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逝讀後感範文(精選19篇)

傷逝讀後感範文(精選19篇)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傷逝讀後感範文(精選19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傷逝讀後感 篇1

  我原是沒資格對魯迅的《傷逝》發表任何感慨的。從前沒有,那是因為十二、三歲的年齡還不懂得涓生的的矛盾和子君的悽然;現在不應有,那也是因為太過體驗他們的思想弱點,感嘆魯迅先生的細膩描寫,而慚愧自已不知該如何表達? 從昨晚掌燈時分,一口氣讀到凌晨,一遍一遍,再逐字剖析著,就恍若文中的涓生和子君就是現實中的他和我。早上上班時,我還拉住一個同事,不管她願不願聽,也強硬將整個故事的心理情節給她複述一遍。不知是我講的字句不漏還是她也有觸語生情的心態,總之,她聽得入神,連連稱這與現代的愛情婚姻沒有什麼區別。我便說,也許愛情原本就是沒有時代沒有年齡沒有國度的吧。但一想到現實中的他,那個連“因為,因為我已經不愛你了!”都不敢說的他,我心裡便黯然了......再回到電腦邊,我怎麼也坐不住,我聽到我心裡仍然在不停地訴說著......

  《傷逝》是魯迅先生唯一以青年戀愛和婚姻為題材的作品,這是一篇悲情小說。作者以“涓生手記”的形式,回顧從戀愛到感情破滅這一年的經歷,用涓生的切身感受來抒發他曾有的熱烈的愛情,深切的悲痛和願入地獄的悔恨。

  雖然涓生的故事發生在“五四”年代,在那個黑暗社會里,戀愛和婚姻問題不可能是一個獨立的問題,他們感情的破滅似乎還可以歸罪於社會解放的過程。那麼現在呢?21世紀的愛情,創造在一個更進步更自由的時代,他們不會再經歷涓生的社會迫害,不必為“人必生活著,愛才有所附麗”的苦惱,也無需為求生而象涓生那樣“向著這求生的道路,是必須攜手同行,或奮身孤注”的決擇。但是,我們今天的愛情,卻因更加自由,一任的夢想還是重複著涓生的故事,一樣的愛了,逃了,最後拋棄他們曾經深愛過的女人,任她們自生自滅......

  從涓生的個性心理描寫,我真實地感受到相愛至分手的殘酷,而血淋淋的愛情正是那個提倡愛情必須時時更新、生長、創造,最後卻為了求生而離開子君的涓生親手埋葬的。涓生因為尚未忘卻的翅子的扇動,這在文中多處提到,而他又以為他的翅子又因子君“只知捶著一個人的衣角”而比先前頹唐得多......於是決定“那便是雖戰士也難於戰鬥,只得一同滅亡。”在決定著他們只有分離才能開闢新的道路時,他又意識到“----我突然想到她的死,然而立刻自責,懺悔了......”這個時候他有一絲不捨,其實,他早預到子君沒有了他,只有死。因為子君“她自始自終,還希望我維持較久的生活......”就算這樣,涓生還是因為早晨的時間多,而計劃在閒談中,故意提起往事,似一個隱形的壞孩子,把那翻在心裡折騰過的“所謂不虛偽的真話”對子君說了出來,而子君聽後“她的臉色陡然變成灰黃,死了似的”。直到“子君卻不再來了,而且永遠,永遠地!......”,涓生這才意識到當初以為“將真實說給子君,她便可以毫無顧慮,堅決地毅然前行,一如我們將要同居時那樣。”恐怕是錯誤了,因為子君“她當時的勇敢和無畏是因為愛”。涓生最後雖然也悔恨和悲哀了,但卻只能換來子君永遠的空虛,歡欣、愛、生活已經全都逝去了。這個時候,我想人只有在失去時才感到存在的可貴,這句話便是真理了。

  再回顧涓生對待子君愛情的過程,這裡可以看出他矛盾自私的陰暗面。追求子君的時候“照見我含淚握著她的手,一條腿跪了下去......”,如此經典的場面在21世紀已經視為珍寶,更何況在那個世俗的年代。也難怪日後竟成了子君溫習的必修課,“我的言辭,竟至於讀熟了的一般,能夠滔滔誦。”。而涓生後來卻只當作是淺薄可笑的電影一閃。如此純真熱烈的求愛形式,竟被涓生自已踐踏了。其實我也不懷疑那個場面的真實,只是很明顯,涓生衝動的,甚至是不負責任的浪漫熱情,只能維持到得到子君的愛時,就成了“被質問,被考驗”的負累了。

  他們相愛的時候,涓生是這樣形容的,“去年的暮春是最為幸福”,但就算如此愉悅時,他們走在路上,他仍會覺得到時時遇到別人的探索,譏笑,猥褻和輕蔑的眼光......可見,子君給他的幸福並沒有堅定他的愛情,他的勇氣在很早時段都已經暗地裡隱藏著不穩定性。可恨的是,這個時候涓生並沒有顯示出在分手時“所謂真話”的勇氣,我想倘若涓生真是那種“是的,人是不該虛偽的”,那麼他當時更應該對子君講出他的心態,似乎在後來的描述中,他的各種對子君不滿情緒他都有所隱瞞,當然除了分手那一次來了個真實的。如果在當時尋住所的路上,他也來個真實的表白,或許會讓子君明悟一些,或許將不會有後面的草率同居,更不會淹沒子君死的悲劇。因為當時境態的子君卻是“大無畏的......坦然如入無人之境”,子君的愛是那樣的純真,那樣的執著,她的眼裡只有他,她的世界唯有愛情。

  於是,他們的愛情走向在開始就已經有了明顯的差別。子君是義無反顧的,從他們最初交際半年時的對話,她分明地堅決地沉靜地說“我是我自已的,他們誰也沒有干涉我的權利”,直到面對涓生熱烈地追求,她果斷地捨棄家人,將整個社會拋在身後,毅然地跟著涓生。這是一種對社會的背叛,是不符合大眾化的,是當時那個時代不相容的,但子君卻堅強地選擇了那樣沒有退路的愛,其中的勇改和無謂又豈是你我能體會的?但涓生最後卻用“所謂的真話”把她推向地獄,雖然文中沒有交待子君的死因,但我們完全可以想象,在當初他們同居時,她的叔子已經不認她做侄女,可見家庭反對之強烈。那麼子君被涓生“逼”回到足以被唾沫淹死的家族中,私訂終身、未婚同居,這諸多罪狀,還不夠她死一百回嗎?這便是涓生悔悟時說的“我沒有負著虛偽的重擔的勇氣,卻將真實的重擔卸給她了”,這重擔也便真的“壓”死了子君,毀滅了涓生贖罪的機會,完全破滅了他們的愛情。從而更加突出了涓生的不負責任,自私陰暗,這也正是魯迅先生的一慣寫法,不同的是,這次揭示的是人性弱點的陰暗面。

  繼續進入他們的同居生活中,我們可以看到,在涓生“漸漸清醒地讀遍了她的身體,她的靈魂,不過三星期......揭去許多先前以為了解而現在看來卻是隔膜”的心理描寫中,文中用了一個情態副詞“漸漸”,寫出了時間的流動性,這裡似乎也暗喻著涓生的愛情觀隨著時間而變化著,也意味著激情過後浪漫不再的趨向必然。於是,在鍋碗瓢盆的真實生活中,涓生不滿子君“管了家務便連談天的工夫也沒有,何況讀書和散步”,這樣的生活似乎與涓生想象的全然不同,其實就現實來說,這只是婚姻的必然,是家庭生活的前提,可見涓生同居之前並沒有細想過,只是更加突出他的草率和衝動以及不負責任。而子君本身也甚至為著“和那小官太太的暗鬥”而不樂。環境總是會改變著一個人,在那個時代的婦女終是不能完全獨立出來,之所以在今天的社會中,也依然適合那些不滿“全職太太” ,認為老婆被家居生活燻得“庸俗不堪”的男人們的真實寫照。為什麼現代女性總是要走出家庭,要走入社會,是否她們都曾猜透過子君的悲劇起源呢?人原本是一個個體,即使你是多麼地愛對方,你也不能將自身溶納入愛人的骨髓,只有愛的不失去自我,你才能應付不變中的萬變,才不會走入象子君一樣,一旦失去愛情就失去自已的可憐境地。

  在涓生失業的心態變化裡,他因為子君頻頻催他吃飯,而“在坐中給她一點怒色”,而委婉地經過說教讓她明白之後,卻又因不定時吃飯,菜冷而苦惱,甚至想著“自覺我在這裡的位置,不過是叭兒狗和油雞之間”。讀到這裡,我有些為涓生悲哀,情由心生,我以為人最大的敵人,莫過於自已。在我看來,子君愛他的心以及家居的煩碎依然是那麼可愛,即使他微有怒色,她也溫婉地表現出“可是沒有說”。反倒是涓生自已以為子君“大約很不高興吧”,涓生因為失業環境的改變,因為生活的節拮据,而自以為是地猜想著子君的變化,這在後面的日子突出地更為明顯。“我終於從她言動上看出,她大概已經認定我是一個忍心的人。”“但子君的認識似乎只是淺薄了起來”。這裡面的“大概”、“似乎”都是涓生的澺想,所以,這也便是他親手毀滅的過程,因為他沒有戰勝他自已。

