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論讀後感範文(通用15篇)
資本論讀後感範文(通用15篇)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你想知道讀後感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資本論讀後感範文(通用1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資本論讀後感 篇1
曾經在大學圖書館看到整套資本論,落滿了灰塵,找了一本簡易讀本。擦掉灰塵,坐在圖書館書桌上粗略讀過。
讀馬克思資本論,其中主要一個基本理論就是剩餘價值路,這也是馬克思在十九世紀原創理論。剩餘價值理論在政治經濟學中也有詳細闡述,也包括馬克思對商品經濟的定義,資本主義本質的闡述等。
剩餘價值理論是馬克思政治經濟學主要內容之一,也就是說,剩餘價值是僱傭工人在生產過程中創造被資本家無償佔有的超過勞動力價值的那部分價值,也就是剩餘價值。
一百多年前,馬克思提出剩餘價值論,馬克思認為,勞動分為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並把剩餘價值分為絕對剩餘價值和相對剩餘價值。
馬克思對剩餘價值理論進行了詳細闡述,也可以在政治經濟學相關書籍中讀到剩餘價值理論的有關闡述,很抽象。
舉個例子,剩餘價值就是資本家所佔有的那部分,比如工人用生產勞動工具創造了10元的產品,但是資本家只給了工人7元工資,剩下3元被資本家無償佔有,這就是剩餘價值。
剩餘價值理論的基礎是勞動價值論,馬克思這個理論本質上是尊重勞動和人的勞動產品,體現了以人為本。
馬克思以19世紀英國為研究物件,透過人與人之間生產與分配關係的研究,對勞動者貢獻和應得利益做了分析,奠定了馬克思剩餘價值論的理論基礎。剩餘價值理論是研究人與人的生產和分配關係的社會科學,必然也會隨著社會經濟關係發展而逐步發展。
馬克思認為,資本在發展過程中,形成了三種資本,即:產業資本、商業資本、借貸資本。剩餘價值要在生產中創造出來,在流透過程中才能實現,透過資本迴圈和週轉,實現剩餘價值,剩餘價值一部分轉為投資,成為資本積累,實現擴大再生產。
資本家僱傭勞動工人,做兩種勞動,一部分工作時間用來償還資本家所支付的工資,這一部分勞動,馬克思稱為必要勞動,勞動者繼續工作,生產出的利潤被資本家無償佔有,這部分稱為資本家剩餘價值。
剩餘價值理論是馬克思政治經濟學的核心概念,馬克思認為,資本主義生產實質就是剩餘價值生產。讀這部分內容非常抽象,但也可以更好地理解馬克思對於剩餘價值的闡述。
資本論讀後感 篇2
資本論中詮釋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資本家和工人之間關係的本質是什麼?以及產生這樣關係的深刻歷史原因。放在當下的社會現實,資本的生長繁榮也同樣具有一定啟示意義。紀錄片《華爾街》中有一句話提到資本的力量:人類需要休息放鬆,然而金錢永不眠。資本自身所蘊含的無盡能量,讓一代代的淘金客們費盡心機想要駕馭這種令人沉迷的魔力。顯而易見,大多數人終究被金錢所反噬,唯有極少數的倖存者找到了資本的密碼。
如何實現貨幣到商品再到貨幣(G—W—G)為賣而買的飛越?而不是日復一日的走商品貨幣再到商品(W—G—W)為買而賣的低層次被動的行為模式。出賣勞動時間賺取勞動報酬,進而再次消費得到滿足的惡性迴圈,始終要投入自己的時間去換取有限的幾乎是一刀切的報酬,並且會遭受剩餘價值的剝削。兩種迴圈切換唯一不同的在於W的性質,看其屬於消費品或是投資品,某種意義上W的屬性決定了G的長遠價值。
減少不必要的消費性商品的購買,提升貨幣G的未來現金流,如此才可實現貨幣滾雪球般增長。投資就是一個G—G‘的貨幣增長模式,也是效率最高門檻最低卻成功率極低的商業行為。
