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教育新理念》有感
讀《教育新理念》有感
讀完一本書以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千萬不能認為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讀《教育新理念》有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教育新理念》有感1
讀完《教育新理念》這本書,真的是受益非淺,袁先生的這本書,給我感動最深的不但是他對教育內在規律的深刻研究,更像是他對教育的最切深的感悟。他的一個個小小教育故事,以小見大,給人以最深刻的反思,這讓看似深奧的教育理念變得簡單起來,寧靜悠遠,似清泉,無疑給我這半個檻外人以無限驚喜!
文章的第一章節談到的是課堂教學的革命,這一章節也是我看得最入迷的一章,我一連看了好幾遍,文中分5個小節,分別談到了5種最新的教育新思路,很是令人深思。其中,我最喜歡第1、3、4小節的教學理念闡述。即以問題為紐帶的教學、以綜合為導向的教學和研究性教學。
在很多中小學的牆壁上都能看到這樣的幾個大字“教育要面向社會、面向世界、面向未來”。而怎麼樣去面對?又是怎樣去做的?老傳教士式的教學似乎依然高高地舉著大旗,讓外面的這些深奧的幾個面向顯得如此的暗淡無光。我欣賞教育從實際出發,可是教育是為什麼而設的?說到底不就是為了解決現實的問題嗎?以問題為紐帶的教學不正是遵守了一切從實際出發的客觀哲學規律嗎?那我們教師該做些什麼呢?文中的一句話說地好“問題的能力在於學生,能不能以問題貫穿教學在於教師”。
放眼我國的現代教育,高分低能的真的很多,這是文中給我的資訊,當然這也是我的同感之處,文中的有個小故事使我思考良久,這個故事說的是有一位校長(化學老師)給他的學生重考一年前的高考試卷,結果是平均分16.5分,而一年前他們高考平均分是94分。這說明了什麼呢?什麼樣的知識是我們所要真正需要的,在知識大爆炸的今天, 我們的到底要教給學生什麼東西?我們不是有句古話叫“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嗎?而且現在每個學生要學習很多的知識,就像一個酒櫃,需要時常整理,學生也應該學會去整理自己的知識,這樣才不至於出現上面讓人痛心的故事!
就文中所說的研究性學習,我認為與問題教學是一脈相承的,只不過研究性學習更能激發學生的思維,並能培養同學們主動學習的行為習慣,研究性學習其實質也是讓學生髮揮自我動手動腦來解決實際的問題,要知道,為了很好地解決一個問題,需要掌握的不僅僅是某一單方面的問題,這就需要同學們自我收集各種相關的資料,久而久之,學生所要掌握的知識得到了,更重要的是學生的能力得到了培養。可以說研究教學是問題為紐帶教學的更進一步形式,具有更高的教學價值。
這本書中另外有一個讓我感到心靈碰撞的地方,就是第2章節第4小節中關於提升美育的討述。美育的本質意義書中是這樣寫的“美育的本質意義不在於技術層面,不在於獲得一些技能技巧,而在於培育美的精神,即對美的境界的追求”。其實世間的一切都可以用美來表示,比如說我們要解決一個問題,我們有很多方法,但什麼方法才是最完美的呢?是最佳的呢?什麼樣的月亮是最美的呢?什麼樣的籃球技巧才是我們最不能忘懷的呢?其實美就是一種心境,而這種心境又是如何得來的呢?就一堂課而言吧!用什麼樣方法可以使學生學地愉快,老師教地愉快,如果這堂課呈現給我們的是快樂和諧,那麼我們就可以稱之為美。學生的純樸是美,老師高深的教育技巧是美,力量與激情的碰撞也是美……總之,美無處不再,不論是教育教學還是在生活的其它各個方面美都存在,就看你願不願意去找尋它。如果你真正努力了,我想你離美的境界也就不遠了。
