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代的競爭力讀後感範文

下一代的競爭力讀後感範文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你有什麼領悟呢?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哦。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下一代的競爭力讀後感範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下一代的競爭力讀後感1

  假期讀了蔣佩蓉女士著的《下一代的競爭力》一書,感受很多,特別是對書中所談的讓家長把挫折看做成長的機會,我很認同。

  現在的孩子習慣依賴於家長與教師,而家長們又喜歡大包大攬,結果使得他們認為生活應當一帆風順,一切就應當按照他們的意志去發展,他們才是生活的中心,而一旦遇到意料之外的事情發生或受到冷落,就會自暴自棄。

  因此,有遠見的家長應該為孩子人為地設定一些困難,更要支援教師出的一些人為難題與挫折,便給他們以克服困難的勇氣,教給他們戰勝困難的方法,而不是一聽到孩子的抱怨和訴苦便來埋怨教師。只有這樣,才會培養出身心健康,在逆境中不屈不撓的有用之才。

  有的家長在教育孩子時沒有原則性,甚至看孩子的臉色行事,只要他們不鬧,幹什麼都行。而過分遷就或呵護孩子的結果就是助長壞脾氣的養成,而且使得他們對善惡標準無所適叢。比如,在過去孩子之間打架雙方父母會首先批評自己的孩子,並向對方的孩子道歉,這樣做不僅有利於問題的解決,而且孩子們的印象就是無論什麼原因打架都是不對的。而現在的孩子從中得到的資訊是打人有理!很顯然這是不符合道德標準的。當然,孩子在受到約束或批評時,會感到不快,但對他們的心理健康卻是非常有益的。

  一、對孩子的期望應合理,培養孩子能正確地評價自我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長處與不足,家長應有客觀的評價,並據此對孩子的成長提出合理的期望,激勵孩子向恰當的發展目標努力。如果家長只看到孩子的優點而無視他的缺點,孩子就會對自身的不足缺乏認識而驕傲自滿,不能接受失敗;如果家長對孩子抱有不切實際的過高期望,就會增加孩子的心理壓力,使孩子不敢面對失敗;當然,家長如果總是挑孩子的毛病,貶低孩子,對孩子不抱期望,也同樣會傷害孩子的自尊。這樣的孩子缺乏自信,會逃避困難以求避免挫折。總之,家長對孩子不合理的期望,無論是過高還是過低,都會阻礙孩子對自我進行客觀的評價,使原本不應引發挫折感的事件如正常的失敗或稍加努力就可以克服的困難,都可能對兒童造成挫折。也就是說,不合理的期望會加大兒童遭遇挫折的機率。相反,家長的合理期望可以引導孩子對自我進行正確的評價。在這種情況下,孩子一方面不會動輒就產生挫折感;另一方面,由於在正確評價自我的基礎上,對自己在實現目標中可能遇到的困難、挫折能有適當的預期。這樣,孩子心理上對承受挫折有所準備,當面對挫折時也就會客觀、冷靜地應對。

  二、給孩子樹立榜樣,培養孩子克服困難的信心

  心理學研究表明,榜樣對兒童行為的形成和改變有顯著的影響。給孩子樹立不畏困難、戰勝挫折的榜樣,不僅有助於增強兒童勇敢面對挫折的信心,還可以向兒童揭示出這樣的道理:對任何成功者不應僅僅羨慕而更應敬佩和學習,世上沒有唾手可得的成功,只有在挫折中不斷進取的人,才能摘取成功的桂冠。

  在日常生活中,家長應常向孩子講述一些名人在挫折中成長並獲得成功的事例,希望孩子以這些名人作榜樣,不畏挫折。兒童生活中最好的直接榜樣就是家長。“身教勝於言傳”。家長對待挫折的態度和行為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的態度和行為。

  孩子也可以成為自己的榜樣。比如,對孩子戰勝挫折的經歷,家長應指導兒童將其記錄下來。這樣,當孩子以後又面臨挫折時,可以提醒他看看這些記錄,向自己學習。當然,樹立孩子做自己榜樣的形式絕不是僅此一種,家長和孩子可以結合實際創造適合自己家庭的特殊形式。

