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遂自薦讀後感範文(通用5篇)
毛遂自薦讀後感範文(通用5篇)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後感吧。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毛遂自薦讀後感範文(通用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毛遂自薦讀後感1
這個故事發生在戰國時期。毛遂是戰國四公中平原君的門客。有一次,平原君要去楚國談合縱的事。他合計了一下只有十九個人,恰好還缺一個人才能出行。這時,在平原君門下當了三年門客的毛遂對平原君說:“我去吧!”到了楚國,平原君和楚王從日出談到了日落,還沒有談出一個結果。於是這時候,毛遂就拿著一把寶劍上前跟楚王說道:“合不合,隨您的便!”楚王看他這般威風的樣子,就只好答應了。
這個故事讓我懂得了,每個人都要勇於發現自己的優點,並抓住機會發揮自己的長處!
還記得上次中隊委員競選時,沒有人願意當中隊衛生委員。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默不作聲。我心想:“我平常個人衛生不錯,我又很想找個合適的工作為班級服務,為何我不去嘗試做做看呢?”於是,我也像毛遂自薦那樣推薦了我自己,並順利地當上了勞動衛生委員。現在我每天都在努力完成我的份內工作,為班級和同學服務。
大家覺得,是不是都應該學習毛遂的勇氣,發現自己的優點,並恰當地在生活、學習、工作中發揮出來呢!
毛遂自薦讀後感2
《資治通鑑》載,周赧(nan,因慚愧而臉紅)王五十七年(公元前258年),趙王使平原君求救於楚,平原君約其門下食客文武備具者二十人與之俱,得十九人,餘無可取者。毛遂自薦於平原君。平原君曰:"夫賢士之處世也,譬若錐之處囊中,其末立見。今先生處勝之門下三年於此矣,左右未有所稱誦,勝未有所聞,是先生無所有也。"毛遂曰:"臣乃今日請處囊中耳!使遂蚤得處囊中,乃脫穎而出,非特其末見而已。"平原君與楚王,日出而言之,日中不決。毛遂按劍歷階而上,"王之所以叱遂者,以楚國之眾也。今十步以之內,王不得恃楚國之眾也!王之命懸於遂手。……"
在那個時代,人才的分類可能比較簡單,沒有今天區分的這麼細緻,它以立德立功立言目標,以正統思想為標準,人的成名靠的是你在文人知識分子圈子內的影響程度。人們特別在意官職地位,如立德立功立言成功的第一聖人王陽明;看重名師高徒,如師從鬼谷子的龐涓、孫臏等戰國縱橫家們;透過別人的推薦和吹捧,如《三國演義》裡徐庶走馬舉薦諸葛,楚漢爭霸中的蕭何月下追的韓信;實在沒有人推薦時,要麼像姜太公那樣直鉤釣龍種般的自己炒作自己,要麼像蘇秦張儀李斯等,只能靠自己去遊說君王!
天下治則清規戒律一大堆,天下亂則不拘一格降人才。
影響歷史程序人物的出現,總是與一定的社會背景相關,亂世給了英雄登臺表演的機會,給了他們成就威名的機遇!正所謂,時勢造英雄!英雄的出現,除改朝換代的帝王雄主外,其他名臣宿將,雖各有不同,但總不外乎要找到一種媒介,找到一個階梯,找到一種符合當時實際情況的宣揚方法。歷史條件的使然,也只能是那種口口相傳成為發現人才的重要途徑,讓人為的主觀因素走上了主導地位。如讓人"一朝成名天下知"的科舉,"老子英雄兒好漢"的世襲,"鄉紳權貴世家大戶"的舉薦,"親朋故舊故吏"的引薦,"商鞅毛遂類才俊"的自薦,"地域圈子內"的相互扶持,從降臣叛將中折節再用,"敢叫舊朝換新顏類英雄"的自我表現。
歷史的記載中之所以給了毛遂這樣一個自我表現的機會,更多的是為了江山的穩固,想給後世的英雄才俊,特別是生活在社會底層的精英們一種希望,給一種心理上的安慰,讓他們能夠耐心的等待明主的出現,能夠以合適的`方式生存於社會,否則可能會令天下混亂。秀傑散於田畝,必有揭竿而起的社會危機。沒有安撫好的落第文人,如宣揚太平道的張角、我花開來百花煞的黃巢、均平富的洪秀全等,不就是最好的例證嗎!聖君名臣,伯牙子期,可遇不可求!真正能像太公、臥龍那樣讓賢主們主動上門折節而請的,翻盡史書,也就那麼幾位,且多出現在亂世,多出現在賢主們求賢若渴、焦頭爛額之際,這樣的機遇,且能夠被遇上又能被寵幸的人,恐怕是少之又少吧!