也許因為自己是體育工作者的原故,一看到“體育”二字就不免更加仔細地看了起來,說心裡話,我對第3章第6小節“走進體育”的講述看完後,心裡真有點眼前一亮的感覺。書中作者主要是從競技體育談起,談到最多的是“體育精神”,這也是作者關於此節最主要的觀點,在他看來“更快、更遠、更高”就是體育了!而我總覺得這裡似乎還少了點什麼,這裡我並沒有冒犯袁先生的意思,我覺得,體育應該還有大眾體育這一層面吧!而要談到大眾體育就應該不得不談到全民體質的提高,文中所說的“斯文的運動不是體育”,那麼我想問,打太極拳算嗎?如果單用體育精神來定義體育的話,那麼下棋就不能有“更快、更遠、更高”的精神了嗎?那麼照這樣說下棋還是體育,文中說體育不能延年益壽,延年益壽要強調養生,那麼適量運動所造成的人體適應性變化,比如“心臟泵血功能的提高、呼吸系統功能的良性改變……”這些對人延年益壽真的就沒影響嗎?文中明確地說體育不能延年益壽是不是有些欠妥?除上面的一點疑義外,作者對體育的其它論述確實很有點意思,特別是對原始動力特點的闡述上很有獨到之處。“人一半是野獸,一半是天使”,這就是人,說地真好。
在第4章第5小節有一段話很是發人深思,其內容是這樣的“當國家競爭加劇、人才需求成為突出矛盾的時候,科學主義就甚囂塵上;當社會矛盾激化、人性得不到舒張的時候,人文主義就會高揚頭顱;而當信仰危機蔓延、國家威信受到挑戰的時候,社會理想主義則會抖擻精神。”而這三種教育觀在社會發展中的不斷相融,我們教育工作者應該如何積極地面對呢?我想除了我們教師不斷地提高知識體系;提高將學科知識、教育理論和現代資訊科技有機整合的能力;提高個人的教學方法外最重要的就是要正確地把握當今教育的新形勢,理解在什麼樣的背景下的什麼樣的教育的問題!要讓自己努力成為一個教學的研究者。而不是單純地教書,教死書。
總之,這本書還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我只是就對我影響最深的一些地方淺淡了一下自己的看法。最後非常感謝袁先生,這是心裡話,這本書無疑給新課改下的教育方向點亮了指示燈,同時使我產生了很多的思想碰撞,但願碰撞下能有火花,從而衍生出別樣光芒。
讀《教育新理念》有感2
“教育是人學”。教師勞動的物件是有著豐富情感和人格尊嚴的、具有主觀能動性的、具體的人。人是教育的出發點和歸宿應成為教育理論與實踐的邏輯起點。
(一)教師應尊重學生作為教師,我們應該“以人為本”,充分尊重學生的獨立人格和自由意志,尊重學生多姿多彩的選擇,尊重學生主動活潑的呈獻。
(二)教師還要學會寬容學生寬容,是做人的一種美德,施與這種美德會對受與者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當然這種寬容並不是放縱。
教育需要嚴師,但更需要“愛”與寬容。對自己的學生寬容,更是一名教師應必須具備的素質之一。作為教師,應充分理解、體諒學生的“不成熟”,寬容他們一時的過錯。
寬容是一種修養,能使教師遇到突發事件仍保持一種平等、平和的心態對待學生;寬容是一種胸襟,能使學生感受到教師廣闊的心胸;寬容更是一門教育藝術,它能使教師不厭其煩地對學生堅持耐心的多方式的教育,給學生以自我反思、認識、改正錯誤的機會。著名教育家魏書生先生對犯錯誤的學生,常常讓他們先做一件好事,然後寫一份心理活動說明書,要求反映出做好事前、做好事時,做好事後心靈深處的舊我和新我是怎樣論戰的,這種做法,既能讓學生自覺認識錯誤,改正錯誤,更能讓學生體會到老師的良苦用心,感受到老師真誠的愛。
讀《教育新理念》有感3
袁振國先生所著的《教育新理念》一書,是其近年來在國內影響頗大的“新世紀教師教育叢書”之一,一直廣受中小學教師的喜愛。該書“融理論與實踐於一體,用生動的故事講深刻的道理”,以全新的視角掃描新世紀的學校教育,在教師的眼前展現了一個完全別樣的教育新天地,給今天的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教師帶來了新世紀教育的新思考、新要求。其中,“教師文化是學校文化的依託”一節,更是懇切地闡述了教師文化在學校文化中的關鍵作用,指出了學校建設教師文化的主要途徑和方法,一是促進“教師的發展”,二是“形成教師討論的氣氛”,讀來讓人深受鼓舞和啟發。作為一名中學語文教師,本人深刻感受到要做一個有文化的教師。
