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讀後感

黃帝內經讀後感

黃帝內經讀後感1

  《黃帝內經》這本書是古代第一本醫書,裡面詳細的記錄了中醫中藥的很多種類和手法,為後世進行中醫中藥研究提供了不可替代的價值。

  《黃帝內經》分為兩卷,內容是皇帝與岐伯或者雷公或他人對話的形式進行描述,可讀性比較強,理解起來也很簡單,深入淺出的描繪出了古人治病救人的方式方法,然後從側面反映了醫術和疾病的千變萬化。

  有喜歡養生的,和注意身體的人,可以看一下這本書,講的非常科學和奇妙!

  《黃帝內經》詳細記錄了人體的脈絡和五臟六腑與天地的聯合關係,加上陰陽的平衡。還有心肝脾肺腎對應的五行屬性,對於扎針的深度和廣度,還有時辰,都有一些明確記載。對於內臟器官在四時(春夏秋冬)應該得病的預防或者得病之後的調養,都會給予指導。

  就比如說養生,宜乎順應四時之規律,怎麼講呢!譬如,夏天,夏天就應該晚睡早起,然後去出汗,冬天呢,因為寒冷,就要早睡晚起,等到早上寒氣退去再起床。還有,現在的季節是秋天,書中說道,秋傷於溼,冬必咳嗽。什麼意思呢?就是現在是秋天,不要吃那些涼的的,不然冬天就會咳嗽。還有一種說法是立秋後不要吃西瓜,西瓜是寒性食物,所以立秋後不應該再吃了。

  還有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一般來講,春天萬物生髮(植物發芽),夏天瘋狂生長(小孩子長得特別快),秋收(肅殺和豐收,古代人在秋天打獵比較多,經過夏天的生長小動物長大並且有了後代),冬藏(有的動物冬眠,而人類一般冬天去世比較多,有的人得病,只要扛過了冬天,一般就會沒事了)。

  所以,沿著四時的規律去養生,可謂是科學而又高效!

  大家都知道十二個時辰,其實分別對應的心肝脾肺腎,還有五行(金木水火土),並且發病的時間也是有例可循的。

  還有針灸,也就是所謂的中醫扎針點穴一類的手法。如果有個中醫經驗豐富,看病的時候,不需要吃藥,也許點穴扎針就可以治病救人。

  還有號脈,根據脈搏跳動的頻率,動靜,判斷病人的病情。

  依託著陰陽,縱慣著逆從,考驗著表裡,所以,一個合格的醫生一定是懂得這些道理的!並且善於利用這些原理,科學而又神奇為大家祛除病痛,拯救世人性命。

  作為中醫鼻祖故里——神醫扁鵲封地,河北邢臺內丘神頭村的人,從小深受中醫薰陶,雖然沒有學習醫生這個職業,但是對中醫中藥的熱愛一點不亞於醫生從業者!希望以後還可以多讀幾遍《黃帝內經》,真正的去了解這本醫書。

黃帝內經讀後感2

  最近讀了有關講解《黃帝內經》的一些書籍,使我對這部經典的著作有了一個全面的瞭解,對養生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我在瞭解中醫養生知識的同時,更感嘆我們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黃帝內經》是中國最著名、最古老的中醫典籍之一,也是一本包羅永珍的書籍,它不象西醫書籍那樣去講解生理病理的專業知識,它只是幫助我們去認識自己的身體,幫助我們認知日常生活中的玄妙,告訴我們什麼是壞的生活習性,什麼是好的生活習性,最重要的核心就是告訴我們怎麼不生病,怎麼順應春夏秋冬的自然規律。我深切地感到,《黃帝內經》是我們的祖先給我們留下的一筆精神文化遺產,是我們中國獨有的寶貴財富,是我們祖祖輩輩傳承下來的經典,是一本讓你增長智慧的書,是值得我們認真地反反覆覆去讀的好書。

  可是,我們很多人都不知道我們的老祖宗傳承下來的這筆財富,很多人認為,講健康是老年人的事情,養生更是老年人的事情。很多年輕人更是不知道如何珍惜自己的身體,不知道如何善待自己的心靈,不懂得什麼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很多人起居無常,飲食無度,生活沒有規律,暴食暴飲,透支健康,透支快樂,還有人以為有了名利地位和金錢就有了一切,許多人都為追求這些東西而對健康在所不惜。所以在當今的社會中,有很多人都是亞健康狀態,各種疾病也越來越年輕化。

  《黃帝內經》告訴我們,健康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健康才能長壽,而長壽並不等於健康。只有健康快樂,才是一個完滿的人生。你每天的生活習慣,決定你是否能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我們每一個人,無論是年老還是年少,都應該關注自己的生命,關注自己的健康,從現在開始就要好好養生,這樣才可能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才可能有一個美好的人生,這樣才會生活得有滋有味。健康和快樂,才是生命的真諦。

