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居正》讀後感範文(通用5篇)

《張居正》讀後感範文(通用5篇)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千萬不能認為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張居正》讀後感範文(通用5篇),歡迎大家分享。

  《張居正》讀後感1

  我今天要介紹的書是熊召政的長篇小說《張居正》。

  首先,我們大家一起來簡單的瞭解一下張居正,張居正是明朝萬曆年間的首輔,明神宗朱翊鈞即位後,張居正與太監馮保合謀,逐去高拱,自任首輔,掌握明廷大權,開始進行改革。改革中他提出以“考成法”整頓官僚機構;同時注意任用支援改革的才俊之士。尊主權,課吏職,信賞罰,一號令,提高了行政效率。鞏固中央集權。實施清通欠、省驛遞、懲貪墨、汰冗官、省支出等項改革措施。改革賦役制度。為清查隱漏土地和推行一條鞭法,又在福建開始清丈田畝;實行查革冒免,即清查冒充優免的丁田,不許官僚假冒優免逃避賦役。張居正還採取厚商措施,整頓錢法,嚴禁私鑄,同時許銀錢兼用,許商稅納錢;批准實施戶部“速通關以甦商困”和“減稅契,寬鋪行,恤商人”之請,並任用潘季馴治理黃河、淮河,減輕了黃、淮下游的水患,漕運暢通。對周邊民族,“外示羈縻,內修戰守”,整飭邊防,改善了民族關係。他以戚繼光等主持薊州防務,以李成梁鎮守遼東,邊防敗壞局面得到扭轉。

  《張居正》這部書,以明朝張居正為原型的一部小說。這本書共分為《木蘭歌》《水龍吟》《金縷曲》《火鳳凰》四卷,129章。

  這本書的主要內容緊緊圍繞著張居正展開,第一卷《木蘭歌》是變法的前奏,主要敘述著在隆慶皇帝病重去世和皇權變更的特定情況下,高拱、張居正、馮保之間的爭鬥和權力三角的逐步成型。第二卷《水龍吟》明寫京城裡“胡椒蘇木折俸事件”所引起的一系列紛爭,暗寫張居正借“京察”整飭史治的機會建立和鞏固自己的政治權力。這一階段中,李太后、張居正和馮保三人的權力關係中逐漸趨向穩定。第三卷《金鏤曲》是在權力三角關係穩定後,敘述了張居正變法最艱難的攻堅階段。小說第四卷《火鳳凰》描寫的就是隨著小皇帝長大而逐步收回皇權,權力“鐵三角”隨之瓦解進而導致變法迅速失敗,保守勢力全面復辟。

  2015年,《張居正》獲第六屆茅盾文學獎。

  這本書吸引讀者的地方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書中對景物的空間位置描寫非常的細緻。比如這是慶遠府最西北端的一個縣,三面與貴州接壤。境內萬山重疊,處處奇峰插天,道路窄如羊腸。僮、瑤、苗、僚等土蠻雜居於此。經過兩個多月的圍剿,韋銀豹、黃朝猛率數萬叛匪退縮到荔波縣的水山中。殷正茂層層堵截步步進逼,統率十萬大軍對叛匪形成合圍之勢。荔波縣歸南丹州管轄,屬於那種“地無三尺平,天無三日晴”的地方。縣城在縹碧的荔溪邊上,縈水枕山,風景如畫。只是地方過於促狹,縣城常住人口不過三千人左右。把毛廁茶亭統算在內,也不夠一千間房屋。可是此番前來的人馬,先不說糧食輜重堆積如山的大軍,單是廣西布政使、慶遠府巡撫、南丹州知州、府治鎮撫司以及駐軍千戶等等隨軍而來現場辦公的各級官員,連同僚屬一塊大大小小也有上千人,縱是把縣城居民全都趕走,房屋也不夠。殷正茂也不管許多,只是命令這些地方官員悉數住進縣城,而把自己的總督行轅安置在城外三里地的關帝廟中。

