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豬變形記讀後感(精選10篇)

小豬變形記讀後感(精選10篇)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總結呢?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後感,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豬變形記讀後感(精選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豬變形記讀後感 篇1

  今天下午,我和媽媽一起讀了繪本《小豬變形記》。

  這本書的主人公是一隻可愛的、粉嘟嘟的小豬。這隻小豬總覺得自己不快樂,於是他就想找點事幹。小豬碰見了長頸鹿,就想做長頸鹿。他做了一對高蹺,踩在上邊,斑馬看見了說他是一隻踩著高蹺的小豬。小豬很生氣,突然又想做斑馬。於是,他用油漆把自己身上刷上了斑馬花紋。大象看見了說他是一隻畫著斑馬花紋的小豬。小豬又想做大象,他找了一根塑膠管子和兩片大樹葉,綁在自己的鼻子和耳朵上。袋鼠看見了說他是一隻綁著塑膠管子的小豬。小豬又想做袋鼠,他找了兩根彈簧綁在自己腳上,鸚鵡看見了說他是一隻綁著彈簧的小豬。小豬突然又想做鸚鵡,他找來羽毛和貝殼給自己做了一對翅膀和一個大鳥嘴。小猴子看見了說他是一隻披著羽毛的小豬,不會飛。小豬一飛就掉進了泥坑,他很煩惱,覺得做什麼都做不好。突然,他聽到了一個聲音:“我就是小豬,我在泥潭裡面打滾,可開心了!”於是,小豬也開始在泥潭裡滾來滾去,他越滾越髒,越滾越開心。最後,他覺得還是做一隻小豬最快樂!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優勢,小豬看到了每種動物的優勢,就羨慕他們,也想做他們。可是,他每一次都做不好,都失敗了,所以他還是不快樂。後來,他學那隻小豬在泥潭裡打滾,才終於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快樂。最後,他覺得還是做自己,最快樂!

  以前,我也羨慕媽媽能穿高跟鞋,能燙頭髮,我也想做媽媽。讀了這本書以後我不再羨慕媽媽了,因為我當小孩可以每天讓媽媽照顧著,還可以寫作業、跳舞、拉琴、玩沙子,也有很多快樂的事情。現在,我也覺得做自己,最快樂!

  小豬變形記讀後感 篇2

  昨天,二(3)班的汪老師給我們帶來了一本有趣的童故事書,名字叫做《小豬變形記》。

  童話故事的主角是一隻成天為自己找不到快樂而不停煩惱的小豬。它總是非常羨慕別的小動物,比如長脖子的長頸鹿可以吃到樹頂上美味的樹葉,長鼻子的大象可以自在地享受噴水的樂趣,而長著強壯小腿的小松鼠可以在樹枝上蹦來蹦去……於是,小豬也變成它們的樣子去體會它們的快樂,但是卻發現這些小動物們也有著自己的煩惱。最後,小豬還是變回了原來的模樣,它發現自己本來就是最快樂的。

  這個非常有趣的童話故事告訴我們一個深刻的道理: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不能一味地盯著別人的.長處,而忽略了自己的優點。我覺得要善於發現自己的優點、尋找自己的快樂才可以讓自己真正地快樂起來。

  小豬變形記讀後感 篇3

  今天下午我們小梅花班迎來了一位特殊的客人,你們猜她是誰?還是讓我來告訴你們吧!

  原來是陳宏霖的媽媽來給我們小梅花講故事了!她給我們帶來的是《小豬變形記》。

  我非常喜歡聽她講故事,因為她和我們宋老師講的都非常好,感情豐富,一會是小豬,一會是長頸鹿,一會又變成了斑馬,……這個故事講的是小豬非常羨慕其他動物。所以它踩著高蹺變成了長頸鹿。他對斑馬說:“瞧,我是一隻了不起的長頸鹿。”可是話音剛落,他就撲通摔倒了。

  接著他又回家把顏料塗了全身,又變成了斑馬,他又去給大象炫耀了,大象一下子就識破了他的詭計,用長鼻子吸了很多水給他一洗澡,顏料都消失了。他回到家又經過改裝,用大樹葉當耳朵,用長長的管子來當他的鼻子。可是因為一個“阿嚏”“鼻子”竟然掉在地上了。接著又找了兩個彈簧綁在了腳上,又去學袋鼠跳了,這次他一跳,竟然把他都掛在了樹上。

  看見小鳥在天上飛,他又想變成小鳥了。這次他有沒有飛起來,“撲通”他掉在了泥土裡。他在泥土裡打著滾兒,快樂極了!這時他想:還是做自己,最幸福!

  所以,我們不能事事學人家,自己要有自己的特點,要做獨一無二的我!

