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讀後感(通用7篇)
《傷寒論》讀後感(通用7篇)
看完一本名著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傷寒論》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傷寒論》讀後感 篇1
“想我中醫,肇自炎黃。神農常百草而知藥性,岐黃窮天地以定綱常。”中醫是我國古代燦爛科學的結晶,在幾千年的歷史發展中,為中華民族的生息繁衍、繁榮昌盛作出了偉大的貢獻。
我個人認為,中醫的發展道路是曲折又漫長的,前途卻是無知的。由於自己體質較差,依靠中醫療法調養身體,對中醫也算是有些許瞭解,也培養了自己對中醫的興趣,雖然說不是每個中醫人都可以成為中醫,但可以肯定的是中醫真的可以讓人活得更好。
《傷寒論》作者張仲景先生的主要貢獻並不是他的仕途成就,而是他雖然身居高位但是願意造福百姓,為了百姓生命健康之根本而日夜尋求、探索,從而留下了著作《傷寒論》,為萬千飽受病痛折磨的人民指引了一條出路。其著作偉大之處不僅在於其留下了幾百個藥方,更在於建立了辨證論治的理論體系,開創了理、法、方、藥的先河。自此以後,中醫不再是師徒相傳的經驗之談,而是成為了一門擁有理論的學科,使中醫的各種看病方法都有理可尋,有法可依。
要深刻細讀《傷寒論》,首先就必須要有一種中醫思維框架,不僅是要翻看醫案著作,領悟前人經驗,更要自己結合日常多多思考書中為何如此闡釋?而不是死背醫案記錄。其次,在遇到不理解的地方,應當結合基礎理論思考,不能以自己的意念為主導去排斥它,甚至懷疑它。如此這般,方能讀領略到古人張仲景先生蘊藏在書中的智慧,也能使自己在閱讀過程中得到收穫。
在西醫未傳入中國之前,我們的祖祖輩輩都用中醫中藥來治療疾病,挽救了無數人的生命。中醫對疾病的治療是宏觀的、全面的。但是到了現代,隨著西方自然科學和哲學的進入,西方醫學的思維方式和研究方法構成了對中醫學的挑戰。
一些人認為,中醫已經跟不上了時代先進科技的發展,中醫究竟是否有效。受到了嚴重的質疑,甚至有的學者提出廢除中醫。更有人對中醫全盤否定,而對西醫相信至極。在面對諸多質疑的情況下,不少中醫界有識之士認為中醫亟待改革,以適應科學的發展,拒絕更新的知識是缺少生命力的。因而復興傳統將成為中醫學發展的另一個前景。
現在有多少青少年瞭解中醫?知道中藥呢?不得而知。眼見的事實是,孩子們有個頭痛腦熱之類的毛病,爸爸媽媽就去藥店買西藥,正如廣告畫面說的,“要退熱還是安瑞克”。有的或許三兩天不見好轉,便去醫院打“吊瓶”。大人心疼孩子,更怕孩子耽誤功課,於是乎,以“見效快”著稱的西藥便成了座上客。其間,又有多少人去考慮什麼治標治本,或有什麼毒副作用呢?有一些看中醫用中藥的,又大都在農村,其中不乏是為了圖省錢的。應該說,從娃娃時候起,很多青年接觸的是西醫、西藥,這難怪他們對中醫中藥瞭解得太少甚或是陌生了。
作為青少年的我們,對於中醫悠久的歷史和豐厚的文化蘊藏,我們更應該擔起繼承中醫文化的重任。我們應該大力宣傳、弘揚中醫文化,讓我們的中醫文化發揚光大,充分發揮其獨有的價值,不斷增強中華民族的自信心,傳承中醫藥文化理念,弘揚中醫國粹。
中醫學為中華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不可磨滅的貢獻,時至今日仍在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中醫藥學是保持最為完整的醫學體系,它所以存在到今天就在於它有存在的價值。我們要讓中醫文化發揚傳統、吐故納新、中西結合、面向當代,成為中醫學發展的態勢,更讓全世界都關注中醫學!