  關帝廟在一處山坡上,底下是清清淺淺的荔溪,溪對岸又是連綿的崗巒,再往裡走,便是進入水嵃山的官道。這天上午剛過辰時,殷正茂正在關帝廟內與幾位參將商議軍事,忽有親兵來報:“啟稟督帥,所請客人已到山下。

  第二、對歷史事件的發生和解決寫的非常生動。比如胡椒蘇木折俸一事,從頭到尾做了詳細的介紹,從中也可以讓讀者深刻體會到“物以稀為貴”的道理。

  第三、此書讓讀者對張居正的人格魅力和治國方略折服,書中詳細的介紹了張居正從入閣到首府的歷程,中間夾雜著高拱的權謀暗算、大明皇室的無奈渴望。在張居正出任首府後,將搖搖欲墜的大明王朝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比如實行京查、取消皇親國戚的部分特權,使大明的江山再一次固如金湯。

  《張居正》讀後感2

  讀《張居正》猶如爬山,抵達山腳之前漫長的緩坡,再途經危石旁僅容一人而過的羊腸山路和退一步就會墜入深淵的絕壁,,一路險阻疲憊,換得駐足頂峰遠眺崇山峻嶺那種“一覽眾山小”的片刻怡然,隨之而來的卻是身不由己地倉惶下山,黯然神傷地潦草離山。仕途權貴好比自然節令,豔陽當頭之日斷然想不到冰凍三尺之寒;仕途權貴也好比登山,在巔峰之刻的怡然是斷然無法預見山下淒涼際遇之痛。

  卷一《木蘭歌》描述了綿裡藏針的張居正,如何在隆慶皇帝大行和十歲的萬曆皇帝登基這個改元的關鍵時期、依託李太后和新任的司禮監掌印馮保,一舉挫敗當時的首輔高拱,榮登萬曆第一任首輔的寶座。身世淒涼的玉娘是一位才貌雙全、能吟會唱的才女,曾是邵大俠送給高拱的禮物。她和張居正相逢在前首輔高拱致仕的京南驛裡。玉娘一曲《木蘭歌》道出了“皇城中爾虞我詐,衙門內鐵馬金戈”的殘酷,也嘆出了政局“榮辱興衰轉瞬間”的無常。如果把政治權力比作登山的話,登山前的緩坡是漫長枯燥的、是需要忍辱負重的。張居正成為首輔後處理政務的胸有成竹和得心應手,其實完全取決於他“登山”前的隱忍與後退中積蓄的力量。

  卷二《水龍吟》如水龍吟的詞牌,氣勢雄渾,抒發激奮的情懷。張居正接手朝廷時,政治、經濟和軍事皆處於千瘡百孔的狀態,百事待興。治亂需用重典,而重典必觸及巨室的利益。年僅十歲的朱翊鈞還無法獨政,於是李太后、張居正和馮保組成的朝廷“鐵三角”形成了實際的“君”。這種局面,成全了張居正這個“臣”,可以君臣合道,上下一心,把滿腹治國興邦的良策和襟抱,自上而下推進到萬曆新政之中。張居正上任之初,面臨著戶部連官員俸祿都發放不出來的窘迫局面,而官場三蠹——貪、散、懶——舉目可見。張居正沉著應對胡椒蘇木折俸引起的軒然大波以及推行京察廣泛任用循吏而不是清流的舉措,和現代企業管理的核心不謀而合——管好人、抓住財。這些循吏中除了武將戚繼光、殷正茂,也有王國光、金學曾這樣的文人。對京官的“選、育、用、查、升、降”為萬曆新政的.上行下效培育出了“君子道長、小人道消”的沃土。張居正為“登山”創造了良好的開局。

