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蘭克林讀後感(通用5篇)

富蘭克林讀後感(通用5篇)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怎樣寫讀後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富蘭克林讀後感(通用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富蘭克林讀後感1

  富蘭克林是美國的一位傳奇總統,昨天我讀了一個關於他的故事。給了我很多的啟示,讓我們學到了很多的知識。

  故事情節是這樣的:有一天,貓頭鷹老師教大家拼寫單詞。貓頭鷹老師覺得大家做的都很好,就讓大家好好準備,明天聽寫,全對的人能得到一支鋼筆。這時,小地鼠說:我這次考試一定是滿分,老師,你現在就把鋼筆給我吧,我還想用它來考試呢!貓頭鷹老師說:這必須得看明天的考試結果。富蘭克林一晚上都在準備,但他只有pencil這個詞不會,所以他就反覆地練習。富蘭克林為了保險,就把寫pencil的單詞紙貼在帽子裡,這下他能放心的睡覺了。

  第二天,開始聽寫了,當老師唸到最後一個單詞pencil時富蘭克林突然忘了,他就看了一下貼在帽子裡的單詞紙,然後他就寫出來了。後來,成績出來了,富蘭克林都答對了,得到了鋼筆,但他覺得自己作弊是不好的,就把鋼筆還給老師了。看完這個故事,我明白了許多道理。首先是我們不能太自滿,就像小地鼠,還沒開始考試,就說自己一定能考一百分,這是不對的。

  還有,富蘭克林考試時作弊了,但他後來又把鋼筆還給老師了。我覺得誠實比一支鋼筆還重要,小朋友們一定要誠實喲!同學們有時間也讀讀富蘭克林的故事吧!

  富蘭克林讀後感2

  這個月,我認真讀了《富蘭克林自傳》,感覺深受啟發。書中講述了本傑明﹒富蘭克林的生平。他出生於一個貧苦的家庭,10歲輟學打工,12歲到哥哥的工廠工作,20歲自己開修理廠……20多年來他歷經坎坷,但他始終堅持做一件事情,那就是讀書,讀書!這使他在年青的時候知識就非常淵博。讀這本書我深切地感受到了他艱難而又輝煌的人生,讓我敬佩不已。

  富蘭克林是一個善於觀察、勇於實踐、百折不撓的人。從他那“捉天電”的實驗中就可以看出,他不顧權威人物的阻攔,最終證實了“上帝的怒火”是無稽之談,雷暴只是普通的放電現象而已。正是這種善於觀察、勇於實踐、百折不撓的精神,讓他最終取得了成功,並被後人尊稱為“美國之父”。

  聯想到我自己,有一次我們數學考試,其中一道題目很難,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它做完。考完後,我又認真思考了一下,發現還有更好更簡便的方法,看來還是我的觀察分析能力不夠強啊!與富蘭克林相比,我們在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小多了,富蘭克林在那麼多的困難面前都能做到不輕言放棄,我們又有什麼理由不好好學習呢?

  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富蘭克林就是我的學習榜樣,教育我努力做一個善於觀察、勇於實踐、永不放棄的人。

  富蘭克林讀後感3

  最近兩週重讀了《富蘭克林自傳》,收穫頗多。為什麼說“重讀”?因為我在大三期間曾經看過一遍,現在想想,不過是走馬觀花而已。如今亡羊補牢,只希望為時不晚。在重讀此書之前,我特意上網搜尋了一下“如何讀書”,搜尋結果頗豐,但選擇愈多,迷茫越大。經過思索再三,我比較喜歡韓愈的讀書方法。現摘錄一段,如下:

  先記下這本書有多少篇,內容主要講什麼。再記下其中的要點是什麼;還要寫出自己的看法,寫出自己的意見。除此之外,還摘出其中精彩的話,說出自己的看法。依照韓愈的讀書方法,對富蘭克林的生平事蹟有了更進一步的瞭解,其中的精彩語句讓我愛不釋手。現在想起來,讀好書應該反覆讀,讀出趣味來,讀出自己的感悟與看法。

  《富蘭克林自傳》這本書共有四篇。第一篇主要寫富蘭克林年少時如何自學成才以及個人事業的發展;第二篇講述了富蘭克林本人對讀書的樂趣、道德圓滿計劃的實施、日常生活的時間分配計劃表;第三篇寫富蘭克林苦學多種外語、如何熱心開展公益事業及對自然科學的貢獻;最後一篇因他未寫完就撒手人寰,只是介紹了他本人的第一次外交使命。

