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書籍讀後感

音樂書籍讀後感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音樂書籍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音樂書籍讀後感1

  彷彿習慣了,在漆黑的夜裡,一盞檯燈,一個電臺,在暖黃柔亮的燈光和音符中,噼裡啪啦地敲下內心真實的感悟與想法。暫時工作的清閒、不用陪誰讓我有了大把沉思和反省的時間,由此,我對上蒼真是充滿了感激。音樂是開啟思索大門的首選,跳躍的鼓點以及夜晚幽靜的環境總能勾起我對過往以及當下的感悟,讓我思緒敏捷、文思泉湧,我享受這份空靈,如果非要說有些不妥的地方,便是好久沒有翻閱身後那些有血有肉摯愛的書籍了。

  社會日新月異,人卻變懶了。兒時一碗花生米就能讀完一本書的情景彷彿不復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我也加入了低頭族的潮流,看起了電子書。智慧手機真是一個神奇的發明,那麼輕巧的玩意拿在手裡,就像哈利波特的魔杖一樣,可以讓任何你想看的東西出現,開始的時候覺得很新奇,也很方便,日子久了,便開始想念墨香的味道了,於是瘋也似的回到家,手拿軟布,把那些早已落滿灰塵備受冷落的書籍挖掘出來,花了幾個小時逐本擦拭乾淨,挑了幾本最愛讀的出來,其餘的都各歸各位,開始重溫往日的時光。醉人的墨香,真實的質感,翻閱時嘩嘩的聲音都那麼令我雀躍,我就像一個被困沙漠中數日的人,望見了綠洲,心中的激動溢於言表。我飢渴地吞噬著書中的營養,絲毫不覺厭倦,真想就這樣,到永遠。

  基於環境的原因,造就了我沉默寡言的性格,所以陪伴我最多的就是書籍和音樂,我酷愛這兩種看似沒有生命的東西,在我眼裡,她們都是有生命力的,歌德曾說,讀一本好書,就像是和高尚的人談話,沉寂的時候,選一個午後,在一天之中陽光最溫柔的時刻,泡一壺茶,淨手,捧一本書,帶著虔誠虛心的心,開始和幾個世紀以前亦或是當代的哲人交流,這種心靈上的溝通,不僅淨化了心靈,亦洗滌了靈魂。這種與書對飲,我把茶沏的生活豈不快哉?每逢這個時候,我總是牢騷滿腹,怨上天給的時間太少,需要了解和學習的東西太多,用有限的生命去學習無邊的學問,哪裡學得完。現實也總不能如人所願,每日要為了生活去奔波,偶有閒暇便視若瑰寶,絲毫不敢浪費一分一秒,做些別的事就像是犯了罪一般。再次與兒時的書籍對話,心裡有一絲說不出的感覺,不知是期盼已久實現目標的衝動喜悅,還是離兒時憧憬夢想現在的自己相差太遠的悵然若失。

  心中頓時五味雜陳,其中的酸甜苦辣,說不清,道不明,連我這當事人,都丈二和尚,矇在鼓裡。一直覺得,我與這個社會格格不入,溜鬚拍馬、各種應酬讓我覺得好像背上壓了一座永遠搬不走的大山,就連孫悟空只要等五百年也會有唐僧來解救他,我只希望過恬靜安靜的生活,沒有爾虞我詐和勾心鬥角,而我,卻看不到我的永遠,似乎有人類就會有這些,我開始懷疑我適不適合在這個星球住了。或許從我身上還能投射出八十年代的影子吧,所以我需要另一味良藥,就是音樂。每一天我都不遺餘力地找尋真正符合自己血液的旋律,能夠真正融入靈魂的節奏,彷彿藉助她,我的生命又煥發了生機,整個人都變得鮮活起來。如果說讀書是與高尚的大師對話,那麼聆聽優美的旋律就是熱愛生命最好的表現。

