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醫核酸檢測事蹟材料範文(通用6篇)

村醫核酸檢測事蹟材料範文(通用6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裡,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事蹟吧,事蹟可以起到引導良好風氣、推動工作、激勵後進的作用。那麼相關的事蹟到底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村醫核酸檢測事蹟材料範文(通用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村醫核酸檢測事蹟材料1

  疫情發生以來,埃西鄉蒙普村村醫小向就積極響應鄉黨委、政府的號召,投身到抗擊新冠疫情的最前沿。他主動申請加入埃西鄉核酸取樣組,積極為轄區內的群眾、居家隔離人員檢測體溫和核酸檢測取樣。

  本輪疫情發生以來,卡若區埃西鄉在崗幹部、醫護人員、黨員幹部、派出所民警、志願者的齊心協力下,順利完成多輪全員核酸檢測。小向一直都不敢掉以輕心,他負責埃西鄉蒙普村群眾的全民核酸取樣工作,蒙普村常住人口有106戶、451人,加上轄區內的企業、菜農等,需要對500餘人開展核酸取樣工作,在機關幹部的配合下,也要花上一整天的時間,才能完成全員核酸取樣工作。

  目前返鄉流動人員是最大的風險點,每次入戶都得精心準備,認真仔細。小向作為蒙普村的村醫,他總說“一個小小的疏忽,就可能毀掉來之不易的抗疫成果,作為鄉村醫生,阻斷疫情傳播,是我目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容不得半點馬虎大意。”他對蒙普村的牧場、自然村都瞭如指掌,在接到疫情發生的訊息後,他深知這是一場硬仗,主動扛起了疫情防控大任,為每名群眾開展核酸取樣時,都會耐心提醒村民做好個人防護,為每名群眾解答提出的問題。

  小向的家在卡若區卡若鎮,每天高強度的核酸取樣工作使他無暇顧及家裡,但疫情就是命令,作為鄉村醫生,他整日奔波在鄉間地頭,堅守在疫情防控一線,已經成了家裡的“甩手掌櫃”。自疫情發生以來,已經一個月未曾踏足家門,但他從未抱怨,直言基層鄉村醫生的職責就是用自己的力量,守護每一個村民的生命與健康。正是有千千萬萬他這樣奮戰在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無私奉獻,才讓卡若區的疫情防控工作持續向好,讓我們一起攜手努力,共同守護好卡若的“藍天”。

  村醫核酸檢測事蹟材料2

  “全體兩委,今晚做全員核酸,大家馬上吃飯,5點半全部到大隊集合,6點準時開始!”微信群發完通知,東陳莊村支部書記兼主任小方又開啟村內廣播,“全體村民注意了!今天晚上6點準時開始全民核酸,大家帶好口罩和騰訊健康碼,沒有的帶身份證,到村大隊排隊進行核酸檢測……”關上廣播,胡書記又打起了電話,為核酸檢測準備防疫物資。

  自3月19日全員核酸開始,連軸轉、日夜轉早已成為胡書記工作常態,大到工作人員安排、卡口管控,小到口罩發放、維持現場秩序,村內一切防疫工作都需要胡書記協調統籌,他連續36小時堅守核酸檢測一線,胸前的紅色黨徽熠熠生輝。他說“當幹部的就是幹這個的,我就相當於‘大執賓’,保護好我們村的老百姓就是我最大的成就。”

  核酸檢測的現場,身穿白色防護服的村醫王曉梅正在一刻不停地為村民採集核酸,她是遷安市人大代表,是東陳莊村的村醫,還是支部書記兼主任小方的妻子。“給頭抬高一點,嘴張大別往後躲啊,哎小朋友表現真好啊!”王大夫彎著腰,耐心為小朋友採集核酸。全村458名應測人員,她需要在幾小時內完成四百餘份核酸檢測,之後還要趕到其他村的核酸檢測點進行支援……一天下來,水喝不上一口,腰疼的直不起來,可是她還是那麼樂呵呵,“非常時期,作為醫生,這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村裡人都是我的親人,我不上誰上。”

  這對黨員幹部和白衣天使的組合,成為戰疫一線最美的風景。在這場沒有硝煙的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小方和王曉梅攜手並肩,舍小家、顧大家,用無私無畏、無怨無悔書寫著平凡而又偉大的抗疫故事。

