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綜合實踐活動彙報材料合集3篇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彙報材料合集3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生活中,很多時候都離不開彙報,彙報時通常會多講一些重點工作的內容,非重點的內容簡單介紹即可,為了幫助大家更好的完成彙報,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綜合實踐活動彙報材料,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彙報材料1

  一、計劃形成

  我校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本學期在縣局和鄉教育組的引領下開始起步,九月底,教育組成立綜合實踐可的中心教研組,我校的劉建芹和李曉輝兩位老師是其中的成員,十月初,我們開始謀劃活動方案,與此同時也查找了相關理論,用理論來指導我們的工作,本學期為了搞好起步,以便總結經驗,為後續工作打好基礎,分為了中、高兩個年級組,並分別制定了活動計劃,鄉教育組給予了肯定。

  二、主題活動的初步嘗試情況

  1、科學課與綜合實踐課的整合嘗試

  六年級的《我學蒸饅頭》活動,在講科學課本第六課《生活中的真菌》,講到平時家裡常用的酵母也是真菌,也可以食用,為了讓學生體會真菌這一寶貴的生物資源,而生成的主題。

  目前學生已將自己的成果陸續拿到學校,已進入評價與成果展示階段。這個活動應當屬於勞動技術教育的範疇。

  五年級的《家庭調查》,是結合科學課本第十課活動2開展的,主要目的是透過學生剪下圖片或拼接圖來完成,讓學生了解人類是如何利用植物和動物,從而讓學生更加珍愛自然。

  此活動已進行完畢,效果良好,尤其是展示幾個做的不錯的同學的成果時,看出學生從中獲得的成功的喜悅。

  2、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與活動課的結合

  依據三四年級的學生年齡特點和當前學生消費的狀況,以及我校提倡的逐步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的要求,生成的《我的小賬本》這一主題,目前正謀劃準備實施。

  三、對學生綜合實踐課的評價情況

  我校為每個學生都準備了成長記錄袋,真實記錄學生在活動過程的做法與想法,五六年級已基本成型,對學生的成果在評價過程中也進行了照相,這樣做也鼓勵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也為以後對學生的綜合評價留下相關材料。

  四、階段總結

  上述關於計劃的形成和所謂的主題活動,還不能完全稱做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只能算是它其中的一部分,關於主題的確定,主要還是以教師提出的研究主題為主,沒有讓學生經歷從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到轉化為主題的過程,至於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自主制定活動方案,則是下一步要重點解決的問題,還有總結交流階段、成果展示評價、活動檔案袋的利用等諸多方面等亟待研究探索。

  五、存在的困惑問題

  1、綜合實踐活動開展,需要教師有一個執著的精神,怎樣營造這種精神的氛圍,這是擺在我們面前的困惑問題之一。

  2、相關教師缺少必要的理論指導。

  3、綜合實踐課的路子還摸不清,怎樣才能指導一次完整的綜合實踐活動課,值得探索。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彙報材料2

  綜合實踐活動是基於學生直接經驗、密切聯絡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體現對知識的綜合運用的實踐性課程。隨著課程改革的逐步推進,綜合實踐活動這一嶄新的課程形態正日益深入人心,並顯示出它強大的生命活力。幾年來,我們以增強學生的探究意識、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和社會責任感,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為目標,切實重視了綜合實踐課程的開設和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一、開發課程資源,拓展活動時空。

  (一)開發環境教育資源。為使學生全面正確地認識環境,自覺自主地保護環境,我們重視了環境教育資源的開發和利用,透過組織觀察、進行採訪、專題研究、參與管理等形式,讓學生感受環境與生活、與社會、與人類的緊密聯絡,獲取環境保護的初步知識,增強環境保護的意識。

  (二)開發生活教育資源。我們注意挖掘生活教育資源,讓學生走進家庭學當家,走上街頭管交通,走進商店學營業,走進銀行學儲蓄,走進車站學服務,走進社群學管理……從而讓他們在生活中感受生活,認識生活,學會生活,使他們成為生活的主人。

  (三)開發文化教育資源。我們還以堅持多年的“誦千古美文,做中華赤子”活動為載體,組織綜合實踐活動,充實人文內涵,增加文化含量,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提高人文素養。

