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細節決定成敗》讀後感8篇
【熱】《細節決定成敗》讀後感8篇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那麼你真的會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細節決定成敗》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細節決定成敗》讀後感1
人們常說“腹有詩書氣自華”意思是說讀書多了人的談吐氣質修養會與眾不同。可是我要說博覽群書的人不只是豐富了知識,文雅了談吐,美化了氣質,修養了身心,更主要的是我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掌握了做事的方法,找到了成功的捷徑。汪中求的《細節決定成敗》一書就讓我獲得了這樣的感受:一個企業做大、做強了,不是它的總裁只關注那些轟轟烈烈的大事,而是從企業的方方面面入手,諸如員工的選擇,員工專業的培訓,員工工作態度的考察,員工工作環節的督促;企業規章制度的制定,實施過程中的適時調整等等,細緻周密的安排,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的認真嚴謹的工作,成就了企業也成就了總裁的令名。
企業是這樣,教育教學工作何嘗不是這樣呢?有這樣的說法“教育無小事”也有這樣的說法“教育是由無數的小事組成的”,是的,從表面來看他們是矛盾的,但從辯證的角度來看二者並不矛盾,反而是和諧一致的。一堂課教會學生一些知識是教育,某個時間教會學生去幫助他人,懂得尊老愛幼的道理也是教育,你對學生一次犯錯的原諒,讓學生懂得了“你用腳踩了紫羅蘭,它卻把香氣留在了你的腳上”的寬容的美好同樣是教育。
教育就是由一堂堂滿載著老師的希望和智慧的於無聲之中浸潤著學生心田,影響著學生的道德價值的評價,陶冶著學生情操的課組成的。你說這裡有驚天動地的大事嗎?沒有。但是這每一堂課無一不是對老師的徹徹底底的考察。
作為老師,你有過硬的基本功嗎?你讓學生獲得豐富的知識了嗎你儘可能的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了嗎?學生在和你的接觸中,確立了人生目標,找到了人生方向了嗎?學生在和你的朝夕相處中懂得了珍惜時間了嗎?懂得了關愛他人了嗎?懂得了與人為善,懂得了感恩了嗎?懂得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無限風光在險峰”“一勤天下無難事”的道理了嗎?一堂課看似普通,平常,但一堂又是多麼重要。它關係著學生的身心健康,也關係著學生的成人成才。所以我要說,教師教育教學要上好每一堂課,要注意自己的每一次言談,要微笑著教學。
教育是大事,它關係著國家的興衰成敗,但它又是由無數的小事組成的。作為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制定好每一次工作計劃,備好每一堂課,寫好每一次教案,解決好每一個問題,關心呵護好每一個學生,精選好每一次的試題,講評好每一次的試卷,批改好每一次的作業,不投機,不取巧,不矯揉造作,不好高騖遠;腳踏實地,孜孜不倦,以勤為徑,以苦為舟,流自己的淚,滴自己的汗,讓教育這塊沃土開鮮豔的花,飄馥郁的香。最後讓我們用海爾集團總裁張瑞敏的話“把一件簡單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簡單,把一件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共勉。
《細節決定成敗》讀後感2
一心渴望偉大、追求偉大,偉大卻了無影蹤;甘於平淡,認真做好每個細節,偉大卻不期而至。”這是讀完《細節決定成敗》一書給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話。作為充滿理想和激情的新青年,成功、讚譽是我們的夢想。但當我們每天面對那些“繁瑣蕪雜”的小事,面對那些“微不足道”的小節時,會有多少人意識到這些可能關係到個人的成敗,關乎到事業的興衰呢?
