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逝》讀後感範文(精選11篇)

《傷逝》讀後感範文(精選11篇)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傷逝》讀後感範文(精選11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傷逝》讀後感 篇1

  對於我來說,魯迅先生的文章一直都是較為難懂、晦澀不明的。可以說《傷逝》也不例外吧。但是這僅僅二十多頁的文字,讓我覺得有些許悵然,為涓生、或是為子君。

  每讀一本書之後,我都會把書裡的一些句子摘抄下來。有人說,往往書裡被人單獨摘抄出來展示的句子,最能表達整一本書裡想要表達的東西。《傷逝》裡有這麼一句:

  "我是我自己的,他們誰也沒有干涉我的權利。"就是這麼分明、堅決而又沉靜的一句話。而小說的名字《傷逝》,這壓抑的名字。就如同餘華的《活著》是由一系列的死亡所構成一般,魯迅的《傷逝》則是從追求新生而寫成。

  通篇讀下來,我發現子君這位人物同當代的我們有些相似。不在社會,而在想要自由、想要奔跑時,卻被無形的囚籠束縛著。不知中國青年是否有如魯迅先生所期望的擺脫冷氣、只向上走。

  我們都在追求,卻一次次被現實壓垮了腰,屈服於現實。

  子君亦曾追求過。初時她可以為了愛情而在父親面前立下一句有力的宣言,令涓生看到新時代的曙光。他們也會在一起討論那個時代下鮮少有人提及的話題、會為了新生活四處奔波與奮鬥。但當涓生失去了工作,倆人一同住進一個大雜院中,與眾多所謂官太太住在一起時,子君變了——其實倒也說不上變,因為子君的骨子裡一直都是舊時的思想,從未變過。

  她開始養阿隨來打發這百無聊賴的時光、開始為了爭奪油雞而與官太太們互相大罵、開始操心於世俗與日常、開始褪去她僅存無多的榮光。

  可涓生仍在對新生活抱有希望啊。他從未忘卻翅子的扇動,儘管比先前已經頹唐得多。後來,阿隨也被送到了一個並不很深的土坑裡,涓生與子君似乎也互相厭倦了。

  "向著這求生的道路,是必須攜手同行,或奮身孤往的了,倘使只知道槌著一個人的衣角,那便是雖戰士也難於戰鬥,只得一同滅亡。"

  道不同不相為謀。一個繼續追求,一個淪為舊囚。這便是被現實壓垮了腰之後,屢敗屢戰或是俯首稱臣的兩條路。

  只願在這滿是迷霧與荊棘的人世中,可以找到一條不後悔的路,不懷傷而逝。我想,這便是《傷逝》於我的意義。

  《傷逝》讀後感 篇2

  “那麼,即使在草風怒吼之中,我也將尋覓子君,當面說出我的悔恨和悲哀,祈求她的饒恕。”這是涓生對子君之死的懺悔,發出如此的感慨,也許是涓生髮現了自我的自私,最終導致子君的死.如果能重來,也許涓生會選擇珍惜,但始終避免不了杯具的結局。

  從我含淚握著他的手,一條腿跪了下去......再到因為因為我已經不愛你了,其實並不是偶然,而是涓生的自私,目光短淺所造成的必然結果。他的自私改變了子君原本的勇敢、思想的先進、新潮。削去了子君原本的銳氣。得甘於屈服舊社會,對生活現狀的無奈,可涓生也不想想造成這一結果的原因,也不妨想想解決問題的辦法。

  也許是涓生過分要求對方,其實,感情也如友情。彼此之間都不能少了溝通,少了理解,生活中更是少不了誤會。所謂誤會,可是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阻礙。放低姿態,況下心來,之間的誤會也便可迎刃而解,對於子君的角度而言,子君承受的更多是舊社會的壓力,更多的是對於生活的無奈。涓生的便如“壓死駱駝的最終的一根稻草”,如果彼此的心靈能有更好的溝通,這段情才能長久,或是說是可能的白頭偕老。

