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達多讀後感範文(精選10篇)
悉達多讀後感範文(精選10篇)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悉達多讀後感範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悉達多讀後感 篇1
最初聽說這本黑塞的小說《悉達多》是在慈懷讀書會上,知道這不是一本傳記小說。
之所以想讀這本小說,是因為總是覺得自己太單純,太簡單,太膚淺,沒有一點江湖經驗,更不要說人生智慧!我想向佛陀——悉達多祈求,我的智慧在哪裡?
可是當我翻開這本詩一樣的小說時,我震撼了,激動了!這哪裡是小說,分明是詩!黑塞是一個有深厚宗教信仰和宗教觀的作家,正如他自己所說“詩必須是信仰,我進行實驗,把我的信仰寫成了一本小說,這就是《悉達多》”所以,這是一篇自我探求智慧的書。我激動著,很多時候都是高聲朗讀地看的,我也想從小說裡是否能找到我的智慧。
佛陀的生平世人都知道,小說巧妙的把佛陀分解成兩個人——真正的佛陀加泰瑪和婆羅門之子悉達多。作品敘述了一個婆羅門貴族青年尋求人生真諦的一生,他從錦衣玉食到遊學為僧,又從驕奢淫逸到擺渡濟世,最後悟道成“佛”!而我要著重強調的是,所有這一條條道路的抉擇,都是他自己確定的!而不像他的青年好友戈文達,那是個好好學生,是個勤奮求學的弟子。就彷彿是我們這時代那些坐在教室裡等著老師灌輸知識和思想而不知自我領悟和探索的孩子一樣。
悉達多是佛,也是人,佛說人人皆具佛相,而成佛之路,人皆不同,各有早晚曲折吧!因為人最終要走上自我之路,才能更好地感知體悟,一如悉達多。
小說的第一部中,在悉達多與聖人加泰瑪對話之前,不管他是齋戒祈禱的婆羅門之子,還是森林裡的遊學僧人,他都在用一種主觀意識在思索著,不願意將目光投放到客觀的現實世界中去,我把這理解為唯心主義,或者說一味的向內求,閉門造車!而加泰瑪要求悉達多來聽聽他的學說,做他的弟子的時候,悉達多講了一大段話,指出了加泰瑪沒有告訴他的弟子和眾生,每一個人要親身生活的經歷和感受!所以他還要繼續流浪!他要“自己一人去攀登我的目標,或者去死亡。
”直到此時,也許他從加泰瑪的對話中體會出了一點:親身經歷!實踐!也是直到這時,我似乎也有點明白,幹嘛要羨慕別人,學習別人!我就是這麼簡單又怎樣?每個人的經歷和領悟能力是不一樣的,所以正應驗了那句話,實踐出真知!
當悉達多離開森林,將那位佛陀聖人留在後邊,將自己的朋友戈文達留在後邊時,“他才感到,他也已將自己迄今為止的生活遺留在身後的樹叢之中,自己也已和它們相脫離”。他走向了覺醒之路,證悟之路!
接下來出現的美女卡瑪拉,商人卡馬斯瓦密以及那些“兒童似的人”其實都是佛陀加泰瑪幻化出來以幫助悉達多思考和證悟的!當然,他的“墮落”也是自甘情願的,這就是他的成佛之路。不惜把自己迭到塵埃裡去!
最讓我感動的是擺渡船夫華蘇德瓦陪著他一次次的擺渡行人過河,一天天的教給他傾聽河水的聲音。我知道,這是佛陀最後一次的幻化,給了悉達多成佛的一劑加速度!他對於悉達多的行為和言語從不多說,只是那樣溫柔地默默的坐在河邊傾聽著,也讓悉達多學習傾聽,悉達多不斷的向河水學習著。學習它以寧靜的心境,有所期待和敞開的心靈,沒有痛苦、慾望,評論和見解,靜靜的傾聽的本領!直到此時,我已領會到這條河水,不就是我們的心之河嗎?悉達多從這裡領悟到“萬物無過去,也無將來;世上萬物只存在本質和當前。
”這是否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另一種表述?