跟從事任何行業一樣,站在金字塔頂尖的人物需要的不僅僅是全力以赴那麼簡單,還需要機遇與運氣的不可控成分。然而能否登頂這樣的結果並不重要,重要的在這個過程中能否做到超脫物外,不計成本和時間瀟灑的沉浸在其中。
如同偉大的革命導師馬克思一般,在他生命中40年的光陰裡縱然窮困潦倒,艱難度日,但為了揭秘資本主義社會中資本和勞動的關係,他站在人類社會全域性的角度透過表面現象看到了資本主義社會的內在執行機制及其現有生產力主導下的赤裸裸的生產關係。帶著這樣偉大使命,馬克思終於寫出了揭示資本主義社會發展規律的著名著作《資本論》。
社會便是如此殘酷,狂熱沉迷之徒終將會被沉靜強大的個體碾壓。試著想象一下亞馬遜森林裡潛伏數天的巨蟒吞食獵物的耐心與不留餘地,作為自然的一部分,人類社會遵循著這樣的規律。
資本論讀後感 篇3
一次偶然,我發現了《資本論》這本書,於是我便把它買了回來。我喜歡讀著實體書的感覺,多讀點書總沒有什麼壞處。
兩週之後,我把它大致讀完了,感覺這本書不適合在這樣寒冷的季節裡研讀。其間一些黑暗面的描述真的可以讓人不寒而慄。儘管如此,我還是從中學到了不少東西,起碼知道了,原來錢可以是那麼複雜的東西!以後的幾天,我一直試圖把我從它那裡得到的知識整理出來,好讓自己的頭腦中有個比較直觀、清晰的印象,便於記憶和思考。我不打算專業研究資本和經濟,所以只要有個印象就足夠了。從《資本論》裡,我似乎可以看出一個古怪的植物狀社會體系來。這個體系的頂端是些厚厚的葉子,遮蔽了所有的陽光和清新的空氣,投下無盡的陰影在根部。佔整個體系絕大部分的根盤在深深的泥漿中,拼命地吸收可供系統利用水分和養料,透過枝杆送至葉片上,而葉片將它們幾乎全部用於再生產,於是植物體便不斷長大。
無需解釋,根代表的就是廣大的勞動人民,他們不停地把各種自然資源轉化成社會財富,透過市場交換或租金——枝或杆,財富最終落到資本家——葉子——的手裡,財富變成了資本,被重新投入再生產過程。為了吸取更多的養料和水分,根只有往地下越扎越深;葉子要得到充分的陽光和空氣,也只好拼命向上伸展;枝杆亦隨之長粗,變長。原本小小的醜陋植物逐漸成為一棵棵參天大樹!植物不能沒有根也不能沒有葉,社會不能失去上層的資本階級,更不能失去下層勞動大眾。問題在於,植物是一體的而人不是,由人構成的社會不可能像植物那樣安靜地生長。社會要發展,方向是平等,但照這種模式下去是行不通的!差距只能越拉越大。
怎麼辦?不知道。
資本論讀後感 篇4
最近讀了資本論縮譯版的第一卷。資本論在中國的地位不言而喻。偶然間聽別人說一個共產黨員沒有讀過資本論還叫共產黨員嗎,而且資本論最好是看德文版的,因為德文——英文——中文,這當中有著大量精髓的流失,並且翻譯學家或多或少都加入了自己的見解。但是鑑於本人能力與精力有限,也不必像老夫子那樣求甚解,所以選擇了一本中文縮譯版。
其中幾點令我印象頗深。
工作日有一個最高極限。這個最高極限取決於兩個方面。第一是生理界限:工人每天必須有一部分時間用來休息、睡覺、吃飯、盥洗、穿衣等,以滿足身體的其他需要;第二是道德的界限,既社會界限。工人必須有一定的學習文化、照顧家庭以及參加社會活動的時間,以滿足精神的和社會的需要。
但機器消滅了工作日的一切道德界限和自然界限。機器本來是縮短勞動時間的最有利手段,但在此時,卻成了延長工人勞動時間的最可靠手段。
計時工資是用直接的勞動持續時間來計算;計件工資用間接透過一定時間內生產的產品的數量來計算。其中計件工資是資本家剋扣工資和進行欺詐的最豐富的源泉,是資本家最適合資本家剝削工人的工資形式。
不可否認,資本論是站在無產者的角度上的。亞當斯密,凱恩斯,馬爾薩斯等經濟學家則站在資本家角度上的。而且當代的資本主義國家也透過各種手段:國家宏觀調控,社會福利系統來弱化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
現在你存在以下問題嗎?你的工作日超過了生理界限+道德界限的時間嗎?你的工資形式是計件工資嗎?
