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曬太陽有助預防兒童近視
經常曬太陽有助預防兒童近視
澳大利亞研究人員發現,曬太陽是兒童預防近視的一個關鍵因素。
據澳大利亞媒體近日報道,澳大利亞研究人員發現,曬太陽是兒童預防近視的一個關鍵因素。這些研究人員在澳大利亞首都堪培拉舉行的澳大拉西亞眼科和視覺科學會議上介紹了這項發現。長期以來,人們一直認為教育和近距離用眼工作是導致近視的關鍵,然而,這項最新研究似乎推翻了上述觀點。
他們表示,發展成近視的可能性受到環境的很大影響。澳大利亞視覺科學研究中心的伊恩摩根博士表示,在過去的30年間,東亞的近視率急劇上升。現在,新加坡90%符合徵兵年齡的男性都是近視眼。
摩根和悉尼的澳大利亞國立大學保健科學系的同事凱西羅斯博士發現,孩子在室外度過的時間是他們是否形成近視的關鍵因素。
這些研究人員將居住在新加坡和悉尼的具有中國血統的孩子進行對比,他們的年齡符合這個主題,雙親都是近視。對比結果顯示,居住在新加坡的孩子的近視率比居住在悉尼的孩子的高10倍。但是摩根表示,居住在悉尼的孩子花費在近距離用眼的活動上的時間更長,他們每週的讀書量是居住在新加坡的孩子的2倍。然而,他們的主要差別是,悉尼的孩子週末在室外度過的時間比居住在新加坡的孩子多近4個小時。
摩根認為,曬太陽促使體內分泌更多多巴胺,因此降低了近視率。眾所周知,多巴胺能限制眼睛生長,而近視就是由於眼睛過度生長所致。
寶寶乳牙的保健,怎麼做?
1、及早改用杯子喝奶
幼兒對牙刷比較會抗拒,媽咪可以用紗布沾一點含氟漱口水(沾溼即可)幫寶寶清潔、擦拭乳牙,或使用指套(市面上有販賣,上面呈顆粒狀)進行清潔,一歲以後,大約15個月開始,可使用兒童牙刷幫寶寶刷牙。
此外,最慢一歲以後就應該讓寶寶改用杯子喝奶,建議使用訓練杯幫助戒除奶瓶,並先從睡前那一次開始使用;同時避免含著奶瓶邊喝邊睡,而每次喝奶時間應控制在20分鐘以內。
2、使用溝隙封填劑,減少蛀牙機會
有些牙齒上面有凹凸不平的溝隙(尤其是咬合面,家長很難用牙刷清潔,所以蛀牙很容易從這些縫隙開始,建議可請兒童牙科專科醫生使用溝隙封填劑(一種透明或有色樹脂),把溝隙填平,以利於清潔,減少蛀牙的機會。
3、即便喝母奶,清潔步驟仍不能少
喝母乳和喝配方奶的寶寶,在乳牙的護理上都是一樣的,如果無法避免邊睡邊喝奶,喝母乳的寶寶一樣很容易蛀牙,父母絕對不能疏忽。此外,在長第一顆乳牙時帶給牙醫生檢查,可在剛開始發生蛀牙時及時發現,並給予潔牙、塗氟,做好補救措施,同時提醒父母要注意的.事項。
有些父母輕忽戒除奶瓶及奶嘴的重要性,孩子已經一、兩歲還在使用奶瓶奶嘴,也因此造成嘴巴翹、牙齒咬合受影響,甚至嘴巴閉不起來等問題,寶寶能儘早看牙醫,就能經由醫生檢查,阻止問題的發生。
我國並未像歐美國家實施飲水加氟,因此牙齒琺琅質會比較弱,加上寶寶除了喝奶之外,還會攝取糖果、餅乾等糖類食物,所以牙齒對細菌的防禦力較差,清潔上更顯得重要。
寶寶具有一定的自我意識之後,社會性技能的發展隨之開始了。社會性技能主要包括:交往技能、與同伴合作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關心、同情他人的情緒。
這時寶寶的生活空間從家庭拓展出來,開始與更多的人交往,與更廣闊的生活環境互動交流。為了幫助寶寶跨出家庭的生活圈,在家中媽媽爸爸可以陪伴寶寶一起做些遊戲,能磨練寶寶的社會性技能。
猜猜他是誰
1.媽媽爸爸與寶寶坐在一起,先請寶寶猜猜看,例如:每天家裡起得最早的人是誰?幼兒園裡最喜歡小熊泰迪的小朋友是誰?
2.寶寶也可以給媽媽爸爸出題目來猜,一家人一起猜測家裡的親戚、朋友以及寶寶的小夥伴、幼兒園老師等,還可以擴充套件到家裡的物品以及社群的設施,如醫院、派出所等。
專家提示:
媽媽爸爸可以經常與3歲以上的寶寶一起玩這個小遊戲,這是有意識地幫助寶寶鞏固對家庭成員以及居住環境的認識,逐步擴充遊戲內容,引發寶寶對周圍玩伴、他人以及環境的關注,產生與周圍人、物交流的興趣。
三隻腳兒一塊走
1.媽媽與爸爸一起先向寶寶示範,並排站成一行,把相鄰的兩條腿綁在一起,然後一起協調行走去取家中的物品。例如:媽媽爸爸一起與寶寶玩扔球遊戲,讓寶寶有足夠時間觀察媽媽爸爸怎樣進行合作。
2.媽媽或者爸爸可以鼓勵寶寶和自己一起試試三腳行走,透過兩人一起移動、行走來體會與人合作的感受。
3.可以邀請寶寶幼兒園的小朋友來參與遊戲,並進行行走比賽,讓寶寶嚐嚐與人合作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