證悟後的悉達多每天在河邊傾聽著生活的聲音,神聖的聲音,“永恆的未來的聲音。”他是寧靜的,幸福的!然而,佛陀加泰瑪涅槃後還要給予他一次更嚴厲的考驗!當他的親生兒子憤然離他而去的時候,他承受著愛而不得痛苦,他的那些偉大思想毫無用處,他折磨著自己,任憑心靈的傷口久久不能癒合!此時,我不由得想起一句話,孩子是最大的桎梏!
還是華蘇德瓦,用河水的聲音幻化出了悉達多的每一個親人的影象,這是要告訴他,每個人的目標都象這河水一樣,流向不同地方。“他目前所見的河流不屬於他或其他任何人,而是屬於它自己,所有這些浪花和流水急匆匆地,痛苦地流向自己的目標,流向無數的目標……”
“但是河水的聲音已經改變。它仍然探索著、充滿痛苦地嗚咽著,但是已經有另一種聲音摻入其中,那是既歡樂又痛苦、既美好又醜陋的聲音,那聲音既喜笑顏開又低沉悲哀,是上百種聲音,上千種聲音的混合。”
這段描寫我非常感動,讀著有些哽咽。這即是河流的寫實,也是人性的寫真。追求,奮鬥似乎成了一種眾生的目標,但痴念和貪慾生成的目標使人痛苦!
這時候,悉達多的靈魂和河水已經融合在一起,但卻不同“任何一種聲音相關聯,”能夠隨時出離。這就是我理解的和諧統一!
小說的結尾從戈文達的角度把加泰瑪和悉達多統一到一起了!當戈文達最後吻了一下悉達多的額頭時,他看到悉達多臉上的笑容和加泰瑪活佛臉上的笑容一樣,這張臉“平靜地微笑著,輕輕地,溫柔地微笑著,”
看完這本小說,我也徜徉在自己的靈魂之河中久久不願出離。
也許世間就是這樣,三千大千世界的一切存在都是合理的,而最後的大同淨土就是那佛國!當下,我們只需要走好自己的每一步,殊途同歸吧!
悉達多讀後感 篇2
第一次讀哲學小說。聽到“哲學”二字是有且抗拒和不情願的,但接著看後且很想了解悉達多的一切行為和行為動因和背後的想法。
我覺得悉達多一路在追求的自我近在咫尺又遠在天涯,他行走在時間河流中,卻忘記珍惜當下,享受當下。
很久前聽過一句話——順其自然是看破紅塵掙扎無果後的自我安慰。而悉達多的順其自然是更多是對當前生活的一種坦然和釋手。當悉達多和喬文達決定去見佛陀時,他說了句非常安詳的話“讓我們享用這一果實,並繼續期待吧,喬文達。我們已經受了喬達摩的恩惠。這一恩惠就是他已呼喚我們離開沙門。至於是否還有其它更多的果實,讓我們靜心等待吧。”其實我有點難以理一個人能如此安詳仍然執著於遠方的自我,更何況處於冉冉社會的我們呢。
“我曾經常想到:是否有一天喬文達能跟隨自己的內心,沒有我而獨立走出一步?現在,你已經是一個男子漢,你選擇了自己的路。願你沿著這條路走下去,我的朋友,願你得到救贖!”這是悉達多在準備離開喬文達時講的一句話。想起初中的英語老師曾說過人都是非常孤獨之類的話。老師對我講的這些話讓我印象非常深刻。人生而孤獨,緣始而聚,緣止而散,不管如何每一段都會是人生獨一無二的體驗和回憶,體驗過程,珍惜過程。
“我也希望能有如他一樣的儀態,能如他一樣的微笑、跌坐和行走如此瀟灑、如此尊嚴、如此謹飭、如此坦誠,如此單純又如此神秘。一個人只有探入了自己最深處才能有他一樣的神態和舉止。我也必須探入自己的最深處。”這段是悉達多對佛陀微笑的描寫。從文字和腦海中對佛像的面容,瞬間感覺佛陀的微笑深不可測、別有蘊意。好像很小時看電視之類的對佛祖的容貌就有點印象,但從未好好洞悉過佛陀的微笑裡包含著些什麼,被作者這樣一描述,感覺從前忽略的些什麼。按照這番話的描述,我在想佛陀會不會也有他不瞭解自己的時候,應該有吧,人所知道的一切都是片面的。
