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教育名篇》讀後感範文(精選6篇)
《陶行知教育名篇》讀後感範文(精選6篇)
讀完一本書以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陶行知教育名篇》讀後感範文(精選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陶行知教育名篇》讀後感1
這段時間,我認真地閱讀《陶行知教育名篇》,這本書彙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育教學研究與實踐的精髓,文章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從“教學合一”、“學生自治”、“平民教育”、“學校觀”、“創造的兒童教育”、“民主教育”等各個方面集中體現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及“知行合一”的獨特教育思想,經過八十多年的考驗,不僅仍有很高的學術價值,而且對今天的中國教育改革具有很強的借鑑價值和指導意義。透過閱讀《陶行知教育名篇》,讓我感受到了自己的教育教學理論是那麼的貧乏,感受到自己需要不斷的學習和積累。下面是我讀這本書的幾點體會:
一、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給了我很大的啟發
1927年陶行知在南京創辦的曉莊試驗鄉村師範學校,開闢了一條改造中國教育的新路,創立了“生活教育”學說,使教育貼近人民大眾,參與社會生活,提高學生的文化和科學水平,立志做第一流的人物,“不能捨身實驗室,亦當埋骨邊疆塵”。“生活教育”學說是從中國土地上生長起來的,富有時代特色,受到進步教師和勞苦群眾的歡迎,引起了世界教育家的注目。直到今天,陶行知所創立的“生活教育”仍很中肯、新鮮,仍有進行試驗的價值。這一方面說明陶行知視野的寬廣,研究問題的深入,另一方面也說明教育界舊習慣勢力之大。老教育觀念改變之難!
陶行知先生認為學習語文是為了“向前向上的生活,要實現這一目的,必須學習具有生活的內容,運用符合生活的方法”。那麼作為語文老師的我,以後在語文教學中,要讓語文教學與學生的思想、生活密切聯絡,使得語文教學的主陣地——課堂,變得生活化。在教學中,我們要充分挖掘教材的現代成分,使書中的間接生活與現實的直接生活溝通起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只要學生感興趣的事,他們就樂意去做。這樣使得語文教學中的一個個字詞不再是無生命的東西了,學生就急於跟它們交朋友,急於去了解它們,認識它們。課堂也不再會成為束縛他們的籠子了,而跟他們的生活貼近了。在這種課中,學生始終是愉快的,他們學習的熱情也始終是高漲的。學生也就真的把書讀活了,把書讀出“味”來了。
二、教學做合一
陶行知說:“先生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生學”,“教得法子必須根據學的法子”。他認為,教師不應把現成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傳授給學生,使學生根本不用思考,而應把解決問題的思路告訴學生,使學生自己動腦,經過不斷反覆推敲以求得最佳結果。與此同時,陶行知又指出不能讓學生像“無頭的蒼蠅”似的盲目亂撞,教師應精心設計好一系列程式,指導學生用最短的時間來解決問題。對解決問題的過程本身而言,能推而廣之,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效果;對解決問題的方法而言也能夠發出去,以期達到解決別類的問題。由此我們不難體會到陶行知的苦心,他想透過這一方法的尋求來最終培養學生的能力,能力有了,學生就不僅能使自己獲得豐富的知識,而且還可以探索解決新的問題。
