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迴歸》有感(精選30篇)
讀《迴歸》有感(精選30篇)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讀《迴歸》有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迴歸》有感 篇1
前天,我津津有味的讀完了《迴歸》這個感動的故事。
我讀完了這篇故事後,才知道媽媽辛苦的掙錢養我們很不容易,所以,我們應該好好的對媽媽。
《迴歸》這篇故事主要講的是一個小女孩的父親不幸去世了,媽媽掙錢也就更辛苦了,小女孩一天中最快樂的時間就是媽媽從城裡迴歸的時刻了。
有一次,天漸漸黑了,雨也從天上掉到了大地媽媽的懷抱,可是,小女孩依然沒有看到媽媽回來。
小女孩決定要去找媽媽。走在半路,她看到了自己的媽媽,媽媽一個人在地上躺著,小女孩以為媽媽太勞累了睡著了,所以,把媽媽的頭放在自己的腿上。這時小女孩才發現,媽媽的眼睛是睜著的,小女孩的眼淚一下子流了出來。
她走在雨裡,唱著《感恩的心》這首歌曲。
從這個故事中,就可以看出母愛是多麼的偉大。只有母親的辛苦,才有我們的幸福生活。
我們的母親給了我們雙手,讓我們能夠認真學習;母親給了我們眼睛,讓我們看見世界是多麼的美好;母親給了我們雙腳,讓我們追逐打鬧,走遍世界每一個美麗的地方;母親給了我們雙耳,讓我們傾聽世界上最美妙的歌聲。
我們的母親給了我們這麼多,難道我們就不能回報嗎?能!只要我們從小認真學習,將來能有一份工作為祖國的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這就是對母親最大的回報。
俗話說的好,“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
將來我們一定要報答自己辛苦的母親呀!
讀《迴歸》有感 篇2
暑期,我看了《迴歸真教育》這本書,其中第一輯裡有一篇文章——一個也不能少。它講述了作者女兒在幼兒園不被教師重視,沒有被選上去參加幼兒園組織的一次教學觀摩活動,孩子很失落,及孩子在幼兒園做一些家長認為微乎其微的小事的時候那種興奮的心情,闡述了教師不能放棄任何學生,一個也不能少的觀點。
有教師這樣說過:不要用醫生的眼光看學生,那隻會讓你看到毛病。一個學生,對教師來說只是幾十分之一,甚至幾百分之一,放棄他對學校來說或許是微不足道的,然而對家長、對孩子自身來說他們確實唯一,是百分之百。教師應要始終不渝地堅信每個學生都能成為最好的自我,要用“欣賞、認同”的態度去努力發現每一個學生的優點和閃光點,加以引導,從而使每個同學都能彰顯屬於他自己的獨特個性。
在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我們要以一顆公正、真誠且慎重的心對待每一個學生,既不對那些出色的學生過分關注及過多溢美之詞,又用愛心和耐心引導那些有問題的學困生,更不能忽略那些出於我們視覺盲點的學生,這樣才能讓每一個學生都得到應有的發展。
反思我們在這些日常的教學工作中,真正能做到有教無類的有多少.問題學生每個學校、每個班級都有,每個老師都遇到過。很多學生被很早地下結論、很早地被鄙視、很早地被放棄,多麼可怕、可憐、可恨的現實啊!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曾說過:“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裡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你別忙著把他們趕跑,你們不要等到坐為輪、點電燈、學微積分,才認識到他們是你當年的學生!”
後進生是教師工作的難點,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優點,作為教師的我們就及時捕捉每一個學生的閃光點,雖然可能只是一個小小的閃光點,但很有可能透過這個小小的閃光點就可以挖掘出埋藏在學生心裡頭的大金磚,也就是每次批評學生之前先列舉他的優點,然後再批評他所犯的錯誤,使他樂於接受;第二步尋找“突破口”,根據學生的閃光點,找到學生所感興趣的方面,在正確的引導下,和他一起探討;第三步就是“提高”,在和後進生交朋友的基礎上,幫助他提高自己,同時定期對後進生進步大的進行表揚加分,這樣後進生就有了不斷進步的動力,激勵效果非常好。
我不敢說自己在這方面做的如何,但我的確認為作為一名教育者要擔起這份責任,為社會掃除一個負擔,為家庭爭得一分希望。要堅信每個學生都是可塑之材、可琢之玉,不要放棄任何一個學生。只要給予每個學生足夠的尊重和關愛,相信我們的愛心都會喚起學生們心裡的縷縷真情。
老師們,不要放棄任何一個學生!
讀《迴歸》有感 篇3
當看完了梁好老師的《迴歸真教育》後,腦海中蹦跳出許多問題。我試問了下自己:我認為教育是什麼?什麼才是好的教育?我現在做的是對的麼?我的任務就是教完這冊書?就是教完一篇篇課文?就是讓學生會寫生字?很明顯,教育不只是這些。
教育作為完善人的重要途徑,自古就承擔著重要的作用。教育能夠挖掘個體的潛能,實現個體的個性發展。學校教育目的是為學生的個性發展提供機會,為今後的美好生活做準備,那麼迴歸真教育就是對學生、對老師、對學校都是最好的教育方式。如果你細細品讀書中的故事,你會發現故事背後都蘊含著一語中的真理。
這些故事讓我回想起這幾年的工作,有迷茫,有困惑,不過我很慶幸自己的育人之旅也有一個個幸福的故事。
那一年,我任教六年級語文。全班共有56人,因為是畢業班,學生浮躁心理明顯。班上幾位學生上課不專心聽講,不完成作業,考試不及格,整天上課吵吵鬧鬧,給我惹下過許多的麻煩。
其中王順利最讓我頭疼。比如:把同學的書撕破了;跟老師犟嘴;和同學打架了等等……而最令我頭疼不已的是:無論我是在班上公開批評,還是把他叫到辦公室單獨談話,甚至找來家長配合教育,他總是不知道自己哪裡錯了,不會說出一句像樣的話。我聲色俱厲也好,苦口婆心也罷,只能是自己浪費精神而已,過不了幾天,他照樣我行我素,沒把學習紀律放心上,甚至不把老師當回事。
眼看小學時光就快結束了,就在我打算放棄他的時候,一件事情發生了:那是臨近期末考試複習階段的一節早讀課,我正在巡視學生的讀書情況,看到了一個玩東西的身影,我已經很熟悉這一幕了,又是他,我強忍著怒氣說了說他:“坐好”,那是一副什麼表情啊!本想又是平日那種不屑,不滿的表情,竟然兩眼圓溜溜的,一副很無助的神情。我當時就納悶了:平日的混世魔王是不是又耍什麼詭計,讓我去同情他而不批評他。誰知他看看我,又低下頭去,擺弄著一個髒兮兮的點心式鑰匙扣。頓時,我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不知道接下來該怎麼做了,滿腦子都是問號。這時,前排的同學扭過來,小聲地對我說:“不知道誰把他的獎品踩髒了。”我想:獎品,什麼獎品,不曾聽說有哪個老師發過什麼啊?這時,我把目光落在那個髒兮兮的不起眼鑰匙扣上,難不成這就是那個獎品。我突然想起來,前段時間,有個特色導師為他們上了一節風趣幽默的英語課。這個好像是搶答爭取得來的獎品。
我又看了看他那張漠然的臉,心裡頓時湧動起一種別樣的感覺。不知說什麼好,過了一會,我輕聲問道:“可能是誰不小心踩髒的。”他不吭聲,只是搖搖頭,我蹲在他耳邊小聲的說:“順利,其實老師同學們很喜歡你!”他似乎受了什麼震動,身體漸漸放鬆,頭也稍抬起了一點。他抬起頭看著我說:“我很喜歡您,可同學們不喜歡我,說我這個獎品是瞎貓碰上死耗子,碰大運得來的。”我心裡一下子笑了,這個混世魔王也會在乎這個呀?
我的手輕輕輕輕地拍了拍他的頭。對他說:“沒關係的,同學們曾經私下告訴過我,挺喜歡你的。”他聽後感到很驚訝,隨後說:“真的麼?我不相信。”我立即說:“不信你問哪個哪個老師。”這句話其實是瞎話,說得時候我還緊張了一下,不過善意的謊言能讓他振作,我想何樂而不為呢?
後來經過調查,原來他的父母都是文化水平不高,不懂與小孩交流只會用打罵來解決問題,對孩子有著很大的不信任。王順利原來是一個缺少與大人交流,需要關懷的孩子啊!看著一雙快要哭出來的小眼睛,我的心突然間疼了起來,忍不住緊緊摟住他。我擦乾了他的眼淚還告訴他要努力學習,證明自己是真才實學,這樣,在事實面前,同學們爸爸媽媽都會為你感到驕傲的。
也就從那天開始,我決定今後要給予他更多的關愛。他也願意回答我的一些問題,潛意識裡也開始採納我的一些建議,也時常向我說說心裡話。這個學期他明顯的進步了,而且期末測試,取得語文67分的好成績。打破了以往的不及格定律。真的發自內心地替他高興。
他畢業了,今後可能再也見不著了,不過看著他健康的成長,我內心無比的驕傲自豪。就如書中說的那樣,是愛,讓孩子綻開了甜美笑顏,是愛讓孩子從內心到外表的每一點轉變。
這件事,讓我有了做教師的幸福感,愛學生,把他們看做獨立的個體,他們有個性,他們需要我們去澆灌。讀了《迴歸真教育》讓我更加堅信,教育要有廣闊的視野,要有發展的眼光,自我反思的能力,如此才能讓自己站在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前列,獲得專業發展與提升,最終成為一名幸福的教師。
我同樣堅信,試著去善待和尊重每一位學生,一定可以讓他成為心靈明亮的人!有了他們的茁壯成長,才會有教師的幸福春天。
讀《迴歸》有感 篇4
什麼是教師的幸福?教師的幸福來自哪裡?怎樣做一名教師才能收穫幸福?暑假期間,帶著這些困惑我細細品讀了馮建軍撰寫的《迴歸幸福的教師生活》。
什麼是教師的幸福呢?作者在第一章“認識幸福和幸福感”中提出,幸福不等同於需要的滿足與快樂。對於需要的滿足,必須考慮我們的能力,“一個人的需要、慾望與一個人的能力之間的比值,才是決定幸福與否的根本”,想要獲得幸福,在於使需要和能力、成就之間保持一種適度的平衡;幸福與快樂也有區別,作者提出“幸福是一種滿足了人生重大需要之後所產生的一種持久的快樂,它關涉一個人生活的意義、生命的價值和自我的實現。”正基於此,教師的幸福在於在透過創造性的教育教學,實現教育目標,把學生培養成人之後所獲得的成就感,教師的幸福是由教育教學中一點一滴的快樂匯合而成,它滲透在教育教學的所有環節,無論是學生一份滿意的作業,或者一份滿意的答卷,還是一份份入學通知書和獲獎證書等等都是教師的幸福。
那麼怎樣做一個幸福的教師呢?書中二、三、四章“做一個幸福的教師”、“幸福的做一個教師”、“做一個教師的幸福”,透過三個極其相似的主題系統論述了教師與幸福的關係。
幸福的教師對學生總是發自內心的熱愛。愛是基調,教育是一種大愛,教師關愛的是每一個學生的生命,用心關愛學生,努力挖掘學生的閃光點,體會學生的點滴進步帶來的幸福感。幸福的教師往往是將教育當做事業的教師,對教師職業有著高度認同,對待工作充滿了激情。如文中所舉例子中的王立華老師帶領“激情七班”,與學生激情互動,真情交流。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保持教學激情,教師與學生這不同的兩種生命就會互相撞擊,互相給對方的生命以滋潤,學生在教師引領下成長,教師在學生的影響下永葆青春。