  我覺得每一段節奏和曲子都有一個故事和一段經歷,而每一個聆聽的人,也都會憑藉她看到符合自己生活的東西,繼而更深入的參透。說起音樂,其實我是有一種愧疚在裡面的,這份內疚來源於父親的喜愛和母親的期待,長笛落寞地躺在那,猶如有鯁在喉,不碰不疼,一旦提起,就直擊心窩。從第一次接觸粵語歌曲,六年多以來,已愛到不能自拔,尤其對這個語系的簡潔明瞭、一針見血和對寫詞人言簡意賅直擊要害的佩服油然而生。

  寫作的時候更多的是放著輕音樂,這種鋼琴與鼓點的邂逅真是天作之合,不但配合得天衣無縫,使作品得到更好的呈現,更是將主旨表現的淋漓盡致。緊閉雙眼,一個個音符由耳朵有節奏地鑽入心裡,每一個音符都像母親的雙手,愛撫我內心最脆弱的地方,撫平我的傷口,帶我走出心靈的泥潭,借我一對翅膀助我飛過生活的深淵。聽過之後,開啟雙眼,如獲新生。有生之年,嗅著墨香,隨著音符,有你們作伴,內心不再空虛孤單,腳步不再躊躇彷徨,亦不會像迷航的船,我就是一名水手,驚濤駭浪,也勇往直前,就算看不見,也有旋律為我照亮返航的路。

  音樂書籍讀後感2

  我聆聽音樂,聆聽古典音樂的柔美浪漫;聆聽交響樂的磅礴震撼;聆聽輕音樂的空靈純淨;聆聽音樂劇的生動精彩,我熱愛音樂。

  “音樂是靈魂的伊甸園。”小的時候,音樂對於我們是單純的,是歡快的。因為我們聽不到音樂的內心,我們的心靈只接收了她美好的旋律,那旋律是單純的樂音,樂音總是令人愉悅的。長大後,我們聽到了音樂的嘆息、音樂的哀愁、音樂的哭泣、音樂的歡笑……我們於是看到了音樂,看到了她的心思、看到了她的曼妙,於是跟著音樂一起嘆息、一起哀愁、一起哭泣、一起歡笑。音樂儼然變成了一位智者,透過她,我們看到了世間百態,更重要的是看到了自己,看到了真實的自己,也找到了自己靈魂的伊甸園。人生至此,足矣!

  音樂像一位飽經風霜的老人,教導我們怎樣找到自己的方向,怎樣淋漓盡致地開拓我們的未來。然而,不管我們成功與否他都仍然笑呵呵地張開懷抱等你來,它不會因為你失敗而放棄你,不會因為你成功而附和你,不會因為你貧窮而不理睬你,他永遠是你的朋友,永遠地鼓勵你、支援你,為你的心靈提供休憩的天堂。

  音樂是人類的靈魂,是人們情感的寄託,是人們的精神糧食,無論什麼時候,人們都離不開音樂,她能啟迪智慧,能讓人產生遐想,既能給人們帶來歡快,也能給人們帶來憂傷。

  疲憊的時候,聽音樂,放鬆自己,陶冶情操,每當聽到那憂傷的音樂《葬花吟》時,都會忍不住融入音樂中去,被音樂旋律所感染,靈魂被音樂所牽動。高興的時候,我會去聆聽輕音樂的真諦,我會拋掉一切煩惱和憂傷,在那裡如同沐浴春天的陽光,充分享受音樂帶來的歡暢。

  書中有篇文章這樣寫道:“即使是剛強的人,也常會在音樂之前產生腳軟的感覺,想停下來歇歇,驀然忙起與現實不相干的事。”是啊,這就是音樂的魅力,那種美妙的音符,即使是完全不懂音樂的人們,也能感受得到它的柔軟和親近,那種由遠而近,緩緩而來的美妙感觸,多麼地令人讚歎、痴迷!那種無與倫比的震撼,又豈能只是隻字片語能描繪得清!音樂和諧著旋律,多麼像美妙的小精靈,遊走於五線譜間。

  “樂在不經意間感染豐富了心靈,心靈因為音樂而讀懂了表達。”是啊,不知曾幾何時,我們的心缺乏了感動,我們的眼睛缺少了發現,我們的耳朵失去了“聆聽”,於是,這個世界開始變得不可愛,人們總會抱怨今天的生活,卻不知這樣的生活到底來自何處,音樂讓你發現這些問題,讓我們的生活變得靈動,又給我們的身邊增添了多少美好的風景!