“教得法子必須根據學的法子”,學生怎樣學就怎樣教。由於學生的文化水平、道德修養、天賦才能和各年齡段的心理水平各不相同,教師必須實行不同的教學方法。補偏救弊。長善救失,這是素質教育的根本要求。陶行知指出:“怎樣學就怎樣教,學得多也就教得快。學得少就教得少,學得快就教得快,學得慢就教得慢。”由此得知,陶行知把教和學的關係翻過來,不是傳統的教師怎樣教學生就怎樣學,而是學生的學決定教師的教;教學內容的選擇安排一定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接受能力來確定;教學過程不取決於教師的主觀意圖和外界加的壓力,而應該取決於學生的快慢程度。
同時,他還特別重視興趣在學習過程中的重要作用,認為這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當今教學理論的研究成果表明,教學過程中要充分肯定學生的主體作用,要根據學生可接受水平和最近發展區來促進知識的積累和能力的發展,不可操之過急,拔苗助長。同時,現代教育理論還注重非智力因素如性格、意志、興趣等對學習的影響。綜上所述,因材施教是教學的基本方法之一,深入研究陶行知的這一思想,有利於真正實施素質教育,發展學生的個性。
陶行知把他的一生全部獻給了教育事業。他的博學多識,嚴謹治學,一切為人民大眾教育而努力奮鬥的精神值得我們好好學習,他留給我們的教育思想需要我們去執行和發展。
《陶行知教育名篇》讀後感2
在當今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聯絡教學實踐活動,讀《陶行知教育名篇》頗有收穫,令我印象最深的是“生活即教育”這一篇。
第一、生活教育理論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中,“在生活裡找教育,為生活而教育”的觀念相當明確,他的“社會即學校”學說,更是告訴我們“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環境,都可以大大增加”。這與我們解決當前教育中教育內容的過時陳舊、不符合學生生活實際、不切合學生思想認識、不能很好地為學生的將來生活服務的現象是很有啟發的。《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教師要緊密聯絡學生的生活環境,從學生的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創設生動的數學情境……。”
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學習數學的信心對學生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問題,教師就應該將學生的生活與數學學習結合起來,讓數學貼近生活,讓學生真正體驗到數學不是枯燥空洞的,不是高深莫測的,數學就在我們身邊,是實實在在的,從而感受到數學的趣味和作用。為此在數學教學中,我們要創設運用數學知識的條件給學生以實踐活動的機會,使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加深對新學知識的鞏固,讓課堂所學真正融入社會生活。學了“米、釐米”後,讓學生量一量教室地面的長和寬;黑板、書桌、課本、文具盒的長與寬;量爸爸、媽媽的身高等。學了“10的認識”後,可讓學生用第幾排、第幾個來描述自己坐的位置;讓他們說說家裡的電話號碼;讓他們記錄一星期的氣溫等。學了“小數的初步認識”後,可組織學生到超市調查商品價格。學習“面積單位”後,讓學生測算書本、課桌、黑板的面積;親自設計桌套的大小等。利用“比例知識”,幫李阿姨算一算她家和三位房客的水電費情況(按人口比例)。學了“平均數問題”後,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選專題,展開活動,比如測量計算班級同學的平均身高、平均體重、平均年齡,菜場某一蔬菜的平均價格等。這樣既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能讓學生從中嚐到學以致用的樂趣。