也許你會說,這些道理我都已經懂得了,“千里之堤毀於蟻穴”,“泰山不拒細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所以,大禮不辭小讓,細節決定成敗。這些耳熟能詳的話語不是時時刻刻在提醒著我們嗎?但在現實中,在某事某刻認識細節的重要性或許很容易,但更多的應該是在生活中去實踐。
讓專注於細節成為一種生活習慣。經常有人說,生活應該不拘小節。在這裡要注意分清是小節而不是細節。小節體現的是一種大度、寬容和豁達。細節其實就是在生活中,對美的、規律性的事物的敏銳把握,是善於發現美、欣賞美、創造美的一種潛意識。而人的習慣就是一種潛意識。有句話說的好,“播種行為,收穫習慣;播種習慣,收穫性格;播種性格,收穫命運”。從浩如煙海的卷宗中,從隻言片語的交流中,敏銳的發現土地利用和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掌握工作的主動。只有當我們善於控制這種意識併到一定熟練程度後,就會變成一種潛意識,變成一種習慣,會使我們受益終生。
讓實踐細節成為一種工作追求。汪中求說如何把細節做好,最重要的,第一是認識,第二就是訓練。所謂訓練就是要把細節交給實踐來檢驗。但如果單純的為了細節而專注細節,其結果自然就會喪失了自身的創造性和靈活性,而變得機械刻板。實踐細節更應該成為一種對工作精益求精、細之又細追求,讓細節的實踐在工作中昇華和閃光,用心工作,紮實工作,使細節成為推動工作、創造性工作的抓手和動力。對於我們土地督察人員來說,更應該把實踐細節當做自己工作的最高目標,把發現的每個問題的細節搞清楚、事實弄明白, 讓享受細節成為一種人生智慧。成功正是在一步步的細節中得到的。但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好多人一味的想幹大事、成大業,其結果常常是好高騖遠,眼高手低,常常是怨天尤人,意志消沉,最終迷失了生活的方向和目標。一個成功的有意義的人生應該是享受細節的過程,在細節中回味自己,在細節中琢磨,在細節中提高,這才是人生的大智慧。老子說過:“天下大事必作於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意思是作大事必須從小事開始,天下的難事必定從容易的作起。只有把每天的小事做好,享受每天的快樂和意義,人生才會變得燦爛而多彩。
《細節決定成敗》讀後感3
讀《細節決定成敗》這本書,源於市委組織部推薦,在眾多推薦書目中選擇了這一本,主要原因是,以前偶有聽說此書,但一直未能拜讀。本書作者汪中求,從其經歷可以看出,從事過很多職業,在職業生涯中的每一份職業他都能從中看到、體會到細節的妙用。很喜歡海爾集團總裁張瑞敏為本書寫的書評“把每一件簡單的事做好就是不簡單,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讀完這本書後體會頗多,下面我想講講此書對我的三點啟示:
一、細節其實是一種“謙讓、淡定”的心態
本書的前言部分就提出了“精細化管理時代—細節決定成敗”被譽為“紮在當今社會浮躁穴位上的一根銀針”,個人覺得要幹好事、幹成事,首要克服的就是浮躁的情緒。
在平時工作上、生活中,我們也時有浮躁的時候,比如:在鄉鎮經常會遇到,快下班時收到一份緊急檔案要處理;群眾來找你辦事,你在哪裡說了半天但他還是沒聽懂……回想當時的確心裡都會升起一絲浮躁的情緒,現在看來,其實當時你只要多一份“謙讓、淡定”的心態,靜下心來有條不紊,不帶情緒,就能做好每一件事情,做到急而不燥。
二、細節其實能為你提供更廣闊的思路
