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上學觀後感(通用15篇)

走路上學觀後感(通用15篇)

  細細品味一部作品以後,一定有不少感悟吧,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觀後感吧。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走路上學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走路上學觀後感 篇1

  今天我看了一場感人的電影,《走路上學》。這部電影講述了山區裡的小孩渴望讀書的故事。

  裡面主要講得是:在雲南怒江流域,交通不便出行困難,只能透過溜索道跨過波濤洶湧的怒江,就連小朋友上學也只能溜索過江,去對岸的學校讀書。其危險性是不言而喻的。

  在這裡有對姐弟叫娜香和瓦娃,姐姐每天都要冒著生命危險,溜索過江上學。而弟弟聽著姐姐從學校帶回來的知識,也想去上學,他不顧媽媽對他溜索過江的禁令,也偷偷的溜索到對岸看姐姐讀書。

  隨後在城裡支教聶老師來家訪並送鞋的時候,意外將這件事全盤托出,瓦娃被痛打了一頓,不過後來瓦娃決定要了姐姐的鞋做為條件就不溜索過橋去學校。不過懂事的瓦娃還是把鞋還給了姐姐娜香。

  有一天,滿心歡喜的娜香。帶著聶老師送給瓦娃的鞋子,急匆匆地溜索回家,中途鞋子不小心掉了下去,姐姐下意識地翻身去抓住鞋子。可是意外的事情發生了。滑索斷了,姐姐掉了下去,被無情的江水淹沒了。瓦娃只找到了那雙鞋。

  六個月後,政府在怒江上修了一座橋。小朋友們終於可以走路上學了。

  這部電影讓我覺得:山區的小朋友們克服艱苦環境,不怕苦、不怕危險堅持去上學,渴望去上學的感人事蹟深深地打動著我的心。跟他們相比,我們生活條件優越,交通便利,吃穿不愁,出門汽車,上學接送我們真是太幸運了,但我們卻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吃要好,穿名牌,喝飲料,住高檔,不比學習,講求物質,不講節約,講求奢侈。因此,我們要珍惜目前所擁有的生活,好好珍惜上學的機會,要知足才能常樂。

  我們不但要學習他們吃苦耐勞的精神,要學習他們團結和睦的風格,更要有一顆愛心,去幫助山區裡那些貧困的小朋友,讓他們也像我們一樣幸福快樂的成長。

  “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城美好的人間”同學們,讓我們行動起來吧!

  走路上學觀後感 篇2

  今天,陸老師又給我們推薦了一部電影——《走路上學》。

  剛聽到電影名字的時候,我掩著嘴偷偷笑了起來,心想:“走了上學?哪個學生不用走路上學啊,這部電影能好看嗎?”有點懷疑,這次陸老師是不是推薦錯了。

  帶著懷疑,我開始了觀影。這部電影講述了,娜香每天都要冒著生命危險,越江溜索上學的故事。讓我印象最深刻的片段是弟弟瓦娃給姐姐娜香穿新雨鞋的那個部分。瓦娃把娜香穿的鞋脫了下來,用自己的衣服輕輕地擦拭娜香的腳,再細心地給娜香穿上聶老師朋友捐的新雨鞋。這時姐姐娜香高興地合不攏嘴。這時我的眼眶溼潤了,心頭為之一震,他們穿個新雨鞋都那麼高興,山區的孩子們實在是太可憐了啊!後來,老師知道了他們的生活艱苦,就幫他們買了新鞋。這時,我的臉上也露出了笑容。當我正為他們高興時,娜香在溜索時,一不小心,懷裡的新鞋露了出來,娜香不假思索地探出身子,想拿回鞋子,手一鬆,這時,悲劇發生了,溜索的鉤子沒有掛住,娜香掉入了滾滾江水中。就這樣,娜香死了,看到這裡,我的眼淚抑制不住地流了出來。一雙鞋,一條命。看完後,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

  和他們相比,我們的生活是多麼的幸福啊!對於我們來說,一雙鞋並不稀奇,可對於山區孩子來說,是多麼珍貴,甚至讓他們付出了生命的代價。我們現在有這麼好的學習環境,還有什麼理由不好好珍惜,不好好學習呢?

