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淑敏散文集》讀後感(精選11篇)
《畢淑敏散文集》讀後感(精選11篇)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畢淑敏散文集》讀後感(精選11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畢淑敏散文集》讀後感1
喜歡畢淑敏的散文,是因為讀過她的很多作品都會讓我心境異常的平靜,平靜之餘又會靜下心來思索很多人生的問題。她的《魚在波濤下微笑》讓我懂得:人生所有的問題,都是關係的問題。在所有的關係之中,你和你自我的關係最為重要。
它是關係的總臍帶。如果你處理不好和自我的關係,你的一生就不得安寧和幸福。你能夠成功,但沒有歡樂。你能夠有家庭,但缺乏溫暖。你能夠有孩子,但他難以交流。你能夠奼紫嫣紅賓朋滿座,但卻不曾有高山流水患難之交。
你會大聲地埋怨這個世界,殊不知癥結就在你自我身上。
你愛自我嗎?如果你不愛自我,你怎樣有本事去愛他人?愛自我是最簡單也是最複雜的事情。它不需要任何成本,卻需要一顆無畏的靈魂。我們每個人都是不完滿的,愛一個不完滿的自我是勇敢者的行為。
處理好了和自我的關係,你才有精力和智慧去研究你的人際關係,去和大自然和諧相處。如果你被自我搞得焦頭爛額,就像一個五內俱空的病人,哪裡還有剩餘的熱血去濡養他人!
在水中自由地遨遊,閒暇的時候掙脫一切羈絆,到岸上享受晨風拂面,然後,一個華麗的俯衝,重新潛入關係之水,做一條魚在波濤下微笑。
《畢淑敏散文集》讀後感2
畢淑敏是我最喜歡的散文作家之一。她的素材都來自於生活中十分平凡的事,但又能從中提煉出重要的、讓我們一生受用道理。而且畢淑敏的文字很細膩、幽默、抒情、感人、情節起伏,並用一些看得見的東西來比喻看不見的東西,讀來很有趣,怎麼讀都不會膩。她以一個女性作家獨有的心,表達了她對人生的感悟,並闡述了她的人生觀、女性觀。
比如她的散文《愛怕什麼?》就給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表面上這篇文章一條一條地講了“愛怕什麼”,其實告訴我們的是如何行動才能真正地獲得愛,用怎樣的方式付出愛才能讓別人感受到你的愛。這讓我懂了愛是需要表達的,就像她說的:“愛是那樣的需要表達,就像耗竭太快的電器,每日都得充電。重複而新鮮地描述愛意吧,它是一種勇敢和智慧的藝術。”
文中有一位母親因不善於表達愛,一個“心頭正充盈著溫情”的動作,被兒子理解為“我又做錯什麼事情了,媽媽在發愁”;被別人理解為“要自殺”。
這樣我聯想起了自己在生活中的行為。不知道為什麼,小時候我就是十分膽小,有些事連我最最親近的人——父母都不敢說,“我愛你”就更不用說了。一次數學考砸,一向沒不及格過的我不敢拿回家給家長簽字,就幹出了模仿家長筆跡的蠢事。後來還是被發現,他們批評了我,但不是因為我考砸了而是因為我欺騙了他們。這就是缺乏表達、不敢交流的後果。如果當時我誠實地告訴他們分數,或許他們還能安慰我、給我找出不足、鼓勵我下次繼續努力。像文中說的:愛怕假冒偽劣。
“這種細膩的文筆,這樣精緻的刻畫,這麼用心的觀察,所見與所得的完美轉化,真的是動人心魄,怎麼也不敢相信,這麼平凡的文字,這麼常見的片語,竟包含了這麼震撼的力量!”
