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傳讀後感(通用6篇)

孔子傳讀後感(通用6篇)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孔子傳讀後感(通用6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孔子傳讀後感1

  在過去的歲月裡,透過學習《論語》,對孔子有了一定的瞭解和認識。知道孔子是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和儒家學說的創始人。但是《論語別裁》只是對《論語》這部著作,做了精湛的詮釋和註解,對孔子本人的記載較少。因此,在讀這本書的時候,感覺是站在門外邊讀,裡面的許多知識不理解。正好,在暑假中,我買到了曲春禮教授所著的《孔子傳》。這本書,對有關孔子的大量的歷史資料進行了一番精心的取捨,用優美的,通俗易懂的語言文字,從對孔子本人的刻畫和對歷史事件的敘述中,比較詳盡的介紹了孔子曲折、坎坷的一生,再現了春秋末期諸侯割據、爭霸吞併的歷史。透過讀《孔子傳》這本書,使我對孔子有了更深的瞭解和認識。

  孔子作為一個偉大的歷史人物,有其不可磨滅的功績。他設教授徒,開創了私人辦學的先例,一生共收徒3000人,精通“六藝”者72人。他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孜孜以求,不恥下問,總結出了一整套治國平天下之道和教學經驗。其中很多的教學經驗,也正是我們做老師的所要學習的地方,有很高的借鑑價值。孔子的一生在政治上並不得志,但是在他任中都宰和魯國大司寇時,曾將魯國治理的路不拾遺、夜不閉戶,表現出了卓越的政治才能。遺憾的是,他雖然歷盡艱辛、周遊列國,最終不為各國國君所重用,只能勤奮讀書,設教授徒、盼望能為國家多培養有用之才。

  孔子的父親是叔梁紇(he),他是春秋時期魯國的一員猛將。由於立戰功,魯君封他為陬(zou)邑大夫。叔梁紇的第一個妻子為他生了九個女兒,他覺得愧對祖宗,於是又立了一房妾,雖然為他生了一個兒子,卻是殘疾的,先天跛腿,取名孟皮。叔梁紇後又娶曲阜名門顏蘘的小女兒顏徵(zhi)在為妻。顏徵在漂亮賢惠、德才兼備。她和叔梁紇結婚兩年,還沒有孩子,於是他們就到泥丘山神那裡去求子。果然,到了年底,顏徵在生下了一個孩子,取名為孔丘,他就是後來的偉大的聖人孔子。

  孔子從小聰慧過人,起初他的母親教他讀書識字,但是漸漸地他母親發現,孔子需要學的東西太多了,就讓孔子跟著他的外祖父學習“六藝”。由於孔子的勤奮好學,他的博學多能,逐漸得到了人們的承認,開始有人登門求教,那個時候收下了第一個弟子顏路,即顏回的父親。孔子的理想就是能讓自己的滿腹經文,得到用武之地,但是由於當時魯國宰相的嫉妒,一直沒有得到重用,只有下決心:創辦私學,設教授徒。

  孔子的教學方法是循循善誘、因人施教。他同時鼓勵學生多提問題,大膽質疑,他區別不同情況進行解答。他的學生中有的性格粗魯、憨厚,有的耿直、淳樸;有的擅長舞劍,有的長於辭令;有的謙虛,有的逞能;有的適合教書,有的適合做官……孔子總能找到適合教育他們的方法,並且讓他們心服口服。看到這裡,我想到了我的學生們,他們都是鮮活的生命,千差萬別,老師在沒有對他們做充分的瞭解和分析,就用統一的教學方法要求他們,讓他們做到一致,那是不現實的。因此,作為老師,還要針對不同的學生採取不同的教學方法,才可以培養出全面發展的學生來。