  同學們,我想說,讓我們一起努力,幫助山區的孩子吧!我們可以把我們平時穿不了的鞋子,洗洗乾淨放進小區的回收站。一起寄給山區的孩子,讓他們有鞋穿,讓電影裡的悲劇不再發生。我們還可以把我們的壓歲錢捐給山區,幫他們造橋,讓他們不再冒險溜索上學。

  讓我們行動起來,為山區的孩子獻出我們的一份愛心,讓世界充滿愛!

  走路上學觀後感 篇3

  《走路上學》是根據真人真事改編,講述了生活在雲南怒江邊上的小姐弟倆,為了到對岸去上學而不得不每天命懸一線,滑索過江的感人故事,真正觸動了靈魂最深處的情感。

  走路上學,這在常人看來只是最普通不過的事情,然而對於這對小姐弟卻是個難以企及的夢想。姐姐娜香靠危險的滑索溜過江上學,在弟弟的眼裡,這卻是讓人無比的羨慕,但媽媽堅持要瓦娃等爸爸回來帶著才可以溜索。可是,事與願違,在外打工的爸爸總也不回。終於一天,弟弟沒能抵抗住來自對岸的誘惑,偷偷溜索過江,到了心儀已久的學校。不曾想,瓦娃溜索過江的秘密被家訪的聶老師戳破,聶老師送來的那雙紅雨鞋把瓦娃留在了家裡。他答應媽媽和姐姐:有了這雙鞋,他就不再偷著溜索。第二天一早,懂事的瓦娃又把這雙漂亮雨鞋還給了姐姐。

  日子像流水一樣悄無聲息地淌著。誰也沒想到,因為趕著給弟弟送一雙新鞋回來,姐姐娜香失手從溜索上墜落江中,影片最後段娜香的墜江相對觀眾的視覺衝擊尤為強烈,故事也因此達到了高潮。這部“將美撕毀給人看”的影片,自始至終是那麼完美地、也是令人心碎地呈現在觀眾面前:劇中人物無論是主角姐姐娜香,還是弟弟瓦娃,以及聶老師,甚至配角村長等等,都無限深情地投入,決不懈怠其中任何一個細微處,那麼感人至深、沒有悲情、濫情的噱頭,《走路上學》透過孩童瓦娃的純淨視角,以樸素而真實的故事藍本、剋制收斂的敘述方式、清新自然的影調、真摯動人的情感和精美簡約的風景,緊緊拽住了我們的心靈。

  客觀上講,也許人生來就不是那麼的平等,而處於優越環境的我更加應該珍惜目前美好的機會和安逸的生活,做到和聶老師那樣愛護學生,做學生的知心朋友!讓學生的希望沒有那麼遙遠!

  走路上學觀後感 篇4

  波濤洶湧的大江、險峻陡峭的峽谷,鏽跡斑斑的滑索、一群“飛”著上學的孩子……《走路上學》這本書在雲南怒江畔,為我們講述了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

  生活在怒江邊的7歲男孩瓦娃聰明伶俐,每天看著姐姐娜香溜滑索過江,去對岸的希望小學讀書,他羨慕不已。於是他也偷偷地溜滑索過江,來到嚮往已久的學校偷聽老師講課,這引來瓦娃媽媽的擔心和憤怒。善良美麗的聶老師,給學校裡每個沒鞋穿的孩子,都買了一雙新雨鞋。為了讓弟弟不再獨自溜滑索過江,姐姐用自己唯一的這雙雨鞋作為交換條件,讓弟弟留在家裡。瞭解到情況的聶老師用自己的錢為瓦娃買了一雙新鞋,讓娜香帶回家準備給弟弟一個驚喜。可是意外發生了,娜香溜滑索時鞋子從書包裡掉了出來,她不顧一切地伸手去抓,自己卻從滑索上掉了下來。娜香掉進了滾滾的怒江,瓦娃永遠失去了姐姐……六個月後,怒江上的愛心橋建好了,瓦娃終於可以走路上學了。初春的陽光裡,他似乎看到了姐姐拉著他的手,和他一起走在橋上,去實現走路上學的夢想,去了解彼岸的新世界。