第二、教學做合一我們應如何去實踐陶行知的生活教育內容論呢?我們認為,我們的教育內容必須儘可能地注入生活的新鮮血液、新鮮內涵。根據陶行知先生的“教學做合一”的理論,“教的法子根據學的法;學的法子根據做的法了,事怎麼做,就怎麼學,就怎麼教,”而教學的中心是“做”,即實際生活。我們必須瞭解生活,瞭解學生生活現狀、瞭解生活發展的趨勢、生活對人的要求的變化。現實生活中需要的是全面發展、品學兼優、視野開闊、生理心理健康的人。《數學課程標準》提出的要重視學生應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透過數學的學習活動,情感與態度方面有新的發展的理論,其實與陶先生的思想是一脈相承的。建構主義學者也認為,“學習數學”應是一個“做數學”的過程。
因此,在數學課堂中要讓學生有自主探索、動手操作、合作交流,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機會。現實、有趣、開放和具有探索性的數學教材和學習內容才是學生“做數學”的前提。在教學“認識人民幣”一課時,根據這種情況,我們將本課設計成“招考營業員”、“我是小顧客”、“物物交換”、“用物兌幣”等幾項活動,在招考營業員”的活動中,學生進一步認識了人民幣,在“我是小顧客”活動中,透過付幣、找幣鞏固了不同單位的人民幣之間的互化。更重要的是在活動中學生學會了怎樣與人交流,與人合作。
作為一名教師,我將永遠牢記陶先生的教誨,不斷更新教育觀念,以陶行知先生的理論為指導思想,在教育實踐中邊學邊做,細細體會,定然會有新的發現,新的啟示。
《陶行知教育名篇》讀後感3
讀了《陶行知教育名篇》我有了很大的感觸。陶行知先生是我國的大教育家,而我只是一名普通的教師,不過,我和他也有相似之處,那就是我們都是鄉村教師。都見識過農村孩子的厭學,也都見識過城市學生的繁華浮躁。
之前我一直在苦苦思索,為什麼農村和城市的孩子性格差別會那麼大?為什麼城市中小學三年級的孩子,課堂上只能坐十分鐘?一般的老師上十分鐘課,那小學三年級的孩子就會躁動不安、左扭右轉、小聲說話,甚至於讓老師上不成課。為什麼最純真的孩子卻沒有對課堂紀律的尊重,對老師的尊敬呢?沒有一絲集體觀念,那麼我行我素,一點都不願受到約束。一說吃喝玩樂特開心,但是死活都不願意學習一點兒苦都不能吃。這樣的孩子長大後,能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嗎?他能成長為一個獨立的的人嗎?
而山村裡的一些學生呢,成績很好,但是說話畏畏縮縮;見到老師,就不敢打招呼,視若無睹地走過去。學習上呢,沒有一點主動性,需要老師和家長死管。遇到難題,卷子上大片空白,都不願意嘗試,就等著老師去講。九年級每班的週末作業,居然有一半多的同學是胡寫亂畫應付老師的。這能成才嗎?
這時我想起了假期讀的陶先生的話:千教萬教教求真,千學萬學學做人。陶先生曾說,他寧可培養一個獨立、健全開朗的人,過著平凡普通的生活,也不願培養一個考上重點大學,但卻需要母親洗衣陪伴的人。他的“生活教育說”提醒我們,教育的初心是供給人生需要的教育,不是單純知識教育的教育。人生需要什麼,我們就要教什麼。這樣的學校才是學校,這樣的教育才是教育。離開生活的教育不是真教育。現在有一種人叫“宅男宅女”,工作能力出眾,但是就是不願意跟人溝通,害怕跟人合作,恐懼社交。離開團隊的力量,一個人又能走多遠呢!這不是我們教育人想看到的吧!
而這一切想改變,首先要改變我們的教育理念。陶行知先生說,教師不僅要學“教”,更要學“學”。怎麼做事兒的,怎麼學的就怎麼教。也就是以事的“做”為中心,以生活為中心。而實際上在中考高考的指揮棒下,教師的全副精力都在備課上,在學“教”上,生怕教得有漏洞、講得不透徹。現在學習科目多,時間不足,各科老師都在瘋狂趕課、趕進度。大家都忘了像學生一樣“學”,學生是否學得有趣,是否樂意參與。一味的填鴨式教育,學生只剩下了“學性”,哪裡還能有“人性”呢?陶先生說過,教育的最終目的是使人的生活更加美好。脫離生活實際的教育往往是低效的,甚至是無效的。這不能不令我們覺醒呀!