  以至於後來,只有逃出家門,“終於在通俗圖書館裡覓得了我的天堂”,而這天堂原來也只是為著“裝著兩個鐵火爐”,並非為了看書的高尚。更說他出走的心態,“逼迫我不能在家庭中安身,但是往哪裡去呢?”這又一次體現了他的自私,他在回到家中“領略冰冷的顏色”,在意識到子君“很帶些恐怖的神色”時。難道他沒有想過,他的出走只會讓子君更為痛苦,而他尚且可以去找“天堂”,那麼他的子君呢,那個拋棄一切跟他走的女人呢?她又往哪裡去呢?深愛著涓生的子君面對男人的變化,依然溫順地守著那個家,“近來也間或遇到溫暖的神情,但這卻反而增加我的苦痛”,憑著子君對涓生的愛,這小小苦痛變化又怎能逃過她的眼睛,於是“已經引起她的憂疑來”。

  這一長段有許多涓生的心理描寫,雙方一直按照心裡的猜測來對待對方,看似溫情,你為我想著,我為你想著。其實他們犯了一個嚴重的錯誤,無論涓生心理活動是多麼矛盾、掙扎、無奈,但他卻一直未向子君交流過,他們已經缺乏了最重要的關係──勾通。以至於後來涓生考慮著“我覺得新的希望就只在我們的分離”,而且認為子君“她應該決然捨去”。在這裡他又是用了“認為”二字,他一向只是單方面地考慮了他的立場,仍是自以為是地代著子君去“安排”與她分手後的生活。“......況且你已經可以無須顧慮,勇往直前了......但這與你倒好得多,因為你可以毫無掛念地做事......”而結果的事實卻是子君只是勇往直前地奔向死亡。

  可憐的子君面對這變故的到來,也“只有沉默”,我想在這個時候,以子君的聰明,她已經看出了分手是涓生希望的,要她勇往直前地離開他,也是涓生希望的,所以她選擇了沉默,以慣有的溫順成全了涓生的“偉大”,儘管她“瞬間便又蘇生......在飢渴中尋找著慈愛的母親,但只在空中尋求,恐怖地迴避著我的眼”。她“尋求”著卻不敢看涓生的眼睛,因為她一方面想著曾經與涓生的恩愛,似乎還幻想著會有轉變的奇蹟;另一方面卻對涓生的絕情失望,恐怖地不敢相信,不敢直視這殘酷的真實。令到涓生在最後時刻也再次逃避“我不能再看下去了”,也只有在這裡,涓生似乎還存著一些良知,最後卻也被小品文的登出給擠兌了。

  而子君在默然中成全了涓生翅子的扇動,離開了。涓生卻只沉浸在“我預感到這新生面便要來到了”,這是多麼鮮明的對比和諷刺啊,一個是死,另一個卻是新生。涓生這種近乎輕鬆的心態,令到我認為他後來對子君死的懺悔都含著虛偽的成份。再則,在子君活著的時候,他已經看到了子君的死。而當有人告訴他子君確實死了時,他卻驚得沒有話,還不自覺地問是否是真的?可見子君離開他後,他並沒有真正為她的處境為她對他的全部的愛分析過。

  文中描述子君的心理活動很少,我們只能從涓生的想象中來尋找她的影子,但她的形象卻是鮮明無比的。尤其是於她的死對涓生全部的愛更是做了一個永恆,“子君總不會再來的了......她的命運已經決定她在我所給與的真實的---無愛的人間死滅了!”而這種美好東西的毀滅,才更激起讀者隨之而來的悲情意識,也許這正是揭示出悲劇人物形象的實質吧,令到我不免再次為之噓唏心痛了。

  天,漸漸發白了,脖子有些酸,手敲得有些僵硬。這篇讀後感寫得特別慢,寫著寫著總是會停下來出神地體會一下他們的意境。我在個人感情裡似乎偏向著子君,更多的是在遣責著涓生,我腦子裡一直閃現著最近一部電視劇的題目《與愛同生》。而子君在她離開人世的那一瞬間,是否也念過這個詞呢?與愛同生!多麼富有震憾力的堅強。

  而涓生的愛情用現代化簡單的詞來概括,那就是,由衝動的愛開始再由理智的現實來結束,如此看來,在今天這個社會似乎也無可厚非呢?

  但我們應該值得借鑑的是,既不能象子君那樣愛得失去了自我個性,也不能象涓生那樣輕率地開始。還是那句老話:沒有足夠的水,就不要走進羅布泊。既然兩人決定了相愛,就應該相互扶持,共同進步,哪怕結局是一同滅亡,也要與愛同生。

  傷逝讀後感 篇2

  《傷逝》創作於1925年,這是魯迅先生唯一一部反映青年男女愛情的小說,寫的是涓生與子君對戀愛與婚姻自由的追求,這追求本已獲得成功,但終於還是在社會的壓迫和自身的盲目與自私下失敗了。

  張愛玲曾在作品中提到一句話:"時代的車轟轟地往前開,我們坐在車上,經過的也許不過是幾條熟悉的街衢,可在漫天的火光中也自驚心動魄。可惜我們只顧著忙著在一瞥即逝的店鋪櫥窗裡,找尋我們自己的影子——我們只看見自己的臉蒼白渺小,我們自私與空虛,我們恬不知恥的愚蠢。誰都一樣,我們每個人都是孤獨的。"

  1925年,是五四運動時期,所有的年輕人都在追求男女平等,自由戀愛,嚮往著自由戀愛的刺激與甜蜜時,魯迅,作為一個在文學創作、文學批評、思想研究等領域均有貢獻的現實主義作家,他看到了與別人看到的不一樣的東西——在人們盲目追求自由戀愛的同時,會受到來自社會的壓力,這樣的壓迫是沉重的,是可以讓所謂盲目的愛情四分五裂的。

  "如果我能夠,我要寫下我的悔恨與悲哀,為子君,為自己。"

  這句話是涓生說的,顯然,這句話中包含了太多,對於子君,涓生是後悔的,如果沒有他,子君不會離家出走與他同居,揹負著別人的唾棄和家人的責罵活著;如果沒有他,或許她不會被生活壓迫至死,沒有時間聊天散步,每天只有做飯,餵雞,洗衣服;如果沒有他,或許,子君不會死。

  對於生活,涓生是悲哀的,他與子君的愛情好不容易獲得成功,最終卻因為生活而破裂,沒有工作,就沒有收入,日子就無法繼續,在涓生看來,貧困的生活讓子君不再像從前一樣有靈氣。

  有人說,子君是小說中最無辜的人,為了涓生,她放棄了一切,無論是錦衣玉食的生活還是閒適安逸的家庭,她都放棄了,她只是想與涓生廝守,她盲目地愛著涓生,信任涓生,所以切斷了自己所有的後路,到頭來,涓生自私的用一句"我不愛你了"將她的靈魂奪走了。

  其實這樣想也不全然對,子君是可憐的,但如果當初沒有遇到涓生,沒有聽他說西方的故事,她就沒有機會知道兩性其實應該平等,戀愛應該自由,也不會說出“我是我自己的,誰也沒有干涉我的權利。”這樣打破傳統打破封建的豪言壯語來。

  “我是我自己的,誰也沒有干涉我的權利。這是我們交際了半年,又談起她在這裡的胞叔和在家的父親時,她默想了一會兒後,分明地,堅決地,沉靜地說了出來的話。”

  子君的態度是堅決的,她說出了五四時期所有嚮往自由的青年想說的,這話對涓生來講無疑是動人的,它“很震動了我的靈魂,此後許多天還在耳中反響,而且說不出的狂喜”,涓生看到了中國女性並不如厭世家所說的那樣無計可施,在不遠的將來,便要看見輝煌的曙色的。

  如果說婚前的子君的子君是大膽的,勇敢的,那麼婚後的子君就慢慢變得麻木了,“管了家務便連談天的工夫也沒有,何況是讀書和散步。”可見子君認為結了婚就是自由了,她沒有外出找工作,只是靠著涓生吃飯,每日每日的洗衣服,做飯,飼油雞,飼阿隨,再也不是以前的她了。子君沒有真正地獨立起來,這也是造成最後悲劇的重要原因之一。

  所以,子君的死並不全是涓生的錯,如果子君在婚後找到一份工作,兩個人也不會落到如此潦倒的田地,更不用說尋死了。

  《傷逝》是一部愛情小說,但又不純粹講愛情,看多了,倒也更接近生活了,在看這部作品的時候,我越來越覺得愛情只是一件虛無的東西,如果沒有經濟的支撐和堅定的信念,是走不下去的,涓生和子君曾不止一次幻想婚後的生活,更大的房子,女僕,悠閒的生活,他們只是純粹的幻想,沒有結合自己的經濟狀況。愛情是浪漫的,更是莊嚴的,一旦在一起了,就要對其負責。

  有人說,看一個人是否愛另一個人時要看她的眼睛。"她總是微笑點頭兩眼裡瀰漫著稚氣的好奇的光澤。"子君的眼裡透露出來的全然是崇拜、愛慕的顏色,那是作者第一次寫到子君的眼神。

