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和諧校園彙報材料

構建和諧校園彙報材料

  從小學、初中、高中到大學乃至工作,彙報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彙報是將某個專案的工作情況和工作結果向領導進行彙報,那麼,彙報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構建和諧校園彙報材料,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構建和諧校園彙報材料1

  一、學校簡介

  橋口區雙環小學地處橋口西部,濱臨漢江,是一所有著三十多年的老校。XX年轉為社會辦學給予她新的生命,特別是XX年進行的“治薄改造”煥發出了勃勃生機。政府投入160多萬元,改善了校園環境和辦學條件:學校現有佔地面積6686平方米,生均面積14平方米,教學樓與綜合樓呈“工”字相連,佈局合理。建有一百六十米環形跑道、六十米直跑道,籃球場和足球場。建有閉路電視系統和校園“七色花”電視演播中心;配備了微機室、勞技室、音樂室、美術室、科學實驗室、圖書室等專用教室。學校現有教職工27人,學生470人,學校以“以人為本,和諧發展”為辦學理念,形成了“和諧、奮進、健康、成才”的人文校風,“樂學、善思、勤學、精思“的學風。學校形成“春綠滿眼,夏蔭成涼,秋菊飄香”的靚麗風景,可綠化面積1781平方米,綠化覆蓋率為82%,被授予“兩率”裝置管理場地綠化區先進單位。

  二、建立做法

  1、統一認識,加強領導,為綠色學校建立營造氛圍。

  (1)組織學習,統一認識

  在“以人為本,和諧發展”的理念指導下,十分重視思想的轉變,建立綠色學校是我校多年的目標。為了形成共識,我們以校本培訓為基本途徑,致力打造一支熱愛環境教育事業,觀念領先的教師,我們在學校計劃中列入績效目標管理,同時透過學習有關法規,增強教職工意識,透過舉辦講座,讓教職工瞭解環境知識,透過校刊、競賽讓教職工重視環境教育。透過學習及建立活動使我們認識到:建立綠色學校不僅能推動校園建設,而且能促進學校的發展,更重要的是對素質教育的深化,是社會發展的需要。

  (2)組織保障,加強領導

  為了切實搞好建立工作,學校成立了以校長、書記任組長,副校長任副組長,教導主任、總務主任、班主任、保健教師、骨幹教師為組員的環境教育領導小組,並形成網路工作圖以及責任分工,形成部門互相配合,齊抓共管。我校還注重建章立制工作,不斷完善和最佳化各項制度,規範和實施方案,做到領導重視,師生參與,責任明確,職責落實。

  (3)增加投入,美化環境

  近幾年來,學校十分重視環境育人的功能,在資金緊張的情況下,投入資金萬餘元,購置蒸飯車取代燒煤蒸飯,改善廚房設施,減少煤煙汙染,多次改造廁所水管,節約用水,減少堵塞滿溢,訂閱《中國環境報》供教師閱讀,購置圖書,讓學生分享。

  2、夯實建立過程,“四結合”多渠道開展環保教育

  (1)課堂滲透專題教育結合

  各學科根據《中小學環境教育專題教育大綱》、《中小學環境教育實施指南》要求,結合各學科特點,以教材為本,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環境教育因素,選準切入點和結合點,對學生進行滲透式教育。健康教育課講綠色食品,思品課講節約資源,語文課教孩子防寫環境的文章,勞動課教孩子們用廢舊物品手工製作,美術課交給學生用純真的繪畫語言表達愛我家園的情感,這樣把環保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來抓。我們對學生進行環保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a、節約能源,讓學生知道不浪費水電、糧食,保護環境;

  b、愛護動植物,這是環境生態平衡的重要內容;

  c、變廢為寶,重複使用,節約資源,減少汙染;

  d、吃東西要選擇綠色食品,這是健康的需要。

  圍繞這四個方面,各學科教師都可以在自己的課堂中向學生進行有效的環保教育,增強大家的環保意識。

  在教導處、大隊部的規劃下,我校充分發揮重大節日、晨會、班隊會等陣地對學生進行環境保護教育。在週一升旗儀式上,對學生進行《如何讓我們的學校更加綠色》《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等專題演講,此外,學校在“植樹節、”“地球日”、“環境日”“世界水日”等時候,組織宣傳活動。與之相應的是各中隊每學期不少於兩次的“我是環保小衛士”“樹立環保意識,做文明小學生”等主題班隊會,由六(1)中隊發出的環保倡議書,向學生提出環保行為規範要求是“五不五要”:

  a、不亂扔廢棄物,要自覺實行垃圾分類

  b、不把白色汙染帶進校園,要隨手撿起果皮紙屑

  c、不隨地吐痰,要認真做好值日

  d、不浪費糧食,要節約水電

  e、不亂塗亂畫,要愛護花草和環保設施

  我們從更富現實意義激起了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與實踐參與能力。

  (2)建立目標與常規管理相結合

  育人育心,建立目標之一就是培養學生良好的環保行為,為了讓學生的環保意識轉化為良好的行為,我們注重從常規入手,引導學生從小事做起,並進行強化訓練使之成為習慣。我們把學生行為為養成教育作為重點來抓。一是發揮“八個一”的宣傳效應,即一刊(“新芽”校刊)、一網(校園網)、一館(圖書館)、一臺(七色花廣播電視臺)、一牆(學生文化牆和班級自主體驗牆)、一角(校園無死角)、一基(一班一主體活動基地)、一書一報(一月看一本書辦一份報);二是蓬勃開展“三掃一查”活動,將愛護環境表現作為重點依據,即建立清掃衛生制度,各班每天對教室及包乾區實行三掃、課間保潔,每週五一次大掃除。“一查”就是每週四進行個人衛生檢查,一評就是每週評選衛生班級,文明班級,每月評出星級班級,將其列出“個個班好”評比條件之中。

  (3)校內活動與校外實踐相結合

  活動促提高,實踐促發展。在校內我們開展豐富多彩的有關環境教育專項活動:

  環保知識競賽、環保論文、科技環保節、文明禮儀檢查等評比活動,增強了整個學校的建立氛圍,有力的促進了學校環境教育的深入開展,特別是科學興趣組活動開展有聲有色,教師舉辦多次講座,學生科技小論文有見地;在校外我們依託基地,讓學生參觀有機化工廠汙水廢氣處理工藝,進行環保調查;我們還帶領學生走進社群,開展“撿拾白色垃圾”“清除非法小廣告”“認養小樹”等活動,特別是開展的“同在藍天下社群是我家的納涼晚會”深受居民好評。

  我們堅信,將環保教育帶進家庭、輻射社群,才是綠色學校建立工作的根本意義所在。

  (4)創綠工作與提升品位相結合

  我們認為“綠色”象徵了自然、和諧、人文和民主。基於這種理念,我們繼續豐富創綠工作的內涵,上升到人文、文化的高度去理解和審視這項工作,將創綠工作與提升學校文化品位相結合。

  學校的環境是一所學校的教育資源,也是這所學校的無形的財富。透過努力,學校綠化面積日益增加,當冰雪消融之時,小草鑽出地面,綠茵茵的,給人以向上的動力;當春暖花開時,滿牆的爬山虎在春風之中盪漾,給人心曠神怡之感,昔日“滿地灰”今日“滿眼綠”,透出的是雙環人的自信,

  建立活動內容的豐富,形式的多樣,通過幾年的環境教育,學生行為規範習慣明顯提高。“綠色校園”到“書香校園”可視為一種可持續發展的基本方式,讓大家自覺地沉浸在書香氛圍和快樂體驗當中。

  三、存在的問題和設想

  我們雖然在環境教育上做了一些工作,當與先進學校相比還有距離,特別是進一步提高全體教師環境教育的素質,提高全體學生的環保意識的環境道德,還要持續不斷的努力,在換季功能教材的開發和應用上,還要與我校教育相結合的校本教材。同時我們更希望能多走出課堂,得到社會的廣大支援,多接觸環保實際,提高學生對環保的感性認識,讓他們作出更多的探索和努力。

  在下一階段工作中,我們力圖按照“縱向深化,橫向拓展”的原則將環境教育推向一個新的階段。“縱向深化”即進一步挖掘,做到以校為本,大力開展校本研究、培訓和課程開發;“橫向拓展”即多利用一些途徑,加強對家庭、社群發揮輻射作用,讓更多的孩子從中受益。