固然,袁文“教師文化”中所指“教師”,乃是集合概念;文中所說學校的“教師文化”一般理解為:以校園為背景,教師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被多數人認同的職業意識、教育理念、思維方式、行為作風、生活信念、人際關係以及情緒反應等群體行為表現。但是本人本人以為,學校群體的教師文化是以個體的教師文化為基礎和單元建設而成的,沒有個體的教師文化,就沒有群體的教師文化。學校個體教師文化的優劣影響著群體教師文化的優劣,乃至於影響整個學校文化的優劣。因此,對於學校任何一個教師來說,要對建設學校教師文化乃至學校文化做出應有的貢獻,其選擇莫過於--做一個有文化的教師。
做一個有文化的教師,說易行難。其中的“文化”,雖專指教師應有的文化,但依然涵義廣泛。其中,既有狹義的學科知識修養,又含廣義的道德理念、職業素養等等;既有傳統的民族文化,又含現代教育所應有的科學思想等等,包羅永珍,不一而足,容易使人望而生畏。但本人以為,牢記教育既有的普世原則,學習古今中外大教育家的言傳身教,再結合現代教育的結構特點,做一個有文化的教師,不妨從以下五個方面嘗試修煉。
首先,崇尚無私奉獻的教師道德。“德為才之首”,做一個有文化的教師,首先要增進自己的教師道德。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正是憑著“捧著一顆心去,不帶半根草回”的道德精神,才築起了高山仰止的教育大廈。如今,時代變了,但教育的真諦和精神未改。選擇了教育事業,就是選擇了無私奉獻。因為我們相信“要照亮別人,首先自己身上要有光明;點燃別人,首先自己心中要有火種”,教師的風範對學生來說是就最好的榜樣,教師崇高的品德對學生品德的形成起著無可替代的奠基作用。而崇尚無私奉獻的教師道德,在今天說來,就是要愛崗敬業,就是要牢固樹立對工作的責任感,就是要不斷增強對國家教育發展和學生成長的強烈使命感。
其次,培養靈魂塑造的教師理念。教育首先是“人文”的,而不是“科學”的。人們常說“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這一隱喻清楚地表明,教師從事的是一項無比崇高的職業,目的是塑造學生的靈魂。教師不僅要培養學生的知識能力,更要注重學生思想的發展,靈魂的塑造,使學生首先成為明白事理、重情重義、思想獨立、靈魂高尚的人。如今的教育,落後的“應試”模式氾濫,雖受社會諸多頑固勢力所囿,但作為有獨立思想的中學教師,如果屈服於落後思想或頑固勢力,甚至受惑於片面的“分數的輝煌”,陷入應試教育的泥淖,把學生當作接受知識的機器來教育,其結果必然使學生成為知識的巨人,靈魂的侏儒,從而徹底背離教育的真諦。
培養靈魂塑造的教師理念,眼下說來,重在三個“增強”。一是增強發展意識。教育的目的不是為了考試成績和一紙文憑,而是為了使人的潛能得到充分發揮,使人的個性得到自由和諧的發展;教育不再是僅僅為了就業的需要,而是為了終身發展。教師必須牢固樹立“一切為了學生的終身發展”的思想,變單向的灌輸為與學生的平等對話,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實現“過程和方法”的課程目標,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二是增強人本意識。新課標所強調的三個維度之一就是“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它要求在情感領域與學生進行平等交流,激發學生的思想火花,培養其熱愛生活的情感,發展學生的能力體系和人格體系。教師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要以人為本,以生為本。三是增強民主意識。即所有教師都要創設必要的課程氛圍來保護學生作為對話人的主體地位,放棄居高臨下的“師道尊嚴”,倡導師生民主、人格平等、尊重主體的現代精神,“使每個學生找到適合自己道路的環境條件”。