做一個幸福的教師要博覽群書,可以閱讀高於自己已有水平的書,這無異於向比自己高明的人請教,可以結合教學工作去讀書,備課時可以多查閱一些相關資料,這樣上課時旁徵博引便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幸福的教師還要善於創造和諧的師生關係,首先,教師要懂得尊重學生,瞭解學生,“教然後知困”,只有聆聽了學生的意見之後,才會發現在身的不足,進而完善自我。教師還應該蹲下身來,用心傾聽,用平等的話語與學生真心交談,學生才會接受你,而教師也會在這個過程中體會到幸福。教師要善用賞識教育,好孩子是誇出來的,一句誇讚的話有時比十句批評更有教育意義,教師讚美的語言,可以激發學生的思維,增強他們的信心,使學習變得快樂。
做一個幸福的教師,關鍵是要提升獲取幸福的能力。
首先,做一名幸福的教師,必須使自己具有平和的心境,當你心亂如麻、不知所措的時候,可以靜下心全面規劃一下自己的工作,在做什麼,想做什麼,能做什麼,制定一個具體計劃,大到十年之後,小到每一週,有了計劃一步步實現,每天的生活就會充實而有成就感,自然心境越來越平和。當任務繁重,壓力過大,不堪重負時,要學會悅納自己、相信自己。積極的自我暗示便是一劑良方,如情緒低落時可以面對鏡子對自己說:“我相信自己,我很喜歡我自己,我能夠勝任自己的工作,我熱愛教育工作,我愛自己的學生…”。
做一個幸福的教師必須保持積極的心態,辦公室楊老師常常說:“面對問題,解決問題。”遇到難題,一味逃避、自責、抱怨解決不了問題,要著手分析原因,想對策,保持樂觀開朗的心態,難題總會迎刃而解。保持積極的心態還需要學會管理好自己的情緒,憤怒的教師往往失去寬恕能力,變得不計後果,失去理智,我們需要及時控制自己的情緒,把學生看做一個獨立的生命個體,用愛心、誠心和寬容對待每一個學生,等待學生成長。
做一個幸福的教師需要一顆進取心。如同書中所引故事中的那顆努力向上生長,最終結出碩果的種子,教師也要不斷學習、不斷進取。因為無論是教育物件還是教學內容都不是一成不變的物,學生是朝氣蓬勃,充滿了時代的個性特徵,知識與日俱進,不斷更新。活到老,學到老,邊學邊教,邊教邊學,教學相長,向書本學,向同仁學,要一直保持一顆進取之心。
做一個幸福的教師要內心和諧。對學生,教師要學會傾聽,尊重他們的想法,能換位思考處理與學生之間的矛盾,教師要與學生建立起心靈間的默契—教師欣賞自己的學生,眼中永遠閃耀著欣賞的目光;學生愛戴尊重自己的老師,眼神之中流露出敬佩的神情。對自己的生活,教師可以在日常工作中培養一些生活情趣,或品茗,或詩畫,或彈唱,生活本身就是豐富多彩的,我們要尋找生活中的情趣,發現生活中的美好。 不同與以往的教育著作,本書中每章每節都有大量鮮活生動的教育例項,這使我在閱讀時總會感同身受,而對書中對教師如何尋找幸福,如何提升幸福能力也有了更加深刻的體會和更加強烈的共鳴,感謝楊校推薦了這樣優秀的著作,作為剛入職的新教師,我會在今後的教學生涯中學會品味教育的幸福,思考怎樣做一名幸福的教師,怎樣做一名帶給學生幸福的教師。
讀《迴歸》有感 篇5
無論什麼事情,基本很重要。俗話說“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因此無論是在生活還是工作中,我們都必須重視鍛鍊自己的基本能力。只有在穩固的基礎上,我們才能跳得更高,走得更遠。透過學習迴歸基本,讓我回歸到工作的原點,開始思考工作的基本、規則、基礎。
迴歸基本這本書並不是感人肺腑的心靈雞湯,他只是將工作中最基本的工作技能傳授給我們。在讀這本書之前,自己也許只知道要把工作做好,但是如何才能出色的完成任務卻不太清楚。對於作為新員工的我來說,一開始就掌握這些職場中的基礎知識,能在個人發展過程中避免許多徙勞無功的事情。
記得本書的第一章首先教會我們的是要學會傾聽,因為我們屬於一個大的集體,很多事情是需要大家很好的配合才能完成的。所以要學會用心去傾聽同事的需求,上級的指示。避免因為自己的麻痺大意,使資訊交流在自己的環節出現誤差。這一點目前自己並沒有做好,有時候自己並不能靜下心來去傾聽,導致對資訊的理解產生偏差,造成工作做得很不好!所以說今後要認真傾聽,弄清別人託付的事情,在別人催促前先彙報。工作就是讓周圍的人輕鬆,只有將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好,不給其他人添麻煩,才能給其他同事創造便利。另外在公司中令我感觸很深的是:作為同事,自己有空閒的時候,即使無關於自己的工作,大家都能夠做到互幫互助,不會將自己置身事外。大家緊密的聯絡在一起,共同為公司的發展發揮自己的能量。
工作的基礎就是“報憂”。當看到這個標題的時候,我就會思考“大家都喜歡聽高興的事情,為什麼要報憂呢?遇到困難不是需要自己去解決嗎?”。經過這本書的學習,我逐漸理解到其中的內涵。我們在工作中一定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有的問題透過自己的努力是可以輕鬆解決的。但是有的問題單純依靠自己並不能很快速的解決,而客戶需要我們給其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務。因此在自己不能快速解決的情況下,要善於集中他人的智慧,不能有想要隱瞞的心理。首先要以服務客戶,快速解決客戶需求為導向,積極尋求公司資源的幫助。不要為了照顧自己的“面子”或者是所謂的“執著”消磨客戶的耐心。
本書對日常工作中涉及的工作禮儀、客戶溝通、報告書寫等基本的工作規範進行了詳細的介紹,對自己的幫助非常大。這些基本的職場規範與我們每天的工作息息相關,在同事協作、客戶溝通等方面具有很強的指導作用。後續我會對照這些標準,努力學習,時刻檢查自己的執行情況。
最後自己要從當今公司面臨的要求出發,向優秀的前輩學習,鍛鍊自己的能力,在精神上準備好,正確的工作。
讀《迴歸》有感 篇6
當我去選書的時候,我一眼看中了“迴歸真教育”這一本書,簽完字領書後才發現原來校長領的也是這本書,一不小心又和領導站一個高度了,其實第一眼吸引我的就一個字“真”當時就想14年了,我的教育是不是“真”的,多少次拜讀名人文章,書籍,多少次領悟反思,多少次遠赴千里學習先進經驗,我究竟在做什麼樣的教育。
“總有一粒種子會開花” 真的是這樣,並且每一朵花都有自己的花期,或早或晚,這是自然規律。家庭條件,生活環境,成長氛圍,個性特點,眾多因素造就感受力,接受力,感悟力不同,怎麼定統一標準。作為一名教師我願意等,我不著急,但是,但是,但是,我卻得不盡所有能力讓一個不會發芽的種子和所有不在一個花期的種子種一起發芽,相互難為著,為難著。什麼樣的種子?適合什麼時候發芽?拋之九霄雲外,或許某日想起,嘆息。
後進生,潛能生,待優生,課改之後似乎看不見“差”了,幾百年了,把“差”去掉了,改革了,是這樣嗎?教育進行客觀科學的評價是必須的,目的是為了學生更好發展,為尋找一個學生更適合的教育方式,這其中包含把學生劃三六九等嗎?後進生,潛能生,待優生是不是等級,然而把學生劃三六九的唯一標準是什麼呢?學生成績,照這樣算,部分孩子將永遠是………
學習,到底為了什麼,有人說那是父母的期望,有人說找個好工作,讓生活更愜意,我個人傾向與後者,生活。可是又一想不學習或學習不好就扛不起生活了嗎?為什麼有些孩子分數很低,在生活上確比分別高的還更愜意呢?和好多老師談過後明白了,學習的目的是:增長智慧,歷練自我,修生養性,僅此而已,唉,我這麼多年毀了多少李嘉誠。左右不了的就別去左右,但是作為教師卻要儘可能的讓學生明白學習的真正目的,儘管前路艱難。
考試一個多麼不想提起的話題,小時候上學一直到畢業成為一名老師,考了無數次,想著做老師了終於不用考試了,誰曾想考學生就是考老師,如果不考核,不評比,誰又會拼命去教一個在學習上永遠都不會優秀的孩子。費心費力毫無結果,一種極為功利,極為勢力的教育行為多少年了,而我面對績效考核,評優評先想要高人一等除了將應試教育進行到底,別無他法。學校名氣底氣靠分數,順理成章人人深惡痛疾,人人有不得不服,很可怕,老師最聽話,校長沒問題,是那裡應該變了………
考試的意義是一種評價方式,這種評價意義是自我審視,自我調整,自我改進,而現實恰恰只注重分數。教育部?小學減負十條規定?面向社會徵訂,第五條“一至三年級不舉行任何形式的統一考試,從四年級開始,語數英每期一次全校統一考試,每門每學期測試不超過2次,考試內容不超課標。”希望教育部的條例就像中石油調價一樣,快一點吧!
可能應該是廢話太多了,廢話是什麼,就是道理好多人都明白清楚的,大家都知道是正確無誤的,但是沒有人去照著做的。 為什麼都沒有去做呢?老師最聽話,沒人發令,不敢亂來,或許一切美好的希望就像實現共產主義一樣還需要很多年, 我會像對學生一樣在等待中期待。
讀《迴歸》有感 篇7
這幾天花了一個上午時間,努力把《迴歸》的前奏看完,關於這本書的重讀,仍然覺得前奏太長有點瑣碎。
索尼婭與詹姆斯的婚姻,如果不是因為舞蹈,以及在西班牙遇到了米格爾為之講述過去的故事,或許也可以這樣沉悶乏味的予以維持,但是索尼婭因為和閨蜜學習舞蹈的原因,來到了西班牙,在米格爾的追述中,逐漸看到了一個完整的母親少女時代的形象,並愛上了這個有生命力的國家,於是,索尼婭從婚姻中出走,開始在西班牙的嶄新生活。而這個生活,被作者定義為“迴歸”。當翻看完100多頁的前奏部分,來到拉米雷斯一家的故事中,我才開始從沉悶的氛圍中走出來,走進一個充滿戰亂、生死離別的時代。
西班牙於1936年陷入戰亂。弗朗哥政變之後,拉米雷斯的一家,也捲入了這個時代漩渦中。梅賽德絲是拉米雷斯家最小的女兒,她從小顯示出驚人的舞蹈天賦。她有三個哥哥:大哥安東尼奧,二哥伊格納西奧,三哥埃米利奧。她的父母孔查和巴勃羅是一家咖啡館的主人。
戰前的幾個月,是梅賽德絲最美好的時光,她遇見了一生中深愛的吉普賽吉他手賈維爾,然而,在戰爭中,誰也不能躲避動亂帶來的災難和命運。戰爭爆發後,拉米雷斯家裡充滿政治分歧,由於伊格納西奧透露了埃米利奧同性戀傾向,導致了埃米利奧被捕最後死在獄中。而伊格納西奧,這個驕傲勇敢的鬥牛士,也由於支援弗朗哥政權,被共和派人士暗殺在街頭。
而梅賽德絲與賈維爾也失散了。短短几個月時間,拉米雷斯一家經歷了失去伊格納西奧和埃米利奧的悲痛。梅德塞絲在巨大的悲痛和無望中,踏上了尋找賈維爾的道路。
這是一個戰爭主題的悲傷故事,戰爭是如此陰鬱、恐懼。在故事中,格拉納達的阿爾罕布拉宮、迷宮一般的格拉納達街道、激盪節奏感極強的弗拉明戈舞蹈、熱愛歌舞的吉普賽人都盪漾著異國情調。但更讓人思考的是戰爭中人民的苦難和不幸。
動亂中是怎樣的?在梅德賽絲去尋找賈維爾的路途中,她遇到了幫助她的老人,然而卻不敢跟他透露絲毫,動亂中,人與人之間充滿猜忌,每一個人都可能成為告發者。
整座城市遭到飛機炮彈襲擊,孩子、婦女都被屠殺。拉米雷斯家的女主人孔查,因為偷聽共和派的電臺,被國民軍搜尋房間時搜到了證據,最後巴勃羅替妻子入獄。
安東尼奧參加了民兵,最後被捕,參加新統治者重建城市的勞動中,可也在孔查即將來探望他之前,因病逝世。
在書的第三部開頭,梅德賽絲問米格爾:“可這麼多不幸怎麼會降臨到同一個家庭?”