  二、講究實施方法,確保活動效果。

  綜合實踐活動受多方面因素制約,開始實施階段,我們曾碰到諸多矛盾。一是時間的安排問題。二是內容銜接的問題。三是誰來兼課的問題。四是教師指導的問題。有些複雜的活動,老師不作具體指導,學生不知幹什麼,怎樣幹。

  1、時間確定體現靈活性。根據課程計劃,每週仍是一節大課、一節小課。但在具體操作上,根據實際情況,靈活掌握,合理安排,可分散使用,也可合併使用。對部分閱讀型、調查型、實驗型、採訪型的任務,提倡讓學生利用雙休日去完成。課表上的時間,主要用於實踐活動的啟動、學生難點的答疑、活動成果的展示。

  2、內容選擇重視系列性。綜合實踐活動的空間廣闊,內容豐的,為保證效果,我們認真研究教材,尋找學科教材知識之間、能力之間、情感之間的聯絡點,溝通學科教材與環境教育、生活教育、科技教育、文化教育、品德教育間的聯絡,挖掘活動主題。在此基礎上,圍繞主題,認真思考,把握聯絡,從而圍繞一個主題,儘可能地將諸多內容融合其中,圍繞主題開展系列活動,使年段之間的綜合實踐活動內容上互相聯絡,逐步推進,以形成系列;活動上互相配合,互相促進,以強化效果。

  3、活動過程體現操作性。為保證活動的'全員參與和全程參與,我們堅持精心設計每一項活動,細化過程,做到目標具體,環節明確,組織嚴密,前後相連,整體推進。這樣,既能解決活動在一起,時間難以保證,空間難以變換的問題,又可促進個體活動與群體活動、課內活動與課外活動、動態活動與靜態活動的結合;既可充分發揮家庭優勢、學校優勢、社群優勢,又便於活動中的及時反饋,及時總結,及時調整,使方案不斷完善,活動不斷推進。具體分以下幾個步驟:

  誘發情感:擷取反映家鄉悠久歷史、人文環境、名優特產等方面的精彩“鏡頭”,透過學生介紹、老師點撥、觀看圖片等方法,激發學生情感,引發探究心理。

  劃分小組:按“人文歷史、風俗習慣、自然風貌、美好風光、典型人物、典型特產、工業發展、農業生產”等劃分活動小組,讓學生根據愛好和條件,選擇參加,每小組選定一名組長和小組長,他們的任務是組織本小組的活動。在此同時,各小組明確攝像人員、錄音人員、資料蒐集人員。在學生自由選擇的前提下,教師根據班級情況,對小組人員作適當調整,以儘可能地使每個小組的人員構成基本平衡。教者根據活動目標,與可能涉及的單位主動聯絡,請他們給予支援。

  查閱資料:透過閱讀書報、查閱縣誌、上網查詢、調查家長、教師、知名人士。四是處理資料:各小組對蒐集的資料進行處理,將其分解為“文字資料、圖片資料、音像資料、實物資料”等。在資料整理中,可在本組選擇運用的前提下,把有關資料及時向其他小組推薦。在所有資料到手後,可根據本組主題進行梳理,以保證資料的清晰度。對梳理的資料進行適當處理,對手抄資料儘可能進行電腦列印。對某方面的資料還要進行歸併、取捨、提煉。

  準備彙報:各小組根據本組蒐集的資料,本著“全面展示,資源共享”的原則,考慮本組介紹的內容和介紹的基本程式,編寫好介紹提綱。介紹內容都要注意把握要點,對重點部分的內容要真正清楚明白、資料翔實。各小組根據本組介紹的內容和內容佔有的形式,確定本組介紹的形式,具體形式有“文字介紹、圖片展覽、圖文結合、音像結合、實物展示”等。

  成果展覽:各小組根據掌握的資料,安排的敘述順序,確定的敘述重點,在下面練習介紹。此後分小組上臺介紹,介紹中要發揮圖片、資料、錄音等的綜合效應,力求做到語言清晰,說有條理,說有趣味。介紹的過程中,可敘談自己的感受。從而在展示成果中,讓學生體驗快樂,昇華情感。

  活動延伸:各小組出手抄報(手抄報的期數根據本組內容而定),以全面展示活動成果。各人寫一篇以“請到我們家鄉來”的作文。為全校學生設計以“請到我們家鄉來”為主題的綜合展覽,各主題可根據學生自行調查的情況進行分類。解說員和解說詞各小組自行擬寫。