  其實,養生並不難,養生無處不在,養生存在於我們生活的點點滴滴中,養生就是養護我們的生命,保養我們的心靈。這是一個長期的工程,需要持之以恆,日積月累,學到一點,就做到一點,長此以往,原本不好的生活習慣能得到改正,原本受到傷害的身體能夠慢慢得到修復。只要你認識自己,能夠恬淡虛無,學會日落而息,日出而作,做到食飲有節,起居有常,順應自然,懂得規避虛邪,不妄作勞,善待自己,善待心靈,你就會守住自己的精、氣、神,就能遠離疾病,擁有一個健康快樂的人生。

黃帝內經讀後感3

  《黃帝內經素問》第十篇《五臟生成》論述了五臟之間及五臟與五體、五色、五味、五脈之間的相生、相剋、相反、相成的關係。開篇便講到“心之合脈也,其榮色也,其主(制約之意)腎也;是故多食鹹,則脈凝泣而變色”。根據五行生剋關係,鹹入腎,多食鹹則腎病,腎病不可制約心,則心病不得主血脈,血脈凝澀淤滯則變色。這些推斷與現代西醫學所謂的鹽的攝入過多會導致高血壓這一論斷相吻合。讀到這裡不禁讓我再次為中國古代先賢的智慧所折服。

  《黃帝內經》之所以可以位居中醫四大經典之首,就在於他叫“經”,“經”為何意?最初是指織布時用梭穿織的豎紗,豎線是不動的,所以後世用“經”來形容固定不變的標準,那麼《黃帝內經》便是中醫的基礎及標準,他告訴了我們古代先賢認識自然,認識人類,認識疾病的最本質的道理。所以,不讀透《黃帝內經》如何可以問心無愧地自稱是中醫?其實很多質樸的道理,老祖宗們早就告訴了我們,還寫在書中流傳後世,可是今人卻渾然不知,只看到一些皮毛便開始大放厥詞,抨擊中醫是偽科學。請問科學就是評判一切的標準嗎?今天看到一位博友的話“不怕中醫是偽科學,就怕科學是偽真理”。所以科學不等同於真理,而且中醫是五千年中華文明的醫療保障、健康衛士,經過了千百年的驗證,這樣的結果難道不比實驗室裡小白鼠身上做出的“證據”可靠得多?

  值得欣慰的是,現在還是有很多人熱衷於中醫的,而且我找到了好老師。真正熱愛一件東西,它也會給你回報。現在發現看《黃帝內經》是一件很開心的事,如聞黃鐘大呂,醍醐灌頂,發矇解惑,看完後腦袋格外清醒。不像是看教科書,洋洋灑灑那麼多字,可是讀不到感情,滿眼的冷冰冰,看後滿腦是漿糊。不過《內經》裡還是有很多讀不懂的地方,我想那些問好以後都會一一得到解決的。

  熱愛中醫的人們,大家一起加油哦!

黃帝內經讀後感4

  教師的工作是教書育人,長期以來,他們承受的心理壓力比較大,我作為其中的一員,感同身受。由於長期的工作壓力,很多老師得了慢性病,比如頸椎病,失眠,咽炎,鼻炎等,雖求醫問藥,也只能是緩解了一時的症狀。平時,慢性病的折磨,苦不堪言。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在電視節目中看了曲黎敏教授關於《皇帝內經》的專題講座,她生動而又形象的講解把我帶領到《黃帝內經》這部奇書中來。以前我就知道有這本書,總以為自己不懂醫,會讀不懂,因此對它不感興趣。在曲黎敏教授的引領下,我認真閱讀了這本書,不禁被它的博大精深所折服。幾千年以來,它一直是炎黃子孫尋求健康養生祛病的法寶。《黃帝內經》養生祛病的智慧使我也受益匪淺。

  《黃帝內經》基本上是採用對話的形式,記錄皇帝與岐伯等人的對話,以與岐伯的對話為主,基本上採用皇帝問,岐伯答的形式。它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醫學經典著作。

  《黃帝內經》是一部養生寶典,《皇帝內經》中說: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治未亂。就是說上等的中醫不去治療已經得了的病,而是在沒有得病之前,就讓它不得病。這在當今社會,老百姓看病難,看病貴的情況下是具有重要意義的。

  《黃帝內經》對我們平時的工作和生活中調節情志也有很大的幫助,由於現在生活節奏快,工作壓力大,很多人難有一個平和的心態對人對事。《黃帝內經》就告訴我們要志閒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氣從以順,要恬淡虛無,真氣從之,從而使人少生病或不生病。有了好的身體,才能更好的工作。

  《黃帝內經》要求人們要順應四時休養生息,而不好的生活習慣在我們周圍人的身上隨時能找到。比如,經常熬夜,暴飲暴食。而《黃帝內經》強調:法於陰陽,和於術數,它表現在我們每個人普普通通的日常生活中,要求我們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形與神俱。只有做到了這些,並把它變成一種生活方式,變成一種生活習慣,我們才會健康長壽。