  卷三《金縷曲》是張居正邁向權力巔峰的關鍵時段,他所倡行的一系列改革,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這其中包括了裁汰冗官、整飭吏治推行“考成法”、整頓驛遞和子粒田徵稅。難上加難的是這一系列變革不是觸動“君心”就是撼動“官心”和“特權”,這些都是歷史上前無古人的利刃之舉。其中最令人始料不及的就是張居正自揭“家醜”事件。張居正把趙謙在官任江陵縣令期間,贈送一千畝官田給父親以換得舉薦機會的實情,親自稟告給李太后和小皇上。張居正這種把國放在家之上的氣魄,和振衰起隳的種種舉措,使得萬曆的新氣象不僅僅只是流落筆頭的文字,而是取得了很好的實效。然而,張居正所處的時代畢竟還是儒家思想統治的“忠孝仁義信”時期,張居正父親去世,原本應該遵從洪武帝立下的回鄉丁憂守制三年。為了萬曆新政不半途而廢,小皇上堅持奪情,張居正在《金縷曲》中表現出心中不被清流理解的無奈:“我為人子遭詆譭,忘江南,煙水茫茫,陡然泣血。”也同時表明了自己的無畏“只是明君難割捨,扶社稷,要創千秋業。功與過,且拋卻!”

  卷四《火鳳凰》中張居正權力登頂的標誌,就是他如同帝王般的南歸江陵厚葬父親以及“一條鞭”法賦稅改革的實施。這次南歸,張居正不但見了即是政敵又是摯友的前首輔高拱,而且也再遇陽明新學的傳人何心隱。何心隱曾在隆慶皇帝大行之時給了張居正“消朋黨、用循吏、清巨室”的治國方略。在吏治和財政穩定之後,張居正不得不把他的雷霆手段延伸到學術。而何心隱由於干涉朝政之事最終落得不得不死的結局。高拱雖身在鄉野,但對朝廷大事瞭如指掌,他對“遼東大捷”的疑竇,導致了張居正對“遼東大捷”真相的調查,以及對皇上已頒旨賞賜給各路官員爵祿的悉數追繳。如果說何心隱之死,傷了一派中立清流的心,那麼對於“遼東大捷”的追繳則徹底讓張居正改革計劃的追隨者寒心。而張居正的功高蓋主和嚴父般對幼年萬曆帝的高壓管束,都在他死後遭到了萬曆帝的殘酷清算。玉娘在張居正墳前殉情前的一曲《火鳳凰》道出了張居正已知其難,卻能不變其行;已知其身後淒涼,卻能不變其治國雄心。“不用說生前顯赫死後孤悽,不必嘆人妖不分世態炎涼,先生即是火鳳凰,又何必,在這塵囂濁世爭短長”。至此,張居正的萬曆新政徹底失敗,他的功名也轉瞬從峰頂陷入谷底。

  張居正,成也朱翊鈞,敗也朱翊鈞。因為朱翊鈞的年幼和師徒關係,張居正得以施展他的治國宏願,成就萬曆年間的太平盛世。也由於朱翊鈞,張居正生前就已落入亢龍有悔的境地,身後整個家族如棄子般被徹底清算。海瑞曾說過張居正“工於謀國,拙於謀身”,而我更寧願相信張居正最喜愛的循吏之一金學曾的一句話“張先生不是不懂得防身,而是根本不屑於一防;他對於自己身後的悲劇早已料到,他之所以要這樣做,乃是為了實現他擔當天下事的宏願。”忠誠信念,甘願燃燒自己的人不多,張居正當屬一個。世間縱有千萬官,人間再無張居正!

  《張居正》讀後感3

  讀完了《張居正》這部歷史鉅作,我深深為張居正的膽識和才氣所折服,同時也為他悲劇的命運感到惋惜。

  他在世時,萬曆新政的推行和實施,無疑緩解了國家積貧積弱的局面,但是他死後所遭受的非人折磨卻令人髮指。

  我看過這樣一句話:“明只一帝,高皇帝是也;明只一相,張居正是也。”張居正窮盡畢生心血,為的是國家的強盛,人民的安康。他是明朝的才子,是皇帝的老師,同時也是天下人的宰輔。他大力進行改革,使衰敗至極的明王朝得以重振雄風。他的改革無疑觸動了貴族門閥的利益,那些王公貴族恨不得將他粉身碎骨,然而他並沒有絲毫猶豫和退卻。

  玉娘──他的知己,曾替他算了一卦,說他“精於治國,卻疏於防身”,他的幕僚金學曾卻說他是不屑於防身。是的,倘若他已經想好了退路,又怎麼可能會不顧一切阻撓來改革呢?死後又怎會有那樣的結局呢?