我們教師要培養自己的各種專業能力。也要注意解放了學生,比如他們的眼睛,讓學生學會觀察,並在觀察過程中進行指導。包括觀察方法,結果,分析,總結等,要養成學生良好的觀察習慣。解放兒童的嘴巴,讓他們想說就說,能發表獨立見解。允許有問題就問,培養質疑能力。解放兒童的空間,不要把兒童關在家中,怕他們危險。應該讓他們到大自然的社會中去擴大視野、積累閱歷。解放孩子的時間,不要用功課填滿他的時間表,給孩子一些空閒時間消化學問,並想一些他們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做一點他們喜歡的事兒。
透過《陶行知教育名篇》的學習。我終於找回了丟失的教育初心。也就是我們的教育目的和教育的意義。
我今後要把陶行知先生的思想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力求每天進步一點點。工作、做人做事,身體健康方面都要越來越好。
《陶行知教育名篇》讀後感4
初聞“愛滿天下,知行合一”,還是在大學軍訓時,懵懵懂懂,只知它是校訓,要記。卻不知這幾個字如隨風潛入夜般陪伴了四年的大學生活,潤物細無聲般深入我心。
暑期讀了《陶行知教育名著》,整書由淺入深,雖是教育箴言,卻如沐春風般感受字裡行間的溫暖,從"教學合一","學生自治","創造的兒童教育","民主教育"等各個方面集中體現了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愛滿天下”是陶行知先生畢生追求的教育真諦;“熱愛每一個學生”這是陶行知的人生格言。
參加教師招聘考試必背中小學教育的基本原則———愛的教育,作為工作室的學員,一直深受喬利榮老師教溫暖的數學影響。愛無處不在,愛溫暖童心。
愛上自己教育工作,陶行知一個重要思想“教學合一”,在我看來,教與學的融合,一個重要的基礎就是教師要愛上自己的所教學科。愛上它才能從心底想著把這份對學科的愛傳遞出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教學生學習,在教學反思中自我學習,學生根據老師的教去學習,把老師教的方法與自己學的方法結合起來,內化成自己的方法。教師要給孩子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這就需要老師學的更多,於我而言,愛上所教學科,才會本能的去充實,去完善。唯有芬芳才能散發芬芳,唯有愛自己的學科才會讓學生體會你有這份愛,跟隨老師的腳步,逐步愛上你,愛上這門學科。
陶行知對教育事業的愛溢於言表,教育理論便是最好的印證。喬利榮老師暑期讓學生製作2021年的日曆,看著孩子一個個精美的手工日曆,我想正是因為他們愛著這份事業,才會想著如何讓學生收穫更多,在不同的方面得到不同的發展。愛自己的教育工作,溫暖孩子的小學生活。
愛上自己的學生,“熱愛每一個學生”這是陶行知的人生格言。教師對學生有愛,師生關係便會更加和諧。在這種融洽的師生關係中,學生樂學,主動學習,不同方面都有所發展。教師對學生的愛體現著高尚的職業道德。熱愛學生,讓他們與自己心與心的距離越來越近。陶行知反對“純以面貌美醜為取捨”的選拔法,他認為:“漂亮的孩子人人都喜歡,只有愛難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愛。”我想,教師對學生的愛應是一種理智的誠實的公正的穩定的師愛,它是高尚情感和科學的嚴格要求相結合的產物。愛是默默無聞的,但愛也要大膽的表達出來。小學階段孩子的心智並不成熟,有時真的“沒心沒肺”,但愛自己的學生,一直堅持著,學生終有那一刻的頓悟,用心去對待你。我的第一屆學生,今年六年級了。