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園田居》讀後感範文(精選6篇)

《歸園田居》讀後感範文(精選6篇)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歸園田居》讀後感範文(精選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歸園田居》讀後感1

  “歸隱”可能曾經是許多人的夢想。但是很多人只是在不得意的時候暫時逃避,真正能夠像陶淵明一樣,飽含深情並堅決地喊出“歸去”的,“四海之大,有幾人歟?”從《歸園田居》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他的歸隱不是逃避,不是矯情,不是無奈,不是無路可走時唯一的選擇。

  “歸去來兮!”一個“歸去”,富含著對故鄉、對心靈歸屬地的確認,“有四方之事”和“風波未靜”的官場對詩人來說只是“異地”,是“異鄉”,是個人精神無法生根的“漂泊地”。在漂泊中,牽掛心靈的永遠是故土田園。“田園將蕪”,自己的精神又何嘗不是近乎荒蕪呢?庭院中的松菊似乎也在思念著詩人吧?否則,如何會與詩人一樣在思念中日漸憔悴?

  “實迷途之未遠,覺今是而昨非。”這表明作者的歸隱不是一時的感情衝動,不是源於外界的“仕途不意”,而是一種深刻的反思,是對前途和命運的理性抉擇,是源於對自己本性的思考和保持。在這裡,陶氏的“歸去”源於“知止”和“自知”的智慧,他的歸田之喜是一種智者的喜悅,正是這種智慧,使陶淵明顯示出與當時及後世諸多“隱士”的不同。

  看,無論是庭中孤松,還是山間閒雲,田園的一草一木都值得他留戀往返。親戚晤談,彈琴讀書可以樂其心;參加春耕,登山巡壑可以快其意。或登高舒嘯,臨流賦詩。從此,孤寂、惆悵與他絕緣。雖然人生有限,但他既不要求富貴,更不期望仙境,所以只願眼下時光美妙,自己融入其中,孤往獨遊,無憂無慮,了此一生。他已經確認官場的生活是耗費生命,完全應該拋棄。因為“飢凍雖切,違己交脖埃

  所以說,他的歸隱是對官場的主動放棄之歸,是執著人生尋找真我之歸。他不狂放,不沉淪,歲生命和自然滿懷真摯和熱愛,他所做的是追求內在的生命自由,將心靈寄託與田園,在平凡的現實中將主觀情感與自然萬物合一,在耕讀觴詠中咀嚼人生的真正價值,從而獲得精神上的大解脫。

  任世事變遷,世態炎涼,唯我不變,所求不變,就是順應天性,放浪於自然大化之中。這一刻,他感到分—裂的人格終於彌合,自我在多年艱難的尋求和痛苦徘徊之後蟬蛻而出。人生因此而圓滿。

  能夠找到心靈歸屬的人都是幸福的,陶淵明也是幸福的。陶淵明的幸福還在於他有個溫柔可人的妻子。《歸園田居》中並沒有刻意寫到那個可愛的女人,但是,她的形象卻在陶淵明的文字中清晰的凸現。想想,會有多少人對“不爭氣”、不求上進、不能把官做得更大進行譏諷、抱怨、責備、甚至怨恨,可是這個女人卻一聲沒出,尊重和理解了丈夫的選擇,善解人意的安排家裡人歡迎辭官歸來的陶淵明,讓他感到輕鬆;溫酒讓陶淵明盡興,讓他感到溫暖;處理好家裡的各種事務讓他無憂無慮……這些事情說起來好像很簡單,真正要做到,卻又是那麼不容易。

  滾滾紅塵中,不知道有多少人能夠找到寄託自己身心的真正的歸屬地,找到最適宜自己的生活方式,也不找到有多少人可以像陶淵明一樣,有一個熨貼的,知心的伴侶。

  《歸園田居》讀後感2

  每次讀陶淵明的詩,都如同進行一次心靈的洗禮,頓時感到輕鬆了許多,清新了許多。讀他的詩不累,不乏。他寫的就是了最平常不過的鄉村、農田、宅院,就是鄉村中最常見的雞鳴、狗吠、炊煙。平淡、質樸,不華美也不絢麗,但正是詩人這不事雕琢的平淡與樸素,才讓我們倍感他的坦率與真誠,讓我們在與詩人促膝而談之中體會到他大智若愚的生存智慧。