當然了,敢於在外交場合這麼說話和幹一些狠事的人,除了毛遂外,戰國時期還有好幾位,我簡單的攏一下,一個是兼有刺客身份的曹沫,外交場合劫持威脅齊桓公,還跟沒事人一樣;一個是澠池之會上的藺相如,對秦昭襄王用性命威脅;一個是孟嘗君的門客,到秦國探虛實,也曾對秦昭襄王有過伏屍二人類的威脅。講的這些,都是個題外閒話。
毛遂自薦讀後感3
我是一個小小歷史迷。《尋訪夏商》、《牽手秦漢》……在我眼中都是一道道饕餮大餐。在《重返春秋戰國》中,我認識了武藝高強的廉頗、曠世良將李牧,聰明機智的王翦……其中,令我觸動最大的是敢於自我推薦的毛遂。
毛遂是戰國時期趙國的平原君手下的一名門客,一直默默無聞。但是,有一次趙王派平原君出使楚國。平原君想找20個有勇有謀的門客一同前往。這時,不為眾人所知的毛遂站了起來,說願意前往楚國。雖然,平原君一開始並不信任他,但他用形象的比喻說服了平原君,與平原君一起前往了楚國。面對楚王不願出兵,大家只知道乾著急,唯有毛遂一個人敢上臺勸說。他對楚王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楚王終於答應出兵,解救了趙國。
讀到這裡,我不禁對毛遂佩服不已。在平原君眾多的門客裡,因為毛遂的自我推薦,得到了施展才華的空間,解救了趙國,讓歷史永遠記住了他。在毛遂的手中我看到了他捧著的“勇氣”獎狀在歷史的長河中熠熠閃光。
千年前的古人,有這份自我推薦的勇氣,然而,處於現代社會的我們,面對各種機會,我們卻是如此懦弱。班幹部競選、學校播音員招聘,很多同學都望而生畏,曾經的我也是如此。但是在一次偶然的機會里,我嘗試著像毛遂一樣勇敢地去自我推薦,去嘗試,發現原來成功並不遙遠。
記得上學期老師讓我們自願報名參加“小鐵人杯”星級小記者預選,那可是浙江少兒臺主辦的,級別好高,誰敢報名啊!教室裡鴉雀無聲,同學們一個個低著頭,是啊,這樣的比賽怎麼可能被選中呢!誰也不敢舉手。雖然我很想去試一試,但好怕有人說我自不量力。正在這時毛遂的影子忽然出現在我的腦海中,我好像聽見了毛遂在對我說“小朋友,要向我學習!”我舉起了手,成為了我們班唯一一名參加這次預選賽的選手。預選面試時,一走進賽場我就心驚肉跳,面對莊重嚴肅的評委我的腳都軟了,嘴唇直哆嗦,自我介紹當然說不清了。我落選了。雖然我落選了,但是媽媽還是為我敢於去嘗試而特別高興,給我頒發了一張“勇氣”獎狀。
雖然這次的毛遂自薦沒有成功,卻為我積累了面試經驗。暑假中我報名參加杭州市少年宮“小記者班”,面對300多名競爭對手,面對挑剔的面試老師,而我因為有過面試的經驗,也就不再那麼緊張了,順利完成了採訪任務,拿到了小記者班的入場券。
同學們,請相信自己,讓我們都來手捧“勇氣”的獎狀,邁向成功
毛遂自薦讀後感4
春秋時期,秦軍大肆攻趙,趙王無奈只好派公子平原君去向楚王求救,平原君在眾多的門客中挑選了19名,實在挑不出像樣的隨從,苦惱之餘,最後一個位子只好勉強給了一再請求同去的毛遂。
在途中,同行的人逐漸發現毛遂是個了不起的人,都十分欽佩他。
到了楚國,平原君與其他19名門客都沒有說服楚王,只好讓毛遂前去說服楚王。楚王見毛遂只是個門客沒有把他放在眼裡,責令他走開,毛遂手持寶劍毫無懼色的走近楚王大聲說道:“大王與我只處於十步之遙,楚國雖強,但您的命已在我的手中,”楚王被他的勇氣所折服,決定一致抗秦。
讀了這則文章讓我領悟到:任何事情都要堅定信心去嘗試,嘗試是一件事情的開始,只有敢於嘗試才會有機會成功。如果嘗試都不敢,那連機會都不會有,何談成功。
毛遂自薦讀後感5
毛遂的確是個有才華有膽識的人。你看他以三寸不爛之舌加武力相逼迫,終於使得楚王簽下合縱的盟約。其表現就好比利錐破囊而出,鋒芒畢露。讀罷此文,不禁生髮出許多感想。毛遂自薦。
其一在於,“毛遂”要具備真才實學,這是利錐破囊的最為基本的條件。毛遂既然敢於在眾侍衛面前要挾楚王,其膽量的確過人。但是隻有膽量是無法做成大事的,毛遂在逼迫楚王之後的一番話才真正顯示了他的才華,打動了楚王,這才是最重要的。而才華的獲得是離不開個人的努力的,正所謂十年磨一劍,否則想在別國的君主面前面無懼色、侃侃而談是不可能的。不止毛遂,歷史上成就了大業的人,有幾個不是透過努力奮鬥才練就一身本領的呢?可見想要“破囊而出”,首先要努力地使得“錐”鋒利起來。
其二在於,毛遂需要一個展現自己的機會。這是利錐破囊的關鍵。所謂“亂世出英雄”講的也是這個道理。要想成為“英雄”,除了本身的本領之外,是需要客觀條件的。一個人的領導才能、組織才能等要想到充分的展示,“亂世”無疑是個好機會。在“亂世”你有表現自己的機會,可以透過努力團結一部分力量掃蕩異己,要麼成為亂世的中流砒柱,要麼成為破除舊秩序建立新統治的領袖人物。所謂“疾風知勁草,烈火見真金”。的確,勁草在疾風中才能顯出它的本色,沒有了疾風的吹襲,它也是軟軟的長在地上的一束普通的草;真金置於火中,別人才能真真切切地認定這是真金,不是仿造的。毛遂的機會就是使楚之行。他抓住了機會,成功了,被平原君稱讚為:“毛先生以三寸不爛之舌,強於百萬之師。”如果他抓不住這個機會呢?那他永遠只是平原君的一個普通的食客。平原君食客無數,毛遂只會毫無建樹。由此可見,機遇對於人的成功是多麼的重要。
自身的才華和機遇的結合,才是走向成功的必經之路。這是文章給我的最大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