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光潛《談美》讀後感(通用10篇)

朱光潛《談美》讀後感(通用10篇)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千萬不能認為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談美》讀後感(通用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談美》讀後感1

  在接觸朱光潛先生的《談美》之前,我曾一直認為,“美”正如其字一般,像一個戴著頭飾的美人,讓人一眼方知,這就是美。

  愛美之心,不僅人皆有之,而且自古有之:“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是美人;“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是美景;“蜀酒濃無敵,江魚美可求”是美食……可見,人類自誕生之日起,就從未放棄過對“美”的追求。

  《談美》一書,讓我開始重新思考,究竟什麼是“美”?人們常說: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然而,我們忘記了,美是一種高階情感,不是所有人都具備的,但我們可以在生活中透過不斷訓練,提高我們的審美情趣。這也讓我忽然意識到,人們對“美”的認識也是可以不斷地成長的。

  大語文之魅力

  想到這裡,我的腦海裡突然浮現出一位溫柔的女子——著名主持人董卿。她的美,不止於姣好的容顏,更源於她淵博的學識和涵養。“腹有詩書氣自華”在她身上展現得淋漓盡致。每每,她那攝人心魂的談吐,令我一次又一次臣服於大語文的魔力。

  有人說,語文之美,是對大江東去的嚮往;是對唐詩宋詞的熱愛;是怒髮衝冠的激情;是大漠孤煙的雄渾;是小橋流水的婉約……作為一名語文老師,“美育”是值得學習消化並滲入語文課堂的。正如高爾太說:“美,只是人感受它,它就存在,不被人感受到,它就不存在。”顯然,“美”是一種主觀意識,卻也離不開客觀事物。要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就可以從教會學生欣賞語文的魅力開始。

  品味語言之美

  語文有這樣的魔力,會讓你沉淪在她的柔波,忘情享受字裡行間的美。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品味語言之美是最先要做的。在這一環節,我們常常做的就是帶領學生美讀。古人云: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寫詩也會吟”。例如我在教學統編教材《伯牙鼓琴》時,透過配樂讀、生生互讀、師生合作讀、接龍讀等各種形式,讓學生沉浸在語言文字中,感受小古文語言簡練之美、駢儷對仗之美、音律工整之美……帶領學生從語言美中走來,再向語文美中走去。

  感受意境之美

  朱光潛先生說:“所謂美感經驗,起事不過數在聚精會神之中,我的情趣和物的情趣父王迴流而已。”這就是移情和意境的體驗。在語文課堂中,探尋美的旅程中,我們也該帶領學生感受意境之美,從中更好的理解作者的情感。例如在《伯牙鼓琴》中,我透過不斷提供課外資料,讓學生對這個流傳千古的佳話有更深入的瞭解,為學生更好的體會意境做好鋪墊。課中,學生情不自禁地融入了這個故事,化身為伯牙和子期,深情流露。這樣挖掘文字的意境之美,移情人物,產生情感共鳴,是語文教學的要求,更是學生學習的需求,提升審美的過程。

  體悟情感之美

  朱先生告訴我們,真、善、美構成一個完整的人生。語文的學習就是體悟情感之美的過程。語文的學習就如同在孩子心靈播撒一顆美的種子。不同的文章蘊藏著不同的靈魂,飽含著不同的養分。每一次情感體驗的過程,都在不斷地澆灌這顆美的種子,不斷地薰陶,終會在他們的心靈深處,破土而出,豐盈他們的人生。

  生活中,我們很難成為一個創造美的藝術家,但我們卻可以成為傳遞美的教育者……

  《談美》讀後感2

  朱光潛先生的《談美》寫於1932年4月的倫敦。從十五個方面來論述,有:一、我們對於一棵古松的三種態度——實用的、科學的、美感的。二、“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藝術和實際人生的距離。三、“子非魚,安知魚之樂?”——宇宙的人情化。四、希臘女神的雕像和血色鮮麗的英國姑娘——美感與快感。五、“記得綠羅裙,處處憐芳草”——美感與聯想。六、“靈魂在傑作中的冒險”——考證、批評與欣賞。七、“情人眼底出西施”——美與自然八、“依樣畫葫蘆”——寫實主義和理想主義的錯誤。九、“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藝術與遊戲。十、空中樓閣——創造的想象。十一、“超以象外,得其環中”——創造與情感。十二、“從心所欲,不逾矩”——創造與格律。十三、“不似則失其所以為詩,似則失其所以為我”——創造與模仿。十四、“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天才與靈感。十五、“慢慢走,欣賞啊!”——人生的藝術化。