我覺得悉達多這一生是幸運而多彩的,他雖然沒能尋到他很明確想要的一切,但此生中他經歷了形形色色的一切,途中嘗過了其中的甘甜、辛酸等,也算沒有白白來人間一趟吧。
《悉達多》小說故事後面的末尾讓我感覺有點進展過快。我覺得喬達文在最後吻了一下悉達多前額後瞬間參透和領悟這麼多事情有點奇怪,我不太理解。
悉達多讀後感 篇3
這些天的燥熱總惹得我心煩,讀這本書倒像泡在河水中一般找到了寧靜。
黑塞的書我不過讀了兩本,前一本是《在輪下》,正是它優美暢達的語言和對生命的思索,帶我走進這位作家的世界。今天想說《悉達多》,也不擴音到它,這兩本書有同樣的母題——生命,或生活,又或人生(我不負責任的猜測著,它也許也是作家的.母題)。
兩個故事的主人公都是天才少年。
《在輪下》說的是天才少年的凋零,一株揠苗而成的植物,倉促綻放匆忙凋零。
《悉達多》則是一株河邊蒼翠的樹,堅守著一條河或本心或時間,經歷風雨而化歸自然。從書名也不難看出的,它生長在印度,它講述佛法,這是一個青年在塵世與佛法中輪迴的故事,他出世入世,一次一次得到新生。與佛學掛鉤的部分寫得像語錄體的哲思散文,我不大懂,讓我驚喜的在於以小說的形式闡述佛法的部分,悉達多的幾次悟道,幾次洗淨,他如何體會人間,如何因傷痛而達到圓融,直是故事的寫法。這本書是一場佈道,一位賢人的傳奇,又更像,像生命本身——它最終達到的大同與圓融,也正是生命本身。
從《在輪下》到《悉達多》,在作者也有十六年之久,從窺到生命的無望到尋得人生的圓滿。
悉達多讀後感 篇4
斷斷續續看完這本書,感覺意猶未盡。故事應該從一個巧合開始,第一次知道這本書是,有一個一起讀書的小姐妹推薦的,當時她說,看完會讓人通透,懷著期待的打開了書;當看到譯者的前續時,說作者經歷兩次世界大戰,看到了當時的社會,也看到了自己對於德國的失望,我以為這會是一本描寫戰爭題材的書;當看到婆羅門是,我頓時停了,也許是因為失望,覺得它不是我想要看到的,也許是當時這本書還沒有完全的吸引我,但是由於對婆羅門有一點了解,知道這是在古印度的封建等級制度中的地位較高的一個家族。
曾經一度放棄繼續看這本書,但是懷著好奇,也想要了解一下古代印度,這個佛教的發源地,當時社會中,貧苦大眾對於宗教的信仰到底達到何種程度。
悉達多,從一個勇敢追求新知識,新渴望的孩子,他經過自己一生的嘗試,終於,在他晚年,他懂得了:自己一直追尋的到底是什麼,佛宣揚一切仁慈,但卻不主張弟子有愛,而愛才會給給空寂的心靈以完美的寄託,突然覺得,我還不能很好,很透徹的讀懂這本書,還不能如此草率的去寫書評,請原諒我的魯莽,我還想再次拿起這本書,繼續深深的,一字一句的去拜讀,也許我只是瞭解了書中的一部分內容,但是,我卻深深的愛上了它
悉達多讀後感 篇5
喬達摩·悉達多為佛陀的本名,文中主人公以悉達多為名,悟愛世界之道,表現了作者對東西方思想的融匯。
當一個人開始思考內心中那個“我”的時候,他的人生就註定無法平靜下來,直到他找到真正的那個“我”:
1、少年的悉達多主動逃離塵世,透過長久的苦修淬鍊出一套思考、等待、齋戒的本領,卻發現苦修無法獲得內心的平靜,只能如酒精般短暫麻痺自己;與佛陀交談,發現佛陀的悟是看盡了人間繁華後的大徹大悟,但卻無法透過言語教導傳給別人,真正的領悟需要每個人自己去尋找。
