重要指標。對於我來說,這項指標差不多是零分了。

  大約走了近一個小時,便道變得狹小。兩側植被也開始茂密,我們甚至在路邊發現了鳥窩。這引起了隊友們的極大興趣,紛紛用相機拍攝。

  再走下去,便道變成了山間小路。隊友們也開始四散,零零散散的扎到了山坡的草叢之中,開始尋找和採摘野菜。整體速度突然變得極為緩慢,這時我也才真正的理解,為什麼十公里的路程我們要用五至六個小時來完成了。

  這種狀況下的我很無措,真的很想和隊友們一樣,扎到草叢裡,去採摘野菜。可惜,哪怕野菜就長在我的面前,我也會視而不見。野菜並不是隨意採摘的,因為弄錯會有很大的麻煩,很多貌似野菜的東西都帶有一定的毒性,而野菜中毒事件也並不是什麼稀奇的事兒。

  無奈之中,我只能求助隊友,讓他們幫助我識別野菜。經過努力,我成功的認識了刺五加樹,並學習他們去採摘刺拐捧這種較為易認的野菜。結果還是出了笑話,刺柺棒沒采幾棵,到挼了不少刺五加的葉子。幸好刺五加樹的嫩葉也可以食用。

  在“好舒鑫”兩口子的悉心指導下,我終於明白什麼才是刺柺棒,什麼才是刺五加的葉子,也能夠在隊友們的刻意保留下,採摘到了一些刺柺棒。

  有了成果,興趣大增,我便眼冒綠光的盯準了五葉的刺五加樹,尋找長在頂端的刺柺棒,全然不顧刺五加樹上小刺的傷害。至於長在地上難以辨認和極易與其他野草混淆的草本野菜,諸如大耳毛、大葉芹、苦龍芽之類的,則不敢嘗試。至於特別明顯的猴腿菜和筆管菜之類的到採了一些,只是數量稀少罷了。

  二

  由於採摘野菜,我們全隊拉得很長。而我們所要攀登的高峰又處於本溪縣、桓仁縣和新賓縣的交界處,很容易走偏,進入到新賓縣,我們不得不一再停留,好將隊員們集中一處,以免出現走失隊員的情況。

  我們在一處溪水環繞的路邊做了第一次休整。這裡是我們本次行程的第二個美麗之處。

  順溪上下而望,只見溪水蜿蜒曲折,或隱或現,或蓄積或跌落。而間雜溪間的大小石塊全都為青翠碧苔覆蓋,甚至兩岸植被無法生長的地方也全給碧苔侵佔遮覆。整個溪間水道儼然形成了一條九曲十八彎的碧綠通道,再加上於石岸間或倏忽穿行、或悄然隱匿的或清冽晶瑩或碧翠如玉般的水流,分明有了去年行走過的綠石谷的感覺。

  這還不是最妙的,最妙是迴盪在幽谷中的水流之聲,或叮咚如箏琵,或汩汩似琴瑟,或嘩嘩若絲竹;這分明就是一曲天賴之樂。

  面對這如夢如幻般的美景,隊員們陶醉了,紛紛聚在一起拍攝,全然忘了採摘周圍那濃密綠蔭中的野菜。當然,面對如些美麗的夢境,誰又忍心去破壞這種和諧呢?

  聚齊了隊員之後,我們巒巒不捨的離開這裡,繼續沿山路穿行,並時時隱匿在草叢中,瘋狂的尋找和採摘。

  我和一些能力差的隊友顯然要笨拙得多,只是瞪了眼睛尋找自己認識的幾樣,在樹上與草叢中搜尋。卻不知,在我們悄然走過之後,早有隊友俯身過來,掃蕩我們經過甚至是踩踏過的地方。

  我的目標依舊是刺柺棒,在找到的刺五加樹的枝端仔細搜尋。然而不是給人家掐過的,就是人家因長過了而放棄的。即使是人家放棄的,對於我這類初識者來說,也極為欣喜。遍尋不得之下,我們不惜挼下了嬌嫩的刺五加樹葉,權且濫竽充數罷。