  在《談美》中,朱光潛先生將一件事物從多方面進行了論證。

  在“一、我們對於一棵古松的三種態度——實用的、科學的、美感的。”中,對於一棵古松,木材商是用商業的心態去看,科學家是用研究的心態去看,而畫家則是用欣賞的心態去看。古松在不同人眼裡映襯了三種效果。從經濟、科學、美感的角度看,就會有不同的感受。美的東西需要人們用審美的眼光和欣賞的心態去看去想,如只講實用,那麼美是最不實用的經驗。但如果說人類歷史生生不息,而真正能觸動你我心靈深處的唯有那些給予美好情感的藝術作品,無處不在深邃的夜空中如同指路的星星閃著光,指引人們的靈魂、淨化人們的思想。

  在“二、‘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藝術和實際人生的距離。”中,藝術是主觀的情趣、感覺,而又有些客觀的控制和設計在其中,太過接近真實容易使人產生功利心,太過主觀也不容易讓人理解,畢竟藝術是給人們欣賞的。所以“當局

  者迷,旁觀者清”是從局中和局外人物的角度進行的闡述。

  在“十五、‘慢慢走,欣賞啊!’——人生的藝術化”結束的段落中,不需多言,讀完此書,更見朱先生對美、對藝術理解的功力。努力向前也不要忘了駐足停下來,看看眼前的風景,品味一下生活。

  從朱光潛先生的《談美》中,我們可以學到看待一件事物要從多方面多角度地看,並且不同的人看待事物的方式和內容也是不同的。看了《談美》,我想,這對我們的生活也有很大的幫助。

  《談美》讀後感3

  開場白中寫道“我堅信情感比理智更重要,要洗刷人心,並非幾句道德家言所可了事,一定要從‘怡情養性’做起,一定要於飽食暖衣、高官厚祿等等之外,別有較高尚、較純潔的企求。要求人心淨化,先要求人生美化”。這不僅於當時那個“危機存亡的年頭”十分必要,於經濟高速瘋長、心靈霧迷津渡的現代也迫切而有益。

  唯有“無所為而為”才有可能成就一番真正的成就。偉大的事業都出於宏遠的眼界和豁達的胸襟,朱光潛也正是用此情懷才成就了這樣一本雖薄、卻厚重,娓娓道來、耐人尋味的美文。

  《談美》首先告訴我們對於同樣一件事物,存在實用的、科學的和美感的三種態度。唯美感的態度是物我兩忘、非功利的目的,且需要保持一定的距離才可。其中,美感中常有移情的作用,“所謂美感經驗,其實不過是在聚精會神之中,我的情趣和物的情趣往復迴流而已”。之後,文章又說明了美感與快感、與聯想,與考證、批評與欣賞,與自然的聯絡與差別;說明了寫實主義和理想主義對美的差別與一致;說明了藝術與遊戲,創造與情感,格律、模仿對於藝術的意義;說明了天才與靈感、汗水與努力對於藝術的作用。

  最後,朱光潛強調,儘管處於正名析理期間,開篇便區別了三種對事物的態度,但其實“完美的人生見於這(實用、科學、美感)三種活動的平均發展”,“每一個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知道生活的人就是藝術家,他的生活就是藝術作品”。讓我們知道,藝術人生其實也可以很近、很親切,與你我息息相關。

  他警醒我們,“世間有兩種人的生活最不藝術,一種是俗人,一種是偽君子。‘俗人’根本就缺乏本色,‘偽君子’則竭力掩蓋本色。——他們都是‘生命的機械化’”。

  “情趣逾豐富,生活也逾美滿,所謂人生的藝術化就是人生的情趣化。”“你是否知道生活,就看你對於許多事物是否能欣賞。在欣賞時人和神仙一樣自由,一樣有福。”借用阿爾卑斯山谷間路上的一個標語牌“慢慢走,欣賞啊”勸告遊人莫錯過眼前美景,朱光潛提醒“贏得了職場,卻輸了人生”的我們,不要成為“這豐富華麗世界中一個了無生趣的囚徒”。我以為,美首先是一種態度,一種心情,一種選擇,其次才是一種原理和方法。