  三、做孩子的“顧問”,培養孩子自立的能力和精神

  能力不足的孩子,一遇困難就無力應付,時時會被挫折壓得垂頭喪氣。能力強的孩子,善於解決問題,不易受挫,而且即使受了挫折,他們也能積極地從其它途徑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或補償。兒童的許多能力是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形成和發展的。當兒童面對問題時,父母不應以“決策者”的身份越俎代庖,替孩子做決定、執行決定,而應作為“顧問”,向他們提供建議,對他們的選擇提供諮詢,教給孩子一些克服困難的方法,最後由兒童自己做決定並實施。這種教育過程不僅可以培養兒童的能力,而且還能培養兒童自己對自己行為負責的精神。

  培養孩子自立的能力和精神不是一蹴而就的,家長應當重視在日常生活中,透過讓孩子獨立處理與自己生活有關的各種“小事”來豐富孩子的經驗,使孩子從這些經驗中獲取自立的能力和精神。那種缺乏獨立應對生活的經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孩子,往往是不敢面對困難、易受挫折的。一個來自四川的少年大學生,因為沒有父母的照顧就無法獨立生活而休學在家。當接到學校要他返校學習的通知時,他不敢面對即將來臨的獨自生活而跳樓自荊面對這樣的悲劇,我們應當驚醒。儘管這是一個極端的事例,但它確實提醒我們,不能輕視那些要求孩子為自己的生活服務,洗自己的衣服、整理房間等日常“小事”。因為這些小事正是培養孩子自立的能力和精神,提高孩子應對挫折的能力的一個重要途徑。

  四、給孩子鍛鍊的機會,培養孩子承受挫折的勇氣

  孩子一生中不遇挫折是不可能的。為了讓孩子在今後的生活中少吃苦頭,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家長要做的是要精心設計一個有益的教育環境,使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適當地吃些苦頭,培養他承受挫折的勇氣和能力。有了這樣的準備,孩子才可能在今後少吃苦。不少家長也懂得這個道理,也教育孩子要不畏艱險、勇敢堅強,但這種教育往往只是停留在口頭上,家長既不忍也不敢將孩子置於困難之中。然而,面對挫折能夠堅韌不拔的性格僅靠說教是無法培養的,兒童必須經歷挫折才有可能超越挫折。因此,家長在日常教育中還應注意設計教育環境,不要一味給孩子營造一切需求都能輕易得到滿足的生活環境,更不要阻礙孩子適當接受困難和挫折磨練的機會。讓孩子堅持一項體育鍛煉,讓孩子參加學校組織的軍訓,讓孩子適當參與家務勞動等活動,遠比您的說教更能有效地培養孩子承受挫折的勇氣和戰勝挫折的能力。

  孩子是祖國的花朵,是祖國的未來,他們將承擔建設美好21世紀的重要任務,他們的心理素質和承受挫折的能力如何,將直接關係到中華民族的騰飛。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就牢記陳鶴琴先生的話:“不要擔心失敗,應該擔心的是,為了怕失敗而不敢做任何事。”我們教師和做父母的都要敢於讓孩子往前走,讓他們經受一些恰當適度的挫折教育。

  下一代的競爭力讀後感2

  為了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提高業務水平,閱讀了蔣佩蓉的《下一代的競爭力》,看著蔣女士推心置腹、切合實際的文字,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心裡不時泛起陣陣漣漪,她對家庭教育的理解是如此的深刻,作為一位母親,她是成功的,她按照自己教育設想以及麻省理工的實踐經驗在培養著自己的孩子,本書從宏觀到微觀的闡述了父母應該做的,讀過這本書後,我受益匪淺,現簡單說說我讀這些書的感受:

  在現在這個滿處充滿著浮躁的社會,父母對孩子的教育越來越簡單化,有的父母認為,好的教育就是花更多的錢來支援的教育,認為花巨資把孩子送進一所教學好的學校就萬事大吉,在這種教育理念的左右下,很多父母就把孩子教給學校或保姆,自己就可以忙於掙錢和打理自己的事業,讀完《下一代的競爭力》後,你會馬上有這樣一種觀點“有什麼樣的家庭,就有什麼樣的孩子,孩子好,必定家庭教育不會差,孩子差,也一定會有家庭的原因。”本書中一個重要的觀點就是必須重視孩子的家庭教育,一個孩子的的成才,家庭教育是基礎、根本,作為父母,你要委身,投入自己的時間,耕耘栽種,幫助自己的孩子成才,蔣佩蓉根據自身的成長經歷,結合中西方教育的對比,重新給教育定義,那就是:家庭教育是根本、基礎,學校教育是途徑,社會教育是熔爐。