  合上書,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眼淚在眼眶裡直打轉。我感受到姐弟間的深情的同時,更感受到了姐弟倆對於知識的渴望。我們在城市裡上學,出行方式有很多,走路算是最簡單的方式。但在遙遠的怒江兩岸,卻有著這樣一群我的同齡人,每天來往於學校,都要接受生與死的考驗。但他們從不畏懼,危險和困難都阻止不了他們對外界的渴望,他們都是有夢的孩子。

  在同一片藍天下,我從小便生活在城市裡,在爸爸媽媽的呵護下長大,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身邊的很多同學,每天上學放學都是爸爸媽媽開車來接送。我們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裡學習,從來不用擔心吃不飽穿不暖。而在遙遠的怒江邊,不知道有多少個像娜香和瓦娃這樣的孩子,他們沒有像樣的衣服、鞋子,沒有電視、電話,連走路上學都是一個夢想,但他們從沒有對上學失去信心。

  讀完全書,我受益匪淺,它讓我明白:學習知識竟是這麼神聖的事情。我身處在優越的學習環境中,一定要好好珍惜現在擁有的一切,努力讀書,勇敢地面對各種困難。不怕吃苦,執著追求,用自己的努力,去創造幸福的生活。有夢的孩子就能找到幸福。

  走路上學觀後感 篇5

  今天,我看了一部電影《走路上學》,真的讓我很感動。

  這部電影主要講了:瓦娃,一個7歲的傈傈族的孩子,看到姐姐娜香每天能出和小夥伴們一起溜索過江讀書非常羨慕。媽媽堅持要瓦娃等爸爸回來帶著才可以溜索。但爸爸總是沒時間回來,所以瓦娃只好揹著媽媽偷偷溜鎖去學校看小夥伴們讀書,後來被媽媽發現了,媽媽很生氣,因為那樣很危險,所以媽媽就把繩索藏了起來。後來從城裡來的聶老師給姐姐買了雙雨鞋,瓦娃也想要,姐姐答應他只要弟弟願意呆在家裡就把鞋子送給他。第二天早上,瓦娃看見別人去上學都穿著新鞋,只有姐姐沒有穿,他就把鞋子還給了姐姐。姐姐在放學時,看見了一雙鞋很適合弟弟,她想買給弟弟,可是她買不起,老師就幫他買下了這雙鞋。姐姐可高興啦!於是她就迫不及待地要送回去給弟弟,結果在溜索回家時不幸墜落江中。

  看了這部電影,我覺得他們的生活跟我們的生活相差得太遠了。我們每天上學都是車子接送,而他們連路都沒有,只能溜非常危險的索道去上學;我們的教室寬敞,明亮,裡面還有電視,電腦等高科技產品,而他們的教室陰涼無光,連像樣的桌子都沒有;冬天我們穿著暖和的棉衣,棉褲,棉鞋還嫌冷,而他們連鞋子,襪子也沒有,只能靠兩隻腳搓來搓去來取暖;我們有著負責,關愛我們的老師,而他們連老師都沒有,只有從遠處來的志願者老師。我們的生活如此幸福,難到我們不應該珍惜嗎?我們一定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走路上學觀後感 篇6

  9月18日上午9點鐘,我和媽媽一起去電影院觀看一部名叫:走路上學的影片。

  它主要講了這樣一個故事:主人公,伊娃和他姐姐娜美,在山清水秀、鳥語花香的貧困山區生活。娜美每天上、下學,都要從急匆匆的河水上面滑索回家,那是非常危險的。之後,來了一位深圳的自願者,她是老師,教山區的孩子們讀書。同學們在冬天裡沒有鞋子穿,就穿拖鞋,老師發現後,將朋友們捐助的第一批貨物——鞋子、襪子和書包,便發給大家每人一件物品。看到伊娃那麼羨慕,娜美非常想給伊娃買一雙鞋子,但要16.5元,於是老師送給伊娃,娜美很開心,滑索回家了。中途鞋子掉出了一半,娜美想去救鞋子,可是滑索鬆了,娜美掉進河裡摔死了……政府為了能讓孩子們走路上學,就修了一座橋,實現了伊娃和大家盼望已久的夢想——走路上學。