  村醫核酸檢測事蹟材料3

  小徐,1975年9月出生,安慶市潛山市痘姆鄉衛生院支部書記、副院長,全科主治醫師。

  痘姆鄉衛生院人員編制不足,一直存在一人多崗的問題,除從事醫療工作外,還承擔放射,公共衛生等工作。痘姆鄉衛生院每年門診診療人次都在7000人次以上,收治各類住院病人近300人次,小徐一人完成的門診量約佔總體的五分之三。在公共衛生方面,小徐不但順利完成各項健康教育工作,還完成了1500人次的65歲以上老年人健康體檢評估和材料整理歸檔,並指導協助村衛生室完成家庭醫生簽約服務。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小徐身先士卒,一直奮鬥在疫情防控一線,參與高速路口執勤、為密接者採集核酸、隔離轉運等工作,2021年還先後兩次支援六安市核酸取樣。

  2010年,小徐妻子患急性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同年進行了造血幹細胞移植,目前尚未完全恢復。在巨大的精神壓力和經濟壓力下,小徐始終沒有放下工作,工作之餘還一直為痘姆鄉另一名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提供幫助,得到了患者家屬的高度讚揚。

  村醫核酸檢測事蹟材料4

  小吉,1991年7月畢業於安徽中醫藥大學,在黃山市歙縣偏遠山區工作30年。2001年8月,小吉主動要求去貧困村裡方村醫療點,圓滿完成了裡方村醫療點的基本醫療、公共衛生以及健康扶貧、簽約服務等工作,多次受到表彰與肯定。

  自歙縣霞坑鎮衛生院建立中醫特色衛生院以來,小吉以高年資中醫師參與多個相關專案的組織計劃和實施工作。在醫院領導部署下,他積極帶領下級醫生做好中醫理論學習與實踐的結合,積極帶教,把最有效治療經驗傾囊相授。2016年以師徒傳承方式帶教5位中醫學員。他帶教人員中一人獲得助理執業中醫師,二人獲得執業中藥師,四人獲得中醫確有專長考試合格。

  在臨床新技術攻關方面,他帶領團隊成員,堅持中西醫結合診療,中醫為重,西醫為輔。在中醫內科治療老年病,慢性病,尤其是慢性胃炎(胃鏡下顯示腸化病理改變)病人的病理逆轉性治療方面做出了成效顯著的努力。專注“中西醫結合治療胃壁細胞腸化”的研究做了大量有益且成效顯著的探索。衛生院中醫藥服務有效複診比例、中藥使用率逐年提升,每年診治調理病人四千餘人。

  在中醫適宜技術應用方面,小吉帶領治療組制定完善的診療規範,治療了一大批腰椎間盤突出,頸椎病,膝關節炎等頸肩腰腿疼痛病人,收穫一致好評。

  村醫核酸檢測事蹟材料5

  小張,男,43歲,合肥市新站高新區磨店鄉衛生院黨支部書記、院長,主任中醫師。2004年7月安徽中醫學院中醫臨床專業畢業,到基層衛生院工作已有17年。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小張帶領全院幹部職工放棄春節休假,積極參加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抽調醫務人員成立了疫情處理小分隊,親自擔任疫情處置小分隊隊長,轄區出現第一個確診病例時,他帶領醫護人員上門消毒。在他的領導下,較好完成了各項防疫工作。

  畢業以後,他仍然經常溫習《黃帝內經》、《難經》、《傷寒雜病論》、《神農本草經》等中醫經典,重點對肛腸科有關疾病的基礎理論及古代文獻進行學習與研究,從古籍中尋找治療肛腸疾病的有效方劑和治療方法,同時積極參加各種培訓班,認真學習新技術新方法,回來後有針對性地應用於臨床實踐,提高了臨床效果。

  磨店衛生院承擔磨店社群、瑤海社群八萬多人和職教城十多萬學生的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工作,人手少,任務重。小張承擔管理工作的同時仍然參與科室一線值班,積極組織開設中藥房,開設中醫專科門診,設定門診手術室、換藥室。現每週中醫門診都有近50多人次,得到了周邊群眾的一致肯定。

  村醫核酸檢測事蹟材料6

  進入三月以來,新一輪的新冠疫情無情地襲向吉林,在全民抗擊疫情的重要時期,白城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口腔學院副院長小王挺身而出。他是白城市第七屆政協委員,是學校2020年引進的專家人才,是有著28年口腔臨床工作經歷的主任醫師,更是有著22年黨齡、時刻把黨的要求銘記心中的共產黨員。