  《談美》讀後感4

  作為一個美學家,作為一部談美的書,朱光潛先生的《談美》一書專心談了美感態度,對美感態度作了深入淺出的闡發。

  朱光潛在書中,把人生態度分為三種:實用的、科學的、美感的。實用態度求的是善,科學態度求的是真,美感態度求的是美。於是,真、善、美構成一個完整的人生。文章層層遞進,從人們看待事物的三種不同態度到藝術與實際人生的距離中讓我們知道美從哪裡來,究竟什麼是美感,明白了什麼是美感之後進而討論美本身,在“美究竟是什麼”的討論中讓我們明白美和自然的關係,讓我們明白了欣賞的道理,朱先生於是換一個方向從討論創造入手,讓我們明白創造本身以及與情感、格律、模仿的關係,進而明白美的特點。該書滲透了朱先生對藝術與人生關係的深刻體悟。正如書中文字:“藝術是情趣的活動,藝術的生活也就是情趣豐富的生活。情趣愈豐富,生活也愈美滿,所謂人生的藝術化就是人生的情趣化。”

  在當今義務教育階段,一切學習都應該自美的體會開始,美育的有效途徑是培養美感的敏銳度,真正的任務在於激發學生審美能力,形成一種判斷力。正如朱光潛的人生觀:人生的藝術化。人生本來就是一種比較廣義的藝術。

  學術界有人指出:“朱光潛對美學的理解可以說是非常之深,他對西方美學的介紹,在《談美》中已經達到了一代大師的化境。下面我們來欣賞一幅西方的美術作品——《向日葵》。

  這是荷蘭畫家凡高的油畫作品,作品以飽滿而純淨的黃色調,展示了畫家內心似乎永遠沸騰著的熱情與活力,那一團團如火焰般的向日葵,不僅散發著秋天的成熟,而且更狂放地表現出畫家對生活的熱烈渴望與頑強追求,那一塊塊灼熱的黃色,不僅融集著自然的光彩,而且宣洩著畫家對生命的盡情體驗與永久激動。畫中的向日葵不是自然的真實寫照,而是畫家生命和精神的自我流露,是他以火一般的熱情為生活高唱的讚歌。

  我們在觀看此畫時,無不為那激動人心的畫面效果而感應,心靈為之震顫,激情也噴薄而出,無不躍躍欲試,共同融入到凡高豐富的主觀感情中去。總之,凡高筆下的向日葵不僅僅是植物,而是帶有原始衝動和熱情的生命體。

  《談美》讀後感5

  讀了朱光潛先生的《談美》,我對美的理解有了更深一層的瞭解。美無處不在,然,小美見諸於表象,大美表跡於人心。

  一個人,其肉身與靈魂一體塑造出外在形象。言行舉止皆是個人內在修養的表徵,靈魂所追求的高度往往折射出個人情操。人擁有樂觀的生活態度以及對於美好生活的追求往往見諸於個人情趣。情趣根源於人生,藝術又是情趣的表現,因而藝術與人生緊密相連。今日所談關於美的言論,與藝術相連,更根植於人生,因為生活本就是一門藝術,而藝術的殿堂正是通向美的雲端。人生的藝術化把“真”、“善”、“美”整合一體,如此這般美便有律可循,繼而引起人的情感活動,並影響個人的現實活動。所以,小美見諸於表象,大美表跡於人心。

  不同於古人吟詩作對大談風月,談美,要求人生美化,進而人心淨化,領略美蘊含的時代思想與情趣。因為美感的世界純粹是意象世界,超乎利害關係而獨立,而偉大的事業都出自於宏偉的眼界和豁達的胸襟,所以把人生看成一門藝術,在創造和欣賞時都抱著只求滿足理想和情趣的心態而不計較利害得失,往往能成就一番大事業。當今社會浮躁之氣可見斑駁,以強硬的態度為達到目的施展“三頭六臂”的人不在話下,而趨功近利往往容易矇蔽人心,這般不能免俗,便與美失之交臂。縱觀世界各國成功人士,志存高遠,眼光獨到,正是以美的眼光剖析事物,多角度欣賞,以美感的態度追求完美,才能有所收穫。

  一個人,不計較實用,所以心中沒有意志和慾念,正因為他不推求關係、條理、因果等,所以做事更能夠放開自我,更偏重於直覺思考。你以為他在天馬行空,其實他在探索更深層的意境。所以在美感的態度中,我們的意志力專在事物本身的形象,心裡活動偏重於直覺,便能更加敏感於善惡、真偽、美醜,真善美也就見諸於此。正如我們看崇山峻嶺,閱世人無數,嘆流年如夢,悔當初所遇,驚羨他鄉林業高樓,醉情古樸茂林觴詠,都如隔岸賞花,陸上觀霧,不受利害關係牽絆,自能以雪亮的眼光窺視所有的物象。所以把美擺在適當的距離之外去看往往能以“無所為而為”的精神去欣賞事物本身的形象,進而品味出它獨特的意義。