  我覺得,他們雖然是貧困山區的孩子,但是他們的有著遠大的理想,等待著被實現;他們非常懂得珍惜,只要機會在面前他們就不會放棄;他們非常的聰明,當天學習的內容有些聽幾遍就記下來了;他們非常的勇敢,在寒冷的冬天裡能忍受寒冷穿拖鞋來上課;他們非常的……他們有著說不完的優點,雖然非常的'貧窮,可是他們能堅持下來,說明他們有我們需要學習的地方。

  在此我呼籲大家:快快伸出援助之手,幫幫這些貧困山區的孩子們吧!要像老師一樣去親身體驗一下他們生活的艱難。

  走路上學觀後感 篇7

  今天,劉老師但我們去看電影,這部電影的名字叫走路上學。看完電影后,我認為這是一部感人又好笑的電影。電影中的娜香是一個善良又總為弟弟著想的人。而瓦娃又是一個可愛、勇敢的孩子。看完了電影我覺得他們姐弟的感情是永遠都抹不去的。

  他們山區裡的人都要用繩索溜索過江去,因為那裡是一個貧困的山區,可能要過好幾個月政府才能給他們建橋。而一天,瓦娃和娜香的奶奶中風了,媽媽就叫娜香過江對面去叫醫生來。我當時想:為什麼麼她(媽媽)不自己去呢?我想或許是她要留下來照顧奶奶吧。當娜香找到醫生時,醫生本來還不肯去的,因為他今天就要去城裡了。我就想:真是一位沒良心的叔叔啊!不過娜香就不斷的求醫生,醫生最後還是答應她了。娜香想讓醫生用繩索過江,可叔叔不要,他寧願走很遠的山路。不過,最後呢,還是溜索過江了。看好了奶奶的病後,娜香對叔叔說:“我還有一個朋友生病了。”於是,娜香指了指明明(狗)。治好後,醫生說:“想不到我在這裡治的最後一個補然是給狗治病!”這時,我們都“呵呵”的笑了起來。

  瓦娃為了上學想偷偷溜索,可是第一次就給媽媽發現了。但他不沒有放棄。有一天,他把外套綁在木頭上,接著就偷偷帶上繩索去他姐姐的學校偷學。怎料到第一次去到就給聶老師發現,第二次還是這樣。當媽媽知道時就馬上打他,而且還說:“我以前有一次溜索差點兒就從索上掉下江去!”於是。瓦娃就答應了以後不再溜索了。

  讓我印象深刻的是:聶老師給每位同學都發了鞋,而弟弟卻很想要,姐姐就給他了。並說:“我都習慣了,沒事!”這真是一位為弟弟著想的姐姐啊!不過弟弟第二天又還給姐姐穿了。娜香那天放學時,很想給弟弟買雙鞋,可是自己卻沒有錢。這時,聶老師替她買了,娜香又感激又開心!因為弟弟終於不用再穿拖鞋了。娜香把鞋塞進包包,可是在溜索過江的時候(兩隻鞋的鞋帶是綁在一起的)有一隻掉出包包了,娜香伸出一隻手想去撿,可是夠不著,她就伸出兩隻手去撿。突然,她掉入江中……看到這裡,許多人都流下了眼淚。一家人知道後都十分傷心,特別是瓦娃,這件事在他的心靈留下了陰影。

  幾個月後,索改成了橋,當瓦娃走上橋時,想起了他的姐姐。這時,他想象這和他的姐姐手牽手去上學……

  看了這部電影,我覺得我們要好好珍惜和別人感情,特別是親情。而且想把自己沒有用的學習用具捐給貧困山區。還要學習娜香這種善良、為別人著想的精神!

