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讀後感範文

刮痧讀後感範文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你有什麼體會呢?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刮痧讀後感範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看完《刮痧》,我的感覺就是,這是一場鬧劇嗎?一場中西方文化認知的鬧劇?

  看鬧劇的話,就只能笑了,為什麼這麼點小事情,都可以這樣子的大費周章,不過也對,美國就是這樣一個以為自己很人權,而一直譴責中國沒人權的國家。並且有些在中國人心裡根深蒂固的思想,在他們腦子裡根本沒法消化,甚至顯得蠻夷。

  可這就是中國啊,這才是中國啊!

  在他們眼裡,中國人的那種忠孝觀念看來是多麼的不可思議,在年邁父親面前,我們中國人永遠都用一顆不計回報的心去報答父母的愛,以至於在最為痛苦的時刻,也不能讓父親知道自己的痛,自己承擔的那分壓力。當許大同前去攙扶父親上樓時,蔣雯麗扮演的妻子意味深長的說了一句:“這就是中國人對父親的孝。”不但讓美國老闆聳然動容,也讓我們也有一番動情。

  我們的愛,不計回報。因此妻子雖然也痛苦,卻堅定地站在丈夫這一邊。雖然也曾因為母愛而動搖過,想去告知岳父所做的刮痧引發的事情,但換位一下思考,也許此刻痛苦的是自己,而丈夫定會支援包容她。

  還有就是在法庭上的據理力爭。不消說,我覺得這是電影中衝突面最為強大的'時刻。電影中的許大同在這裡失去了理智,也失去了最後的機會。面對處在託管處的兒子,那種撕心裂肺的痛楚想必為人父母的人們都不禁唏噓不已。雖然很氣憤,但我不會像許大同那樣暴走,憤怒是最不可取的。這只是那別人的錯誤愚蠢懲罰自己,只會讓親者痛,仇者快,何必。

  那個自以為很聰明的控方律師,肆意的貶低中國人眼裡英雄式存在的孫悟空,任意的觸碰著男主角心裡的底線。卻又在勝訴之後,眉飛色舞的告訴別人,那本他在法庭上嗤之以鼻的《西遊記》,他愛不釋手的看了兩天……我想這已經不需要我過多批判的言語了,自扇耳光的行徑不是任何人都會的。

  在電影開頭,許大同為了讓兒子當著老闆的面給老闆的兒子道個歉,甚至伸手打了兒子一巴掌。認為兒子捱了打,老闆的面子就找回來了。這在中國真的很常見。“當面教子背地教妻”,“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材”可以舉得例子不可計數。不過這個小孩真的很可愛,讓我很是印象深刻。爸爸告訴他“打是親罵是愛”,他就去實踐他的愛了,打了那個外國小孩還很開心。這也讓外國人很不解。

  還有許大同辭職,他無法在一個不信任自己還背叛過自己的人手下做事,而外國人卻是公私分明,讓他不要辭職,認真考慮。可許大同是中國人,重情,感性,如果是我,我也留不住。

  不過影片進行到後面,就覺得有點虎頭蛇尾,不夠過癮,前面的矛盾鋪墊做得很足,但後來的的矛盾解決卻簡單的讓人難以置信。首先是法官已經在前面已經提到了要找醫學權威去證明刮痧的治療性,而後面也討論到刮痧其實在他們那個州是不合法的,但後來僅僅透過許大同朋友的親身證明就去跟法官請求翻案,連庭審都沒經過,估計連半小時都沒到,法官就輕而易舉的破壞了該州的法律判許大同無罪。就算是像片中所說法律也有例外,但這例外都沒經過法律程式,實在快得叫人很意外。也許導演不想在這種無聊事情上浪費膠捲……

  如果拋開這個劇情上的不合理,那這個鏡頭(群眾圍觀)的出現徹底讓我對他爬上這麼高的樓的敬佩轉化為無奈的冷嘲。“他在幹嘛?”影片先前已經拍出來聖誕夜街上無人,大家都回家團聚,而許大同爬上樓時底下卻突然出現了那麼多叫好助威的群眾。我想這個場景每一箇中國人都不會陌生,常見於每次交通事故與跳樓的現場,總會有一大群人在旁觀。這不就是魯迅先生批判的國民劣根性——“看客”心理麼。

  有人跳樓,遲遲沒有動作,就有人喊,“跳不跳啊?我還得買菜回家做飯呢!”可見導演把美國拍得很中國。

  看完整部,心情不是很好,雖然最後是中國人喜聞樂見的團圓式結尾。可還是不是滋味。對中國文化的不瞭解,我可以理解,就是感覺主人公在美國像一隻跳蚤,隨便捏捏就死了,反抗的無力。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