  陶淵明的率性首先表現在他毫不掩飾自己迴歸田園的真實意圖:“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直言快語,不繞彎子,不去迴避,開門見山地道出了自己迴歸田園的的原因——本性使然。不具備適應世俗爾虞我詐、迎來送往的需求,天生就喜歡自然界的山山水水。而過去在官場(塵網)中的生活,完全是一種錯誤的選擇。在這“三十年”的“塵網”中,作者如同被關押在籠中的小鳥、蓄養在小池中的魚兒,無時無刻不在思念“舊林”和“故淵”。“羈鳥“”池魚“兩句,以生動形象的比喻,將作者對自由的強烈渴望和對官場生活的極度厭惡表露無遺。

  陶淵明的率性還表現在他不刻意去美化鄉間生活的優越,他給我們呈現的是田園生活真實的一面,他努力渲染的是適合本性之後的充實與快樂。這裡,有開荒種田的艱辛,也有草屋的簡陋。但守住了固有的本性“拙”,卻讓作者感到雖苦猶樂。“拙”有“笨拙”、不適合之意。聯絡作者一生的生活經歷,我們不難看出,“拙”字應指作者不善逢迎、不屑鑽營的本性與傲骨。“拙”是作者的自嘲,也是世俗的偏見,更是作者固守“不為五斗米折腰”做人準則的體現。在這片可以自由馳騁天性的空間裡,作者過著怡然自得的生活:宅院不大,佔地也有十畝左右;房間不多,也有八九間的模樣。雖是陋室,但居者欣然。庭院裡是清靜的,沒有言不由衷的“塵雜”,房間是充裕的,還有富餘的閒置地兒。在這看似簡單的數字羅列中,我們看到了作者那種充分的滿足:物質的東西無需太多,只要有精神上的自由和適意的生活環境!

  陶淵明的詩以坦率真誠著稱,但如果只有坦率和真誠恐怕難以贏得後人的尊崇和景仰。他的詩歌看似平淡,細讀則趣味橫生;看似如話家常,細品則蘊含著人類生存的大智慧。在人人追逐名利、唯恐權勢不足的封建社會,他能夠看透社會的黑暗和腐敗,毅然辭別官場,迴歸田園,尋找屬於自己的那份精神上的安逸,這在當時,需要足夠的勇氣,也需要非凡的智慧。

  陶淵明乾淨利落地走出了官場,以無論古人還是今人都少有的勇氣回到了適合自己生存的土壤。陶淵明這一“歸”可真的是如魚得水,如鳥歸林,他在田園中過得悠閒而詩意:房前春來桃花豔如霞,李樹花開白如玉;桃李結實之日,樹下讀書、納涼,隨手摘下一顆,放入口中,甘甜芬芳,直入腸胃。屋後楊柳濃陰如蓋,掩映房宅;閒來對窗弄琴,綠葉婆娑而和。這種詩意的閒適和享受,只屬於內心純淨、胸無纖塵的智者。只有完全拋棄了世俗雜念的人,才能將自己的身心完全貼合到這純樸的風景之中,才能在平常的鄉村景物中,感受到真正意義上的生命的美好。

  陶淵明將自己的身心完全融入田園的懷抱,田園也以其特有的.靈秀滋養著他的詩心。於是,在秀美的田園風光中,他有了那麼多真實而貼切的體驗。他能從深巷中的“狗吠”和桑樹顛的“雞鳴”中聽出更為遼遠而深刻的寧靜;從傍晚時分遠處依稀可見的村落和嫋嫋升起的炊煙中,看到朦朧而蒼茫的悠閒;能從無“塵雜”的“戶庭”中和略有“餘閒”的“虛室”中,體會到“心遠地自偏”的清靜。內心的愜意和鄉村的安詳平和融為一體,逃離“樊籠”重返“自然”的快樂,真是無法形容。詩人筆下的“自然”具有雙重含義,既指客觀存在的山水田園,也指回歸本性,順應本性的自在、本真的生活。“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一句,巧妙地照應了前面的“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中”兩句,又點明瞭全詩的中心,表現了作者對生命真諦的徹悟和對無拘無束理想境地的追求。

  人生苦短,有限的生命彌足珍貴。尊重生命的本意,順應個體的個性需求,在不損害他人和社會利益的前提下,選擇適合自己的生活,過自己喜歡過的日子,這是以人為本社會的基本前提。我們吟詠陶詩,感嘆陶詩的清純和美麗,更應從陶詩率真平和的意境中,悟出生存的智慧,以適合自己的方式去追尋生命的意義。

