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思維”是如何一步步摧毀職場新人的?

“學生思維”是如何一步步摧毀職場新人的?

  “李叫獸”創始人李靖於4月18日宣佈退出百度,百度史上最年輕副總裁僅上任不到2年,便退下歷史舞臺。很多人唏噓不已,曾經的他被百度巨資收購,風光無限,如果卻被“掃地出門”,落得議論紛紛。

  李靖91年生,25歲就成為了百度副總裁。大部分25歲的畢業生,要麼在職場摸爬滾打了兩三年,還只是個基層員工,要麼連大學殘留的青澀勁兒還沒有耗盡,他卻成為了中國搜尋引擎帝國裡呼風喚雨的的高層管理。

  就他離職一事,百度一位員工透露道:“李靖比較突出一點,餐桌吃飯、待人接物像個學生,性格也比較靦腆害羞。”

  不得不說,他有才華,懂戰略,有想法,但還是輸在了學生氣這三個字上。畢竟他當時的年齡也就是應屆碩士畢業生的年紀。他身上的那股學生氣還沒散盡,就被眾人推上了風口浪尖。歸根結底,他還是太年輕,或者說是用“學生思維”在做管理。

  不得不承認,現在的畢業生很多都才能出眾,但就是感覺做事還是不夠穩重,也不敢放手讓他們去做。

  他們足夠勤奮,執行力也很強,可就感覺少了那麼一點兒老練。畢竟年齡這東西帶給人的,肯定不止皺紋和大腹便便。

  因為職場新人往往用學生思維來工作,而思維的轉換恰恰是最難的,因為它不能即教即會,也不能打包傳送。

  也許只有吃過足夠大的虧,走過足夠多的彎路,某一天突然就頓悟了。

  但作為職場新人的你,瞭解一些常見的學生思維誤區,一定能夠更快地進階職場老鳥。

  1.我這麼努力,結果應該不會差吧

  帶著學生思維工作的人,給人的感覺就是明明很努力,卻絲毫體現不出個人價值,進步很慢。想必很多新人都會這麼想:“我盡力就好,結果就隨緣吧。”他們把當年上高考考場自我安慰的絕招,在職場發揮得淋漓精緻。

  很多大人都喜歡對孩子說:“結果不重要,只要盡力了就好。”這句話讓那些曾經跌倒爬起來的人,掉入了另一個深淵,還渾然不自知。

  公司僱傭員工不是為了看員工有多努力,而是你能否為它創造超出你薪資的價值。沒人喜歡做賠本買賣,沒人喜歡看無效的努力。

  職場如戰場,只看結果不看過程。不會再像在學校一樣,每每做砸一件事,一身不吭等著被斥責,最後驚喜地發現居然還有人來安慰。

  能解決問題的員工才是好員工,能做出成績的`員工才會受到青睞。至於怎麼達到目標,從來不是老闆關注的重點。

  走上職場,意味著你再沒有了避風港,錯誤可不止只送你幾個無形的耳光,還有食不果腹的淒涼。

  2. 我只是個實習生,這點工資還不配我加班

  很多實習生總喜歡吐槽,“給我這麼低的工資,還想我天天加班逼到自己過勞死?”不如做好分內工作,直接回家刷抖音和淘寶。

  就像以前在學校時,老師讓我做10頁作業,我絕對不可能做11頁。老師讓我寫一篇800字心得,多寫一個字我都覺得浪費。

  這種學生思維帶來的弊端就是:公司規定了你的價值,你就信以為真了。反過來,你的工作表現又限制了你的實際價值。所以說,這年代99%的事兒都是自找的,怪得不誰。

  公司最先招聘員工時,一定是看能力來定薪水的。作為實習生,在能力還沒有充分展現、經驗匱乏的階段,你得承認自己真的真的真的不值錢。公司培養新人要花時間心血,那都是成本消耗。

  公司有義務培養新人,但不需要一個沒有主動學習精神的人。只有主動出擊,進步才會快,領導才能看到發光發亮的你。

  工資不能定義你的真正價值,你自己才能。

  3. 這家公司呆不久,人際關係算個球

  在學校時,長得帥有人主動撩,成績好有人主動聊,甚至長得高都有人主動搭訕求擰個瓶蓋,感覺高冷的自己每天閃著金光。

  變成職場新人就開始玻璃心,跳槽比變臉還快。反正很快就會跳槽,人際關係還那麼難搞,不如做個安靜的美男子,小日子也能美滋滋。

  這些活在自己世界裡的人吶,總有一天會自己把自己堵死在牆角。都說做人比做事更重要,其實經營好自己的人際關係,何嘗又不是一種更高效的做事。

  在數學領域有一個六度空間理論,也叫做“六度分隔理論”,指的是人最多隻要透過六個人,就能認識全世界任意一個人。

  你永遠都不會知道,你曾認識的某個人,在將來的某一天會不會不經意間,成為你生命中的貴人。

  忽視任何一個可能連結和成長的機會,都會成為以後因為年少無知懶惰,帶來的巨大遺憾。

  其次,那些不懂得溝通藝術的人,也一定不會是個好的合作者,而團隊精神又恰恰是一個公司核心的競爭力所在。

  我們有時候必須承認,即使是最簡單的事情,也不是什麼都能自己辦到。社會分工如此細化,就是要每個人儘可能地最發揮所長,這樣公司運轉才高效。從這個層面來說,人際溝通能力大於做事能力。

  做了20多年學生,學生思維曾經“成就”了懵懵懂無知的我們。但一旦進入職場,它就是致命殺手。因為學生思維,你在職場曾掉過哪些坑?歡迎在留言區評論,分享你的故事。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