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空間站第二次太空授課觀後感範文

中國空間站第二次太空授課觀後感範文

  看完一部作品以後,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吧,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觀後感了。現在你是否對觀後感一籌莫展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國空間站第二次太空授課觀後感範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天宮”是我國自主研發的一座空間站。你還別說,“天宮”這個名字可不是隨便定的,那裡面如一座宮殿,樣樣俱全。

  空間站是一個可供宇航員短期住宿,並可以做各種太空研究和實驗的“太空酒店式實驗室”。那為什麼要修建空間站呢?空間站可以測試未來可能用於太空飛行的各種技術裝置。還能獲得“失重”環境——這種在地面上難以長時間獲得的特別環境。但是往返一次太空成本相當高,能一次在太空中多待些時間,能在降低成本的同時提高工作效率。所以這樣一個功能全面,又能讓宇航員住久一些的地方就誕生了。

  首先,我們先來介紹我們“宮殿”的規劃。

  天和核心艙就是宮殿的臥室,主要供宇航員們居住。貨運和載人飛船就如地上的`車輛一般,用來運送貨物和人員。問天實驗艙和夢天實驗艙目前還暫未完工,它們就是“宮殿”中的研發實驗室,用於各種太空實驗和科研工作。

  太空中會面臨各種可想而知的危險,其中的威脅來自於我們熟知的太陽。眾所周知,太陽是地球生物賴以生存的依靠,它提供源源不絕的各種能量,滋養萬物生長。但是它釋放的X射線和伽馬射線都是非常致命的,這兩種射線能輕易穿透你的皮膚,破壞身體所有細胞。那我們在地球上為什麼可以天天曬太陽呢?那是因為,地球的磁場和大氣層把它們反射或者吸收了。空間站架設的位置必須考慮這個安全因素。國際上一般選擇了在距地面1000公里的位置,我們的“天宮”,為了程度的安全,架設在距地面400公里的位置。這樣既能獲得地球磁場的保護,也能獲得大氣層的保護,一舉兩得。

  古時的天宮,據說在雲端,那裡住著各路神仙,虛無縹緲,看不見摸不著。今時的“天宮”住著許多宇航員和科學家,他們在高高的天上為中國的太空科技進步,不斷努力,讓我們不再依賴國外技術,在俯瞰地球的同時也能真正放眼整個宇宙,對太空的瞭解不斷深入。

  所以,我們的“天宮”真是名副其實的空中宮殿啊!或許這就是“天宮”之名的由來和美好寓意吧。

  “天宮”之門已經開啟,騰雲駕霧,遨遊太空,未來可期!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