  四、主要成績

  學校20xx年被評為區綠色學校。

  學校XX年被評為“十五”教育科研先進單位

  XX年年學校被授予校本教育先進學校。

  20xx年學校背授予“兩率”裝置管理場地綠化區先進單位。

構建和諧校園彙報材料2

  一、深化思想認識,堅持正確的辦學理念

  xx物華天寶,人傑地靈,蓬勃發展的經濟引來大批外來務工人員,這批外來建設大軍為xx經濟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然而,他們遠離家鄉,眷戀故土,時刻牽掛著子女受教育問題。對此,黨和政府高度重視,不斷打造愛心工程。我校長期以來堅持“為外來務工人員服務,為流動兒童服務,為xx文明建設服務”的辦學理念,緊跟時代步伐,肩負起歷史賦予我們的重任,在蕭然大地上努力打造和諧寬鬆的育人環境,真正讓山裡的孩子去實現同在藍天下共同成長的夢想。

  二、健全管理機制,促進教師隊伍的建設

  幾年來的艱辛探索,使我們深深地認識到,學校管理的核心是教師,教師是學校的主人。如果沒有每一位教師的身體力行,學校任何先進的辦學理念都不可能得到很好的實施。對教師的管理如果一味強調量化考核,以嚴格的制度,冰冷的數字來約束,監督,就會導致教師工作主動性的喪失殆盡。為此,在教師隊伍建設方面,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細心發現人才。校長要當好“伯樂”,不僅要發現“顯性”人才,更要發現“隱性”人才,不僅要發現特殊人才,更要發現領導型人才。用其所長,使其在不同的崗位上發揮才華。

  2、精心培養人才。我校與xx城東小學結成對子,教師間進行交流學習,取其所長,補其所短。提高了教師的業務能力,開闊了視野,外出學習的老師,返校後要上彙報課。其次,盡其所能為教師提供一切可能的學習機會和展示學習成果的平臺(相關費用由學校出),鼓勵教師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同時,學校適當給教師壓擔子,施壓力,讓他們在壓力中產生動力,在激勵中增強能力。

  3、誠心使用人才。我校用新眼光“挑人”新辦法“用人”,以師為本,遵循“德看主流”,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揚人所長,補人所短,明確分工,不斷完善崗位管理制度,積極探索聘用制體制下的用人舉措。

  4、熱心留住人才。民辦學校的學生流動的,教師也是流動的。要建設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良”的教師隊伍,關鍵是:教師隊伍的穩定。對此,我們的戰略是:

  待遇留人:在有限的條件下,千方百計的提高教師經濟待遇。不斷提高教師的生活標準,使教師們真正感受到濃濃的鄉情,親情。

  環境留人:努力創造優雅的校園環境,高雅的人文環境,向上的精神環境,和諧的工作環境,舒適的生活環境。幾年來,我校對教師宿舍進行了全面改造裝修,建立了娛樂活動室,讓教師在工作之餘,放鬆身心。

  事業留人:大多數教師都想區體現社會價值,並補一味追求經濟收入的多少。對此,我校努力搞好“名師工程”,讓教師享受到工作的樂趣和成就感,看到希望,在充滿激情,激勵的條件下工作。每學期都進行“師德標兵”,“學科帶頭人”,“優秀班集體”的評比。

  情感留人:多一點交流,少一點官僚;多一點溝通,少一點誤會;多一點熱情,少一點冷漠;多一點鼓勵。少一點指責;從而達到“柔性”留人的目的。‘

  5、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師德師風的好壞師學校生存的基礎。一年來,我校對全校教師進行了全面調查,透過問卷評議,瞭解教師中存在的問題,嚴格按照“自糾”“促改”兩環節,進一步強調了我校師德風建設的“八要求”,即:師心慈,師儀端,師風正,師志強,師學勤,師業精,師隊嚴,師德良。從而規範了教師的行為,老師的工作責任心、更強了,幹勁更足了。湧現出了一批師德先進的教師,受到了社會、學生及家長的高度評價。

  三、深化素質教育,強化德育工作

  1、我校立足“育人為本,培養未來合格公民”的辦學思路,以“深化素質教育、強化德育工作,促進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為目標。