中國不是資本主義國家,但貧富差距越來越大究竟為何?資本主義社會是這樣的,那社會主義社會又是怎樣的?沒有讀過《國富論》不懂資本主義,沒有讀過《資本論》不懂社會主義。看來對於《資本論》後兩卷還是要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資本論讀後感 篇5
《資本論》是很“大”很“深”的書籍,我買的是編譯局為紀念馬克思誕辰200週年的書籍,很晦澀,坦白來講,看到17章,跟自己內心連結極少,閱讀的體驗感也挺差的。當初想去看經濟學的書籍,本來選的是曼昆的《經濟學原理》,後來覺得資本是個很大,很有意思的東西,很有格局和氣象。所以想以“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氣勢讀讀看。
讀下來總體的感悟是:一是會讓自己比較理性地去看待商品和貨幣,勞動和資本。其實所有公司裡員工和老闆的關係都是資本主義僱傭勞動的剝削關係的,無法否認。
二是會讓我有危機感,資本的原始積累過程從來都是血腥和殘忍的,財富的遊戲也是:零和遊戲”,看到這些事情的本質後,我看待人生沒有之前那麼地美好,“落後,就要捱打“;一個農民家庭出來的孩子,一出生就是註定要努力奮鬥的,而且是要付出很大很大努力。這是我們降落到這個家時的“前業“,也可以稱之為命。在這個點上不分男,女的,可能有人覺得女孩子嫁個有錢的老公一輩子衣食無憂就行了,這個是比較淺層的想法,女孩子在年輕的時候是有好皮囊,可以因此獲得男人的讚美,可以獲得男人的愛,以為可以獲得男人的一切。
這個想法會讓女人受很多苦,青春韶華易逝。馬斯諾5個層次的需求裡面講到:友情,愛情,性親密是基於安全需求和生理需求上的,這也展示:愛情的不穩定性。其實生命本來就是無常的,而在所有無常中我們能夠把握的有常就是持續性地奮鬥,不管外面驚濤大浪,還是身居高位,我還是默默堅守我心裡那一塊,這是保底的策略。把自己的人生託付給其他人,不管是父母,還是愛人,都是對自己生命的浪費,對他人生命的不負責任。
資本論讀後感 篇6
我今日下午看了《資本論》,感觸也是比較多的,他主要的特點是彙集了各家之所長,再加上他理解的東西,透過學習,給我的理解帶來了幫助。
一、勞動價值論
(1)價值:它是商品的社會屬性,它是不同商品進行交換的比例的基礎,它反映了商品生產者之間的社會關係,商品的價值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勞動量決定的。作者從商品入手,闡述了價值,他認為商品一方面滿足了自己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做為交換商品的籌碼,等價交換其他所需要的東西。他還分析了價值的形式和貨幣,認為從他的交換形式是從個別的偶然現象到一般的價值形式,而它的最高形式就是貨幣,貨幣可以使商品流通更加便捷,更加直接,它表明社會生產的不同階段。
(2)剩餘價值隨著技術、勞動力和工具的發展人們製造商品已經滿足自己的生活,還有剩餘的商品可以換成貨幣,貨幣積蓄到一定數量的時候就形成了資本。資本是從勞動力、合作分工、工具的革新等等來的,他說增加剩餘價值可以有兩種方法,就是延長工作時間和縮短必要的勞動時間,但是從現在的角度來看,延長工作時間的方法已經不適合了,現在國家的勞動時間已經規範化,但是我們資本家可以提高勞動者的效率,來榨取他們的剩餘價值,還可以用工具革新,新的生產方式、管理組織形式、提高勞動者的素質等等來提高工人們的勞動效率。
(3)資本的積累資本積累就是把一部分剩餘價值轉化為資本,它不是滿足資本家自己的嗜慾,他是為了投入資本來賺更多的錢,投入新的生產,剩餘價值可以分為生產資料和可變資本,不是像《國富論》把剩餘價值都可以轉化為可變的資本。
資本的積累造成階級兩極分化的社會現象,一方造成生產過剩,另一方則造成生存的壓力,他說:“對直接生產者的剝奪,是用最殘酷無情的野蠻手段,在最下流,最卑鄙和最瘋狂的貪慾的趨勢下完成的。”可見他對資本家深惡痛絕,但是我們為這本書是為資本家寫的,對資本家怎樣剝削工人有指導作用。