《傷寒論》讀後感 篇2
學習中醫已有兩年多,作為中醫傳承的一份子,積累了大一,大二的中醫基礎課,接觸了中醫。經典的學習,提升了我們的深華空間,培養了我們的中醫辯證思維。為我們將來從事中醫藥工作打下了基礎。我對自己學習傷寒做個簡單的體會與分享。
1、理解原文為重點,多讀多背,多用心品讀,用心體會。
在原文上下功夫,弄懂原著,求其本意,旁參諸家,多讀多倍,書讀百遍,其意自見。《傷寒論》主要講訴仲景學術思想,探索期精微大意,因此就應該在原文上下功夫,弄懂原文句子的含義,然後將其背誦,記在腦海裡,到遇到時便可拿出來用,體現熟能生巧之意,只有熟了以後反覆的應用才可體現出其精微之處,然後在不斷地使用中得到提升。
2、六經辯證的學習非常具有邏輯性,知識特點具有框架性,對我們學習起來就非常容易。
每一經都有其各自的特點,這樣先記住病綱總的特徵,再來分析其中的特殊病症,從同到異,相比較的學習,比較容易記住,結合各種致病特點,各臟腑受邪特點和以前的知識聯絡起來學習,從各經病治療,治法入手,失治,誤治後出現的病症,一一梳理,學習起來比較容易。六經傳遍是有規律的,不同的傳變情況會有不同的傳變情況:在感邪輕,正氣強的條件下,如治療得當,可不傳而愈。在感邪重,正氣強的條件下,病發於陰而反映強烈,不論病在一經或合病,或並病在三陽,但若治療不當,消耗了正氣,則可傳入三陰。由陽經傳入三經的,病多屬熱,在感邪重,正氣弱的情況下,病發時直中三陰,但若治療適當,邪衰正勝也{傷寒論心得體會}、
可陰正轉陽,在感邪輕,正氣弱的情況下,病可發於陽也可發於陰。
《傷寒論》讀後感 篇3
看了兩天《傷寒論》,貪便宜買的'沒有註解的版本,一些地方實在晦澀難懂於是又翻開醫學院中醫教材的六經辨證部分,產生了兩點感想。
一是教材上所謂的六經辨證與其說是《傷寒論》的濃縮,不如說篩除了原版中的很多內容,要麼是編寫教材的人不能理解,要麼就是從現在的角度看原著中某些內容過於牽強附會,或兩者兼而有之。
二是原著中將現在看來很容易就可以自愈的疾病先分成六個大類,大類之中再根據脈象、各種症狀甚至節氣進行進一步的細分,覺得像中醫這樣的經驗學科辨證到如此細緻的地步很難理解,疾病真實的情況,到病人表現出來的症狀,再到醫者根據這種經驗法則得出的結論,這一過程中可能形成的偏差會不會大到令辨證這一行為失去價值的程度?