  4、最佳化實施方法,體現自主性。綜合實踐,是特殊認識與特殊實踐辨證統一的活動過程,是教師主導作用發揮學生主體能力生成和發展的過程。它是動態變化、和諧發展的過程。為此,我們重視了實施方法的最佳化,注重活動內容的鮮活性和豐富性,以充分調動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注重學生參與的全員性和全程性,以充分體現學生主體參與的外顯性;注重活動過程的綜合性和探究性,以充分發揮學生主動參與的創造性;注重師生關係的民主性和平等性,以充分體現學生參加活動的能動性。

  三、講究評價方法,最佳化激勵機制。

  評價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既有總結評價的功能,又有糾偏矯正的功能;既有定向導向的功能,又有發展延伸的功能,它在綜合實踐課程實施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綜合實踐活動中,評價的作用和價值不在於對學生的活動結果作出肯定或否定的結論。為了激發教師探究綜合實踐課程的創造性,調動學生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積極性,我們根據綜合實踐課程的特點改進課程評價標準和評價方法。

  1、最佳化對學生的評價。對學生評價,我們堅持了主體性、過程性、形成性和發展性原則,以評價促發展,以評價促提高。

  重視自我評價,突出主體性。首先是在自我欣賞中評價。鼓勵學生建立自己的綜合實踐活動檔案,每一次綜合實踐活動,從蒐集的資料到形成作品(製作、體驗日記、調查報告、列印資料、採訪錄音、手抄小報等)都及時積累,妥善保管。活動後,安排時間讓他們自我欣賞,從中體驗自己的成功。其次是在互相交流中評價。綜合實踐活動結束後,組織小組、全班、全校性的交流,讓學生在交流中互相學習,互相瞭解,互相欣賞,以體驗成功的快樂。再則是在成果展覽中評價。綜合實踐活動結束後,組織全班或全校性的成果展覽,讓學生自我準備展覽,自我組織展覽,自我介紹展覽,在展覽中自我評價。

  重視體驗評價,突出激勵性。每次綜合實踐活動,我們都鼓勵和促進學生人人參與、全面參與、全程參與。只要學生參與到了活動中來,經歷了活動過程,即使沒有達到預期結果的,在活動過程中獲得了一定知識和認識,獲得了實際的體驗和經驗,總結了失敗的原因和教訓,就給予積極的評價。每次交流、展覽,都堅持重視學生個體、小組集體、班集體自身的縱向比較,淡化群體之間的橫向比較,從而讓人人獲得成功,體驗成功,享受成功。

  注重形成性評價,突出發展性。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我們要求教師及時瞭解學生,關注每個學生在原有水平上的發展,關注學生在發展中的個性差異。從學生髮展的角度不斷調整活動評價策略,及時對學生從情感態度、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的發展情況,對學生的學習方法、研究方法的掌握情況等給予評價,以促進活動的不斷進展,促進學生不斷髮展。

  在交流中評價。每學期我們都堅持舉行綜合實踐活動經驗交流,各任課教師可以從資源挖掘、主題確定、內容安排、方案設計、方案實施、資料蒐集、資料處理等方面選擇一兩個重點來談實施體會,讓教師在交流中展示,在展示中評價。學校把教師交流情況作為對教師綜合實踐活動組織、實施情況評價的重要依據。

  在展示中評價。圍繞綜合實踐活動的組織和開展,每學期我們舉行“三個一”的展示活動,即:一次綜合實踐方案設計的亮相,一次綜合實踐活動成果展示課的亮相,一次綜合實踐成果的集中亮相。每一次亮相都堅持人人參與,集中展示,大家“瀏覽”,讓全體教師在展示中形成成就感。

  四、重視課程管理,最佳化管理機制。

  為保證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順利實施,我們切實重視了管理機制的構建,從而保證了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有相應的管理制度做支撐。

  1、確定以人為本的管理目標。我們把“教師發展”和“學生髮展”作為綜合實踐活動管理的主要目標,一切為了促進教師素質的整體提高,一切為了學生素質的整體發展。為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升他們的理論水平,並引導他們把教育理念轉化向教育行為,我們成立了由校分管領導、特級教師、名教師組成的專家組,對新課程標準、新課程理念、新課程模式進行全面、深入研究,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進行深入探索,從而對全校綜合實踐活動從資源的挖掘、內容的選擇、專題的確定、計劃的制定、方案的編寫、方案的實施、實錄的撰寫、學生的評價、資料的蒐集、成果的展示等方面進行指導。