二、社會總資本的再生產學說
他主要對社會總資本的再生產進行分析,將社會生產分為:生產資料的生產和和消費品的生產,他認為全部商品的價值總量是同價格總量相符的,然後價值(社會的)可以變為價格(個別的),這要經過一個相當複雜的過程。
三、關於地租
由於土地資源有限,大多數土地由少部分人佔有,所以土地資源面對工業化浪潮也是十分重要的一項,現在農民把一部分工資交給資產階級,自己卻當一個田戶,這是小塊土地所有制佔統治地位的`國家的穀物價格低於市場價格所造成的,在資產階級社會制度下,小塊土地所有制,不斷的衰退,它排斥了勞動生產力的發展、勞動的社會形式、資本社會的積聚和大規模的畜牧和科學的不斷擴大等等。
他的著作指導著我們社會主義國家的道路,也為我們公民指導著我們自我價值實現的目的。
資本論讀後感 篇7
沒有讀過資本論之前,只知資本主義終將走向消亡,共產主義必將取得勝利,而不知為何如此。沒讀過資本論之前,對資本主義社會的運作只知剝削的存在,而不知統治階級的資本家是如何進行剝削的。
馬克思的《資本論》給我打開了一扇窗,透過這扇窗,可以看到資本的過去,現在和未來,看到資本運作的齷齪,卑鄙,骯髒與可悲,看到共產主義的信仰的神聖,純潔與科學。
在《資本論》(第一卷)中,從商品和貨幣的概念與關係開始,講到資本與貨幣的轉化,講到剩餘價值的概念以及資本家是如何利用剩餘來剝削無產階級,講到協作,大工業,工資,生產力的提升,最終以嚴密的邏輯推導,說明資本主義由於自身的矛盾性,否定的否定,終將走向消亡被共產主義所替代,共產主義終將勝利。
資本主義社會的運作充滿著工人與資本家的鬥爭,資本家處心積慮剝削工人的剩餘價值,工人認識到這一點之後,聯合起來對抗資本家,限制工作時長,資本家又採用增大勞動強度的方法來榨取工人的剩餘價值,在限制工作時長,以勞動成果來評估工人勞動價值時,工人又不得不高強度工作,以不斷獲得更多的生活資料,在工人進行高強度工作獲得更多生活資料的同時,資本家又能從中免費分得一份,無論工人如何工作,剩餘價值不得不流入資本家的資本積累中,資本家資本日益擴大,從而主導了工人的生活,在將工人畸形化後,在用工荒時大量僱傭閒置工人,在正常時期,僱傭少量工人或僱傭工人妻兒等廉價勞動力,而失去工作的工人由於自身的限制(畸形化),沒有獨立生產的能力,被資本家以低廉的“救濟金”“放養”在社會上,從而實現資本家資本的不斷擴大。
資本家利用工資掩蓋了自己剝削的本質,隨著勞動生產力的提高,在發達資本主義地區的剝削更加嚴重,雖然工人的生活水平在顯式的提高,但是對於不平等的程度來說,這種工人與資本家之間的生活水平差距越來越大,而資本家的資本積累是私有的,所以勢必造成社會的崩潰,無產階級要聯合起來,對抗少數的幾個資本家。資本家依賴於無產階級,又在對抗無產階級,資產階級在渡過青少年時期,步入成年,即將進入中年,最終走向消亡。而現金資本主義發達國家做的,無非是減弱這種“年齡”上的增長,大把吞嚥“保健品”來減弱這種趨勢。歷史的經驗一再告訴我們,歷史的趨勢是不可逆轉,任何對抗歷史趨勢的行為都將付出血的代價。
書中向我們闡述,資本主義的發展是以破壞自然及人類的可持續來進行,榨取工人剩餘價值,不惜縮短工人壽命,健康,破壞原始資源源泉,強迫私有生產個體或被迫走向無產階級或加入資本家陣營,這與人類生來嚮往的自由是不符的,高歌自由的資本主義下隱藏著的是強迫與奴役,更可怕的是,這種強迫和奴役是自願的,自願知曉被壓迫,被剝削,還是不得不去選擇。
共產主義的必將依託高科技革命,科學文化的覺醒,當勞動不再是人類用來生存而出賣的物件,當勞動不再是套在人類身上的枷鎖,當勞動是一個自我價值實現的必要途徑,當勞動是可以與詩歌,自由,愛情相提並論,當勞動成為全人類嚮往的時候,共產主義也就來了。
共產主義的信仰是神聖的,實現共產主義的理想是一個人克服了千年前從樹枝走向地面時所殘留那種本性的醜惡的真實的寫照。共產主義社會不是烏托邦國度,它是一個高度社會化的時代。上個世紀的偉人已經給人類指明瞭方向,這條路上行走的是為全人類未來奮鬥的義士,全世界的無產階級,聯合起來吧!