  建立綠色生活通道,助力師生度過難關

  疫情初現,在白城醫學高等專科學校黨委的安排部署下,學校從3月9日實行閉環管理。他積極響應學校號召,即刻入住學校,馬上進入工作狀態,按照工作安排及工作職責,他先後被分配到物資保障組、醫療救治組和教學工作組,但無論對待哪項工作,他都能愛崗敬業、認真負責。

  為了學生的一日三餐,在貨物裝運現場、為學生配送三餐的食堂總有他忙碌的身影。為保證學院正常教學秩序,他透過視訊會議和線上督導等形式,隨時檢查線上教學開展情況,確保線上教學質量。為解決封閉期間的師生用藥問題,他無數次的往返於醫院、宿舍、辦公樓之間,即便已經深夜,他也是隨叫隨到,每天忙碌的腳步達兩萬左右,當同志們看到他疲憊的身影勸他多休息時,他只是平淡的說:“我是一名黨員,在這樣一個關鍵時刻,我不上總得有人上吧?那就讓我來吧!”這平時無華的語言無不彰顯了一名共產黨員的責任與擔當。

  開展校內診療服務,為師生排憂解難

  在封校管理期間,全校5000多名學生及300多名教職工中很多人都出現了牙痛等口腔疾病。為解除廣大師生的牙齒疾患,小王副院長髮揮自己專業特長,主動承擔起對牙痛患者的救治任務,讓在校師生足不出戶就享受到了專家級的診療待遇。在3月20日世界口腔健康日來臨之際,他做客白城電視臺《名醫面對面》欄目,連線直播疫情期間如何做好口腔健康防護,線上觀眾達數萬人,充分發揮了高等學校服務社會的功能,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關鍵崗位到崗,築牢抗疫安全屏障

  4月1日晚十點半,急促的電話鈴聲把小王從睡夢中驚醒,打電話的是學校主管領導,由於疫情防控需要,學校決定連夜組建援助長春醫療隊,讓他作為副領隊協助做好出發前各項準備。他當即表示,“哪裡需要,我就到哪裡,堅決服從組織安排,堅決完成工作任務。”接到出征任務,他連夜列出了物資保障清單,並制定了工作方案。同時,他提前預判,對工作中可能出現的各類問題進行全面綜合考慮,及時向校領導彙報,並積極協助領隊解決了一個又一個問題,為短期內完成馳援長春各項準備貢獻了力量。初到長春,他立刻進入工作狀態,積極與援助單位對接工作任務,帶領隊員進行模擬演練,熟悉檢測各項工作流程,並積極協調當地做好物資保障和裝置檢測,為順利開展核酸檢測奠定了堅實基礎。

  4月10日,小王所在的檢測隊在完成長春理工大學南區核酸檢測任務後,突然接到長春工程學院急需工作支援的請求,他二話沒說,即刻帶領隊員進駐長春工程學院,當完成全部檢測任務回到駐地時已是晚間八點多,而此時他們已連續奮戰了近14個小時。由於連日來的持續戰鬥,隊員們都身心疲憊,小王經常深入隊員宿舍,詢問他們有沒有困難,家裡有沒有需要幫助解決的問題,並不時給隊員們打氣,堅信疫情終將過去,勝利終將到來。

  當看到每天小王起來的最早,睡的最晚,在做好核酸檢測的同時,還要協調佈置工作任務,代領防疫物資非常勞累時,有隊員勸他說“王院長,你年紀也不小了,有些事就讓年輕人去幹吧!”但他卻總是微笑著說:“大家都很累了,我從小在農村長大,這點困難我還能克服得了。”語言平淡無華,但足以顯現出一名黨員幹部的責任擔當,顯現出一名高校教師“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於奉獻大愛無疆”醫者情懷。

  為發揮黨員幹部帶頭作用,在前往長春的途中,他向領導提議成立臨時黨支部。臨時黨支部成立以後,他帶領黨員幹部衝鋒在前,勇於擔當,充分發揮了黨員的先鋒模範和基層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在臨時黨支部廣大黨員的帶動引領下,援助長春核酸檢測隊中先後有12名同志向臨時黨支部遞交了入黨申請書,並有一名同志火線光榮入黨。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