  據說他死後,對他的清算除了對江陵張府挖地三尺,對張家老少無情滅絕之外,差一點就要掘墳碎棺,將他的遺骸拖出來餵狗。曾經對他唯命是從的皇帝竟會這樣對待他的老師,對待這個國家的功臣,實在是令人心寒,自古朝臣小人多於君子,然而明朝最大的小人卻是萬曆皇帝自己。

  我想若非張居正,明朝早就會在歷史舞臺上畫上一個悲慘的句號,正是因了張居正的改革,明朝的統治才會多延續幾百年。張居正用他的鐵腕手段維護了王朝的尊嚴,他在一天,這個王朝就必須按他的意願按部就班地運轉。這就是他的威嚴所在,不怒自威。

  然而他的改革觸犯了那麼多人的利益,他的鐵腕手段使他的同僚也感到膽寒,因而那些人抓住張居正父親的死大作文章,說他匿喪不報的,說他貪戀高位的,比比皆是。哪怕是他的門生也不例外。

  古時遇到父母去世,有為父母守靈三年的習俗。不論什麼事情都必須放下,回家守制。因而張居正的無私使他成為了眾矢之的。讀書人對他的行為更是憤怒,然而皇帝袒護張居正的強硬態度暫時封住了所有人的嘴。我想這也極有可能是張居正悲劇命運的一個前奏。

  古人云“人至清則無朋,水至清則無魚。”所以這世上能夠了解張居正人少之又少,就猶如那稀世的珍寶。

  隨著張居正的去世,他的榮譽和尊嚴也一併被剝奪,甚至只要是與他有關的人都被牽連。他若是知道了定會寒心啊。但是我想,即便他是知道了這樣的結果,也還是會力排眾議進行改革。畢竟政治是張居正實現他畢生理想的舞臺,也是他對這個國家最大的貢獻。

  他的成功令萬人矚目,他的失敗又如此令人寒心。正是浮華淘盡,滿目荒涼,只留給後人無盡的感傷。

  《張居正》讀後感4

  張居正這套書一共4冊,我花一週時間把它認真讀完,這是我自讀完《明朝那些事兒》以後讀的第二套歷史類小說,讀完後我不禁掩卷而思。

  張居正是明朝萬曆年間偉大的改革家,在他的提意和行動下,本被貪官花掉所有錢的戶部(財政部)收入了幾百萬銀子(約要等於幾十億人民幣),這是什麼概念,相當於一個身無分文的人在五年內拿到了幾十億元!我終於知道,奇蹟是創造出來的,而這個奇蹟,是張居正創造出來的。

  因改革而利益受損的人有很多,他們聯合了起來,極力反對張居正改革,還好皇帝對他非常信任,讓他繼續改革。本來很快就是滅亡的明朝在張居正的改革下,又重新煥發了生機,開創了繼永樂盛世以後的又一太平盛世。

  然而,有些什麼都不懂,只知道遵守祖制的讀書人,在張居正父親張文明死後,不顧改革正在進行中,強烈要求張居正回家守制。張居正當然不同意,好不容易做到這樣,如果一回家,這些事誰來管呢?但是那些讀書人一再要求,還上書批評張居正不孝,其中還有他的學生。學生罵老師,這可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事啊!最後,這些讀死書的人在被打了幾十大板後罷官。

  當改革接近尾聲的時候,張居正積勞成疾,一病不起,沒過多長時間就死了。貴族們趁機破壞改革成果。此後,明朝進入無可救藥的深谷中。

  張居正的一生是悲劇的,他一心為民推動改革,敢於與天下富豪為敵。只為創立太平盛世,延長這個朝代的“生命”。

  張居正的一生是偉大的,他的一生可以用嶽向身上四個字來概括:精忠報國。

  《張居正》讀後感5

  放下Kindle,一陣唏噓,144萬字的《張居正》讀完,窗外月夜的寧靜,反襯了心中的波濤洶湧。張居正的一生短短五十八年,尚不足一甲子,能開創萬曆初年的太平盛世,成就一番偉業,結局雖連累家人不保,卻不能不說,熊召政筆下這鐵面宰相真英雄的形象令人敬仰。