資本論讀後感 篇8
年初一次偶然機會提前讀到《資本論》,作者是藏在蔦屋書店背後的大BOSS增田宗昭。這本小書是我今年到目前為止看過最喜歡的一本書,字數不多,卻耐人尋味。
雖然像增田宗昭這類BOSS親自寫的東西,很難符合編輯的要求,在我看來實物書也的確是靠排版硬撐起來的。不過,書的價值不在於字數,而在於紙張所承載的內涵、思想、精神。
增田先生恰好也提到一個詞:提案力——對顧客而言,有價值的不是作為物體的書,而是包含在書中的提案。喬布斯要賣給人們的也不是iPhone這一硬體,而是透過iPhone來進行生活方式提案。
從本質上說,商品本身具有地域性和選擇性,所以才會有市場營銷。要確定目標人群,進行有針對性的宣傳,透過這種方法制訂銷售計劃。然而一旦越出單純的物的概念,包含某種哲學,換句話說,包含了生活方式提案,那麼商品就會獲得超越國境、人種、年齡、性別的翅膀。
增田先生認為,書店的問題就在於它在賣書。
在日本,每年都有374家書店面臨倒閉。而蔦屋書店不僅活下來,還擁有1400多家店鋪,是日本最大的連鎖書店。取得這樣的成績,增田先生的提案並不神秘。
最早的“蔦屋書店枚方店”成立於1983年,它開創了錄影帶、唱片、書籍三位一體的全新模式。在此之前,這種書店運營模式還被視為異端。因為這些商品的流通渠道各不相同,供貨的批發商也不同。
但流通的麻煩並未將增田先生阻撓,他依然將顧客價值放在第一位,愛讀錢德勒小說的人,可能也想聽聽主人公愛聽的冷爵士。而有了蔦屋之後,這些都可以在同一家店找到。
書是提案的載體,所有生活相關的都圍繞著一個核心提案。這裡的“提案”可以等同於“策劃”,也可以等同於“設計”,就是既要緊跟時代,又要看清本質。
網際網路、人工智慧、各類新科技不斷地變革我們的生活,難道變革就是為了讓人們無時無刻不在盯著手機看嗎?不,創新者知道,變革才剛剛開始,世界上的每個人都值得擁有更好的生活。精神需求是高階的、巨大的需求,蔦屋書店不僅是一家書店,它本身正是為了滿足顧客價值的生活方式提案,是一個顛覆的文化空間!
《資本論》帶給我很多啟發,一個人的核心競爭力是智力,一個公司的核心競爭力亦然。這裡的智力更應該指知識維度的拓展、獨立思考的延伸。隨大流的人越多,知的資本(智力資本)就越寶貴,而我們要舒服地隨大流,還是勇敢地擁抱自由?相信這是值得所有人思考的。
資本論讀後感 篇9
消費升級關鍵一:建立“知的資本”認知的能力
看到本書時,相信你跟我一樣,對書名也有一點疑惑,究竟什麼是“知的資本論”?