2、青年的悉達多領悟到真理存在於“我”中,必須透過親自體驗去尋找,歷經塵世之歡愉,被世事的潮水所裹挾,修行的靈魂最終被物慾的肉身所腐蝕,他忘卻了思考、等待、齋戒的本領,也失卻了愛,於是他再次主動逃離塵世。
3、中年的悉達多主動尋死,卻在河水邊聆聽到“唵”的醒悟,開始重新愛世界、愛別人,並向擺渡人學習擺渡。經歷情人身死,兒子的背離,恍然間好似世事輪迴,並在擺渡人瓦樹地瓦與河水的啟發下逐漸形成了萬物圓融統一的思想。
4、老年的悉達多在上一任擺渡人度己之後,成為了新的擺渡人,找到了萬物輪迴統一和要愛世界愛一切的真諦,也終於獲得內心的平靜……
悉達多讀後感 篇6
我好似非常喜歡這種修行類的文學。既然我還不能去修行,不妨讓故事為我修行,為我洗禮。允許我"書"為弓,靈為箭,梵乃箭之靶,而我,當不懈地射中它。
然而主角悉達多離開婆羅門之後又離開沙門的故事讓我深思,修行的目的是什麼?
是追尋真理?可是追尋真理的目的是什麼呢?讓真理給世人帶來共有的快樂?如果永遠無法悟出真理是否就等於無法擁有幸福或是快樂?真理總是以神的形式出現,無論神知曉真理還是神就是真理。如果神造論成立,不讓真理成為人類與生俱來的一部分的原因是什麼呢?
又或者是追尋快樂。追尋永恆的快樂。可是這種快樂的源泉是什麼?內心的滿足嗎?所有的宗教最本質吸引人的似乎也只是"快樂"。不管是天堂、極樂世界、感受到"本我"的充實所帶來的快樂……然而這種快樂都是不能被證實的。叔本華認為快樂的本質就是沒有痛苦。而認知的越多,我們只會更意識到自己認知的侷限性,在我看來,這種侷限性是一種空虛,而空虛直接導致的是痛苦。難道說到最後就是傻人有傻福嗎?
不管是叔本華還是印度教,(好像還有佛教?原諒我知識面的片面,暫時並不能舉出更多的例子)都認為"苦乃人生實相",而我們將畢生追求脫離苦海,從而獲得快樂。"苦海無邊,回頭是岸。"再次說明了塵世便是苦海,可是淺顯地把"回頭"理解為"悟道"真的就是"岸"了嗎?或許我們可以把"回頭"理解為放下自己的學識與過往有幸擁有過的所學所悟,以最孩童的態度面對世界,才能獲得最本真的快樂。
引用章節"覺醒"裡面悉達多的一段思考:
這位漫步的思考者自問:"你原先打算從法義裡,從師父處學到什麼?你學了很多,卻無法真正學到的又是什麼?"他最終發現:"答案是'我'。我要學的即是'我'的意義及本質。'我',是我要擺脫、要制勝的東西。'我',卻是我無法制勝,只能欺罔、逃遁,只能隱藏的東西。當真!世上再沒什麼別的,像我的'我'這樣讓我費解。是'我',這個謎,讓我活著,讓我有別於他人,讓我成為悉達多!在世上,我最一無所知的莫過於'我',莫過於悉達多!我對自己一無所知。一直以來,悉達多於我極為陌生。只因我害怕自己,逃避自己!我尋找阿特曼,尋找大梵,我曾渴望的是'我'被肢解、蛻變,以便在陌生的內在發現萬物核心,發現阿特曼,發現生命,發現神性的終極之物。可在這條路上,我卻迷失了自己。"
包括《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當中,三個階段分別是:駱駝—獅子—孩子。我對此的解讀大概是:駱駝是當人們還在相信無意義的事情的時候,例如:宗教信仰、生命的意義、各式各樣的規則等等。獅子是當然們開始認同虛無,並且維持堅強的階段;所有的宗教或者信仰都不再約束他們的行為或者思想。獅子們努力擺脫所有的束縛。那個笑著的孩子則是虛無本身,但是是積極樂觀的虛無。當所有的事情都已經完全沒有意義的時候,孩子們仍然在追尋快樂獲得快樂,在沒有任何理由和目的的情況下保持快樂。
