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一無二的伊凡》讀後感範文(通用6篇)

《獨一無二的伊凡》讀後感範文(通用6篇)

  讀完某一作品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獨一無二的伊凡》讀後感範文(通用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獨一無二的伊凡》讀後感1

  在開始讀這本書的題目時,我還有許多個令人費解的問題:伊凡是什麼?為什麼獨一無二?為什麼獨一無二————等讀完第三章的時候,我才知道伊凡是一隻銀背大猩猩。並且它還是個大力士。讀完整本書之後,我還知道伊凡會畫畫,稱自己是藝術家。它還認識了許多好朋友動物包括人類,這讓原本待在籠子裡寂寞了三十年的伊凡,突然開心了不少。為自從有了朋友們以後,伊凡有了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多了仗義和友誼。一下子,它覺得自己的生活變得有趣極了!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我喜歡這本書。

  這本書對我印象很深刻,尤其是當大象史黛拉臨死前囑咐伊凡要照顧好小象露比時的那一部分。在這以後,伊凡的肩上有了保護露比的重任。從此以後,伊凡給露比講笑話和它從前的故事:“我以前,出生在深林,有爸爸媽媽和弟弟妹妹,那個時候,生活得可好了。直到有一天,一個可惡的獵人抓走了我和我的親人。一個原本幸福的家庭被拆散了——”伊凡看到露比受傷了,會幫它養傷,看到累了,不去打擾它,還會安安靜靜地看著它,直到露比睡著了——伊凡全心全意地照看露比,最後露比被送進了一個天然野生動物園,在那裡,它自由自在,無憂無慮,過得很舒服。就這樣,伊凡完成了史黛拉交給他的任務。對了!伊凡也沒有永遠住在那個大籠子裡,它被送進了動物保護區。這個結局真好!

  自從讀了《獨一無二的伊凡》這本書後,我的心中隱隱有了對動物的心得。原來,動物也同人類相似,也有和我一樣的感情和充滿愛的生活家庭。不能因為錢,而去深林中不顧結果地捕殺,拆散動物的家庭。我們應該保護它們呀!

  《獨一無二的伊凡》讀後感2

  寒假裡,我懷著激動的心情讀了《獨一無二的伊凡》這本書,深有感觸。

  書中故事的主人公是一隻善良的銀背大猩猩——伊凡。它原來和家人生活在中非,父母被人類殺死,它和妹妹被送往城市。伊凡住在巔峰商城,與人類和平共處,它很喜歡畫畫,它覺得這裡就是它的家。當可愛的小象露比到來後,喚醒了伊凡對叢林的記憶。大象因病沒有得到及時治療而去世,更讓伊凡意識到這裡只是個牢籠,不是家。當商城老闆的木棍向不願表演的露比揮起時,伊凡徹底憤怒了!最終它憑藉著自己的繪畫技巧,在好朋友——人類茱莉亞的幫助下,伊凡和朋友們被送到了動物園的野外自然區,彼此都見到了同類,快樂地生活在一起。

  讀了這個故事,讓我想起了大海雀、猛獁象、劍齒虎和渡渡鳥等被人類滅絕的動物,它們因為肉質鮮美或皮毛珍貴而被人類趕盡殺絕。我還想起了新聞中曾經播放的廣西玉林狗肉節,在那裡,每年要屠殺一萬多條狗,許多狗被活活電死、燙死或被剝皮。屠殺者手段殘暴,場面血腥,簡直無法用語言來形容。

  “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球星姚明的這句話振聾發聵。是的,只要人類對動物和動物的器官沒有需求,那些動物販子和偷獵者就不會捕捉和獵殺動物了。在這地球上,所有的生命都是平等的,不存在高低貴賤之分,所以我們要愛護動物,不要傷害它們。因為世間萬物都值得擁有一個安全的,可以被稱之為“家”的地方。

  讀完這本書,我希望大家能給動物們一片藍天,讓世界更美好!