  “但也還彷彿記得她的臉色變成青白,後來又漸漸轉做緋紅,孩子似的眼裡射出悲喜,但是夾著驚疑的光,雖然力避著我的視線,張皇地似乎要破窗飛去。”這段眼神描寫相較之前更為精彩,面對涓生的單膝下跪,子君顯得很慌張,到還是可以看出子君是答應了的。

  那是這段愛情最美的時刻了吧。“她卻是什麼都記得:我的言辭,竟至於數讀了一般,能夠滔滔背誦;我的舉動,就如有一張我所看不見的影片掛在眼下……夜闌人靜,是相對溫習的時候了,我常是被質問,被考驗,並且被命複述當時的言語,然而常需由她補足,由她糾正,像一個丁等的學生。”

  當一個人非常喜歡另一個人的時候,他能記住對方說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動作甚至每一個眼神,想必也是非常喜歡的吧,正如涓生那句話:“因為她愛我,是這樣地熱烈,這樣的純真。”

  最後一次提到子君的眼神,是在片尾了,相比於之前的甜蜜驚慌,這次顯得很淒涼因為涓生告訴她自己已經不愛她了,對於子君,這句話如同大刀凌遲了她的靈魂。“她的臉色陡然變成灰黃,死了似的;瞬間便有蘇生,眼裡也發了稚氣的閃閃的光澤,這眼光射向四處,正如孩子在飢渴中尋找著慈愛的母親,但只在空中尋求,恐怖地迴避著我的眼。”

  看得出來,或許世上別的事都無法使熱愛涓生的子君害怕,貧窮也好,繁忙也罷,她都能一一忍受,只要涓生還愛著她。子君為愛而活,所以當她聽到她的愛情結束了這個結果時,她選擇逃避,好像這能減輕一些痛苦一樣。

  子君最終還是沒能逃避自己,死在那個冬春交接的時節。

  村上春樹有一句話:“在某種情況下,一個人的存在的本身就是要傷害另一個人。”

  對於子君,或許涓生的存在就是最致命的陷阱。

  無論如何,涓生是一個自私的人,他教會了子君追求自由,給了她愛情,卻沒有對她負責到底,從頭到尾,他最愛的一直是自己,他沒有交付真心,只是迷戀被崇拜被認可的感受,喜歡著子君對他的熱愛。他甚至連一枚戒指也沒有給子君,只是單膝下跪就算作求婚。婚後的子君不再與他“溫習”,不再散步聊天了,他便對子君厭煩了,他沒有子君那樣的勇氣,面對別人的嘲諷也沒有勇氣站出來保護她,倒是一直讓子君受著。失業之後他漸漸覺得子君是他的負擔,還想到了子君的死。最後又自私地告訴子君自己已經不再愛著她了,將心中的負擔一股腦兒拋向子君,間接地逼死了子君。

  在我看來,愛情不可能永遠熱烈,到了一定的程度,熱烈將會慢慢冷卻成為一種責任,厭倦也是正常的,但須為了責任而包容、習慣。

  涓生是個自私的人,但他也只是一個自私的人罷了。如果沒有社會的冷漠對待,沒有世人的惡意,沒有生活的壓迫,可能這段愛情會成為一段歷史,被世人銘記。

  這只是如果。

  其實面對任何一項重大的決定,我們都應在作出決定之前冷靜分析利弊,衝動只會釀成慘劇,而這個世界最不缺的就是看戲的人了。魯迅先生也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所以希望借《傷逝》來警醒世人。

  至此,共勉。

  傷逝讀後感 篇3

  看了《傷逝》我真心體會到在那種被壓迫的社會環境下,戀愛自由的不可能性。在我看來涓生和子君的愛情悲劇不僅在於封建保守的社會大環境,也有著主人公自身的原因!

  首先是社會大環境,在那個戀愛自由,婚姻自由還未成風的年代,封建主義下的戀愛限制仍約束著眾人,婚姻家長制這個大框框下,涓生和子君的自由戀愛不被當時的人看好,這在他們去租房時,就已經顯示了出來,新思想青年和女學生的戀愛,看上去郎才女貌,但在當時的人看來是多麼的稀奇與古怪,在這種壓抑的社會環境下,這種戀愛的自由自然不會有幸福美滿的結果。

  其次,主人公自身的性格特點也導致了這場愛情悲劇。在我看來,子君作為一位新時代女性,能夠衝破封建觀念束縛,掙脫封建家庭囚牢,毅然追求自己的愛情,這在當時是很叛逆的,也是很不容易的,然而這卻是與時代的不相容。但是她對愛情的堅定,喊出了自己的心聲,喊出了數千年來女性所沒有喊出的個性解放的呼聲,她不顧世俗的眼光,義無反顧地選擇和涓生在一起,然而在她和涓生一起生活時,迫於生活壓力,逐漸成為一位典型的家庭主婦,為家庭瑣事而忙綠,為一點小事而爭吵。慢慢地,她由一位思想解放的新女性轉變成一位世俗的女子,而涓生對他的感情也越來越淡,最終直至毀滅,而子君最終因被拋棄選擇走向死亡。

  涓生,一個新時代的青年,雖然也有點新思想,但卻是不徹底的,剛開始的時候,他也曾很勇敢,對愛情執著充滿希望,但從本質上來講,他仍在受封建思想的毒害,表現出守舊和懦弱。尤其是和子君在一起生活時,他的自私懦弱慢慢地把這段愛情推向毀滅的深淵,在他和子君租房的時候,他對眾人輕視的眼光感到不自在,他顧及其他人的猜疑,輕蔑的言語,然而子君卻並沒有那麼多在意別人的眼,從這點也能看出,涓生作為新青年卻在思想上有一種不成熟性,他並未真正擺脫封建主義的條條框框,最終他們的愛情也走向終結。

  我想那“吃人”的封建禮教是造成這場悲劇的重要原因。在那時,封建倫理,道德綱常嚴重壓抑著人的個性,青年的愛情和婚姻應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如涓生和子君那樣不經大家同意便同居的是萬萬要不得的,那是離經叛道之舉,會破壞社會風氣。魯迅寫《傷逝》的目的,或許有對自身婚姻不幸的感慨,也有對封建婚姻的抨擊,從主人公身上我們也瞭解到魯迅先生對愛情的一些看法,他自己也曾有封建家長制的包辦婚姻,原配朱安是一位徹頭徹尾的家庭主婦,大字不識一個,然而魯迅卻是有文化的青年,兩人根本沒有共同語言,試問這樣的婚姻誰又會幸福?

  傷逝讀後感 篇4

  從小說的名字中可以感受到這是一篇以悲劇結尾的文章。“傷逝”——為逝去的東西而傷心,讓人聯想到遺憾、悔恨,給人一種悲哀、淒涼的感覺。作者以“涓生手記”的方式敘述了在“五四”這個黑暗的社會時期,兩個覺醒的知識分子為了愛情而不顧一切,走到一起,最終因社會的壓力與生活的殘酷而走向分離的愛情故事。

  讀完《傷逝》之後,感觸頗多,有一種悲涼的感覺。

  在我看來,子君,作為一位時代女性,能夠衝破封建觀念的束縛,掙脫封建家庭的牢籠,毅然追求自己的愛情,在當時是很叛逆的,是很困難的,是與時代不相容的。但她對愛情堅決,喊出了自己的心聲,喊出了數千年來女性不敢喊出的“我是我自己,他們誰也沒有干涉我的權利”這樣響亮的個性解放的呼聲。她不顧世俗的眼光,義無反顧的和涓生在一起,即使是沒有堅實的物質基礎。但當她與涓生在一起生活的時候,由於生活所迫,她成了一位典型的家庭婦女,為家庭瑣事而忙碌,為小事而爭吵。慢慢的,她由一個思想解放的新女性轉變為一個世俗的女子,而這時她與涓生的感情也慢慢變淡,慢慢變質,最終走向毀滅。而子君最終被拋棄而走向了死亡。

  涓生,一個新時代的青年,雖然也有著新思想,但卻是不徹底的。剛開始的時候,他是勇敢的,對愛情執著,對未來充滿希望。但從本質上說,他依然受著封建思想的毒害,表現出守舊與懦弱。尤其是和子君生活在一起的時候,他的自私、虛偽、卑怯的心裡慢慢的滋生起來。當他與子君出去的時候,他害怕別人譏笑、猥褻和輕蔑的眼光,而子君卻“大無畏”。到最後,他們的生活越來越慘淡,面對生活的壓力,他把生活的重擔推給了子君,而自己卻不敢面對。最殘忍的是他離開了子君,把她推向了死亡的深淵!我認為,涓生的新思想只是表面上的,是經不起時間和現實考驗的。

  一段美好的愛情就這樣逝去了,而當涓生再懷念過去的美好的日子的時候,一切已經都無法挽回了,他剩餘的時光只能一直“傷逝”下去。二人悲慘的結局,讓人不免傷懷。因此,我們對待愛情時,既不能失去自我,也不能逃避責任。

  面對愛情,面對現實,勇敢的走下去!