  孔子傳讀後感2

  今年寒假,我和爸爸、媽媽去了山東曲阜拜祭我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爸爸為了讓我更多地瞭解孔子是多麼了不起的人,就在孔廟給我買了一本介紹孔子生平的書——《孔子傳》,可惜我的眼睛散了瞳,所以只能麻煩爸爸媽媽幫我念。這本書主要寫了孔子一生不平凡的的經歷,他在魯國做過“委吏”、“乘田”這樣的小官,還當過大司寇,最後被排擠,“禮樂治國”的抱負化為泡影,孔子開始周遊列國、遊說諸侯,但是沒有一個國君採用他的學說,迫不得已,他開了一個學堂,設教授徒,他有三千多個學生,其中七十二個很有名,比如顏回、子路、子貢等等。孔子73歲去世,一生修訂了《詩》、《書》、《禮》、《樂》,寫了《春秋》等著作,被後世尊為“萬世師表”。

  讀這本書時,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的是孔子青年時向師襄子學琴的故事,因為我也在學琴,孔子學琴讓我感受到了孔子精益求精的求索精神。師襄子作為老師都誇讚孔子彈得很好了,孔子卻說:“曲子我是彈熟了,但是指法、技巧還不純熟,我還要接著練。”又過了一段時間,師襄子說:“你領略到曲子的內在含義了,可以學新曲子了。”可是孔子覺得自己還沒領悟出曲子的作者和他的志向情操呢,又繼續練起來。師襄子見孔子聰穎過人,這樣高難度的曲調不僅能精熟彈奏,而且能領悟到它的精義,激動的說:“夫子真是當今的聖人啊!”讀完這個故事,我很慚愧,因為我學琴時很不認真,總是糊弄,學了點兒皮毛,就沾沾自喜,覺得很了不起,其實太不怎麼樣了,今後,我要向孔子學習,做每一件事都要認認真真去做。這是我讀《孔子傳》最大的收穫。

  孔子傳讀後感3

  有幸讀了《孔子傳記》,讓我對孔子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孔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學名人之一。編撰了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春秋》。由於種種原因,孔子在政治上沒有過大的作為,但在治理魯國的三個月中,足見孔子無愧於傑出政治家的稱號。政治上的不得意,使孔子可將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教育事業上。孔子曾任魯國司寇,後攜弟子周遊列國,最終返回魯國,專心執教。孔子打破了教育壟斷,開創了私學先驅。孔子弟子多達三千人,其中賢人七十二,其中有很多皆為各國高官棟樑。

  兩千多年來,作為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一直深受尊崇。他不僅棲身於先賢的典籍之中,端坐於官方的廟堂之上,更是牢牢地存在於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心靈裡。為什麼?我想,關鍵在於他是,中華文化的代表,民族精神的化身,和諧社會的象徵。

  孔子一生,最重要的業績是:創辦私學,有教無類,開創了中國“平民教育”的嶄新格局;創立儒家學說,成為中國思想文化的主脈;整理典籍,對傳統文化的儲存、傳播居功至偉。他是人類歷史上僅有的幾位對一個民族的精神生活產生深刻影響,持續兩千餘年而不滅的偉大先哲之一。因此,他當之無愧地成為中華文化的代表。

  孔子歷經滄桑,飽嘗憂患,卻始終堅持對清平政治的追求,對苛政暴君的批判,對傳統美德的固守。他宏毅堅韌的人格、“仁者愛人”的胸懷、好學不倦的品質、見賢思齊的襟抱、樂觀開朗的生活態度、言必信行必果的處事原則、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貧賤不能移的浩然正氣,堪稱我們民族精神的化身。

  孔子生活的時代,戰爭頻仍,禮崩樂壞,社會矛盾尖銳,誠信受到挑戰。在這世事變幻無常,變革與創新並存的時代,有的人隨波逐流,甚至同流合汙;有的人佯狂避世,明哲保身;孔子卻以罕見的擔當精神,周遊列國,廣收門徒,大力宣揚天下為公的政治理想、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施政原則、四海之內皆兄弟的人際關係。儘管他的思想中有空想的成分,但可以說,他不懈追求大同世界的一生,正是中華民族千百年來渴望正義與公理,嚮往和諧社會的'象徵。