  早在其初任首輔,"用術存正氣,結黨不營私"的氣概,當是諸多立志治國平天下的"清流"畢生未曾參透的體悟和權衡。這其中的拿捏和掌握,確非尋常知識分子所能理解。

  無論在什麼環境下,一己之力未必能做成什麼事,是很多人都認同的。可是,一旦牽涉到人的認知,卻不那麼容易了,若是與價值觀不甚相投的人共事或者合作,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道不同不相與謀"的思想也就阻止很多人的腳步。濁世浮生,不可能所有周遭的人都與我們價值觀相投,所以交往的圈子受限,而自封於自己用道德判斷畫的圈子,是常見的情況。卻說這原本也沒有什麼大不了,小民百姓,一生不過三萬日,哪有那麼多大事要做,與一班老友,閒適度日也可。可是,若將這"道德判斷"預先置於腦海中,對"另類"人士打入"人際冷宮",則著實可能影響一個人的影響力。

  這一點,可以從張居正對"清流"與"循吏"的對比得到啟示。"清流"歷來學問高深,頗得真知,卻不能任事,他人任事,從旁督察諫言多過實際行動。用俗話說的是"端著槍"在背後等著。這等人在任何情況下,一旦發現有隙可乘,立即釋放負能量。若是遇到藉此玩弄權術之上級,常一拍即合。這一點,歷朝歷代,當代企業,都未能倖免。

  "循吏"則不然。以任事、成事為己任,而敢於任人唯賢,舉賢而不避親,用人上大開大合,不循常理,敢於破格。處事方式上,也不避君子小人之譭譽,用正道,且講究術或方法。

  曾經聽過很多次"同流而不合汙"的高論,彼時聽來,不能從心而服,如今看來,確實高論。拋開一身清譽而勇於做事,這必是真正悟道之人方可有的體悟。

  道與術,原並沒有高下善惡之分,所謂聞道而不用術的聖人,並不可能真實存在,因為人皆非神。我輩可能或善於道或精於術而有分別,可是不能廢此存彼,而應道術相合。一個人如此,一個團隊也如此。試想,當年蘇秦與張儀一個善於道,一個精於術,各為其志,卻也都在其師父鬼谷先生的"濟天下蒼生"的大願之中翻騰,一個有著各類梟雄匯聚的團隊,不太可能默默無聞。

  道與術,在尋常人生中也可相安。夫妻之道,舉案齊眉,相敬如賓。可誰又能說,一個善意的謊言就一定是壞的呢?明明"審美疲勞",還會挖空心思尋找美,也可謂是一種別樣修煉。這類術,舉凡有智慧的男子都會使用,誰又能說不是善之道呢?

  教子之道,與術也當融合。現在很多家長苦於孩子不願看書,禁止孩子看電視,禁止玩平板電腦,把個閱讀當成頭等重要的任務來抓,道則道矣,孩子卻不理睬,甚至叛逆。這就是不懂用術之拮据。實際上,每個人看書,莫不從"有趣"開始。漫畫書,小人書,在大人看來沒有什麼"意義"的書,卻是最好的開始。從有趣,才能引發興趣,讀多了,自然懂得分辨,方能過渡到有意義。最反對的當是閱讀功利化。因為寫作文需要而去讀書,因為要在人前顯貴而讓孩子背誦唐詩,這樣的做法無異於教會孩子"走捷徑","要面子",哪有樂趣可言。家長放下人言,傾心於文字,這是道,與孩子一起閱讀,找到樂趣,卻靠術。如此,帶領孩子叩開書籍之門,不啻於引領他走入靈魂的旅程……

  社會的浮躁,給"術"戴上太多層道德面紗,而淺薄的理解,又讓"道"淪為保守清譽而裹足不前。閱罷《張居正》,不禁慨嘆,這中間雜糅而明朗的,即是人間正道:

  任事何曾懼人言,

  功過不畏後人顛。

  習術從來行正道,

  滄桑只當若等閒。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