  2、傳統美德是寶貴的教育資源。教育學生用好零花錢,愛惜糧食,衣著樸素、整潔、大方,從小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結合奧運年,教育學生講文明、樹新風,做個有禮貌的學生。

  3、少先隊加強了對學生行為習慣的教育。開展了知識競答,學《日常行為規範》爭五好、“雛鷹爭章”等教育活動,堅持“文明行為達標班”及“四項紅旗競賽”的評比制度。紅領巾廣播站每天按時廣播宣傳校內外的好人好事。點選違紀現象和不文明行為,介紹衛生保健小常識;播放小故事、重要新聞;播放美文欣賞,校園歌曲,使學生的身心得到淨化,完善“文明監督崗”的值日製度,堅持每天檢查學生的一言一行,並及時與各年級的班主任進行反饋。透過評比,幾年來學生行為達標率為95%,日常行為更加規範了,學習積極性空前高漲,校園內處處滲透著禮儀文明。

  4、打造陽光快樂的校園文化,培育高雅向上的育人環境。校風建設要從優美的人文環境做起,教室裡佈置的規範簡潔,校園規劃出了宣傳窗,從多角度、全方位展示學校和師生面貌,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

  5、我校體育活動豐富多彩,尤其是20xx年,結合奧運之年,開展了主題為“做健康明星,與奧運同行”等一系列體育活動。

  6、加強英雄主義和愛國主義教育。在蕭然大地上,有著深厚的革命傳統教育基礎,在學生中深入宣傳學習革命先烈的感人事蹟,學習他們不怕犧牲,無私奉獻,獻身革命事業的崇高品質。幾年來,清明節到來之際,我校團支部、少先隊組織青年團員、少先隊員到北幹山烈士陵園祭奠先烈,緬懷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一批青年在墓碑前光榮地加入了共青團組織,莊嚴宣誓,要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勤奮學習,立志成才,將來報效祖國,進一步在校園中形成了“知榮辱、講美德”的氛圍。

  7、勞動創造一切。結合“五一節”,我校對學生進行熱愛勞動教育,讓學生懂得勞動最光榮,勞動創造一切,從身邊小事做起。

  8、藝術之花欣然怒放。以“綠色校園,和諧校園”為主題,每年我校都舉辦藝術節,在藝術節期間,以班為單位,進行藝術表演,手工製作、藝術作品(繪畫、書法)的展示,整體實力有所提高。

  9、濃濃書香,陶冶情操。幾年來,我校開展了以“書香伴我行”為主題的大型讀書活動,師生齊參與,各班建立了“書香角”,師生們積極捐書,展現師生的個性、風采和精神面貌,培養學生審美情趣,增強人文底蘊,同時,開展以“頌千年古詩詞,做中華好少年”為主題的古詩詞朗誦會。教導處每學期要求,1-2年級學生能背誦10首古詩詞,3-4年級學生能背誦20首古詩詞,5-6年級及初中部學生能閱讀我國古典名著,要求高年級學生要有文句、文段摘抄本,學會製作漂亮書籤。期末以班為單位,展示讀書成果。

  10、抓好青春期的教育工作。在社會變革的大潮中,一些低階腐朽的東西向青少年襲來,現代化的網路對青少年誘惑力很大,對此,我校認真做好學生青春期教育工作,舉辦了主題為“把握青春,勤奮學習,立志成才”青春期教育報告會,得到了家長們的理解和支援。

  11、普及法制知識,反對迷信xx。我校定期請法制副校長來校,進行法制知識講座。讓青少年懂得一般的法律常識,從小就培養崇尚科學、反對迷信的思想,養成用法律來規範自己行為的好習慣。

  12、長期以來,共青團、少先隊牽頭在學生中開展感恩勵志教育。讓孩子們初步懂得感謝父母的恩、感謝老師的恩、感謝同學的恩、感謝大自然的`恩、感謝祖國的恩。

  13、回報社會,情灑災區同胞。在20xx年的5.12抗震救災捐款活動中,全體師生慷慨解囊,共捐款萬餘元,結合這一活動讓學生學會關愛身邊的人,學會主動幫助有困難的人。

  14.、讓校訓充滿力量(誠毅、勤勉、篤志、仁愛)。校訓是我校的旗幟和靈魂,教育的理想和辦學的追求,是凝聚全校師生的精神力量,激勵著全校師生為之努力,最終成為國家的棟樑。