米格爾答道:“並不是只有拉米雷斯一家有這種遭遇。這不是罕見。一點也不。每一個共和派家庭都遭受了這樣的痛苦。”
這就是戰爭。充滿著絕望、恐慌。不止共和派家庭,無數無辜的家庭,男人、女人、老人、孩子,都遭受到戰爭的殘害。梅德賽絲與賈維爾的愛情如此絕望。
最後,梅德賽絲離開了她的出生地來到了英格蘭,遇見了索尼婭的父親,從此再也沒有回到西班牙。米格爾講述完後,索尼婭在最終終於意識到,故事中的梅德賽絲就是自己的母親,而她成為拉米雷斯經營生意的繼承人,米格爾邀請她來西班牙繼承家產,這成為了她擺脫沉悶婚姻的一個契機。索尼婭回到家中,詹姆斯對她下了最後通牒,舞蹈與家庭,只能選擇其一。索尼婭幾乎沒有猶豫的選擇了舞蹈。她的父親將母親的舞鞋傳給了她。她熱愛舞蹈,在更深入的瞭解到舞蹈的內涵之後,她更是如同生命一般熱愛它。
全書對人物描寫都比較節制,比如引言中1937年,格拉納達,語言對白都極為簡潔。
“對不起,安東尼奧。”她輕輕地說,堅定地凝視著他的眼睛,“我不能停止。我根本無法停止。”
“但那很不安全。親愛的,那很不安全。”
然而,讀完後卻禁不住湧起深沉的情感,聯想到畢加索的《格爾尼卡》。在這個陰鬱的天氣中,讓我陷入一種悲愴的思緒中。
還有幾個小細節引起我的注意,一個是索尼婭在告別婚姻之時,“有一件衣服讓索尼婭猶豫了一會兒,她在倫敦上流區一家香檳吧裡舉行訂婚派對時穿過它,那是件又輕又薄的雪紡綢裙,當時詹姆斯買來令她一定穿上。它並不完全屬於她,卻和那段幸福的日子息息相關。”這讓我感覺到,其實這段婚姻,這是因為長達7年了雙方有些疲憊而顯得沉悶乏味,實際上還是有幸福時光的。詹姆斯並不是一個十惡不赦的男人,如果從現實角度來看,索尼婭的出走對婚姻來說實際上有些不負責任。她並沒有講清楚她出走的意義。
還有一段,描寫農民離開西班牙接受法國士兵檢查時,捏著一把西班牙的泥土,讓我感慨萬分。有一個女士,就是伊格納西奧的情婦,最後暗中救了巴勃羅。總覺得這個女人也比較傳奇,如果寫出來也是一個不錯的故事。還有教堂在西班牙內戰中對統治者的阿諛諂媚,對人民的壓榨造成人們心理上和身體上的痛苦。諸如此類的細節,在看完後都歷歷在目。
讀《迴歸》有感 篇8
這幾天,我們學習了《明珠迴歸》這篇課文,我讀後深受感觸。
這篇課文說了,香港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從秦代到清代,中國一直對香港實施管轄,行使主權。可是到了19世紀中葉,英國發動了海盜式的鴉片戰爭,迫使清政府永久割讓香港島。從此我們與香港島分割開了。就算如此英國人民還不罷休,1898年又一次強迫清政府簽訂了不平等條約,將九龍半島北部大片土地及附近的二百多個島嶼也租借給英國,租期為99年,到1997年6月30日期滿。讀到這裡我感到悲憤。可是鄧小平同志在和英國政府的談判中,向全世界表示了中國一定要收回香港的決心。我覺得如果不是鄧小平同志的智慧和膽識,可能香港還被英國統領著。
現在我們的國土,澳門和香港都重新跨進祖國的懷抱,還差臺灣,但是我相信兩岸人民雖然分開著,可是我們心連心總有一天台灣一定也會跨進祖國的家門。
讀《迴歸》有感 篇9
那次,我看了牧鈴的《野獒迴歸》,心中感觸頗深。書中的一字一句,都是那麼的精彩絕倫,故事情節是那麼絲絲入扣,引起我的無限遐想,令我魂纏夢繞。特別會講故事的作者,用細膩的語言,帶我去到那個美輪美奐、富有色彩的草原傳奇。
書中講述了牧人的兒子林達為了訓練出一隻所向無敵的獒犬,將小牧犬灰崽困在一個古陷阱裡,用孤獨和飢餓磨練它,藉此變得強大、冷血,卻不曾想到它竟然成了血腥殘暴的牧場公害,最終遁入深林。它的同胞兄弟黑頭在正常環境成長,卻成了一條優秀的牧犬。在保衛牧群的戰爭中,倆兄弟屢屢狹路相逢……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無數的讀者,也許和我一樣,沉浸在草原那如詩如畫、美不勝收的景色裡吧。的確,隨著本書的結束,一想到無法再次看到草原的美景,我便心存遺憾。不過,比起草原的景色,更令人嘆息的是黑頭與灰崽這對同胞兄弟的反目成仇。
也許,我們都已經看慣了大結局的團圓,希望灰崽和黑頭這倆冤家兄弟,能夠冰釋前嫌,並肩作戰,一起捍衛牧場。可是,在這本書中,我們看到的卻是倆兄弟的冤家路窄、水火不容、拔刀相向,以及反目成仇。這樣,似乎有悖於我們對美好結局的憧憬與嚮往,不過,這才是最貼近生活的本源,生活永遠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美好的,每個人都有自己選擇的生存方式,在生存的殘酷競爭之中,永遠沒有誰對誰錯、誰是誰非,只有為了生存而努力拼搏與掙扎!這才是灰崽與黑頭不一樣的成長。
掩卷凝思,你是否也在為黑頭與灰崽兩兄弟的反目成仇而感到痛惜?你是否也在為草原的美景而感到留念?你是否也在為林達馴獒計劃的失敗而感到遺憾?你是否也在為牧犬與狼群之間的激烈戰鬥而感到震撼?
雖然結局不美好,但卻是最貼近生活本源的事實!
讀《迴歸》有感 篇10
這個暑假裡我閱讀了許許多多的書籍,其中《野獒迴歸》這本書令我感觸頗深。
不一樣的生長環境,不一樣的成長空間,不一樣的生命價值觀,使二犬形成了兩種截然不同的人生觀。
黑頭是一隻恪盡職守的“牧羊犬”,在它的眼裡,保護牧場是它的責任和使命,哪怕為此獻出生命也在所不惜;灰崽是一隻唯我獨尊的“野獒”,在它的眼裡,弱肉強食是基本的生存法則,只有強者才配在這個世界上生存,像牛、羊、雞這些弱勢群體被欺凌傷害是無可厚非理所當然的。
讀者總會不由自主的給它們貼上善惡的標籤,其實沒有這個必要。仔細想來,這只是作者給我們敘述的現實社會中的一個規律,書中的黑頭和灰崽以及其他人物,也只是我們生活中許多人的一個縮影而已。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這是我們小時候朗朗上口的一首古風,此時卻給人一種悽然無奈之感。在我們的生活中往往就是“正是同根生,相煎才會急”不是嗎?正如一個商人不會嫉妒一個科學家的成功,因為他們不在同一個陣營中,彼此不在乎對方;可是一個商人卻往往會嫉妒另一個商人比自己富有,只因為他們“本是同根生。”
在魏國武王元年時期,吳起因與魏侯駁辯而沒有成為他夢寐以求的相國。他問相國田文:“我哪兒不如您?”田文說:“我哪都不如您,但您的功勞太大了,王上如果封您當相國,那會讓他有芒刺在背之感的,功高蓋主這個道理您應該知道啊!”田文對吳起是如此坦然,如此厚道。可是下一位相國——公孫座的表現可就截然不同了。他想盡辦法、絞盡腦汁、拼盡全力、說破了嘴皮子,終於如願把吳起趕出了魏國。讀後感·只因為吳起比他更有才幹,比他更優秀,這讓他寢食難安,嫉妒發狂。田文沒什麼文化,他不會嫉妒吳起。公孫座還是有點文化的,半缸水嫉妒一缸水,好像是天經地義的。正因如此他才會那麼恨吳起,就如文中的林達一樣。
生活中有許多人因為好勝心、嫉妒心而忘卻了親情、冷卻了友情,他們僅僅為了一點利益就會爭個你死我活,他們站在別人的痛苦上攫取利益。就如文中的灰崽一般,冷血無情。
我希望灰崽可以回頭,好好地當一隻牧羊犬;我希望林達和牧工可以拋開成見,寬容地接納灰崽;我希望黑頭和灰崽可以在一起永不分離;我更希望千千萬萬個“灰崽”可以重新找回親情和友情,重新擁有親情和友情,重新感受到親情和友情的溫暖、幸福。
浪子回頭金不換,知錯就改難能為!