  畢竟是有目標的,我們也不會在一個地方停留過久和漫山的尋找,只是一路邊走邊採摘。

  不久,我們進入到複雜地勢的上坡段,我們的速度再次放慢,隊伍也因此再次拉開,甚至首尾已經拉開了近半個小時的路程。

  我們不得不多次休整,以免隊員過於分散。

  因為體能好和不識菜的關係,即使刻意的放慢速度,我依然從隊尾收隊走成了前面的領隊,幾乎與在前面充作嚮導的一禾走了個並駕齊驅。

  我見此,再次放慢速度,並且大大增加尋找和採摘野菜的時間,這才沒有走成嚮導。

  不久,我們進入到悶坡路段。隊員們的壓力變得很大,畢竟大部分隊員都是衝著採摘野菜來的,並不能同以往穿越線路上的那些“野驢”相比。

  我沒有加力,而是在悶坡上一點點的“溜達”,也不時和身邊的老虎誑街、雨兒無淚、山中女神等人閒聊。一面向他們請教怎麼識別和採摘野菜,一面彼此溝通交流。

  在老虎誑街和雨無淚的指導下,我又認識了筆管菜,並在一片長滿了筆管菜的地域大展身手。

  在這處筆管菜繁盛之地,我們並沒有停留太久,我們仍需要給後面的隊友留下一部分。

  隨著高度的增加,路已經沒了,我們只能選擇沿悶坡登上山脊,然後順山脊左行,登上主峰——草帽大頂。

  我沒有選擇走在隊伍的最前面,因為隊員之間拉得過遠,我需要停留在中途,以聯絡後面看不到影子的隊員。在和隨時出現在身邊的隊員攀談時才發現,那些新面孔其實並沒有那麼陌生,很多是以前在探路者等其它戶外群共同走過的。非常可惜,我當時沒有記住這些隊友,幸好他們還能想起我來,不然會錯過很多敘舊的機會。

  我慢慢的登上山脊,一觀察地勢,吃了一驚。原來這裡還真是荒涼,很難見到人的足跡。不過很快我們就遇到了三位這山裡專門踩野菜的人,略微打了招呼或者彼此詢問後,便分開了。

  我們在山脊上茂密的植被內穿行,彼此之間只要距離超過十米,便很容易失去蹤影。那些很少出行的人便大懼,不斷呼喊,以免斷了聯絡。

  對於這樣的地形地勢,我已經習以為常了,不會因為失去隊友而驚慌,只要方向不錯,順著山脊而行,很快就會看到隊友的背影。所以在穿行中,我也並不懶散,瞪了眼睛在茂密的植被中搜尋。居然讓我找到了幾顆刺嫩芽樹,只是樹可能受了病的關係,上面的刺嫩芽顯得既微小又幹枯,數量也很少。只是我對吃刺嫩芽有些偏好,即使採摘到了很少的幾顆,便也能夠心滿意足了。