  四、重視內涵發展,狠抓教育質量不放鬆

  1、抓好常規教學工作。要求教師在備課、上課、作業批改、學生輔導等方面多用功、用心,堅持點點清、日日清,段段清,形成科學嚴謹的教學習慣。

  2、建立月檢制度。我校堅持一月一次的質量檢測,每次檢測之後,教師認真總結,在區教研室一年一度部分學科抽考中成績斐然。定期召開家長座談會,,把學生的綜合素質與家長進行溝通。認真聽取家長的意見與建議,贏得了家長的好評。

  3、認真做好評“先”工作。我校每學期認真開展“教學標兵”和“先進班級體”的評選活動,先後有四位教師在區級教學比武中獲得了殊榮。

  4、抓好興趣小組工作。我校先後成立“合唱隊”、“舞蹈隊”、“書法”、“繪畫”、“象棋”等興趣小組,每週各活動一次,輔導老師義務加以輔導。取得了累累碩果,得到了家長們的讚揚。

  五、依法治校,和諧發展

  1、認真貫徹實施《工會法》,搞好工會工作,維護好教職工的合法權益,開展豐富多彩的業餘活動,真正把我校的工會辦成“職工之家”。

  2、加強財務工作管理。堅決執行物價部門核准的收費標準,堅持收費公示制度,成立膳管會,嚴禁挪用師生的伙食費,伙食費設立專門帳戶,每月進行公佈,接受師生監管,並設立家長熱線,接受家長對學生伙食標準的監督。

  3、嚴格執行《教學大綱》,開足開齊課程,嚴把不正常渠道的教輔流入學校關。音、體、美及電腦學科,配備專任教師,並有專用場室。

  4、加強學校體育工作。我校嚴格執行《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和《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大力普及集體舞大型體育運動特色專案,認真貫徹《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共青團中央開展第二屆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冬季長跑活動的通知》的精神,已制定出實施方案。

  5、群策群力,參與學校管理。學校的管理需要教師、家長共同參與。我校建立了“家長接待日”,“教師談心日”充分調動了教職工建言獻策的積極性,虛心聽取家長的意見和建議。

  六、加強衛生安全工作,打造平安校園

  1、健全各種規章制度和安全管理機構,落實安全管理責任制,學校與班級與教職工簽定責任書。繼續執行班主任每天早上“一分鐘”、晚放前“一分鐘”的安全教育制度。

  2、定期組織對學校每個角落進行徹底排查,發現安全隱患及時進行處理。

  3、加強學校食堂的衛生管理工作和各種傳染病的防治工作。嚴禁“三無”產品、劣質食品進入校園。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配兼職教師上好健康教育課,開展心理諮詢活動。嚴禁非法出版物進入校園。

  4、先後制定出“交通”、“衛生”、“防颱風”“防傳染病”等方面的應急預案。

  七、加大投入力度,不斷改善辦學條件

  幾年來,我校先後投入100多萬元美化了校園內外,建起了校園網,資訊化教學初具規模。對圖書進行了更新和充實,增加了一大批體育器材。

  八、認真實施愛心工程,重視貧困學生的幫扶工作

  1、嚴格執行xx區減免學生課本費、作業本費的標準,認真收取並稽核證件,把黨和政府的溫暖及時送到學生手中。

  2、我校進一步做好來自地震災區的學生的學習及生活方面的安排工作,繼續對重災區的學生全免。對經濟狀況差的家庭的學生也給予部分減免。

  3、狠抓“學困生”轉化工作,我校全體教師紮實開展了“一幫二”活動(一位教師幫助兩位學困生)。幾年來效果明顯,得到了家長的讚揚。

  教育是不斷髮展的,存在著共性和個性,需要理論的指導和實踐的驗證,只有不斷總結已有的經驗和存在的不足,才能獲得更大的進步。

  我們深信,機遇與挑戰並存,成功與艱辛相伴,展望未來,任重道遠,在新的征途上,我們將以昂揚的鬥志,團結拼搏的氣勢,去迎接新的挑戰。我們相信在上級教育主管部門的正確領導下,全體教職工同舟共濟,一定把xx學校建設的更加美好!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