  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認為,美的本質在於理念,只有這種理念才是真正的,永恆的美,才是一種具有客觀意義的實在。這種對於美的理解,是滲透進精神層面的定義。時代在變化,人的思想也在隨之改變,而人骨子裡的美感經驗卻是可尋其跡。心裡印著美的意象,吸收物的姿態於自我,便不自覺陶冶了性情。可見,美好事物的不自覺的影響,對於個人修養的培養,是有一定好處的。

  對於美,存著欣賞的心去感受它,需要有考據與批評。腳踏實地地研究事物,自省的同時把事物放在作品之外評判美醜,無所謂雜念,無所謂紛擾,便能更加客觀的領略箇中滋味。而美之中既要有人情又要有物理,雖所愛但不加以慾念,雖不喜不偏以歪理,胸無纖塵,以觀其趣,美儘自得。

  生活盡是美,仰望天空,明月繁星薄雲相輝映;腳踏實地,天時地利人和齊彙集。肉眼可識美,常眼前一亮;心中可識美,便如清泉潤心。小美見諸於表象,大美表跡於人心。所以,以美之心度量所見,發現美,感受美,傳遞美,天下大美。

  《談美》讀後感6

  這其實才是我20xx第一本看完的書,《大設計》是第二本,顯而易見《大設計》更吸引我,所以執拗地要第一後感寫《大設計》。

  對於朱光潛的《談美》,最直觀的感觸是怎麼能夠離開說教的形式去表達。儘管感覺朱光潛本人也是很討厭那種形式的,但是在他的文章中卻都是此般的影子(個人感受),每個我們都好像有點此番傾向似的,由此我想我該如何避免呢?還是說難以避免。

  專業書籍就得專業對待。

  一

  面對事物的三種態度:實用、科學和美感。一為實用。(舉例中他說到女人除了是生小孩的一類意義之外,便尋不出其他意義。P12)(對於持有這種想法的男人,我只能說這種男人除了是生小孩一類的意義之外,也很難尋出其他意義了)【沒錯,耿耿於懷】美感經驗就是形象的直覺,美就是事物呈現形象於直覺時的特質。

  實用的態度以善為最高目的,科學以真為最高目的,美感的態度以美為最高目的(很像p話)。真善美三者俱全才可以算是完全的人。(那可能不存在完全的人吧?)人所以異於其他動物的就是於飲食男女之外還有更高尚的企求,美就是其中之一。(怎麼就不高尚了呢?)美是事物最有價值的一面,美感經驗是人生中最有價值的一面。(哦)只有藝術作品是真正不朽的(沒有什麼是不朽的)

  二

  美要和現實生活有一定距離。不及,容易回到現實世界;遠了,使人難以欣賞。藝術是彌補人生和自然缺陷的。藝術是主觀的,但是它一定要經過幾分客觀化。藝術經過的情感是透過反省的。

  三

  移情作用,移情不一定是美感經驗,但美感經驗常常含有移情作用。移情帶有無意的模仿:(1)物的形象是人的情趣返照(2)人不但移情於物,還要不知不覺模仿物的形象。

  四

  (一)美感要素:(1)目前意象和實際人生有適當距離(2)觀賞時這種意象時,要聚精會神以至於物我兩忘的境界,於無意之中以我的情趣移注於物,以物的姿態移注於我。

  (二)美感與快感的區別:美感與實用活動無關,而快感則起於實際要求的滿足。美感態度不帶意志不帶佔有慾。美感經驗是直覺的而不是反省的。

  五

  美感與聯想。聯想是知覺和想象的基礎,藝術不能離開知覺和想象,就不能離開聯想。

  六

  快感不是美感,聯想不是美感。考證和批評也不是欣賞。批評者分為:1導師地位的2法官地位的3舌人地位的4印象主義批評的。總結:考據不是欣賞,批評不是欣賞,但欣賞不能沒有考據和批評。

  七

  (一)什麼是美?他說的:康德—美感判斷主觀,卻普遍,人心構造相同。黑格爾—美是個別事物上見出概括或理想。托爾斯泰—美的事物含有宗教和道德教訓。他認為:美不完全在外物,也不完全在內心,是心物婚媾後所產生的嬰兒。(這個字真難打)(二)我與物的關係:(1)最簡單的形象的直覺都帶有創造性(2)心靈把混沌的事物綜合成整體的傾向有一個限制,事物也要本來就有可綜合的整體的可能性。(三)美與自然的關係:是美就不自然,是自然就不美。(他想說的就是一定會帶有你的主觀色彩,而你的主觀感受的美就是已經經過你的藝術化了)