  《歸園田居》讀後感3

  陶淵明《歸園田居》

  野外罕人事,窮巷寡輪鞅。

  白日掩荊扉,虛室絕塵想。

  時復墟曲人,披草共來往。

  相見無雜言,但道桑麻長。

  桑麻日已長,我土日已廣。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陶淵明恬淡自然的詩風,在這首詩中體現得淋漓盡致。他擅寫鄉村寧靜淳樸的生活,用白描的手法,在山色素箋上,恣意潑墨出生活的從容與悠然自得。陶淵明能掙脫世俗塵網的禁錮,忘卻風雨瀟瀟的滄桑,而這一切,都源於他心中有菊花。在他心中,恬靜清和才是他追求的人生境界,聲色犬馬,浮華名利,他皆可拋諸九霄雲外,置若罔聞。

  《小窗幽記》記載:“昔人有花中十友:桂為仙友,蓮為淨友,梅為清友,菊為逸友,海棠名友,荼蘼韻友,瑞香殊友,芝蘭芳友,臘梅奇友,梔子禪友。”幽居的時光裡,陶淵明鮮有交際。他每天的生活都很簡單,一幾一茶,一書一酒,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吃的是粗茶淡飯,穿的是粗布麻衣。對於喧囂世俗,他漠不關心。王摩詰曾作了一首《酬張少府》,詩云:“晚年唯好靜,萬事不關心。自顧無長策,空知返舊林。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

  君問窮通理,漁歌入浦深。”文人逸士們向來好靜喜禪,他們僻居一隅,著書立說,詠誦隱居之地的田園風光,寂靜無擾地生活。白天,他關上柴門,隔絕人事,靜坐在陋室裡,焚香沏茶。而後,讀經冥想,獨自一個人,斷開與紅塵的一切聯絡,專心致志地,讓思緒與心意棲居在菊花光陰裡,以禪意供給。

  陶淵明是這田園裡的素心人,清心寡慾,沒有爭鬥的名利之心,品格高尚。陶淵明的這首詩讀起來彷彿真的能讓人放下心中的執念,摒棄耳畔的喧囂,柔和寂靜,流露自然,讀起來唇齒噙香,彷彿能看見空曠的山谷裡,一位白衣飄飄的清癯老者,正面對著悠悠浮雲盤腿打坐,周圍萬籟俱靜。炊煙繚繞,雞鳴犬吠。

  陶淵明性本愛丘山,但他也絕非緘默寡言之人。無所事事時,他也會經常去鄰家串門,同鄉村老者席地而坐,一見如故地喝著酒,閒聊一些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瑣碎生活。他們避開熱鬧喧器的話題,絕口不提世俗喧囂,閒話時光裡的清歡軼事,說說田園裡的桑麻長勢,誰家的雞今天下了幾個蛋,又是誰家的鴨今天在集市上賣了個好價錢。陶淵明笑眯眯地說:“我家田圃裡的桑麻節節升高,開墾的土地也不斷擴大增多。只是,也煩惱擔心霜雪突然降臨,擔心莊稼來年得不到好收成。”但這些擔心,並非來自於世俗人情,而是田園作物的生長收成。

  陳廷焯在《白雨齋詞話》中雲:“一則如淵明之詩,淡而彌永,樸而彌厚,極疏極冷、極平淡之中,自有一片熱腸,纏綿往復,此陶公所以獨有千古,無以為繼。”梅堯臣也說:“作詩無古今,唯造平淡難。”品此詩,詩中無處不透露出與世無爭的寧靜。我亦想如陶公這樣,尋一處清幽隱逸之地,求一份時光裡的淡泊純真,恬淡寧靜,用清涼的山泉洗滌心塵,在孤芳自賞中,找尋生活的清逸雅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讓清風吹去身上世俗的汙垢,淡然而靜默地生活。

  極愛這首詩,一個字一個字地細細品讀,逐字逐句地反覆推敲,詩中淡淡的清幽情懷,嫣然恬淡的韶華歲月,宛如青蓮,撐著雅潔芬芳的花瓣,伴著雲水禪心,瀲灩著一池的驚豔。田園歲月,明月清風,吟詩作畫,在錦瑟光陰,美好流年裡,烹一杯清茶給養內心的灑脫清歡,煮一壺烈酒溫暖時光裡的碧海藍天。