  小豬變形記讀後感 篇4

  《小豬變形記》是一本繪本書。它向我們講述一隻小豬突然覺得一點意思也沒有,它就想體驗別的動物那有趣的生活。於是,他滿腦子奇異的`想象,然後用各種辦法模仿長頸鹿、斑馬、袋鼠、小鳥等動物。但遺憾的是,這些創舉都以失敗告終。正當小豬被一連串失敗打擊得失去信心時,它又受到另一頭豬啟發,找到了真正屬於豬的樂趣。這本書利用一種奇妙的方式為我們展示了一隻豬“認識自我、認識他人”的過程。

  這本書與其說是一本兒童讀物,不如說是一本哲學書。它透過孩子的視角,用最簡單易懂的方法告訴我們一個深刻的哲學道理:學別人很累,做自己最幸福,最快樂!

  小豬和我們的學生多象!他們成長的世界正在變化著,一切正目不暇接的在眼前湧過,這個時候我們應該告訴學生作自己,是我們認識世界中重要的一步,小豬最終發現作自己最快樂,我們要正確認識自己,評價自己。

  小豬變形記讀後感 篇5

  讀了這一篇好玩的故事,我想象中的那隻小豬可不是現在這樣,我想它是很快樂的。

  我看到題目就很羨慕這隻小豬,可是翻開書才知道這隻小豬是隻無聊的小豬,最後卻找到了快樂。不過這篇文章也很意思,小豬變來變去,最後還是變回了它自己。我知道當別人不如當自己好,自己有自己的樂趣,別人有別人的樂趣。小豬有它自己的'快樂,我很羨慕它說的一句話:“做自己最幸福。”因為自己是最幸福的,做了別人,你的生活就會有所改變。

  我們應該向斑馬他們學習,因為他們不想做別人,只想做自己,做自己是最幸福的。

  小豬變形記讀後感 篇6

  《小豬變形記》是一本很好看的故事書,它講的是一隻可愛的小豬,當它覺得煩惱無聊的時候,它想辦法去尋找快樂。當它看見一隻長頸鹿的時候,很羨慕它一伸長脖子就能吃到樹上的葉子,於是就回家做了一對高蹺,踩上高蹺想把自己變得像長頸鹿一樣高。做長頸鹿失敗以後,它也不灰心,又快樂的去扮演斑馬、大象、袋鼠、還有鸚鵡,它想盡了各種辦法,但最後都不成功。為什麼呢,因為它發現還是做小豬比較快樂,做小豬可以在泥巴里打滾,滾得越髒心裡越快樂。

  我覺得這隻小豬很勇敢,它會想辦法去尋找快樂,不管別人怎麼嘲笑它,它也不灰心。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不用刻意去模仿別人做自己才是最快樂的。

  也許這隻小豬接下來還想變成猴子、兔子、小熊、孔雀……也許還想變成我們人類呢!

  小豬變形記讀後感 篇7

  從小就喜歡閱讀各類書籍,而在工作後,因為自己的職業是一名幼兒教師,每天和孩子們在一起,在五年前我開始喜歡上了繪本,喜歡上了小小圖畫書中,所蘊含的大道理。每每出門逛街,總是會到書店扎一腳,首選的閱讀書類也有“懸疑”變成了“兒童讀物”。在和孩子們的相處中,每當輪到我帶班,我也會從文庫找很多繪本的ppt來跟我的娃娃們一起分享。

  今天我跟孩子們分享了一個新的繪本故事《小豬變形記》。這本繪本講述了一頭小豬因為覺得生活很沒意思,就想體驗其他動物的有趣生活。於是,它開啟了自己的奇妙想象之旅,用盡各種方法“變身”長頸鹿、斑馬、小鳥、袋鼠等小動物,但遺憾的是它卻一直沒能變身成功,反而變得更加不快樂,絞盡腦汁的一番行動之後,它還是體會到了當一隻豬,在泥潭裡打滾時,自己是最快樂、最自由的。

  這雖然只是一本簡單的兒童讀物,但卻告訴了我們一個大道理,每當看到這種繪本,都會讓我覺得生活美好,滿滿的都是正能量,這可能也是我喜歡各種繪本的原因吧!我們現在的生活或許很忙碌,幼兒園的教育或許很繁瑣,雖然自信,有時候也會覺得是不是可以模仿一下別人,但我一直堅持的就是做自己,做最快樂的自己,堅持自我,保持自我,正確認識自己、評價自己。這樣,我們才能擁有孩子般簡單、快樂、幸福,滿滿正能量的人生。

  願我愛的人和愛我的人,認識我、不認識我的人,都可以做最快樂、最幸福的自己,願每天都生活在滿滿的正能量中!