讀《迴歸》有感 篇11
十年樹木,今年春天紫荊花盛開了,花開得絢麗、燦爛、芬芳,因為它們還要以更加鮮豔的色彩,慶賀“香港迴歸十六週年”。春華秋實,衷心希望香港更加繁榮,更加開放,更加和諧。
香港就像是祖國的兒子,在找到媽媽之後,回到了祖國母親的懷抱。香港不要害怕,這裡不再是多事之秋,從世界湧來的驚異的目光中,我讀出了你和祖國的希望。
我還記得那時候我剛上小學一年級,從電視上看到香港迴歸的直播節目,那時候爸爸對我說,中國站起來了,把我們祖國的一部分,香港收回來了。看到爸爸臉上洋溢的笑容,我知道,領土完整對一個國家有多麼重要。今年,香港迴歸16年了。這16年來,祖國和香港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一百年前,香港這塊美麗的彈丸之地是帝國主義列強強行從母親身上割去的,多少屈辱之淚,多少思鄉之情,那具有中英特色的“中英街”成了這段屈辱歷史的見證,讓每個中國人都銘記在心。
讀《迴歸》有感 篇12
香港,在英國殖民者統治百年後終於迴歸祖國母親的懷抱,在這百年中,香港的人民無時無刻不想念,遠在祖國疆土的親人們,但是由於種種原因只能隔海相望,97年的7月1日香港終於向祖國母親,投向那個期待百年的擁抱。
今天,是香港迎來回歸20年的大慶,在這個大日子中,全中國人民和全海外的同胞共慶這個期待好久的日子,在個舉國歡渡的日子中,全國人民歡歌載舞共同迎來香港迴歸20年大慶,在這20年中香港經歷了許多的困難,金融風暴,禽流感、sars……每遇到一次危機,中央伸手幫助香港渡過難關,中聯辦都親歷其中。每一次的危機”母親”時刻都沒有忘記這個晚歸的兒子,香港在這些危機中,一直有一種毅力在支撐這它,這種毅力就是全港人的精神力量。
20年了,有一個老爺爺是這樣說的,”20年前我們慶祝回家了,20年後我們慶祝我們回家20年了”,相信這一句話也是全香港人先說的心裡話吧,今天就讓我們大家一起歡渡,在個迴歸20年的日子吧。
讀《迴歸》有感 篇13
今年暑假,我讀了幾本書,但是讓我感觸最深的是一本叫《野獒迴歸》的書。
《野獒迴歸》這本書是由牧鈴寫的,故事講述了一個名字叫林達的小男孩兒,他有一個理想,就是把牧羊犬訓練成一隻獒。獒是一種異常兇猛的動物,豺狼虎豹都害怕它,害怕它奮戰到底永不退縮的強大精神。於是林達就把剛生下的一隻叫黑頭,一隻叫灰崽的兩隻小狗崽,分別以不同的方式訓練。把黑頭留在了牧場,把灰崽帶到了一個被荒廢的古老的陷阱旁,把它扔到陷阱裡。陷阱裡面有狼吃剩下的肉,林達一直不給灰崽送吃的,林達想用飢餓逼迫灰崽變成沒有血性的狼一樣吃生肉,剛開始的時候灰崽不肯吃生肉。過了幾天,灰崽終於忍不住了,飢餓使它喪失了理性,它還是把那個狼吃剩下的還發臭的肉吃掉了。它不得不吃,在面臨死亡的面前,是沒有選擇的。接下來的日子裡灰崽開始在陷阱裡吃地鼠,和不小心掉下來的野兔。灰崽開始變的沒有血性、兇狠、殘忍,像獒一樣兇狠的狗。最後,灰崽成功逃出陷阱。來到牧場裡偷吃羊,把牧場攪得永無寧日,而留在牧場的黑頭卻成了優秀的牧羊犬。
為了各自不同的目的,這對親兄弟終於反目成仇,黑頭和灰崽開始了一場激烈的生與死對決。它們是親兄弟,卻反目成仇,這全是林達一手造成的。我感到一種悲哀,為灰崽而感到悲哀,更為林達悲哀。理想是一個人一生的嚮往和追求,他不想就這樣放棄灰崽,他還想挽回灰崽。有理想卻違背自然規律,就會導致失敗,甚至禍國殃民。值得慶幸的是他只是用一隻狗來做實驗,假如那個實驗品是人的話,可想而知,他會對國家、對社會、造成多麼大的威脅。這些道理是我透過閱《野獒迴歸》這本書後的理解和認識。
這本書寫盡了灰崽的生與死、愛與恨、善與惡,這是一本血淚史,是一本令人終身受益的好書。
讀《迴歸》有感 篇14
香港,在英國殖民者統治百年後終於迴歸祖國母親的懷抱,在這百年中,香港的人民無時無刻不想念,遠在祖國疆土的親人們,但是由於種種原因只能隔海相望,97年的7月1日香港終於向祖國母親,投向那個期待百年的擁抱。
今天,是香港迎來回歸10年的大慶,在這個大日子中,全中國人民和全海外的同胞共慶這個期待好久的日子,在個舉國歡渡的日子中,全國人民歡歌載舞共同迎來香港迴歸10年大慶,在這10年中香港經歷了許多的困難,金融風暴,禽流感、sars……每遇到一次危機,中央伸手幫助香港渡過難關,中聯辦都親歷其中。每一次的危機”母親”時刻都沒有忘記這個晚歸的兒子,香港在這些危機中,一直有一種毅力在支撐這它,這種毅力就是全港人的精神力量。
10年了,有一個老爺爺是這樣說的,”10年前我們慶祝回家了,10年後我們慶祝我們回家10年了”,相信這一句話也是全香港人先說的心裡話吧,今天就讓我們大家一起歡渡,在個迴歸10年的日子吧。
讀《迴歸》有感 篇15
《迴歸故里》一書中,講述了法國作家、哲學家迪迪埃·埃裡蓬以父親的去世為契機,重新回到故鄉,看望多年未見的母親,並且反思自己成長之路的過程。
作者給我一種十分理性的感覺,在開始時,我為作者如此淡薄的家庭關係感到有些奇怪,甚至有些抱怨作者的冷淡絕情,但隨著閱讀的深入,我忽然明白了作者的理性:他不得不這樣,因為如果他感性,則更會被他的原生家庭、原生社會階層傷害得體無完膚。他只能勉強自己理性,靠著自己豐富的“形而上”的哲學知識,從現實世界抽離,為自己創造一個精神世界,來給自己安慰和信心。
在這個精神世界裡,沒有嘲笑和侮辱,沒有玩弄與傷害。“我”可以安安靜靜、自自然然的成為“我”,沒有標籤,沒有定義(這些定義,在那個年代,那個社會階層,通常是侮辱性的)。少年時代,心智還未成熟,一切還都朦朦朧朧,正是探索世界的時候。而作者,已經早早地感受到了來自家庭和社會的不友好,甚至是攻擊。而更可怕的是,對於他來說,這是一種帶著恥辱的、無法反抗的攻擊。所以,逃離故鄉,逃離原生階層,對於作者來說,是逃離傷害、奔向自由之路。他只是在保護自己,無可厚非。而回歸故里,則是一次重新回頭看的機會。讓作者可以在成年之後,以更加客觀、理性、全面的視角,回看從前的故事及其背後的原因,更深入地反思社會階層對人的成長的影響。
在同性戀者的身份標籤下,社會階層對一個人的影響往往會被低估。在六七十年代,即使是在歐洲,同性戀者也只能作為“無法見光”的、“見不得人”的社會存在。他/她們只能在嚴苛的大社會環境下,在夾縫裡求生,忍受外界的攻擊與侮辱,而沒有任何反抗的依據。這種經歷必然對一個人的成長、思想造成極大的影響。
但我們的確容易忽略了一個人身處的社會階層對其成長、認知的深遠影響。我們身處的社會階層,尤其是在我們幼年的時候,幾乎決定了我們能夠接觸哪些人、哪些事,見識哪些思想,建立何種人生觀、價值觀。直到(如果有條件且夠幸運的話)我們有機會受到更高等的教育,才可能對自己進行再教育,以改善或豐富自己從前的認知和想法。
書中一再強調階層的影響。是的,根據社會階層的定義,我們可以輕易地把人劃歸到任何其適合的位置。然後,才可以說服自己去理解和接納對方的行為。
但我並不贊同習慣性地“貼標籤”的行為。固然,“標籤”可以讓我們迅速的獲取關於一個人的瞭解認知,但標籤也極容易讓我們忽略了身處“標籤”背後的,這個真實存在的血肉之軀。拋開思想與認知,作為人類本身,我們大體還是可以共享情緒的。而標籤的存在,則正好抹殺了這一部分,埋沒了他/她所有的、能與人分享的喜怒哀樂。讓我們只看到了顯眼的標籤,而忘記去思考一個人之所以成為現在的氣質和樣子,擁有這樣的思想和性格,做出這樣的事情,是怎樣一步一步形成的?
正如作者在這一次迴歸故里之旅中,也終於明白了自己童年和少年時代的很多情緒,理解了父母當初的言語和行為的產生原因。作者是否能夠原諒,我們無從得知,但對父母的理解,就是縮減他們之間鴻溝的重要一步。而作者也正是在這個過程中,逐漸接納從前,逐漸接納自己,與自己的過去和解。
讀《迴歸》有感 篇16
這個故事主要講述了,果爾格帶尼爾斯飛了很久,他們飛到了拉普蘭境內,尼爾斯很睏倦,很快就進入了甜蜜的夢鄉。
尼爾斯醒來時,發現自己在一個很陌生的地方。當他抬頭看見懸崖上的雕巢時,尼爾斯高興得跳了起來,他明白自己在哪裡了。
天還早,大雁沒有醒來,尼爾斯沿著峽谷小路走去,尋找他的旅伴們。
在灌木叢林裡,尼爾斯看見美羽在孵卵,馬汀在身邊。尼爾斯不想驚動馬汀,繼續往前走去。在小丘上,尼爾斯發現了年老的領頭雁阿凱。阿凱在四下張望著,守衛著整個山谷。
尼爾斯向阿凱打招呼,阿凱從小丘跑下來,緊緊地抱住尼爾斯,告訴尼爾斯,沒事太好了。雁群們也都很想念尼爾斯。
尼爾斯吻了吻阿凱的雙頰,開始給阿凱講述著自己被人捉住,送到了斯康森,拘禁在斯康森。尼爾斯告訴阿凱,自己在斯康森見到了果爾格。果爾格被人捉住了,關進籠子。見到果爾格時,看見他很沮喪。很想放走果爾格,可是一想,果爾格是個強盜,擔心把果爾格放出來並不是好事,就讓果爾格繼續待在監獄裡。尼爾斯問阿凱,他做得對不對?
阿凱告訴尼爾斯做得不對。儘管人們對雕的認識持有許多不同觀點,可是雕是最驕傲,也是最熱愛自由的動物。阿凱讓尼爾斯休息好後,一起去監獄救出果爾格。
尼爾斯高興地對阿凱說,有人說果爾格不得不像一隻雕一樣的生活,阿凱就不再喜歡果爾格了,原來,事情並非如此,阿凱還是很關心果爾格。
尼爾斯請阿凱去當初見到果爾格的險崖上去見果爾格。
故事中,果爾格把尼爾斯送回雁群,尼爾斯見到阿凱,試探阿凱,是否還喜歡果爾格。透過試探,尼爾斯知道了阿凱還是很喜歡果爾格,從而化解了阿凱與果爾格之間的矛盾。透過故事看出了動物之間的深厚感情;也看出了每個人對同一件事持有不同觀點。
好詞有:並非如此、睏倦、懸崖、雕巢、雛雕、峽谷、優雅、孵卵、警覺、想念、雙頰、拘禁、沮喪、強盜、驕傲、監獄、心思、撫養、謝意……
好句有:“她正在警覺地四下望著,好像在守衛整個山谷。”“尼爾斯輕輕地沿著峽谷裡的小路走去,尋找他的旅伴們。”
讀《迴歸》有感 篇17
迪迪埃·埃裡蓬(Didier Eribon,1953—),法國哲學家、社會學家、思想史家,法國亞眠大學哲學人文科學學院教授,美國伯克利大學、英國劍橋大學國王學院、普林斯頓高階研究所客座教授,在哲學、文學、社會學等研究領域已出版十幾種著作,很多作品被認可為經典,如《米歇爾·福柯傳》《迴歸故里》《少數派道德》《逃脫精神分析》《亦近,亦遠——列維-斯特勞斯談話錄》等,被國際公認為當今世界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
《迴歸故里》是一部自傳加反省式的故事,書中深刻地描寫了埃裡蓬在兒童和青少年時期窮困和“低階式”的遭遇,隨著年齡的長大、知識的積累,埃裡蓬對自己的家庭、所處的階級越來越厭惡和排斥,加之對自己同性戀身份的反覆地反抗和認同,最終走向和過去一刀兩斷,變成了活在兩個矛盾自我中的人。
埃裡蓬的父親去世了,他無法再逃避過去,不得不開始反省自己的過去和現在。埃裡蓬走上了故鄉的土地,重新審視自己的原生、排斥、反叛、新身份,以及一切的故事。
父親去世,和埃裡蓬沒有任何關係。
埃裡蓬在書中寫道:這一年的12月31日,午夜剛過,他打電話給母親祝新年快樂,母親對他說:“醫院剛打過電話。你父親一小時之前去世了。“
埃裡蓬不愛父親,從沒愛過。他與父親的關係,只有生理和法律上的意義。父親生了埃裡蓬,埃裡蓬繼承了他的姓氏,再無其他。
埃裡蓬沒有參加父親的葬禮,他不想和三個兄弟們見面,已經三十多年沒有聯絡了,如今埃裡蓬只能從蘭斯家裡到處擺放著的照片上認出他們。照片只能讓埃裡蓬回憶起自己的童年、青少年,那是不堪回首的往事。
埃裡蓬恨父親,那個令他生厭、整天大喊大叫、愚蠢而暴力的人。可是母親告訴他:父親在去世前的幾個月,甚至前幾年,已經不再是那個他憎恨的父親了,而變成了這個可憐的人:一個被衰老和病魔擊垮的、弱而無害的、失勢的家庭統治者。
埃裡蓬此時沒有放下憎恨,他對自己的解釋令人震驚:人們如此地執著於自己對他人的憎恨,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一旦憎恨消失,痛苦就會襲來!
埃裡蓬的往事。
埃裡蓬父親的去世,讓他痛苦的同時,有了一種進行反省的迫切慾望。埃裡蓬髮現自己幾乎不瞭解父親!
