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智慧讀後感(精選12篇)

人生的智慧讀後感(精選12篇)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後感呢?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人生的智慧讀後感(精選12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人生的智慧讀後感1

  近來閱讀了叔本華的《人生的智慧》一書,頗多感觸,寫出來與大家共享。

  《人生的智慧》是叔本華1850年寫的《附錄和補遺》中的一部分。叔本華是德國著名的哲學家,唯意志主義和現代悲觀主義創始人。他一生未婚,沒有子女,以狗為伴。他的作品蘊含著豐富而偉大的哲學思想,但早期的作品並不受到同行們應有的歡迎和理解,當然也不會得到世人認可和讚許。金子總是會發光,在去世的前幾年,叔本華終於獲得了他早應獲得的名聲。

  書中講述了,決定人生命運的根本區別在於三項內容:人的自身,人所擁有的身外之物和人向其他人所顯示的樣子。人的自身對於造成人們的幸福抑或不幸福會產生根本和徹底的影響,它包括人的健康、力量、外貌、氣質、道德品格、精神智力及其潛在發展。人所擁有的身外之物,亦即財產和其他佔有物,對人的幸福的影響僅次於人的自身。人向其他人所顯示的樣子,是指人在其他人眼中所呈現的樣子,亦即人們對他的看法。他人的看法又可分為名譽、地位和名聲。這些對人的幸福所發揮的作用是最微弱的。

  我們應該愛護,培養和發展我們的自身,因為它是我們得到幸福的關鍵,對我們的幸福起決定性的作用。最直接帶給我們幸福的莫過於輕鬆、愉快的感官,因為他所帶來的好處是即時呈現的。一個人如果他能時刻保持輕鬆、愉快的心情,那麼幸福就會想他招著手走過來。所以樂天派是幸福的,他們總能找到高興的理由,擁有輕鬆、愉快的心情。我們的幸福取決於愉快的情緒,而愉快的情緒取決於我們身體的健康狀況。健康的體魄,會使我們精力充沛,幹勁十足,專注於我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沒有人會願意像病人一樣躺在床上,或者坐在輪椅上度過他的一生,因為健康的乞丐比染病的君王幸運。叔本華認為最大的愚蠢就是為了諸如金錢、晉職、學問、名聲。

  痛苦和無聊是人類幸福的兩個死敵,而我們就生活在這兩者之間。當距離痛苦越遠的時候,我們離無聊就越近,反之亦然。生活的艱辛和匱乏產生痛苦,而無聊來自豐裕和安定。普通民眾為了溫飽和免於飢餓,和痛苦進行著曠日持久的戰爭。富人卻不得不面對無聊連續不斷的襲擊。

  金錢之於人其實並沒有人們想象中的那麼重要。人們總是誇大了金錢的作用,以至於為了得到更多的金錢,使用了一些卑鄙下流的伎倆。這樣做的後果是幸福離他們越來越遠,因為傷害了自身,與高貴的人格是背道而馳的,也損害了自己的名譽,儘管名譽對於我們的幸福沒有我們的自身和擁有的身外之物更有優勢。人們希望得到足夠多的錢,好讓他們的後半輩子免於因為錢而造成的不幸,然後瘋狂地追逐金錢,當賺到的錢能讓他們安享晚年的時候,他們又有了新念頭要讓下一代能過上安逸舒適的生活,於是又開始追逐金錢的行動。財富猶如海水:一個人喝的海水越多,他就越感到口渴。人追求財富的慾望,總是難以滿足,因為他們追求財富的慾望總是在不斷地膨脹。金錢可以為我們解決吃飯、穿衣、住房的問題,還可以為我們生病時提供醫藥費和一些意外事故的花費。這也是金錢的真正意義。至於購買華麗的服裝,閃著耀眼光芒的珠寶首飾,名貴的跑車,還有結婚祝壽宴請時鋪張排場,都是浪費金錢的行為。更重要的是這些東西對於我們的幸福並沒有多麼大的好處。

  地位、名譽、名聲對我們人而言都是奢侈品,我們不應該過分地追求,更不要將它們視為生命的支柱。上述三者都是別人賦予我們的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而且可能隨時被別人收回去。其實得到名譽並不難,只要恪守本分,兢兢業業,它自然就會來到你的身邊,因為名譽的要求就是做好你該做的事情。一旦你沒做好一件事情,或者沒去做一件本該有你去做的事情,那麼名譽就會從你身邊溜走,而且一去不復返。名聲被視為名譽的孿生兄弟,名譽會死,而名聲卻永恆的存在。正因為得到後可以永恆的存在,所以得到名聲是很艱難的,在得到它之前要付出常人難以想象的努力。貝蒂在《吟遊詩人》中寫道:高傲的名聲殿堂閃耀在陡峭的山上,要爬上去是多麼的艱難!顯而易見,要得到這一奢侈品並非易事。很多做出過非凡成就,寫出過卓越作品的人,在獲得了他們應有的名聲之前,就已經悄悄地離開了人世。在他們做出非凡成就和寫出卓越作品的年代,這世上並沒有比他們偉大智慧和思想稍微差一點的評論家,更沒有和一樣擁有偉大智慧和思想的頭腦。直到後世,誕生了天才,他們智慧和思想才開始被大眾所知道了解,並且名聲大噪。本書的作者還是幸運的,在他永遠地閉上眼之前,世人就將顯赫的名聲贈予了他,儘管此刻他站在路的盡頭,老邁的頭顱已經無力承受月桂花環。