  我仍然僅有歌唱一般的哭聲。“給子君送葬,葬在遺忘中”這是涓生對子君的離去的深深懺悔,這又變如我們對我們所擁有並不懂得珍惜,直到真正失去才後悔莫及,以往我擁有過一段友誼。從無話不談到相顧無言僅僅用了半年的時間,起初應籃球的興趣而結識彼此而後,也因種種矛盾導致分裂。從這段友誼結束以後,才頓時察覺有一個興趣貼合又有話可說的人是多麼的困難。越能夠發現他身上的優點,遠超於他的缺點。不妨去發現他身上的閃光點,學會欣賞他人,學會多包涵對方的缺點亦能夠經過共同的努力,去將缺點轉變成優點。對於作者而言,這部作品中的涓生、子君事,那時封建社會追求自由、感情的男女。但我看到的更多是人與人之間如何更好的相處。

  關於情皆可化為一句話,且行且珍惜,珍惜與我們所擁有的多包含對方的不足,學會欣賞與對方學會理解,關於情也僅有做到以上的才能夠長久、綿長。

  《傷逝》讀後感 篇3

  從小說的名字中能夠感受到這是一篇以杯具結尾的文章。“傷逝”——為逝去的東西而悲痛,讓人聯想到遺憾、悔恨,給人一種悲哀、淒涼的感覺。作者以“涓生手記”的方式敘述了在“五四”這個黑暗的社會時期,兩個覺醒的知識分子為了感情而不顧一切,走到一齊,最終因社會的壓力與生活的殘酷而走向分離的感情故事。

  讀完《傷逝》之後,感觸頗多,有一種悲涼的感覺。

  在我看來,子君,作為一位時代女性,能夠衝破封建觀念的束縛,掙脫封建家庭的牢籠,毅然追求自我的感情,在當時是很叛逆的,是很困難的,是與時代不相容的。但她對感情堅決,喊出了自我的心聲,喊出了數千年來女性不敢喊出的“我是我自我,他們誰也沒有干涉我的權利”這樣響亮的個性解放的呼聲。她不顧世俗的眼光,義無反顧的和涓生在一齊,即使是沒有堅實的物質基礎。但當她與涓生在一齊生活的時候,由於生活所迫,她成了一位典型的家庭婦女,為家庭瑣事而忙碌,為小事而爭吵。慢慢的,她由一個思想解放的新女性轉變為一個世俗的女子,而這時她與涓生的感情也慢慢變淡,慢慢變質,最終走向毀滅。而子君最終被拋棄而走向了死亡。

  涓生,一個新時代的青年,雖然也有著新思想,但卻是不徹底的。剛開始的時候,他是勇敢的,對感情執著,對未來充滿期望。但從本質上說,他依然受著封建思想的毒害,表現出守舊與懦弱。尤其是和子君生活在一齊的時候,他的自私、虛偽、卑怯的心裡慢慢的滋生起來。當他與子君出去的時候,他害怕別人譏笑、猥褻和輕蔑的眼光,而子君卻“大無畏”。到最終,他們的`生活越來越慘淡,應對生活的壓力,他把生活的重擔推給了子君,而自我卻不敢應對。最殘忍的是他離開了子君,把她推向了死亡的深淵!我認為,涓生的新思想只是表面上的,是經不起時間和現實考驗的。

  一段完美的感情就這樣逝去了,而當涓生再懷念過去的完美的日子的時候,一切已經都無法挽回了,他剩餘的時光只能一向“傷逝”下去。二人悲慘的結局,讓人不免傷懷。所以,我們對待感情時,既不能失去自我,也不能逃避職責。

  《傷逝》讀後感 篇4

  《傷逝》是魯迅唯一一篇以青年男女戀愛和婚姻為題材的作品,它講述了一個醒者與未醒者的悲哀故事,全文描述得細膩、細心、細事無非,尤其結尾那句“我要向著新的生路跨進第一步去,我要將真實深深地藏在心的創傷中,默默地前行,用遺忘和說謊做我的前導……”更是提綱挈領、發人深思。