  傷逝讀後感 篇5

  《傷逝》是涓生的手記,是涓生在子君死後深深的懺悔,涓生說道:“即使在孽風怒吼中,我也將尋覓子君,當面說出的悔恨和悲哀,祈求她的饒恕。”然而在我看來,涓生也僅僅是因著子君的死而懺悔,而悲傷,許下這般誓言;因著子君的死發現自己是自私的,因為自己的自私拋棄了子君,間接導致了子君的死亡。若能重來一次,涓生許不會拋棄子君,但我堅信他們的故事依然會以悲劇結尾。因為時代的侷限,封建的枷鎖仍然存在,依然有一群“堅貞”的“衛道士”反對他們的結合;兩個人的性格弱點仍然存在,必不會一朝一夕改變,依然無法契合,依然會滋生隔閡與不快;而他們的愛情依然需要麵包作為基石,沒有面包的愛情依舊是重重危機。

  封建禮教仍然是那個時代最堅固最高聳難以逾越的牆,縱使主人公自己是“叛逆”的,追求自由的,不在乎封建禮教、綱常倫理,可是當身邊大多數人都信奉綱常、崇拜禮教時,自己的心意還是那麼堅定嗎?眾人皆道山中有老虎,而自己明知山中無虎也難免生出有虎的懷疑與忌憚,自己終究不會走上進山的路,就算不用為了生計而惆悵掙扎,愛情永遠不能跳出那個時代的侷限。《金粉世家》中內閣總理之子金燕西愛上清貧女子冷清秋,為了追求她買下她隔壁的房子,帶她遊山玩水,極盡浪漫。二人突破重重阻礙走進了婚姻的殿堂,可也逃不開悲劇的結局,再浪漫的羅曼史最後也不過冷清秋輕聲一嘆“齊大非偶”,金冷二人的愛情一如子君與涓生,終究囚在了時代的牢籠裡,門第之言,倫理之言,當身邊的人以封建古板的教條為信仰時,涓生與子君終究無法不在乎,無法一味地堅持自我。

  而性格的原因就算在自由平等的今天也是婚姻中很重要的因素,結婚尋找的並不僅僅是一個生活的伴侶,更應該是一個靈魂的伴侶,性格不合拍必定會有摩擦,小摩擦會堆積成大矛盾,最終成為婚姻中無法修補的裂痕。涓生懦弱而自私、目光短淺,子君甘於平庸、軟弱妥協。涓生愛子君的勇敢、新潮、獨立,而子君的性格使她甘於平庸,褪去了勇敢獨立,那麼晚涓生的愛便無所依託了,而對於涓生而言,婚姻是兩個人的經營,他的自私使這段婚姻必定不能長久。

  《傷逝》中還寫道:“人必生活著,愛才有所附麗”,這又提出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愛情必須是“物化”的愛情。人必須在解決了溫飽之後再去追求精神上的幸福,無論愛情如何不可或缺,也比不上溫飽重要。我又想到詩人朱湘的故事,朱湘與妻子十分恩愛,而朱湘微薄的稿費怎夠養家餬口呢?妻子雖愛他卻也心生怨怪,朱湘最終用僅剩的錢給妻子買了她最愛吃的糖和一張船票,妻子心中苦澀怨怪,故而對朱湘說“糖不甜”,是啊,在生活的壓力之下,再美好的愛情又怎麼會甜。朱湘乘上了離開的船,獨立船舷,最終投水。“人必生活著,愛才有所附麗”這句話道盡了多少敗給生活壓力的愛情的悲哀呀,沒有面包,談愛未免奢侈。

  子君與涓生的愛的幻滅是必然,環境使然,自身亦有不可逃脫的責任。他們的故事亦是那個時代無數對追求自由的青年男女的縮影。現下是自由平等的時代,生活的壓力也漸小,如《傷逝》般悲哀的故事終是少了,我須得說一句:且行且珍惜吧。

  傷逝讀後感 篇6

  “人必須活著,愛才有附麗。”這句魯迅名言是我在當初為高考準備中記下的通用名言之一,但真正對它意義的理解,是在我讀完了《傷逝》全文以後。它詮釋的生活意義,真的是能一語道盡的,又是兩句說不清的。

  《傷逝》敘寫了一段1926年的愛情悲劇,懵懂進步少女子君在啟蒙知識分子涓生的影響下有了自由解放平等的思想,他們相愛,無視一切反對和鄙夷的眼光生活在了一起,卻因為生活中的種種繁瑣小事和物質經濟基礎而打垮,最後他們分開了,子君死了,而涓生依舊走在了尋找新的生路的路上……

  我讀這篇小說時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新的生路”一詞。涓生在他們相愛時“說罷,就做罷!來開一條新的生路。”毅然決然的走上了共同經營生活的道路;當涓生髮現自己已經不愛子君時,他說“苟安於虛偽,那也便是不能開闢新的生路的人”便決定了分開;分開以後涓生依舊在慶幸“幸而是早晨,時間正多,我們的新的道路的開闢,便在這一遭。”;可即使到了文章的結局,涓生也依舊在尋找新的生路的路上“新的生路還很多,我必須跨進去,因為我還活著,但我還不知道怎麼跨出那一步。”。整篇文章,男主角涓生都在不斷地尋找新的生路中,不管是相愛。分開,還是到了子君的死亡。但是他卻一直到結尾都沒有找到這條新的生路,我不禁懷疑,這條新的生路到底是什麼?而這也是整篇文章的矛盾之一。

  其次我們再來看看涓生對於愛情和生活的理解,涓生認為愛情必須時時更新,生長,創造,而“生活的第一著是求生,向著這求生的道路,是必須協手同行,或奮身孤往的人,倘使只知道捶這一個人的衣角,那便是雖戰士也難於戰鬥,只得一同滅亡。”。可是對於當時涓生和子君的同居生活來說,涓生的固定工作丟失,生活的經濟來源被切斷;而子君作為一個主持生活的家庭主婦,每天忙碌於做飯,喂那四隻油鴨和阿隨。他們再也沒有辦法去公園裡一起散步,一起談論雪萊和泰戈爾,他們的愛情無法在生活中得到滿足,只能越來越厭倦生活,厭倦彼此的的愛情。這些在我看來也是這篇小說的矛盾之一。愛情本來就是生活的一部分,但是偏偏他們把這二者給分離,最後築城了這樣讓人難以理解的愛情悲劇。

  有人說涓生是一個進步的知識分子,而子君只是一個被涓生帶動的進步青年,我承認在一些方面確實是這樣子的,但在愛情上面,子君卻比涓生顯得更無畏。她可以說出“我是我自己的,他們誰也沒有干涉我的權利。”,她這樣的勇敢與無畏是因為愛。然涓生卻在此處表現出了不一樣的態度“我覺得在路上時時遇到探索、譏笑,猥褻和輕蔑的目光,一不小心,就使我全身有些瑟縮。”所以這又是他們矛盾的地方,也許涓生確實是比子君有更多更深的西方先進思想,但是在他們共同的愛情基礎上,子君卻是比涓生顯得更加無畏的。

  尋找新生路上的矛盾,涓生愛情觀與生活觀上的矛盾以及他們思想先進性上的'矛盾,組成了我對這篇小說的最大的感受,但我認為把它們綜合起來,其實只有一點,那便是他們的的啟蒙思想的不徹底性。他們在一個不合理的社會中單純的追求個性解放和婚姻自由,卻忽略了對於生活的務實態度,他們把所謂的啟蒙放在了一個過於高的高度上,脫離的地面,也就脫離了實際生活,這樣子的婚姻與生活是絕對 不可能成功的!愛情需要“物化”,涓生明白這個道理,而不懂得應該怎麼實際操作,偏偏子君在操作著卻不能夠恰當的經營他們的這種新式婚姻。這便是全文的最中心深刻之處啟蒙思想的不徹底性。

  我們說魯迅在他一生的創作中有一段U型谷底,這是他的思想黑暗期,也是他的自我治療和個性發展的階段,偏偏這篇小說就是在魯迅的這段時期內創作的。他在此期間進行著對現代啟蒙和啟蒙知識分子的自我批判,這種向內的批判更像是魯迅對於像自己一樣的先進知識分子的自我批判,在這個意義上《傷逝》的主旨正好與此吻合。

  魯迅的一生有太多的矛盾,他的生活有太多的矛盾,反映到他的作品中也就有了他的這些矛盾,涓生與子君的《傷逝》是魯迅先生在他一生的創作中唯一寫過的一篇愛情小說,我想魯迅先生想要藉此表達的便是愛情與生活吧,畢竟當我們在好久以後回憶起這篇小說時,你什麼東西都可能會忘記,但你一定會記住這句話“人必須活著,愛才有附麗。”

  傷逝讀後感 篇7

  《簡愛》的愛情是寒風后綻放芬芳的臘梅;《茶花女》的愛情是出淤泥而不染的蓮;《白雪公主》的愛情是永恆而完美的塑膠花;《傷逝》中的愛情是……是鹽和幹辣椒?是半株白菜?是那幾十枚銅元?寫到這兒,又不由抱怨起魯迅的現實、魯迅的殘酷。可若不是這樣一個理智的魯迅,又怎能誕生一部別樣的《傷逝》呢?