  我們每個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權利,也非常樂意使用和維護這種權利。但如何才能利用好這種權利,讓我們從這權利中受益呢?這是擺在每個人面前不可逃避的問題。從我做起,從人的自身開始,培養我們良好的道德品格,發展我們豐富精神思想,鍛煉出我們健康的身體。錢不要太多,但不需能保證我們的正常生活不因錢的缺乏而受到干擾。地位、名譽、名聲,我們不必強求,做好本職工作,熱衷於自己的事業。做到了這些,你會發現,幸福的翅膀長在自己的身上。

  人生的智慧讀後感2

  叔本華是德國著名哲學家,唯意志主義和現代悲觀主義創始人。《人生的智慧》是叔本華寫於1850年的晚期著作,正是這本書使叔本華成為享譽世界的哲學家。在這本書中他以“優雅的文體”,暫時撇開了唯意志論的悲觀主義人生哲學,從世俗的角度探討了人生應遵循的原則。該譯本是我國第一部從德文版譯出的全譯本。

  人生的智慧就是如何儘量幸福、愉快地度過一生這樣一門藝術。關於這方面的教誨在哲學上可稱為“幸福論”。因此,這本書著作教導人們如何才能享有一個幸福的生存。

  對於人的幸福起著首要關鍵作用的,是屬於人類的主體的美好素質,這些包括高貴的品格、良好的智力、愉快的性情和健康良好的體魄。

  在這世界上存在三種力:明智、力量和運氣。我想運氣至為重要。

  人生的智慧讀後感3

  沈君,別來無恙吧,近日讀完你送我的小書,感觸頗多,願與君分享。

  《人生的智慧》是德國哲學家叔本華的力作,正是此書讓其晚年得享盛名,讓更多人瞭解其獨具一格的哲學思想。都說叔本華是一個悲觀主義者,但在我看來,他也有積極樂觀的一面,本書雖名為“智慧”,其實是叔本華的“幸福論”,也可算作他的自傳。精妙深刻的語言加上優美的、格言式的翻譯令我大呼過癮,讀書時手中的筆從未放下,基本上每一天都有勾畫。

  開篇老叔就指出,決定凡人命運的根本差別在於三項內容:

  人的自身。即在廣泛意義上屬於人的個性的東西。它包括人的健康、力量、外貌、氣質、道德品格、精神智力及其潛在發展。

  人所擁有的身外之物。即財產和其他佔有物。

  人向其他人所顯示的樣子。即人在其他人眼中所呈現的樣子,也就是人們對他的看法。他人的看法又可分為名譽、地位和名聲。

  對於這三個因素的輕重排序,老叔的結論是:對於一個人的幸福,甚至對於他的整個生存的方式,最主要的就是這個人自身的內在素質,他直接決定了這個人是否能夠得到內心的幸福,因為人的內心快樂或痛苦首先就是人的感情、意欲、和思想的產物。

  這麼棒的開頭一下就激起了我閱讀的慾望,歷經數十個日日夜夜,床上、廁上、火車上,這本書陪我度過了一段愉快的旅程。

  第二章老叔同志花大力氣論述了“人的自身”,強調人應該注重內心修煉和個性培養,尤其要不懈提升、積累精神財富。書中的一句話特別合我胃口——“一個愉快的人總有他高興的原因,原因就是:他就是一個愉快的人。一個人的這種愉快氣質能夠取代一切別的內在素質,但任何別的其他好處都不可以替代它。我們應該把獲得和促進愉快的心情放在各種追求的首位。”隨後老叔強調了健康的重要性,建議大家都“動起來”。他本人常年堅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早睡早起,定居法蘭克福後,無論颳風下雨,每晚都牽著他的狗兒出外散步。本章結尾部分有一個發人深省、振奮人心的結語:“當一個人註定要把自己的精神印記留給整個人類,那麼,對這個人就只有一種幸福或者一種不幸可言——那就是,能夠完美髮掘、修養和發揮自己的才能,得以完成自己的傑作。”這其實是作者本人真實的內心獨白,才華橫溢的叔本華在29歲即完成了開宗立派的鉅作——《作為意欲和表象的世界》,但直到60多歲才為世人所稱頌,如果沒有那樣強大的心理暗示,他怎能堅持那麼久?這讓我想起了路遙在《早晨從中午開始——<平凡的世界>創作手記》中的一段話:“在狂熱緊張繁忙的工作中,主要的精神狀態應該是什麼?那就是認定你在做一件對你來說是前所未有的工作,甚至是做一件前無古人的工作。不論實質上是否如此,你就得這樣來認為。你要感覺到你在創造,你在不同凡響地創造,你的創造是獨一無二的;你應該為你的工作自豪,就是認為他偉大無比也未嘗不可。這不是狂妄。只有在這種‘目中無人’的狀態下,才可能解放自己的精神,釋放自己的能量。應該敢於把觸角延伸到別人沒有到過的地方,敢於進入‘無人區’並樹起自己的標誌。……照耀你的世界的光芒應該是你自己發出的。”沈君,讓我們一同發掘並釋放自己的突出才能吧!

