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傳讀後感(通用5篇)

杜甫傳讀後感(通用5篇)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你有什麼領悟呢?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杜甫傳讀後感(通用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杜甫傳讀後感1

  去成都時特意去了杜甫草堂,可惜我們選的時間不太好,當天大雨傾盆。

  本想著,也許雨天遊人會少一些,其實不然。走到草堂遺址處時,遊人密密地擠在草屋之中,我有些驚訝於人們的熱情,同時也憂慮擾了“詩聖”的清修,只好略帶遺憾地遠離了草屋。

  759年,48歲的杜甫到達成都,住在西郊外浣花溪寺。

  馮至先生在《杜甫傳》中寫杜甫初到成都時的情形:“杜甫在廟裡沒住多久,便在城西七里浣花溪畔找到一塊荒地,先開闢了一畝大的地方,在一棵相傳二百年的高大的柟樹下建起一座並不十分堅固的茅屋。”

  順帶說一句,浣花溪這個名字個人非常喜歡,離開了草屋之後,順著小溪走了好長一段路。

  幾乎每一位國人都是從小就開始接觸杜甫詩作的,從《春夜喜雨》中的“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到《江南逢李龜年》中的“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都時常被後人吟誦。

  李龜年是大唐開元時期的著名歌唱家。杜甫初遇李龜年,是在724(開元十二年),這時的杜甫是十幾歲的少年郎。幾十年後,晚年的杜甫在潭州(長沙)再次偶遇李龜年時,寫下了這首《江南逢李龜年》。

  平日裡,我們對詩聖杜甫的瞭解多是因為一首詩作,或者是因為一個傳說,非常的片面。讀《杜甫傳》,可以讓我們對杜甫的生平有更加立體的瞭解。

  20xx年,馮遠征導演並領銜主演的話劇《杜甫》在首都劇場首演,得知訊息之後,人提前一個月就在網上預定了演出票。

  整部話劇從李白、高適、杜甫三人把酒言歡開始,到三個人各奔東西,再到杜甫流亡途中寫下“三吏三別”。最後,話劇落幕在杜甫高聲吟誦《春望》,童聲背景音讓觀眾們聽得潸然淚下。

  《杜甫傳》中寫,遊俠與求仙,在李白的一生裡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但對杜甫來說,這兩種生活於他非常遙遠。然而,當744年(天寶三年)李白,因酒後傲慢得罪了高力士和楊貴妃離開長安來到洛陽之時,杜甫因傾慕李白,被李白的文采吸引,欣然與李白一同渡黃河來到王屋山道家聖地。

  馮至先生說,這在杜甫的一生裡是一段插曲。這段插曲書寫了中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兩位詩人相遇的偉大時刻。

  在這裡,杜甫李白與高適相遇,三個朋友度過了一段呼鷹逐鹿的田園生活。

  杜甫與李白、高適兩人雖然人生道路各不相同,但是他們之間純摯的友誼、文人間的惺惺相惜令人羨慕,在我看來,李白和高適是杜甫一生中不可或缺的一抹亮色。

  馮至先生在前記中寫:這部傳記,力求每句話都有它的根據,不違背歷史。由於史料的缺乏,空白的地方只好任它空白,不敢用個人的想象加以渲染。

  這段話讓我由衷欽佩馮至先生,他堅守文人操守,為我們講述了杜甫真實的人生故事,讓我們在吟誦詩聖留下詩篇的同時,也可以走近詩聖杜甫的世界、品讀杜甫的人生。

  杜甫傳讀後感2

  “江漢思歸客,乾坤一腐儒。”《江漢》中這兩句詩是對於杜甫一生最好的寫照:獨立於茫茫宇宙之間,詩人深深地悲哀自己的孤獨和無力,但我們卻能從中看出詩聖杜甫博大的胸懷以及對世事不能如願的惋惜。

  杜甫,這樣一個現實主義詩人,讓我們銘記於心的緣由何在?