  在《傷逝》描述的故事裡,涓生是醒者,他雖然不致於象“狂人”那樣受眾多不醒者的排斥和貶損,但他也同樣有“狂人”般醒者的痛苦。子君是個未醒者的代表,“阿隨”雖然是子君的寵物狗,但它是子君未醒的象徵,老觀念不就是“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嗎?所以,做為醒者為未醒者療救病痛,自然不可能“真話”就有效果的,有時適得其反。這樣,也就不難理解在小說《傷逝》中的結尾了。魯迅先生經過涓生的手記說:“感情必須時時更新,生長,創造。”他還沒說的話是:感情如果不時時更新、生長和創造,那就必定“傷逝”。聽說魯迅先生寫這篇小說的時候,正是和他的學生許廣平結合的時候,這在某種意義來講,小說對社會、對先生、對許廣平都是個警示。

  魯迅說過,“女人幸福生活的最大敵人是無聊~”事實上我一向覺得自我是個幽默大方、自信陽光、身體健康、相貌堂堂的男生,但這些優點在缺乏物質基礎的支撐下顯得那麼無辜無助和無力~確實,“沒有房子,我讓感情住在哪裡?沒有車子,生活又如何運轉?”生活的現實讓大多女孩在選擇物件時不得不把男方的物質基礎放在首位,但從《傷逝》中我們能夠清楚看到,如果過分依靠男人,那便會使自我走向脆弱……

  其實找物件就和炒股一樣,必須分散投資,決不能孤注一擲,並且選擇的型別要多樣化,不能只關注“基本面”好的績優股,或者急功近利地做“短線”,最好能今日買,明天就漲停;所謂“長線是金”,有時候找對一向潛力股將來可能獲得的收益會遠遠超乎想像!

  如果把女人的相貌、身材、個性、人品等綜合起來用數字來表示其水準的話,那找一個60分左右的對我而言可能就是“實惠”,而70分左右的則是“現實”,80分左右的叫“夢想”,85分以上的,就是“夢幻”了。

  我這一生都在追求“夢想”,但或許最終還是不得不應對“現實”吧。

  《傷逝》讀後感 篇5

  沒有物質的保障的愛情終是不可靠。它,不知何時起,會悄悄地令入迷者失望。

  子君就是一個為了追尋愛情,卻被她所選擇的人涓生拋棄的一個例子。子君孩子氣的眼,天真無邪,對愛情充滿了渴望。為了追尋自由的愛情,不惜與家人脫離關係,可是呢?因為沒有物質的保障而引發了一系列矛盾,她被涓生拋棄。在那個壓迫成風、講究媒妁之言父母之命的年代,提倡自由戀愛是何等大逆不道的事情,且不說與家人脫離關係,單是作出如此之行動且還被拋棄是如此的令社會所不容。最後,子君只有一個結果----死。

  在子君與涓生剛接觸時,他們是如此的合拍。他們有共同的愛好,一起談雪萊、談泰戈爾、談伊索生、談男女平等。可是呢?最後呢?分了手。她沒有選擇,只能接受,接受的結果就是自己的命。他們住在一起的開始,我相信,我們有必勝的信念----向家族向社會反抗的信念,我也相信他們自信能過得很好。是的,他們一開始很幸福很安寧,子君在家為涓生操持家務,涓生在外維持生計,然而經濟問題卻在慢慢地來了。女人是個敏感的動物,一點的風吹草動就能引起他們的不安懷疑,尤其是對自己所愛的男人、所依附的男人,子君從涓生的晚回家、對自己的敷衍中查出點端倪,可是她卻不願相信,寧願自我欺騙,所以她一遍又一遍地“開始了往日的溫習和新的考驗,逼我做出許多虛偽的溫存的答案,將溫存示給她”,而且,她早就不看書了。