父親出生在1929年的一個大家庭,祖母一共生了12個孩子,但兩個胎死腹中,一個精神失常,祖母一直把這個孩子留在身邊,因為可以領到社會救濟金養活一家人。
祖父是個木工,很早就死於喉癌。父親的其他三個兄弟,都為養家不停的工作,抽菸喝酒,然後得了喉癌早早去世。
1940年,父親11歲開始到城鎮附近的村子裡找吃的養活家人,他還要負責幾乎所有的家務。為了要分擔家庭重任,父親和母親相識草草結婚,當年父親21歲,母親20歲。
母親也是孤苦伶仃的遭遇,很小被自己的母親拋棄,而且從來不知道自己的父親是誰。自從和埃裡蓬的父親成家後就像機器一樣為家庭操勞。父親從14歲開始做工人,母親被迫拋頭露面也在工廠工作,還當過家傭等,一家人過著拮据的生活。
埃裡蓬出生時他的母親只有17歲,隨後幾年,他們又生了幾個孩子,當時家裡非常貧窮,幾近悲慘。
埃裡蓬說:父母婚後不久就開始彼此厭惡,他們每分每秒都在叫喊、大聲摔門,往地上扔盤子,有時母親比父親還暴力,一次竟打折了父親的肋骨...
埃裡蓬回憶:自己之所以要擺脫這樣的階級和家庭,在很大程度上因為他從小見證了夫妻的暴力!家庭的不幸!
埃裡蓬漸漸長大......他開始瞭解、接觸另一個世界,一個不是他生活的那樣的家庭構成的世界,一個不是工人階級構成的世界,那裡的一切都很遙遠而陌生。
埃裡蓬渴望和好奇那個世界,他和家裡的其他孩子不同,他愛學習,渴望走出他的階級。長大後的埃裡蓬終於走出了他的階級,他後來三十多年從來沒有拜訪過自己兄弟的家……不僅因為他是同性戀,更重要的是埃裡蓬不想接受他們的社會身份。歷史難以被輕易抹去、分道揚鑣的兩條人生軌跡難以再次相交。
如今,父親走了,埃裡蓬突然想回鄉探望,更準確地說是完成他過去未能下決心完成的迴歸之旅。
埃裡蓬想重新找回當年的“自我的空間”,這個他曾極力逃離的地方:一片他曾刻意疏離的社會空間、一片在他成長過程中充當反面教材的精神空間。埃裡蓬越來越清楚,無論他如何反抗,依然構成他精神核心的家鄉。
他回到家,看望母親,開始與母親和解,或更準確地說,他開始回顧自己的背叛和遠離,開始與自己和解,與從前一直拒絕、抵制、否認的那部分自己和解。
讀《迴歸》有感 篇18
這本書寫得已經足夠剋制,作者透過許多理論已經中和了過重的情感負擔,但是至少對於我來說,在閱讀它的這一段空間裡,它依然讓我不堪重負,幾度失控。
這本書對於我現在的年齡階段與心理狀態都是適時又應景的。我已經叛離故鄉多年,也未曾(永遠也不會)融入故鄉之外的其他任何地方,在我度過的許多日子裡,故鄉之外的這個世界,一點一點地將原生的我慢慢擦除,重新填補。我不停地變換被變換著以適應這個暴力又善變的世界,毫無抵擋之力,甚至毫無抵擋的意識,對比我小小的故鄉,這個世界必然是更大,更應該去迎合的。
但慢慢的,越是融入得貌似嫻熟,越讓人產生懷疑,在很多個平常的,疲憊的,空洞的,那些與麻木的日常生活斷裂的時刻,我都依靠童年與故鄉的回憶來維繫我的世界不至於崩塌,我的靈魂得以安寧休憩,那些回憶總是用之不竭,卻無法再去重複。隨之而來的對故鄉的背叛感更是讓我覺得無家可歸,我何嘗不是被新世界引誘,又或者是不可避免的盲目獻身。
同事小妹妹跟我聊天,總會在一些感悟前面加上“我爸爸說”,“我奶奶說”,聽到的時候,我內心很受驚,羨慕又失落,那種三輩之間,時間上的,地域上的,思想觀念上的連線,我失去,應該是丟失,太久了。
前些天吃飯,要用麵皮裹著很多蔬菜大口地去吃,我無意識地跟朋友說我特別喜歡需要大口去吃的飯菜,說完隨即想起小時候父母在我犯錯傷心的時候,叫我坐在飯桌前,擦乾眼淚,嘴巴張大,大口大口地吃。意思是沒什麼大不了,趕緊張大嘴巴暢快地吃飯。兩個場景一起出現,我哭得不能自已。我很久很久沒想起他們教給我的東西,沒聽我爸媽說,我奶奶說了。許多已經內化的,無意識每天去運用的,都被我理所當然到遺忘,想要去反叛的,卻記得清清楚楚。
舊世界回不去,新世界也進不來,哪怕是透過反省度量這之間的距離,也無法結束流亡。
讀《迴歸》有感 篇19
書名叫《迴歸故里》,一部自傳性的讀物。作者是一名社會家,從原本的工人階級跨越到知識分子的領域,在父親去世以後,三十年來他第一次踏上故鄉。書中是這樣描寫作者再次回到故土後的感受:當我們離開家庭和以前的世界(無論如何我們依然屬於它們)許久之後“重回”父母身邊時,我們會感受到一中抽離感,無論是在家還是在我們新融入的世界,這種抽離感會伴隨我們。
先說說我和我的父母吧。
和父母吵架的時候我經常會說:“我們從來都不瞭解彼此。”如果哪一天別人問我你的父母是怎樣的人,我腦海裡一定無法準確而又快速地找到一個形容詞,只能講一下具體發生的事情來聊聊這一話題。畢竟我十幾個G的聊天記錄裡,與他們的記錄小到只有幾kb。於是這麼多年來,出於“觀察家”的角色,總是去“偷聽”父母的對話,這個角色一演就有十多年。從偷聽中得知父母在工作,生活上發生了什麼事情,以及他們之間為了什麼吵架。為什麼是偷聽,因為他們交流的時候總是用老家的方言,小的時候剛開始還聽不懂,但一年左右以後,其實已經能聽懂自己也能說。可直到去年我的父母才知道我已掌握了這一方言。長大了想想,為什麼要一直將這一技能保密,首先大概是因為小時候的我覺得鄉下方言很土,所以不好意思說。其次就是想要一直以這樣的方式獲取更多的資訊。因為我總得知道點他們什麼,如果我主動問他們,得到的答案要麼是“小孩不要管這麼多”要麼就是含糊幾句。
這十幾年來,我所觀察到的父母,他們身上必定有我特別喜歡和討厭的地方。他們很多事情都觸發了我許多思考,為什麼他們會是這樣的?以及最讓我不理解的是,當他們開始接觸到新的資訊後,為什麼還總是追尋著自己那一套老舊的觀念。
原書中有一句話 “我終於意識到,父親身上那種我說排斥的和厭惡的東西,是社會強加於他的。”想必這句話大概能解決我以上的思考。我想讓他們去改掉這些社會慣習,甚至要求他們和我一樣,去反對這些慣習。
直到上一次爭吵中,我才知道,我的父母他們沒有辦法,沒有力量去和這些東西抗爭,當他們有了同樣的對抗意識的時候,卻又發現自己需要依靠所處的社會里眾多複雜的關係。是它們造就了現在的他們。他們所生活的時代以及社會區域,決定了他們的社會地位,決定了他們瞭解社會的方式,以及他們和世界的關係。如果讓他們與這些去抗衡,脫離掉原本的一切似乎有些嚴厲了。因為你還需要依靠它。
可我,我不想,我不想保持沉默,我不想所有難過的事情總是一遍又一遍重複地發生。
作者在書中大篇幅描寫了自己的求學之路,他說讓自己成功的一個很大動力便是“同性戀”。對於年輕的同性戀人士,透過逃往大城市或者首都的方式來獲得保持同性戀身份的機會是相當典型和普遍的做法。於是他前往了巴黎。
世俗來說,大多數人前往大城市多是為了更好的工作機會,教育機會等等。小學二年級的時候父親為了讓我獲得更好的教育,努力工作來到了縣城。原書中,出生工人階級的作者在來到巴黎之後,因為自己所處的社會階級內心充滿羞恥。
記得上小學時,班主任讓我們把戶口本帶到學校,大家總會嘻嘻哈哈談論各自的戶籍所在地,如果看見哪位同學是來自某某村某某鎮,則會大肆取笑,罵別人鄉巴佬。所以我總會將自己的戶口藏起來,以免被冠上鄉巴佬這個稱號。
上了高中,班上同學既有農村來的同學,也有城裡的。有一天,我和同桌說我也能聽得懂你們鄉下的方言,她大為震驚,說要考我幾句。於是,便把一張紙折成傳聲筒的樣子,說了幾句。待我完完全全翻譯出來後,她很吃驚地笑了,我也感受到從那一刻,我們之間的距離變近了,我們開始相互幫助學習,計劃著下次要考到多少名。
現在想想,方言這種東西力量挺大的。當你我都能說同一種方言時,這也就代表你我可能有著相似的成長背景,相似的經歷,相似的價值觀。想必是在我準確翻譯出她給我的考題的那一刻,她就將我劃分為了與她有著同樣成長背景的人。而我,以這樣一種身份去靠近她的時候,我明白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已不再為老土的方言或是農村戶口而感到羞恥。
作者因為同性戀的身份前往了大城市,想讓大城市來接納自己。每一個人都是以不同的身份前往了大城市,在期望被接納的同時,我們也付出了許多努力想讓自己融入,獲得認可。小的時候有一個詞特別流行——“殺馬特”,大概是指一群造型怪異的青年,他們在網路上有著自己的社群。那時候只覺得這些人很奇怪,很非主流。當誰被稱為非主流,殺馬特的時候,大多都包含著貶義。大概是前兩年網上有一部關於殺馬特的紀錄片。片子裡的殺馬特都是一群早早輟學的農村青少年,他們來到廣東這一帶打工,成為了工廠流水線上的一個機器,他們內心迷茫,無助,孤獨,想靠這樣的造型引起他人的注意,渴望關注,他們可以透過奇特的造型來找到彼此,找到一種歸屬感。曾經只覺得殺馬特是一個帶有消極意義的符號,後來才知道這些符號的背後都是一個個具體的人,他們從農村走向城市,最後卻又消失在城市。主流文化並未接受這樣一群邊緣人物。他們現在又去了哪裡?
先不說了,再說下去又是另一個話題了。該睡覺了!
讀《迴歸》有感 篇20
作者宋新宇博士把自己親身經歷的管理經驗和感悟融入了這本書中,用故事講管理,易讀易懂。作者認為,管理的本質是激發員工的潛力,達成企業的目標。企業的目標是什麼?為客戶提供一流的價值。如何為客戶創造最大的價值?