  我從《黃帝內經》中得到不少啟發,也希望它能給我及我周圍的人的生活工作帶來更大的幫助。

黃帝內經讀後感5

  《黃帝內經》是中國古代以經命名的三大奇書《易經》、《道德經》、《黃帝內經》之一。這三部奇書不僅代表著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也代表著古人為人類社會的健康發展所做出的巨大貢獻。與此同時,《黃帝內經》也是中國傳統四大經典著作《神農本草》、《黃帝內經》、《難經》、《傷寒雜病論》之一,是我國醫學寶庫中現存成書較早的醫學典籍。

  作為炎黃子孫,我們不僅應該密切關注這些古書中千古流芳的內容,更肩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不斷去繼承古人的優點、彌補他們在社會發展中的不足、賦予他們嶄新的生命力,使得他們不斷跟上人類社會科學發展的腳步,繼續讓他們為人類社會的良性發展不斷髮揮出應有的源頭作用。

  有道是:百善孝為先。

  古人云:為人子而不讀醫書,猶為不孝也。

  因此,身為一名有知識、有修養的現代人,無論是為了我們父母的身體健康還是為了自己乃至子孫後代,人人都有必要重新去學習並領悟人類先祖著醫書的宗旨,正確看待他們學醫、重孝之目的,全面瞭解《黃帝內經》能給世人帶來的人生啟示。

  據網上相關資料介紹:

  第一、從《黃帝內經》現有的內容看,《黃帝內經》是託名傳說中的人文始祖黃帝及其臣子岐伯、雷公、鬼臾區、伯高等人的論醫之書,包括《素問》和《靈樞》兩大部分,各分九卷、81篇,共80多萬字。

  1、《靈樞》,亦稱《九卷》、《針經》、《九靈》、《九墟》等。漢魏以後,由於長期抄傳出現多種不同名稱的傳本,唐王冰所引用古本《針經》傳本佚文與古本《靈樞》傳本佚文基本相同,說明為一共同的祖本,但與南宋史崧發現的《靈樞》傳本(即現存《靈樞》傳本)則不盡相同。史載北宋有高麗獻《針經》鏤版刊行,今無書可證。至南宋初期,《靈樞》和《針經》各種傳本均失傳。紹興二十五年(1155),史崧將其家藏《靈樞》九卷八十一篇重新校正,擴充套件為二十四卷,附加音釋,鏤版刊行。至此,《靈樞》傳本基本定型,取代各種傳本,而一再印行,流傳至今。

  2、《素問》,在漢魂、六朝、隋唐各代皆有不同傳本。為張仲景、王叔和、孫思邈、王燾等在其著作中所引用。主要有:(1)齊梁間(公元6世紀)全元起注本,是最早的注本,但當時其中的第六卷已亡佚,實際只有八卷。這個傳本先後被唐王冰、宋林億等所引用,至南宋以後失傳。(2)唐、王冰注本,唐寶應元年(762),王冰以全元起注本為底本注《素問》,將已亡佚的第七卷,以七篇大論補入,到北宋嘉佑治平(1057~1067)年間,設校正醫書局,林億等人在王冰注本的基礎上進行校勘,定名為《重廣補註黃帝內經素問》,雕版刊行,而定型。

  第二、從《黃帝內經》原始的內容看,《黃帝內經》又名《內經》,其中所引述的古代醫籍多達五十多種。主要有《禁服》、《脈度》、《本藏》、《外揣》、《五色》、《熱論》、《診經》、《脈經》、《針經》、《上經》、《下經》、《揆度》、《陰陽》、《奇恆》、《經脈》等等。這說明在《內經》成書之時,就已經有很多的更為遠古的相關醫書流傳於世,所以,也可以簡單地認為

  《黃帝內經》是對我國上古醫學的第一次邏輯大總結。

  第三、從《內經》的創作年代看,其基本定稿年代大概不晚於戰國時期。儘管其中有些內容可能出於秦漢及六朝人之手,但是,《內經》得以見諸於世可能在大約20xx年前百家爭鳴的先秦時期。

  第四、從《黃帝內經》涉及的知識領域看,其博大精深的闡述,不僅僅涉及醫學,還涉及天文學、地理學、哲學、人類學、社會學、軍事學、數學、生態學等很多的學科。

  第五、從《內經》的問世及其深遠影響看,中國古代著名的大醫學家張仲景、華佗、孫思邈、李時珍等,正是深受《內經》成書思想的薰陶,經過自己不斷地刻苦研讀,深得其內容精要後再不斷結合自己切身的體會,重新彌補了其中的不足部分,最終才成為了我國曆史上的一代名醫。

