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向孩子的潛在優勢讀後感
內向孩子的潛在優勢讀後感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內向孩子的潛在優勢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內向孩子的潛在優勢讀後感1
這本書在年媽的推薦下,兩年前就已經入手了,因為要參加讀書會,又重新拿出來完整讀了一遍,可以說,這本書讓我更深刻的認識了我自己,同時也更瞭解我的老公和孩子。
從小到大,我一直覺得自己有很大問題,就像書上第二頁描述的,“因為別的孩子玩的時候我總是不敢加入進去,所以我覺得自己是一個奇怪的人。因為我雖然懂但當時卻回答不出,所以我覺得我的記憶力有問題,或者我的腦子不太好使。因為和別人在一起的時候我總是不說話,所以我覺得我的存在好像沒有價值。” 現在還記得幼兒園的時候,我因為不知道如何加入小朋友們之間的打鬧遊戲,被他們硬拉進去的那種驚慌失措;即使現在,每次跟別人談話完之後,再回想的時候,都會反思,我當時為什麼不這麼說呢?我明明都知道為什麼當時說不出來呢?工作期間,每次跟領導彙報工作的時候,為什麼明明自己做了很多工作,儘管事先已經準備了,當時表達出來的卻還是寥寥無幾,別的同事卻可以在沒有任何準備的情況下侃侃而談呢?
看完這本書之後,釋然了很多,原來內向的人就是這樣子的啊!原來內向的人和外向的人從生理上,神經迴路的傳輸通道是不同的。不是我們有問題,而是我們與外向的人不同。而在崇尚外向人的社會中,“家庭給內向孩子傳達的資訊就至關重要。如果內向的孩子從自己家庭接收到的資訊說他們是壞孩子,有缺陷;他們應該更外向些,他們要對自己感到羞愧,內向的孩子就會蜷縮回自己的內心世界,並斷定他們從外界收穫的負面反饋都是對的。要建立一個對自身的積極看法,內向的孩子需要感覺被自己的家庭接受和欣賞”。回想自己小時候,奶奶給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話:“這孩子,這麼害怕見人,怎麼行呀?” 我也一直是個害怕見人的孩子,放學路上看到有熟人,為避免打招呼,我會遠遠的拿出一本書假裝邊走邊讀躲過去,如果正在看這篇文章的你恰好是內向的人,是不是有過類似經歷? 還好我的媽媽也是一個內向的人,她會給我更多的理解,讓我知道不只我一個人這樣。
所以如果我們的孩子是內向孩子,幫助孩子做他自己,讓他明白人的獨特個性是與生俱來的,他才不會只是認為自己有問題。“內向孩子的父母通常認為,他們應該鼓勵自己的孩子發展出一些外向的特質。這不僅不可能,就像栽下一顆鬱金香球莖,然後期望一朵玫瑰神奇的從土壤裡冒出來一樣,結果往往適得其反。當內向孩子被迫表現的像外向孩子那樣的時候,他們尤其脆弱,易受傷害。內向的孩子常被人誤解,也常被迫在他們的心理舒世區之外活動。他們天生不是為競賽而設計的跑車。他們無力支撐開朗、活力十足和健談的外向風格。過多的外向型行為讓他們的負荷超載,使他們的體能和情感方面的能量下降。內向的人是可靠的客貨兩用旅行車。但是如果沒有休整期,他們所剩的資源就會寥寥無幾,再也沒有力氣去開發他們天生的內向天賦。(P78)”
不管作為內向孩子還是外向孩子的父母,我們都要接納他本來的樣子,用適合他的方式對待他。
對於Sam來說,書上提到的用適合他的方式表達愛和接受愛,給他營造一個有養分的家庭環境,幫助他表達和關注自己的感受,有規律的日常生活。。。。平時生活中都有注意。之前最讓我糾結的則是他的社交技能和融入群體的能力。比如他只喜歡一對一的跟小朋友玩,只要多加入一個小朋友,他就會黏在我身邊;比如跟小朋友聚會,他總是需要很長時間才能融入進去。看完這本書發現,原來內向孩子就是這樣的。我們可以做一些事情來幫助他。讓他事先了解將要發生的事,比如我們幾天後會有什麼活動,活動中會遇到什麼人,有可能會發生什麼樣的事情,以及每種情況的應對措施,都可以事先跟他商量,這樣可以讓他有充分的時間切換到社交狀態,避免過多的精力消耗;由於內向的孩子容易把衝突埋藏在心底,也容易把責任算在自己頭上,因此活動後跟他一起分析總結,理順他的想法和感受,則可以避免他自己做出一些錯誤的負面結論。
作為父母,我們認識並接納我們的'孩子,明確孩子的需要,給予孩子適合他們的愛和支援,他們才會發展出自己的潛在優勢,當然這一切,要從接納自己開始。
內向孩子的潛在優勢讀後感2
和許多人一樣,我也曾經認為內向是一種性格“缺陷”,內向的孩子通常是“弱者”,因為他們的共同特點是:沉默寡言、喜歡獨處、不善交際、喜歡觀察、低調行事等等。在我的童年時代,父母因為我的內向不知說過多少次,彷彿我的內向是個錯誤,因為內向,我便註定會失去參與這個世界精彩的機會,因為內向,我便只能活在自卑的陰影裡……如今我才知道,一切都是誤會。