  富蘭克林小時候特別喜歡讀書,手中所得到的一點錢全都花在了買書上,有時一本書是在晚上借的,而必須在次日一早送還的,他經常振作精神讀到深夜。他從十二歲到十六歲的全部生活就是工作和閱讀學習,對知識的如飢似渴、對周圍世界強烈的認識願望、對現實的感悟都促使他成為一個真正的閱讀者,而且深深影響他以後的思想和道路。想想自己小時候雖然有一段時期特別喜歡看書,但終究因考試分數決定自己的升學前程而放棄了課外書裡的美好世界,轉向了枯燥、令人生厭的教科書,壓抑了自己的想法,也沒有時間來感悟現實。現在想想,自己不會獨立思考和不會寫文章,也就不奇怪了。現在唯一的想法就是:亡羊補牢,只希望為時不晚。

  富蘭克林青年時期,主要事業是開辦印刷所,他的勤勞高出他同行中的任何一個人。當人們已經就寢時,他在工作;當鄰居們起床時,他也正在工作。這樣的勤勞贏得了他人的信任與尊重,同時也有了口碑,也就有了影響力,同時為他的事業添加了一份助推劑。在青年時期養成的良好習慣,將會極大地影響他以後的生活道路。如此說來,在青年時期,我們應該選定最佳生活之道,習慣會使我們快樂無比。在做事業的同時,他也犯過很多過錯,然而他積極思考,從中吸取教訓。他制定了一個道德圓滿計劃,希望無論何時過著沒有錯誤行為的生活。悖理的習慣必須廢除,良好的習慣必須獲得和確立,這樣才能把握牢固了、始終如一的正直舉動。以下就是他的道德圓滿計劃,值得每一個人效仿和借鑑。

  這些道德習慣最好不要同時實行,以免分散注意力,而是應該每次只抓住一條去實行。當掌握一條,然後再進行下一條。在我看來,青年時期就做出如此優秀的計劃來當終身的信條,著實不易,若要整個人生都遵守,就更加難上加難了。我們應該學習並效仿他的這種終身道德圓滿計劃,以達到有意義的目標,而不是朝三暮四,變化不止。有一點,必須提到,他自學了多種外語,比如,法語、義大利文、西班牙文、拉丁文,並且可以流利用外文談話,閱讀外文書。我們在佩服他的同時,也應該為自己敲響警鐘,不是麼?

  此外,富蘭克林還是一個非常願意與人交往的人,他對周圍的一切都有濃厚的興趣,竭力想理解和認識一切。他喜歡與聰明、有學識的人會見,同有趣的人交談,這是他畢生最愉快和有益的消磨時間的事情。還有一點,就是他的公德心,他認為城裡的巡夜制度缺乏規矩,就在報紙上寫了一篇文章,提出要改變這些不合理制度的現象;他還組織了“聯合救火會”,為居民提供了有效的防火方法。不得不說,他是一個熱愛生活,觀察生活的人,看到生活中不合理的、需要改進的,就想辦法,並且付諸於實踐。

  讀完此書,我們應該汲取書中的營養,用於自身的需要,伴隨自己以後歲月的成長。我相信,以後的道路因為有了富蘭克林的指導會變得更加清晰明瞭;以後要面對的困難因為有了富蘭克林的事蹟而不再讓我們畏縮不前;以後的心靈因為有了富蘭克林的縮影會變得更加的美麗。

  富蘭克林讀後感4

  本傑明·富蘭克林,18世紀美國最偉大的人物之一。這次我特地找出時間,懷著崇敬的心情讀完了這本書。

  在我的頭腦中最終形成了這樣一個富蘭克林的形象:充滿了永生不竭的動力;致力於自我完善和社會進步的熱情;精明且和藹可親的態度;談笑風生、無所不在的魅力;甘於平凡的情懷;善於妥協和解、充滿把握機遇的天賦;樸實的外表;憤世嫉俗,積極投身於政治的熱情和抱負、腳踏實地、講究實際的作風和隨機應變的策略;關注人性因素的理性主義;刻薄的諷刺和冷麵的幽默:這一切都集眾人體現在了富蘭克林身上。

  從富蘭克林本人及其相關人和事上,我學到了許多。

  首先,他有著對一件事的執著與專注。在富蘭克林16歲時,曾堅持改寫《旁觀者》的第三卷,用以練就文章的語法和章法。但當時的他正在當學徒,白天要做工活,只有晚上或早上上班之前去做這些練習。所以一星期天,他就設法逃避上教堂做禮拜,儘量抽出時間。我由此聯想到現在的我們:做一件事總是三分鐘熱情,沒有執著的精神與頑強的毅力。雙休日更是在電腦前度過,哪裡還有一門心思做有用和有益的事。