  第六、從《黃帝內經》的成書過程看,《黃帝內經》撰成之初,在戰國時期可能被稱為《黃帝脈書》、《扁鵲脈書》等20餘種單行本。西漢後期,劉向、劉歆父子校書,最早著錄於劉歆《七略》中,始由李柱國等校定為《黃帝內經》十八卷。到東漢初,班固撰《漢書》時,這些醫籍的傳本仍被完整地儲存,載於《漢書藝文志》中,仍為十八卷。東漢末年,醫聖張仲景撰用素問、九卷、八十一難為《傷寒雜病論》。魏末晉初皇甫謐撰《針灸甲乙經》時,稱今有針經九卷、素問九卷,二九十八卷,即《內經》也,《漢書藝文志》的十八卷本《黃帝內經》傳本已不復存在,不僅被分割為《素問》、《九卷》或《針經》兩書,而且亦有所亡失。《九卷》在唐代時,王冰稱之為《靈樞》。至宋,史崧將其家藏《靈樞經》九卷八十一篇重新校正,擴充套件為二十四卷,附加音釋,鏤版刊行。由此可知,《九卷》、《針經》、《靈樞》實則一書而多名。宋之後,《素問》81篇和《靈樞》81篇,各9卷,始成為《黃帝內經》基本固定的兩大組成部分,分別從天人相應、陰陽五行、臟腑經絡、病因病機、藏象、病症、診法、治則、針灸等九大方面,並結合當時哲學和自然科學的成就,始對中醫學作出了比較系統的理論概括和認識。

  從以上的相關資料中,我們不難得出以下的總結。

  《黃帝內經》決非一人一時之作。它的著成,不僅標誌著中國醫學由經驗醫學上升為理論醫學的新階段,還標誌著遠在兩千多年前的古人在戰勝疾病方面已經不再迷信天命論的封建迷信思想,更標誌著優秀的中華兒女所肩負的孝敬父母、造福子孫後代的人生重任!與此同時,《黃帝內經》的問世,不僅為當世的人們在研究人的生理學、病理學、診斷學、治療原則以及藥物學等醫學研究上奠定了相對科學的、堅實的理論基礎,還對鞏固世人樸素的唯物主義思想以及如何戰勝疾病方面起到了重要的科學引導作用。不僅如此,更為重要的是《黃帝內經》彙集了戰國時期前後眾多遠古的醫家乃至道家成功的治病救人經驗,為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敲響了防重於治的治世警鐘!

  首先,在醫學理論上,《黃帝內經》不僅從微觀的角度建立了中醫學上雖然比較抽象但卻相當系統的陰陽五行學說、脈象學說、藏象學說、經絡學說、病因學說、病機學說、病症、診法、論治以及養生學、運氣學等中醫學基礎理論,還從宏觀的角度為人們提供了在治病救人方面應該從診斷上努力做到望聞問切、綜觀全域性,從治療上應該努力做到標本兼治、內外結合等理論和實際相結合的科學指導。直到現在,在人們大力提倡中外結合、科學發展的現代化年代,《黃帝內經》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等等標本兼治的中醫學理論仍然不失為人類社會得以實現走向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的內徑。

  其次,在相關理論上,《黃帝內經》的醫學理論很多是建立在我國古代道家理論基礎之上的。因此,在宏觀上,它不僅反映了我國古代道家樸素唯物主義天人合一的思想,還同我國世界聞名的天才級道家創始人老子的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等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經典治世理論有著驚人的一致。因此,如果世人能夠站在宏觀思維的角度,從心靈出發,重新去看

  《黃帝內經》自始至終都是一部可以和《老子》道德經相媲美的治世經典,是作為和諧社會的每一位公民得以實現走向完善自己、戰勝自己的外徑。

  總而言之,作為在人們心目中根深蒂固、在影響上首屈一指的人類文明始祖之一黃帝,歷代的著作者既然願以黃帝的名字去命名、並不斷為《黃帝內經》補充更新的內容,所以,無論是把它作為指導人類得以健康發展的外徑還是內徑,我想,其社會價值自然是流芳百世,其社會影響必然會福滿人間。

黃帝內經讀後感6

  經過了半年的大量閱讀《黃帝內經》,老師終於給我們解經了,當解完一段以後,每個人都站起來發言,而我也深有體會。

  《黃帝內經》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醫學典籍,成書於春秋戰國時期至兩漢年間,在內容上主要以黃帝與岐伯、雷公等人的對話形式展開。下面我來解一小段給大家看,希望大家能夠喜歡!黃帝問岐伯說:“我聽說上古時代的人呀,大都能活過100歲,而且動作靈活沒有衰老的跡象。

  現在的人,年齡到了50歲上下就動作遲緩有了衰老的跡象,這是什麼原因呢?”岐伯回答說:“上古時代的人們大都懂得養生之道,能夠效法天地間的陰陽變化來調節自己,飲食有規律,不過分操勞,所以能活到100歲。現在的人就不同了,他們拼命地喝酒,任意地妄為,過份地生氣,貪圖享樂,起居沒有規律,所以到了50歲左右就衰老了。”寫到這裡讓我想起了一個小故事,有一個人從小很努力用功讀書,事業一番風順,而且從不做壞事,是一個好人,可他也只活到了65歲。