讓我們先回到消費升級的概念裡。實際上,日本的經濟發展,也經歷過消費結構升級的變化。增田宗昭稱之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物質大匱乏時期。“商品的價值就在於它本身,所以只要是商品就能賣出去。”聽見這樣的描述感覺很親切,作為八十年代生人的我們,對這樣的生活似乎還有一些印象。常常聽父母講,那時候去商場買一雙上海皮鞋廠生產的皮鞋,可是不得了的事情,掏錢買東西還要看營業員臉色。買家電也一樣,經常斷貨,排隊、有時候需要等候三五十天,才能把一臺電視買回家。
第二階段,物質大滿足時期。“已經不再是隻要是商品什麼都能賣的田園牧歌般的時代了。價值的中心由商品本身轉移到了選擇商品的場所,即平臺。”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其實有一點像中國目前消費社會的情狀。傳統百貨遭遇巨大挑戰,不正是因為電商平臺、購物中心的湧現嗎?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遷移完成,為顧客創造更大價值的平臺受益更多。
第三階段,個性化消費時期。“人們的消費活動不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單純地提供平臺已經無法再增大顧客價值。”從國家層面提出的供給側改革、去庫存化,簡單理解就是市場供大於求,而企業應該需要思考合理、健康、持續地拉動內需。阿里集團的研究院早年便提出C2B的商業正規化,最近總參謀長曾鳴先生,又提供了S2B的思路。本質上,都是對物質大滿足之後,企業層面應對供給側改革、去庫存化的落地思路。
增田宗昭認為日本消費社會正處於第三階段,需要“知的資本”來解決企業目前遇到的問題。這裡的“知”就是一種提案的能力,一種設計的能力,“將頭腦中的理念和想法付諸形狀,呈現在顧客面前的作業。”包括不體現在財務報表上的,有行業經驗的門店店員、有審美能力的策劃人員等等。
他在書中表達了對傳統企業運營的擔憂,他認為在消費升級的社會發展過程中,財務資本在前兩個階段非常重要,可是消費社會發生變化,企業的基礎也必須跟隨變化。“知的資本儲備量關係企業的生死存亡。”
資本論讀後感 篇10
以下就《資本論》本書的基本前提和論點做三點簡評:
一是關於資本利潤的平均化,馬克思的前提是資本家之間爾虞我詐的對立,而不是你死我活的階級對立,這在當時馬克思研究條件下的英國、歐美內部還是說得通,但不能放之四海皆準。以生產關係為基礎的階級對立並非最深刻的對立,資本主義,乃至階級是社會歷史的產物,在其生產方式產生之前,人與人之間,人群與人群之間還存在著更深刻的對立關係,譬如:宗教和種族的對立,這並沒有因暫短和近晚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產生和普及而消失,有些矛盾乃至貫穿人類迄今為止的歷史和可預見的未來。此外,資本究竟是資本家意志的表現還是資本家是活的資本,馬克思傾向於後者,即物是第一性的,這與唯物主義是一致的。然而資本,無論是貨幣、商品還是機器,它在迴圈週期中的任何形態中都是冷冰冰的,它不斷增值的慾望是從哪裡來的呢?慾望是人所特有的,是活生生的,是目的論決定的。資本屬性的本質背後是人的屬性,人是有種族的、信仰宗教的、有國別和倫理道德的,代表人的資本也依其具有上述屬性,這些屬性阻礙了資本的一般無差別的流動,從而也就阻礙了社會利潤率的平均化。
二是關於人性的惡,此書對資本家的道德負評是無比正確,但惡具有普遍性而非階級性,它不以人的階級屬性而轉移,被剝削階級的人的惡只不過暫被剝削階級抑制了。窮苦歐洲勞工、被迫害的清教徒到了北美就成了基本原始積累的野蠻人。人不會因一夜之間社會所有制基礎改造完成而發生道德上的飛躍,人類道德的進化有其自身內在規律,經濟基礎的變化、生產方式的變化只是條件之一。
三是馬克思的人口的相對過剩理論要有一個必要前提——市場規模的擴大,書中並沒有提及。擴大再生產中,當新增一個單位不變資本時,如果伴隨著可變資本比前一個單位不變資本有所減少,才是有機構成的提高,才是資本家改進生產技術的動力。可變資本(工資,進而代表僱傭工人數)的減少必然伴隨著生產出一個過剩的產業工人後備軍。資本論撰寫的年代是英國資產階級商品全球輸出的年代,紡織工業的機器大生產是以武力開拓海外市場為前提的,也是擴大再生產的基本條件。然而,資本主義的發展環境並非總是如同19世紀的英國。生產資料對勞動力價值比例的提高也非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所特有的,人類社會也並非總能從人口密集的歐洲無限制地遷移到地廣人稀的北美和澳洲,因此人口過剩從生產力不斷提高的歷史角度看是絕對而非相對。
上述三個問題將在王洋所著的《論按尊卑分配》一書中做進一步闡述,敬請各位讀者給予關注。