  第三章老叔介紹了“人所擁有的財產”。

  第四章大篇幅論述了“人所展現的表象”,對我啟發最大。老叔悲觀地說:“幾乎所有的人畢生不息地奮鬥,歷經千難萬險,最終的目標就是讓別人對自己刮目相看。”捫心自問,我又何嘗不是呢?所謂的“透過提升自身影響力、幫助別人以實現個人價值”,說到底也是自己的虛榮心作祟吧?過分在意別人的看法導致人不能平靜地生活、工作、學習,從而不能為自己而活!讓自己內心強大起來,接受真實的自我,不畏人言,坦蕩蕩勇敢選擇要走的路、要過的生活。到那時候,內心的幸福就如期而至了。有一句話與你共勉:“具有價值的不是名聲,而是藉以獲得名聲的東西——它才是真實存在的,而以此獲得的名聲只是一種偶然意外而已。……例如我們羨慕一個偉人,並不是因為這個人被那些缺乏判斷力、經常受到迷惑的大眾視為偉人,而是因為這個人確實就是一個偉人。他的最大幸福並不在於後世的人會知道他,而在於在他那裡我們看到了那些耐人琢磨、值得人們永久儲存的思想。他的幸福是被自己掌握的。”

  第五章“建議和格言”是本書內容最多的部分。在本章裡,老叔表現了自己悲觀、現實的一面——理性的人尋求的不是快樂,而只是沒有痛苦。本章以小節的形式列出了人們在生活中常犯的毛病,如嫉妒、不能節制慾望、過度勞作等等。老叔對每一個問題都做了精當的評論,但因為內容過分接近現實,讀起來如同“卡耐基論人性弱點”那種教人為人處世的成功學著作,略覺反感。

  第六章“人生的各個階段”是本書的完美收官。老叔大聲疾呼把握現在——“我們終其一生都只是生活在現時此刻。”不必太未雨綢繆、思考遙遠的未來,也不宜總是如閨怨的少女般懷念再也回不去的過去。“不管我們能夠生活多長時間,我們都只享有那不可分的現時此刻,除此之外,別無其他。”沈君,讓我們都過好每一天,享受此時此刻此岸的生活,但也不能在溫柔鄉中迷失自我、忘記使命——“生來就註定要成就一番偉大事業的人,從青年時代起就在內心秘密地感受到了這一事實。他就會像建築蜂巢的工蜂那樣去努力完成自己的使命。”

  臨近結尾,我想緬懷一下這位偉大的哲學家,他讓我重新認識哲學的魅力,哲學是平易近人的、屬於每個人的學問。正如他在教授第一堂哲學課時所說:“在康德以後,很快就冒出了盡是玩弄字詞的詭辯者。他們亂用莫測高深的字詞,把他們時期的有思考能力的人弄得煩膩和厭倦,把這些人嚇得從此遠離哲學,不再信任這種學問。但現在,某一更具思想能力的人將會出現,使哲學重新恢復其榮譽。”終其一生,叔本華都近乎頑固般堅持這一原則,從不故弄玄虛、矯揉造作,始終忠實於自己,為人類寫作。1860年9月20日,72歲的叔本華在書房與世長辭,孤獨地走完了他的人生旅程。密友格溫納獻上了如下致辭:“對於自己要完成的使命,他懷著鐵一樣的信念。在那漫長的、不公正的默默無聞之中,他從不曾偏離其崇高的孤獨路徑半步。在自己選定的事業中,他真可稱得上恆兀兀以窮年。”

  沈君:前路漫漫,風雲變幻,仕途艱險,使命永駐。作為四年室友,我對你懷著深深的感謝,藉此機會送上你畢業前給我的祝福:人生的智慧在於無論富貴還是貧賤都能幸福愉快地度過。願君無論身處何環境,均能堅守自己最真實的內心,制止最原始的慾望!

  願幸福與君同行!

  人生的智慧讀後感4

  哲學書我一直看的.很少,因為覺得全是大白話,道理翻來覆去的說。初看,哇,好有道理,自己想想,又覺得貌似什麼也沒說,因為哲學在邏輯上的論述,都是可以合理解釋的,最後的選擇還是需要自己做判斷。

  最近馬馬虎虎地看完了叔本華的《人生的智慧》。我對叔本華並不瞭解,是看到了有推薦這本書的,正好想看書了,就決定看一看。

  這本書內容很少,但是精煉,有深意。對於人生的智慧,叔本華到沒有直接去說,只是圍繞著“人”來講一些道理,講到了人,幸福、不同層次的需要、別人眼中的人,人的一生幼青老階段以及延伸出來的一些作者的看法和人生建議。對“人”從裡到外,從以前到現在,從內窺自身到外審整體,從財產、技術到精神、幸福都談論到了。基於目前的閱歷,我能得到的思考可能不多,但文中有兩處內容,讓我很有感觸。

  “我們幸福的原因在於我們自身之內,而非自身之外。”

  這句話,咋一看其實就是一句白話,更像是一晚陳年雞湯。我們或許會說,幸福是比較出來的,你沒有那麼重的攀比心,就是幸福的,各自有各自的幸福。我們或許會說,你總拿自己的不幸和別人的幸福相比,又怎麼會感到幸福呢。這些話我也拿來去安慰過朋友,寬慰過自己,但始終沒有說服自己,因為一段時間後,我又會陷入不自覺的比較、難過、不幸福的感覺中。