  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歷代統治者為了自己的需要,為孔子加上一個又一個神聖的光環,把他抬到嚇人的高位;後世的一些理學家又不斷地附會甚至扭曲他的學說,把他神化為高高在上、面目嚴峻的儒家教主。但從《論語》等早期文獻中,我們看到的孔子,卻是一個寬厚仁愛的長者,一個雍容大度的君子,一個通情達理的老師,一個可親可敬的老先生。

  ——他是哲人,卻充滿了生活情趣,決非那種不食人間煙火,只知玄思默想的象牙塔中人。

  ——他是聖人,卻是來自民間,由長期實踐而博學多能,由平凡而超凡入聖,決非那種天生神聖、遠離塵世的怪異角色。

  ——他是偉人,卻是在教書育人、反思歷史、傳播文化的漫長經歷中成就了空前的偉業,決非那種平民大眾無法理解,只能頂禮膜拜的大人物。

  這樣的孔子,洋溢著人間氣息,有著與普通人一樣的七情六慾、喜怒哀樂。他的廣博學識和偉大成就,後人固然難以企及,卻有一種強烈的親切感,可以產生“雖不能至,心嚮往之”的願望。他的言行舉止,已經跨越千年歷史,還將繼續跨越時代,如春風化雨般滋潤人心,讓後人效法、學習,在點點滴滴的實踐中逐步提升精神境界,提高文明水平。

  不管歷代統治者曾經給他多少頭銜,我們記住的孔子,就是萬世師表!

  想想孔子的修己安民,為政者可以深長思之。

  想想孔子的誨人不倦,為師者可以反躬自省。

  想想孔子的見利思義,為商者可以捫心自問……

  這就是我心目中的“人間孔子”。他的形象,既是莊重祥和的,又是和善可親的。這樣的形象,既是歷史人物孔子精神氣質的外化,又是中華民族集體人格的代表。他將隨時激勵我們,伴隨我們實現民族的偉大復興,為世界和平作出貢獻。

  看完了孔子傳記,讓我覺得孔子是一個學者,一個教師,一個積極參與社會活動的正直社會活動家。承認這些並不會讓孔子的思想趨於黯淡,反而找到了他的定位。因為他是中國第一位真正的學者,教育家。他第一次系統的整理了周朝以來朝廷與民間的禮制文化精華的學者,是中國歷史開拓性的人物。第一次把教師作為一個偉大的職業區分於“神職”或者“官職”,這一點西方的耶穌等人皆沒有做到,因為他們不是學者,而是神職或者官職。他同時也是第一次把“正直”與“仁愛”這些文明社會構成的基礎思想系統化的人。

  孔子傳讀後感4

  寒假生活已經結束,談起充實,可算是讀了本好書,開始在網路中收看熱播的《孔子》電影,後有在書架上找到這本《孔子傳》。以前,我只以為孔子是個不折不扣的書呆子,只會讀讀古人的詩、讀些論語。現在,我透過這部電影和書籍瞭解了他不僅是個書呆子,還是一個品德高尚的教育家和一個會用兵打仗的人,這讓我重新認識了他。在戰場上,他,是一名軍師;在宮殿裡,他,又是一名教育家;在家中,他,是一名合格的父親。在戰場上,孔子只用了一千多名士兵嚇退了對方五萬多兵馬。