第三,提升厚積薄發的教師素養。俗話說,要給人一杯水,自己得有一桶水。新時期的教師應該堅持學習,完善自身的知識體系,達到專業精深、學識廣博的固有知識素養。不僅懂得知識的來龍去脈,還要懂得如何運用基本方法解決實際的教育問題。具體地說,教師應掌握三個方面的知識結構:一是本體知識,即教師所具備的特定的學科知識,如語文、數學知識等;二是條件性知識,指教師所具備的教育學與心理學的知識,如怎樣評價學生;三是背景性知識,指教師特定知識以外的知識,如教師的生活閱歷、實踐經驗甚至是其他學科的專業知識等。
第四,激發創新科研的教師情懷。我國正值建設創新型社會的歷史時期,學校教育肩負著建設創新型社會的特殊使命。而創新教育呼喚創新型教師,學生的創新學習必須依靠具有創新精神的教師,這種教師除了具備一般優秀教師的基本特徵外,還必須具備健全的“創新”人格和較強的教育創新能力。
教師要實現自身的解放成為創新型教師,至少應在以下幾個方面多加努力:
一要轉變教育觀念。傳統的教育觀念是把學生當做知識的容器來教育,造成學生成長的重大偏廢。現代創新教育觀念則追求學生的健康成長,即在人性固有的基礎上,使各方面都得到有機和諧的發展,成為一個完整的而不是畸形的、一個充滿活力的和富有個性的而不是死抱教條和思想僵化的新人。這樣勢必要求我們正確處理好師與生的關係,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主體觀。學生的主體性越突出,自己動腦、動口、動手主動參與、獨立探索的機會越多,創造性情感越強,其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越有可能得以培養。從而使其特長得以發揚、個性得以張揚、成為學習的主人。
二要培養創新精神,開展創新實踐。教師應努力營造“民主平等、安全自由、和諧愉快”的課堂氣氛,堅持正面的激勵、寬容和理解學生,允許學生在探索中出現錯誤,不求全責備,最大程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啟用他們的創新學習動機。把繼承性學習提升為創新學習。
三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教師應遵從創新教育的質疑性原則,讓學生思維處於一定的疑惑狀態,進而提出誘發創新思維的問題。亞里士多德說過“思維是從疑問和驚奇開始的”,因為“疑問”能使學生心理上感到茫然,產生認知衝突,促使學生積極思考,在這個過程中才可能實現創新。
四要淡化學科本位意識。現代科學發展和人才培養要求需要教師淡化學科本位意識,淡化學科間的人為差異,注重學科交叉、滲透。既要注意學科內部各教學內容間的縱向聯絡,還要注意不同學科之間的橫向溝通。
第五、強化合作發展的教師意識。
社會和教育的飛速發展,對教師的專業發展提出了要求。無疑,這是教師時下所面臨的重大挑戰之一,也是新時期教師文化的`新增內容。它要求教師必須強化合作發展的教師意識,注重內在學習需求和學習動力,注重教師自身的發展與完善,注重教師發展方式的“與時俱進”。根據自己的工作實踐,本人以為強化合作發展的教師意識,重在做好兩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積極溝通合作。不僅在教師之間溝通合作,而且在師生之間溝通合作。師生之間的溝通合作,可以是個人之間的溝通合作,也可以透過教研組、備課組或專門團隊進行溝通合作。溝通帶來理解,理解帶來合作,合作帶來每個教師的提高和發展;同時,溝通合作也是一個明確目標、相互激勵、協調一致、增強團隊凝聚力和戰鬥力的過程。
二是開展反思性教學。反思性教學即“教學主體藉助行動研究,不斷探究與解決自身和教學目的,以及教學工具等方面的問題,將‘學會教學’和‘學會學習’結合起來,努力提升教學實踐合理性,使自己成為學者型教師的過程”。透過深入反思,有利於教師掌握實踐性知識,有利於提高教師的教學理論素養,有利於促進教師由經驗型教師向反思型教師的轉變。可以說,主體反思是教師自我發展的重要機制,甚至是教師專業自主發展的根本,而教師成為反思者是教師專業發展的必然。
上述文字,來自於讀袁振國先生所著《教育新理念》有感。“做一個有文化的教師”其實是一個很大的命題,要說的還有很多。自感探索尚淺,心得無多,只是以此表達自己的一個追求--做一個有文化的教師!