  終於,涓生告訴了子君,他已經不愛子君了,他的心地有些輕鬆了、舒展了,卻將重擔給了子君。“我沒有負者虛偽的重擔的勇氣,卻將真實的重擔卸給她。她愛我之後,就要負這重擔,在威嚴和冷眼中走著所謂人生道路。”漫漫黑夜路,寒風凜冽,沒有溫暖的房舍,沒有同行者,只有子君一個人。其實,子君的不幸也不能完全歸咎於涓生,既是當初雙方相互信任做出的選擇,選擇的失敗都有責任,只是,子君的結果卻是如此之不幸、如此之悽慘。

  沒有物質保障的愛情太廉價,是涓生教了子君一堂重要的課。

  可是,一切都太遲了。

  《傷逝》讀後感 篇6

  《傷逝》是我看過的魯迅作品裡,最平緩和娓娓道來的一部唯美的小說,如果不是註名是魯迅所著,我甚至看不出是他老人家的作品,沒了憤慨,沒了譏諷,只有平靜而舒緩地給你講述一個關於愛情與婚姻的故事,真的很不象他老人家的風格,他又在給我們怎樣的啟示?

  子君,一個對愛情和婚姻充滿期待的女子,在生活的煩瑣下,終於成為一個斤斤計較的小女人。其實,這麼多年過去,我們每個結婚的女人身上哪個能沒有子君的影子,誰還會整日地沉浸在愛情的甜蜜裡?我們是不用再為生活的艱難去豢養幾隻雞,也不必和鄰居的無知女人比這比那。但是我們仍然延續著子君的好多做法,我們自結婚後,是不是從追求精神的愉悅,到更多的追求物質上的豐盈,一旦,老公無力滿足我們的奢求時,也會不停的抱怨。

  子君和涓生愛情是唯美的,如果誰想要把這唯美的愛情原封不動地移植到婚姻裡,則是缺乏理性的,而子君就是這樣一個不切實際的女人。哪個丈夫能允許自己每天單腿下跪地對自己淚水盈盈地求愛?她對愛情的盲目純真,一開始就奠定了她的悲劇色彩。

  我不想在這裡過多的埋怨涓生,作為一個現代的女性,一定要吸取子君的好些不切實際的天真想法,把愛情和婚姻分割開來,不要對婚姻的日子期望過高,平平淡淡才是真,刻意製造出的那些浪漫也不是真的浪漫,婚姻的雙方是彼此信賴而又互相尊重,這些就足夠了,誰也別試圖以愛的名義改造對方,如果你仍痴迷不悟,那你離著傷逝也就不遠了。

  《傷逝》讀後感 篇7

  《傷逝》是魯迅先生唯一的一部感情小說,小說短短一萬多字卻生動地描述了子君與涓生從相戀同居到感情破滅的全過程。語言簡短有力,思想資料深刻龐雜。

  涓生和子君他們單純追求個性解放,感情至上,走個人奮鬥的道路,最終造成了杯具。

  作者以“涓生手記”的形式,回顧從戀愛到感情破滅這一年的經歷,用涓生的切身感受來抒發他曾有的熱烈的感情,深切的悲痛和願入地獄的悔恨。

  涓生的故事發生在“五四”年代,在那個黑暗社會里,戀愛和婚姻問題不可能是一個獨立的問題。

  從涓生的個性心理描述,我真實地感受到相愛至分手的殘酷,而血淋淋的感情正是那個提倡感情必須時時更新、生長、創造,最終卻為了求生而離開子君的涓生親手埋葬的。

  回顧涓生對待子君感情的過程,那裡能夠看出他矛盾自私的陰暗面。追求子君的時候“照見我含淚握著她的手,一條腿跪了下去……”。也難怪日後竟成了子君溫習的必修課,而涓生之後卻只當作是淺薄可笑的電影一閃。如此純真熱烈的求愛形式,竟被涓生自已踐踏了。

  涓生衝動的,甚至是不負職責的浪漫熱情,只能維持到得到子君的愛時,就成了“被質問,被考驗”的負累了。

  他們相愛的時候,涓生是這樣形容的,“去年的暮春是最為幸福”,但就算如此愉悅時,他們走在路上,他仍會覺得到時時遇到別人的探索,譏笑,猥褻和輕蔑的眼光……可見,子君給他的幸福並沒有堅定他的感情,他的勇氣在很早時段都已經暗地裡隱藏著不穩定性。