  叔本華的想法是說服了我,他說“如果沒有精神上的追求,就不會獲得精神上的快樂”。如果一個人追求的是外在的感官享受的幸福,那麼感官麻痺後就需要更具刺激性的事物去刺激感官。如果一個人追求的是某個領域的研究成果,他會對這個領域的內容感到非常興奮,那麼他對於其他人或者事所表現的不感興趣甚至是漠視也是可以理解的了。所以,一定要想清楚自己最終追求的到底是什麼層面的東西。我並不覺得追求精神或者追求物質有不同或者高低之分,只是真正明白了內心深處了想法,才會明白怎樣滿足自己,怎樣提高幸福指數。

  “如果一個人缺少符合他年齡的神韻,那麼他就會擁有他那個年齡特有的各種不幸,我們終其一生都只是生活在現時此刻。”

  以前的我,總是希望事情盡善盡美,多聽一些意見,多做一些考慮,多做一些及計劃,多儘量避開一些“坑”,甚至想過,我要記錄下來,以後告訴我的孩子,怎樣去避免掉這些。但同時,我也在思考另一個問題,萬一我的孩子不願意聽我的,執意為之,我是要堅持,還是要放下。現在,我想我會放手,我會給孩子建議,讓他明白任何事情是立體的,多面的,不是填空題而是多選題,但是最終判斷在他,最終選擇在他。我並不是懼怕不幸所以這樣。

  不幸是主觀的,不同的人的不幸是不一樣的。我能想到的一個情形,就是早戀。青春期的時候,懵懂多情,在乎一切,但是我們被教導的是壓抑,並不是有效的疏導。長大了呢,不止一個人對我說,回想過往,最遺憾的是校園期間沒有一段值得回憶的懵懂情感。他們不幸嗎,有人覺得,有人不覺得,但是他們的確缺失了人生中不能再重來的一部分,經歷或者認知。

  如果有機會,我會再讀一遍,或許到時候會得出其他的想法吧。好書值得多讀。

  人生的智慧讀後感5

  《人生的智慧》內容簡介:叔本華哲學思想被認為是柏拉圖的觀念論康德的認識論、吠陀的泛神論及厭世觀四者的融合。其中討論的話題眾多,內容樸素深刻,十九世紀末的很多大思想者,大都從中汲取了營養,尤其是尼采,對叔本華的理論一直情有獨鍾。更有好事者認為,尼采某種程度上是繼承了叔本華的衣缽,雖然二者哲學的最終結果不一樣,但都是唯意志論的大哲人,都認為意志才是世界的本質。同時,叔本華的生存空虛學說也奠定了其悲觀主義哲學的基礎。

  《人生的智慧》一書取自《附錄和補遺》,它其實是獨立成書的。這本書討論的事情與我們的世俗生活至為接近,諸如健康、財富、名聲、榮譽、養生和待人接物所應遵守的原則等。正如叔本華所說的,在這本書裡他儘量從世俗、實用的角度考慮問題。因此,這本書尤其適合大眾閱讀。

  人生的智慧讀後感6

  說心裡話,哲學書對我而言太深奧了,一般情況下我不會購買這類書,因為讀不懂。

  人生的智慧,這五個字吸引我決定讀一下,而這是第二次閱讀。第一次泛泛地讀了,毫無收穫。

  於是決定再次讀一遍。應該坦誠地說,這一次讀後,有了一點點的感悟。

  一、縱觀全書,叔本華的關於人生的智慧的哲學思想充滿了哲理和美,我完全同意他的觀點:真理可以耐心等待,因為真理是永存的。

  叔本華在書的開章,就解釋了何為人生的智慧:“如何儘量稱心、愉快地度過一生這樣一門藝術。”也既是人生如何獲得幸福。

  書中用六章闡述了人生的基本劃分、人的自身、人所擁有的財產、人所展現的表象、建議和格言以及人生的各個階段。

  作者引用了亞里士多德的哲學觀點,將人生得到的好處分為三個部分——外在之物,人的靈魂,人的身體。作者用這個觀點逐一論述了人的一生中獲得幸福快樂的途徑和關鍵。

  二、這本書讓我明白,對人的幸福起著首要和關鍵作用的,是人的主體獲得的好處:高貴的品格、良好的智力、快樂的性情、愉悅的感官和健康良好的體魄。仔細想想,確實有道理。沒有好的身體,談何快樂?沒有愉悅的感官又如何感覺到快樂呢!

  所以,我們應該將身體的健康重視起來,而不是年輕時忽略身體、透支身體,年老時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卻沒有機會後悔。

  叔本華在論述人的一生如何獲得快樂幸福時,用很多語言和引用否定了財產的多少對人生快樂幸福的作用。即使人的財富可以讓人實現很多願望,但是財富猶如海水:喝得越多越口渴。因為人類是一個貧乏不堪、充滿需求的物種,對財富有更多的尊重和崇拜。而權力可以獲得財富。但是同時,財富和權力不會永恆存在,因此擁有這些的人不會有真正的快樂幸福,而保護財富和對權力的極力維持,讓人充滿了焦慮和疲憊……

  所以,作者得出結論——人獲得幸福快樂的智慧最重要的一點是在關注現在和計劃將來兩者之間達成一個平衡,明白這個世界上或許只有得到教誨才會感到快樂。所以,得到教誨就是學習和接受新知識和新的思想,也只有學習才會讓人感覺到無盡的快樂,也就是精神上的獲得才是永恆的和真正的!