  以前讀人物傳記,總覺得書寫得單調,不能引發讀者深刻的興趣。但我得否認讀完《杜甫傳》有這樣的感受,他是一個詩人,出生於大唐開元盛世,而自中晚唐開始,唐由安史之亂而由盛而衰,杜甫的詩被稱為詩史,其中的原因即是他真實地記錄了安史之亂前後唐王朝由盛而衰的歷史過程。讀杜甫的一生,是讀一個偉人的傳記,是讀一段令人心痛的歷史,亦是一場文化之旅。

  杜甫一生漂泊不定,開元時,他幾乎遊遍祖國大好山河,在泰山之巔發出了“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雄心壯志,年壯時也同盛唐文人一般應試求取功名。後來,他困守長安達十年之久,這是他一生中最難堪回首的歲月。公元755年,安史之亂開始,長安淪陷。不幸的是,憂國憂民的杜甫被叛軍所俘,因他不肯為叛軍賣命,受盡了非人的折磨。一個大雨滂沱的深夜,杜甫在朋友的幫助下從牢中逃了出來,他幾乎是歷盡艱辛,才逃到鳳翔。然而“福不雙至,禍不單行”,五月拜左拾遺,因上書營救好朋友房琯,而觸怒了肅宗,被貶於四川。公元789年,他前往四川依附節度使嚴武,寄居在成都西郊的一個破舊的草堂裡,曾經一度在嚴武的幕下任參謀,檢校工部員外郎等職,所以後來人們稱他為杜工部。

  他長期沉淪於下層,有普通人的忠厚善良,也有以天下為己任的遠大抱負。他親身體驗了安史之亂之時百姓的民不聊生,官吏的兇殘,以及親人的悲歡離合,他把這些都融入到自己的詩中,杜甫最為著名描寫民間疾苦的作品,人們耳熟能詳的是“三吏”、“三別”,他對自己貧困潦倒的哀嘆和對國家的深刻思考結合在一起。

  暫且不說杜詩之精粹,我認為杜甫能夠深深打動我的就是他具有一顆悲天憫人的善心。“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道出了多少人的希冀,更能令人震動的是“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為了天下人的安定幸福,他甘願以一己之身擔起所有的苦難。他這樣博大的胸懷以及寧苦己身而利國利民的精神難道不值得我們尊重,不值得我們學習麼?

  杜甫並不完全是嚴肅的,他也有風趣的一面。絕句漫興九首中對於惜春之情,反用惱春、怨春的口氣道來,別有特色。更難的可貴的是,杜甫善於發現賢才,我想其若是知曉自己仍能為國效力,也當是會“白髮生黑絲”的吧!

  杜甫,如此的古聖人之心,無愧於獨立天地之間的詩聖之稱。

  讀完《杜甫傳》,深深地感動,在因雨而顯得略微清冷的天氣裡,心依舊有一股暖流湧動……

  杜甫傳讀後感3

  前些時候讀馮至先生寫的《杜甫傳》一書。書寫得平實可信,敘述誠懇而質樸,沒有一般傳記作品常見的毛病,比如過多的抒情和哲人式的評價,以至淹沒了傳主本身的生命歷程和品格風貌,讀者看到的只是傳記作者用自己的思想和情緒對傳主的闡釋和渲染,正所謂“喧賓奪主”,傳主本人的生平、情懷、遭際、作為,反而被敘述之外過多的虛飾之詞遮蔽了。我讀《杜甫傳》之前,也有一點擔心,作者會不會對一位偉大詩人投注過多的讚美,而忽略了對他平生經歷包括性格弱點的翔實敘述?杜甫作為詩人的偉大是人所共知的,我想了解作為普通人的杜甫的平凡實在的一面。

  讀罷全書,我覺得這是一本樸素誠懇可信的書,我讀到了一個偉大詩人的平凡之處,也從這平凡之處更感到了他的不容易,他的偉大,在那遍地烽火、國破家亡的苦難歲月,一個人能活下去已屬不易,而他一邊受苦、逃亡,一邊憂患天下,還要苦苦鍛造詩歌,像收養孤兒一樣收養和安頓每一個文字,一個強盛的王朝終於無可挽回地衰落了,而他,骨瘦如柴的他,無家可歸的他,卻以一行行凝著血淚的文字,打造了一個不朽的詩的王朝。這是一顆詩心對另一顆詩心的深摯觀照,這是一個詩人對另一個詩人的遙思和憑弔。

  給我留下深刻記憶的是寫杜甫在生活艱辛、衣食無著的逃難日子裡,他曾沿途採藥、替人治病,收點微薄的錢以接濟貧苦的生活。看來杜甫是懂醫的。採藥、製藥、看病,他一個人為患者提供的是“一條龍”服務。偉大詩人曾經做過小小的郎中。我又想到,在古代,文、史、哲、醫並不截然分家,文人們大多數也許都是懂醫道的,中醫從哲學得到直接啟發,陰陽、虛實、表裡等既是古典哲學的範疇,也是中醫的基本概念,醫書大都寫得文采華贍,詩味濃郁,醫書,簡直是用文學語言寫成的哲學。所以在古代,文人懂醫道也許是基本素養,不足為奇,而確確實實親自上山採藥,親自制藥賣藥,親自行醫的,並不多見。當我讀到杜甫在成都、在甘肅同谷等地賣藥行醫的敘述,我的確有點感動。