掃天下者自掃屋開始,成大事者必從小事開始。在我們日常工作的細小環節、細微之處都要靠我們做好,其實書中也提到了“我們普通人大量的日子,其實都是在做細小的事情,怕只怕小事做不好,大事不會做”。比如:要召開一個會議,從文稿撰寫,到修改、審定、裝訂,到通知參會人員,在到會場的布標、桌椅、話筒、席位牌、茶水,最後會議的簽到、會場服務、會議記錄、會後簡報……都需要一項一項的梳理,然後大家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寫材料也是如此,很多材料是由各部門單位提供的,辦公室負責整合,但是材料怎麼拼接、整合,資料怎麼使用,用到哪裡合適,這都需要撰寫人員對全域性工作、對細微工作的全面掌握,回過頭來看其實就如牛吃草一般,寫材料也需要不停“反芻”。
三、細節其實用活了就是實踐
讀了《細節決定成敗》這本書就是要學會活學活用,把書裡的知識,用到我的工作、生活中,同時也要認識到“細節”最重要的前提就是正確的細節,錯誤的“細節”會讓我們越細則越遠,所以在我們的工作中要學會舉一反三,反覆思量,做到“學善思、事中練”。其實我們在注重細節的時候,也要會變通,很多事情在不一樣的境遇裡就會有不一樣的結果,我們要在實事求是的前提下,注重因地制宜。
很喜歡書中的一句話“使人疲憊的不是遠方的高山,而是鞋裡的一粒沙子”。
《細節決定成敗》讀後感4
最初拿起這本《細節決定成敗》的書覺得有些乏味。而且作者是以CEO的視角寫的,談的多是是企業管理、營銷等方面的細節問題。對於我這個初入職場的小職員來說,理解這些需要拔高自己的深度,不禁對自己有些質疑。但細讀下來發現原來別有一番滋味。
在市場經濟裡不斷競爭求生存的今天,如何做好工作,免於淘汰,關鍵在於抓住一個“小”字。太多人做事都怕麻煩,甚至大而化之,對於一顧事物的細節總是不屑一顧。可誰知“積土成山,積水成淵,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數以百萬字的文章都是靠作者一字一句寫出來的,百尺高的高樓大廈,都是一沙一瓦聚集而出。
“千里之堤毀於蟻穴”亦是不重細節,而出了大亂子的慘痛結果。書中所提到8.6億英鎊的巴林銀行被象徵性的1英鎊收購,是因為巴林銀行就是因為自己一些被忽略的細節打倒的。
當然書中也列舉了不少從細節入手成功的例子。如今聲名顯赫,享譽海內外的海爾公司,最初卻也有過管理混亂的時代。但隨著張瑞敏入主後,制定的第一條制度竟是“不許隨地大小便”令人大跌眼鏡。之後有寫了10萬字的《質量保證手冊》,制定了多項涉及個領域的標準,把小事當做大事做,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敬愛的周總理位居總理之職,而他強調的卻是“關注小事,成就大事”。這都反映出從古至今的任何事情都是從小事做起,從細節出發的。我們是普通人,大多做的都是瑣碎小事。但決不能因此漠視自己的能力,看低本職工作。每個人都渴望名利雙收做一個成功的人,誠然如此可以獲得極大的滿足感。但誰能真正明白要成功就必須要不斷面對和應付通往成功之路的“繁瑣蕪雜”的小事,面對那些“微不足道”的小節。但很多人好高騖遠,面對此等尷尬窘境,不思解決,一味自怨自艾。
如此,不如安下心來,想一想,決定成敗的也許不是細節本身,而是細節背後所蘊含的那種追求卓越的品位,那種鍥而不捨的執著,那種拒絕浮躁得平和以及那種臥薪嚐膽的忍耐。
大的道理誰都明白,不如迴歸本質來談一談細節。細節的定義是一種長期的準備,從而獲得的一種機遇。細節是一種習慣,是一種積累,也是一種眼光,一種智慧。只有保持這樣的工作標準,你才能注意到問題的細節,你才能做到為使工作達到預期的.目標而思考細節,才不會為了細節而細節。在工作中,如果我們關注了細節,就可以把握了創新之源,也就為成功奠定了一定的基礎。一心渴望偉大、追求偉大,偉大卻了無蹤影;甘於平談,認真做好每個細節,偉大卻不期而至。這就是細節的魅力,是水到渠成後的驚喜。
靜下心讀一本書,如同與一位高人對話,實在酣暢淋漓,回味無窮!