  本書中主要闡述了這樣幾個觀點:

  支援那種教育體制。在這裡佩蓉女士提出關於教育體制並沒有根本上的差別與不同,我們不能過多的關注教育體制,不管在哪種教育體制中,我們都要重視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她提出“父母是教育孩子的最佳人選”,並且結合自己的求學經歷和孩子的求學經歷進行了論證,在這裡,蔣佩蓉說:“不管一個孩子是在哪種教育系統中長大的,他都可以成功。”

  保護孩子寶貴的創造力。作為一位教育工作者我們必須讓孩子養成勤奮學習的好習慣,同時我們也切記把孩子變成學習的機器,時刻注意保護孩子寶貴的創造力,讀到這裡我想到了咱學校的“271”高效課堂,把孩子的時間還給孩子,“給孩子一個機會,孩子們會還給你一份驚喜”這不就是保護孩子的創造力啊!讓孩子提高在自己的學習中提高,佩蓉女士是這樣說的:“保護孩子寶貴的創造力,使之與勤奮學習的習慣保持平衡”,所以說透過這一節更加深了我對咱學校課堂的理解,使我印象深刻。

  培養孩子的合作精神。團結與合作是當今社會的趨勢,有人更是提出“諾貝爾獎不可能一個人獲得。”這更是提出當今社會培養孩子的團結與合作的精神相一致的,咱學校地學習小組的建設對孩子的合作能力的培養就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每一個孩子去分享自己的成果,“沒有一個人的成功,只有一群人的的進步”正是咱學校的學習小組的宗旨嘛,這一點對孩子的將來的成功至觀重要。

  激情勝過才智。一個人就算你再聰明,你必須時刻有一種激情,激情是事業成功的第一步,生活被賦予了某種超過我們自身的東西,他忽略自我犧牲和自我否定,而是讓我們瘋狂、大膽、冒險,不惜一切的投入到更偉大的事業,我們要學會挖掘孩子的激情,在本書中提出了挖掘孩子激情的方法,我們只要這樣做好的話,你的孩子將會踏上“少有人走的路”。

  不能過度安排時間,要學會休息。過度安排時間我們培養出的是一臺臺考試機器,佩蓉女士這樣說:“當東方的孩子把更多的精力用來取得好成績的時候,西方的孩子們則把精力集中到更多的娛樂、冒險或新鮮的體驗上來,而這些正是給孩子充電加油的好東西,佩蓉女士則教育自己的孩子要學會休息,他們視生活為有趣的冒險,說到這裡,我想到了平時看到《探索與發現》節目,在這些節目中,很少有中國人拍的節目,到底是什麼原因呢?使我們的孩子不會嗎?我認為不是,更多的`是他們缺乏一種探索與發現的精神,他們的冒險精神,所以說。我們要讓孩子們會學習,更會玩,只有這樣,孩子才會成功,成才。

  正確認識自己,把挫折看做是成長的機會。對自己的正確定位,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要有“自知之明”。在這裡佩蓉女士給我們舉了他的朋友珍的例子,珍本來是一位學物理的天才,但他後來卻在新德里致力於幫助最貧困的印度女性活得教育機會,她找到了自己應該做的,這就是對自己的正確定位。挫折這一點我不想多說,挫折是一個人成才的必備條件,培養一個孩子的抗挫力更是成才的必備條件,所以說,當孩子自己跌倒的時候,我們要學著讓他自己爬起來。

  孩子必備的品質,謙卑、挑戰常規、有想象力、樂於付出、真誠、有品格、學習和社會交往能力、領導力等等很多一些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所必須擁有的素質,這些能力的培養在書中都給出了明確的答案,只要我們認真的對待,就一定會成功,在這裡我進針對孩子的付出這一點談談,不管你幹什麼事情付出是成功的第一步,要讓孩子意識到“付出才會有收穫”,不勞而獲是不可能的,所以說,我們要時刻學會培養孩子的這種素質。

  家的影響力。一個怎樣的家對孩子的成才起到至觀重要的作用,家的作用更多的是體現在家庭氛圍的營造上,讓孩子在一種“愛與被愛”的氛圍中,找到家的感覺,是他真正的成為孩子的一中嚮往,讓他有一種家庭的觀念,傳遞家庭氛圍中的精華部分,讓孩子有一種神聖的使命感。