  他死後很不服氣於是去問上帝,上帝幫他一查原來他能活到102歲,那是什麼原因呢?原來他平時的時候不注意調養自己,飯不好好吃,覺不好好睡,很容易生病,所以到了晚年就沒有長壽,但如果他從小就保養自己的話,那他就能活過百歲。其實自己能活多久的壽命,關鍵看你是用什麼態度來對待自己的人生,好的習慣和樂觀的心態是必不可少的,另外還要注意四季氣候的變化對自己的影響。

  希望大家不管做什麼事情都保持一顆平常心,不要發脾氣,善待我們周圍的每一個人,希望所有人都能夠長壽!

黃帝內經讀後感7

  想學習傳統文化,一定要先了解一下黃帝;想健康長壽,一定要先看看《黃帝內經》。

  黃帝誕生於四千多年前,是部落聯盟的首領,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始祖,華夏文化的初祖。《黃帝內經》記載:“昔在黃帝,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登天。”黃帝一生下來就聰慧靈氣,小時候就善於言談,悟性超強,稍大後就無所不通,敦厚敏捷,成年後便登上天子之位。後來黃帝統一天下,奠定中華文明的基礎,被後人尊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因他發明了軒冕,故又稱之為軒轅黃帝。

  書歸正傳,《黃帝內經》是我們最早的醫學典籍,可以說是中醫的始祖。至於成書年代,一直很有爭議,有人認為是先秦黃帝所作;有人認為是戰國時期後人所作;也有人認為是在兩漢時期成書,這些問題先不去討論,咱們還是開始分享末學學習經典的一點心得。

  《黃帝內經》採用的一問一答的形式,一般是黃帝問,岐伯答,岐伯是上古時代最著名的醫學家,建立了中醫學的基本理論,被後人尊為中醫始祖。在《黃帝內經》中,被黃帝尊為天師。在《黃帝內經》開篇“素問。上古天真論”中,第一段話就是:“(黃帝)乃問天師曰:餘聞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今時之人,年半百而動作皆衰者,時世異耶?人將失之耶?”

  這個是黃帝提出的第一個問題,為什麼上古時代的人都能夠長壽,活到一百多歲,行動還沒有衰老現象,而現在的人,到五六十歲,就已經開始衰老了呢?下面就是岐伯精彩的回答了,大家有緣可以看看原文,末學在這裡只是簡單總結一下岐伯回答的兩個要點。

  一,要懂得養生之道。上古之人,都比較瞭解養生的學問,能夠效法陰陽之道,並採用各種養生方法來保養自己的身體,飲食有節,作息有常,懂得順應自然規律去生活,才使身體不容易受到病邪的傷害,活到人類應有的年齡,一百多歲還行動自如,沒有衰退的跡象,也就不足為怪了。

  而現在的人則不同。貪圖享受,紙醉金迷,耗竭精氣,元氣消散,再加上飲食無度,作息顛倒,工作緊張,壓力巨大,生活全無規律,導致現在人五六十歲就開始衰老,甚至有的人,還活不到五六十歲就猝發疾病死亡了。

  二,好的心態是關鍵。上古的聖人經常教導百姓:要不貪不求,在思想上安閒清淨,無憂無懼,體內真氣和順,精神內守,又時常教導人們一些躲避四季病邪入侵的常理。

  所以,那時候的人,心態平定,人心樸實,雖然參加體力勞動,但不知疲倦,因為心態特別好,吃什麼飯都香,穿什麼衣服都很舒服,在什麼環境下都能夠安然自得,也不會因地位的尊卑而產生嫉妒羨慕心理,更不會因身外之物而干擾內心的清淨,這正符合自然無為的養生之道,所以他們的身心都不會受到外界的傷害,才能頤養天年。

  再看我們現代的人,正好和養生之道相反,我們每日為物慾所累,人心浮躁,一心只向外求,想著賺錢,吃喝玩樂,喜歡攀比、虛榮,追求名聞利養,追求物質享受,內心很難安定下來,多欲多憂,寢食難安,精神外洩,病邪就會伺機入侵,所以現在的人就很難活到一百歲以上了。

  最後總結:真正的養生是養心,一切順其自然,無為而無不為,甚至於連“養生”這個概念,都不能執著。現在人們物質生活水平普遍提高,養生非常流行,養生的方式也是五花八門,各種各樣。但是過猶不及,有的人越養生,反而越不健康,就是因為太執著這個身體,把身體的健康看的太重了,俗話說“怕什麼來什麼”,你越是擔心健康出問題,有時候它就越容易出問題。

黃帝內經讀後感8

  進入中醫藥大學兩年多了,學習了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基礎,之後還讀過與專業相關的玉龍賦、標幽賦等,但就是不曾正式拜讀過黃帝內經,卻又總能在講學中獲知一言半語,且這些引用對所對應的病症總是描述得恰到好處,這就撓的我心癢癢的。不禁想:黃帝內經會是怎樣的奇書呢?