  《傷逝》的確是我接觸過的有關愛情的作品中最特別的一部。在別的作家都更多地熱衷於、或只有能力、只有眼光來展示愛情轟轟烈烈的序曲時,魯迅卻毫不客氣地把愛情的終曲推上了舞臺。而且他的終曲,又演繹得那麼細節化,完全是一段點滴不漏的生活,讓人讀了,一邊忍不住咒罵他,一邊又不得不極贊同地點頭。當讀到子君堅定地宣言著“我是我自己的,他們誰也沒有干涉我的權利”時,我曾拍案叫好,為他們思想上的“靈”的愛情,為他們衝破禮教的結合。小時侯童話讀得多了,就認為公主應該是美麗的,王子應該是英俊的,公主和王子是應該在一起的。當然,那時侯不懂愛情(當然現在也不很懂),不懂婚姻,不知道生活、現實、理想、變化、理解……後來,還是要感謝《紅樓夢》,讓我這上面的想法也發生了些轉變。我開始認為,真正的愛情應該是由思想、觀念上的共鳴而產生的,就是所謂的“志同道合”,如果是同性間的,產生的就是真正的友情,“知音”;如果是異性間的,產生的就是真正的愛情。我堅信,只有這樣的愛情才能永恆不變。其他,只是曇花一現的迷戀而已。涓生和子君呢,簡直就是我的愛情觀念中最理想的一對人物了。原本,我認為他們的愛情一定會長久不衰,並衷心地祝願他們,也好藉此更堅定了我的信念。可惡的魯迅啊!!!他竟用筆桿把我的信念敲得一片狼籍!是的,魯迅是不顧封建禮教的束縛結合了涓生和子君。但同時,他又無情地拋開了蒙在婚後生活上的幕布,讓愛情一點一點的消逝,赤裸裸地暴露在我的眼中。關於涓生和子君的愛情的消逝,很多評論文章說是因為“他們放鬆了對封建勢力的鬥爭”,“把鬥爭的目標僅僅侷限在追求個人戀愛的小範圍裡”。

  魯迅本人寫這部小說的目的也應該盡在於此。但我卻不這麼認為,當然很可能是由於我的經歷不夠、思想不深刻的緣故吧。我想,即使不在那個封建正統觀念的圍牆裡,他們的愛情能長青嗎?即使不被經濟壓得喘不過氣來,他們的愛情能長青嗎?並不是我想得太遠,實在是因為魯迅的刻畫太現實,現實得讓我不得不懷疑:愛情就是這麼一點點消退的?難道婚姻就是這樣,激情過後便趨於平淡、乏味?我想不明白,又不願輕易否認原先的信念。哎,思想是痛苦的,而且雪上加霜的是,有許多其他想不明白的問題會因為一個問題的想不明白而紛至沓來:我說過由思想上的共鳴而產生的愛情才能永恆。有許多老年人到生命的最後仍相濡以沫,可在他們結婚的年代卻是封建的包辦婚姻啊!這樣的“愛情”也居然能如此長青?!這無疑又是對我“思想愛情”的觀念重重的一擊。至今,我仍未想通。沒有一本書、一件事、一個人、甚至一句話來點醒我,把我從思想矛盾的漩渦中拯救出來。

  也許,這個年齡真的還不能夠想清楚呢!那麼,我就暫且把愛情的消逝當作花開花落的規律好了,把相守到老的事實當作奇蹟吧。雖然這樣仍不能解釋太多的問題;雖然這樣讓我很苦惱。哎,無可奈何花落去。也讓今天的我的思考如這落花般去了吧。只望以後的某一天,也許是孑然一身,也許已是為人妻、為人母,但肯定更加成熟的我,再重新拾起這片落花,默默地

  傷逝讀後感 篇8

  在魯迅的小說中,《傷逝》是最令我喟嘆的一篇,看過後很久都不能釋懷。子君給了我相當深刻的印象,她的溫順、柔和和悲哀的死亡令人不勝感慨。涓生和子君本性上都是善良的人,為什麼子君會在這個小圈子中一步步走向滅亡呢?究竟是什麼害死了子君呢?“我是我自己的,他們誰也沒有干涉我的權利”,這句表達上還略嫌生澀的話曾令涓生非常高興,他從中看到了子君的獨立和堅強。然而,事實上子君是沒有學會獨立的。所謂“獨立”應該是自己主宰自己,而這一點又建立在有能力養活自己的基礎上。可是子君不行,她首先沒有維持生計的本領,所以她剛從家庭中脫離出來,又把自己全權交給了另一個人來主宰。表面上看來私奔是一種了不起的舉動,實際上卻只不過是一次權力的轉手罷了。她拒絕做一個封建家庭的乖女兒,卻心甘情願地做了小知識分子的家庭主婦。倘若子君目光遠大,投奔一個成熟的,有經濟能力的人,也尚不致落到如此田地。

  可惜涓生也不過只是一個思想尚還幼稚,卻又自以為進步的青年。他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進步思想,但又喜歡將生活理想化;另一方面他又很貧寒,經濟上十分拮据,還沒考慮清楚麵包和愛情的關係,就不負責任地接子君一起生活。他將子君理想化了,他以為她是堅強、獨立、富有進步氣息的新女性,他不知子君的勇敢完全是出於對他的信任和依賴。一旦子君見了他的無力,見他也必須為生計奔波,她也不得不為他變成一個家庭主婦。涓生和子君其實都厭倦這種生活,但他們都無力改變,當現實和理想產生了太大的落差,子君便逆來順受了,然而涓生卻不能忍受,他認為子君違背了他的理想,於是歸咎於她。

  再加上子君非常的軟弱、善良,他趕她,她就走了。其實他們合築一個家時子君也賣掉了自己的金首飾,她完全有留下的權利。但子君壓根兒沒想到這些,她歸根到底太幼稚,太單純了,她過於浪漫,看愛情重過一切,所以當涓生說不再愛她時,她便心如死灰,什麼都不想爭取了。究其根本,子君和涓生都是太幼稚的人,只是子君要更淺一些。她似是而非地學到一些新鮮的思想,造就了一種浪漫的氛圍,這種對愛情的嚮往使她敢於衝破封建家庭的牢籠,然而她只知依靠涓生,以他為一切的出發點。說明她還未擺脫封建夫權思想的束縛,她適應不了社會,看不透生活,最終便被生活所吞噬了。

  傷逝讀後感 篇9

  對於我來說,魯迅先生的文章一直都是較為難懂、晦澀不明的。可以說《傷逝》也不例外吧。但是這僅僅二十多頁的文字,讓我覺得有些許悵然,為涓生、或是為子君。

  每讀一本書之後,我都會把書裡的一些句子摘抄下來。有人說,往往書裡被人單獨摘抄出來展示的句子,最能表達整一本書裡想要表達的東西。《傷逝》裡有這麼一句:

  "我是我自己的,他們誰也沒有干涉我的權利。"就是這麼分明、堅決而又沉靜的一句話。而小說的名字《傷逝》,這壓抑的名字。就如同餘華的《活著》是由一系列的死亡所構成一般,魯迅的《傷逝》則是從追求新生而寫成。

  通篇讀下來,我發現子君這位人物同當代的我們有些相似。不在社會,而在想要自由、想要奔跑時,卻被無形的囚籠束縛著。不知中國青年是否有如魯迅先生所期望的擺脫冷氣、只向上走。

  我們都在追求,卻一次次被現實壓垮了腰,屈服於現實。

  子君亦曾追求過。初時她可以為了愛情而在父親面前立下一句有力的宣言,令涓生看到新時代的曙光。他們也會在一起討論那個時代下鮮少有人提及的話題、會為了新生活四處奔波與奮鬥。但當涓生失去了工作,倆人一同住進一個大雜院中,與眾多所謂官太太住在一起時,子君變了——其實倒也說不上變,因為子君的骨子裡一直都是舊時的思想,從未變過。

  她開始養阿隨來打發這百無聊賴的時光、開始為了爭奪油雞而與官太太們互相大罵、開始操心於世俗與日常、開始褪去她僅存無多的榮光。

  可涓生仍在對新生活抱有希望啊。他從未忘卻翅子的扇動,儘管比先前已經頹唐得多。後來,阿隨也被送到了一個並不很深的土坑裡,涓生與子君似乎也互相厭倦了。

  "向著這求生的道路,是必須攜手同行,或奮身孤往的了,倘使只知道槌著一個人的衣角,那便是雖戰士也難於戰鬥,只得一同滅亡。"

  道不同不相為謀。一個繼續追求,一個淪為舊囚。這便是被現實壓垮了腰之後,屢敗屢戰或是俯首稱臣的兩條路。

  只願在這滿是迷霧與荊棘的人世中,可以找到一條不後悔的路,不懷傷而逝。我想,這便是《傷逝》於我的意義。

  傷逝讀後感 篇10

  今日重讀了《傷逝》。

  兩次讀後竟是不一樣的感覺。大學的時候學習現當代小說讀了魯迅先生的幾篇小說,這篇印象是比較深刻的了。或許是因為這是魯迅先生唯一的一篇感情小說,或許是因為和感情有關。感情總是一個完美的字眼,讓人浮想聯翩;感情又總是一個感傷的字眼,讓人悲情不已。

  為了感情,子君與親人決絕;為了感情,涓生與朋友不再往來。用涓生的話講,這一切都是為了“所謂的感情”,是因為不理解。等真的理解了,這理解了的東西卻都變成了隔膜,並且是永久的。

  涓生追求子君的時候,以往很仔細地研究過表示的態度,排列過措辭的先後,以及倘或遭了拒絕以後的情形。可是臨時似乎都無用,在慌張中,身不由己地竟用了在電影上見過的方法了。

  最終如願在一齊“子君不在我這破屋裡時,我什麼也看不見。在百無聊賴中,順手抓過一本書來,科學也好,文學也好,橫豎什麼都一樣;看下去,看下去,忽而自我覺得,已經翻了十多頁了,可是毫不記得書上所說的事。只是耳朵卻分外地靈,彷彿聽到大門外一切往來的履聲,從中便有子君的,並且橐橐地逐漸臨近,——可是,往往又逐漸渺茫,最終消失在別的步聲的雜沓中了。我憎惡那不像子君鞋聲的穿布底鞋的長班的兒子,我憎惡那太像子君鞋聲的常常穿著新皮鞋的鄰院的搽雪花膏的小東西!”