  孔子講究孝道,孝成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今天的人們卻在褪色,對其講孝是非常必要的,讓他們明白孝是為人之本。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說;“當他父親在世的時候,要觀察他的志向;在他父親死後,要考察他的行為;若是他對他父親的教誨長期不加改變,這樣的人可以說是盡到孝了。”這裡講了什麼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雖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會上做事,或是貪汙或是搶劫,觸犯法律,使父母擔心、憂心,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強,具有良好的品德,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發點。所以為父母提供豐厚的物質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夠按照父母的意願、教誨行事做人,對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治學方面,孔子的“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知之為不知,不知為不知,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三人行必有我師,博學而篤志,切問近而思”。不正是一種謙虛、嚴謹、實事求是,鍥而不捨的治學態度嗎?治學的方法他講究溫“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他覺得學而實習之不亦說乎。”同時孔子認為“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可見學習的重要性,治學是仁信的基礎。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這是《孔子傳》中給我感觸最深的兩則。前一則是說幾個人走在一起,那麼其中必定有可以當老師的人;後一則告訴我們敏捷而努力地學習,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這兩句話雖然出自兩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義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包含著一個廣泛的道理:能者為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觸的人甚多,而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優點,值得我們去學習,亦可成為我們良師益友。就說我們同事吧。在這個近80人的集體裡,就有籃球上的猛將、繪畫巧匠、書法好手、象棋大師。有的是上曉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滿腦子的數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們身邊的這些平凡的人學習,就像置身於萬綠叢中的小苗吸收著豐富的養分。高山,是那樣地雄偉,綿延;大海是那樣地壯麗無邊,山之所以高,是因為它從不排斥每一塊小石;海之所以闊,是因為它積極地聚集好一點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懷和大海的淵博,就必須善於從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們點滴之長——“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一個幾歲的小朋友當然不如四十開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樣沒有史學家的見識廣博……但是正是這樣的“不恥下問”而造就了許多偉人。

  孔子的“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居敬興簡,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我想對各行各業的人們都有所啟發。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意思是指孔子說:“弟子在家就孝順父母;出門在外,則謙恭有禮,對人如兄弟一般,謹慎而誠實可信,要廣泛地去愛眾人,親近那些有仁德的人。這樣躬行實踐之後,還有餘力的話,就再去學習知識,。”即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在團結友愛,有愛心,以賢德的人為榜樣,不斷激勵自己,努力實踐,完善自己的道德修養,這些做人的立身原則做好了以後,再學習文獻知識,以開闊視野,豐富思想。“德,人之本也,本立而道生。”

  仁義禮智信,國人都按這一標準去做,社會會更加和諧,我們的國家會成為文明、昌盛、禮儀之邦。為政方面,孔子講得最多。可我是幼兒教師,對這一方面也不太感興趣,就草草地看了一點。自然,虎頭而蛇尾也是很正常的。雖然這本經書我沒讀完,但已從中受益良多。所以有時間和精力的話,我一定會仔細的重讀幾遍,細品其中。

  孔子傳讀後感5

  孔子是我國春秋戰國時期偉大的教育家,他三歲失去父親,十七歲失去母親,因為父母失去的比較早,當時連個看家人都瞧不起他,最後他是怎麼被國君欣賞的,讓我們來看看他的經歷吧!

  孔子十五歲,母親就讓他勤奮好學,把能看到的書籍全看了一遍,所以他知識淵博對以後的經歷發生了巨大的改變,當時國君的能力並不強大,主要的能力還是在三恆之中。孔子的姐妹眾多,但他家因為父親死後沒有俸祿,家境貧窮,所以母親帶著他離開孔家,母子倆開始了相依為命的歲月。母親死後,他在宋國迎接了自己的弱冠之年。

  孔子三十歲時開始教書,孔子說;“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意思是他教書是在溫故自己學過的知識,這樣子才可以當合格的老師。孔子的學生有三千弟子,在當時可以說是很多了。孔子以“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的觀念,帶出了很多優秀的學生。

  孔子四十歲時,有人在挖土時挖出一隻羊,他想問孔子並耍了個小心眼,使者過去問孔子說:“我主人挖井,挖出一隻像狗的東西,那是什麼動物?”孔子說是羊不是狗。大家很佩服他誰都騙不了孔子。

  孔子還講:“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子貢問孔子,人死後知還是不知,孔子不說。因為他說是或不是道德效果影響都很大。孔子到楚國時,一個父親偷了一隻羊,兒子堅決的告發了,孔子就說:“第一,兒子告發,羊回到了主人那兒,父子的感情就受到了損壞。第二,兒子不告發,父子感情得到了維護,損失也小。”孔子分析時說,法庭可以用其他方法破案,就是不能破壞的也只是一隻羊,沒有太大的損失。這件事情告訴我們孔子不但有知識更有處理問題的方法,也可以在感情的細節問題上得到維護。