《內向孩子的潛在優勢》是美國當代最重要的內向性格研究權威之一馬蒂?奧爾森?蘭妮獻給所有內向孩子的珍貴禮物,同時她也把這本書獻給那些暫時無法聆聽內向孩子聲音的成年人。作為一個內向孩子的母親,我既希望更多的瞭解如何去發掘內向孩子的潛在優勢,又希望能在這本書中找到自己內向性格的成因,進而更好的去和自己、和自己的內向孩子相處,幫助孩子在與外界的融洽協調中茁壯成長。
教育、心理類書籍通常會有堅實的科學研究作為理論基礎,《內向孩子的潛在優勢》也不例外。在第一部分“瞭解差異”中,作者首先對什麼是內向,什麼是外向進行了區分。“一個內向的孩子與他的外向的同伴之間最主要的差別在於他獲取、消耗和儲存能量的方式。”也就是說,“能量”其實才是內向和外向的主要差別,而兩者都是正常的氣質型別,並沒有好壞之分。
內向的孩子從內心吸取能量,他需要與自己的思想、情感和知覺進行溝通,這樣才能保持活力和身心平衡。當了解到內向孩子的氣質成因後,我們便能理解他們的行為方式,幫助他們學習如何養精蓄銳,在內外刺激的交替中保持平衡。書中不但列舉大量例項,還從大腦的生理結構方面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和解讀。簡單點兒說,就是內向者和外向者的腦回路不同。看,原來“腦回路不同”可不是一句玩笑話,而是科學研究得出的結論呢。
世界上有很多國家的文化中都只推崇外向型的生活方式,西方國家尤其如此。東方文化崇尚謙虛、內斂,但在現實社會中人們往往認為外向性格的人更“吃得開”、“有能力”。這種現象的存在導致我們對內心的旅程的探求不以為然,從而引發了人們對內向性格者的長期誤解。於是,在外向的世界當中,內向的孩子很容易受到輕視。
儘管如此,當看到書中列舉的內向孩子的十二個優勢時,我們還是會在內心感嘆,內向的孩子其實並非弱者,他們擁有無限的潛能和才智,一旦領會並學會如何正確運用,他們就能踏上更充實的生活道路。要知道,在這個世界上,70%的天才兒童是內向孩子。
內向孩子的12個優勢:
1、內向的人擁有豐富的內心生活;
2、內向的人懂得停下來品味生活;
3、內向的人熱愛學習;
4、內向的人善於創造性思維;
5、內向的人擅長藝術創作;
6、內向的人情商很高;
7、內向的人天生精通談話的藝術;
8、內向的人樂於自處;
9、內向的人擁有可喜的謙虛態度;
10、內向的人容易養成健康的習慣;
11、內向的人是好公民;
12、內向的人是良友。
當充分了解了內向孩子的性格成因和行為特點,父母們便可以更好的幫助和陪伴孩子的成長。書的第二、第三部分從密切親子聯絡、看護和飲食、遊戲、談話、休閒的藝術、家庭成員的氣質、兄弟姐妹關係、與祖父母、其他家庭成員、朋友和看護人員的親密關係等眾多方面給出了科學詳盡的分析與參考建議。
當我們意識到,內向與外向是並存於我們生活中的兩種氣質,並且時刻需要理解彼此、運用適當的技巧相處時,才會發現從本質上去找到內向者情緒變化、心理困惑、行為方式的原因才能夠更好地找到應對和解決辦法。內向的父母和內向孩子如何相處、外向的父母如何面對內向的孩子、內向的祖父祖母能帶給孩子哪些正面影響,這些內容讀起來都十分具有指導意義。
正如書中的一個比喻,成年人是“錨”,父母關係在家庭中起著給予家庭穩定性的巨大作用。而與自己大家庭的成員保持密切關係會給孩子帶來充實感。這種穩定的情感關係可以帶給孩子無負擔的關愛,一種位置感和家庭聯絡感,並給予孩子瞭解其他時代和人生的途徑。
當完成了性格成因分析、家庭教育、家庭關係方面的探討後,書的第四部分“挖掘潛質”開始把關注點轉向父母最為關心的學校教育。在課堂上、運動場上、社交場合、衝突挑戰等不同環境中,家長應該如何幫助內向孩子找到最佳的學習方式、溝通途徑、交流方法,書中都給出了詳盡的指導。
看過這部分內容後,不得不感慨,如今的西方父母其實也和我們沒有太多差別,都會焦慮孩子做作業時精力不集中怎麼辦,該如何去和老師解釋自己孩子課堂上不願舉手發言,憂慮孩子交不到好朋友,擔心青春期孩子的戀愛問題,以及校園欺凌等等。內向孩子與外向孩子天生不同,加之後天成長環境千差萬別,《內向孩子的潛在優勢》從性格成因出發有針對性的找到應對方法,遠比那些宣揚自己教育方法如何有效的書籍切中根本,值得學習與參考。
孩子的成長如此迅速,常常一晃之間便已成人。當父母們擁有了一個內向孩子,一定要銘記一點,那就是:你對你的內向孩子非常重要。因為只有明確了孩子需要,我們才能更輕鬆自信地為人父母,用愛和支援幫助他們茁壯成長。即便他們並非天才,也可以快樂、自信的生活,時刻發揮自己的獨特天賦,擁有屬於自己的幸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