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菜花,甘蔗芽》讀後感

《苦菜花,甘蔗芽》讀後感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後感了!千萬不能認為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苦菜花,甘蔗芽》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苦菜花,甘蔗芽》讀後感1

  暑假的時候,我在網上看了《中華上下五千年》的動畫片,每一個小故事很生動很有趣,從盤古開天闢地、人類的出現、到鑽木取火等漫長的遠古,再到黃帝戰蚩尤、堯舜讓位、大禹治水、富強的新中國等構成了中華民族的豐富的發展史。鑽木取火讓人類吃上了熟食,繅絲、織布讓人類有衣服穿,人類逐漸由蠻荒走進文明。戰國時期,各個諸候國打來打去,老百姓的日子一定不好過。秦始皇統一六國,但時間不長,又分裂了。

  漢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康熙乾隆等好多英明的皇帝,讓當時的中華民族就很繁榮昌盛。還有許多傑出的'人物,神醫華佗神奇診病,司馬遷克服一切困難寫史記,李時珍翻山越嶺去採草藥寫《本草綱木》。最最出名的是我們祖國的四大發明——造紙術、印刷術、火藥、指南針早已揚名天下,中華兒女還在天文、地理、算術有好多發明創造。

《苦菜花,甘蔗芽》讀後感2

  《苦菜花,甘蔗芽》是高齡作者姜淑梅的《窮時候,亂時候》的姊妹篇,出版時間間隔大約1年左右,當時第一本出版很多人覺得新奇,第二本出版後有些人覺得作者是“江郎才盡”“不外如是”,一樣的內容翻來覆去的講,有些煩人。

  記得小時候,魯迅先生筆下有個很遭班級裡同學(包括俺本人)討厭的人物,祥林嫂,雖然閱讀理解或者中心思想剖析的時候,老師一遍遍強調,這是吃人的封建禮教束縛讓祥林嫂成為苦難的“復讀機”,可是年少的人兒,哪裡有那麼深刻的認識,只是像極了幼年的魯迅先生似的,覺得有些事情真的沒有必要一遍又一遍地去講述,徒遭人白眼惹人厭煩而已。

  不過隨著年齡的增長,身上受了傷,留下的傷疤,會突破錶皮層,深入到真皮層,彷彿刻畫到了血脈中,就算是科學表明人體每7天換一層皮膚,那傷痕的紋理卻總會一模一樣的浮現,所以,容易忘記的,只能說是不深刻的,而一遍遍被提起的,必然有其週而復始刺激講述人大腦皮層記憶海馬區的緣由,苦難,苦痛,值得被翻來覆去,老牛反芻般地掰開揉碎消解卻又重新滋生。

  作者以70歲以上的高齡,翻來覆去的講述那些過去的事情,正是因為這些深入了骨髓,成為了血肉,拿不掉,抹不去,磨不碎,打不爛,一字一句,都是這些。

  年初自己閱讀了德裔波蘭籍某獲得過諾貝爾文學獎的女作家的系列作品,小說,散文,詩歌,雜文,甚至是隨筆,文學形式不同,但是其中蘊含的筋骨出奇的一致,作為移民的身份的錯亂感,父親的遭遇,母親的遭遇,外公外婆的遭遇,兄弟姐妹的遭遇,自己的遭遇,不一而足。

  說回到這本苦菜花甘蔗芽,相較於上一本窮時候亂時候,可以說在原來的故事基礎之上,給每個人物更多的前因後果,但是如果你覺得哪個故事忽然和上一本中的不一樣了,這個只能說,有的時候,記憶會騙人,回憶也會騙人。

  小時候聽老一輩人講那些過去的故事,一百次可能有一百個版本,你不能說哪個是真的哪個是假的,你只能說,哪個可能更加接近真實,哪個可能更加被美化了。

  總得來說,姜淑梅的作品自己打算看三本目前看完了第二本,苦難可以被反覆提起,傷疤可以被來來回回揭開,有些記憶,忘記意味著背叛,忘記意味著自欺欺人,既然不能忘記,既然不該忘記,那麼講一輩子過去的事情,寫一輩子過去的回憶,那又有什麼要緊的呢,有的時候,內心流淌的苦難,宣洩到白紙油墨間也算是一種療愈一種蘊藉。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