馬克思帶有那個時代的侷限性,它畢竟以斯密、配第、李嘉圖和奎奈等人的理論為基礎,也禁錮於西方濃重的社會契約論傳統的窠臼。相對於西方社會學其它兩位鼻祖,韋伯善以倫理角度去解釋生產活動(《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涂爾幹善以分工角度去解釋社會(《社會分工論》)。馬克思長於揭示資本主義矛盾本質及矛盾運動發展過程,但講矛盾對立多,講矛盾轉化少;韋伯則從一個角度揭示了資本主義滾滾洪流的產生原因與發展內生動力,希望大家閱讀時要博採眾家之長。
資本論讀後感 篇11
150年前,馬克思在寫《資本論》時,曾請教恩格斯“折舊”的問題。恩格斯說,工廠應對裝置更新換代對利潤的影響就是使裝置(機器)在新一代裝置(機器)面世前,折舊為零。方法只有一個,那就是裝置(機器)連續運轉,以執行時間累計完成,而趕在裝置更新所需要時間之前。這就是“折舊”應對裝置在未完成折舊之前,而出現新的裝置帶來“利潤”影響的方法。
按照馬克思、恩格斯150年前“折舊”的對話,裝置折舊與裝置更新已經形成競賽,一方面購入裝置的工廠要趕在新裝置面世前折舊完成,發揮裝置100%的應有價值,連續不斷地執行裝置,以實現裝置折舊的年限改為實現裝置的“累計執行小時”,對“壽命”有了不同角度的重視,“流水線”應該與此有關(卓別林電影有了新認識)。
另一方面,“裝置生產企業”也會競賽“裝置使用企業”,以保持“領先”,維持原有“使用年限”平衡,即加快產業升級、技術進步,縮短新裝置研發週期,在舊裝置累計執行時間完成折舊前,推出新裝置以促使使用企業購買效率更高的更新產品,產生“淘汰”舊裝置,而不是“報廢”舊裝置。
裝置使用與裝置更新雙方的“競賽”促進了技術進步。
技術進步是解決“經濟危機”的良藥,是保持領先的前提。英特爾認同將“手機研發的最優秀人才吸引到企業”就知道了手機的未來。列寧說過,趕超發達國家,首先是人才的趕超。無不表明“研發”新裝置(機器)是產業鏈頂端。因此,當今世界的競賽是“研發”的競賽,是“人才吸納”的競賽……
馬克思、恩格斯150年前“折舊”對話為我們提供了折舊影響產業升級、技術進步的理論基礎。
資本論讀後感 篇12
《資本論》武裝了無產階級,成為無產階級進行革命鬥爭的強有力的理論武器。是馬克思“整個一生科學研究的成果”,它凝聚著馬克思的全部心血和智慧,是他獻給全世界無產階級的一部最重要的科學文獻。它在世界各國廣泛流傳,成為工人階級反對資產階級的強大思想武器。《資本論》對資本主義進行了徹底的批判。馬克思認識到了經濟過程的動態性,並預見到了經濟週期的存在,而且發展了關於經濟活動的封閉理論。他同時還是第一個將經濟和歷史聯絡在一起的經濟學家,而《資本論》就是他這種創舉的體現。書中最感興趣的還是馬克思勞動價值論,金融與《資本論》,以及對我們的影響。
一、馬克思勞動價值論
《資本論》的方法的最大特色,就是把邏輯、辯證法和認識論有機地結合起來,融為一體。正如列寧所說:“在《資本論》中,唯物主義的邏輯、辯證法和認識論〔不必要三個詞:它們是同一個東西〕都應用於一門科學”。馬克思使用從抽象上升到具體的方法、邏輯與歷史一致的方法,對資本主義社會矛盾運動的辯證分析,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辯證法。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一卷中,系統全面地闡述了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產生、發展和克服的過程,從而透徹詳盡地闡明瞭唯物辯證法關於對立面的統一和鬥爭的學說,闡明瞭唯物辯證法的實質。在《資本論》中是對唯物辯證法的豐富和發展,正如恩格斯指出的,《資本論》的方法不亞於歷史唯物主義基本觀點的發現。
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的原創含義,可高度概括如下:一是價值是商品的社會屬性,它是不同商品進行交換的比例的基礎,它反映了商品生產者之間的社會關係;二是創造價值的唯一要素是物質生產部門的勞動,其他任何生產要素都不是價值的源泉,創造價值的勞動是抽象勞動,即無差別的人類腦力體力的耗費,具體勞動創造使用價值,但它不是價值的源泉;三是創造價值的勞動是活勞動,即正在進行的生產過程中耗費的抽象勞動,物化勞動作為過去勞動的凝結物,在新的商品生產過程中只能轉移自身的價值,而不能創造價值,商品價值中不包含任何一個自然物質的原子。商品的價值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是徹底的一元價值論。
二、金融與《資本論》
資本論》問世一百多年來,科技革命突飛猛進,經濟全球化、市場化趨勢不斷加強,西方資產階級經濟學理論也在變化和發展。從1825年資本主義第一次經濟危機到2008年美國金融風暴引發的全球性經濟危機,讓資本主義經濟在危機,蕭條,繁榮之中不斷迴圈。《資本論》能否對資本主義經濟危機進行分析和闡述?能否看見泡沫經濟之後的真相?