  這個電影讓人笑一下又哭一下,不過,我更覺得這是一部感人至深的電影!

  走路上學觀後感 篇8

  觀看了《走路上學》。這部電影讓許多人熱淚盈眶,可感動人了。

  這部電影主要講了姐姐娜香和弟弟瓦娃溜索上學的感人故事。娜香和瓦娃住在雲南省的怒江邊,而學校在江對岸,沒有橋,娜香每天只能冒著生命危險,溜索上學。從城裡來的聶老師知道學生們生活艱苦,只能穿拖鞋,就給每個同學一雙鞋,其中也給了瓦娃一雙。

  當時我真為他們高興,他們也能穿著新的鞋子上學了。但正高興時,悲劇發生了。娜香回家時,瓦娃的鞋從書包裡掉出來一半,娜香立刻翻身去抓,可是綁她的繩子鬆了,娜香就掉入了波濤洶湧的江水裡……我大吃一驚,心立刻沉了下去,娜香就這樣的離開了。自從娜香去世以後,瓦娃就一聲不響。六個月後,政府在怒江上修了一座橋,瓦娃終於可以上學了!

  看著電影,我的心久久難以平靜,他們沒有汽車,沒有空調,甚至連路都沒有,只靠一根繩索冒著生命危險堅持上學。我從來沒有想到過還有這樣艱苦的地方,還有用這種方式上學的夥伴。同在一片藍天下,我們每天都是爸爸、媽媽接送上學,而他們……哎——邊遠山區的夥伴們上學是多麼艱難啊!

  在城市的我們是多麼幸福啊!我們時時刻刻都應該為我們非常感到高興。

  走路上學觀後感 篇9

  看了走路上學之後,它讓我無比的感動,一個活生生的例子,與我們城市人生活相比,那簡直是了太遠太遠了。

  只聽片名,我的第一反映是鄉下,孩子們沒錢乘車,只好每天跋山涉水,走路上學。山區孩子出生在鄉下——重巖疊嶂,交通不發達,被人遺忘的山間。從小就生活在這個狹小的山地之間,眼光從來沒望過山外的大海,直到夠上入學的年齡,他們的家人才將積攢下的學費和自制的書包拿出,貧苦孩子們扛著板凳就到山外讀書去了,可是,當我看完這部電影,我才知道,片中主人公的求學過程遠比我想象中的還要艱辛,至少我還能走路上學,我還有路可走,而他們,想走卻連路都沒,只能溜鐵索。

  《走路上學》這部片子是以怒江福州貢縣馬吉鄉的孩子們“溜索上學”的真實故事為主體,講述了生活在雲南怒江邊上的小姐弟倆娜香與瓦娃,為了到對面去上學,而不得不每天命懸一線、溜索過江的故事。這部激動人心故事片,也帶給我更多的思索。

  當我看到娜香為了求學而溜索飛江時,我就隱約擔心她的安全;及至她突然失手墜江,我的心立刻下沉,一陣心痛,一片冰涼。待痛稍緩,我開始思考:娜香的悲劇為什麼會發生?其根源何在?是溜索的質量不好麼?看上去是,其實不是,質量再好的東西,也總會有損壞的一天,溜索本身並沒有錯;是使用溜索的人錯了?也不是,無論是父母、瓦娃還是娜香自己都不希望有生命危險;那也許錯在求學,如果娜香不去上學,就不用坐溜索,不坐溜索也就不會墜江。這當然也不成立,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古往今來,歷朝歷代教育都被擺在了重要的地位,怎麼會錯?