讀《教育新理念》有感4
課程改革把“課堂氣氛”提到探究的範圍之內,新課標要求新型的課堂教學氣氛是和諧融洽的,是師生互動的,因為只有在這樣的氣氛中才能充分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才能培養出適應新社會需要的新型人才。
而實際上,我們的課堂氣氛還很沉悶,大多數時候是教師在唱獨角戲,有時候教師為了讓學生參與學習也會設計一些問題(往往都很簡單),可是往往是教師又是啟發又是引誘甚至“威迫”學生依然啟而不發,無動於衷,當被老師點到了名,有些學生也只是懶洋洋的站起來用一句“我不會”來搪塞,最後老師只好自問自答了。舉手回答問題的現象只在七年級上學期裡普遍出現,到八九級時就慢慢絕跡了了;在教師的啟發後,向老師提問題或在課後向老師提問題的情況在七、九年級偶爾發生,七年級學生是真的不懂而問,九年級學生往往是問關於中考的問題,而且是那些對自己期望值較高的學生才會問題是;在教師有意或無意失誤時,七年級學生能迅速指出,八年級學生往往不置可否,九年級學生在用小動作訂證許多次之後才會有人指出,這是同事們都有的感受,於是評價說:七年級學生愛賣弄,八年級學生無所謂,九年級學生想看老師出醜。
人們都知道,人的問題意識是與生俱來的,並不是培養出來的,因為孩子開始說話時就開始問問題,他們總在問別人“這是什麼?”“那是為什麼?”在這些大人們認為無聊可笑的問題中,他們認識了世界,瞭解了世界,但又在這認識和了解的過程中又有了更多的問題,因為他們未知的東西(現象)似乎更多了,疑問也就更多了。所以當孩子們走進學校時,對學校充滿了好奇,認為老師會比自己的父母知道的東西更多,於是,他們會向老師提出許多千奇百怪的問題,也願意告訴老師知道的,所以對老師的提問也非常願意回答,搶著回答,這本是一片光明的現象,可惜,中國傳統教育並不這麼認為。
傳統教學中的教師不喜歡學生提出太多問題,特別是提與自己所教課程“無關”的問題(他們似乎忘了知識其實不可能“無關”不可能絕對沒有聯絡),所以當學生問到類似問題時,他們要麼拒絕回答,不置可否,要麼對學生進行批評、教育,讓他們不再幹“與學習無關的事,浪費時間”,對於課堂上學生的提問,老師也可以用與課堂“有關或無關”來作為標準,甚至對那些“有關”問題,老師也會用“提問程式”,“提問語言”等條條框框來界定,對於那些回答問題的同學也有眾多規矩,長此以往,最後讓學生都不再問什麼,也不再回答為什麼(誰都不願意讓人指責了又指責之後還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最後,傳統的課堂教學就只乘下教師的自問自答了,課後師生間躲著走了。
要改變這種死氣沉沉的課堂氣氛,我們的教師還應多多努力,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首先,教師要衝破“師者,傳業、解惑也”的傳統觀念。韓愈的一句“師者,傳業、解惑也”成了中國傳統教師的金科玉律,讓中國教師從思想上把自己架於學生之上,認為自己必須做到“傳業、解惑”讓學生從無知到有知,又非常看重自己的尊嚴,當學生有“惑”問到,而自己不能“解”時,各種擔憂一擁而上,會讓他們惱羞成怒,於是又只好用“師道尊嚴”來欺壓學生,達到讓學生不再問自己問題的目的,而學生在這種教育下也順其自然的不再問了。所以,中國古代的學生往往都不如老師,象孔子的七十二賢人其實並沒什麼聲望,後代的一些大儒教出的學生也都不過爾爾。
人不是萬能的機器,誰都不可能對一切都了於指掌,這個道理古人都懂,所以他們才說“師不必賢於弟子”,學生的提問教師答不出來,其實是再正常不過的現象,在這種情況發生時,我們只有引導好學生,讓他們去探究,找尋作案,犯不著覺得自己無知。因為學生能提出問題特別是有價值有深度的問題應該是教師的驕傲,而學生都問不出問題才是教者的悲哀。
我們如果能把問題當成教學契機,讓學生帶著問題走進教室,然而經過老師的引導、點撥激發更多的思考,提出更多的問題,最後又帶著問題走出教室,開始下一輪的探索。讓學生在探究中提高認識,積累經驗,獲得知識。
其次,把“教學生知識”變成“教給學生智慧”。
我們從課本中學習知識,用知識武裝頭腦,用這些知識來應對世界,似乎很順理成章。而實際上這是一個錯誤的的認識,知識從來都不是生來就有的,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我們所掌握的知識永遠都只代表著過去,而只擁有過去的人是不能適應現在和將來的。
當今社會是一個資訊化的社會,當今社會的知識總在推陳出新,甚至可以說得上是瞬息萬變的。如,以前人們總在說的世界人種問題,以前人們只說世界上有黃種人、白種人、黑種人、混血兒,現在有資料說世界上還有藍色人種,人數已過千。還有我們總是說中國有五十六個民族,而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國曾向外宣佈中國又發現了一個新的民族……面對如此複雜多變的社會,我們如果還只讓學生學習和掌握書本知識,那只是把學生當成了裝知識的袋子,而他們也只是裝裝而已,他們“裝”的這些知識是應付不了這個世界的。如果我們能教會學生探究知識,教會他們自己去探究知識的來源與發展,就教會了他們認識世界、瞭解世界、應付世界的能力,而他們在這個探究過程中能獲得更多的知識,從而在應付世界時變得得心應手,變得聰明,而不至於象古代的讀書人書讀得越多越笨,成了百無一用之人,也不至於象以前的學生讀十幾多年的書,大學畢業了卻找不到一份自己可乾的工作來換取自己的生活必需品。
古人尚且知道“授人以魚不及授人以漁”,新社會的教者們為什麼不能在從教中授於學生“漁”,讓學生把“知識”變成“智慧”呢?