  懷著這樣的心理,我翻開了黃帝內經素問。簡單看過注家對黃帝內經的介紹,就開始進入正篇。

  素問不愧是經典言論,一開始就道出了"今時之人,年半百而動作皆衰"的問題,並提出了養生的原則和方法: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又常,不妄作勞……可謂是一針見血,但這不是它最厲害的,最難得的就是找到了生命與自然的聯絡,並用非常通俗卻又變化無窮的陰陽來反映其規律。古人以陰陽論道,可敬可嘆。

  我認為,黃帝內經的偉大不在於理論,而在於提出理論前長期的觀察探究。比如,"男不過盡八八,女不過盡七七"的闡述就是對人體生長髮育成熟衰老的概括,還有四季虛邪與臟器的對應,等等,無不體現了黃帝內經非常紮實的觀察驗證基礎。這種發現問題,觀察矛盾,尋找規律的探究精神正是每個醫者所需要繼承的。

  很多外行人認為黃帝內經太老了,已經跟不上新時代要求了。但黃帝內經的思想偏偏是超前的,其中提出的養生之道還被到處引用,被奉為圭臬。而且黃帝內經"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的治療思想不知又比西方預防觀念早提出了多少年,而且至今仍具有寶貴的借鑑價值。之所以我們常稱其為經典,正是其中的很多話都是不刊之論。

  黃帝內經之所以是中醫學,甚至是所有醫學的必讀書,並不是說它囊括了所有疾病的預防和治療方法,而且它也做不到,真正值得借鑑的就是其中對人體五臟六腑、經絡等做出了基礎論述,正所謂名不正嘖言不順,要論治,就要辨證,要辨證,就要審症求因。有因才有果,正是黃帝內經給出了因,才會有中華醫學這個果。在五臟生成篇、五臟別論篇等篇章裡,黃帝內經記述了五臟六腑的基本特點;在三部九候篇、玉機真髒論篇等篇章中,黃帝內經論述了切脈的部位與方法,脈象隨季節的.變化規律等等;更讓我驚喜的是,在黃帝內經的寶命全形篇、八正神明篇等篇章中找到了當初學習刺法灸法學時的原文:凡刺之真,必先治神,五臟已定,九侯已備,後乃存針……這些熟悉的字句讓我對黃帝內經更加親切了。另外,黃帝內經中在臟腑氣血的基礎上,提出了以"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為中心的邪正盛衰理論,合併經絡,來闡述熱病、咳、痺、痿、厥等疾病的病因病機,治則治法,以減輕百姓遭受病厄之苦。

  要說黃帝內經的特點,我第一個想到的詞就是"變化",舉個例子,在咳論篇中的一個問題:肺之令人咳何也?而回答是: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從中,我認識到即使是一個症,也是無窮變化的,更何況治療方法呢?黃帝內經的思想很博大,能包容,在異法方宜論篇中說到,一病而治各不同,地勢使然也。東方之砭石,西方之毒藥,北方之灸焫,南方之九針,中央之導引按蹻,雑合以治,各得其所宜也。

  而黃帝內經之靈樞,別名針經,大多是針灸經脈腧穴的理論,在經絡腧穴學的課程的學習過程中多有背誦,其中的內容讓我對人體又有了新的理解,而不僅僅停留在解剖的層面上,也從中更加深刻理解了臟腑之間的聯絡,啟發我產生了很多新的思路:例如,講手太陰肺經執行時,一句"還循胃口"便提示了治療肺病時兼顧胃的調理以增強療效的可行性。

  我只是愚笨初學者,尚能有所感悟,對於聖賢前人,當然更不在話下:仲師之傷寒,金元四大家之寒涼攻邪補土滋陰,明清之溫病,都或多或少地借鑑了內經。一部經典,竟成就了一部部新的經典,真是蔚為壯觀。

  事實上,黃帝內經並不是盡善盡美的,它還不夠全面,也不夠準確,但它有留白,給後人完善的可能。譬如,黃帝內經對五臟六腑具體形狀位置的論述並不詳盡,但後來就有人在一本叫醫林改錯的書中進行了糾正。我很佩服醫林改錯的作者,但更讓我敬畏的是這隱藏在歷史長河中若隱若現的傳承,這是偉大的。

  書讀百便,其意自見,但黃帝內經的內涵可能是我用一生也探求不完的,但很值得,不是嗎?