  合上這本孕育著教育精華的書籍,心中有種種暖流在流淌,書中所倡導的重重的教育理念以及對孩子培養的方法對我教育理念有很深的啟迪意義,我不想發過多的豪言壯語,用蔣女士話說就是趕快付諸行動,用自己的行動去詮釋所收穫的,用行動去感受所進步的,相信蔣女士的教育想法會伴隨的我的教學生涯,也會為我的教學畫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下一代的競爭力讀後感3

  首先我談談對學校讀書活動的感想。我覺得這項活動非常有益,因為它能促使我們在繁忙的工作中擠出時間,靜下心來閱讀優秀的書籍,並結合書中的內容來反思我們的工作,從而使我們的思想更有深度和廣度,工作更有明確的目標。

  其次,是談談我對《下一代的競爭力》一書內容認識。這本書透過十八個方面,結合作者自己三個孩子的具體事例向我們展示了全球化時代中,我們的下一代應具備哪些素質才能提高競爭力。我總體認同作者的觀點。比如要培養孩子的合作精神、創造力、激情、想象力、耐挫力、領導力,要讓孩子做一個真誠的、樂於付出的、有品格的人,要讓孩子學會學習、學會交往等。

  但我發現,蔣女士的這些觀點,也沒有多大新意,因為我在很多書上,很多文章中都看到過這樣的觀點。那麼這麼一本沒有新意的書,為什麼這麼受人歡迎呢?我認為是對於書中的道理,我們許多老師和家長不是不知道,而是沒做到。看了書以後,覺得自己很多方面沒有做好,所以認為這本書特別有價值,簡直可以做自己行動的指南。我也是其中的一個。

  第三,我認為要從借鑑和批判吸收的角度來閱讀這本書。蔣女士是麻省理工學院中國總面試官,她代表麻省理工學院來錄取學生,自然帶著學校的理念和美國人的理念。而麻省理工學院的理念和美國的理念是否合適中國的國情呢?我的觀點是不一定。他沒有錄用北京高考理科狀元——人大附中的李泰伯。但我想我們的清華和北大肯定是會錄取的。再比如,美國三權鼎立的政治制度好不好,肯定是好的。但我們的黨和政府一再表態,我國是不會採用這種政治模式的,因為它不適合中國國情。所以我也認為,蔣女士的觀點好不好,好。但我採用不採用呢?我的態度是:根據實際情況合理採用。因為我的學生不是送到麻省理工學院的,而是送到中國的,浙江的、上虞的各所高中去的。

  第四,我就以合作精神的培養為例談談自己的體會。

  合作精神是一種非常優秀的品質,在許多情況下,合作顯示了它的巨大作用。如中國的航天事業事業的發展,決不是一個人努力的結果。所以我平時也注重對學生的合作精神的培養。在學校的運動會上,要有運動員的出色表現,要有啦啦隊的起勁加油,還要有值日學生的不辭勞苦的打掃,寫稿學生的積極投稿,全體同學的遵守紀律,才能表現出一個班級的良好風貌。在大掃除的過程中,班風的建設中,我都給學生講合作的重要性,我向學生指出,班級是一個集體,班風的好壞,就要靠每一位同學的合作。

  但是,是不是所有的事情都需要合作呢,回答是否定的。該獨立行動的時候,是不能合作的。這一點主要體現在作業和考試中,有些同學常常喜歡合作做作業,比如你做前幾題,我做後幾題,然後相互抄一下。

  老師作業佈置最多,也能在比較短的時間裡面搞定。有些學生在考試時候的也很具有合作精神,大家約好幾點幾分一起上廁所,然後交流一下答案,考試成績會有明顯好轉。所以我教育學生,有學習上要以獨立為主,作業和考試是不能合作的,做作業不能討論問題,做不出來就造,你怎麼理解,就怎麼做,要請教也要等到老師批改後再進行。要讓自己的知識與能力缺陷暴露在老師面前,讓老師瞭解每一位學生知識掌握的實際情況。這樣比你所謂的向同學請教後把作業做對,而沒有真正掌握知識要好得多。

  第五、由於準備時間的匆忙和閱讀的不夠深入,我的理解肯定有不對之處,敬請領導和同行的批評。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