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銀杏》有感

讀《銀杏》有感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讀《銀杏》有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讀《銀杏》有感1

  郭沫若的《銀杏》是有感於人們對國難的麻木,對民族的遺忘而寄言於銀杏的。我從這樣一篇具有歷史背景的文章中,讀出了不一樣的感受。曾經,有一個人問我你喜歡什麼樹,我毫不猶豫地告訴她我喜歡銀杏。

  她聽了我的話,笑了,回了我一句:“那麼以後銀杏就是我們倆友誼的見證者。”我“嗯”了一聲作為我對她的回答。我知道那將是一輩子的承諾。“銀杏,我思念你,我不知道你為什麼又叫公孫樹。但一般人叫你白果,那是容易瞭解的。”“我知道,你的特徵不專在乎你有這相仿的果實,核皮是純白如銀,核仁是富於營養-----這不用說已經就足以為你的特徵。”但一般人並不知道你是有花植物中最古老的先進,你的花粉和胚珠具有著動物般的性態,你是完全由人力保留下來的奇珍。由於各自的學業我們相離,三年的間隔,是我對你的思念如泉水一樣從心底溢位。“核皮是純白如銀”的像我們友誼一樣不曾受到過世俗的玷汙,一直保持著純淨。友誼如核仁一樣富有“營養”,補給心靈。是啊!友誼是完全要靠我們倆的用心來呵護的。

  “你是真應該稱為中國的國樹啊,我最喜歡你,我特別的喜歡你。”“但也並不是因為你是中國的特產,我才特別的喜歡是因為你美、你真、你善。”“你的株幹是那麼的瑞直,你的枝條是那麼的蓬勃,你那摺扇形的葉片是多麼的青翠,那麼的瑩潔,那麼的精巧呀!“在暑天你為多少的廟宇戴上了巍峨的雲冠,你也為多少的勞苦人撐出了清涼的華蓋。”“梧桐雖有你的瑞直而沒有你的堅牢”“白楊雖有你的蔥蘢而沒有你的莊重”從相遇那一刻到如今的這一刻再到以後的每一刻我都喜歡你,並不是因為你是我兒時的玩件,而是因為你的美吸引著我,你的真誠與善良感動了我,為我詮釋了友誼上的真、善、美。

  雖然在這離別的數年中,我們各自都有了新的友誼,但銀杏比他們更堅牢、更莊重。“我在中國的往昔中找不出你的名字,我很少看到中國的'詩人詠贊你的詩,也很少看到中國的畫家描寫你的畫。”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呀,你是隨中國文化俱來的亙古的證人,你不也是以為奇怪嗎?”“銀杏,中國人是忘記了你呀,大家雖然都在吃你的白果,都喜歡吃你的白果,但的確實忘記了你呀。”“我是怎樣的思念你呀,銀杏!我可希望你不要把中國忘記吧。”“這事情是有點危險的,我怕你不高興,會從中國的地面上隱遁下去。”也許,你在你的書桌裡找不到幾封我寫給你的信而我又不曾為你畫過一幅畫,你也許現在仍想問:“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你是我的銀杏,為何你卻找不到我的影子。也許,你的新朋友會告訴你說:“她已經忘記了你,忘記了銀杏。”但不知你知不知道我其實到底有多麼的思念你-----銀杏。我多麼希望你不要把我忘記。三年了,整整三年我們未曾見過面了,這是多麼的危險啊,我多麼怕你聽信了你新朋友的話,一個不高興就選擇將你的銀杏-----遺忘啊!從此,從我的友誼世界裡消失了。“我到過日本,日本也有你,但你分明是日本的華僑,你僑居在日本大約也有中國的文化僑居在日本的那樣久遠了吧。”我們分別的日子大約與我們相守的日子一樣久遠了吧。

  記得曾經聽說過:“時間會沖淡一切,許多事情都會在時間長河中慢慢迷失了蹤跡。”但是你讓我明白這句話是錯的,時間會沖淡一切但沖淡不了我們的友誼,我們的友誼有銀杏樹的引領永遠不會在實踐的長河中迷失了蹤跡。“秋天到來,蝴蝶已經死了的時候,你的碧葉要翻成金黃,而且又會飛出滿園的蝴蝶。”如今的我們就像是空中飛舞的黃葉,雖然隨風飄向遠方,但終會相依相聚在地上。

讀《銀杏》有感2

  讀了《銀杏》這篇文章,內心頓時翻湧起了一種莫名的亢奮與激動,說不出是什麼,一字一句回味,似乎有了些感悟。整篇文章瀰漫著郭沫若那激昂的鬥志、不滿和對銀杏的敬仰,多種情懷的交融成了整篇文章堅實的主旨,銀杏樹的品質不正像我們所努力而期望的中國魂那樣嗎?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歷史的源遠流長,那些古老的文明,那些古老的精神、團結、正直、莊重有多少文人墨客懷著對此的追求,寫下一篇篇膾炙人口、流芳百世的佳作。但是,時代在變,當年那些坐在樹下吃著愛國的淳樸人們隨著時間的一步步變遷,人們漸漸忘記了銀杏樹所賦予他們的,那些純潔的憧憬也被壯志凌雲的夢想所取代,勾心鬥角、明爭暗鬥、烏煙充斥著人們的心靈,大家把心凍結成稜角分明去抵禦與進攻。

  作者滿心擔憂地呼喊:“希望中國人能愛銀杏,愛祖國。”而在當今,也正是因為那些腐敗、蛀蟲,假惺惺地一臉虛假笑意地保證、討好,內地卻貪汙、禍害,打著“清白做官的旗號” 欺騙大家,另一些麻木不仁,一心只向金錢權勢看齊的金錢奴隸,這些人,就像是一隻只蛀蟲,不斷啃噬著中國魂這根堅挺的柱子同樣,在社會上也不乏那些正直、見義勇為的人們。他們不畏權勢,不被金錢,蠅頭小利所誘惑,四川汶川地震中的解放軍們,他們不顧自己的安危,拼命救人,奧運會上的志願者們,他們不顧驕陽的炎熱,為北京的文明精彩而忙碌著,h1n1的白衣天使們在這場無聲的戰役中,奮不顧身擋在一線,中國60週年大典的軍人、民眾們沒日沒夜地訓練,只為給國民們、外國人們展現一個最精彩、完美的中國。這些,讓我們看到了那奮進、有銀杏精神的中國,正是因為這些人們,中國魂才這樣深深吸引著中外遊客,中國才能一步步走向未來。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