《畢淑敏散文集》讀後感3
畢淑敏——有人這樣評價她:在熱鬧而浮躁的文壇,畢淑敏似乎自立門戶,不能把她歸屬於任何一個派別;她不以學問見長,也不以前衛的語言標榜;她不是江南的清山秀水,也不是草原上的黑駿馬,她似乎是從五千年的文化傳統中走來,但又不全是傳統文化的迴歸。她把日常生活中極為平常的事物作為審美客體,把人人都經歷的事情寫得妙趣橫生。這種樸實無華的文風,很有一點平淡而山高水深的境界。
畢淑敏《愛怕什麼》以散文的形式,以詩一般的文字告訴我們“愛”是世界尙最有記憶的金屬,她是那麼具有奪目的光澤,是那麼具有多豔的色彩。“愛”是人世間最最具有情感,最最具魅力的,是任何物品所替代不了的。畢淑敏對“愛”的深刻理解打動了我。
“愛一樁事業,就奮不顧身地投入。愛一個人,就斬釘截鐵地追求。愛一個民族,就挫骨揚灰地獻身。愛一種信仰,就至死不悔。”從畢淑敏對“愛”的詮釋中,不難看出她對“愛”那種獨有釋懷。
閱讀這篇散文,感覺畢淑敏對“愛”的解釋特別具有生活的氣息,特別具有人性的舒漫,使“愛”更具有人性之魂。在她的筆下,“愛”怕撒謊,“愛”怕沉默,“愛”怕猶豫,“愛”怕模稜兩可,“愛”怕沙尙建塔,“愛”怕無源之水,“愛”怕假冒偽劣,“愛”怕刻意求工。畢淑敏在散文中從廣泛的多視角詮釋了“愛”的博大、“愛”的堅固、“愛”的力量和宏大。文中對“愛”的強調,足以保有一份人世間的真“愛”真“情”,能使孕育萬物之生活的草原生長出能力、勇氣、智慧、才幹、友誼、關懷……。保有一份真“愛”,就是照耀人生長明的溫暖的燈。
《畢淑敏散文集》讀後感4
有讀過一些畢淑敏的著作,也一直滿喜歡她的。而這次她的新書《星光下的靈魂》,讓我感受到了她關懷的精力已觸及到了人的靈魂深處,把人世間的各種世俗煩樂,世間的奇聞異事也看的很通透。
很喜歡書的封面,好像是西藏的阿里天空的顏色,看似寧靜卻複雜多變,而書的風格也神秘而柔和。上網查了一下,原來這本《星光下的靈魂》,集合了畢淑敏近些年來未出版的所有散文。書中,畢淑敏以11次的靈魂拷問、44篇的心靈美文、30個問答的.形式,探討了她內心深處對自由、苦難、幸福、堅守的領悟。讓人感觸深刻的是序言記錄的那一段西藏阿里的舊事。她仰望360度的天空,並心生感嘆,也正好點題。而在她的敘事中,不經意間,你就會發現,那躲閃不及的靈魂撞擊,從而找到靈魂的歸宿。
這些耐人尋味的故事往往都是周邊人的對映,也照射出我們人類內心的真實案例。畢淑敏指出,現在人的在激烈的競爭中,往往找不到靈魂的歸屬,雖然就像大房子,但靈魂的居所卻住著疲憊的心靈。
她認為中國人現在最大的心裡危機是分裂。“中國是全世界最需要心理醫生的地方。”
她直言說,中國人說的,想的,做的,都不一樣,在人的面前和背地裡也不一樣,到處瀰漫著喧囂的氛圍。長期後就形成了分裂。而分裂是非常耗人心靈能量的一個過程,醫學稱為“精神分裂症”。我也覺得她說的真的很對,所以,挽救中國人的心理危機勢在必行也必須馬上執行。
畢淑敏那細膩、優美的文筆讓人深有感觸,而且書中有些很經典的句子,字型還加了粗,便於品味。她是在用心寫這本書。也許,在我們讀她的書時,也在撫慰我們那顆躁動的心吧!
《畢淑敏散文集》讀後感5
畢淑敏,這個人離我很遙遠卻又好似就在我的身邊。當我讀完她的這本詩集後,我才發現她的散文是澄清的,健康的,充滿活力的。
雖然我在她的文章中並沒有找到太多華麗的詞句,也沒有令人一讀就感到新鮮的選材,但她卻把最普通的平民生活,便成了如孔雀開屏一樣的燦爛的生活美景。她總能抓住人在生活中發現不到的鏡頭,他總能洞穿人的心理,寫出人人心中有,筆下無的畫面,令人充滿遐想與佩服。
這也是我最佩服她的地方。她總能觀察到別人觀察不到的細節。她的素材全部取於平常人的生活,或許這沒有太大的意義,但對我們來說,她教會了我們一個很好的道理,文章都是取決於生活。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能成為你筆下的素材,只要你觀察入微,同樣能寫出好文章。