黃帝內經讀後感9

  內經是我國古代最早儲存下來的一部醫學經典著作,是祖國文化的遺產珍貴的一部分。他不但是古代祖先們對於自然災害與疾病作鬥爭的記實,同時也說明人民在實踐中逐漸掌握自然界的規律,認識疾病並逐出提高總結成功經驗,進而能更好地掌握人體的生理病理,更好地提高與疾病作鬥爭的能力。

  內經全面論述了中醫學的思維方法,人與自然的關係,人體的生理病理及疾病的診斷防治等,不但為中醫學理論體系的確定奠定了基礎,同時也是中醫學在理論體系與實踐方面繼續發展的基石。被後世尊為“醫學之宗”的《黃帝內經》吸引初出入中醫殿堂的我。

  內經中有關人體內臟形態功能的記載很豐富,這都是經過長期的觀察與實踐總結得出來的。早在先秦西漢時期就有了如此詳細的解剖知識,從此可知我國古代文化的高明與悠久的歷史淵源。在內經中就有“剖而視之”的說法,說明我國在那個時候就已經有人體解剖。內經也提出了關於血脈迴圈的概況,這比西歐古羅馬名醫蓋倫提出“血液迴圈的中心是肝臟”的學說要正確,而且也要早得多。與十七世紀英國醫生哈威用科學方法證實血液迴圈原理早一千幾百年。這為我國在世界醫學領域畫上了璀璨的一頁,是我們的驕傲。

  古人對臟腑功能的認識是建立在客觀事物的基礎上,運用唯物主義哲學來概括、解析和提高,臟腑學說更是建立在陰陽五行學說、精氣學說等理論基礎上。

  人體的各機體內部的各臟腑是一個完整的整體,同時也是人與外在環境的統一。臟腑的各項活動並不是孤立的,我們可以從以下幾點認識一下。

  1)強調人體內部的統一。《內經》在強調整體觀念時,其特點是不重視人體的內在結構性,而強調功能的聯絡性。《內經》按照各臟腑的作用效能而分歸為五臟六腑,並運用陰陽統一法則來解釋臟腑之間的關係。這關係是功能的主髒氣,藏而不瀉屬陰,六腑功能主傳化物,瀉而不藏,屬陽。根據陰陽學說的概念,陽主表,陰主裡。這就是臟腑的表裡關係。《靈樞》本神篇“肺合大腸——心合小腸——肝合膽,脾合胃——腎合膀胱——”這種臟腑相結合是根據經絡學說的迴圈路線,每一經都屬一髒或腑。如“手太陰肺之脈,下絡之腸上膈屬肺。”在生理病理上這種相合也是有事實可見的,脾和胃就是經常相互影響而致病。又如小腸有火,口舌生瘡,舌為心之苗,這我們都可以在生活實踐觀察和體驗得到的。此外,內經運用五行生剋制化等理論來闡述和概括脈腑目的關係。

  內經認為“五藏上通七竅外合皮毛血脈肌肉,外通四肢百骸”。這說明內臟與全身各組織也是相關的。

  機體內部五臟六腑的功能相互關聯但又各司所職。但都是在心主的統一領導下進行的,各骯髒組織功能才能得到平衡協調。“主明則下安就是的印證。”

  2)機體與環境的統一。《內經》明確提出“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天食人以五氣,地食人以五味”。這說明人與天地自然的統一性。在整體觀念思想的指導下。古代醫學家總結出內臟生理功能活動與外界環境變化有關。“四時之氣,更傷五臟”《素問·生氣通天論》。又如“風傷筋,燥勝風,熱傷氣,寒生熱……”並認為“在天為風,在地為木,在體為筋,在髒為肝……”這都強調到了整體觀念。這種整體觀念與現代一些醫學的區域性觀點截然不同。

  內經還指出了七情所生與臟腑有關聯。這說明內經在精神活動方面的內容有較豐富的記載。“心在志為喜,肝在志為怒,脾在志為思,肺在志為愛,腎在志為恐”。這說明古代醫家早已觀察到七情的精神活動與臟腑有關。

  “怒傷肝,喜勝怒“,喜傷心,恐勝喜;思傷脾,怒勝思;愛傷肺,喜勝愛;恐傷腎,思勝怒。”這說明情志話幼不正常可能致病,也涉及到相生相剋的問題,這更能說明七情不協調對機體有重要的影響。

  內經的五臟六腑功能與現代醫學體系是不相同的,我認為最明顯的是,心心除了主血脈,是血液執行的動力外,還是君主呢。心還主神明呢,統領其他臟腑功能。同樣,肺除了司呼吸外還主一身之氣,與全身水谷代謝有關,肺還主治節,與皮毛、鼻竅聲音有關。腎臟為五臟六腑之精氣及生殖之精,腎還主骨,生髓通於腦等等,五臟六腑相互關聯顯而易見吧。

  內經五臟六腑功能與現代醫學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麼?我認為主要還是研究方法不同的結果。古代醫學以生產實踐經驗總結為基礎,而現代醫學以解剖學組織學為基礎,再利用科學儀器作試驗研究得出。

  以上是我作為一名初學者讀了《黃帝內經》的內臟學說的幾點體會。當然,初出茅廬肯定有許多的不足,不過,讓我們共同努力,從理論到實踐,全面開展祖國醫學的學習,讓祖國醫學繼承發揚光大,讓中醫的明天更加輝煌!