做到從思想根源上改革之後,我們的教學、我們的課堂自然會改觀,我們教者就再也不是“年年歲歲人相似,歲歲年年書相同”了,我們的生活也自然會充滿光彩,變得非富。
讀《教育新理念》有感5
讀《教育新理念》一書有感之一(讀第一篇《以問題為紐帶的教學》)
記得年終述職時,曾說過這麼一句話:“教育質量的提高需要理念上的轉變而非教學細節上的小打小鬧。”幾天後,中午吃飯時,有老師私下對我說,對這句話有特別的感觸。但我在心裡卻打了個問號:“我們的課堂究竟需要什麼樣的理念”?
今天去圖書館借了一本書,中央教科所袁振國所長編著的《教育新理念》,想借此書豐富一下自己的理論知識,並將平時所想的系統整理一下,而第一篇《以問題為紐帶的教學》就將我的思緒激活了。
一、問題思維為什麼湮滅於我們的課堂教育?
記得前幾年,小學部一位數學教師曾對這個命題十分感興趣,也希望能借該命題,系統反思一下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種種弊病,但最終卻不了了之,甚為可惜。
問題思維是人與生俱來的本能,孩子自接觸這個對於他而言陌生的世界時,就會有很多很多的問題,會向周邊能問到的每一個大人詢問。可隨著時間的增長,孩子逐漸長大了,問題越卻來越少,最可怕的是問題意識也在逐步淡漠乃至冷漠,孩提時對知識的那種渴望,越來越難在成長的他或她身上看到。我想這種結果的出現,也許和我們的學校教育有關(當然板子也不能全部打在學校身上,中國傳統文化中庸的處世態度或許也應該承擔一份罪責)。
《教育新理念》一書中舉了這麼一個例子,非常具有典型性,說的是一個美國教育代表團來上海,走訪了一所著名的重點中學,並在當地教育部門的安排下,聽了一堂高一物理課,這堂課是一名特級教師上的。在中國教師的眼裡,這堂課非常完美,教學目的明確、教學內容清晰、教學方法靈活、教學過程活躍、師生互動熱烈,甚至當老師說“這堂課就上到這裡”的時候,下課的鈴聲正好響起。但在美國人眼裡,這堂課很奇怪,他認為:既然老師的問題,學生都會回答,這堂課為什麼還要上?
是啊,這個問題也激起了我的思考,作為一名教師,走進課堂,究竟想要讓學生知道些什麼?難道一定要求學生都知道你所提問的問題的單一答案嗎?小孩子是因為無知而上學的,回答問題不正確,或者“天馬行空”,那是正常的,但為什麼我們總是把這種正常現象看作是不正常的呢?這可能與我們的考試製度有關,千變萬化的世界,一出現在試卷上就變得單一了,成了只有“對”或“錯”兩種可能性,甚至語文中的作文考題,也有偏題,也有答題技巧,這樣的教育是可怕的,也是無奈的。
二、我們能對現在的情況有所改變嗎?
記得這麼一句話:“改變能夠改變的,不改變不能夠改變的,努力改變可以努力改變的”。問題意識的培養和滲透也許是屬於第三者的,雖然也有很多限制在那裡,例如高考、中考中的答案的唯一性,就要求我們老師在高三、初三教學中需要規範學生的答題模式、框架、語言乃至方向,但我們在非升學年段還是可以做一些改變的。
課堂教學行為上的改變:例如,改課堂結尾前問學生“都聽懂了嗎?還有問題嗎?”為“今天課堂上提出的問題是否理解了?還有沒有新的問題?”
課堂教學設計上的改變:例如,在教案設計中,重點在於理清知識線索,對一些知識關鍵點、重點、難點留足“空白區”,以便在課堂上與學生充分交流,在生成中,達到探索知識的愉悅境界。
課後作業設計上的改變:例如,在作業中佈置一個常規作業:“你對今天課堂上所講知識,有沒有新的想法?新的問題?請你寫下來。”
學生期末評價上的改變:例如,增加一項對學生問題意識、創新能力的評價。
《教育新理念》中的這麼一句話,我覺得非常好:“問題能力在於學生,能不能以問題貫穿教學在於教師。讓問題成為知識的紐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