《細節決定成敗》讀後感5
自從收費站開展"職工大閱讀"活動以來,自己閱讀了許多關於工作方面的書籍,但其中的一本《細節決定成敗》,讓我感觸頗深、深有體會。本書提倡的是一種新的人生價值觀,提出了一種新的生活態度,提出無論做人、做事,都要注重細節,從小事做起,從點滴做起。要少一分毛糙和浮躁,多一分執著和專注。下面我就談談個人的深感體會:
一、"把每一件簡單的事做好就是不簡單,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這是《細節決定成敗》一書在封面上引用海爾集團執行長張瑞敏的一句話,不過這短短的一句話讓我體會到了我們要立足本職工作,認真細緻地做好每一件事,在工作中兢兢業業、戒驕戒躁,在平凡的崗位上創造出不平凡的業績。做為一名普通的收費站工作人員,我不可能將所承擔的工作做得十全十美,也不可能像本書作者那樣從人民教師成長為現在的首席營銷顧問,但我可以堅持以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用最好的態度完成本職工作。在這一點上,日本、美國員工的敬業工作態度十分值得我們學習。我認為,只要接受作者對於細節的深度理解並從中受到啟發,在實際工作中加以借鑑和有效的運用,就一定能在自己的工作領域中有所作為。
二、"小事成就大事,細節成就完美。"這句話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不論做人、做事、幹事業,都應當從實際出發,從長遠著想,腳踏實地,從小事做起,拒絕浮躁。我認為,細節就是組成生活、學習和工作的最基礎的每一部分。對於收費站的收費員來說,平時的微笑和肢體禮儀服務是最基礎的工作,雖然工作簡單,但是每輛車做到這樣確實很難的,只有做好每一項簡單而又枯燥的工作,才能給司乘好的服務、好的形象,收費視窗的良好形象才能繼續保持。俗話說:"做事不貪大,做人不計小。"實事求是的講,我自己在過去的工作中,對工作細節上的把握和書中講述的相比,明顯感覺不如,一方面與自己的性格有關,另一方面也是和自己對工作要求、工作內容等理解的膚淺有關。透過這次的學習,對於書中介紹的案例,我認識到了忽視細節的危害,也體會到了重視細節對完善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時,我也發現了自己工作中的不足恰恰體現在許多細節問題上。我相信在今後的工作中我會努力克服自己的不足,不斷地學習,增長知識、豐富閱歷,為收費站做出自己的貢獻。
最後,我將引用汪中求先生的一句話:生活的一切原本都是由細節構成的,如果一切都歸於有序,決定成敗的必將是微若沙礫的細節,細節的競爭才是最終和最高的競爭層面。所以對於工作中的細節決不能僅僅說在嘴上,紙上談兵,而應在實際的工作中養成一個良好的工作習慣,履行自己的職責,做好每件簡單而又平凡的工作,才能最終走向成功。
《細節決定成敗》讀後感6
《細節決定成敗》讀完後,我感受到書中所強調的細節問題不僅僅是企業管理問題,對於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教學實踐更是具有十分重要的啟發和借鑑意義。
成也細節,敗也細節。細節問題的重要性由此可見。我作為一老師,在讀完這本書後對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也有了一點膚淺的想法。作者所強調的注重細節的理念對於我們的教育教學工作分明有著十分重大的借鑑意義。那麼,怎樣才能把這一理念運用到我們的工作中使它為我們的教育服務呢
從對老師自身的要求來看,老師首先要嚴格要求自己,把教育教學過程中的一切細節問題當作一件大事來做,花大力氣做,把小事做細,做全面,真正做到細緻嚴謹。比如備課中的問題設計,問什麼問題怎樣問何時問甚至問題的遣詞造句都要進行慎重的考慮和選擇,爭取使每個問題都問得有價值,有針對性。