  《獨一無二的伊凡》讀後感3

  漫畫、卡通、寓言、童話和小人書曾讓我百看不厭,此外,我也喜歡看勵志方面的書,眼前這本《獨一無二的伊凡》,著實叫人喜歡。

  《獨一無二的伊凡》是美國的凱瑟琳·艾波蓋特編寫的,主要寫了:伊凡是一隻好脾氣的成年大猩猩,他從還是猩猩寶寶時就住在巔峰商城,是這裡的大明星。直到有一天,天真可愛的小象露比到來了,喚醒了伊凡對叢林的模糊記憶。當大象好友因沒有得到及時治療而去世,伊凡憤怒了!他要履行對朋友的承諾,他要幫露比逃離這裡,前往一個被稱為家的地方。

  看完了書,我沉思了:在這個世界上,除了伊凡,還有更多動物受著人類的控制,比如馬戲團的小猴子,在我們愉快地欣賞著它的表演的背後,那隻小猴肯定被打得傷痕累累過,被訓練員罵過,說過無數次。這個故事是人類把野生動物作為寵物的慾望。作為啟蒙運動與博物學的子嗣,動物園、植物園、馬戲團和博物館曾經承擔著人類與自然之間聯絡的重任。可是,有些機構為了啟發人類的文明之美,犧牲了動物們的自然屬性。這導致大量活體動物的買賣,造成了許多動物幼崽終身失去家庭、家人,變成了孤獨的活體標本。

  文明之美和自然之美真的無法共存嗎?小象露比和大猩猩伊凡的夢想或許給了我們答案。壞的人類毀滅了動物們的舊家,但還有更多好的人類用自己的力量給伊凡繪出新的夢想。

  善待自然與動物吧!就像善待和我們有著98%相同基因的大猩猩那樣,才能讓我們走出人類自身的孤獨星球。

  《獨一無二的伊凡》讀後感4

  大家好,我要給大家推薦的一本書叫《獨一無二的伊凡》。一聽書名,是不是就覺得很特別?但這可不是關於人的書,是關於一個大猩猩的書。

  這個大猩猩叫伊凡。這個大猩猩可不是普通的大猩猩,還是個藝術家!如果你想知道後面的故事,就繼續看下去吧!

  我最喜歡的角色,不用說,肯定是伊凡啦!但究竟為什麼說這個大猩猩是個藝術家呢?

  是因為這個大猩猩真的會畫畫!一個叫茱莉亞的小女孩經常會帶給伊凡蠟筆,伊凡覺得自己跟茱莉亞一樣,因為他們都是藝術家。

  伊凡經常會畫自己吃掉的食物,比如說一個剩下的香蕉皮。雖然人們會把圖畫上的香蕉皮說成一架黃色的飛機之類的。他還會跟新來的小象朋友解釋什麼是藝術呢!伊凡真的很細心,我打賭,你可從來沒見到過一個大猩猩是多麼追求藝術!

  伊凡有一次畫了一個小甲蟲,管理員麥克走過來,就說“這黑色的東西是什麼?”茱莉亞一眼就看出來了,就說那是個甲蟲。伊凡畫了一段時間的圖畫後,管理員麥克就發現,大家喜歡買大猩猩畫的畫,儘管大家都不知道那是什麼。很快,伊凡的畫便被拿到一家禮品店去賣!你能想象嗎?一隻大猩猩親手畫的畫在售貨架上!

  不止這一個人物有這麼精彩的故事。還有虛心好學的小象露比,溫柔可親的大象史黛拉,流浪狗鮑勃,管理員麥克,茱莉亞和她爸爸,各種各樣的人物形象都會讓你愛上這本書的!(相信我哦!)

  我覺得一個大猩猩沒有什麼特別的,在我還沒有讀這本書之前,我只覺得讀書很無聊,但讀了這本書之後,我對讀書有了新的興趣。我喜歡這本書裡面所有的情節和所有的人物。讀這本書的時候,我真的感覺很快樂,每天都想要讀這本書。還是那句話,一個大猩猩沒有什麼特別,沒什麼可以想象,但我覺得,你永遠想象不了一個藝術家大猩猩!