本書主要透過管理目標、管理組織、管理決策、管理授權、管理人才幾個方面實現讓管理迴歸簡單,每一個方面都不可缺失,都是對管理的結果有著重大的影響。從這本書中讓我學到了實用、簡單明瞭的管理知識和管理方法。
第一:讓我認識到管理者只做最重要的事情,不做第二重要的事情。重要的事情一定要安排足夠的時間做,以保證質量和效率。無論什麼事情,都要設定最後的期限,這樣才不會拖延。這與早年在管理培訓班上講的“大事獨攬、小事不管、選拔幹部、使用人才”是相通的。
第二:讓我認識到管理者還需要在工作過程中找到並制定部門員工每個人的目標,這個目標一定是可以量化的,合理的,並且能完成的目標。就像宋博士說的:“方向比速度更重要,在錯誤的方向上,跑得越快,離目標越遠,在正確的方向上,即使慢也有達到目標”。因此一定要給員工一個正確的方向,不能讓員工偏離軌道。
第三:讓我學到了什麼時候該管理過程,什麼情況下該管理結果。用哪種管理方式取決於被管理的人和被管理的事情的成熟度。對於成熟的人可以只管理結果,但對於不成熟的人必須管理過程。對於成熟的事情可以只管理結果,但不成熟的事情必須管理過程。對於目前融和互聯資訊部的情況來講,新人比較多,所有在管理中更多的需要介入他們的過程完成情況。對正在實施的 ERP、OA 專案,軟體開發程式碼來講,做的還不夠成熟,因此需要花大力氣介入過程的完成情況,而不能只管結果。
第四:深刻體會到管理者的職責不僅僅限於給下屬制定合理的目標,還需要幫下屬找到完成目標的方法,幫助下屬改進,儘快達成目標。要做到這些,管理者還必須提升自己的素質和眼界,培養做計劃的能力以及根據計劃的執行情況修正計劃的能力。
其實除管理目標、管理授權,管理組織、管理決策、管理人才也是我們做為一個管理者必不可少的管理方法。以上是我的幾點體會,不當之處,歡迎各位家人批評指正。
讀《迴歸》有感 篇21
宋新宇博士的《讓管理迴歸簡單》,其實是幫我們理清了在企業經營管理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可能模糊或搖擺的概念,認清了一些管理的本質,因此,可以避免在管理中走些彎路。
全書共分六篇,分別從目標、組織、決策、授權、人才和自我管理進行了解讀,更多是一種管理感悟和拾穗,同時,透過淺顯易懂的話語或例子來闡釋,讓大眾都看的明白。
下面我們簡要摘錄幾個我們經營管理中常犯的錯誤觀點分享一、二。
1、定目標:只做第一,不做第二,管理就是指出目標和方向,以市場/客戶為導向,同時可以考慮以終為始。
2、明模式:組織強調以客戶為導向,分而治之,強調內部競爭,同時,要積極倡導“井岡山精神”,艱苦創業,正面思維,積極行動,每天進步一點點。在實驗中提升。
3、組團隊:學會授權和信任,同時,做好監督和控制,用資料說話。在“戰鬥中鍛鍊隊伍”,培育人才。在這個過程種,自我的管理和標杆、示範作用明顯。
4、理機制:包括流程、績效、決策、授權與監督,以及激勵等。
後記:閱讀經典,籌策當下。讀古是為通今,是為突破現代企業經營管理困境,實現倍速增長和可持續發展做一份微薄之力。後續筆者將陸續將自己閱讀的經典書籍總結推薦給大家,希望與讀者一起共修。
下期為彼得德魯克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敬請期待!
讀《迴歸》有感 篇22
當我從一個普通員工被提拔成一線班長時,我的上級問我,如何做一個稱職的`班組長?而我的回答是:“合理的安排和帶動員工做事,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及時的完成工作任務”。當時我做到了並且得到多位領導及下屬的認可。事實上當時的我不懂什麼叫管理,在我的腦海裡它只是一個“要管別人”的模糊概念。當我從班組長到主辦再到主管一級時,每一個崗位上的感受是不一樣的,每一個級別的管理職責不一樣,他所涉及的深度、廣度、遠度都不一樣,我們的班組長可能主要充當的角色是帶頭和指揮下屬做事,主辦主要是指導下屬並且按照主管的要求在做事,主管以上級別主要是發動下屬做事,正如文中所說管理者的3個臺階實際上就是管理者管理技能提升的一個過程。
如何做好自己的管理工作呢?在讀完宋博士的《讓管理迴歸簡單》一書,深有感觸。我們工作當中不乏管理幹部經常把簡單的問題複雜化,而宋博士指出簡化企業管理的關鍵在於:管理者為企業找到目標和方向,將組織分而治之,多做企業管理的實驗,做到有效監控和授權,為企業培養人才,和管理好自己的角色。管理者抓住這6個企業管理的要害,自然就能讓管理迴歸簡單,讓企業的管理變得高效。
說管理簡單,那是大道至簡的說法。沒有一個成功是偶然,管理作為一門實踐的科學,所謂的簡單,應該指的是經過實踐檢驗站得住腳的一些準則。書上說管理是管人和理事,簡單理解,就是和人或人群打交道,區別就在於目標、資源和影響力不同。最狹隘的講管人,甚至可以理解為讓別人願意為你把事情做好,完成目標。“管”是做好管理的必要條件之一,怎樣做到呢?我認為秘密就在領導力。讓一群人認可並擁護你的價值觀,願意和你一起奮鬥去實現,這才是最高境界。普通人嘛,大家價值觀類似,有共同的階段性目標,彼此尊重、講求貢獻、相互信任,合得來更好,領導者能夠發現跟隨者有不斷成長改進的空間,並給予機會,甚至幫助跟隨者不斷成長,那管人也就成功了。講完原則,再說說管的方法,管指的是改變人,改變人的態度,改變人的能力,那麼日常要做的即是激勵、培訓(授能)、授權和監控,週而復始,共同提高。
“理”事,是管理的另一個方面,從改變事件、流程和做法的角度來著手提高整個組織的績效。目標、組織結構、崗位責任、績效和激勵制度,相關的作業流程和規章制度,都屬於此類。 “理”的更重要的一個含義還在於總結和演繹“管”的內涵和成就。“管”一個小團隊的成功經驗的有效複製,能夠有效地應用在更大的組織裡面,取得更大的績效,秘訣就在於“理”。常常聽到身邊不少基層管理人員講:“我管這麼多人,別人才管幾個人,我的工作肯定沒有別人做得好,要是再把我的工作分部分給別人管理,我的工作業績肯定會好”。我覺得這是非常錯誤的,作為管理者業績不好,不是光靠加人就能做好,而是要學會理,才能使你的團隊取得更好的業績。
如何做好管理,書中講到管好不一定能理好,理好未必能管好,的確如此。身邊很多基層管理人員善於搞團隊建設、員工關係管理等,並且在人群中很有“地位”,但他卻不會理事,安心守舊,不懂創新,工作業績止步不前;也有一部分人很會理事,但卻不善於“管”,很多好的想法無法執行, 最後只會成了泡影或是短暫的“搞運動”。要做好管理工作,管和理缺一不可,在管理過程中,自我學習和培養人才也是非常重要的。文中講到管理者的三個臺階,即指揮、指導、發動就是一個培訓人才和自我成長的一個過程,在許多公司內,基層幹部一般都是從一線的骨幹員工提拔的,當一個幹部從做員工轉變成管理角色的過程中,他首先只會自己多做或是按部就班的安排人員做事,也就是說正常情況下會指揮下屬做事,但不懂如何指導和發動員工做事,如我們的一線幹部,大部分都是帶頭做事甚至自己多做讓員工少做,從而當工作量相對增大時就有些措手不及,難以完成工作任務。指揮工作人人都會,光會指揮別人工作,那麼他整個團隊的效率就難以提升。要造就一支有戰鬥力的團隊,管理者必須指導下屬如何工作,比如說技能培訓、團隊意識等等,只有這樣才能使每個團隊成員可獨擋一面,及時高效的完成工作任務,這也就是管理的第二個臺階。第三個臺階“發動”是管理者的最高境界。記得我們公司領導說過:“作為一個管理者每天上班時都沒什麼事做,但他的工作業績卻非常優秀,那樣才叫本事”。這句話就是書中所說的管理者最高境界。作為管理者會動員下屬,挖掘每一個人的潛能,使其在他的工作崗位上將自己的工作才能展現的淋漓盡致,這樣既可培養下屬快速成才,又使自己的工作做得更輕鬆。
去年,當我正式接管市場部儲運工作的時候,當時公司正是生產旺季,而我主管的發貨及物流工作也是一下子變得非常繁忙,在現有資源都不是很富餘的情況下,公司領導經常告訴我:“做工作一定要有目標,而且要不停的把目標頂高,那麼你的工作效率才會高效”。正因為他的一句話,才使我們儲運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發貨新高,並被光榮評為公司的“主管級優秀團隊”。的確如此,一個沒有目標的團隊肯定是一支沒有戰鬥力的團隊,只要有了目標,才有了努力的方向,正如文中描述的推繩子的道理。如何帶領自己的團隊創造優秀的業績,首先作為管理者要根據客觀的環境給下屬定一個合理的目標,目標不能太多,而且要現實,不能太高也不能太容易,否則,目標就成了一個空想或者毫無意義。有了目標,員工才有了方向,有了方向,才不會走更多的彎路,管理者透過目標對內部進行流程梳理、目標的瓶頸進行分析和解決,目標才有可能達成或完成得更好。
“管理是可以學會的,但不能被教會”,宋博士指出了“管理就是做實驗”。的確如此,生活中、工作中很多事情只有去做了,才可能會成功,就算失敗了,也可從失敗中吸取教訓、累積經驗,才能為下一次的“實驗”打好基矗如果什麼都不敢去嘗試,那麼他就連成功的機會都沒有,創業人員、業務人員、管理者都一樣。發生在我們身邊很多管理創新的案例,大部分人員在一開始是總是否定新的管理模式,不願意接受新的事物、新的思想,但一旦更改過來後,他們都會覺得現有的模式很好,而且再也不願意回到從前;也有不少基層幹部總是喜歡說:“我們原來一直這樣做的,好好的老是要變動等等。作為管理幹部,我們只有在實際生活和工作中不斷接受挑戰、經受磨鍊,才能不斷提高管理技能,管理好自己,管理好幸福。
讀《迴歸》有感 篇23
“教育過程是很漫長的。所謂百年樹人,需要靜待花開,沒有耐心最好遠離教育。教育需要磨礪學生,更需要磨礪自己。孩子生命成長的教育不能急”
作為一個老師,我覺得我是辛苦並快樂著。教育需要磨礪學生,更是在磨礪自己。我是一個性格很急的人,這麼多年下來,我發現我沒有以前那麼性急了,教育孩子必須要有耐心,因為工作需要,自己也在不知不覺間變得心平靜氣。作為一個教師,你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學生都會放在眼裡,我要求孩子做端正,我自己首先也要端正,所以我很感謝我的學生們,我的腰現在還是直的。教師每天的情緒也是永遠要保持在最好的狀態,才能去感染學生,所以,我也要感謝我的學生讓我習慣性面帶笑容。
“教育者的天職是‘讓玫瑰成為玫瑰,讓蓮花成為蓮花’,讓花草樹木各歸自然,相互成就生態的完美。老師所需要的是有一顆感悟美的心,一雙發現美的眼睛,要擅長於細微處見精神。如果非得努力將小草改造成參天大樹,其結果是勞而無功的”
我們班上的張森同學很喜歡畫畫,那就應該讓他多畫畫,因為只有畫畫才能真正讓他靜下來,他平時太好動,感覺根本就靜不下來的感覺,但他竟然可以在很多同學的吵鬧聲中靜心的畫畫,讓我不由得感嘆,不是他靜不下來,而是我們找不到可以讓他靜下來的方法。作為一名教育者,觀察能力很重要。所以我以後一定多多鼓勵張森畫畫。比如我上英語課用的一些簡筆畫,讓他幫忙畫畫,應該會一舉兩得呢!想到這我都開始興奮了。
“教育本來就是很輕鬆的,當讓輕鬆之前必然歷經磨難,所謂先苦後甜”
這句話我是很贊同的,現在我是在歷經磨難階段。每天都辛苦並快樂著,(感覺辛苦的時候會更多些)我相信我的方向是對的,我的初心都是為孩子好,把每位孩子當成自己的孩子一樣看待,我的每個點滴付出,孩子都能感受得到。比如,中午午休時,我和孩子們說“大家好好休息不要講話,你們休息好了下午上課就會精神飽滿,下午老師還要給你們上課,也想好好休息一下,你們可以讓老師好好的休息一下嗎?”這樣說後他們都很自覺地安靜下來。得到同學們的理解,我心裡也是暖暖的。但是力不從心的時候也會有,用陽老師的話講“盡力了就滿分”我覺得我每天都在盡力。
最後我還要鼓勵自己一下:“不忘初心,加油!”