  問題出在農村的欠發達,教育的欠發達上!試想,他們如果有錢,為什麼不架橋鋪路?溜索既不方便又有生命危險,他們不會不知道。問題在於他們沒錢,沒錢修路,沒錢架橋,沒錢興辦教育,更無從談起教育的現代化。這是我們不忍去想而又不得不面對的現實。我們甚至可以更深一步的想到,從這些地方走出來的孩子,他們所受的教育是很不均衡的,他們獲取知識的途徑是非常單調的,他們所學到的知識是極其貧乏的;這些求知慾高、可塑性強的花期少年,他們一出生就落伍了,在人生的賽場上,他們從一開始就輸在了起跑線上。而在以後的人格重塑過程中,他們也將用去太多的時間和精力來彌補,而這又是多麼的不公平!這便是農村的不發達帶來教育的不發達,而教育的不發達又導致了人生規劃的滯後與悲壯。儘管他們主觀上異常的努力,卻只能徒添其悲壯與悲涼。

  國家並不無視農村的貧窮與落後,儘量幫助他們走出貧困,農村發展的不均衡和教育資源的不公平正逐步得到改善,這些又使我這顆原本悲壯而沸騰的心得到些許寬慰,也許,用不了多久,這樣的故事再也不會發生,它們將成為歷史,成為我們的德育教材。

  最後,以影片的主題曲來結尾,與讀者共勉,並祝願所有的孩子都能戰勝困難,獲得幸福。

  走路上學觀後感 篇10

  隨著我國改革發展的深入,人民的生活水平再不斷的提高,尤其是我們城市的居民過上了豐衣足食的生活。但是,在我國的邊遠地區有一群孩子因為生活窘迫而上不起學,你想過沒有,用雙手去幫助一下那些孩子們呢?

  這不《走路上學》就講了這樣一個感人的故事:在深圳市怒江的臘登鄉,那裡孩子要想上學必須溜索去。雖然高山,流水是那樣的美麗,但溜索卻非常的危險。美麗的小女孩娜香,就是因為溜索上學而掉進水流湍急的大河裡,死了。

  看了以後,我非常震驚,也掉下了眼淚。在那邊遠的美麗村莊卻連一座橋都沒有。我的心情好沉重啊!一種同情心也油然而生。什麼時候,他們的這種生活能改變呢?

  不過,我也很佩服他們,在這種惡劣的環境下,還那麼執著的求學。相比而言我們的生活環境是那麼的美好,學習條件是那麼的優越。我們應該珍惜現在的生活,好好學習,學好本領。將來去到邊遠地區,象小聶老師那樣,去幫助他們建設美好的家園,讓那裡的孩子過上快樂的生活,享受相等的教育。

  請所有的人,共同伸開你們熱情的雙手吧!讓所有的孩子們幸福,快樂的成長吧!

  走路上學觀後感 篇11

  就在最近,我去看了一部教育片《走路上學》!我聽說這是一部非常有意義的電影,時長90分,我來給大家說一下它的大致內容吧!

  在一個離城市非常遙遠的山區,住著一個姐妹兩,他們的媽媽,還有奶奶,姐姐每天上學都要過一條非常寬的江,因為這裡沒有橋,姐姐只能滑溜索過去,每天這樣返來返去,姐姐自然成了滑溜索的高手,過了幾天一個深圳老師來了,她非常不滿意孩子們在這大冬天穿拖鞋,於是就召集了幾個朋友,給山區捐款,買了好多雙雨鞋,看到這裡,我真的很感動 大哭 ,是啊,要是我們全中國的人民每人捐一塊錢,就共有13億元!這樣也就可以幫助山區孩子解決他們生活的問題,接受教育問題……――在看過姐姐第一次滑索後,弟弟的夢想就是滑溜索,聽說姐姐學校裡有許多好玩的,他有好幾次偷偷過江,被媽媽發現了,差點被打斷腿,原來媽媽也溜過索,差點摔下江裡,這溜索是多麼危險啊!為什麼就不能建點橋呢,為什麼不能保證山區孩子的安全呢?再發了雨鞋之後,弟弟非常想要姐姐的那雙雨鞋,姐姐為此給他買了一雙更加漂亮的球鞋,可是在回來的路上,溜索過於生鏽,而導致半路斷線,姐姐沒抓好,摔進江裡 淚奔 ……過了六個月……,政府最終在這裡建了第一座橋,弟弟終於可以上學了,但是弟弟經過那一次打擊,而沉默不語,什麼事也不幹,就當我們等待弟弟的做法時,電影就此結束了。