  總之,《傷逝》中子君是個杯具性的人物,她對感情的盲目純真一開始就奠定了她的杯具色彩。涓生的“無愛之愛”又起了一個催化劑的作用,加深加快了她的杯具化程序。

  《傷逝》讀後感 篇8

  《傷逝》是魯迅探索運用內心獨白的敘事方式寫作的一篇小說,這在魯迅的兩個主要的小說集《吶喊》和〈彷徨〉中可謂是獨一無二的。在這篇文章的寫作過程中,籠罩著作者對於現實最痛苦的揭示,呈現出一種深沉的悲劇性色彩。

  《傷逝》是收在魯迅小說集《吶喊》中的一篇作品,也是他取材於現實小說藝術探索的後期作品。在這篇作品中,作者以深沉的筆調為“新青年的自由愛情”唱了一曲輓歌,對人性的殘酷真實給予了清醒的揭示。

  魯迅曾經在《再論雷峰塔的倒掉》一文中說到“悲劇將人生的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喜劇將那無價值的撕破給人看。”如果從魯迅給悲劇所下的定義來看,《傷逝》無疑是一部真正的悲劇。

  《傷逝》在魯迅的小說中具有特殊的意義。他是作者第一次以愛情為主題寫的小說,也是唯一的一次。在這之前,作者曾經在1919年1月的《新青年》上發表了《隨感錄四十》在那篇小文章中魯迅指出“中國的男女大抵一對或一群----一男多女-----的住著”,可是“愛情!可憐我不知道你是什麼”。中國人向來是不知道什麼是愛情的,作為“中國人靈魂的孤獨探索者”,魯迅在文章結束時指出要讓“勾銷舊帳”,則必須“完全解放我們的孩子!”在魯迅看來,從孩子開始似乎還不至於讓人徹底對愛情絕望。但是到了《傷逝》中,兩個青年人涓生和子君,以極大的勇氣爭取到愛情,卻最終只有“悔恨和悲哀”,這未免讓人心生寒意。

  如果說魯迅的《隨感錄》是一篇啟發愚昧的國人擺脫舊的傳統,勇敢的去追求真正的愛情的話,那麼《傷逝》無疑就是在這個基礎之上,揭示出一個更加殘酷的現實:鬥爭之後的悲劇。

  《傷逝》讀後感 篇9

  《傷逝》是魯迅先生唯一的一部愛情小說,小說短短一萬多字卻生動地描寫了子君與涓生從相戀同居到愛情破滅的全過程。語言簡短有力,思想內容深刻龐雜。

  涓生和子君他們單純追求個性解放,愛情至上,走個人奮鬥的道路,最後造成了悲劇。

  作者以“涓生手記”的形式,回顧從戀愛到感情破滅這一年的經歷,用涓生的切身感受來抒發他曾有的熱烈的愛情,深切的悲痛和願入地獄的悔恨。

  涓生的故事發生在“五四”年代,在那個黑暗社會里,戀愛和婚姻問題不可能是一個獨立的問題。

  從涓生的個性心理描寫,我真實地感受到相愛至分手的殘酷,而血淋淋的愛情正是那個提倡愛情必須時時更新、生長、創造,最後卻為了求生而離開子君的涓生親手埋葬的。

  回顧涓生對待子君愛情的過程,這裡可以看出他矛盾自私的陰暗面。追求子君的時候“照見我含淚握著她的手,一條腿跪了下去......”。也難怪日後竟成了子君溫習的必修課,而涓生後來卻只當作是淺薄可笑的電影一閃。如此純真熱烈的求愛形式,竟被涓生自已踐踏了。