  孔子傳講了許多道德的問題也講了孔子的一些生活,知道了謙讓、禮儀…現在的時代丟失的一些品質。

  孔子傳讀後感6

  這幾天,我讀了朱老師推薦的鮑鵬山的作品——《孔子傳》,毫不虛假地說,這本書讓我重新認識了孔子這個在世人眼中偉大的人物。

  《孔子傳》這本書以“十五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順”、“七十從心所欲”為題,分析六章,為孔子作傳。這本書用平實的語言描述了孔子的思想以及孔子對一些事情真正的見解。透過閱讀這本書,我重新認識了孔子這位偉人。他不似人們眼中的那樣神奇,在我看來,他只是對於一些道德上的問題更加敏感罷了。無論什麼事情,孔子都有自己獨到的想法,而這些看似奇怪的想法卻總能讓我在困惑迷茫時茅塞頓開。如果你不瞭解孔子,你會說他很偉大,是中國主流思想的創始者。當你真正瞭解了孔子,就會懂得他的偉大之處不僅僅是開創了儒學思想,他更是一個有溫度的人。

  人們通常認為孔子是一個道德主義者,這是因為自古以來孔子都是人們眼中對禮的要求最為詳細規範的學者,孔子對於不道德的人,不道德的行為,的確是非常痛恨的。在讀這本書之前,我也一直認為孔子是一個道德主義者,但是,在作者鮑鵬山的筆下,孔子並不是一個道德主義者。他覺得孔子並不認為單一的道德可以解決社會問題,更不認為對人做嚴格的道德要求就可以改變人的品行。同時,孔子堅決拒絕絕對道德主義。我非常贊同作者在這一方面對孔子思想的理解,一個國家不可能僅僅透過道德來約束人們的行為,否則法律豈不是虛無的存在了麼?因此,孔子並非是一個完全的道德主義者,從他對於絕對道德主義所持的反對態度就可以看出。

  說到道德,孔子在這方面的突出貢獻是世人皆知的。道德,即禮法。魯國大夫孟僖子曾因在外交時被人嘲笑不懂禮儀而下定決心學習“禮”。他臨終時說:“禮,人之幹也。無禮,無以立。”還囑咐兩個兒子要向孔子學習“禮”,可見,孔子對於“禮”的見解是被世人所肯定的。

  孔子對老子的評價也是非常獨到。大家都熟知孔子的“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實際上,這還是老子“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的思想。當孔子的學生問到老師對老子的評價時,孔子這樣說:“天上的鳥會飛,地上的獸會跑,水中的魚會遊。飛的鳥,我知道怎麼辦,用箭射;遊的魚,我知道怎麼辦,用鉤釣;跑的野獸,我也知道怎麼辦,用網抓。可是對老子,我真的沒辦法,因為他既不是天上的飛鳥,又不是地上的走獸,還不是水中的游魚。他是什麼呢?他是一條龍。”這還真是頗有味道的評價,也讓我從中感受到了孔子對老子的欣賞。

  孔子對君子與小人的憂樂也有自己的想法。他認為,君子享有終生的快樂,而沒有一日的憂愁。小人則不然。他在沒有得到所求之物時,為不能得到而苦惱;等到終於達到了自己的目的,又擔心會失去所有,所以,小人有終生的憂愁,卻沒有一日的快樂。這番言論讓我對君子與小人之間的差別有了重新的認識。君子從不會因為害怕失去而憂愁,所以君子終生快樂,小人的患得患失讓他們永遠處在愁苦的困境裡,無法得到救贖。不得不說,孔子的言論和思想總能讓我對不解的事物豁然開朗。

  孔子的眼光總能欣賞到真正有趣的靈魂。孔子欣賞曾皙逍遙自在的情懷,可見孔子並不是一個板正嚴肅的學者,他崇尚快樂,這讓我覺得孔子內心是個有童心的小孩子。

  這本書確實讓我獲益匪淺,或者說,在我心中重塑了孔子的形象。實際上,讓我敬佩的,不是孔子的偉大,而是孔子超越凡人的人生智慧。它會讓我懂得如何去生,如何去追求。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