而《畢淑敏散文集》就是解讀這最好的老師。它是畢淑敏多年精品散文的集選,閱讀她的每一段文字都會有新奇感。讓你讀來佩服於她豐富奇特的想象力。她語言的連結是那樣的清新自然,沒有一點酸澀與沉重。
在這本詩集中,我最喜歡的一篇文章是《像菸灰一樣散去》。
當我第一次看到這個題目是像是有一股定力被深深的吸引住了,因為“菸灰”在生活中是一件實在不能喚起人們任何記憶與幻想的事物,而現在竟有將它拿來做文章的,我驚歎作者的標新立異。細細品味全文原文之後,才發現其言辭獨到透徹,深邃厚重。
“醫生+作家+心理學者”是畢淑敏的公式。有限的生命對於她卻活出了幾倍的人生。而在這背後一定有常人所不知的艱辛與心血。
讀完整本書後我覺得她的文章就像她的個性一般堅強韌性。在她的筆下展現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畫面,優美的詞句在他的筆尖下翩翩起舞,平淡而又高雅,離奇而又生動。
我很喜歡這本書,希望更多的人能夠和我一起來分享這本書。
《畢淑敏散文集》讀後感6
“仰望星空,俯視地下,我發現那種‘地上死去一個人,天上就丟星’的說法,是多麼自作多情。天空的星遠比地上的人要多,就是全地球上的人都死了,星空依然光芒萬丈”初看這句話,會有些感傷。
然而每每當我翻開《星空下的靈魂》時,對於這句話也總會有新的見解。其實,我認為作者的本意並不是讓我們憐憫,而是藉此來告訴大家珍重生命。天空中的繁星不會因一個人的離去而顯得稀疏;地球也不會因一個人的離開而停止自轉;人們也不會因一個人的逝去而放下手中忙碌的工作。正所以,我們更應當珍惜生命,愛惜自我。
我們總是憂鬱,悶悶不樂,也曾所以而頹廢。然而應對周邊的困難與挫折,畢淑敏女士卻是用她那溫潤又不失力度的文字詮釋著她對生命的獨到見解,激發人們的正面能量。
“機遇和成功,其實沒有什麼可神秘的。因為,在每個人的身體裡,都有一顆種子,焦灼的盼望著陽光。至於它到底是一顆什麼種子,在沒有發芽之前,誰也不明白。你的職責就是堅持不懈的給它澆水,保護它不被鳥雀啄食,不因為乾渴而失去生機,不會被人偷走,也不會在你飢腸轆轆的時刻,被你把它炒熟了充飢。”
沒錯,這顆種子叫成功。給自我定一個目標,然後等待著它成熟,也就是安之若素的堅守。堅守,一個複雜而又單調的詞。若是沒有人給予你承諾,你忍心看著歲月流逝而過?可是是一種蒼涼中的無望守候,維繫意志的只是心的一往無前。
也許某天,種子最終發芽,但你卻覺得自我已為了“成功”付出太多東西了。若是如此,我只能說:付出與結果是不成正比的。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講,只要自我是歡樂幸福的,也就足夠了……
畢淑敏女士的散文中,沒有華麗的字眼,但時常能讓人眼前一亮。就好比是一件打了補丁的衣服,不美,確實在。讀畢淑敏女士的散文,總感覺字裡行間都充斥著正面的能量。這或許就像角落中的糖果紙,你細心地將它們從各個塵埃、廢墟中拾起,七拼八湊後,陽光下,它們也能閃耀的如星光般燦爛。
《畢淑敏散文集》讀後感7
拿起這本書,一本書名為我的人生筆記的散文集,我便即將開始瞭解作家畢淑敏的內心世界了。
本以為一個作家,就是整天坐在家裡,奮筆疾書,一天到晚與文字打交道的人,但畢淑敏與我想象中的作家完全相反。她有著豐富多彩的人生經驗,她年輕時曾在藏北高原當了十一年的兵,把青春留在冰川雪嶺之間,她曾揹負武器,紅十字箱,乾糧跋涉在藏北無人區,她曾在寒冰之上,鋪張雨布席地而眠,她有著不平凡的人生。
但她同樣有家庭、兒子、友愛,小時候也害怕見老師。脫下作家的美麗光環,她與萬千女性一樣是一個母親,一個孝順的女兒,賢良的妻子。在下午去開家長會中,畢淑敏將母親去開家長會的心情表現得淋漓盡致。她在去開家長會的路上,心中感到緊張,雖然老師有誇過兒子,但更多是說她的不足之處,畢淑敏寫道:那種時刻,真令人尷尬和難堪。我的自尊心強烈地蜷縮起來,我的頭在老師和其它家長的注視中沉重地垂下