  聽音樂真好!當美妙的音樂響起,讓我們把塵世間的喧囂與煩惱全都忘記,在動人的旋律裡發現自我,陶醉於美妙的天籟!

  讓我們的心靜下來跟著音樂去飛翔,遠離喧囂、遠離煩惱,讓我們不枉此生!

  音樂書籍讀後感3

  讀完郭老師的《音樂教育書簡》一書,心情久久不能平靜,真是百感交集:有高興、激動,有後悔、沮喪,還有感動……

  我覺得這本書不應當只是中小學音樂教師的入職讀的,而是在職的每一位音樂教師都應該好好看看。以前總覺得音樂教育的理論在大學走得太高深、太遠了,大學的老師都高高在上,很難了解到我們一線老師的“窘況”,而我們一線老師又迫切需要一些學術型的專家給予我們現狀的一些解讀和幫助,因為你們的高度或者比我們站得更高,看得更遠。

  讀完,我才知道,原來還有像郭教授一樣“關心”和“關注”我們一線老師的“學術型專家”,你們的理論也可以讓我們不再“仰視”,也有輕鬆!我們一線老師沒有被孤立,在迷惘之際有你們這樣的專家及時地給出一些有助我們自我判斷的建議,是我們的幸運,不止是書中的小米老師。

  在讀這本書之前,我也明顯感覺到似乎自己進入了職業生涯的倦怠期,我所在的學校也是農村學校,第五年了,每年都重複初一初二的教學,每個年級在10個班左右,除了音樂還有其他課程的兼職,課餘時間緊張繁重的排練任務,這些都壓得我喘不過氣來,有時候課到上完,有不安的感覺,好像又“欠”了學生什麼!反思自己,最近好像沒什麼進步了,像一個機器在運轉,而不是學生需要的老師!而我,不願意自己成為機器。這也是最近看了一部電影《三個白痴》給我的警示:老師不是機器操作者,不是生產固定產品的操作工人。

  之前在教學中困惑的地方,在書中得到了解答,謝謝郭老師您與我們分享了小米老師的成長,同時也讓我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

  一、師生平等

  和小米一樣,如何做到這一點,我到今天還在摸索著,看到郭老師的解答,我知道這樣的課堂,不是美國才需要,美國才會有,我們也需要,我們也應該有,觀念可以改變。社會體制、等皆觀念可能我們變不了,可是小小的課堂,我們可以改變。明白這一點,就不難明白學生們為什麼出現上課熱情不高,回答不熱烈,參與度不高的種種行為,反思自己,是我們老師與學生距離太遠。要想讓音樂走近學生心中,首先,放下高高的老師架子,放下教材冷冰冰的知識結構,在平等對話中瞭解學生需要,是我當務之急要補救的!

  這裡是農村中學,不是市區裡的學生,首先,我對他們的學習要求是不是過多地建立也一個城市地區的學習要求上,要求太高了,我需要好好思考,重新定位。

  二、教材主導教學

  以前總覺得,教材如同聖旨,教研活動公開課的模式,專家的點評就是教旨,不加思辨地認為都對,就要按照那樣。結果,慢慢地,我發現找不到自我了,工作的第一年,上課還很有激情,很多點子,現在發現被批判得連自己也找不著了,教材真的是不可推翻、不可質疑的嗎?

  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地麻木地生產產品時,也會厭倦的啊!為什麼不能還原自己?為什麼要做教材的“忠實擁護者”就不再敢質疑和拓展?

  三、教學模式的單一

  唱歌課就你一句,我一句,欣賞課就講解背景,聽全曲,分析結構,講音樂要素,器樂課也是你一句我一句。說是傳統課,其實現在自己的課堂也莫過於此,我在機械地操作。也不知道自己是怎麼走進這樣的“舊”式的教學模式,只是走著走著,就感覺出不去找不著北了,回頭一看,當初還雄心勃勃地要改變這種舊的音樂教學模式,可自己竟然成了它的“忠實擁護者”,看到有時侯自己的課堂竟然變成這樣,心裡也不是滋味,甚至很害怕,這是我一個年輕音樂教師應該有的課堂嗎?