  看了以後我在想:我們每天上學都有校車接送,中午回家吃飯也有大魚大肉,晚上回來寫完作業就扔下書包,跑出去瘋玩。在週末,我們也可以睡懶覺,隨意的玩,甚至可以出去休閒度假,我們的生活跟山區孩子真是有天壤之別,我們在休閒的同時,有沒有想過那些山區的孩子?我們可以為他做最小的一件事,也可以為他做一件大事,無論如何,我們只要幫助了他們,就會使他們生活變得美好起來!

  走路上學觀後感 篇12

  暑假我讀了一本書叫《走路上學》,故事講的是生活在怒江邊上的瓦娃和娜香小姐弟倆,為了到江對面的學校上學,不得不命懸一線溜索過江的經歷。

  那怒江阻礙了瓦娃求學之路,娜香為了瓦娃一雙心愛的鞋子還失手墜入江中,悲劇的發生,讓我一陣陣心痛。

  鞋子對他們而言是極其珍貴的。不像我們,擁有藍球鞋、足球鞋、跑步鞋等各種鞋子,輸在起跑線上的他們並沒氣餒,瓦娃在無路可走的條件下,仍然保持對知識的渴望。而我每天上下學都有家人的保駕護航,有優越的學習環境,但是我還不知足,在學習上還要偷懶,心中的愧疚油然而生。

  書中的聶老師讓瓦娃畫一副畫,瓦娃用石灰畫了一座長長的希望之橋,橋上畫著姐姐牽著自已的手,這是他心中的橋。他跟姐姐約定,手拉手一起上學。讀到這時,我的內心也建起了一座橋,希望生在同一個世界的我們,活著不一樣的美好,讓瓦娃姐弟倆的悲劇不再發生。

  走路上學觀後感 篇13

  你嘗試過用什麼方式去上學?坐車,還是走路?有這樣一群孩子,每天都是“飛”著去上學,所謂“飛”就是溜索,這些孩子,就是出自於《走路上學》。

  《走路上學》是彭臣、崔雨竹所寫的一部短篇小說。故事主要講述了生活在怒江邊的一戶人家,七歲的瓦娃看到姐姐娜香每天溜索過江上學,也偷偷溜索到嚮往的學校,引起了媽媽的大怒。娜香把唯一的紅雨鞋送給弟弟,想把弟弟留在家裡,但不忍心的瓦娃又把紅雨鞋還給了姐姐。聶老師為瓦娃買了一雙新鞋,娜香趕回家給弟弟送鞋時卻因鞋子掉入湍急的江中,失手墜江。看到這裡,淚水模糊了我的雙眼,姐姐為了抓住弟弟的新鞋而失去了寶貴的生命,我從中感受到濃濃的姐弟之情。從那以後,瓦娃就沒說過一句話。後來,聶老師用心引導瓦娃,瓦娃又變回了原來勇敢樂觀的孩子。當家鄉第一座橋建成,瓦娃似乎又看到了姐姐,姐弟倆手牽手實現了走路上學的夢。

  看完這本書,我覺得,我們好幸福啊!因為怒江邊的孩子每天都要冒著生命危險溜索過江上學,而我們都是坐各種各樣的交通工具上學。我想:如果有一條溜索在我們面前,我們肯定有很多同學不敢溜過去,他們卻為了能上學,再苦再難也要滑過去;我們過著豐衣足食的生活,他們卻一年四季都只能拖鞋穿著,吃不飽穿不暖;我們中多數人都被父母捧在手心怕摔了,含在口中怕化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而他們從小就開始幹農活、做家務,自己的事情自己獨立去做。我們應該好好反省自己,學習怒江邊的孩子們那種堅強、獨立、勇敢、樂觀向上的精神。