作為一個門外漢,上述觀點可能會被業內人士狂噴,但總認為讀中醫古籍參考其思維方法的意義要遠大於光是記住裡面的結論。
《傷寒論》讀後感 篇4
每次讀到《傷寒論》的序,都很慨嘆古人的品質。醫道能夠傳世,不但僅是因為能夠治病,更不是因為能夠賺錢,而是因為醫道中包羅的修身齊家的智慧和胸襟。
在《傷寒論》序最開端寫道:“怪現在居世之士,曾不注意醫藥,精究方術,上以療君親之疾,下以救貧賤之厄,中以保身長全,以養其生,但競逐榮勢,企踵權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務,崇飾其末,忽棄其本,華其外而悴其內,皮之不存,毛將安附焉。卒然遭邪風之氣,嬰十分之疾患及禍至,而方震?降志屈節,欽望巫祝,告窮歸天,束手受敗,賚百年之壽命,持至貴之重器,委付凡醫恣其所措,咄嗟嗚呼!厥身以斃,神明消亡,變為異物,幽潛重泉,徒為啼泣。痛夫!舉世昏厥,莫能醒悟,不惜其命,若是輕生,彼何榮勢之雲哉!而進不能愛人知人,退不能痛身知已,遇災值禍,身居厄地,濛濛昧昧,蠢若遊魂。哀乎!趨世之士,弛競浮華,不固基本,忘驅徇物,危若冰谷,至於是也。”
這真是如今群眾的寫照,現在的人把錢放在第一位,美其名曰“向錢看”,從不關懷自己的品質,更不會琢磨醫術,當自己身軀展現問題的時候,憶草好嗎,只能去找同樣只關懷錢而不關懷醫術的醫生,結局顯而易見。目前許多人從不曾學習過中醫或西醫,就對中西醫妄加評價,誠實好笑。許多人不懂中醫,不懂西醫,而說道中西醫聯結卻能大談特談,真實荒誕。更有一些自認孝敬的兒女,未曾真實想過怎樣對父母的身軀利於,只是遵從廣告,的確讓人啼笑皆非。
《傷寒論》序的後半段是寫給現在的醫生的:“觀今之醫,不念思求經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一直順舊,省疾問病,務在口給,相對斯須,便處湯藥,按寸不如尺握手不如足,人迎趺陽,三部不參,動數發息,不滿五十,短期未知決診,九候曾無似乎,明堂厥庭,盡不見察,所謂窺管罷了。夫欲視死別生,實刁難矣。”
中醫和西醫說究竟只是兩門學識,學識本無對錯,對錯取決於利用這兩門學識的醫生。當醫生學藝不精,而又不曾功德的時候,中醫、西醫都是不合算信賴的,更恐怖的是,不曾功德的人不知曉自己不曾功德。
《傷寒論》讀後感 篇5
冬天容易感冒,為什麼?有的人感冒了,不吃藥不掛吊瓶,過一段時間也就慢慢好了,而有的人吃藥掛水,不小心還弄個肺炎出來,為什麼現在醫療條件好了,反而白血病之類的器官病變性疾病反而比以前多了?我們小時候怎麼沒有打那麼多針,吃那麼多藥反而體質比現在的孩子要好?
當時處在冬天,對感冒發生了興趣,我在網上發現了張仲景的《傷寒論》,從對人體遭遇寒氣開始,描繪了我們所說的“感冒”在人體內的一步一步的變化,一直到有些人到了“病入膏肓”,書中所寫的就是我想知道的,趕緊跑到新華書店去買,誰知道非常失望,我看到的《傷寒論》就是學生時代用的教科書,這不是我想要的,就象英文原著永遠比中文譯著更有魅力;老外看了翻譯後的我們的古詩就象喝白開水一樣,永遠沒有我們讀古詩時所能體味的那種意境。雖然我臨時看不懂,但我也要看文言文的,時間長了我會知道的越來越多,我看了那些教科書倒是懂了,還不知道是不是正確的呢,誰知道翻譯成白話文的那個人自己水平任何?
終於在一次圖書展覽會上我找到了一套中醫書籍,而且正好符合我的水平,有文言文原文,不但有註釋,而且還有京城名醫之後寫的譯文,我真是心裡樂開了花,毫不猶豫地買了一套。儘管有思想準備,我還是比較暈,看不懂原文且不說,看了譯文我都暈暈乎乎,好在不要考試,我慢慢看,有精力看原文,沒精力對照著看,要不乾脆看譯文。時間過去了半年,一本書好歹看了一遍,但我好像什麼收穫都沒有,不懂的東西太多了。不過我還在看,同時透過其他方式,或者是中醫名家的講解,或者對一些我們見到病症的討論,我發現我瞭解的東西越來越多了,同時我也發現了我的無知,因為一個好的中醫應該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我也從原來的碰到誰感冒了喜歡買弄一點醫學知識到現在閉口不言。
用小侄女的話說,你們家淨是些奇奇怪怪的東西,平時不常見到的書,別人不常常吃的東西。但我相信,我們老祖宗幾千年來流傳下來的東西比美國200年左右的東西的含金量要高的多。
《傷寒論》讀後感 篇6
本學期跟著傷寒教研室的老師學習傷寒論,受益匪淺。
舉個例子,我有個朋友前段時間出現頭痛,惡寒,流涕,無發熱,不惡風,電話給我,我認真一想,這不是麻黃湯證嗎?加之我朋友有多囊卵巢的病史,體質不好,曾看李可的書籍說可以加巴戟,於是麻黃湯加巴戟,把方子發過去,3天后我朋友給電話說感冒已好,並且沒有了以往感冒完後的疲乏感,那時,很有成就感。覺得《傷寒論》是一本非常好的書,那如何能進一步讀好它?