  把心,放靜。把身,安好。一盞茶,煮出了歲月裡的恬靜清香,溢位了幽蘭君子的清絕出塵。陶淵明,他閒坐田園,品一盞香茶,吟一首好詩,舉一杯美酒,仰天高歌。他的雅緻,他的淡定,他的隨遇而安,是一種人生的雋永真諦,需要經年累月之後才能參破。

  《歸園田居》讀後感4

  種豆南山,草盛苗稀,有人說這是因為陶淵明初歸田園,不熟悉農務。其實他的田主要不是自己耕種的,他只是參與部分勞動,這話說得沒有意思。組詩第一首《歸園田居·少無適俗韻》有“開荒南野際”之句,可以證明南山下的土地是新開墾的。所以不適合種其它莊稼,只好種上容易生長的豆類。這道理種過田的人都懂得。如果不考慮運用典故的因素,這兩句就像一個老農的閒談,起得平淡,給人以親切感。

  草盛就得鋤,所以一早就下地了。這是紀實。但“理荒穢”三字,用得比較重,似乎別有用心。楊惲詩中“蕪穢不治”,是比喻朝廷之荒亂。那麼,在陶淵明看來,社會的混亂,是由什麼引起的呢?那是因為許多人脫離了自然的生活方式,玩弄智巧,爭奪利益,不能自拔。於是天下戰亂紛起,流血無盡。“人生歸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營,而以求自安!”(《庚戌歲九月中於西田獲早稻》)這詩表明陶淵明把自耕自食看作是每個人都應遵循的根本道理。所以,“理荒穢”,亦包含了以自耕自食的生活方式糾治整個社會的“蕪穢”之深意。

  “帶(戴)月荷鋤歸”,說明整整幹了一天。陶淵明畢竟不是真正的農民,既有僮僕和他一起下地,即使他幹起活不那麼緊張勞累,這一天也夠受的。但他的心情卻很愉快。因為沒有好心情,寫不出這樣美的詩句。月光灑遍田野,扛著鋤頭,沿著田間小路往家走,這是多麼漂亮的畫面!另一首詩中,陶淵明對田間勞動說過這樣的話:“四體誠乃疲,庶無異患幹。”身體雖然疲勞,卻避免了許多患害。這不但包括兵兇戰厄,也包括人群間的爾詐我虞。在勞作中生命顯得切實、有力,所以是愉快的,美的。

  因為是新開墾的土地,道路狹隘,草木卻長得高。天時已晚,草葉上凝結了點點露珠,沾溼了衣裳。“衣沾不足惜”,把這麼一件小事提出來,強調一句,好像沒有什麼必要。衣服溼了,確確實實是沒有什麼可惜的,陶淵明這麼一個豁達的人,按理不應該去說它。但“衣沾”並不只是說衣服被打溼而已,而是一個象徵。從前做官,雖然不舒服,總有一份俸祿,可以養家活口,沽酒買醉。辭官隱居,生活自然艱難得多,田間勞動,又不是他這麼一個讀書人所能輕易勝任的,而且這種境況還將持續下去。高蹈避世,說起來容易,沒有多少人能做到。陶淵明自己,也是內心中“貧富長交戰”的。只是詩人不願說得太遠、太露,以致破壞整首詩的氣氛,只就眼前小事,輕輕點上一筆。

  “但使願無違”是全詩的歸結和主旨。“願”,就是保持人格的完整,堅持人生的理想,以真誠的態度、自然的方式,完成這一短暫的生命。這太重要了。所以一切艱難,與此相比,都變得微不足道。而自己確做到了“願無違”,也是頗值得自我欣賞的。

  用淺易的文字,平緩的語調,表現深刻的思想,是陶淵明的特長。即使讀者並不知道詩中運用了什麼典故,單是詩中的情調、氣氛,也能把作者所要表達的東西傳送到讀者的內心深處。