  然而“我也漸漸清醒地讀遍了她的身體,她的靈魂,可是三星期,我似乎於她已經更加了解,揭去許多先前以為了解而此刻看來卻是隔膜,即所謂真的隔膜了。”

  可生活是太現實,太殘酷的事實,不斷地改變著很多物,事,人。因為油雞,因為阿隨,因為鄰居太太的眼神,這些很細微的小事情竟也是這樣地影響著人的情緒。慢慢的涓生感覺到家的虛空,感覺到比寒冬還寒冷的臉色。最終天天呆在圖書館也不願意呆在家裡。

  受了冷落的子君內心該是怎樣的酸楚,無奈,她肯定也有無數個像涓生等待她的那種心境,可是這一切都在她日漸暗淡的眼神裡,都在她剛紅潤起來又變得無彩的臉色上,都在她日趨失去的話語裡,更在涓生提出分手時的無語裡。

  涓生提出分手是覺得無愛了,而子君依然深愛。當初為了愛和家人的決絕“我是我自我的,他們誰也沒有干涉我的權利!”分手的時刻,也僅僅是在涓生無數個晚歸的時候,讓鄰居太太轉告一聲:告訴他,我走了。除了身上剩餘的能夠涓生生活一陣子的銅板,沒有隻言片語。看起來同樣決絕。確是如此傷情,從她不久後的離世即可知。

  這是怎樣的一個女子,愛他的時候不顧一切,被離棄的時候,決然離開。愛,絕對是一個人的事情,沒有愛的糾纏只會失去更多。能夠沒有愛,能夠沒有愛人,但不能夠沒有自我。

  太低微的死根本觸及不到悲喜,寧願高傲的死去,不願祈求愛人的一次回眸。

  子君,這勇敢的女子,帶著這來不及回味的短暫的幸福,含愛而去。

  傷逝讀後感 篇11

  讀完魯迅的《傷逝》心中充滿了惋惜、悲涼與憤怒。小說以涓生與子君從戀愛、結合到最終的離異,這不到一年時間中,兩人之間感情的微妙變化為資料。向我們展現主人翁追求感情的歷程,而最終的結局無疑是可悲的。

  涓生與子君的感情或許一開始就註定不會有結果。涓生從一開始對感情充滿活力,到之後的淡漠與殘酷,直至親手將子君推向死亡。子君為感情堅定、奮不顧身,而最終也為感情將其埋葬。子君與涓生敢於向封建傳統挑戰,他們是勇敢的、無畏的。尤其是子君。他們一同構築夢想中的家園,然而夢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應對窘迫的生活,涓生的抱怨油然而生。而這背後,正是由於子君經濟上的不獨立。沒有經濟基礎,在感情中便沒有了發言權,即使有也微乎極微。子君由一個勇敢獨立的女性,在生活的蹂躪下,變為一個怯弱的、傳統的家庭主婦。涓生喜歡的則是與之有共同夢想、共同追求的子君,而非結合後這樣的子君。這樣的子君是涓生無法容忍的,當然這也是二者分裂的原因之一。同時涓生強調“感情必須實時更新、創造”,的確,感情也有保鮮期。涓生與子君結合後的生活,平淡而枯燥,沒有戀愛時的活力與新鮮感。涓生感到厭倦,加之生活上的拮据,加速兩人感情走向滅亡。

  涓生與子君的感情,或多或少是對現代感情的反映。涓生是男性的代表,追求感情是的熱情,得到感情後的滿足,拋棄感情是的無情。而子君則是女性的代表,為感情而盲目,而堅定,而奮不顧身,最終也因感情而死。其實這種感情杯具的產生,並不完全歸咎於涓生,當然子君也無可責備。只能說現實太殘酷,他們未能經受住殘酷的考驗……

  涓生與子君的感情杯具,讓我們感悟到現實的殘酷,人生的無奈,與人性的怯弱。女人對於感情往往比男人更加堅決,堅決到盲目。願為感情捨棄一切,而最終的結局大多是可悲的。在感情中,女人往往是情感大於理智,而男人則相反。尤其是結婚後的女人,拋棄自我的夢想、追求,投身於家庭瑣事,相夫教子。經濟上不獨立,在生活中大多沒有發言權和自主權。對於男人,事業抱負往往比感情更重要。一旦發現感情成為自我的累贅,可理智的選擇拋棄。

  人需要生活著,愛才有所附麗。現實生活中不存在童話,我們也不會成為王子或是公主。不可為感情而捨棄一切,尤其是親情。我們所能做的就是:將感情轉化為親情,讓愛人成為親人,這樣感情才能永恆。

  傷逝讀後感 篇12

  我覺得婚姻給婦女們帶來了安穩與保障,但讓婦女們失去了卓越的機會。我那裡所說的安穩與保障是讓婦女們學會了隨遇而安,這種安穩會讓婦女們失去遠大的抱負和活力,使她們甘於華而不實的平庸生活。

  在《傷逝》這篇文章中有這樣的一段話,傍晚回來,常見她包藏著不歡樂的顏色,尤其使我不歡樂的事她要裝作勉強的笑容。幸而探出來了,也還是和那小官太太的暗鬥,導火線便是兩家的小油雞,但又何必硬不告訴我呢?和涓生同居前的子君會看書,會和涓生探討一些書本知識,她會說出“我是我自我的,他們誰也沒有權利干涉我”的口號,這在當時是很有個性解放色彩的,這說明當時的子君是有思想有主見有去理解新東西的。可與涓生同居後的子君變得沉默了,雖然剛同居時他們是幸福的,他們會在一齊談同居前的點滴,但時間久了,加上生活的緊迫,他們之間的隔膜也越來越大了。有時他們會坐著相互沉默,或者就是子君對涓生重複說著他們以前的故事,說得次數多了,以致於涓生對子君所說的故事都能夠背了,也聽得煩了。涓生此後寧願呆在寒冷的圖書館也不願早早地回去應對子君。子君一向活在了過去,活在了記憶力裡,她找不到此刻屬於自我的自我。

  與涓生同居前和同居後的子君為什麼有那麼大的區別呢?我認為如果一個女性只會為家庭任勞任怨,沒有自我的奮鬥目標,那麼她的這種家庭主婦的主角會破壞他們之間的家庭生活。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社會每一天都在變化,人也在變化,你把自我固定在家庭主婦那麼小的範圍內,你就會失去很多與外界聯絡的機會,這樣會使自我孤陋寡聞。如果把一顆心死死地拴在家庭這一根繩上,把神經死死地繃緊來看住自我的家庭,那麼你就會變得敏感起來,變得小氣起來。此外,為了做好好妻子的主角,如果你遇到了什麼不開心的事,你不能夠亂髮脾氣,不能夠說出來,只能悶在心裡。一個好的發洩方式,就只能是不說話,做臉色。但這樣的行為,在丈夫看來你是多麼的不善解人意,不體貼。在以前,很多人認為,婦女就應當呆在家裡相夫教子,不能再外面拋頭露面,丈夫就是自我的天,就是自我的一切,一切都應當依附丈夫聽從丈夫。婦女們從來都是被定義被思考的。

  當子君與涓生的生活泥已經走到盡頭的時候,子君沒有想過要去改變自我,改變涓生,而是過著像一潭死水一樣的生活。子君當初為了與涓生同居,她與家裡斷絕了關係,陪同涓生去租房子時被人指指點點,但子君說出了“我是我自我的,他們誰也沒有權利干涉我”便毅然於涓生同居了。在當時的社會,這樣的行為是違反道德的,是被人所瞧不起的。從子君果斷與涓生同居我們能夠看出當時的子君是一個覺醒的知識分子。但到之後,當她與涓生之間已經不存在愛時,她卻缺少了給婚姻開死亡證的勇氣,最終選擇了鬱鬱而終,子君沒有想過自我還能夠重頭再來。

  我認為,無論在什麼什麼時候,女性都應當自我解放自我,進取地建設自我的心靈,不要用別人的眼光來衡量自我,把自我從身體中解放出來,拋棄妨礙自我提高的觀念,無論是在工作中還是在主角中都應當與男性共同創造價值。

  傷逝讀後感 篇13

  魯迅先生的小說,自高中到現在,約摸算來,不知不覺,已經讀過四五本了。而印象極深、愛不釋手的還是《傷逝》。故而,《傷逝》認認真真一個字一個字又一次讀了兩遍。

  深夜,適合讀書,亦適合寫文。出於對《傷逝》的愛,我罷了日常的纏身規律,定要停下來,擠出點寶貴的時間來,寫點什麼。魯迅先生的《傷逝》出於《彷徨》小說集,也是唯一魯迅先生以第一人稱自述愛情的小說。魯迅先生的諸多小說,大多醉翁之意不在酒,甚至指鹿為馬,自然不能浮於表面來看,更多的要深入,深入到每一個人物角色的性格與骨子裡,更要深入那個魯迅先生默然寫作的夜晚。