首先,我覺得學習《傷寒論》,注意其方證很重要。《傷寒論》的主要方證源自《湯液經法》,其主要內容是繼承和發揚、論述了這些方劑的組成和其適應證。分析《傷寒雜病論》,其主要內容是六經辨證和辨方證,尤其注重辨方證,近代經方大師胡希恕曾提出:辨方證是辨證的尖端,是在強調經方理論的特點。《傷寒雜病論》對每一個方證,論述非常精詳,既說明其主要適應證,也詳述其禁忌證及類似證、鑑別證。例如《傷寒論》就有20多條提到桂枝湯。對一個方證論述如此精細,是在告誡後人辨方證的重要性,同時也告訴人們,在辨方證時,要注意到證的病位在表、在裡,還是在半表半里,證候的病性屬陽還是屬陰。如《傷寒論》第56條:傷寒不大便六七日,頭痛有熱者,與承氣湯,其小便清者,知不在裡,仍在表也,當鬚髮汗;若頭痛者必衄,宜桂枝湯;第164條:傷寒大下後復發汗,心下痞,惡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當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湯,攻痞宜大黃黃連瀉心湯;第148條:傷寒五六日,頭汗出,微惡寒,手足冷,心下滿,口不欲食,大便硬,脈細者,此為陽微結,必有表,復有裡也。脈沉亦在裡也,汗出為陽微,假令純陰結,不得復有外證,悉入在裡,此為半在裡半在外也等。根據證的情況、特點,在表屬陽熱實者為表陽證(太陽病),在表屬陰寒虛者為表陰證(少陰病),在裡屬陽熱實者為裡陽證(陽明病),在裡屬陰寒虛者為裡陰證(太陰病),在半表半里屬陽熱實者為半表半里陽證(少陽病),在半表半里屬陰寒虛者為半表半里陰證(厥陰病)。這就是張仲景在辨方證過程中,總結出的六類證候,也即後世所稱的三陰三陽、六經,從而形成了六經辨證理論,這一理論又反過來指導辨方證,使《傷寒論》成為六經辨證、辨方證的完整的經方理論體系。仲景從反覆臨床實踐中認識到,某方劑的適應證是辨證的關鍵,藥與證相應是治病的關鍵。
例如桂枝湯的適應證是:發熱,汗出,惡風,脈浮緩。桂枝加葛根湯方證為:發熱,汗出,惡風,脈浮緩,項背強几几。一味藥物的不同,意味著相應的適應證不同,甚至藥味相同,用藥劑量不同,其適應證也不同。所以指導應用方證的理論只能是辨方證的一元論,即有是證用是方。最後還是要從方入手。一個方一個方的研究細心體會它的病因病機在何處,為何如此組方,為何同樣的症狀,卻要以不同的方處之,。比如頭痛,發熱,惡風,汗出,桂枝湯主之,為什麼頭痛?為什麼發熱?為什麼惡風?為什麼汗出?必須一一找出所以然來,頭痛者因傷於風者,先犯太陽,頭為諸陽之會,太陽又有巨陽之稱,所以頭痛。發熱者,風與衛搏,風與衛皆為陽,二陽相搏,則發熱。因傷於風者所以惡風矣,汗出因營衛不和,衛強營弱。所以桂枝下嚥,陽勝則斃。
傷寒不可如讀小說,。必須要在一個字上尋其不同之處。比如傷寒論中,常有反發熱脈反沉細之語中的反字,這一個反字就提出了,反,就是不應的意思,不應出現的症狀現在出現了,就是不同之處,學者自續留心。比如大青龍湯證:傷寒,發熱,頭痛,脈浮緊,煩躁,大青龍湯主之。與麻黃湯證相比較:傷寒,頭痛,發熱,一身盡痛,麻黃湯主之。大青龍湯的症狀其實與麻黃湯並無二致,而方中亦是麻黃湯中加石膏如雞子黃大,為什麼加石膏?就要從煩躁二字上尋病機了,煩躁多為陽明熱症,正因為有太陽症與煩躁並見,說明太陽與陽明合病,則一發表之寒,二清裡之熱。這就是大青龍湯的病機所在,若讀傷寒論每一個方,都能如此尋出病機所在,那你不是傷寒在大家,但也是學有所成了。