  詩或許也是一種藥,尤其是古詩,似乎都像古老的中草藥。不僅指詩的功能,其對人生創痛的撫摸,對生命孤獨的體貼,對受難靈魂的安妥,這大約都是詩的“藥效”吧。而且,你開啟詩經一直讀到唐宋元明清,你不僅嗅到了幾千年詩的苦香,也會同時嗅到幾千年藥的苦香,詩裡面所寫的那些數不清的植物,有多少本來就是藥草啊。詩經裡的車前子、木瓜、艾,以及後來詩中出現頻率越來越高的菊、芍藥、蓮子、靈芝等等,都是清涼平和,消火解毒的良藥。有時讀到一首詠物抒懷的古詩,其中所寫的植物大都是藥。這首詩就可以當做藥方了。我發現詩人在情懷比較平和、沖淡、寧靜時寫的詩裡,其所寫的植物也就是平和、沖淡、苦中帶甘的那類,近似於“溫補”的那種藥。而在孤寂、荒寒的心境下寫的詩,其中就多了些古藤、老樹、古柏、落葉、殘枝,透出一派寒涼、孤弱的苦況,令人感到詩人病得不輕,需要好好“溫補”一下。而那些激憤、悲烈的詩,讓人感到無論是詩人或者是當時的眾生與社會,均已被病苦折磨得太久,寒火已深入血脈,外感風寒,內傷溼滯,表裡俱實,陰陽不調,急需去寒解火,綜合調理,這就需要良醫良藥,當然也要病人自己善於自我調養。

  詩或許也是一種藥,在多數情況下,詩人和他的詩並不能改變社會的命運,甚至詩也並不能改變詩人的命運,或許是詩不如藥的地方,但詩是另一種藥。至少,詩人在寫詩的時候,詩撫慰了他孤寂的靈魂,他籠罩在詩的情緒裡,如同病人籠罩在藥的氣息和煙霧裡,在這一刻他得到了天地之靈和萬物之氣的灌注和補充,隨詩降臨的精神支援了一個為某種精神活著的人。詩不像藥那麼及時和有效,但偉大的詩可以穿越時空,進入很多人的靈魂,使之感動並獲得滋養。

  1998年夏天,我到甘肅成縣(即古代同谷縣),拜謁了城郊的杜甫祠堂,祠堂依山臨河,山仍是當年的山,是杜甫採過藥的那座山,只是山上樹木已顯得稀疏,望著山上的小徑,我想象著杜甫當年拖著老邁之軀冒雨上山挖藥的情景,他一定是憔悴瘦弱、臉上泛著菜色的,據說當時的同谷縣令對杜甫一家逃難流落此地,非但沒有給予同情和幫助,相反,這個庸俗淺薄的芝麻小官以地方土皇帝的傲慢,居高臨下地冷落和羞辱杜甫,連間小房子也不願提供,杜甫一家只好棲身於臨時搭起的草棚裡。杜甫在同谷居住三四個月,就靠每日採藥、為當地百姓治病,艱難地維持一家老小清苦的生活。一個食不裹腹、骨瘦如柴的詩人在近於乞討的艱難日子裡,依然孜孜不倦、一字一句地推敲鍛打著詩歌的不朽王朝,他在同谷逗留了不長的時間,卻寫了一百多首詠同谷的詩。我和同行的友人向杜甫雕像深深地鞠躬,並將一杯杯酒祭灑於詩人面前。然後,我在祠堂外的山上,沿著一條小徑走到柏樹林中,小徑上長滿了車前草、燈心草、野薄荷、柴胡、前胡等草藥,我想,這些藥或許都被杜甫當年採過,它們的種子一代代延續下來,我聞到了苦澀芳香的氣息,正是杜甫當年聞到過的那種氣息。

  是的,一千多年了,或者再過幾千年幾萬年,藥的氣息不會改變,它繚繞人世的疾病和痛苦,它使短暫的人生與無窮的自然久遠的歷史發生深刻的聯絡。我採了一枝薄荷夾進隨身攜帶的杜甫詩選裡,杜甫採過的藥和杜甫寫下的詩又在一起了,詩與藥見面了,它們彼此呼吸著對方的苦香……

  杜甫傳讀後感4

  杜甫,應該是我們最為熟悉的唐代詩人。他的詩歌把社會現實與作者的日常生活緊密結合起來,達到思想內容與藝術的完美統一,也代表了唐代詩歌的最高成就,所以杜甫的詩歌被當代稱為“史詩”《杜甫傳》的作者馮至自幼熱愛杜甫,無論在什麼時期,他都沒有停止對杜甫人生的思考。就是他在思考中的節選。