  這段山脊穿行顯然要艱難許多,最少對那些少走戶外的人如此。大約二十多分鐘,前面的嚮導傳達了到達了草帽大頂的訊息。

  我不再搜尋和採摘野菜,加快了腳步。大約五六分鐘的樣子,我順利登上了草帽大頂。

  主峰山頂(草帽大頂)是一塊空曠之地,面積超過一百多平方米,中間立一塊小石碑,上書“本溪——24——國務院——1997”。到達草帽大頂的隊員紛紛在石碑處照相留念。

  我站在峰頂遠眺,結果大失所望,植被仍然過高過密,很難有良好的視野。

  此時天已經近午,大部分隊員早已餓得前胸貼後背了,便組織大家在峰頂三一群倆一夥兒的聚餐。

  後面的隊友陸陸續續的到達峰頂,大約一個小時的樣子,最後一名隊員才順利登頂。只是這時,我們早已完成了午餐,並且休整完畢了。

  我們沒有繼續停留,把後面不願意攀登另一座高峰(影壁山)的隊員扔給了幾位留在山上休息的管理。然後順路下山,並循山脊而行,奮力攀登影壁山。

  攀登影壁山仍然需要上行很大的一個悶坡,對隊員們的體能是一個考驗,特別是在大家已經完成午餐情況下。此時能夠繼續前行的,基本都是體能上佳的老驢,到也沒有太大的難度。

  這一路上,我依舊採用漫步的方式,一面緩緩攀登,一面在路邊的草叢中搜尋。別說,還真有收穫。途中再次採摘到了刺柺棒和刺嫩芽,只是長得過小,數量也少罷了。

  大約半個小時之後,我們登上了影壁山。這裡可沒有草帽大頂那樣的開闊地,峰頂狹小,去路為懸崖,兩側為近似八十度的陡坡,在上面停留十個人就再難施展。幸好選擇登到這裡的人並不很多,我們依然能夠得以施展。

  我們在影壁山頂停留了大約十餘分鐘,便陸陸續續下山。

  我依舊停留在最後,組織登上影壁山的隊員下行回返。

  回返的路上,我依然沒有閒著,繼續在路上尋找刺柺棒和刺嫩芽,雖然收穫甚微,不過那種喜悅比在山腰處瘋狂挼筆管菜還要強烈。

  不久,我們回程中遇到了其它市戶外群的朋友,彼此沒有做過多的交流,只是打了一下招呼便匆匆而別。

  大約十餘分鐘後,我們與從草帽大頂下行的隊員相遇,略做停留之後,便順陡坡下行,開始返程。

  三

  下山一如既往的艱難,我怕受傷,貼著隊友們踩踏出的道路小心下行(我在這樣的路上極易受,每次遇到會小心翼翼的)。不過等適應了這樣的地形之後,我便沒有顧忌了,放開了腳步。

  我的速度很快,連續超過了隊友。只是好景不長,很快就在道路狹窄處給速度慢的隊員阻隔在後,慢慢的下行。

  這種感覺很折磨人,我也很無奈,只能跟在那些行動遲緩的隊員後面一點點的往下“蹭”,我微微有些著急,卻也想不到辦法。這樣的情況是很修煉人品性的,幸好我已經走出了足夠的涵養,不會因此而鬱悶。

  我瞅準機,利用狹小道路偶爾出現的空隙,不斷的超過阻隔我前進的隊員。大約十幾分鐘的樣子,我便加入了第一集團。

  此時第一集團共有五個人,速度都很快,與後面的隊員越拉越遠。

  大約二十分鐘的樣子,我們便進入了平坦的山間便道。我們透過對講機要求快樂聯絡大巴車後,開始不緊不慢的在便道上行走,並不時的停留下來,彼此拍攝,以抓取最後的美麗。

  途中,我摘下揹包,才發現,後衣連線揹包和揹包帶的地方已經給汗水打溼。雖然我的體能沒什麼消耗,但氣溫已經略顯得高了,以至溼了後衣。

  又走了十餘分鐘的樣子,我們已經到了公路。而大巴車也早早的停在了路邊,接載在這裡到達公路的隊員。

  我聯絡了快樂,彙報完成全程後,就把揹包扔在了車上,然後回到便道上的綠蔭處休憩(車上悶熱)。

  五十分鐘內,隊員們陸陸續續完成全程,並紛紛登車開始返程。

  因為來時暈車嚴重,我早早的吃了藥,本以為可以避免再受煎熬。未料,車一啟動眩暈立即襲來。我嚇了一跳,才明白,經過一天的登山與休閒,我的身體狀況沒有任何緩解,感冒仍然沒有好轉。我立即閉目,安穩心情,祈求儘快進入半睡眠狀態。還好,我成功了。不過等中途停車打尖,我的眩暈發作的極為厲害,內心煩躁,噁心感覺接踵而至。

  我非常緊張,連忙到超市買了兩個冰棒,用最快速度吃了下去,以緩解暈車症狀。這時的我非常害怕,擔心眩暈症發作,如果眩暈症發作,那今天將是非常糟糕的一天,我必須要用兩至三天的時間才能恢復。為此,我忽略了很多事情,如果沒有眩暈症狀,我會選擇多買一些冰棒,給那些需要的哥們兒分分。不過我相信,大家是瞭解我的,不會因為這些細節而對我有所誤解,因為我本就是一個非常注重細節的人……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