當我們需要感受世界本質,認識世界本質的時候,總被強調的一點是:忘掉"我"。然而前面這段悉達多的自言自語當中最後一句話卻不再強調本我的"我",更為重要的確實現實中的自己。孩童時期,在被教會為人處世之道之前,總是自私的,似乎想要霸佔一切,想要的就一定要擁有;換言之,是自私,只在乎自己的感受,並且以自我為中心的。只有認識到這一點,放下對世界過多的解讀和認知,才能獲得真正的快樂。當我們還無法認識到世界的虛無,還認識不到本我的虛無,還天真幼稚的時候,當我們不受身邊人、社會乃至世界對我們的種種限制的時候,只有那種快樂才是最真實的、能合理存在於塵世間的。
或許苦苦尋找和體會的存在於我之中的"本我",便是整個世界。而這個我,則是無邊苦海回頭後的岸。
悉達多讀後感 篇7
今天花了一個下午的時間讀了《悉達多》,看完後有許多情緒湧上心頭。
《悉達多》副標題其實是一首印度的詩,她在豆瓣評分9.4分,是很多大v都在推薦的書籍。
書籍裡描述了悉達多開始修行的道路,不斷的在尋求答案,找到真正的目的,甚至見到佛陀還是覺得佛陀說的答案沒有達到他的想法。他寧願入俗繼續尋找答案。
悉達多沉溺於驕奢淫逸的物質生活時,作者這樣描寫他的心理現實:“就像溼氣一樣,一點一點進入快死的樹身裡面,一點一點多起來,一點一點把樹身腐爛掉;這個凡俗的世界和它的生活慣性也是同樣,它們一點一點地偷偷鑽進悉達多的靈魂,充滿他的靈魂,使他的靈魂變得沉重、憂鬱,感到疲倦,最後沉入睡鄉。”非常多的描述,一次次打到人的內心裡,把整個人物的塑造立體又一點點推動內容的發展。
後來,他突然發現這不是他所期待的方式,他還是沒有找到那個期待的“我”的答案。本來想直接一了百了求死卻被他的朋友喬救了起來,他又來到曾經免費送他渡河的船伕那裡,船伕說河流會給我們答案,河流的過去和未來都沒有一樣的,它會在每一個時刻都認真傾聽著我們。
船伕給悉達多度過了特別難熬的日子,而他也體會到,原來我們根本不需要一路在追尋著答案,他透過第二次渡河,還有和船伕的交流中,他也在渡著自己的意識和觀念,他終於明白,自己找的答案就在自己身上。
在書尾,當他的朋友喬透過悉達多看到了不同世俗的景象,那個景象就是活生生的生活,他有愛恨嗔痴,有離別相聚,有苦楚有喜樂,一切都是由這些構成的。
我們這一生,要自己上路,路過躊躇滿志,路過困頓懷疑,路過傲慢無理,路過世俗功利,路過愛與不愛,路過幡然醒悟,路過接受理解,路過自己的一生。
終於理解為何這麼多說當你迷茫和困頓的時候要去讀一讀《悉達多》每個人的感受都會不同。因為我們在生命長河裡都是唯一的個體,我們只有我們自己的生活形態。
我們就是悉達多,我們在一生中都在追尋,追尋每件事的答案,追尋活著的價值,追尋生命的意義,無非這些就和當下相關。
書裡提到,知識可以分享,智慧無法分享,它可以被發現,被體驗。
同時,一個探求之人…往往只關注探求的事物。他一無所獲,一無所納。因為他一心想著探求,被目的左右。探求意味著擁有目標。而發現則意味自由、敞開、全無目的。可敬的人,你或許確實是位探索者。但你卻因努力追求目標,而錯過了些眼前事物。
人獨自行過生命,蒙受玷汙,承擔罪過,痛飲苦酒,尋覓出路。
每一句話,就像每一個給我們的提醒。人生道路漫長,沒有過去,沒有未來。一切都是本質和當下。
悉達多讀後感 篇8
我是誰、我在哪兒、我將去向何方、我將如何尋求永恆……這是一本始於佛陀叩問的書。
