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的有機物評課稿
身邊的有機物評課稿
本堂課對張老師的課分三個觀察角度剖析,分別闡述如下:
課堂觀察量表一:觀察中心新課程背景下的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
觀察點1、課前是否準備充分,準備的怎麼樣?
老師準備充分,課件製作精細,完整合理,實驗準備充分細緻,安排有條理。
觀察點2、參與提問/回答的人數、時間、物件、過程、質量如何?
參與提問的/回答的人數多,有個別回答有集體回答,全班同學積極思考,認真分析,回答的質量較高。
觀察點3、參與小組討論的人數、時間、物件、過程、質量如何?
參與小組討論人數多,學生幾乎都動起來了,過程熱烈、積極,效果好。
觀察點4、學習中,能否運用已經掌握的知識與技能,解決新問題?
學生能運用已學過的知識,分析解決新問題,有關木衛六的環境如何學生觀點新穎,分析透徹。
觀察點5、預設的目標達成如何,有什麼證據(觀點/作業/表情/板演/演示)舉例:
對於有機物概念的'理解和運用,大多數學生回答問題的準確率高。
課堂觀察量表二:教師的提問和解決方式
1、什麼是有機物?什麼是無機物?2、哪些地方有甲烷?3、烷烴中的甲乙丙丁代表什麼?4、能不能推斷出烷烴的結構式?5、有機物、無機物的差別?6、如何知道丁烷有什麼元素組成?7、根據實驗現象定性說明丁烷的組成?8、如何定量的推知丁烷的組成?問題的性質有記憶的、理解的、運用的。問題解決的方式有集體討論、個體回答、有探究。教師理答方式有追問,對學生的回答鼓勵、稱讚,鼓勵學生提出問題,不斷啟發。
課堂觀察量表三:學生的錯誤和老師處理
學生錯誤1、二氧化碳中含有氧氣。教師引導學生自糾錯誤,二氧化碳中含有氧元素。
總評:本堂課教學目標明確,科學,教學內容呈現的方式合理;運用問題展現解決的思維過程值得大家學習;還有張老師善用科學中的小故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有良好的教學素養和紮實的教學基本功,課的設計新穎有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