  小米老師的.創新,我看到了她的大膽創新和成功!這不是一兩節的課堂可以早就出來的變化,是用心經營的課堂“感化”的學生,從學生不敢唱到愛唱到會唱,可能很漫長,可能就在老師觀念的一次不經意的改變。我的學生這一屆初三的學生,我從初一到初二下學期才看到他們的完整變化,小米的方法比我取得的成效更大!值得我學習!

  四、透過課外文藝比賽提升音樂學科地位

  以前,總覺得在這麼繁重的教學任務下,還要一個班一個班幫助排練,指導,很不情願,甚至一手扔,給班主任自己弄吧,班主任又像踢皮球,踢給我們,學生夾在中間,抱怨就自然出來,節目的質量不高,自然也會影響班級形象,更加影響班級對音樂科目的重視。現在看來,很有必要糾正自己以前一些“計較”的看法,視作自己的工作,也是為將來更好地開展課堂教學打好基礎,更是挖掘人才的一個機會。

  五、合唱團的影響不容忽視

  我們學校以前從來沒有參加市級比賽取得三等獎以上的成績,況且是這麼多人組成的一個團隊比賽,在今年的十一屆合唱節,我們學校的合唱團卻得了二等獎!這是我現在都為之驕傲的一支隊伍,由於初三的離去,少了很多中間力量,需要重新選拔和培養,又得漫長的一段時間,在初三團員離去的那一次排練中,她們還是用動人的歌聲傳遞她們的熱情給我,作為指導老師,我再也忍不住流下了眼淚,我知道自己的付出值得!雖然現在看來,舉步維艱,校長的重視還遠遠不夠,我們得到展示的舞臺還不夠,可是,區領導、外校現在都知道我們鎮龍二中雖然成績不好,可有個合唱團,精神面貌不錯!這也是我們努力的結果,不應該放棄。

  做好這次比賽的總結和總結排練的記錄是我應該好好做的,包括學生們的合唱團賽後感也可以讓她們自己寫寫,這是我的財富!好好珍藏。

  六、知識技能與德育教育的關係

  平時上課,我一直很注重知識技能的傳授,感覺德育教育和情感教育慢慢忽略了,看了書,我汗顏,學生的“審美”,學生的“參與體驗的樂趣”才是最重要的,“知識”不能跟隨學生一輩子,可德育情感教育,個人參與的合作、體驗卻是能跟隨他們成長,影響一輩子的。我們音樂教育工作者是不是把藝術擺的位置太高了,不對了?藝術有層次之分嗎?聽眾有等級之分嗎?

  沒有!所以,我們給學生的音樂,不應是剝離情感的空洞知識,而是有生命的美妙旋律!

  七、找到我們的學科價值

  記得以前不瞭解的科任老師還在笑話:“你這個音樂老師怎麼總覺得累,那我們都不用活了!”每每聽到這樣的話,心裡很不是滋味,正如許多人看到的:“音樂教師社會地位不高”這是普遍現象,我知道單憑我,不可能改變所有人的看法,可是,我也以每天自己的行動在默默工作,默默付出,以自己的姿態驕傲地告訴給同行們:“我驕傲我是一名音樂老師”!這是一個不可替代的學科,同樣,我們的地位不可替代,我們的學科魅力如同我們音樂教師的人格魅力一樣,音樂賦予我們多少靈魂,我們在傳遞多少!

  一本好書能影響人的一生,不記得是哪位說過的話,在此借用一下,我慶幸自己在迷惘的時候讀到了這本書,就像航海中的指路燈,照亮了孤寂的我,讓我忽然感到:方向就在那裡,身邊不止是我,還有很多夥伴,通向彼岸,是幸福的歸宿!

  但願每一位音樂老師,您都是幸福、快樂的!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