  涓生衝動的,甚至是不負責任的浪漫熱情,只能維持到得到子君的愛時,就成了“被質問,被考驗”的負累了。

  他們相愛的時候,涓生是這樣形容的,“去年的暮春是最為幸福”,但就算如此愉悅時,他們走在路上,他仍會覺得到時時遇到別人的探索,譏笑,猥褻和輕蔑的眼光......可見,子君給他的幸福並沒有堅定他的愛情,他的勇氣在很早時段都已經暗地裡隱藏著不穩定性。

  總之,《傷逝》中子君是個悲劇性的人物,她對愛情的盲目純真一開始就奠定了她的悲劇色彩。涓生的“無愛之愛”又起了一個催化劑的作用,加深加快了她的悲劇化程序。

  《傷逝》讀後感 篇10

  仰望星空,勇敢大膽地釋放心的信念與夢想;腳踏實地,真切清醒地觸控生的現實與失望。——題記

  “我是我自己的,他們誰也沒有干涉我的權力。”這是《傷逝》中子君擲地有聲的言語。起初,她是那樣的大膽與勇敢:同涓生談打破舊習,談男女平等,談伊孛生,談泰戈爾,談雪萊······他們的言語充滿了整間會館,接下來便是自由戀愛並義無反顧地與涓生同居。難道共同的話語,共同的理想就可以令他們不顧現實的存在而攜手以相老嗎?不,結果是:不久後,涓生失業,子君愁苦,兩人悽然分手,子君抑鬱而死,涓生也悔恨交加。

  《傷逝》是有創作背景的——1925年10月,正是魯迅與許廣平處於熱戀之中的時候,魯迅有對愛情對生活的希望與夢想,但他卻要認清現實,對熱烈的愛情作出清醒的“冷思考”。他需要考慮他曾經失敗的婚姻,他要顧慮世人流言蜚語對許廣平的傷害以及他們17歲的年齡差距。但在接受了現實,認清了敵人的鬼魅伎倆,確證了許廣平對自己的愛之後,愛情上彷徨了多年的魯迅終於吶喊了——我可以愛!

  兩人結合後,許廣平並沒有丟下曾經的信念與理想,把它們都變成了對魯迅堅貞不渝的愛和無微不至的關懷。她協助魯迅工作,校對稿子,查詢資料,安排魯迅的飲食起居,一切都是細心體貼,不亦樂乎。

  魯迅與許廣平都是偉大的,因為他們都懂得人生的規則,當然不僅僅是愛情方面。魯迅知道如何在“熱”中進行“冷”思考,不沉迷於飄渺遙遠的美好之中,而是將現實剖析。許廣平則瞭解怎樣將理想與願望有機結合,既沒有讓自己淪落為家庭主婦,又沒有讓自己喪失工作能力。如果涓生、子君也能如他們一般,大概就不會把所有的悔恨和悲哀埋葬甚至遺忘中了吧!

  《傷逝》讀後感 篇11

  獨到的人物構建和新穎的開頭,使小說陡增藝術魅力和思想效果。

  小說人物性格內容極其生動複雜,無論是涓生還是子君,都有著剖析不盡的深度內容,其中一點本人認為尤其值得關注。涓生那種天馬行空的暢想讓人頗感疑惑,但在其面對失業的巨大(這只是本人強加於他的定語)打擊後想法如何更應深度探析。

  “人們真是可笑的動物,一點極微末的小事情,便會受著很深的影響。”這一想法在讀者想來是何等的荒唐,這原本是用來維持生計的“飯碗”,他卻視之“極微末的小事情”,可見涓生對社會現實的懵懂,他的過於天真。從而延伸到對於衝破封建的藩籬靠自己微薄之力更見可笑。這種獨到的人物構建逐漸揭開思想的實質,寓意深刻。

  小說的第一句話常常是奠定整篇小說基調的關鍵句。《傷逝》卻用了一個慣常作結的句子做了開頭,可謂是巧具匠心。“如果我能夠,我要寫下我的悔恨和悲哀,為子君,為自己。”然而就是這樣寥寥數字就奠定了文章的情調,讀者便意會於心,同時營造出別樣的意境和氛圍,彷彿拉著讀者去觀覽一個悽然的故事。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