雖然老師不再述說她兒子蘆淼的失誤,但她卻會不停追問,生怕漏掉一點。這是天下母親菜有的複雜心情,明明害怕聽到,卻又想聽到,也希望孩子像一隻光滑的蘋果。她有一顆平凡的心。
畢淑敏的文字之間流露著一種真情,不管是她寫當軍醫,還是關於婚姻和家庭的獨白,每一章節,每一篇,讀完之後都能感應到她所想表達的,文中從沒有直接表達情感的陳述,好像擰一個魔方,跟著思路走,最後拼出一個完整的面。畢淑敏的文章沒有張曉風那麼優美,飽含細膩的情,更多的是簡潔和清晰。
一篇好的文章,是優秀作家心靈性格的一面鏡子,字裡行間映襯出真實的自己,是他們用心最純潔的瓊漿譜寫的。畢淑敏有著不平凡的人生平凡的心,也許是因為這兩點,鑄造出她獨特的寫作風格以及崇高的人生觀。
《畢淑敏散文集》讀後感8
最近看了一本叫畢淑敏散文集。裡面的每一個小故事都與事實相連線,對我有很大的啟迪。雖然每一篇故事的字數不多,也不是很長,但都對我們進行了很好的教育,讓人意味深長,回味無窮。
有的故事教育我們怎樣懂得感恩,有的端正我們認識錯誤的態度,有的就告訴我們怎樣做人其中有幾篇我記得很清楚,印象特別深:青蟲之愛講的是有一個媽媽,她從型特別怕蟲子,對蟲子高度敏感,但有一次她抱著自己的孩子在公園裡玩,小孩從媽媽的頭髮上拿下一個毛毛蟲,放在手上玩。她第一反應就是像以前一樣要昏倒,但因手裡抱著孩子,為了不讓孩子摔倒和受驚嚇,她硬撐著沒有倒下,這是她第一次這麼近觀賞蟲子,也是第一次把蟲子捏在手上。這是愛的力量在支撐著她,愛的力量是無窮的,也是偉大的。
還有一個故事提醒幸福,讓我明白幸福不一定就是得到一大筆錢或是得到什麼貴重的禮物,貧困中相濡以沫的一塊糕餅,患難中心心相印的一個眼神,父親一次粗糙的撫摸這都是千金難買的。幸福啊,像一粒粒綴在舊綢子上的紅寶石,在淒涼中愈發熠熠奪目。幸福有時會同我們開一個玩笑,喬裝打扮而來。機遇、友情、成功、團圓它們都酷似幸福,但它們並不等於幸福。幸福會藉著它們的衣服,嫋嫋婷婷而來,走得近了,揭去帷幔,才發覺它有鋼鐵般的核心。幸福有時會很短暫,不像苦難似的籠罩天空。如果把人生的苦難和幸福分置天平兩端,苦難很大,幸福可能只是一塊小小的礦石,但指標一定會像幸福這邊傾斜,因為它是有生命的黃金。
一篇篇小故事串成一張知識的網,蘊含著深刻的哲理,給人以啟迪。人生在世就要活得愉快、幸福。不要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斤斤計較而鬧得家庭不和睦或工作不愉快。常常提醒自己注意幸福,就像在寒冷的日子裡經常看看太陽,心裡就不知不覺暖洋洋、亮堂堂。
《畢淑敏散文集》讀後感9
真正的堅守,是沒有人給予你任何承諾的,流逝的只是歲月,孑存的只是信念。一種蒼涼中的無望守候,維繫意志的只有心的一往無前。
看到這樣的語句真的沒辦法不摘抄下來。對於一些事物或者人,堅守真的不容易。在不知道付出了很多會不會有收穫的情況下,還能去付出的人真的是不容易的。有人說,愛一個人是最大的賭博,付出很多,卻不知道對方會不會給予回報。可是,愛情就是不計較對方能給予自己多少的啊,難道說愛情還是說停就能停的嗎?在很多的看似是真理的真理的裡面,愛情多半的不成立的,所以這是們最難的必修課。大概是我還是蔽塞的人,所以這樣的句子,老讓我想起愛情。當然也會讓我想起心理學吧,雖然沒有這句話這樣蒼涼,但是也是一直堅守。
不要把黃連掰碎,不要讓它絲絲入扣地嵌入我們的生活。
這句話是真的讓我想明白了很久沒想通的一個問題,所以一下就共鳴了。雖然有些事情,現在還沒辦法坦然的放下,卻也明白了這麼長時間以來的痛苦是怎麼來的。就是因為我把這件事情揉得太碎,每天每時每刻都在想,所以把它嵌入了我的生活,完全的嵌入了。一杯加了磨碎的黃連的葡萄糖,濃度再高,也沒辦法消除那樣的苦味。所以我再消除負面的情緒,再積極樂觀的生活,還是消除不完那樣絲絲入扣的痛苦。它曾經佔據了我全部的生活,甚至讓我不能正常的生活。我終於明白了,只是現在還需要找到消除苦味的辦法,提高葡萄糖的濃度已經不是解決的辦法了。