青年悉達多厭倦了婆羅門生活,與好友歌文達一道跟隨沙門修行。在舍衛城他們聆聽了佛陀喬達摩的教義,歌文達選擇追隨喬達摩,悉達多則繼續修行之路。他在城市中結識名妓甘瑪拉,並透過她結識了商人卡瑪士瓦密,開始追逐情慾和名利,直至對一切產生厭倦。他再次拋下世俗,決心結束自己的生命。在河邊,在絕望的瞬間,他聽到河水的聲音……經過幾乎一生的追求,悉達多終於體驗到萬事萬物的圓融統一,所有生命不可摧毀的本性,並最終將自我融入了瞬間的永恆之中。
他困惑於沙門們修行的方式,渴望沉進阿特曼,渴望悟得無以言表的天堂之樂;他困惑於佛陀喬達摩的徹悟,渴望離開所有的教導,希望單獨去達到自己的目標、尋求解脫;他困惑於自己竟會被世俗所累,熱烈地希求空寂、安寧、死亡,希求從這汙穢的紅塵中解脫……悉達多一直在追求自我,即靈魂,在追求靈魂的過程中,他透過不斷的學習來充實自己,但他永遠得不到滿足,因為那時的他,心中充滿著慾望。
船伕瓦樹地瓦與那條河,帶給悉達多一生中最長時間的心靈平和。在河水面前,他重新聽到了那神聖的"唵",他在內心默誦,他又感知到了梵,感知到了不滅的生命,明白了所有神聖的東西,所有的、已經愈漸世俗的他已經幾乎忘記的東西——
他是在歷經了許多歧途之後慢慢從大人變成了孩子,是從思想者變成了一個普普通通的人。他走過的這條路是好的,縱使他沉淪過、放縱過,為了能體會到慈悲,以往的他必須去歷經絕望,為了在"我"中找到阿特曼,為了生活下去,為了真正的解脫。
每一個真理的反面也同樣是真實的。一個真理,如果它是片面的真理,就只能以文字表達出來,也只能侷限在文字的範圍內。每一樣事物,要是隻用思想來思考和用文字來表達,都是單方面的,都只是一半的真理,它缺乏完全、圓滿和統一。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思考即是一種輪迴,一次又一次的輪迴,又仿若涅槃重生。
世間的每一瞬間皆為圓滿,一切罪孽都承載寬恕。在我看來,存在中的每一樣都是好的——死亡同生命一樣好,罪惡同神聖一樣好,智慧同愚蠢一樣好。每一樣東西都是必需的,每一樣東西所屬於我們的,僅僅是我們的贊同、我們的承認、我們的理解。這個世界本沒有什麼真相,你看到的即是真相,即是結果,即是圓滿。
悉達多經歷的,正是一個具備正常人格的普通人也都要經歷的。他經歷了從婆羅門到沙門,再到自我,再到擺渡人的轉變,最後找到了信仰,信仰世間的萬物,而不再拘泥於某一種教義和思想。好像不是在看小說,而是在理解一種意境、學習一種大徹大悟的智慧,學會拋開世俗的眼光去尋找真實的自我。
一切都中我的意,一切都與我相得。我們花費一生去找尋的真"我",在生活中某一剎那醒來,願我們能夠早日發現並熱愛自己。
悉達多讀後感 篇9
我太喜歡《悉達多》了,以至於用一個下午的時間讀完了。酣暢淋漓。
我想每個人都會在尋求真理和真我的時候遇到麻煩吧。有過自大,有過對自己的厭惡,然後有過迷失,這本書是位很好的引路人。告訴你,別害怕,去經歷,去感受,去拿起,去放下。
個人最喜歡的章節是輪迴。輪迴這個章節太精彩了,好像就是作者畫了一個非常完美的一個圓。讓悉達多從大河渡過去入世,然後返回大河出世。剛好一個輪迴,一次我生我死。悉達多這個修行者,有血有肉非常豐滿。充滿矛盾,但是像我們每一個人。
有的讀者認為,真正的修行要六根清靜不理凡塵,無慾無求心無旁騖。