  詩人躬耕田畝,把勞動寫得富有詩意。“種豆南山下”,多麼平淡的口語;“帶月荷鋤歸”,多麼美的畫面。語言平淡而意境醇美,這就是陶詩的獨特風格。

  《歸園田居》讀後感5

  歸園田居(其三)從表面上看,這首詩寫的是田園勞作之樂,表現的是歸隱山林的遁世思想;但把這首詩和其他的詩對比來看,作者的“願”其實有它特殊的內涵。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這兩句寫在南山下種豆,草很茂盛豆苗卻稀稀疏疏的。起句很平實,讓人覺得很親切。作者雖志在田園,但初歸時的勞動效果不大理想,莊稼長得不好,豆苗還沒有草多。這一方面是因土地荒蕪貧瘠,雜草叢生,地廣人稀,難以根除;另一方面也說明他不善於勞動,一個封建士大夫,剛離官職的縣太爺,既沒有耕作經驗,又沒有耕作能力,種不好莊稼,也是情理中的必然。他對“草盛豆苗稀”的狀況是不甚滿意的,但不文過非,這符合他一貫“任真自得”的性格。蕭統說他為人率直,不矯飾言辭,曾與人飲酒,不論貴賤,若先醉,便對客人說:“我醉欲眠,卿可去!”詩人襟懷坦蕩如此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為了不使豆田荒蕪,詩人一大早就下了地,到了晚上才披著月光回來。雖然很辛苦,但他並不抱怨,這從“帶月荷鋤歸”的美景就可以看出來。“晨興”寫早起;“帶月”寫晚歸,看出他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辛勞。“理荒穢”,寫他歸耕後墾荒工作的艱難。儘管每天勞動時間很長,從日出到月出,身體很疲憊,然而詩人沒有絲毫怨言,反而有“帶月荷鋤歸”的悠閒筆調寫出他勞動後的輕快。陶詩於平淡中又富於情趣。陶詩的情趣來自於寫意。“帶月荷鋤歸”,勞動歸來的詩人雖然獨自一身,卻有一輪明月陪伴。月下的詩人,肩扛一副鋤頭,穿行在齊腰深的草叢裡,這是一幅多麼美好的月夜歸耕圖啊!其中洋溢著詩人心情的愉快和歸隱的自豪。我們好象看見詩人在月出山崗後,心滿意得地扛著鋤頭,哼著詩句,漫步歸家的情景。此時,人與月與自然環境構成了一個和諧的統一體,詩人心靈的舒暢,透過藝術的筆觸,淨化為一種崇高的自然美、精神美、詩歌美,活脫出一個美好靜謐的意境和悠閒自得的形象。“帶月”句可說是神來之筆,它變勞苦為歡快,化睏倦為輕鬆,具有點染之功。“種豆南山下”平淡之語,“帶月荷鋤歸”幽美之句;前句實,後句虛。全詩在平淡與幽美、實景與虛景的相互補襯下相映生輝,柔和完美。

  《歸園田居》讀後感6

  已不記得是第幾回在課本上看到先生之作了。

  先生之所居,神州也。神州之地甚廣,故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而先生家堂前院後都是菊,亦有詩云“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後人多聞先生愛菊之情切,甚於一提及先生就不得不想起他家東籬下一簇簇的芳華。大抵都是金黃的明燦的,像那些姚黃魏紫豆綠墨撒金多是不合先生品性的,它們許太嬌嫩,禁不住南山下的秋風,也就沒能來陪伴先生,而成了皇家園苑的風景。愛菊如痴、視菊如命的先生倒在悽風冷雨中落了個灑脫。後人便說“秋叢繞舍似陶家”或是“一從陶令平章後,千古高風說到今”。先生慕菊,菊亦慕先生否?

  先生自己也說本性是“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他又絕不肯“為五斗米折腰”,又為何“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這樣的案牘勞形、汙濁官場不正是束縛先生的樊籠嗎?先生怎能不向往自由的世界呢?自由不是想做什麼就做得了什麼,而是不想做的事沒人能強迫你做。先生可謂是得了真自由,從此躬耕隱居,一代名士自風流!誤入歧途算不幸,得以返歸是萬幸。一旦羈鳥回舊林、池魚歸故淵、先生歸田園,愉悅之心得無異乎?自此“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

  十多畝薄田、八九間草屋不覺困苦,凡享受著榆柳成蔭、桃李爭妍、東籬從菊與君伴、嫋嫋煙緩緩飄升入那青青天、深深巷聲聲吠共賞輪夕陽圓、矮矮籬陣陣鳴飄出了桑樹顛。多像世外桃源!就是世外桃源!

  原先被世俗的規矩羈著,伸展不開拳腳。羈著、壓著一腔憤懣、整整三十年!而今房前屋後無塵世雜務,簡陋屋中清清閒閒。終於釋了重負,了無矯飾的心摒棄繁華、清靜淡然。

  先生性慕高潔、愛菊好酒。塵世紛雜半生、官場沉浮幾載;已而復獲自由,宅院樹木、村落炊煙。似涓流之入真淳海、以淡墨繪天成田園。留詩126首,人私諡“靖節”,自號“五柳”。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