另外。老師也要十分注重自身修養的提高,因為老師在學生心目中的特殊地位,老師的言行舉止對學生的影響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所以老師應時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向學生展現自己高尚優雅的風度和修養,對學生施以正面影響。最後,老師還應本著“以人為本”的原則來教育管理學生。只有瞭解自己教育的物件,才能對其進行正確有效的教育和引導。這就要求教師在平時細心觀察學生的言行等細節上的表現,瞭解他們各自的心理特點,因材施教。
教書育人的工作決不能等同於工廠製造產品,產品壞了可以報廢,而針對人的教育如果失敗了,損失卻是無法用數字來衡量的。這是我讀了《細節決定失敗》最大的感受,這也就更加堅定了自己的信念:把目光放在學生的長遠發展上。
目光要關注學生的長遠發展,首先關注的應是身邊小事,學生成長的環節就是由這些小事構成的,學生髮展的任何事都要求教師用心對待,千萬不可小視之。
從對學生的要求來看,我覺得老師也十分有必要將注重細節的理念傳達給學生。作者在第四部分第二節中談到,“注意細節其實是一種功夫,這種功夫是靠日積月累培養出來的。談到日積月累,就不能不涉及到習慣,因為人的行為的95%都是受習慣影響的。”所以我們應該從日常學習生活中的細節抓起,嚴格要求學生養成注意細節,一絲不苟的好習慣,在習慣中積累功夫,培養素質。良好的習慣一旦形成,將會成為他們一生受用的寶貴財富,因為習慣決定行為,行為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
所以我認為,我們細心的工作決定的是教育的成敗,學生的成敗,只有把細節處理好了,教育才能取得全域性性的成功。我決定從細處著手,小事做起,把教育工作做細,做到最好。
《細節決定成敗》讀後感7
在《細節決定成敗》這本書中 ,汪中求博士引了許多許多典型的事例,論述了細節的關係性和重要性。細節是構成一個體系中最小的又是相對獨立的單位,比如大海是由水珠構成,但沒有水,也就沒有大海。
不注重細節,事無鉅細,泛泛而論,不會有好結果。在企業管理工作中,不注重細節,不把小事做細做好,勢必會影響企業的進步和發展。然而在學校工作中,孩子是天真無邪的,他們原本就是一張白紙,老師只有在教學上把握住細節,才能對孩子的教育起到一定的正向引導作用。這就要求我一定要細緻地去做每一件事情,小到批一本詞語本,達到引導孩子們為人處世。不然就是在這張白紙上抹黑。
細節決定成敗,是書的主要內容,看完細節決定成敗後,彷彿是給自己上了一堂專業知識課,有很多不懂的懂了,有很多不理解的理解了,有很多過去一直忽視的問題在頭腦中變得清晰起來。細節不僅在現代化管理中,就是在我們的日常工作中都是十分重要的。
小事都不能做好,何以成大事。魯迅先生在“一件小事”中描寫一個車伕所做的一件小事,構成一個偉岸的形象,一種崇高的精神。在這裡小事也就反應出大事。海爾集團總裁張瑞敏對做好小事概括為兩句話:“把每一件簡單的事做好就是不簡單,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海爾集團辦公大樓的每一塊玻璃都明亮清晰,是因為員工每天都將玻璃一塊一塊擦拭。如果沒有樂於做小事的人,就不會有這樣的結果。擦拭玻璃牆很簡單,每天都這樣來回的重複,如果做一天,對誰都非常容易,但如果是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這樣,那就是件很不容易的事。做好每一件小事,對每個人來說,也是一種巨大的心理挑戰,關鍵在於我們做事情的態度。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經常會出現這兩種情況,一種是不想做小事的人,一種是做不好小事的人。大事做不好,小事不想做,是第一種人的寫照,他們是認為自己有水平,有能力,對一般的事棄而不做,不加理會。第二種人願意做小事,但意識裡將小事做好的要求和標準下降,敷衍應付,事不經心。這兩種人到最後是一樣事都不能做好。