畢阿姨的書,都是這樣教會我道理的書,不管的<花冠病毒>那樣的小說,還是這本算是散文的書,都是在教會我道理。所以永遠都是真愛。雖然還是看了很久才把這本書看完,但是因為很多內容是我明白的,就沒有摘抄句子了,所以只有2句話是很受教的。
《畢淑敏散文集》讀後感10
窗外,依舊車水馬龍,窗內,我輕輕將這本《畢淑敏散文集》合上,小心翼翼地放回書架。
畢淑敏,一個多麼柔和雅緻的名字,連帶她筆下的文章,也如她的名字、本人一樣,睿智不失柔雅,多思不失理性。沒有太過華麗的點綴,只有將對人生、生活的感悟融進文中,開啟人們的心靈窗戶,於是,在她的筆下,我看見了一位深思的智者。
她的文章,如同春日裡和煦的春風,雜著人生百味,真、善、美,便隱在了這字裡行間中,描繪成燦爛的人生百觀,她曾說:“優等的心,不必華麗,但必須堅固。”她的話,十分樸素,但它所發出的美麗卻是如此的安詳,柔婉,如果一定要給她這本散文集做出評價的話,請允許讓我將它比作一盞上好的人參烏龍茶吧,它清香撲鼻,令人受益無窮,在我的眼中,大多女性作家的文風無非是多愁善感、風花雪月,我不斥責也不認可,而畢淑敏女士的文章,詮釋了世間最美好的愛,我敬佩她所對幸福的感悟:幸福不是金錢,是人世間那些微不足道的所給予你的。
閱遍全書,我最喜歡的便是《讓我們傾聽》,畢淑敏女士捕捉到了生活中一個十分弱小,甚至並沒有很多人注意的美德,便是“傾聽”,她以她娟秀的文筆娓娓道來——傾聽,在他人語速不滿時,你有沒有認真的傾聽呢?她從一個實驗——認真與不認真傾聽帶給他人的感受從而感嘆道:要在相當短暫的時間內,讓別人聽懂了你的話,讓你聽懂了別人的話,並且在兩顆頭腦之間產生碰撞,這就變成了心靈的碰撞,令我深深明白;在你的朋友遭受挫折時,請一定要認真的理解、傾聽你的朋友。
外面忽的下起雨來,打斷了我的思酌,不由自主把視線轉至那本一直在靜默的《畢淑敏散文集》上,我不禁衝著它莞爾一笑:是啊,讓我們一起,去感悟畢淑敏所提倡的“人性的愛撫”吧,讓我們懷著感恩之心,去關愛身邊的那些人!
《畢淑敏散文集》讀後感11
一開啟《畢淑敏散文精選》我就被她那真實、健康、積極向上的話語吸引了。她有一雙會發現的眼睛,每篇散文都切合生活實際,並總能捕捉到一些人們在生活中發現不到的事情,讀的時候,就好似一幅幅生活美景浮現在你的眼前,使你不得不被她那耐人尋味的散文散發出的魅力而抓住眼球,靜心欣賞她的文章。
我最喜歡她的一篇文章——《“我羨慕你”》。“我羨慕你”這句話是出自文章中一位老年婦女的口中。這篇文章主要寫了作者帶兒子去公園玩,碰到了一位老年婦女,這位老太太說她羨慕作者和她兒子的年齡,使作者看到了自己所擁有的財富。
其實,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寶貴的財富,每個人都是幸福的,只不過我們的幸福常常被別人羨慕著,我們應該珍惜自己現在所擁有的一切。
可是,原來幼小無知的我卻總是仰望和羨慕著別人,每次週末,當我在被堆積如山的作業壓著埋頭苦“寫”時,媽媽總是悠閒地躺在沙發上,邊看著有趣的電視,邊喝著香味四溢的綠茶,還時不時地發出幾聲歡快的笑聲,我看著媽媽輕鬆、無憂無慮的安詳樣子,真是羨慕不已,不禁說道;“我羨慕你!”媽媽一臉茫然地望著我,十分詫異:“你羨慕我什麼?我只是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中年婦女。”“你不用寫作業,而且可以看電視,可以幹自己愛做的事情。”我皺著眉頭說。“我還羨慕你呢,可以坐在教室裡上課,可以與同學一起學習、玩耍,可以做老師佈置的作業,而我已經到了中年,只能享受一下電視帶給我的快樂!”媽媽嘆著氣說。我高興起來,原來現在我忙碌的生活也是被別人所羨慕的,我應該好好享受現在生活的每一分、每一秒,無論是怎樣的,都要珍惜,因為別人也在羨慕著我的生活。
這本書裡的每一篇散文都令人得以深思,心靈得以進化,使人能把自己聯絡於文中,樹立正確的觀念,這就是畢淑敏散文的獨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