尤記得一年級時一個特別調皮的孩子,上課教室亂跑,被要求回座位後大聲喊叫,著實頭疼,每天就讓他跟著自己,沒有“自由”的他見我就說,“老師,我討厭你”。對於那時剛工作的我來說,這句話無形中快澆滅自己的工作熱情,但心底透著陶行知愛的教育那束光。隨著學習的深入,不僅有習慣的要求,還增加練習的要求,這個孩子依然抱著討厭我的態度。但我依然彼此“陪伴”,作業的再練習讓他更討厭我,一個零食僅僅讓他對我有個笑臉,彼此相伴已五年,有一天,主動找我,說“老師,雖然你有時對我很兇,但我很喜歡你,也喜歡數學”。那一刻的自己熱淚盈眶。愛真的潤物細無聲。我也將繼續秉承陶行知的那句格言,熱愛自己的學生,用愛對待他們。
愛滿教育,愛上自己的教育工作,愛上自己的學生,這是我讀《陶行知教育名著》的最大體會。
《陶行知教育名篇》讀後感5
假期,讀了《陶行知教育文集》一書,我覺得本書彙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育教學研究與實踐的精髓,行文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從“教學合一”、“學生自治”、“平民教育”、“學校觀”、“創造的兒童教育”、“民主教育”等各個方面集中體現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及“知行合一”的獨特教育思想,經過八十多年的考驗,不僅仍有很高的學術價值,而且對今天的中國教育改革具有很強的借鑑價值和指導意義。讀完本書,回想自己短短几年的教學生涯,我心潮起伏,難於平靜。簡要談談讀後感。
一、和學生共同學習
“在共同生活中,教師必須力求長進。好的學生在學問和修養上,每每歡喜和教師賽跑。後生可畏,正是此意。教師非常願意我們的學生能有一天跑在我們前頭,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這是教師對於學生的希望。當今的社會日心月異,資訊量瞬息萬變,不斷地在更新。我們在教學中不能懈怠,不能放鬆,一定要鞭策自己努力跑在學生前頭引導學生,不能固步自封,守著老教材、老教法貽誤學生,這是我們應有的責任。師道之可敬在此。有教師經常說: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可是桶再大也不可能取之不盡,要不斷的往桶裡注入新的水才行!
記住這點,我平時就注意積累,遇到需要時更要不怕麻煩地尋找答案,不斷鞭策自己努力跑在學生前頭引導學生,盡到自己的責任。因此我利用一切時間,不斷地提升自己的文化品位,只有具備了真才實學,才能對得起教師的職業稱號,對得起自己的學生,才能在新教改後的教學實踐中不斷改進,教學相長,從容正視學生求知若渴、躍躍欲試的目光?並在教學中思考,怎樣才能做到以身作則,培養學生的實事求是的科學品格與開拓創新的意識,培養學生以天下為己任的人文胸懷與奉獻精神……透過實踐,我發現只有經常閱讀報刊,閱讀網路,才能夠讓我對世界保持一種新鮮感。經常閱讀經典,能促使我學會思考,能夠使我的觀點不落後於學生,讓我找到與學生交流的話題,從而增加彼此的交融性,從而適時地進行點撥、引導,在無形中提升我的品位,強化教師的人格魅力,從而影響我的學生敢於求實創新。
二、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
從開學以來我發現我班的學生有個毛病都不喜歡做眼操,只要眼操音樂一響,很多學生為了逃避做眼操而在操場上呆一會,音樂一完再氣喘吁吁的跑到教室。我總是對孩子說做好眼操的重要性,但是學生明白了又能怎樣,還是不喜歡做。很多方法都用了,但是效果並不大。前幾天讓班長記下誰不做眼操,就讓他中午到我辦公室做十遍,明明知道是在懲罰學生,但是沒有別的辦法了,只能試試。嘿!