  2、形成自上而下的管理網路。為加強管理,我們根據本校實際,建立了由“校長室教導處教研組備課組”構成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管理網路,重視上對下管理和指導,保障下對上負責和聯絡,做到上下貫通,整體連動,構成網路,以尋求管理效應。

  幾年來,我們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進行了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積累了一定的經驗。首先,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促進了教師隊伍的成長。在綜合實踐活動的探索中,任課教師積極參加各種培訓,主動採用自修──反思的模式不斷學習,充實自己,課程意識和課程資源開發能力有了明顯的提高。其次,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促進了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綜合實踐活動所具有的整體性、實踐性、開放性、生成性和自主性的特徵,為學生主體性的發揮提供了條件。學生的活動領域從校內走向校外,活動內容由教材拓展到社會與自然,研究的課題由教師指定發展到學生自主選擇,學生主體性得到了充分體現。再則,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促進了校本教材的建設。

  我們知道,課程改革是一個系統工程,由於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應試教育的干擾,家庭與社會、家長與教師在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上的諸多矛盾,使得課程改革面臨許多困難。為此,我們將堅持不懈地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進行全面、深入、持久的探索,以促進課程改革的穩步發展,促進學生素質的整體提高。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彙報材料3

  開設背景

  在知識經濟和資訊科技飛速發展的現今社會,基礎教育的內涵必須更加緊密地貼近於靈動豐富的當代生活,而以往單純陳舊的課本知識和課堂教學,已難於滿足現代教育的需要。為了適應教學改革和學校發展的迫切需求,我校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發作為"建名校、樹特色"的一個支撐點,提出了"利用、挖掘無盡廣袤的社會資源,去開展學生樂於接受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研究,做以生為本、最有價值的"人文教育"的前瞻性教育理論。歷史一貫沿襲的課堂講臺式教學模式和規定性教學內容,侷限了教師們開放的教學思維,而學生也沿襲了傳統的室內課桌式受教模式,禁錮了孩子們調查、合作和獲取廣義資訊的技術能力。教師的理念和經驗不足,學生的素質與現狀堪憂。基於此我校依據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特點,結合我校的實際,針對不同年齡階段界定了三個課題研究。禮儀教育、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煤矸石的開發和利用。下面,就我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開展實施的相關情況,我從三個方面向大家彙報,和各位專家、同仁共同學習、參考。

  一、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開展的情況

  (一)狠抓教師培訓,以骨幹引路

  "教師能走多遠,學校就能走多遠。"學校要發展,建立一支既精於學科教學,又擅長課程開發,同時具備大膽的創新意識和強烈的責任意識的現代化教師隊伍是關鍵,因此,在課程實施的過程中,我們首先關注的是教師培訓。

  1、選擇教師投入實施。開學之初,我校教導處進行了兩項針對教師的摸底活動。一是在全體教師中徵集綜合實踐活動方案,二是就原校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領域所做的探索進行介紹,並結合學校的工作談自己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思考。目的在於瞭解教師課程實施的理念、經驗,基本素質等情況。根據兩項活動的結果,我們確定了王翠芳、趙孟森、王建、劉玉清老師作為課程實施的骨幹力量,有重點地進行培訓。不管是外出學習、聽課,還是實踐體驗,我們儘量給他們創造學習和鍛鍊的機會。

  2、引導教師端正思想。在實施過程中,教師會產生種種不利於課程實施的思想,如:接受任務之初的畏難;開始實施時的困惑;與傳統教法衝突時的彷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一門新課程,沒有現成的教參教案,沒有具體的教法學法,甚至很難找到供參考的資料,因此,為上好一節實踐課,教師要利用大量的課餘時間到生活中尋找素材,去網上查閱資料,所耗費的精力和時間是無法計算的。每一個實踐主題的完成,要組織並指導學生採訪、調查、請教專業人士等校外活動,其麻煩之多,難度之大,也是毋容置疑的。為此,我們發現老師的思想問題後,學校領導不是急於求成,埋怨責備,而是做深入細緻的思想工作,設身處地的對他們的想法、疑慮作具體分析,有的放矢地和教師一起學習教學理論、更新教育理念。