讀《迴歸》有感 篇24
《迴歸身體》這本書,講的就是雲門舞蹈教室的八堂身體課程,擁抱、呼吸、重心、安靜、專注、跌倒、親密、玩伴。雲門舞蹈教室是面向上至老年人,下至兒童的大眾人群的教室,學習這些課程,並不是為了可以到臺上表演跳舞,或成為一個舞蹈演員,而是,學習如何迴歸身體。透過肢體的開發,學習更多身體的可能和生活的樂趣。
糊糊推薦大家讀這本書,是因為其中有很多內容與我們目前正在學習的書畫課程是相通關聯的,可以從中受到很多啟發。當然,對於每一個人,這本書都值得一讀,我已經推薦給幾位年輕的媽媽,以及工作壓力大、身體不太好、情緒容易焦慮的朋友。
書中每一堂課都值得記述並學習,這裡只選取其中最有感觸的幾點簡要記之:呼吸、安靜、重心、專注。
讀《迴歸》有感 篇25
最近在讀《讓管理迴歸簡單》一書,感觸頗多。
宋新宇博士說:管理,最重要的就是排序,所謂的領導力,就是給別人排序的能力。我經常聽很多企業領導人說,自己很忙,沒有時間,從表面上看這是工作量的問題,而從實質上看,這是管理能力的問題!
他還說:“管理的本質是激發員工的潛力,達成企業的目標。而企業目標是什麼?是為客戶提供一流的價值。拉動企業這根繩子,唯一正確的做法是從客戶那一端發力。但我發現,差不多有超過半數的企業只把客戶掛在牆上而未放在心裡。”張瑞敏認為:在企業裡最難的工作就是把複雜問題簡化,如流程再造就是簡化流程。做好管理最根本的做法無外乎監管、管教和梳理。
管理就是“管”+“理”。在通常管理現實當中,當員工出現矛盾時,管理者經常把不聽話的和不順眼人趕走,企業缺少了不同的聲音和競爭的動力,公司業績隨之跟著下滑。“管”的著力點在於改變人,改變人的態度,改變人的能力;而“理”的著力點在於改變事,改變流程,改變不合理的做法。“理”是梳理,是總結經驗、教訓,是重新制定規則,從規則的角度根本上改變一件事情或徹底消滅問題,
真正的人才不是能夠評判是非、指出對錯的人,因為幾乎每一個人都能做到這一點,真正的人才是能夠讓事情變得更好的人。管理者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做決定、做決策。管理者成長的過程就是不斷給自己確定原則的過程。管理做決策時知道不同的意見很重要。如果別人都附和管理者一人的意見,那麼其他團隊成員還有什麼存在意義呢?因此,能夠使決策正確的前提就是將不同意見充分表達出來。每個管理上的決定都會有缺點,關鍵是要找到效果最大,問題最小的解決方案。與企業管理相比,如果是自己家的事情,天底下沒有難算的賬。我們算不清,是因為我們不認為這個賬是自己的賬。
德國偉大的農學家利比希發現了植物生長過程中的短缺元素定律:任何一個植物的生長都需要一定元素。在某一個時期植物只是缺少某一種元素。只要增加這個短缺元素,植物會有一輪新的生長。人們不必去做任何其他的事情,植物就能依靠自己的自我組織能力成長。不缺少的元素即使增加再多也是沒有用處的。同理,管理者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去發現自己企業在某一個時期內的短缺元素,並集中所有的力量補充它。
管理者要切記不要讓自己成為公司發展的瓶頸。如果一個管理者意識不到這個問題,不明白為公司培養人的責任,就很可能成為公司的瓶頸,極強的個人能力就會成為公司的一個負擔。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就是要學會“授權”,學會把大部分自己緊抓不放的事情下放給部門內其他人去做。
讀《迴歸》有感 篇26
每個出身農村的人雖然家庭狀況有所不同,但所接受的啟蒙教育一般無二:出人頭地,離開農村。這深深地烙在每一個農村孩子的心中。而讀書考上大學是當時那個年代唯一的出路,也是很長時間以來的捷徑。
當課堂效率難以或不能再提高的時候,延長學生的學習時間就成了首選,這也是再簡單不過的做法,貌似誰佔用的時間最多,在中考和高考上的勝算就越大。校際之間從拼早晚自習到週末不休、寒假加班,一直演化到暑假提前開學;校內教師之間透過增加作業量擠佔學生固有的時間,迫於壓力,學生常常打著手電,在被窩裡寫作業,他們為了心中的理想的生活,為了父母期待的目光,咬著牙,堅持著,忍耐著…
每當回憶起這些,心中打翻了五味瓶,對學生的憐惜、對同事的憤恨、對體制的無奈,也悲嘆自己的渺小和無能。
現在農村生產力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很多家庭有農用車、摩托車,農田勞作機械化程度很高,上山幾乎不用步行,生活水平突飛猛進,就業機會很多。
隨著讀書費用的增多,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供養一個大學生幾乎是耗盡家財,畢業後因物質條件較差,即便擠進大城市也買不起房子,其擇偶機會還不如初中畢業就去打工並小有收入的績差同學。作者在書中有這樣一段話“讀書多而又沒能走出鄉村的年輕人,他們在鄉村社會的生存能力還比不上那些讀書少的同齡人,這也是新的讀書無用論在不少鄉村社會抬頭的重要原因”。
尤其是當下農村開發力度加大,土地升值加速,面對著一大堆的鈔票、房產,一夜暴富的農民迷惘了,家長們成天下飯館,遭了太多罪的農民不願意再讓兒女們重蹈覆轍,對孩子們的要求幾乎為零,他們衣食無憂、擇偶從優,還愁什麼呢?加之近年來很多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困難,考上大學又能怎樣?
而農村教師再用過去的思想觀念來教導如今衣食無憂、貪圖享受的學生,再用題海戰術來簡單地訓練已經厭學、缺乏志向的孩子們,矛盾和衝突必然會升級。教師恨鐵不成鋼式的挖苦、體罰,導致家長向學校、教師的發難也屢見不鮮。有了“成功”的經驗之後,很多學生無中生有,即便犯了很大的錯誤,教師也是投鼠忌器,不願招惹是非。
面對惡劣的學生,很多教師心灰意冷,明哲保身。學校想要豐富學生的課餘生活,又苦於沒有師資,很多農村學校多年未招聘音樂和美術老師,現有的不僅專業素質薄弱,且很多也都轉行教文化課了。
書中介紹了一部反映農村教育題材的兒童電影《草房子》。我迫不及待的到網上下載和觀看,劇中桑桑的故事勾起了我許多兒時的回憶——網知了、鑽廢窯、打陀螺…秋天的時候,學校還經常組織小學生摘松球、採藥才,給生產隊復收花生和地瓜。常常和我最要好的朋友一起,跟在生產隊的拖拉機後邊撿被草刮掉的花生,有時還趁著押車的人不注意,從車上拽一把下來。
學校永遠是孩子們嚮往的地方,在這裡既能獲取知識,又能結識很多夥伴。如今,厭學已經從幼兒園就開始了,當然幼兒園也存在一定的問題,我認為更多的還是社會問題。獨生子女在很多家庭中幾乎成了皇帝,呵護備至,疼愛有加,在幼小的心裡已經形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意識,已經不能容忍被冷落和斥責,這或許才是主要原因。
每一個孩子都希望被別人關注,都有表現的慾望。影片中桑桑大熱天穿著棉襖和棉帽在校園裡招搖過市,陸鶴緊跟著戴著禮貌信步走過,大搶了桑桑的風頭…
劇中陸鶴的故事令人深思。他屬於現代學校裡典型的差生,學習成績差,頭上天生沒長一根毛,同學們都嘲笑他,都叫他禿鶴,經常摸他的腦袋取笑。在學校會操比賽中,他的報復性搞笑,導致學校丟了這一傳統的“金牌”,可是文藝匯演,正是他天生的滑稽形象,博得了觀眾的喝彩,為學校贏得了榮譽,也找回了自尊,為此陸鶴號啕大哭。
在我的教學生涯中,遇到過很多這樣的學生,學習很差,但體育很好。每天都盼著下午最後一節的訓練,每年都盼著運動會的來臨,只有在這個時候,他才能找回自信和自尊。甚至畢業多年,每逢學校舉行運動會,還來看看是否有人破了他保持的紀錄。而有的學校多年不召開一次運動會,其他的活動也沒有連續性,雷聲大,雨點小,甚至為了應付上級的的工作檢查,只是印發一個活動通知。
社會需要各種各樣的人才,學生也存在不同的天賦,如果學校不能夠提供若干個可供學生展示才能的舞臺和發展的平臺,沒有一個合理公平的評價體系,那些長期因為學習不好而得不到老師關愛的孩子們,也只好“搞怪”、“破罐子破摔”了。
對於學生如何努力學習,教師如何敬業的場景,影片沒有任何描述。但觀眾能感受到孩子們在油麻地小學讀書是最快樂的。這也能從輟學生杜小康的臺詞裡感受到。杜小康的爸爸跟他說等有了錢,送他到城裡最好的小學讀書,他斬釘截鐵地說:“不,我只去油麻地小學”。如今,哪一所學校能讓學生如此留戀呢?