黃帝內經讀後感10

  進入中醫藥大學兩年多了,學習了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基礎,之後還讀過與專業相關的玉龍賦、標幽賦等,但就是不曾正式拜讀過黃帝內經,卻又總能在講學中獲知一言半語,且這些引用對所對應的病症總是描述得恰到好處,這就撓的我心癢癢的。不禁想:黃帝內經會是怎樣的奇書呢?

  懷著這樣的心理,我翻開了黃帝內經素問。簡單看過注家對黃帝內經的介紹,就開始進入正篇。

  素問不愧是經典言論,一開始就道出了"今時之人,年半百而動作皆衰"的問題,並提出了養生的原則和方法: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又常,不妄作勞,可謂是一針見血,但這不是它最厲害的,最難得的就是找到了生命與自然的聯絡,並用非常通俗卻又變化無窮的陰陽反映其規律。古人以陰陽論道,可敬可嘆。

  我認為,黃帝內經的偉大不在於理論,而在於提出理論前長期的觀察探究。比如,"男不過盡八八,女不過盡七七"的闡述就是對人體生長髮育成熟衰老的概括,還有四季虛邪與臟器的對應,等等,無不體現了黃帝內經非常紮實的觀察驗證基礎。這種發現問題,觀察矛盾,尋找規律的探究精神正是每個醫者所需要繼承的。

  很多外行人認為黃帝內經太老了,已經跟不上新時代要求了。但黃帝內經的思想偏偏是超前的,其中提出的養生之道還被到處引用,被奉為圭臬。而且黃帝內經"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的治療思想不知又比西方預防觀念早提出了多少年,而且至今仍具有寶貴的借鑑價值。之所以我們常稱其為經典,正是其中的很多話都是不刊之論。

  黃帝內經之所以是中醫學,甚至是所有醫學的必讀書,並不是說它囊括了所有疾病的預防和治療方法,而且它也做不到,真正值得借鑑的就是其中對人體五臟六腑、經絡等做出了基礎論述,正所謂名不正嘖言不順,要論治,就要辨證,要辨證,就要審症求因。有因才有果,正是黃帝內經給出了因,才會有中華醫學這個果。在五臟生成篇、五臟別論篇等篇裡,黃帝內經記述了五臟六腑的基本特點;在三部九候篇、玉機真髒論篇等篇中,黃帝內經論述了切脈的部位與方法,脈象隨季節的變化規律等等;更讓我驚喜的是,在黃帝內經的寶命全形篇、八正神明篇等篇中找到了當初學習刺法灸法學時的原:凡刺之真,必先治神,五臟已定,九侯已備,後乃存針……這些熟悉的字句讓我對黃帝內經更加親切了。另外,黃帝內經中在臟腑氣血的基礎上,提出了以"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為中心的邪正盛衰理論,合併經絡,闡述熱病、咳、痺、痿、厥等疾病的病因病機,治則治法,以減輕百姓遭受病厄之苦。

  要說黃帝內經的特點,我第一個想到的詞就是"變化",舉個例子,在咳論篇中的一個問題:肺之令人咳何也?而回答是: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從中,我認識到即使是一個症,也是無窮變化的,更何況治療方法呢?黃帝內經的思想很博大,能包容,在異法方宜論篇中說到,一病而治各不同,地勢使然也。東方之砭石,西方之毒藥,北方之灸焫,南方之九針,中央之導引按蹻,雑合以治,各得其所宜也。

  而黃帝內經之靈樞,別名針經,大多是針灸經脈腧穴的理論,在經絡腧穴學的程的學習過程中多有背誦,其中的內容讓我對人體又有了新的理解,而不僅僅停留在解剖的層面上,也從中更加深刻理解了臟腑之間的聯絡,啟發我產生了很多新的思路:例如,講手太陰肺經執行時,一句"還循胃口"便提示了治療肺病時兼顧胃的調理以增強療效的可行性。

  我只是愚笨初學者,尚能有所感悟,對於聖賢前人,當然更不在話下:仲師之傷寒,金元四大家之寒涼攻邪補土滋陰,明清之溫病,都或多或少地借鑑了內經。一部經典,竟成就了一部部新的經典,真是蔚為壯觀。

  事實上,黃帝內經並不是盡善盡美的,它還不夠全面,也不夠準確,但它有留白,給後人完善的可能。譬如,黃帝內經對五臟六腑具體形狀位置的論述並不詳盡,但後就有人在一本叫醫林改錯的書中進行了糾正。我很佩服醫林改錯的作者,但更讓我敬畏的是這隱藏在歷史長河中若隱若現的傳承,這是偉大的。

  書讀百便,其意自見,但黃帝內經的內涵可能是我用一生也探求不完的,但很值得,不是嗎?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