  再次,我還學到了與人交流的技巧:不要固執己見,不要用生硬的'詞語,更不要以教訓的口吻去教導別人。“我風圈善良的聰明人,了不削弱他們行善的能力,切勿採取獨斷式的自以為是的說話方式。因為這種說話方式常引起人的反感,更容易使人產生牴觸的情緒,常常達不到交流思想、傳達感情的目的。因為你的目的是在教誨別人,講話時分武斷態度有時會引起反駁,使人不以為然因而是公正的討論成為不可能”富蘭克林這樣說。

  另外,還從他和他的朋友的身上了在公共生活的常規。當富蘭克林再次回到到費城時,暫時是在凱謀的印刷鋪。有一次,他們接到了新澤西州的一筆生意,儘管凱謀當時是老闆,但是議員們對富蘭克林以禮相待,對凱謀卻很冷淡,甚至可以說是反感。原因就在於凱謀的脾氣很古怪,他不懂在公共生活的常規。他常常粗魯的駁斥人們一致公認的觀點,而且衣冠不整,極為邋遢,狂熱的堅持某些宗教信條,而且有些無賴氣。試想,在當時的社會,在那個上流階層,文雅是他們的通行證,怎能容忍這麼鄙俗的人呢?

  當然,我從富蘭克林身上學到的絕不僅僅只是這三點,還有貧窮但不失信、樂於助人、正直真誠、熱愛工作、安貧若素……我若一一相近的列出並以例證,那就不是一兩千字能說完的。總之,富蘭克林身上有許多美德值得我們學習,在此列數一些希望能對讀者有所幫助:

  1、節制:食不可過飽,飲不得過量。

  2、緘默:避免無聊閒扯,言談必需對人有益。

  3、秩序:生活物品要擺放有序,工作時間要合理安排。

  4、決心:要做之時就下決心去做,決心做的事一定要完成。

  5、節儉:不得浪費,任何花費都要有益,無論是於人還是於己。

  6、勤勉:珍惜每一刻時間,去除一些不必要之舉,勤做有益之事。

  7、真誠:不損害他人,不使用欺詐手段。考慮事情要公正合理,說話要依據真實情況。

  8、正義:不得損人利己,履行應盡的義務。

  9、中庸:避免任何極端的傾向了,儘量克服報復心理。

  10、清潔:身體、衣著要力求清潔。

  11、平靜:接觸不必要的煩惱。也就是指那些瑣事、常見的和不可避免的不順利的事。

  真心的希望大家能夠生活中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向富蘭克林的美好品性靠齊,做一個有益於他人有益於社會的好公民。

  富蘭克林讀後感5

  第一次讀《富蘭克林自傳》是我初一的時候,那時沒有興趣讀完。進入高一暑假,我又拿出了這部《富蘭克林自傳》,靜下心來閱讀,我被他的傳奇經歷所吸引,不知不覺讀完了這本激勵青年改變命運的偉大傳記。

  在書中,富蘭克林向我們展現了他一生的奮鬥歷程和所遭遇的挫折艱難以及取得的成功經驗等等。在這裡我們看到的只有坦承與直率。比如,他在公正評價他的同行的同時,也很坦率地對自己做了評論:“如果一個人為虛榮而感謝上帝,我以為這是可以理解的。”

  出生在貧寒小商人家庭的富蘭克林,幾次被迫輟學在小商店裡打雜,後來又在哥哥的印刷廠當學徒,最後自己在費城開了一家印刷所。他在這期間過著艱苦的生活,住得簡陋,吃得簡單。生活雖然很苦,但是強烈的求知慾望和熱情,讓他想盡一切辦法,擠出一切時間和金錢來實現讀書的夢想。勤勉和誠實成就了一名偉大的政治家、科學家、實業家。正如傑斐遜這樣說,本傑明?富蘭克林是他生活的時代和國家中,最偉大和最出色的人。

  我喜歡富蘭克林,更被他的光輝事蹟所折服。他不但實現了自己最初的夢想,也給人類帶來了幸福。他參與起草了《獨立宣言》,促成法美同盟的締結,在大氣、電方面做出偉大貢獻,創辦了賓夕法尼亞大學……

  生活中,我們總會遇到困難和挫折,但是與富蘭克林的經歷相比,就會覺得自己遇到的困難算不了什麼,人生道路上必有絆腳石的出現,不能因此止步不前,而是應該學習富蘭克林勇往直前,不畏艱難險阻的精神,努力奮鬥,才能走向美好的未來!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