  《獨一無二的伊凡》讀後感5

  “我是伊凡,我是一隻大猩猩,事情不像表面看起來那麼簡單。“

  有一隻叫伊凡的大猩猩,在很小的時候便離開了家園,被人送進了馬戲團。多年以後,他的繪畫天賦受人關注,而他的鬱鬱寡歡使人們動了送它回家的念頭。經過努力,伊凡和故事裡的那樣,回到了家,結識了它親愛的“金雅妮”,組成了新的家庭。

  如果你只覺得內容就是這樣的話,那你就錯了。這是作者的善意,同時卻也是她的狡猾——她看似是在講猩猩、講大象和小象還有小狗,可在故事的程序裡,那獨一無二的伊凡,分明是“獨一無二的我們自己”。他自命不凡,卻受困於囚籠,可他不甘心,仍然把這方寸之所稱作是自己的“領地”。他一無所有,原本已經認了這不再可選擇的`悲慘命運,可面對垂死的老朋友的託付,面對一個“小朋友”原本活蹦亂跳的生命可能墮入的悲慘黑暗……它決定奮不顧身,用自己微薄的所有,去賭一個救贖的可能。作者竭盡所能講一個故事,只是為了讓讀者相信她想要闡明的道理。孤注一擲的伊凡把孩子送回了家,也成就了自己那始終沒來由卻一直堅持的獨一無二的命運。結局是美好的,孩子是開心的,多疑的大人總不容易輕信,但沒有人,不願意嚮往光明。

  這個題目其實是並沒有太多深意,只是因為讀完這本書,不禁讓我想起了自己,是呀,當我遇到了困難時,我有敢於面對嗎?當我的朋友受難時,我是不是第一個站出來的呢?我是否有像伊凡一樣捨己為人的精神和品質呢?可是小小的我只會推卸責任,如果我沒有朋友、父母的幫助,我還能成功嗎?這本書讓我著迷,它使我反思人類和動物的關係,它將會改變我的一生,我時常為伊凡和它的夥伴們感動雀躍,也為伊凡與生俱來的責任感慶賀,這就是獨一無二的伊凡。

  伊凡那可貴的精神品質讓我驕傲。我時常想,在絕境當中,為別人伸出援手,其實這也讓我覺得是獨一無二的一件事。

  《獨一無二的伊凡》讀後感6

  在這個暑假,我讀了一本《獨一無二的伊凡》,深受感觸。

  書中主要講了伊凡本來生長在熱帶雨林,可以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的,後來因為人類的迫害,使它失去了父母和妹妹,那時伊凡還小,甚至都不知道悲痛。長大過程中被帶到人類居住地“巔峰商城”,被人類關押在籠子二十七年,給人類當雜耍,有時候學習高難度動作做不到位,還會被人類鞭子抽打。至始至終不知道自己出生於哪裡,隨著小象“露比”的到來,使他知道了自己本來是生活在自由的天堂熱帶雨林的。但很多市民對動物園的工作人員的這種做法表示出很大的憤懣,最後,伊凡等許多動物們被解救到亞特蘭大,去過本來無憂無慮的家園生活了。

  讀了這本書,我便知道我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動物殺害者”:我們家螞蟻成群,自然是因為我嘴饞,家中甜食多,我走到哪裡,他們便跟到哪裡,騷擾我寫作業,所以我就只能一一將它們捏死,我殘忍的手法一點也不比伊凡的“東家”弱。

  我家住在山邊,常有蜜蜂飛來,在我家的屋簷上做巢,而調皮的我,常和小夥伴們拿根曬衣杆子捅蜜蜂窩玩,使他們失去了家園。而我卻不想想我自己如果家被人拆除,是怎樣的痛苦。

  還有我奶奶養的兩隻公雞,我非常討厭他們夜晚睡在我家客廳的窗臺上,拉屎拉尿,臭氣熏天,而奶奶卻像比養我這少爺還耐心,見了它們就微笑著。我看不來雞的地位在奶奶眼裡都比我高了。於是我就常常嚇唬它們,每天晚上把他們趕出去。

  前幾天讀了馬寅初的傳紀,他見孫子把螞蟻踩死,就很嚴厲地和孩子說:任何動物也都有和我們人類一樣的生命,我們沒有權利剝奪他們的生命和自由。

  透過這本書,使我在以後的生活裡會更留心人和動物的和諧。珍愛生命,生命應該得到自己種族的王國裡的最大自由。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