  第一次看《傷逝》的時候是可憐子君,恨涓生。而現在第二次看是恨涓生也為涓生悲痛,對子君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首先,暫且不論古代,因為那時候制度與現代不同。論《傷逝》中的涓生,這個人就是典型軟弱無能文人的代表,譬如《都挺好》中的蘇明哲。可以妻子隱忍著因他而來的現實的苦痛與重擔,若相反,這個男的恐怕要投降現實生活,當一個逃兵,帶著悔恨和謊言過一輩子。

  在無能的男人看來,生活難過了,永遠是因為有一個累贅老婆。這就是無能男的本質,推卸責任,沒有擔當的意識和勇於犧牲的精神,自私、懦弱。其次,子君身為一個思想意識覺醒者,最後淪為家庭主婦,也難免帶有女性自身的侷限。《傷逝》中的子君就是典型的依附性的被奴化的女性。

  面對現實生活的茶米油鹽醬醋貴,她帶著傳統官僚作風的舊習,有大膽追求婚姻愛情的勇氣,卻缺少思路和行動。她的行動便是嫁給自己想嫁的男人,而結婚之後卻仍舊歸屬並安於家庭主婦的附屬地位。家庭已經頻頻經濟危機,還不知道走出家庭賺錢維持經濟,最後還是隻靠涓生這樣的男性,即家裡唯一的勞動力。加上子君帶有市儈婦女的習氣,與鄰居盲目攀比,斤斤計較,不顧生活現實水平,太理想主義,想的太好,做的太少。

  再者,子君,沉淪於生活的瑣碎,沒有個人獨立的思想與生活,整天為雞毛蒜皮的事情忙碌,自然與文人涓生越走越遠。文人寫作,不喜嘈雜,她還養雞,並不顧涓生的工作而打擾他。

  最後涓生說出分手之後,她因為無法承受對男性依賴和附屬的自我奴化的境地,思想狹隘,走向絕境,選擇自殺,也不無愚蠢,帶有典型女性軟弱、奴性特徵。圈子太小,愛好太少,沉湎於雙方的愛情,自然思想空虛寂寞,依賴性強。

  女性要想獨立起來,必然要像男人一樣,實現經濟獨立,有了自身的地位的提高,進而到思想的獨立、人格的獨立,才不致於像子君那般脆弱不堪。被一個男人拋棄就要死要活的,真是沒有自我價值。

  更不該為了愛情捨生忘死,而該有自己的事業,這個事業屬於自己,不屬於任何人,這樣誰也無法威脅和動搖自身的安全感與幸福感。

  傷逝讀後感 篇14

  《傷逝》是魯迅唯一一篇以青年男女戀愛和婚姻為題材的作品,它講述了一個醒者與未醒者的悲哀故事,全文描寫得細膩、細心、細事無非,尤其結尾那句“我要向著新的生路跨進第一步去,我要將真實深深地藏在心的創傷中,默默地前行,用遺忘和說謊做我的前導……”更是提綱挈領、發人深思。

  在《傷逝》描述的故事裡,涓生是醒者,他雖然不致於象“狂人”那樣受眾多不醒者的排斥和貶損,但他也同樣有“狂人”般醒者的痛苦。子君是個未醒者的代表,“阿隨”雖然是子君的寵物狗,但它是子君未醒的象徵,老觀念不就是“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嗎?所以,做為醒者為未醒者療救病痛,自然不可能“真話”就有效果的,有時適得其反。這樣,也就不難理解在小說《傷逝》中的結尾了。魯迅先生透過涓生的手記說:“愛情必須時時更新,生長,創造。”他還沒說的話是:愛情如果不時時更新、生長和創造,那就必定“傷逝”。聽說魯迅先生寫這篇小說的時候,正是和他的學生許廣平結合的時候,這在某種意義來講,小說對社會、對先生、對許廣平都是個警示。

  魯迅說過,“女人幸福生活的最大敵人是無聊~”事實上我一直覺得自己是個幽默大方、自信陽光、身體健康、相貌堂堂的男生,但這些優點在缺乏物質基礎的支撐下顯得那麼無辜無助和無力~確實,“沒有房子,我讓愛情住在哪裡?沒有車子,生活又如何運轉?”生活的現實讓大多女孩在選擇物件時不得不把男方的物質基礎放在首位,但從《傷逝》中我們可以清楚看到,如果過分依賴男人,那便會使自己走向脆弱……

  其實找物件就和炒股一樣,必須分散投資,決不能孤注一擲,而且選擇的型別要多樣化,不能只關注“基本面”好的績優股,或者急功近利地做“短線”,最好能今天買,明天就漲停;所謂“長線是金”,有時候對一直潛力股將來可能獲得的收益會遠遠超乎想像!

  如果把女人的相貌、身材、個性、人品等綜合起來用數字來表示其水準的話,那找一個60分左右的對我而言可能就是“實惠”,而70分左右的則是“現實”,80分左右的叫“理想”,85分以上的,就是“夢幻”了~

  我這一生都在追求“理想”,但或許最後還是不得不面對“現實”吧。

  傷逝讀後感 篇15

  魯迅先生的作品《傷逝》選自他的小說選《彷徨》,是魯迅唯一的以青年的戀愛和婚姻為題材的做作品。

  “五四”以後的青年普遍關心的是戀愛自由、婚姻自主。《傷逝》寫的就是子君和涓生的戀愛以及其破滅過程。

  小說以涓生的口吻和切身感受來描寫兩人曾經的熱烈的愛情和最後愛情破滅的悲痛以及悔恨。涓生和子君衝破了重重的障礙,最後終於得到了他們的愛情和所謂的自由,然後在處處受到排擠的封建社會現實面前,這兩個知識分子並不能僅僅依靠他們的勇氣和“盲目的愛”好好地生活下去。面對著來自社會的壓力和兩個人各自的思想和性格方面的弱點,使得兩人越走越遠,最終出現了“所謂真的隔膜”,使得涓生對子君的愛情消失了。

  事實上,涓生愛上的是他眼中的那個勇敢的、果斷的子君,是他想象中美好化了的子君,他從這樣的“分明的、堅決的”子君身上看到了中國女性的希望,這樣的“輕飄飄”的愛是很不牢靠的,雖然一開始的時候他們非常幸福,然而那幸福那麼虛幻,還夾雜著不安,一旦生活起來,幻想破滅,愛情也隨之消失。子君大概是真愛著涓生,所以她能夠為了愛走出封建,奔向自由,追求個性的解放,但是,也只是這樣而已,面對涓生的變化和生活的壓力,她漸漸的不安起來,以至於用不停的“考驗”來給自己以信心,然而涓生最後到底還是對她說了愛情的“消失”,這對於子君來說就是希望的幻滅,最終子君被父親接了回去,在他人的冷眼中死去。

  涓生在生活的過程中逐漸領悟到要去尋找新的出路,可是,並不成熟的他面對著黑暗的社會,也只能是摸索著前進,他對於子君的去世感到強烈的自責和悔恨、悲哀,小說的最後寫到“我向著新的生路跨出第一步去,我要將真實深深地藏在心的創傷中,默默地前行,用遺忘和說謊做我的前導……”,雖然所說的是,他不想面對黑暗,只想用遺忘和謊言來掩蓋,不讓自己的真實露出來,事實上卻是對於黑暗社會的強烈不滿和控訴。

  小說一如魯迅的一貫作風,及其深刻地揭示了現實的問題,在黑暗社會中,戀愛和婚姻的自由不可能是一個孤立的問題,它的最終解決,不能僅靠著個性的解放,它只能是整個社會的一個組成部分。

  傷逝讀後感 篇16

  沒有物質的保障的愛情終是不可靠。它,不知何時起,會悄悄地令入迷者失望。

  子君就是一個為了追尋愛情,卻被她所選擇的人涓生拋棄的一個例子。子君孩子氣的眼,天真無邪,對愛情充滿了渴望。為了追尋自由的愛情,不惜與家人脫離關係,可是呢?因為沒有物質的保障而引發了一系列矛盾,她被涓生拋棄。在那個壓迫成風、講究媒妁之言父母之命的年代,提倡自由戀愛是何等大逆不道的事情,且不說與家人脫離關係,單是作出如此之行動且還被拋棄是如此的令社會所不容。最後,子君只有一個結果----死。

  在子君與涓生剛接觸時,他們是如此的合拍。他們有共同的愛好,一起談雪萊、談泰戈爾、談伊索生、談男女平等。可是呢?最後呢?分了手。她沒有選擇,只能接受,接受的結果就是自己的命。他們住在一起的開始,我相信,我們有必勝的信念----向家族向社會反抗的信念,我也相信他們自信能過得很好。是的,他們一開始很幸福很安寧,子君在家為涓生操持家務,涓生在外維持生計,然而經濟問題卻在慢慢地來了。女人是個敏感的動物,一點的風吹草動就能引起他們的不安懷疑,尤其是對自己所愛的男人、所依附的男人,子君從涓生的晚回家、對自己的敷衍中查出點端倪,可是她卻不願相信,寧願自我欺騙,所以她一遍又一遍地“開始了往日的溫習和新的考驗,逼我做出許多虛偽的溫存的答案,將溫存示給她”,而且,她早就不看書了,。