  小豬變形記讀後感 篇8

  今天看了“小豬變形記”這本書。它向我們講述的是:小豬總覺得自己不幸福,一會兒裝扮成長頸鹿,一會兒裝扮成斑馬,一會兒裝扮成鸚鵡……但最後,小豬被一連串失敗打擊,它受另一頭多豬啟發,找到了真正屬於豬的樂趣。

  這個非常有趣的童話故事告訴我們一個深刻的道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不能只看別人的長處,也不能拿自己的缺點和別人的長處去比較。做自己,最幸福!

  小豬變形記讀後感 篇9

  近日讀了《小豬變形記》,讀完之後讓我眼前一亮,感觸頗深。當我第一次聽到繪本課這個名詞時,我心裡很納悶,不瞭解它是怎樣的模式以怎樣的方式給學生進行授課。透過張老師的講解和上網查閱資料終於對繪本課有了初步的認識和了解。繪本教學要求教師利用繪本材料,用講故事的方式來完成教學目標的過程。繪本課不等同於看圖說話可,它培養的是孩子多方面的能力。這節課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在課的開始,老師能營造輕鬆的氛圍,引領孩子走進繪本。孩子們帶著好奇進入了一個好玩的故事。

  小豬變形記,小豬會變成什麼呢?為什麼要變形呢?故事永遠讓孩子懷著無限的猜想和期待。這到底是一個怎樣的故事呢?畫面出現了長頸鹿。長頸鹿和小豬的故事有什麼聯絡嗎?這時,老師把注意點集中在小豬的身上。看看小豬的表情,他想幹什麼呢?這裡教師很巧妙的引出課題。緊接著教師又出示了一幅小豬學習長頸鹿變高的圖片,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接下來是一張小豬摔倒的圖片當學生看到圖片時不禁哈哈大笑,老師趁機讓學生思考能用哪些詞來形容小豬摔跤的樣子,因為學生感興趣喜歡這些圖片所以孩子們會很主動的去思考老師所提出的問題,課堂氣氛輕鬆而愉悅。在觀看圖片的同時教師還加入了適當的文字來闡述圖片的內容,在讀文字時老師有意識的讓學生分角色朗讀,體會圖片的內容

  就這樣,小豬碰見了大象,碰見了斑馬,碰見了袋鼠,碰見了鸚鵡。每看到一個動物,小豬都會有一個好主意,用各種各樣的材料努力象他們一樣。可是每次都出現一些滑稽可笑的結局,最後是從一棵樹上掉到泥潭裡。小豬終於經過這樣一種尋找快樂的旅行後,知道自己真正的快樂是什麼了。最後揭示了本課的主題,同時也教會了學生做人的道理——做自己,最快樂。

  在這樣的繪本課堂裡,從這個故事中,孩子們也一定明白了不少做人的道理:樂觀的生活態度,遇到困難要積極動腦,要學會與他人團結合作等等。繪本故事,在趣味中,在無意中慢慢地給孩子們滲入為人處事的道理,感動著他們,教育著他們!

  小豬變形記讀後感 篇10

  《小豬變形記》內容概要:小豬總覺得自己不幸福,認為做小豬很無聊。於是,他一會兒裝扮成長頸鹿,一會兒裝扮成斑馬,一會兒裝扮成鸚鵡……由此,他也遭遇了許多滑稽有趣、荒誕搞笑的事情。但最後,他還是想做一隻快樂的小豬。小豬懂得了:做自己,最幸福。為什麼呢?快去問小豬吧……

  一天小豬看見長頸鹿在吃樹葉,他想到了一個好主意,小豬做了兩個高翹板,他踩在高蹺板上去散步,斑馬看見了說小豬是踩著高蹺板的笨豬,小豬聽了很不高興。

  小豬又想到了一個好主意,他拿起斑馬漆,刷在自己身上去散步,大象看見了說小豬是刷著斑馬漆的笨豬,小豬聽了很不高興。

  小豬又想到了一個好主意,他拿起兩片大樹葉綁在自己的耳朵上,又拿起塑膠管綁在自己的鼻子上,出來散步,小豬碰見了袋鼠,小豬打一噴嚏,塑膠關掉了,小豬很不開心。

  小豬又看到了一個好主意,他找來兩個大彈簧,綁在腳上去散步,鸚鵡看見了說小豬是帶著彈簧的豬,小豬聽了很不開心。

  小豬又想到了一個好主意,他用腳把羽毛粘在胳膊上,去散步,鸚鵡說小豬是不會飛的,小豬不相信就試了試,小豬剛一飛就掉進了泥巴坑裡,小豬覺得一點也不好玩,另一隻小豬看見了說:“誰說這不好玩,可好玩了,你不信試一試。”小豬試了試真好玩。

  看了這個故事,我懂得了一個道理:做自己最幸福!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優勢,看到別人的長處不一定就適合自己,不要盲目去模仿,要不就會像小豬一樣在別人面前出盡了洋相。也不能羨慕別人,還是做自己最快樂!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