  初到長安,杜甫漫遊時代時的豪邁之情還未消逝,但與社會現實的接觸漸多,豪邁之情也被一種心理矛盾漸漸替代。由於政治正顯露出日趨腐化徵象,杜甫這種矛盾心理也更加濃烈,心中的無奈也愈甚。經過這十年的磨礪,使他的詩風形成沉鬱頓挫的風格。

  安史之亂的開始,也標誌著杜甫流亡生活的開始。這幾年的流亡生活,也讓杜甫更加貼近百姓,更加同情民間疾苦,使其是個充滿憂國憂民的`情懷,展現當時社會狀態、政治形勢,表達了人民的情緒與願望。

  當時的社會、政治環境毀了杜甫又成就了杜甫:毀了他的仕途和夢想,卻成就了他的詩歌和他在中國詩壇中不可磨滅的地位,猶如鳳凰涅盤般重生!從官宦世家的公子到為在長安謀職而不擇手段的小吏;從周遊四方的遊士到內心矛盾的無奈詩人;從只為個人忙碌計程車人到憂國憂民的沉鬱詩人,杜甫一步步走向成功,一步步進入“詩聖”,一步步邁向人民,一步步走出內心困頓轉而進入民生之境。杜甫,一位帶有傳奇色彩的愛國詩人,一位萬方多難成就的詩聖!

  杜甫傳讀後感5

  馮至的《杜甫傳》一書,是在準備開課時偶然尋得。開課的課題是杜甫的《石壕吏》,詩中的杜甫猶豫、徘徊,以一個旁觀者的身份記錄下了石壕村中發生的抓壯丁一事。不瞭解杜甫的一生,何以讀懂“三吏”中的這一首,又何以走進杜甫的情感深處呢?於是,這本《杜甫傳》便成了不得不讀的一本書。

  講到杜甫,總要同時想起李白。李杜二位大詩人之間的區別,《滄浪詩話》中已一言以蔽之——“子美不能為太白之飄逸,太白不能為子美之沉鬱”。從我的主觀角度看來:於人,更認同青蓮的飄逸豪放,於詩,則更欣賞少陵的沉鬱頓挫。

  “沉鬱頓挫”這四字評語,正是杜甫一生的艱難苦恨在詩句上的投影。從外部環境來看,杜甫生不逢時,中國正從歷史的最高潮滑向低谷。但國家不幸詩人幸,亂世中的顛沛流離,讓杜甫吃盡了苦頭,卻給中國文學史獻出一位詩聖。

  然而從更深層次可以看到,杜甫的人生悲劇和藝術成就來自於文人生存的依附性與詩人思想的獨立性之間的互相擠壓。這不僅是杜甫,也是中國古代大多數文人苦苦掙扎的根源。

  長安十年,杜甫是矛盾的,既羨慕自由,又渴望官職。在唐代政治日漸走下坡路,人民不斷被剝削的時候,杜甫開始關注民生。安史之亂讓李唐王朝一蹶不振,杜甫的被迫流亡讓他擁有了接觸民眾的機會。然而,等他又回到皇帝身邊時,他的詩變得“充滿了初唐以來應制詩、奉和詩一向慣用的詞藻,缺乏充實的內容”,但事實上,杜甫並不喜歡這樣的生活。後來杜甫被派到華州,他才“從一個皇帝的供奉官回到人民詩人的崗位上”。從此,他開始站在人民的立場上,揭露朝廷的缺陷。不過,杜甫終究是“封建社會里一個愛人民、愛祖國的詩人”,人民因為國家連綿不斷的兵役而痛苦不堪,但為了保衛國家卻不得不這樣,杜甫此時的矛盾已經不是關於個人,而是對於國家對於人民的無限憂慮。《石壕吏》正是這一時期的作品。

  《杜甫傳》的作者馮至既是一位詩人,同時又是一位研究德語文學的學者。因此,從《杜甫傳》中,不難從字裡行間看出作者的深情和嚴謹。全書篇幅不長,就十幾萬字,卻是高度濃縮,決不摻水。據說《杜甫傳》在《新觀察》上連載時,毛澤東是每期必看,連載完畢後,毛澤東說:“《新觀察》現在將《杜甫傳》登完了,我《新觀察》也不要看了。”

  國家不幸詩家幸。杜甫幸好沒有做上大官,沒有做久官,才給我們留下了這麼多雄壯的詩篇。這從他秉持的理想來說也算是得其所哉吧?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