  3、幫助教師掌握方法。起初,我校教導處先拿出一個學期學校綜合實踐活動的總方案,然後又牽頭組織每個年級的綜合實踐課程指導教師和授課教師召開研討會,確定本學期綜合實踐活動的部分主題,並與指導老師一起擬訂具體方案,指導各年級具體實施。在實施過程中,採用跟蹤聽課、訪問學生、檢查資料等形式督促和指導各年級的綜合實踐活動。領導和老師們一起搓商、探討教學規律,改進教學方法。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一年來骨幹教師逐漸在課程中成長起來,並形成了自己的教學特色。

  (二)、強調以點帶面,以小步推進

  作為一門全新的課程,我們在實施過程中,沒有急於求成,急功近利。起初,我校沒有在全校大面積鋪開實施,而是在三到六年級中確定一批骨幹教師,確定幾個班級,以小課題的形式,在小範圍內實施。以這些班的經驗和成果,一小步一小步的向前推進,帶動全校的教改。在活動的主題和內容方面,也體現了從低年級到高年級不斷深入、拓展的過程。

  在實施過程中,我們遵循"行—知—行"的原則。在分階段的實踐活動中,我們總是及時總結經驗,撰寫階段總結和論文,並把經驗上升到理論的高度,然後又在實踐中不斷的豐富充實。這一過程既是教師收集、整理、核實材料、使自己的經驗和教學條理化、規律化的過程,也是對課程實施工作的回顧和檢查。這樣,課程改革得以穩妥推進,教師實施課題的自覺性更強了,學生參與的興趣更濃了。

  (三)、注重科學選題,以實效取勝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本身具有綜合性。它的基本要求是將研究性學習、社群服務與社會實踐、勞動與技術教育融合為一個整體,相互促進、相互推進。引導學生走出課堂,走向社會、走向自然,參與實踐。基於上述要求,我們在確定綜合實踐活動主題時,我們重實際、求實效,充分考察學校周邊環境,考慮學生實際發展的需要及其年齡、心理特點,選擇一些離學生生活很近,易於捕捉資訊,便於收集資料。我們緊緊圍繞學生與自然環境的關係,學生與生活的關係,學生與社會的關係,學生與科學的關係進行。如根據我們學校地處農村環境有些家長文化素質不高我們確定了禮儀教育為低年級實踐課題。針對地處陶陽煤礦的北段我們設立了煤矸石的開發和利用課題。

  1、與相關課程整合

  綜合實踐活動廣義的概念指學生在各個學科的學習中進行的實踐活動,我們由此將課程的實施面拓展到各個學科中學科延伸性的實踐活動,如由語文引申的說話與寫作的實踐,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的實踐,用英語與人交流的實踐……讓每一位老師都有參與的機會,讓每一個學生都有實踐的途徑。

  2、與社群活動及周邊環境接軌

  學生實踐的空間除了家庭、學校以外,更廣闊的是社會,為了使學生更親密地接觸社會、瞭解社會,我們將綜合實踐活動與少先隊活動結合起來。在設計方案的過程中,課題任科教師互相商討、共同完成社群活動。如:我們已進行的"愛心家家傳""廢物的用途"等系列實踐活就是由課題組設計方案、大隊部牽頭組織、任課教師共同參與進行的。這些活動的成功舉行為學校在社群和家長中贏得了良好的聲譽,學生也在實踐中學會了學習、學會了合作、學會了做人。

  (四)、加強課程管理,以制度規範

  1、以實施細則規範活動的內容。首先,我們組建了課題研究小組,做到領導重視、組織健全、結構合理、分工明確。其次制訂了課題實驗方案和總體計劃。在廣泛收集教師、學生、家長對活動的意見,認真稽核他們所提出的活動方案的基礎上,根據各年級的特點制訂了分層次分年級的計劃和學校總體計劃,力求計劃操作性強,活動內容科學規範。

  2、以監督制度確保活動的落實。每個月,教導處都會組織綜合實踐的教師進行研究討論,彙報一月來各班活動的開展,教師與學生的收穫,存在的問題與困惑等。大家共享成功的經驗,共商解決問題的辦法,具體指導下次活動的實施。