  八

  美是常態,醜是變態。(一)自然美可以化為藝術(二)自然醜也可以化為藝術

  九

  欣賞中有創造,創造中有欣賞。藝術起源遊戲說。

  十、十一、十二

  藝術活動心理過程:(一)使用想象(二)有情感(三)受情感飽和的意象是嵌在一種格律裡面的

  十三

  技巧:(一)方法(二)媒介知識【凡是藝術家都須有一半是詩人,一半是匠人】

  十四

  天才是遺傳、環境、個人努力和靈感。靈感的特徵:(一)突如其來(二)不由自主(三)突如其去

  十五

  要嚴肅和豁達同時客觀而言,除去朱光潛的男權思想不談,他的《談美》還是有可取之處的,特別是後半部分,個人覺得還是頗有裨益。最大的優點是引用了許多的例子來證明自己的觀點,且古詩詞等都引用的恰到好處。【從心所欲不逾矩】也是我想達到的一種狀態。

  精則專,泛則濫。總體而言是這樣的,也是我個人需要警惕的。說到美本身,總覺得我們在追求真正的美的路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談美》讀後感7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一座平凡的山,一個看似糊塗不識廬山的詩人,卻就在這種糊塗之中見出了廬山真正的美。蘇軾不似你,你遠望廬山,望廬山之高峻,只說它的路途艱險,難以行走。你遠望廬山,望廬山之富饒,只說它的資源豐富,你更望了廬山之雲的如夢如幻,卻只淺談談你望不見山頂而苦惱。若人人皆是如此,美何在?

  一棵老古松,在伐木者的眼下,砍掉它獲取利益便是它的歸宿。在科學家的眼下,分析,解析它的成分,瞭解它的種類便是它繼續存活的理由和價值。然而終是有像蘇軾這樣的藝術家們,他們靜靜望著這棵樹,不去想它的價值有多大,只是默默欣賞著它的每片葉兒,每段枝條,看它們的美與獨特。他們僅僅是欣賞著這棵樹的美,無所為而為似的看著它,漸漸沉浸在美的世界裡,與樹竟如同合二為一,看著樹的他們,彷彿正在被樹望著。

  而社會如同是大河流水,人不往前遊,就會被生活推著走,於是你自然的將事物的實用性和它對你的意義放在了第一位,又因此而談著這個社會是多麼不公平,更是天天想著錢是多麼可貴,於是,你心如磐石,從外面打不開,從裡面又是無法掙脫束縛,終究是打不開心扉,怎麼能裝得下真、善、美呢?你把實用性放在了第一位,有所為而為的去做每件事,最終卻只是竹籃打水一場空。於是你認了,認了困難是大山,挖不走,也推不動。然而在利益的驅動下,你淡然了,你忘了這座山本應擁有的美麗,而是以仇視的目光望著它,只認為它擋了你的去路,卻忽略了困難背後對你的幫助,你並未用欣賞的眼光去細細品味這座山,自然意識不到它的美,更想不到困難的源頭就是你心中的怨念和對成功極度的渴望,最終錯過了登上山頂,一覽山頂美景,獲得成功的機會,豈不見笑於世人!

  對於成功過分的渴望,對於一件事物給你有所為而為的想法終究會矇蔽你的雙眼,讓你心生浮躁,你敢於嘗試的初衷終被扭曲。於是在看似困難而不困難的境遇之下,你怕了,於是你問路在何方,同時你卻早已被一葉障目而不見泰山。於是這是你急了,思想一片混亂,最終你敗了。也許就缺少那麼一點的心靜,就成功了。在你急問路在何方時,你是否還想起過一路美在何方?也許它早已被你拋在腦後了。

  困難似山卻不是山,只需要你多一點美的眼光,多一點角度的變換,它會化作輕煙。而美似山上的樹,山下的你遠望著山上的樹,是否在那不經意之間,山上的樹正默默望著山下的你。

  《談美》讀後感8

  本以為《談美》會是一本結構鬆散的散文集,卻沒想到朱光潛先生可以把這麼抽象的概念用以類似一篇結構清晰、邏輯嚴謹的論文形式呈現出來,且語言通俗易懂,對初涉美學的讀者來說十分友好,即便如此,卻依然能感受到文字背後作者深厚的美學、文學、歷史和哲學功底。

  朱先生先是用一個簡單的例子——對古松的態度引出了美感的特點,接著指出想要發現美,就必須要和實際的人生保持一定距離,畢竟太熟悉的事物是很難產生美的。之後又對美感與快感進行了區分:美感與實用活動無關,快感則起於實際要求的滿足。接下來還對其他關於美的問題進行了論述。但其實全書最打動我的就是一句話,而這句話回答了困惑我很久的一個問題——人類為什麼需要藝術?朱先生的答案是:“藝術本來就是彌補人生和自然缺陷的。如果藝術的最高目的僅在妙肖人生和自然,我們既已有人生和自然了,又何取乎之藝術呢?”