還要注意輕重之別,大青龍湯與麻杏石甘湯俱為發表清裡之劑,而石膏之用量大不同。為什麼?因為大青龍湯是表寒重,裡熱輕,所以石膏才用雞子黃大,而麻杏石甘湯則是表寒輕,裡熱重。值得一提的是日本的小柴胡湯事件。20世紀70年代初期,日本的津村順天堂製成了小柴胡湯顆粒製劑,同時東京近畿大學有地滋教授發表了津村小柴胡湯顆粒對慢性肝炎有治療效果的報告,一時間在日本引起了轟動。小柴胡湯製劑成為了暢銷藥,輿論認為日本漢方走向現代化。短短几年裡,津村順天堂成了世界注目的製藥企業,財富積累走向頂峰。但自1987年不斷報出小柴胡湯引起間質性肺炎的新聞後,津村順天堂於1997年破產,2000年其社長津村昭被判刑3年。對這一事件,一些人認為這是小柴胡湯的副作用事件,而日本的中醫界人士則認為,這是沒有遵守中醫辨證論治的結果,並且揭露出有地滋不讓年青人學習《傷寒論》,並且強調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有關小柴胡湯的‘證’消失了,還要長期服用小柴胡湯、漢方藥非常安全,長期服用也沒有問題的錯誤論調。這說明,不辨方證,只是根據西醫的診斷就給服小柴胡湯製劑,是造成所謂的小柴胡湯副作用事件的根本原因!這一歷史的教訓,說明了辨方證的重要性,即所謂辨方證是辨證的尖端。
其次,學習《傷寒論》,藥量也很重要。還是以桂枝湯為例,桂枝,白芍,甘草,生薑,大棗五味,非常平常。但只這五味藥在傷寒中的變局是最多的,桂枝或加其量,或加其味,或減其味,真是讓人眼花繚亂,難以適其所以。比如桂枝湯加桂枝量,則為桂枝加桂湯,加芍藥量則為小建中湯,去芍加附則為桂枝附子湯,去桂又為芍藥甘草湯,其他的有麻黃湯類方,承氣湯類方,瀉心湯類方,總結體會相類方之間的主治和藥味藥量的區別,再結合多看書,也會有所收穫。
再次,學習《傷寒論》,藥物的煎煮法也很重要。就拿麻黃而言,《傷寒論》中用到麻黃的方劑共有7首。7方用麻黃雖皆是先煎,但先煎之中還有略有差別:一是麻黃湯、葛根湯、小青龍湯等,都是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二是桂枝麻黃各半湯、麻黃升麻湯等,都是先煮麻黃一兩沸,去上沫;三是麻黃連軺赤小豆湯中先煮麻黃再沸,去上沫。由上可見,麻黃在不同的方劑中的煎煮時間是不一樣的,也就是說對於不同的病症,仲景採取了不同煎煮法以使藥物達到最好的療效。茯苓要先煎的很少見,但是在《傷寒論》中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後卻明確指出:上四味,以甘爛水,先煮茯苓,減二升。由於現代科技的發展,以及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古老的中藥煎煮法似乎已經過時了。現在通常都是用機器煎煮,雖然省事省時,但是藥物都是一股腦地投下去了,先煎、久煎和後下的不同效果就很難體現了。也有患者在自己家中煎煮,這樣雖然能夠區分先煎、久煎和後下,但是即便是先煎,如上所述,也是有差別的,這種差別恐怕很少有患者能夠掌握。今人為了省事,煎煮中藥時大都一概等同視之,雖然煎煮省事了,但是中藥的效果卻大大降低了,以前吃三劑就能好的病,現在也許要吃上七劑,中醫的療效也就無從保證了。仲景當年寫書時尚無紙張,故《傷寒論》中語言比較簡練,但是為何在煎煮法上,仲景花如此之多筆墨?由此可見煎煮法之重要性。