  一本好書,但是我不知道如何把它的精髓寫出來,拋磚引玉,希望大家靜下心來讀一讀,用哲理來讓我們獲得人生的智慧……

  人生的智慧讀後感7

  一直以來,我以為幸福是因為外在的環境,例如財富,名聲,威望,名譽,讀了《人生的智慧》,我才知道幸福來源於我們個體,個體的差異顯示出幸福的度,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認知不一樣,感受不一樣,所謂財富等的一切只是一種媒介。我們從我們自己那裡汲取的幸福遠比從我們周遭所獲得的要多更多。最高階的、最多樣的、最持久的幸福是那些思想上的快樂。而思想上的快樂,主要源於思想的力量。來源於個體。

  需求越少,要求越低,幸福感指數越高。

  同時,有很多新的見解:書中寫到痛苦和無聊是人生幸福的兩個死敵。每當人們遠離其中的一個,就靠近了另外一個;一個人對痛苦的感受能力與對無聊的感受能力成反比。一個人對與人交往的熱衷程度,與他智力的平庸和思想的貧乏成正比,人們在這個世界上要麼選擇痛苦,要麼選擇庸俗和無聊,確始終只能選擇其一。

  最後,金錢才是年老後唯一的需求,這一說法的確如此,我的父母都是80多歲,我們五兄妹給她們拿錢和買東西,相對拿錢她們更開心,讀了《人生的智慧》很有體會,所以為了父母開心幸福,除了買東西可以多給她們錢。

  人生的智慧讀後感8

  花了一天的時間,拜讀了叔本華的《人生的智慧》,敬佩不已。現在欣賞到大師級的文字、音樂,常常由衷的發出敬佩的感受。人類的感情中,嫉妒是很普遍的,羅素說過,女人對世界上所有其他女人都有可能產生嫉妒,男人則通常對同行的男人產生嫉妒;幸好,上帝還賦予了人類另外一種高尚的感情,那就是敬佩。希望自己能夠多發展敬佩這種感情,也許將來會有時間和意願去欣賞藝術、美術、雕塑之類的內容,但就目前而言,書籍、文字可能是最容易得到,內涵也最豐富的藝術形式。

  讀這本書的過程中,常常被叔本華的比喻引得忍俊不住,雖然這本書完成的時代在叔本華的後半生,但在這本書中,叔本華常常表現的像個自負的孩子,對自己的生活方式異常熱烈的表示支援,用自己的哲學思想為個人的生活作了最好的註解。舉幾個讓人非常耳目一新的見解:

  痛苦和無聊是人生幸福的兩個死敵。每當人們遠離其中的一個,就靠近了另外一個;一個人對痛苦的感受能力與對無聊的感受能力成反比。一個人對與人交往的熱衷程度,與他智力的平庸和思想的貧乏成正比。人們在這個世界上,要麼選擇獨處,要麼選擇庸俗,沒有其他的選擇了。

  亞里士多德說過,理性的人們追求的不是快樂,而是沒有痛苦。亦即:所有的快樂,其本質是否定的;而所有的痛苦,其本質確實肯定的。舉個例子,哪怕你平常生活的90%都是順利的,你很少感受到這些順利給你帶來的快樂,即使有,也只是轉瞬即逝;但只要有些微的痛苦,比如說牙疼、損失少許錢財,這個痛苦都會時時的拜會你,給你帶來深刻的印象。因此,快樂只是表象,無法持久,這是由人的本性決定的,世上人們都去追求快樂,感官上的,情慾上的,權利上的,但殊不知,只有痛苦是持久的。因此,與其追求快樂,不如避開痛苦。

  獨處的好處,一個人只有感知能力非常豐富,對別人的依賴性很少,才能從獨處中自得其樂,而獨處對於天才而言,則更是必需的部分。一個無法忍受,無法從獨處中獲得快樂的人,其思想和智力,都是貧乏的,是這世上大多數庸俗的人的一部分。想想你可以避開的哪些俗不可耐的人,你一定會好好享受獨處的好處。

  哲學家,是探索人類靈魂的先行者,是人類思想文明的開拓者,他們的思想往往遠遠領先於他們的時代,不被當時所理解,但最終真理就是真理,即使過了幾百年,也會被重新認定;所以也有一種說法,在當代就被大家讚揚的傑出人物,往往死後會被遺忘。因為天才就是引領人類的火把和旗幟,他們永遠前行在大多數人的前面!

  人生的智慧讀後感9

  我很慶幸能夠在徘徊在痛苦與無聊時讀到叔本華《人生的智慧》這本書,這給我這段生活帶來了無窮的慰藉,叔本華認為痛苦和無聊是人類幸福的兩個死敵,但人們總在它們之間搖來擺去——脫離了痛苦,便開始無聊;不無聊時,多半痛苦著,程度輕重而已。

  “世界上,除了極少數的特例外,我們的選擇實際上只有兩個,要麼庸俗,要麼孤獨。”

  與別人交流是無聊的,特別是這個人與你的差別很大的時候,開口不是眾所周知的真確就是無窮無盡的日常。這點在多人的交流中更加明顯,越多人參與的團體,它的內部就越無趣,越枯燥。但一個人也是痛苦的,生理的社交動機在不斷的抓撓你的內心,所處環境的物件越少,越能感受到孤獨的痛苦。無論如何,都讓人難以持久的生活地的心如意,最終都只能在學習和讀書,當時間和注意力被這些極度耗費精力的行動中消磨殆盡,才能得到最後的放鬆。於是,某種程度上說理想的幸福是伴隨著孤獨的。