  不完美是人生的常態,或許就是對不完美的遺憾和對完美的嚮往,讓人類有了一雙發現美的眼睛,總是會對美麗的事物發出讚歎。人不可能永生,但是一幅好畫、一幅好字、一本好書卻可能流傳千百年。人類喜歡音樂書畫、熱愛創作,或許都是為了撫慰不安的靈魂,能在藝術中找到一份平靜,來以此彌補現實生活中的缺憾的方法。“人生本來就是一種較廣義的藝術。每個人的生命就是他自己的作品。這種作品可以是藝術的,也可以不是藝術的。”所以,儘量不要把自己的人生活成無生趣的.牢籠,不要去過度追求快感,慢點走,可能反而會更快活出屬於自己的藝術人生。

  《談美》讀後感9

  最近又重讀了美學大師朱光潛的《談美》一書,跟上次讀起來感覺又有很大不同,收穫良多。這或許正是經典書籍的魅力所在:除了百看不厭,還能讓人每次都有新的感悟。

  《談美》開篇舉例了三種人對一顆古松的不同態度。一位木材商,一位植物學家,一位畫家,三人同時來看一顆古松。三人同時都“知覺”到這一棵古松,可是三人所知覺到的卻是三種不同的東西。木材商難掩商人習性,只用木材價值來審視古松;植物學家知覺的只是一棵葉為針狀,果為球狀,四季常春的顯花植物;畫家卻只管審美,他所知覺到的只是一棵蒼翠勁拔的古樹。

  同樣的一棵古松,它的形象隨觀者的性格和情趣而而變化。各人所見到的形象都是個人自己性格和情趣的觀照。古松的形象一半是天生的,一半也是人為的!極平常的知覺都帶有幾分創造性,極客觀的東西之中都有幾分主觀的成分。

  美也是如此,即便是極客觀存在的美,也要透過審美(主觀)的眼睛才能見到。我不由得想起那句懷才不遇的老話,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再優秀的設計作品也得同樣有眼光的業主才能欣賞和認可呀(笑)。

  說回上面的三種觀點,作者認為分別代表了實用性、科學性和美感性三種截然不同的人生態度。

  先說實用的態度,做人首先要維持生活,既要生活,就要講究如何利用環境。“環境”對於生活有些有益,有些有害,有些不關痛癢。於是我們對於他們就有了愛惡的情感。這就是實用的態度。實用的態度起於實用的知覺,實用的知覺起於經驗。

  科學的態度則不然。它純粹是客觀的,理論的。就是把自己的成見和情感完全丟開,專以“無所為而為”的精神去探索真理。科學的態度源於公式、資料和理論。

  美感經驗就是形象的直覺,美就是事物呈現形象於直覺時的特質。所以美感的態度,是注意力專在事物本身的形象,也就是偏重直覺的心理活動。

  我突然聯想到,書中所說的三種態度這不就是設計裝修中的三方參與者的心理活動嘛。我們不妨將這三種態度代入裝修工作中來看。

  實用性——業主方。

  什麼是實用性呢,具體來說,比如衛生間地磚是否防滑(安全第一)、廚房牆地磚好不好打理(衛生第二)、開關位置合不合理(再也不用石頭剪刀布老虎棒子雞決定誰關燈)、不同位置燈光明暗設定得好不好(起夜開燈晃瞎眼)、門窗開扇方向合不合適、櫥櫃高度會不會影響操作(不下廚理由±1)等等。

  綜合整個裝修週期來講,絕大部分的業主最為關心的還是裝修實不實用,畢竟他們才是房屋的最終的使用者,實用與否決定了他們對裝修工作的蓋棺定論。

  科學性——專案經理。

  天馬行空的設計方案如何實現(還能這樣做?不要錢的嗎),裝修成本和裝修質量該怎麼權衡(缺錢or缺德),施工工藝的選擇與改進等等等等,事無鉅細都需要科學、嚴謹的態度才能做出最為合理的決策。

  美感性——設計師。

  優秀的設計師往往都有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和善於發現美的眼睛,他們專注於建築物本身的形象,往往會先大膽構思一種或幾種最能展現建築美的方案,自我欣賞不能自拔(大霧),再結合業主的要求,從實用性和科學性出發,在滿足實用功能和可行性的基礎上追求整體居家環境的美觀性,從而將家居生活感化,達到功能性、科學性和美感性的和諧統一。(畢竟連政治是妥協的藝術,更何況裝修設計呢)