  看完這本書,我不但感受到了濃濃的親情,而且覺得我們要珍惜眼前幸福的生活,因為這是無數革命先輩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我們不能身在福中不知福,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走路上學觀後感 篇14

  《走路上學》這本書主要講述了生活在偏遠山區雲南怒江邊上的小姐弟倆——娜香和瓦娃上學的感人故事。

  7歲的傈僳族孩子瓦娃,看著姐姐娜香每天溜索過江去上學,他非常羨慕。有一天,他也偷偷溜索來到了嚮往已久的學校,這件事被媽媽知道了非常生氣。姐姐就把自己唯一一雙紅雨鞋送給瓦娃,讓他留在家裡。瓦娃不忍心姐姐每天光腳上學,又把雨鞋還給了姐姐。

  日子就這樣一天一天平靜地過著,聶老師知道娜香想為弟弟買鞋卻沒有錢,就買了一雙新鞋讓她送給瓦娃。娜香在趕回家的途中,為了抓住掉落的鞋子失手從溜索上墜落江中。

  自從姐姐掉入江中後,瓦娃變得沉默了,一句話也不說。最後在聶老師的關懷幫助下,他終於打開了心結。

  春暖花開的季節,馬吉鄉第一座“愛心橋”建成了,瓦娃和鄉里的孩子們終於可以不用冒著生命危險去上學了。

  當我看完這本書時,心情十分難受,但又很感動。對於貧困山區的孩子來說,一雙新鞋子顯得如此的珍貴,娜香為了抓住鞋子而墜入了江中,付出了生命的代價,我深深地為她感到痛心!我也為娜香與瓦娃的姐弟情深而感動,他們能在貧困的生活環境中互相體貼、關心,值得我學習。我更佩服那個地方的孩子,在十分艱苦的生活條件下,還堅持每天快樂地上學。而我呢,從小在城市裡長大,生活幸福,吃穿不愁,沒吃過一點苦,卻仍不知足,有時還跟爸爸媽媽鬧小脾氣不想上學。讀了這本書後,對比娜香他們的生活和學習條件,再想想過去的自己,我覺得自己任性、不願上學的表現實在太不應該了!從現在開始,我要好好上學,努力學習。等我長大以後,就去貧困偏遠山區,幫助那裡的人們建設家園,教那裡的孩子讀書、識字,讓孩子們快樂地成長,讓他們也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

  走路上學觀後感 篇15

  今天我們在小桔燈看了一個印象深刻的電影,居住於怒江之上的娜香每天都會滑索去上學,對面的知識天堂自然也成了弟弟瓦娃的嚮往。

  有一天,他耐不住好奇心,便隨姐姐去了學校,遇見了新老師。她在家訪時,送了他們一雙紅雨鞋,心繫弟弟的娜香不忍心讓弟弟受苦,去小賣部問鞋價,遇見了老師。老師買下了鞋,並囑託她帶給弟弟,心急的娜香滑了回家,弟弟的新鞋卻在半路落下,她兩手去抓,滑索不穩,跌了下去。從此以後,弟弟患上了自閉症。老師週末來補習,看到了他因思念姐姐畫的畫,恍然大悟。六個月後,新橋建成,姐姐走路上學的夢想實現了。弟弟也恢復正常,上了學。

  故事不復雜,卻是引人深思。娜香與瓦娃不顧危險,為了遠在天邊近在眼前的知識踏上了滑索,娜香為弟弟的鞋不慎殞命,都含有生命的哲理,在窮苦山區一帶的孩子們,吃不飽穿不暖但對知識很執著,對文化很渴望,高樓大廈之中的孩子們,飲玉瓊著錦袍,但對智慧很不屑,對才能很輕蔑,兩方天地,天差地別,又緣何?

  不到失去的時刻是不會感到珍惜的。城裡孩子有條件,知識可有可無,鄉下孩子沒條件,知識彌足珍貴。

  所以,東西不要失去擁有它的條件之後痛哭流涕,因為已沒有挽回的餘地了。你得在萬事俱備時接納它,錦上添花,而不是讓它成為附屬品。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