  終於,涓生告訴了子君,他已經不愛子君了,他的心地有些輕鬆了、舒展了,卻將重擔給了子君。“我沒有負者虛偽的重擔的勇氣,卻將真實的重擔卸給她。她愛我之後,就要負這重擔,在威嚴和冷眼中走著所謂人生道路。”漫漫黑夜路,寒風凜冽,沒有溫暖的房舍,沒有同行者,只有子君一個人。其實,子君的不幸也不能完全歸咎於涓生,既是當初雙方相互信任做出的選擇,選擇的失敗都有責任,只是,子君的結果卻是如此之不幸、如此之悽慘。

  沒有物質保障的愛情太廉價,是涓生教了子君一堂重要的課。

  可是,一切都太遲了。

  傷逝讀後感 篇17

  夢想的旅程帶著很多的感傷,情感的開始更於心中感悟,一副雋永幽遠的畫卷,幾許別樣浪漫的人生。

  子君,兩副面孔出現的子君。會館時期的子君是戀愛時期的子君。這個子君在小說中是一個新女性的形象,果敢,有見識,有主見。而吉兆衚衕時期的子君——即同居時期的子君——卻是一箇舊女性的形象,怯弱和無知,帶有中國舊時代烙印的傳統女性。不管怎樣說,子君這個女性,代表的是不只自我。世上最能打動人的是杯具,這是很殘忍。《傷逝》是一部徹徹底底的杯具。子君死了,為涓生而死了,那是時代的杯具,更是子君把感情當作人生終極目標的痴情女子的杯具。

  涓生,一個擁有感情卻又時時被時代所要挾的知識分子,他應對帝國主義的罪行能夠義憤填膺,而應對情感卻畏首畏尾,他是一個有感情的人,但他的感情卻是那樣的脆弱卻又那樣的堅固:“她卻什麼都記得。我的言辭,竟至於讀熟了一般,能夠滔滔背誦;我的舉動,就如有一張我看不見的影片掛在眼下,敘述得如生,很細微,自然連那使我不願再想的淺薄的電影的一閃。夜闌時候,是相對溫習的時候了,我常常是被質問,被考驗,並且被命運複述當時的言語,然而常須她補足,由她糾正,像一個丁等的學生。”這,是他對子君的理解,更是他對感情的理解子君的杯具在於把感情當作人生的終極目標,真的無法承受失去。子君選擇和涓生一齊生活,她的壓力在那個時代肯定比涓生大得多。在那“五四”初期的時代裡,子君的執著,卻給她帶來無數鄙視的目光。“我是我自己的,他們誰也沒有干涉我的權力。”這種絕然的態度,已經註定她把感情視為生命的全部的杯具的開始。

  《傷逝》是一種超越視覺和人生的衝擊,我們分析的永遠都只是別人的感情,而我們自己此時此刻正經歷著的、心碎著的感情卻是我們自己也不願去分析,不願去推敲的。箇中原因是經不起。

  在感情夢想的追求過程中,涓生從浪漫走向實在,從幼稚走向成熟,而子君則從果決剛強走向平庸懦弱,從期望到滿足進而走向失望和絕望。在與生活所作的杯具性抗爭中,子君是弱者和犧牲品,而涓生則作為一個強者最終站起來,“向著新的生活跨進第一步去,將真實深深地藏在心的創傷中,默默地前行,用遺忘和說謊作我的前導……”。不能說他必須會成功,至少,他還沒有失敗。

  傷逝讀後感 篇18

  找來《傷逝》一讀,多少是為“魯迅唯一一部愛情小說”這個名頭。

  新文化運動背景下的愛情故事,總會有個如子君的女孩兒:及肩短髮,條紋布衫子,玄色的裙子,黑皮鞋,還有臉上一笑就顯出來的酒窩。“我是我自己的,他們誰也沒有干涉我的權利!”她喊出了新時代的宣言,標誌著個體意識和自主精神的覺醒。但誰曾想這純淨的愛情和決絕的勇氣竟過早地燃盡了她的生命。

  涓生與子君談新文化,論雪萊的詩,或是家庭專制、男女平等……兩人相對,時而沉默,時而相視彼此。他們堅執而盲目地愛著,絲毫察覺不到背後絲絲的不確定與危險。同居後,愛情便多了一個如影隨形的夥伴——生活。日子多了些油煙,少了起初的浪漫與寧靜。漸漸地,猜疑、不安打破了兩人原有的和諧,眼中曾經的彼此成了另一番模樣,最終,“我老實說罷:因為,因為我已經不愛你了!”,涓生親手打碎了他們早已斑駁的愛情。

  當他再次回到住處,一切照舊,只是,沒了子君。她已隨父親回去,獨留了一句,“我去了”。涓生不久後偶然得知子君已故的訊息,而他則將毀滅了的愛情深埋在心裡,在悔恨與悲哀中生活下去。

  愛情,亙古不變的話題,到了魯迅手裡,依然動人,只是他把美好的東西在特定的時代打碎,丟擲矛盾給讀者,悲劇中更多了幾分思辨。

  這有關那個時代。子君是新女性,她接受新思想,希望自決命運,追求自主的愛情。但她的覺醒是跛腳的。個體的獨立有賴社會的進步,精神的自由更需文化的更新和物質基礎的支撐。愛情是水晶宮,但是構建它的仍是鋼筋鐵骨。社會沒有足夠的空間讓她們飛舞,自己稚嫩的翅膀又不夠健碩去披荊斬棘。子君的悲劇,無疑是那個時代的悲劇。

  這有關生活。生活,簡單的兩個字,卻有太多的內容,可只一點,愛情決然不是它的全部,而是否為第一要義也可以爭論。涓生說:“人必生活著,愛才有所附麗。”愛情不是空中樓閣,她是生活大地上生出的苗,長成的樹,開出的花,結出的果。沒有堅實的生活基礎,再豪華絢麗的愛情大廈也會轟然坍塌。愛情是浪漫的和感性的,但支撐它的卻是現實和理性。子君的悲劇,源於她所立足的現實生活。

  這有關愛情。愛情,內涵複雜,但它必須時時更新,生長,創造……

  有人說愛思考的人總是無法好好地享受愛情,因為愛情是經不起細想的。也有人說,愛情最美的就是起初朦朦朧朧的階段。可我想愛情也是有生命的,她曾含苞待放,也有花開花落,她會結果,也會老去,可這一切,並不影響她的美麗……

  傷逝讀後感 篇19

  傷逝,傷的是又一股反抗力量的逝去,傷的是反抗最後走向了消逝。

  子君與涓生是一對在五四時期幸運地自由戀愛了的青年,他們曾勇敢、曾幸福,修成正果後卻又離散了。和整場運動一樣,兩個青年有滿腔熱血,卻不成熟,都未能完全對他們的生活負責,都未為做好去應對各種磨難,只是熱烈而單純地追求未知而神秘的自由,卻沒料到生活是艱難的,他們沒有爭取完全自由的能力。這樣的反抗,最終只能走向妥協,走向失敗。

  子君的反抗,自然是受了轟轟烈烈的新文化運動的影響與誘惑,才有勇氣追隨了爭取自由解放的隊伍,才敢於說出“我是我自己的,他們誰也沒有干涉我的權利”這樣英勇的話。子君是受了誘惑的,被未知的、也許美好的東西的吸引。她不知道自己究竟要的是什麼,正如涓生所說:“她當時的勇敢和無畏是因為愛”。因而婚後,子君與《倪煥之》中的金佩璋一樣,自覺地沉淪在繁瑣而無趣的日常生活上,滿足於個人小天地裡的幸福,喪失了人生理想,不再追求精神世界的自由與歡愉。也許到死,子君自己也都還不知道,自己究竟要爭取什麼。

  相比子君,作為領路人的涓生,卻讓我感到更大的失望。當與子君同時上街散步,只有看見子君高興而自豪的走著時,才敢也抬頭挺胸起來。當丟失了本來就不高薪的工作時,涓生不敢面對自己失業的恐懼,就將自己的這份恐懼轉嫁給子君,認為是子君在恐懼。也許程度再深下去,就如《神經病》中的方正英一樣,對生活的擔憂使自己神經衰弱,卻對別人說是自己的妻子發了神經。

  涓生是虛偽的,高調追求自由,卻在上街時縮在子君後頭;涓生是無能的,面對失業的壓力,家庭的責任,只是選擇躲在通俗圖書館裡;涓生是可笑的,不讓子君打擾吃飯的他,卻計較自己吃飯介於油雞與趴兒狗之間的地位;涓生是邪惡的,在艱苦黑暗時期,竟認為“新的希望就只在我們的分離;她應該決然捨去”,甚至想到子君的死。

  同《玩偶之家》中的諾拉一樣,子君與涓生都是因一時衝動而做出反抗現實壓迫,都是不成熟的、沒有根基的,似玻璃般易碎。終有一天,只拎了件小包就出走的諾拉會回家繼續當她的“小鳥兒”、“小松鼠”抑或走向墮落,沒有任何資本的子君和涓生,不可避免地也只能是走向離別和失敗。反抗,就這樣行走在消逝中。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