還真管用,除了2個學生不聽話,受到懲罰,其他學生還不錯,大多數能坐在教室裡認真的做,心裡為自己的高招偷著樂。
這節不是我的課,但是得先做眼操,我告訴科任老師等一會上教室。因為我想上樓試探一下學生做眼操的情況,還沒走到教室,就聽到了教室裡亂哄哄的,只有幾個孩子在做。這時我氣得火冒三丈,讓學生坐好了聽音樂,等音樂一完,讓班長喊著全班做,做完一遍,我讓班長再喊一遍,就這樣連續做了4遍,剛要做第五遍,“啊!還要做呀,累死了!”一個個很抱怨的樣子,我很嚴厲的說:“怎麼,閒累了,早知道一遍做好,何必需要做這麼多遍,你們明白老師的用意嗎?”一個孩子說:“老師這樣做是為了讓我們有一雙明亮的眼睛,今後不至於戴眼鏡。”“同學們能明白就好,希望以後為了自己的眼睛好好做眼操,好嗎?”“老師,谷沛成沒了”一個孩子的話把我的視線引到了他的座位上,是呀,大半節課過去了,我竟然沒發現少了一個人,心裡為自己的粗心感到慚愧。
“是不是到語文老師辦公室了”課代表說:“沒有呀,我剛從辦公室上來。”“那到哪去了!”一種不詳的預感使我快步跑到辦公室,問了語文老師,她說:“孩子作業沒完成,應該不能回家拿吧?”我想也是,他家離學校很遠,他還能不去上課跑回家?越想越害怕,很快到了下課,還沒有看到他,下一節課是英語,一打鈴,我又跑到教室,看到了這個孩子坐在那裡,說實話,當時又是氣又是高興。我一臉的嚴肅對他喊:“谷沛成,你給我出來。”可能他也知道了事情的嚴重性,所以很膽怯的低著頭出來。“你到哪去了,嚇死我了。為什麼不上課,快說呀!”任憑我怎麼問,他就是不說話。我氣的大聲喊:“你怎麼回事,再不說話我就打電話叫你爸爸來。”這時他小聲的說了一句:“出去玩了。”我一聽,“你沒搞錯吧,不上課出去玩,到哪玩了。”他說:“在水爐旁邊”我氣的要命:“你說你這孩子語文作業不完成,不快點補上,還有時間玩。先上課,下了課再說。”看著他的背影,我不免自責起來,可能我的聲調太高嚇著孩子了。但是一想他回來就放心了,如果真有個閃失,我如何向他家長交代。
下了班回家,我給他家長打了個電話,反映他孩子最近的學習情況以及今天發生的事情,(我和他家長經常通話)家長說可能最近忙忽視了孩子,表示一定配合老師把孩子的學習成績提上去。放下電話我輕鬆了很多,一會我又接到了谷沛成媽媽的電話,她說:“孩子今天的事情很是生氣,我問了他為什麼不上課,他說因為蹲廁所時間長了,等出來已經上課了,他怕老師說他,所以一直等到下課才敢回教室,你說這孩子就是不敢說話。”我聽了他媽媽的解釋,心裡說不出什麼滋味,真的感覺冤枉了孩子,如果當時的我能冷靜下來和孩子說話,不對他大聲吆喝,說不定孩子會告訴我事情的經過,真的是好後悔。
第二天一到教室,我第一件事情就是把谷沛成叫了過來,他還是那樣膽怯的看著我,我笑著對他說:“谷沛成,你昨天的事情老師都知道了,都是老師不好,冤枉你了,你怎麼不告訴老師真相呢?”“我怕你說我”“真是的,以後呀男子漢不要這麼膽小,有什麼話就對老師說,你不說出來老師怎麼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對不對。”“恩”“好了,今後學習上要好好表現,不會的問題一定來問老師,老師會幫你的,知道嗎?”“知道了!”高興的一溜煙跑到座位上,能看的出孩子心裡的疙瘩解開了。希望他今後敢於大聲“說話”。
《陶行知教育名篇》讀後感6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這感人肺腑的話語引領我走進了陶行知先生,走進了《陶行知教育名篇》。細細品讀文集,崇敬和敬仰之情由然而生,我深深地被先生對教育的這份執著和熱愛所感動。
陶行知先生是一位畢生致力於教育的“偉大的人民教育家”,他在教育方面作出了非常可貴的探索和實踐,提出了獨特精深的“教學做合一”理念。他說:“教學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們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學。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學的是學生。從先生對學生的關係說:做便是教;從學生對先生的關係說:做便是學。先生拿做來教,乃是真教;學生拿做來學,方是實學。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為教,學也不成為學。”先生用種田、游泳為例,指出種田這件事,要在田裡做的,便須在田裡學,在田裡教;游泳是在水裡做的,便須在水裡學,在水裡教。在他看來,“教學做合一”既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
如何在教學中體現“教學做合一”呢?以指導學生“觀察蝸牛”為例,可以分為以下三個步驟:
(一)“心”的準備。請學生說說自己想要觀察蝸牛的什麼?準備怎樣去觀察?觀察時要注意什麼?