  我們常說藝術(或者美)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可見只有保持適當的距離和高度,才能產生美感,而在美感方面保持洞察力正是設計師的基本素養。

  所以,在滿足功能和成本要求的情況下,希望業主朋友能夠更多地採納設計師的意見,向光潛先生所說的“不令人俗”的境界再靠近一些。

  《談美》讀後感10

  “人生莫要大汗淋漓埋頭向前,也當時不時停下來,慢慢走,欣賞路兩邊的風景”,因橋樑而入美學,朱光潛老先生的《談美》,當為小玄子的美學第一課。

  01、緣起

  最先知道朱光潛作為美學家是在高中教室的圖書角,教語文的班主任是美學碩士,在教室的窗臺上開闢了圖書角,放置了中外文學(美學)書籍,其中就有朱的著作(具體是哪一本記不清了)。最先注意到《談美》這本書,也是因了朱光潛先生的名號,這本書是先生於1932年(時年35歲,算是人生早期階段)著作的一部談論美學的書籍,書不算厚,197頁,其中講述了中國的古典美,又引用西方美學家的觀點談鑑賞美,讀來不像一般哲學書那般苦澀難懂,也不像一般美學書張口閉口引經據典,非要有厚實的文學基礎才能讀得順心遂意,《談美》這本書就像作者在序言中所說,以一種跟小輩人談話的方式進行,作者說在著書前不需動輒讀十幾本參考書,就以最平常的語言和聊天的方式來聽談論生活中的美,文學中的美,讓從未接觸過理論美學的工科生深深沉浸其中,驚喜於先生的文筆和當中所蘊含的思想。

  02、轉合

  拿到這本書,開啟目錄便被序列一到十五的標題驚豔到了,其中有談論對審美三種不同態度篇樸實如“我們對於一顆古松的三種態度”,也有談論美感和聯想且自帶意境的詩句“記得綠羅裙,處處憐芳草”,也有談論寫實主義和理想主義關係篇目的“依樣畫葫蘆”。不同於理科課本中純屬解釋概念的標題,用樸實命題、古詩、經典名句、俗語做標題,參差不齊的表述形式,視覺上本身就形成了一種美感,借他語以言己意,又是一美!首先要想用他人之語表己之思想,你得理解到他人之語的深刻含義,他人透過這段語言想表達出自己什麼樣的思想,之後你要用自己的情感去理解他人的思想,再將其融為一體並以一種大眾認可為美的形式表現出來,這不就是最簡單的一種美的形成過程嗎?(對標題美的初步看法)

  對於書中的觀點我不是都認可,只針對其中感興趣的幾點,談論一下我的看法,簡單做一下筆記。第一篇談論對美三種態度的末尾的一句話,讓我很受觸動,寫的很有文采,朱自清作的序中也曾提到這句,下面我們簡單來看看這句話。

  “悠悠的過去只是一片漆黑的天空,我們所以還能認識出來這漆黑的天空者,全賴思想家和藝術家所散步的幾點星光。朋友,讓我們珍重這幾點星光!讓我們也努力散步幾點星光去照耀和那過去一般漆黑的未來。”

  這裡看起來很有意思,漆黑的天空代指世間一切未知的混沌狀態,把思想家對於世界的看法和藝術家基於世界現實所創造的藝術看做幾點星光,比喻很是貼切,也說明了我們對世界的認知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是那一點點,後面又說珍惜這些星光,自己也要去散佈星光,這種發掘未知的貢獻精神是我們應當去學習的。但這結論未免又有些絕對,全賴思想家和藝術家概念是否有些縮小化,有以偏概全的嫌疑,或許一切可欣賞可表達者皆可稱為思想家和藝術家。

  我們對美的追求古已有之。原始先民用於做飯的炊具,其上面的花紋令今人都歎為觀止。炊具滿足了為人的基本生存需求提供了輔助,但花紋卻不是必須的,沒有花紋也並不影響人的生存,是否從這一表現中看到原始人對美的追求?按照書中的觀點,這種美是最基礎的物質美,是不需要系列複雜的情感和方法。如果從另一個角度想,先民們看到了美麗的花紋並將其內化使心情愉悅,產生了對這些飾有花紋陶罐的喜歡,由物之美上升到內心情感的愉悅喜愛,或許這已經不是最基礎的物質美了吧。