在學習和實踐的過程中,我覺得還要注重傷寒方劑的服用方法。比如在桂枝湯證中,服藥後須服熱稀粥一升餘,為的是益胃氣以助藥力發汗,還要溫覆令一時許,覆蓋衣被,溫助衛陽,利於發汗。這是個發汗的好方法。我也曾單用這個方法治好我自己的感冒。那是前2個月,我那次剛開始感冒,有點鼻塞及怕冷,當時正在上班,沒藥吃,有點辛苦,因為怕冷,我就多喝熱水,想暖暖身,喝到第三杯還是第四杯熱水時,微微覺得身體發熱有汗,怕冷的感覺慢慢減輕,同時無意中發覺,鼻子也沒那麼塞了,當時一個激靈,無論太陽中風還是太陽傷寒都強調汗解,那如果我能讓自己出汗,這感冒就應該好得了,說句不好意思的話,我自己也不願意吃苦藥,心想就用熱稀粥法吧,打個電話給家人,讓她們煮粥給我,想了想,要求加點蔥白一起煮,解表散寒嘛,中午回到家裡連喝倆大碗熱粥,接著蓋被避風焗汗並睡覺,嘿嘿,一箇中午覺,病好了。
《傷寒論》博大精深,希望我能透過不斷的學習努力,靈活應用不同的方法,做好治病救人的工作。
《傷寒論》讀後感 篇7
自仲景之《傷寒論》的出現,後世醫家多對此有所發揮,或依原文而解,或有所補益,但於臨床較為實用,講得很是樸實的,我多遵劉渡舟、陳瑞春,二老多以臨床為出發點,無累贅之言,指導我們後學有很深的實際意義。筆者近日再讀《傷寒論》時,突有所感悟,現筆錄於此,分享與同仁。
筆者近日坐門診,接觸的上感病人較多,這個疾病本身不是重病,就是老百姓常說的普通感冒,如無併發症,一般經5-7d痊癒。但若治療不及時、不徹底,可能會引動很多舊病復發,比如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肺心病,加重原有心臟疾病,比如導致心衰、心律失常等等。忽然想起,早在1800多年前的《傷寒論》中,仲景仙師就對此有詳細的論述,我們一起來看《傷寒論》第7條“病有發熱惡寒者,發於陽也;無熱惡寒者,發於陰也。發於陽七日愈,發於陰六日愈,以陽數七,陰數六故也。”可知,中醫對於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病程時間有精確的論述,但此處之“病”也不是單指感冒而言,學者應靈活看待。
再如《傷寒論》43條:“太陽病,下之微喘,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主之。”18條:“喘家作,桂枝加厚朴、杏子佳。”這兩條論述了太陽中風兼肺失宣降的證治。以方測證,臨床應有“太陽中風”的臨床表現,即頭痛發熱,汗出惡風,脈象浮緩等證,再兼有喘息等症狀的病症,治療選用桂枝湯解肌祛風,調和營衛,加厚朴、杏仁降氣平喘,消痰導滯,表裡同治,標本兼顧,為解表宣肺,化痰定喘的有效方劑。我理解,此證相當於現代醫學的感冒,引動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而表現的症候,或者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時臨床表現為此證型者,均可用之。如《傷寒論方醫案選編》記載治療外感引動宿喘案例,劉某,男,42歲,素有痰喘之疾,發作較頻。春日傷風,時發熱,自汗出,微惡寒,頭痛,且引動咳喘,發作甚於前,胸悶而脹,氣喘倚息,痰白稠量多,咳喘之時則汗出更甚。不思食。舌苔白膩脈浮緩,關滑有力。此風邪傷表引動痰喘復發,外風挾痰濁壅滯胸腕,肺胃氣逆不降所致。