  把部分的孤獨帶進社會人群中去,學會在人群中保持一定程度上的孤獨。這樣,他就要學會不要把自己隨時隨地的想法馬上告訴別人;另外,對他人所說的話千萬不要太過當真。他不能對別人有太多的期待,無論在道德上抑或在思想上。對於別人的看法,他應鍛煉出一副淡漠、無動於衷的態度,因為這是培養值得稱道的寬容的一個最切實可行的手段。

  孤獨並不是一種被主流聲音肯定的行為,我們更倡導與他人交流,於是我常常在不想找人交流和不想孤獨中徘徊。這樣的徘徊的折中,便是叔本華所說的在人群中保持一定的孤獨,很遺憾,時至今日我很少能做到這個恰當的度。我認為我更多的時候會感到孤獨而不是無聊,在沒有足夠動機的時候,我寧可在孤獨中度過。而這份孤獨才是促使我不斷去尋求更多替代社交的物品的動機。我才有機會接觸這些心理學,哲學的論述。

  叔本華的論述給了我足夠的代入感,讓我沉迷其中,但隨著讀書的深入,一些問題也愈發凸顯。人生的幸福是否真的需要孤獨呢?

  我並不喜歡這樣的觀點,動機理論認為交流的動機是人生來具有的,是人在自我實現的路途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偶然的孤獨是我們所排斥的,不是因為我們都是沒有思想的“庸人”,而是我們生而如此。在人本主義的觀點中,人生的幸福,是可以在需求的滿足中,一步步地得到,在這個過程中,並沒有孤獨的地位,也許我們可以從外表認為部分自我實現者在某些時候是孤獨的,但他本人卻不可能是這樣想的。一個人感到孤獨的最好解決方式,還是找個朋友聊聊天,而不是自我慰藉。

  儘管我很感謝這本書給我無趣的生活帶來了幾道明光,但我想我要暫時告別這本書了,不希望有朝一日的重逢。

  人生的智慧讀後感10

  最近再次叔本華的《人生的智慧》,受益非淺。這本書有點心靈雞湯的味道,但依舊不影響到它的經典。它所討論的事情與我們的世俗生活很接近,如健康、財富、名聲等。許多生活中的困惑,經叔本華深刻而透徹的討論之後變得清晰簡明。

  近一年來對原先感興趣的事提不起興趣,對生活不再積極樂觀。對工作也失去熱情。不斷從外界找原因,卻忘記從內部探尋。而今天看到叔本華所寫,才恍然大悟。他寫道:我們從我們自己那裡汲取的快樂遠比從我們周遭所獲得的要多更多。最高階的、最多樣的、最持久的快樂是那些思想上的快樂。而思想上的快樂,主要源於思想的力量。

  問自己一個問題,什麼時候是最快樂、幸福的?戀愛時和另一半一起在地裡摘西紅柿,一邊欣賞美麗的晚霞。在泰國時和朋友們一起旅行,坐在皮卡上肆無忌憚的高聲唱歌嬉笑。元旦聯歡會時和學生們一起跳舞、遊戲。大學時,週末在圖書館閱讀的一個下午。高一時,在課堂上心無旁騖的聽課。還有安靜的夜晚寫出一篇好文章的時候。

  他人會帶給我快樂,但並不穩定,也不容易達成,需要天時、地利、人合。但思想上的快樂卻相反,不需要別人的配合,獨自一人就可以實現。無論你是有錢還是沒錢,是身處要職還是處於底層,只要你開啟書,靜下心來去讀,就能有所收穫。

  他還寫道:人類幸福最基本的要素——事實上也是唯一要素——是他的內在的構成,他心靈的構造。因為這是個人感覺、慾望和想法引發的內心的滿意或不滿的直接源頭;從另一方面,他周遭的環境對他來說只是一個媒介或者是一種間接的影響。痛苦和無聊是人類幸福的兩個死敵。慾望不滿足就痛苦,滿足就無聊,人生如同鐘擺在痛苦和無聊之間擺動。我總認為是環境的改變導致現在的倦怠狀態。但仔細分析下來卻不是這樣的。大概是因為當初所設下的目標大部分達成了,下一個人生階段又尚未來到。長遠目標過於遙遠,近期目標沒有設立。《人生的智慧》是又一本看得廢寢忘食的書。作者叔本華,德國著名哲學家,唯意志主義和現代悲觀主義創始人。書中,作者以優雅的文體和格言式的筆觸闡述了自己對人生的看法,也是沉寂多年的叔本華在晚年的成名作。這本書涉及健康、財富、名聲、榮譽、待人接物等與我們世俗生活至為接近的事情,語言很通俗,但卻有其難以抗拒的魅力,讓人心悅誠服地將自己的思想跟著作者走。同時本書也以形而下的角度向世人闡述了幸福論。

  本書開篇即將決定凡人命運的根本差別分為三類:人的自身、人所擁有的身外之物、人向他人顯示的樣子。那麼何為幸福呢?叔本華的解釋是,人的內心快樂抑或內心痛苦首先是人的情感、意欲和思想的產物,而人的身外之物對於幸福只能發揮間接作用。楊絳先生說過,人最可貴的是人自身。人生說短也短,說長也挺長,能否生活的幸福很大程度上其實取決於人的內心是否強大。然而,現實又是怎樣的呢?叔本華對現實進行了剖析:大多數情況下,我們只是考慮運氣、考慮擁有的財產,或者考慮我們在他人心目中的樣子。可是我們如果能夠內在豐富,或許對運氣就不會有過多的要求,也不會在對比中產生更多的不甘心。如歌德所說大眾,不分貴賤,都總是承認:眾生能夠得到的最大幸運,只有自身的個性。所以,人的內在擁有,對於人的幸福才是最關鍵的。然而現實生活中能夠真正悟到這一點的又有多少呢?