(二)帶領學生實地經歷一次“眼”的觀察活動,並要求隨時將觀察的心得體會記錄下來。
(三)回到“心”的思考:交流總結觀察的方法、收穫和疑問,形成一隻“我的蝸牛”。
由此可見,“做”是“教學做合一”理論的核心。“事怎樣做就怎樣學,怎樣學就怎樣教;教的法子要根據學的法子,學的法子要根據做的法子。”要求教師不要一味地以語言文字為中介來傳授,而要“在做上教”,學生也不再是透過機械地記憶來接受教育資訊,而要“在做上學”,教師教與學生學必須在共同“做”的基礎上完成。陶行知先生還進一步提出:“真正的‘做’是在勞力上勞心。因此‘做’含有下列三種特徵:
(一)行動;
(二)思想;
(三)新價值之產生。”
所謂“做”,正如他說的:“一面行,一面想,必然產生新價值。”在課堂教學中,應改努力創設一種讓學生勞力上勞心的“做”的教學模式,真正使學生學有所獲。
教育是一門學問,是一門值得我們把時間、精力都投入進去做研究的學問,而《陶行知教育名篇》如同一盞明燈,指引我們在這條學習之路走得更遠,更真,更實。
在《學做一個人》中,陶行知先生說:做一個整個的人,有三種要素:
(一)要有健康的身體——要做一個八十歲的青年,可以擔負很重的責任,別做一個十八歲的老翁。
(二)要有獨立的思想——要能虛心,要思想透徹,有判斷是非的能力。
(三)要有獨立的職業。作為教師,除了要擁有一個健康的體魄,積極向上的學習、做事態度,還要為教育事業“生利”。
由此我想到: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我們不僅要教會孩子如何學好科學知識,更重要的是要教育孩子如何做人,這是值得每一位教育者關注及深思的問題。對此,我們要教會孩子做好以下幾點:
1、教育孩子做勇敢的人。歌德說過:“你若失去了勇敢——你就把一切都失掉了。”因此,做一個勇敢的人是孩子成長的需要。我們要教會孩子在錯誤面前,勇於承認,積累經驗;在面對困難和挫折時,要樹立必勝的信心,並且尋找戰勝困難的途徑,把握做事的具體步驟,最終體驗成功的快樂。
2、教育孩子做有責任心的人。首先,教育孩子對自己負責,引導孩子合理安排作息時間,遊戲、交往、學習的時間,把整理自己的玩具、圖書、床鋪的機會力爭留給孩子,讓他自己積極主動地完成。其次,教育孩子能正確認識自己的不足,勇於承認自己的缺點,並努力地改正自身的缺點。其三,對待學習,鼓勵孩子主動地去完成,做到不折不扣,一絲不苟。孩子有了責任心,才能認真地對待每一件事,養成好習慣,才能自尊、自愛、自強。
3、教育孩子善待他人。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教育孩子“穿上別人的鞋子”,懂得換位思考,學會善解人意、寬容他人。尤其是在遇到這樣那樣不如意時,要讓他冷靜地去分析問題,如果責任在自己一方,就要主動地承認不足,走出一貫以來考慮問題以自我為中心的誤區。
4、教育孩子做孝敬長輩的人,讓孩子持有一顆感恩的心。
品讀《陶行知教育名篇》,學習陶行知,在行中知,在知中行,邊行邊知,邊知邊行,堅持到底,慢慢地去咀嚼,去感悟,去提高,我相信我們的教育之路會走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