方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湯加味。處方為:桂枝6 白芍6 炙甘草4.5 生薑2片 厚朴9 杏仁9 麻黃1.5 貝母9 蘇子9 炒枳殼9。連用3劑後,表證去,自汗止,痰喘亦平。再看《蒲輔周醫案》中,蒲老用本方治療重症腺病毒肺炎1例,患者為一3個月大的男嬰,因發熱4天,咳嗽氣促抽風2次住院治療,經用西藥以及大劑麻杏石甘湯治療無效,當時體溫在40℃,無汗,面色青黃,咳而喘滿,膈動足涼,口周圍色青,唇淡,脈浮滑,舌淡、苔灰白,指紋青,直透氣關以上。蒲老認為是辛涼苦寒撤熱不退,是營衛不調,寒邪閉肺所致,遂用桂枝五分 白芍六分 炙甘草五分 生薑二片 大棗二枚 厚朴五分 杏仁十粒 殭蠶一錢 前胡五分 一劑得微汗,體溫漸退,熱降喘平,營衛得和,後再以射干麻黃湯加減治療而愈。細讀蒲老這則醫案,有如肺炎併發心衰,忽又憶及讀毛以林老師的《步入中醫之門》講到劉新祥教授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湯治療心衰的案例,並重點地說到汗與不汗的重要性。可知,本方不僅用於治療外感引動宿喘,還可用於治療喘息胸滿,不能平臥的心衰疾患。
原文40條:“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乾嘔,發熱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滿、或喘者,小青龍湯主之。”本條論述了太陽傷寒兼水飲內停的證治。用小青龍湯辛溫解表,溫化水飲,方中麻黃髮汗平喘利水,配桂枝增強通陽宣肺之功,芍藥與桂枝相配,調和營衛,乾薑、細辛散寒化飲,五味子斂肺止咳,且使乾薑、細辛不至升散太過,半夏降逆化飲,炙甘草和中兼調和諸藥,諸要合用,共湊辛溫解表,溫化水飲之功。現代醫家對於此方的臨床運用較為廣泛,其適應範圍是:⑴治表有寒邪,內有水飲,發熱乾嘔而有咳喘者。⑵溢飲,心下有水氣,咳嗽喘息,遇寒必發,吐痰沫,不能臥,喉中澀。⑶支飲,發熱乾嘔,吐涎沫,咳逆依息不能臥。總之,寒飲咳喘,不論有無表證,均可用之。本方對現代醫學的感冒、急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肺心病,只要辯證準確,多有很好的療效。《傷寒論方醫案選編》中有案例為證,李某,男,44歲,自幼患過哮喘,天冷遇水勞動則喘更甚。1963年8月12日因重感冒而復發哮喘,咳嗽連聲,咽中漉漉,多吐白沫,伏坐不得臥,吐痰不松,食慾減退,大便結,小便清長,舌苔白滑,脈浮緊。……或衰木盛,水寒金冷,津液不得蒸發,則留而為飲,上迫於肺,肺絡受阻,氣機被遏,遂致咳喘,治宜溫中蠲飲,宣肺納腎。處方為:麻黃4.5 肉桂0.9 沉香1.5 白芍6 細辛2.1 乾薑3 五味子3 半夏6 炙甘草6 蔞仁15 萊菔子12 服後喘定咳輕,咯痰大減,亦能臥睡。再以溫化飲邪肅降肺氣,連服六劑而瘳。劉老常用小青龍湯治療咳喘,常屢建奇功,並總結出小青龍湯的運用的六個要點,大家可參考《劉渡舟驗案精選》。
桂枝加厚朴、杏子湯與小青龍湯皆為表證兼喘的方劑,桂枝加厚朴、杏子湯為表虛兼喘,臨床以有汗而無水飲內停的咳喘病症,而小青龍湯為表實兼喘,為無汗而有水飲內停的咳喘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