  伊比鳩魯把人的需要劃分為三類:天然且迫切的需要、天然的非迫切的需要、非天然非迫切的需要。第一類如食品、衣物,最後一類如奢侈、排場等。然而,讓人產生不愉快的或許是排在後面的需要。人性中還有一點,得不到的都是最好的。我們之所以感到不滿,是在於我們不斷試圖提高我們的要求。提高要求本身並沒有錯,然而,得不到的真的就那麼好嗎?適當的給慾望做減法,珍惜當下擁有的一切或許並非壞事。古希臘哲學家愛比克泰德有句話,擾亂人們的不是客觀事情,而是人們對客觀事情的見解。眼前的事物無論好壞,都是一種客觀存在,人對它的認識多半取決於自己的主觀看法。相比糾結於各種得到的得不到、甘心的不甘心的而導致不快樂,能夠擁有高貴的品格、良好的智力、愉快的性情和健康良好的體魄本身就是人一生最大的財富,也是幸福生活的關鍵。

  然而,生活在現實中,人們不可避免的想要爭取名聲或名譽。叔本華認為,名聲和名譽是一對孿生兄弟。名譽是可朽的,但名聲是不朽的。名譽尾隨別人對我們的瞭解,而不會超越此界線。但名聲卻與此相反,它走在別人對我們的瞭解之前,並把名譽也帶到了名聲抵達之處。每個人都能獲得名譽,但只有少數人能獲得名聲。因為名聲的獲得只能透過做出行動業績或創作思想性的作品。做出行動業績需要一顆偉大的心,而創作鉅著需要擁有非凡的頭腦。行動業績會透過記憶傳達給後世,而作品除非缺失了某部分,大多以自身原來的樣子留傳下來。作品的形成不依賴機會,它們只靠創作者本人。只要作品還存在,它就以原來的樣子而存在。然而,我們會發現,很多好的作品都在作者暮年甚至歷經數世之後才被人欣賞、開始流傳,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在於只有時間能帶給我們為數不多的真正具備能力的評判員。當然,書中也提到,現實中不排除虛假的、名不副實的名聲。

  關於獨處、思想和孤獨,書中寫道,一個人逃避、忍受或喜歡獨處是和這個人自身具備的價值成比例的。因為在獨處的時候人才會感受到自己的自身。獨處的時候,一個可憐蟲會感受到自己的全部可憐之處,而一個具有豐富思想的人只會感受到自己的豐富思想。進一步而言,一個人在大自然的級別中所處的位置越高,那他就越孤獨。促使人們投身於社會交往的,是他們欠缺忍受孤獨的能力。因為透過與同一類人的接觸,他們才能獲得最強烈的刺激。在這種意義上,叔本華把平庸之輩比喻為俄羅斯獸角樂器,而把有豐富思想頭腦的人比作鋼琴。每隻獸角樂器只能發出一個單音,把所需的獸角恰當地湊在一起才能吹奏音樂。而鋼琴本身就是一個小型樂隊,更適合獨奏。即使它真的需要跟別人合作演奏,那它也常作為主音存在。如果一個人自身既偉大又豐富,那麼這個人就能享受到在這一貧乏的世上所能尋覓得到的最快活的狀態。

  書中露骨的寫出了一些常人明白但不會輕易表達出來的人性的弱點。如,書中引用歌德的話,優秀人物很少被人發現,他們能夠獲得人們的承認和賞識就更是稀奇的事情。我們給別人榮譽的同時,也就降低了我們自己。因而叔本華總結為,人們除了智力的不足,還有一種道德上的劣性,那就是嫉妒。一般而言,名譽會得到人們公正的評判,它也不會受到嫉妒的攻擊,但獲得名聲只能經過與嫉妒的一番惡鬥,並且,月桂花環是由那些絕非公正的裁判員所組成的裁判庭頒發授予的。如此觀點看似悲觀,但經受過生活、人性考驗的人或許會有共鳴。所以,對此部分的理解見仁見智吧。

  對於現在和將來,叔本華認為人生智慧的重要一點就是在關注現在和計劃將來這兩者之間達到恰到好處的平衡。永遠不要忘記:現在才是唯一真實和確切的;相比之下,將來的發展幾乎總是與我們的設想有所不同,甚至過去也與我們對過去的回想有所出入。總的來說,不管將來還是過去,都不是表面看上去的那麼重要。距離相隔遠了,物體在人的視覺裡就縮小了,但卻在頭腦思想裡放大了。只有現時才是真正的和現實的。不要由於在過去我們的希望落空現在就變得憂鬱寡歡,或者為了將來操心傷身以致敗壞現時。由於懊惱過去和操勞將來而拒絕美好的現在時光或任意糟蹋它,是徹頭徹尾的愚蠢做法。