做好每一件小事,不僅在理念上對小事要有個正確的認識,大事是由若干小事構成,世上無小事,做好每一件小事,都要當成一件大事來做,只要認真、踏實、勤奮的做好每一件小事,才是我們做事的原則。
努力把小事做細。要做好小事,其保證是把小事做細。如果粗枝大葉去做一件小事,那是不可能做好的。將小事做細,就是將小事做到位、做透徹。將小事做細一是要用心做好每一件小事,只有用心才能看得見細節的實質,才能將事情做細。
看完這本書,我深刻地瞭解到了做事情不僅要做好,而且要做細緻。然而聯絡最近自己做事情的態度,頗感慚愧。細節決定成敗,我們應該視“關注細節”為一種自然習慣。
《細節決定成敗》讀後感8
近期讀了汪中球先生寫的一本書:《細節決定成敗》,感到很震撼。對我來說,這本書可謂一語道破天機,指出了成功的秘訣。天下事浩浩蕩蕩,何以有成功,何以有失敗?這本書指出,在把握大局的基礎上,細節對於我們取得成功至關重要,在一定程度上正是細節決定了成敗。套用《孫子兵法》的第一句話:細節,成敗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不管是歷史還是現實生活,太多的例子可以印證細節的重要性。
中國歷史上有一個著名的戰例,那就是赤壁之戰。大家都知道交戰的雙方是曹操和孫劉聯軍。從客觀上講,曹操佔據著極大的優勢,兵多將廣,裝備精良,又擁有“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政治優勢,另一方的孫劉聯軍加起來也不及他的四分之一,劉備等人更是在北方被曹操追得幾乎無處安身,以至於在江東,不少人都主張投降曹操。因此,當時的曹操面對著滾滾長江是躊躇滿志,一副志在必得的樣子。結果如何?當戰鬥打響,陣勢擺開之後,曹操忽視了細節,本來北方人就不習水戰,他又把他的戰船都相互連在一起,給孫劉聯軍準確地說是給周瑜以可乘之機,一把大火把曹操的大軍燒的是一塌糊塗。從此曹操退回到北方,再也未實現他飲馬長江的夙願,三國鼎立局面因此形成。曹操忽視細節的教訓不可謂不深刻。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不注重細節而釀成大禍的事件天天都在上演:礦難事故的頻頻發生,井噴事件的不斷湧現,有毒、有害物質洩漏的事件屢禁不止等等給國家和人民的生命財產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損失。這些事件一次又一次給我們敲響了警鐘——細節決定成敗。
細節的重要性不僅體現在做事上,在為人處事、待人接物方面也是不容忽視。也許注意了細節,人生重大的機遇就會隨之而來,因為細節往往反映一個人的品質和操守,直接關係到別人對自己的客觀評價。
我們只有在小事上嚴格要求自己,在細節處規範自己的言行,才能成為一個優秀的人,成為一個成功的人。
當然,人生在世,並不一定非要成就一番轟轟烈烈的大事業。事實上,正如《細節決定成敗》這本書裡所說的:“芸芸眾生,能做大事的實在太少,多數人的多數情況總還只能做一些具體的事、瑣碎的事、單調的事,也許過於平淡,也許雞毛蒜皮,但這就是工作,是生活,是成就大事的不可缺少的基礎。”所以,無論做人、做事,都要注重細節,從小事做起。我們的古人就提倡“天下大事,必作於細;天下難事,必成於易”;周恩來總理就一貫提倡注重細節,他自己也是關照小事、成就大事的典範。
我是一個在細節方面做的很失敗的一個人,深感慚愧,如今該何去何從,我已有目標了.《細節決定成敗》這本書給了我一個警醒,有利於自己養成注重細節,謙虛謹慎的工作作風,引導自己走向成功。成功於否我不在乎,在乎的成功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