讀《迴歸》有感 篇27
假期當中,領導要求每一位教師都要讀幾本教育書籍,我找到了《迴歸真教育》這本書,一聽這本書的名字就叫人有很親切的感覺,決定要好好看一看。
《迴歸真教育》這本書,其實第一眼吸引我的就一個字“真”。工作12年了,我的教育是不是“真”的,多少次拜讀名人文章,書籍,多少次領悟反思,多少次遠赴千里學習先進經驗,我究竟在做什麼樣的教育。
“總有一粒種子會開花”!真的是這樣,並且每一朵花都有自己的花期,或早或晚,這是自然規律。家庭條件,生活環境,成長氛圍,個性特點,眾多因素造就感受力,接受力,感悟力不同,怎麼定統一標準。作為一名教師我願意等,我不著急,但是,我卻不能盡所有能力讓一個不會發芽的種子和所有不在一個花期的種子種一起發芽,相互難為著,為難著。什麼樣的種子?適合什麼時候發芽?拋之九霄雲外,或許某日想起,嘆息。
後進生,潛能生,待優生,課改之後似乎看不見“差”了,幾百年了,把“差”去掉了,改革了,是這樣嗎?教育進行客觀科學的評價是必須的,目的是為了使學生更好發展。現在讓學生看到的考試結果,都不再是分數,而是變成A、B、C、D幾個等級,希望透過等級的劃分,來撫慰幼小的心靈。但是到了小升初,他們不還要面對分數,到了中學之後,分數更是淋漓盡致鋪開在學生們的面前。學習,到底為了什麼,有人說那是父母的期望,有人說找個好工作,讓生活更愜意,我個人傾向與後者,生活。可是又一想不學習或學習不好就扛不起生活了嗎?為什麼有些孩子分數很低,在生活上確比分別高的還更愜意呢?和好多老師談過後明白了,學習的目的是:增長智慧,歷練自我,修生養性,僅此而已,唉,我這麼多年毀了多少李嘉誠。左右不了的就別去左右,但是作為教師卻要儘可能的讓學生明白學習的真正目的,儘管前路艱難。
考試的意義是一種評價方式,這種評價意義是自我審視,自我調整,自我改進,而現實恰恰只注重分數。教育部?小學減負十條規定?面向社會徵訂,第五條“一至三年級不舉行任何形式的統一考試,從四年級開始,語數英每期一次全校統一考試,每門每學期測試不超過2次,考試內容不超課標。”希望教育部的條例就像中石油調價一樣,快一點吧!而且要說到做到,真正的孩子們感受到學習只是為了更好的生活。
《迴歸真教育》這本書語言樸實,切合當前的教育形勢,讀完之後,就好像和一個教育大師面對面交談一般,心裡對教育問題更透徹了,以後的路該怎麼走更清楚了。我希望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自己能“迴歸真教育”,成為一個“真教育”者。
讀《迴歸》有感 篇28
《迴歸真教育》這本書,從書名感覺它一定是最真實、最基礎、最貼近生活實際的好書。
《迴歸真教育》總共五輯。第一輯,總有一粒種子會開花,收錄了梁老師的十四篇教育隨筆。這些隨筆,似乎應該與梁老師近十年的特殊教育經歷有關,記錄的是他對那些微弱的、容易受傷的孩子的一種悲憫情懷。悲憫,本是我們與生俱來的一份情感,這種普遍關注人性的人道主義情懷,也應該是教師職業的本能,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這種情懷已經在功利教育的擠壓下,一點點地離開了我們。梁老師正是在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中,一點點地感悟到了今天的教育缺少的這份情感,並在有意無意中告訴我們:悲天憫人其實是師愛的本源,一個對學生沒有悲憫情懷的老師,永遠不可能找到真正的愛。
第二輯,“個個爭第一”讓教育走向何處,總共21篇隨筆。這些隨筆,更多地注入了梁老師對教育的深入思考:從一所課改名校的宣傳口號,他感受到了當今教育的擁擠與傾軋,冷靜地告誡我們“真正的教育應該追求‘學生第一’,而非讓學生追求‘第一’,在教育者的眼裡,‘第一’的應該是學生,而不是所謂的分數”;從工作群的一次交流,他發出了“教育之累何時不再有”的感嘆;從一次監考,他發出了“學習到底為了什麼”的質疑;從到一所學校參觀,他發出了“別讓統一抹殺了學生個性”的諫言;從觀看一檔電視節目,他斷言“起跑決定不了勝負”……他是一個思考著的老師,身邊的一景一物、一草一木都會引發他對教育的思考。這份思考,讓他站在高處審視教育,並不斷觸控教育的真實。
第三輯,打破關住自己的門,21篇關於教師成長的隨筆。很多時候,我總是感覺與梁老師的傾心相交似乎是源於共同的經歷。他和我一樣,都是在最貧瘠的村辦中小學開始的起始教育,也和我一樣有很長一段的農村教育經歷,我們成長的土壤一樣沒有營養。同樣的草根生長模式,讓我們都對教師的成長有著天然的敬畏和感受。只不過,他對教育的理解要比我靈敏的多,從他文章中的那些貼切的故事來看,他應該有著極其深厚的閱讀。這些閱讀,在不知不覺中滋養了他的教育靈魂,幫助他在借鑑與反思中完成了一種迴歸,而這種迴歸,本身就是教師成長的最好註解——回到原點,尋找教育的根基。
第四輯,尋找高效管理的標牌,21篇隨筆涉及學校管理的細節和姿態。從一位校長在校園內隨手亂扔菸頭,梁老師想到了更多的“菸頭”:校長的口頭禪,對學生問候的熟視無睹,無意間對學生的失約……並進而想到了學校管理,發出了“切莫讓‘菸頭’燒燬了教育”的告誡。教育無小事,學校的管理並不在於那些鴻篇鉅著的管理制度上,校長的一言一行,對於學校來說就是最好的管理。這就是梁老師的獨特之處,從細微之處,他可以發現大教育,而這些大教育似乎都隱含在某些不需要言說的樸素之中,只要我們願意,都可以回到生活之中去發現和打磨。
第五輯,向上的種子成就魅力教師,仍然是21篇隨筆。這些文章,無一例外地寫到了他對一些大教育家教育理念的追隨和解讀。無論是陶行知,還是陳寅格,都給作者以教育的啟迪和向上的力量。而這,也恰是梁老師留給我們的最寶貴的教育觀:無論大師,還是匍匐於教育實踐的普通教師,都需要守住樸素的教育心,對教育的真實心懷敬畏。
“總有一粒種子會開花”真的是這樣,並且每一朵花都有自己的花期,或早或晚,這是自然規律。家庭條件,生活環境,成長氛圍,個性特點,眾多因素造就感受力,接受力,感悟力不同,怎麼定統一標準。作為一名教師我願意等,我不著急,但是,我卻不得盡所有能力讓一個不會發芽的種子和所有不在一個花期的種子一起發芽,相互難為著,為難著。什麼樣的種子?適合什麼時候發芽?
後進生,潛能生,待優生,課改之後似乎看不見“差”了,幾年了,把“差”去掉了,改革了,是這樣嗎?教育進行客觀科學的評價是必須的,目的是為了學生更好發展,為尋找一個學生更適合的教育方式,這其中包含把學生劃三六九等嗎?後進生,潛能生,待優生是不是等級,然而把學生劃三六九的唯一標準是什麼呢?學生成績,照這樣算,部分孩子將永遠是……
學習,到底為了什麼,有人說那是父母的期望,有人說找個好工作,讓生活更愜意,我個人傾向與後者,生活。可是又一想不學習或學習不好就扛不起生活了嗎?為什麼有些孩子分數很低,在生活上確比分別高的還更愜意呢?和好多老師談過後明白了,學習的目的是:增長智慧,歷練自我,修生養性,僅此而已,左右不了的就別去左右,但是作為教師卻要儘可能的讓學生明白學習的真正目的,儘管前路艱難。
在閱讀的過程中,我時時被一種質樸的力量所吸引,梁老師的教育情懷:悲憫,慎獨,唯真。而這種情懷,都是在他樸素的文字中,一字一句,慢慢生長出來的。對於樸素,我時時心懷敬畏,因為那是一種最深刻的力量,讓你不得不面對自己的內心完成一次真正的開始。我想,所謂的真教育,就是真實的教育,守住教育的常識,遵循教育的規律,順應學生成長,不浮躁,不虛化,不功利,不勢力,因勢利導,順勢而為,真實自然,樸實而無華。《迴歸真教育》就是這樣一些樸素的文字,讓你在不知不覺中得到一種力量,回到寧靜,心無旁騖,開始最本真的教育。
讀《迴歸》有感 篇29
當我去選書的時候,我一眼看中了“迴歸真教育”這一本書,其實第一眼吸引我的就一個字“真”,什麼是“真”教育,我的教育是“真”的嗎,我究竟在做什麼樣的教育?心中不免有種種疑惑,帶著這樣的疑問,我馬上簽字領下這本書,這個假期就讀它了。
回到家,就急迫的想知道,到底什麼是“真”教育?馬上翻開書看起來,看著看著被書中的內容吸引住了,一口氣讀到半夜一點多,已經一半了,第二天起來就愛不釋手的接著一口氣讀完,讀後收穫頗多,感觸很深。
感悟一:靜待種子發芽
在書中,作者梁好一直反覆強調雖然不同的學生家庭條件不一樣,個體素質能力不一樣,性格愛好不一樣,但是,他們都是一個個獨特的生命體,擁有著不可輕視的人格尊嚴,我們絕不能用同一標準要求他們,而要允許他們的差距,允許他們的不同,在我們為其種下的種子沒有在他們的心中及時生根發芽之時,我們不用著急,我們需要等待,也許他們的芽發的慢一些,發的晚一些吧。“總有一粒種子會開花”。真的是這樣,並且每一朵花都有自己的花期,或早或晚,這是自然規律。作為一名教師我願意等,我不著急,但是,但是,但是,我卻得不盡所有能力讓一個不會發芽的種子和所有不在一個花期的種子種一起發芽,相互難為著,為難著。我們應當反思自己:我們種下的這顆種子是否適合這塊土地?我們如何找到適合他們的種子?正如作者提到,每一個蘋果裡面都隱藏著一顆美麗的五角星,然而,教師常常關注“蘋果”的形狀,卻很少能走進“蘋果”的內心,去欣賞那美麗繽紛的“五角星”。正如,很多老師看似與學生很親近,從早到晚,一直與孩子們在一起,似乎跟孩子們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但熟悉不等於瞭解,只有心靈的溝通,才能彼此相融,達到美好的境界。
感悟二:學習為了什麼
在書中,作者反思瞭如今教育當中的一些現實問題,學校中“個個爭第一”的口號,讓學生陷入緊張的學習壓力之下;“應試”教育模式,讓教師與學生都為教育所累。這不禁引起我們的思考:學習到底為了什麼?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古人學習源於內心的渴望,源於對知識的崇拜,源於個人修煉的需要,學習的目的是:增長智慧,歷練自我,修生養性,僅此而已,唉,我這麼多年毀了多少李嘉誠。左右不了的就別去左右,但是作為教師卻要儘可能的讓學生明白學習的真正目的,儘管前路艱難。而指向高考的學習,指向功利的學習,只會讓學生身累、心累,而這樣的學習終究是學生內心排斥的。那麼,如何迴歸真教育呢?
我在書中有以下幾點體會:
1、成人與孩子的對話,需要走進孩子的世界,採用孩子的方式。正如書中的故事:對“雷聲”的解釋,爸爸用科學方式的解釋不如奶奶用童話的形式更容易讓孩子接受。
2、學生不僅需要學習,而要足夠的時間消化吸收。正如書中的故事:葫蘆要留下一定的空間,才能讓鹽巴更迅速的吸收。
3、學生需要更快樂,更有探索性的作業。因為,對孩子的人生而言,留在孩子記憶中的不是枯燥乏味的書面作業,而是諸如找葉子似的快樂探索。
4、教育要給學生努力去夠的機會,正如書中的故事:養育河馬,食物總在他夠不到的地方,它十分懂得珍惜,每天拼命的夠著吃,才能長大。教師只有給予學生努力去夠的機會,學生頭腦中的知識才是鮮活的、生動的、印象深刻的。
感悟三:教師的專業成長
在書中,作者針對一名教師如何提升自我的專業素養,如何認識自我的價值,體驗到職業的尊嚴,收穫到教育的幸福,為我們提出了許多寶貴的經驗。其中,我的體會有:
1、專業成長需要一個漫長的積澱過程,教師要耐得住寂寞,靜下心來努力鑽研,踏踏實實的打牢自己的根基。
2、每位教師都要學會“見縫插針”,充分把握生活中的一分一秒,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發展自己。
3、發現自己的優勢,找自己的特長,讓優勢更優,特長更長,在優勢特長上狠下功夫,達到一定的深度,自己便會比別人高出很多。
4、固步自封、墨守陳規、抱殘守缺,只能讓自己被時代拋棄,而具備發展的意識,敏銳的眼光,主動反思的能力,順應時代發展,緊跟時代的潮流,才能成為一名立於不敗之地的教師。
5、別人的成功經驗,不是不能借鑑學習,而是要辯證的學習,客觀的對待,深刻的研究,而不能盲目追求形式上的雷同。
6、專家的引導對教師專業成長十分重要,專家站得高看得遠,專家的引領可以讓教師少走一些彎路,儘快的成長起來。然而,教師應當清楚專業成長是自己的事,自己的知識結構體系需要在自主的閱讀中構建,自己的教育模式需要在自己的實踐中探索,自己的教育思想需要在自己的思考中凝結,
7、走出“毛毛蟲”效應,走出“跟隨著”的怪圈,需要我們教育工作者從自身坐起,從突破自我做起,不走老路,不盲從大眾。唯此,才能讓我們的教育大步向前,而非原地踏步。
8、一條小魚,雖然不能選擇魚缸的大小,但是可以選擇自己的成長,只要自己不斷的成長,當魚缸容不下自己之時,自然會有新的魚缸等著你,即使沒有人替你更換新的魚缸,自己也可以打碎魚缸,衝向更廣闊的大海。
讀《迴歸》有感 篇30
什麼是大學之道?德雷克·博克在他的《迴歸大學之道》一書中,為我們做出了最好的詮釋。
這本書的題注是“對美國大學本科教育的反思與展望”。乍一看,似乎是給從事教育事業的人看的,對我們普通的大學生而言,看了之後似乎比較適合發發牢騷。可是換個角度來看,我們何嘗不能以此為針對,彌補所受教育的欠缺呢?
書中所提出的大學教育目標,就是學會表達、學會批判性地思考、培養品德、培養合格公民的素質、學會在多元化校園生活、為全球化社會做準備、培養廣泛的興趣、為職業生涯做好準備等等。
或許在大學中,教育的體制並不盡善盡美,但我們自己又該做出什麼樣的努力呢?
課堂上、實踐活動中,我們是否能勇敢地走到臺前,發表自己的獨到見解?面對身邊乃至社會上有爭議的問題,我們是否能做出獨立而公正的判斷?除了學習專業課程,我們是否能真正做到投身校園的多元文化中去?面對這個聯絡日趨緊密的世界,面對一切皆有可能的未來,我們是否已經做好了職業、人生的規劃?
我想這是作為一個大學生,必須反覆拷問自己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