  《人生的智慧》一書不長,但字字璣珠。不知不覺又到深夜,更多體會,還是拿書慢慢領悟吧…

  人生的智慧讀後感11

  有人把叔本華歸入悲觀主義哲學家的範疇,但他的悲觀多來自於對世界更理性的審視,他用他的痛苦經歷去凝結智慧。

  他並沒有像父親希望的那樣成為鉅商去貿易和賺錢,並沒有延續家族的商業輝煌,然而讓其父親也沒有料到的是,其思想遺產比經商所能創造力和影響程度更為巨大,綿延了幾個世紀,成為了現代唯意志主義和悲觀主義的創始人。一生未婚,無子無女。就像他自己所說”誰要是像我那樣孤獨的過了一輩子,自然更懂得孤身上路的種種滋味“。

  多時候,在人群中,我們都不確信自己擁有什麼突出的才能,因而會試圖為自己新增各種標籤,但當我們遠離人群,安靜下來的時候,才能夠確信自我的存在,能夠真正透過自我思考獲取成長。這或許就是選擇孤獨的收穫,或許在這樣的環境下更容易看明白自己。

  人一旦有了慾望,為了實現這個慾望,一直就會迫使理性為自己進行策劃,於是,人的全部身心也就陷入了“痛苦”之中。什麼叫“幸福”?叔本華認為,人的慾望被滿足的那一個剎那就是幸福。如果第一個慾望得到了滿足,而第二個慾望還沒被設想出來,那時人就陷入了“無聊”的狀態之中。一旦這個人的第二個慾望產生出來,他就重新陷入了精神的痛苦之中,他的理性又忙於為實現他的第二個慾望而籌劃。所以,叔本華說,人生就像一個鐘擺,在痛苦和無聊之間擺動。

  在追求快樂幸福的過程中,必然衍生出痛苦和無聊,無聊的人歸因於膚淺,而智者體驗更多的痛苦,。所以,你所知道的痛並快樂著並非你所知道的痛並快樂著,對於膚淺之人來說他們是對立著的兩回事,中庸之人覺得兩者關係式辯證的,而睿智之人認為他們是一碼事。

  人生的智慧讀後感12

  叔本華的哲學在他30歲的時候,就已經完全成熟。接下來的其他著作都是他對這部著作裡提出的哲學觀點的發揮和補充闡述。而尼采,是一個永遠的精神思想的漫遊者、飄泊者,他永遠不會停留在已經獲得的結論之上,永遠都在激烈地、大幅度地變換和修正自己的觀點。

  人們辛苦掙來的閒暇,就是為了讓人能夠自由地享受意識和個性所帶來的樂趣。所以閒暇是人生的精華。

  用閒暇去培養和發展自己的精神才能,享受自己豐富的內在。生活在這樣的一個世界裡,一個擁有內在豐富的人,就像在冬月的晚上,在漫天冰雪當中擁有一間明亮、溫暖、愉快的聖誕小屋。

  財富猶如海水,一個人海水喝得越多,他就越感到口渴。這個道理同樣適用於名聲。

  哲學是這世界上唯一能夠對付道德和智力範疇的龐然大物的大力神。

  人生智慧的重要一點就是在關注現在和計劃將來這兩者之間達致恰到好處的平衡,這樣,現在與將來才不致於互相干擾。

  孤獨為一個精神稟賦優異的人帶來雙重的好處:第一,他可以與自己為伴;第二,他用不著和別人在一起。真正偉大的思想者,就像雄鷹一樣,把自己的巢穴建築在孤獨的高處。

  在這個世界上生存,具備一定的預見能力和寬恕能力合乎我們爭取幸福的目的:前者幫助我們避免受到傷害和損失,後者則為我們免除了人事紛爭和吵鬧。

  “生活,也讓別人生活。”不要心存改變,沒有一個人能夠改變自己的真實個性,這包括道德氣質、認識能力、長相脾性,等等。

  通常,那些具有高貴本性和出眾思想稟賦的人,會令人吃驚地暴露出缺乏對人情世故的瞭解,尤其在他們年輕的時候。

  如果不是為情勢所迫,那麼最好就是對占人類總數的六分之五的人敬而遠之,儘量避免與他們接觸,這是由這一人群的自身道德和智力構成所決定的。

  人生就像一盤擲骰子游戲,擲出的骰子如果不合你的意願,那你就只能憑藉技巧,去改進命運所攤派的骰子。

  在這一個“鐵造的骰子決定一切”的世界,我們需要鐵一般剛強的感覺意識,作為承受命運、防範他人的盔甲武器。因為,人的一生就是一場戰鬥。

  每個人都有一些與生俱來的具體原則,這些原則深藏於每個人的血液和骨髓之中,因為這些原則是人們全部的思想、感情和意願的結果。

  伏爾泰曾經相當美妙地說過:一個人如果沒有他那種年齡的神韻,那他也就會有他那種年齡特定的種種不幸。

  我們終其一生都只是生活在現時此刻。不同時期的現時此刻相互之間的差別在於:在生命開始的時候,我們前面是長遠的未來;但在生命臨近結束時,我們卻看到了我們身後走過的漫長的過去。雖然我們的性格保持不變,但我們的心境卻經歷了某些顯著的變化。

  在童年的世界,一切事物都帶有一種新奇的魅力。在並不清楚自己目的的情況上,“從永恆的一面看視人和事”。

  因此,在童年時期我們就已經打下深刻的或者膚淺的世界觀的堅實基礎。

  詩的本質就在於從每一單個事物把握這一事物的柏拉圖式的理念,也就是把握這一單個事物的最本質、因而也是這類事物所共有的整個特徵。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