但是不知眾生苦,怎會苦眾生之苦呢?不會小愛,怎知大愛。沒有我執,怎麼放下我執。所以私以為,最好的修行恰恰是到塵世裡,看眾生觀百態。只有經歷塵世從塵世中走出,方叫出世。這是相對的概念。
書中的悉達多經歷的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他離家一心去追求無我的境界。對佛說的話謙卑但是他傲慢,他自以為一心向“無我”便可以真的達到最高境界。
“悉達多隻有一個目標——變得空無:沒有渴望、意願、夢想、快樂和悲哀——讓“我”死掉。不再有“我”,體味空無心靈的平靜,體味純潔的思想,那就是他的目標。”但是人有了目標,也就有了欲,有了欲自然不會做到無我。做不到無我,山就是山,水就是水,他看到的所有東西都是自己本心所看到的,完全受自己主觀因素的影響。
第二階段,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他入世了。他有了自己的愛情體驗,有了自己對金錢的渴望,他不再把這一切當作一場遊戲。因為他有了強大的欲,也就有了強大的懼。他害怕失去,他變得世俗。一切的山山水水都和他沒有關係,他執著於自己現有的財富和華麗的生活,他看重名利為五斗米折腰,背棄了自己的修行,墜入了塵世的慾念糾葛。他有了正常人的七情六慾,便無法看清事情的本質,即一切都是無。
第三階段,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悉達多經歷了塵世,放走了自己這隻金絲鳥。最後在大河裡悟到,不是所有以愛為名的感情都是好的對的。自己應該做的是個旁觀者,而不是參與者。等他放下了對兒子的惦念,放下了自己的社會角色,就終於放下了“我”放下了小愛。小愛成了大愛,他愛每一塊只是石頭的石頭,愛每一個世人,愛每一種苦難和幸福。
有句話我很喜歡,因緣而得往往求而不得。追求無上的境界本身就違背了修行的“皆空”和“無我”悉達多最終獲得了內心的安寧,找到了“我”又失去了“我”。
最後用喜歡的一句臺詞結束這個書評“眾生之愛皆是愛。有過痛苦,才知道眾生的痛苦;有過執著,才能放下執著;有過牽掛,才能了無牽掛。”
悉達多讀後感 篇10
喬達摩·悉達多為佛陀的本名,文中主人公以悉達多為名,悟愛世界之道,表現了作者對東西方思想的融匯。
當一個人開始思考內心中那個“我”的時候,他的人生就註定無法平靜下來,直到他找到真正的那個“我”:
1、少年的悉達多主動逃離塵世,透過長久的苦修淬鍊出一套思考、等待、齋戒的本領,卻發現苦修無法獲得內心的平靜,只能如酒精般短暫麻痺自己;與佛陀交談,發現佛陀的悟是看盡了人間繁華後的大徹大悟,但卻無法透過言語教導傳給別人,真正的領悟需要每個人自己去尋找。
2、青年的悉達多領悟到真理存在於“我”中,必須透過親自體驗去尋找,歷經塵世之歡愉,被世事的潮水所裹挾,修行的靈魂最終被物慾的肉身所腐蝕,他忘卻了思考、等待、齋戒的本領,也失卻了愛,於是他再次主動逃離塵世。
3、中年的悉達多主動尋死,卻在河水邊聆聽到“唵”的醒悟,開始重新愛世界、愛別人,並向擺渡人學習擺渡。經歷情人身死,兒子的背離,恍然間好似世事輪迴,並在擺渡人瓦樹地瓦與河水的啟發下逐漸形成了萬物圓融統一的思想。
4、老年的悉達多在上一任擺渡人度己之後,成為了新的擺渡人,找到了萬物輪迴統一和要愛世界愛一切的真諦,也終於獲得內心的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