  接著先生在第一章談論對一棵古松的三種態度,其實是人對美的三種態度,古松是美的載體,單純的談美未免讓人覺得空泛,古松給了美以具體的表現形式,美又是古松的表觀顯現,就像我們的這門課,我們要學結構美學,而橋樑就是載體,我們要在不同的橋樑中去欣賞結構美學。回到文中,作者以木商、植物學家和畫家三種人來表述人在不同狀況下對這棵古松的三種態度,用以表現美的實用性、科學性和藝術性,而不能單純理解為這三種人只能按照自己的職業思維去看這顆古松,如果非要這般解釋也未免太過於武斷。三種人劃分只是以他們的職業為依據,但除去職業外,他們都是一個個體,可以欣賞美的個體,木商在思考這顆古松的價值時未必不會考慮到古松的蒼勁挺拔,未必不知道樹的根枝丫等結構,只是每個人由於自己的生活經驗,在看到一個事物發表意見時最容易從自己生活中得到的先驗知識出發。如果給定美的話題,讓上述的三種人談論這顆古松,三人的看法未必可見高低。這裡我想說,每個人都有欣賞美的眼睛,只是生活的經驗讓人容易從接近當前生活狀態的角度出發,而藝術家恰好是從事藝術審美的工作,他的出發點較之於他人距離美便近了很多。

  第一章篇末,先生提到“許多轟轟烈烈的英雄和每人都過去了,許多轟轟烈烈的成功和失敗也都過去了,只有藝術作品真正是不朽的。”有列舉曹孟德和秦始皇的例子加以說明,其實我是不大認同他的觀點的。曹明德和秦始皇是歷史上真人真事,是人便會有生死,是事便會有始末,歷史的流轉和朝代的更迭使之然。而先生所說的藝術作品則是他們形象和精神的載體,他們肉體早已化為碳水盡歸自然,而他們的事蹟流傳千古給無數人以激勵和警醒,當朝子民的記載讓他們的事蹟得以讓千百年後的我們知曉,感受曹孟德舳艫千里、旌旗蔽空的豪邁氣勢,感受秦始皇一統六國、始制文字、統一度量衡時的雄心與壯志。此般情景因被人記錄而成為“藝術”,我們今人看到再根據自己的經驗想象那年那人那景,借彼之言抒自己的情感,我們便感到了美。所以我們能單純把此段要描述的藝術和歷史割裂開來看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論述了“藝術是主觀的,都是作者情感的流露,但是它一定要經過幾分客觀化”,以此說明藝術和實際人生是有距離的。對於前面的觀點我從未涉足,但對後面藝術和人生的距離有幾點簡單的看法。拿生活中的例子來看,人們經常會喜歡影視作品中扮演“好人”的演員,而討厭其中扮演壞人的演員,這個現象帶有一點移情作用,演員刻畫人物形象很到位,因此我們便將對角色的情感帶入到演員本身,像是藝術對生活的外延。但也有新聞報道觀眾因對扮演壞人角色深惡痛疾而上升到對演員的人身攻擊,這種行為本身已經超出了藝術的範疇,藝術的美已經被生活的帶入所破壞。演員刻畫壞人的形象深入骨髓,說明演員的表演功力深厚,我們欣賞“壞人”的表現來感受表演的魅力,這是一種美的體驗,但當我們把藝術現實生活化後,藝術與現實不再有距離,藝術便被現實生活的基本生存需求和不受控的情感趕出了美的世界。

  03、終

  讀朱先生的《談美》,給我最大的感受是驚奇。在枯燥的理工科學習中偶爾體驗一下文人墨客的情懷,感受詩詞歌賦中的風花雪月,以第三視覺去看哲人的爭辯,豈不妙哉?記得有一章中寫藝術的移情於景,寫到王昌齡的《長信怨》,寫到“奉帚平明金殿開,暫將團扇共徘徊”,寫班婕妤團扇之用意,寫王昌齡又用團扇之意,讀完這一章有一種茅塞頓開的感覺,初中語文老師費九牛二虎之力給你講象徵講抽象,撐著腦袋聽到頭暈暈也沒能明白什麼是象徵什麼是抽象,讀完這段文字,便有“原來是這個樣子啊”的感嘆!不求一本書能讀懂美學,看透美的哲理,但希望能以這本書為起點,拓展自己的閱讀範圍和眼界,能夠在現實生活中體驗書中所寫美學的魅力,讓生活變得不再僅僅是柴米油鹽那麼簡單,即使是僅僅有柴米油鹽也可以有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般的深度,應書中最後一章先生的提議,人生莫要大汗淋漓埋頭向前,也當時不時停下來,慢慢走,欣賞路兩邊的風景!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