  3、以激勵制度促進活動的發展。每學期對老師設計的綜合實踐活動方案、教育故事、教案、小課題、論文等進行評獎;

  二、小荷雖露尖尖角,已有蜻蜓立上頭—綜合實踐活動取得的成績

  綜合實踐活動以開放的課堂形式,豐富的資訊容量,個性化的實踐體驗,越來越受到學生的青睞。它最大限度地拓展了學生的學習空間,為學生創造了親密接觸社會、體驗生活的機會。在活動實施的過程中,學生從選取課題到構思方案,從查詢資料到記錄過程,從彙報活動情況到撰寫總結報告......培養了合作意識,鍛鍊了實踐能力,提高了收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學會了在生活中學習,在實踐中提高自己。

  當然,在引導學生進行實踐的過程中,因為沒有固定教材、現成的教學參考資料,教師每組織一次活動,都必須經過反覆的思考。周密的策劃;為了應對活動過程中,來自學生或實際生活的每一個具體問題,教師必須廣泛的查閱有關資料,進行文化知識的儲備;為了使活動更加吸引學生的參與,老師還要不斷地創新組織形式、豐富教學手段……因此,在綜合實踐活動實施的過程中,教師的專業素養同樣也得到了提升。

  可以說,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起到了培養學生、鍛鍊老師、推進課改,提升學校的作用。《禮儀教育》活動,學生禮儀習慣贏得了家長的肯定得到了社會的好評。基本禮儀使學生做到儀容儀表端正,養成了勤洗手、勤剪指甲、勤洗澡、勤換衣等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交往禮儀使學生初步學會了站在他人的角度考慮問題,學會了商量,懂得謙讓,還學會學會了交往、用餐中的一些禮節要求;學校禮儀中學生學會主動了向老師、同伴問好、道別;知道飯前便後要洗手;活動中懂得等待、謙讓;學會了傾聽、不隨便打斷別人的談話;透過公共場所禮儀的學習,學生能維持環境衛生,不亂丟垃圾,做到物歸原處……《走進端午》活動,學生學會了上網查資料,建立自己的資料夾,製作簡單的網頁,領悟了屈原的愛國精神。《煤矸石的開發和利用》活動中,學生會如何進行社會調查,並在各項社會調查活動中,鍛鍊了與人交往的能力,提高了動手能力,培養了小組合作能力,使學生在瞭解和參與社會活動中,提高社會認識,豐富社會體驗,為他們將來適應社會和創造美好的社會生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三、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展望

  相對於其他類知識性學科,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因其博大的研究領域和精深的研究縱度,必然要承擔起更重要的教育職責。傳統學校教育所缺失的,綜合實踐要勇於肩負起來。

  在我校領導對綜合實踐活動的密切關懷下,我校有著一個對綜合實踐活動高度重視的行政管理集體,有著一支對綜合實踐活動充滿熱情又業務精通的專業教師隊伍,有著一批在前期培訓下已初步掌控和理解綜合實踐課程真正意義,而正迅速成長起來的學生團隊,我相信,"綜合實踐活動"這個在現階段仍然被某些學校視為"燙手山芋"的課程,在我們學校必然成為人人爭搶分食的"香餑餑"。我們也絕對相信,綜合實踐課程的視野必將由現階段的學生的綜合發展擴充套件到學生的全面發展,必將由學生的全面發展,擴充套件到全人類的現代發展,而我校綜合實踐課程教師的專業素養也將日趨成熟,課程開發技術將日趨完善。同時,我們清醒地認識到,綜合實踐活動不能獨善其身,不能孤立地以其一門課程求其新而獨立門派。它還要介入傳統課程體系之中,透過遷移作用深入到傳統的學科課堂教學組織、形式與方法之中,以發揮改良功效,否則就會失去其新鮮的生命力。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我校始終堅持著"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是實現社會後備力量全面進步的重要前提。",而社會綜合實踐活動則是提高學生該能力與水平的最好載體與標杆,雖然,在有限的區域範圍內,我校的綜合實踐活動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和兄弟單位比起來,還存有很大差距。綜合實踐是課改的新生兒,實施之路任重道遠,但只要有正確的教育觀念,奮發有為的敬業精神,團結求實的工作作風,我們有信心讓它成為新課程中一顆閃亮的"明星"。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