馬克思說:“獨立的金融危機是不以經濟危機爆發為先決條件,也就是說,它是當社會的再生產過程到達極致、全面的生產過剩尚未發展到臨界程度時所產生的金融危機。”
(1)普遍的相對生產過剩
馬克思說:“獨立的金融危機來自金融系統內部的紊亂。其分析表明,在資本主義全球擴充套件中,各國金融、貿易和生產相關聯。世界金融系統本質脆弱。一方面是生產特別容易發生相對過剩,另—方面是金融特別容易膨脹,而資本運動又極其敏感,金融危機容易產生、發生了就是國際性和世界性的金融危機。”
結合馬克思的觀點,可以認為美國次貸危機是金融系統內部控制出現了問題,美國的金融體系一直以穩健著稱,可是由於金融創新,導致了很多金融衍生品,次級債就是被包裝的金融衍生品。
客觀來看,中國內地資本市場發展史上並非從未出現過金融衍生品的身影。上個世紀90年代,匯率期貨、國債期貨和股指期貨曾分別在上海和海南“粉墨登場”。然而,由於現貨市場不成熟,監管主體不明確,交易所之間惡性競爭,公司內控機制缺乏,以及法律法規不健全等原因,這些嘗試最終都以失敗告終。
簡單商品生產條件下蘊涵著經濟危機可能性的兩種形式:一是商品形態變化本身,即貨幣作為流通手段時所產生的買和賣的分離?二是由貨幣作為支付手段而產生的支付鏈條關係的破壞。但這只是“危機的一般的、抽象的可能性,無非就是危機的最抽象的形式。沒有內容,沒有危機的內容豐富的起因”。只有在資本主義制度下才使危機的可能性變為現實性。馬克思從理論邏輯上分析了經濟危機從可能性變為現實性的基礎。他發現在資本主義幼年時期沒有生產過剩危機,在工業發展的初期,停滯現象只限於個別的工業部門或個別的市場。工業週期階段的變換“我們在人類過去的任何時代都是看不到的,即使在資本主義生產的幼年時期也不可能出現”。
(2)虛擬資本
格林斯潘認為金融風暴的罪魁禍首是電腦,是電腦只記錄了20年的資料,而這20年是高速增長的20年,所以導致了風險意識的喪失。閱讀馬克思,發現了他對於危機的看法,他認為危機來自於虛擬資本。
馬克思說:“虛擬資本一詞來源於18世紀南海投機泡沫時人們所說的虛擬價值,即:實際資本在貨幣表現上的一個升值。以後,人們將貨幣、非勞動所得等等皆稱為虛擬資本。”他第一次注意到虛擬資本在較發達資本主義經濟中的重要意義。並試圖從理論上找到它與獨立的貨幣金融危機之間的聯絡。
90年代以來,全球幾乎每一場金融風暴都與金融衍生工具有關。在巴林銀行風波前後,國際上曾發生過多起因金融衍生工具交易造成鉅額損失的事件。所以馬克思的觀點還是得到了驗證。
2008年,全球金融衍生品交易和外匯交易的規模每天超過3萬億美元,每年超過800萬億美元。是實物經濟規模的十多倍。如果再加上債券、股票和其他金融市場之交易,虛擬經濟的發展速度和規模令人炫目,正是金融危機的元兇。
馬克思說債券、股票、匯票、土地所有證等所有權證都屬虛擬資本範疇。這些資本。一不對應於現實的資本。二,虛擬資本有其相應的市場價值,它的價值基本上與實際資本無關,
聯想到次級債風波里面放行的次級債券,歐洲、日本都買了很多美國的債權,結果美國的房地產泡沫破滅,直接導致了世界性的金融損失。
2003年,華爾街的信用類衍生產品的市場不過3萬億美元,而到危機發生前的2007年底,達到了60萬億,四五年時間翻了16倍。這些金融衍生物大部分掌握在美國頂尖的5名銀行家手中,其中摩根大通30萬億,美國銀行和花旗銀行都超過了10萬億美元。
資本論讀後感 篇13
《資本論》寫於1868年3月,是馬克思、恩格斯為德國工人報紙《民主週報》所寫。一直到今天,《資本論》仍有其理論和實踐價值。《資本論》的研究已經引起世界範圍專家與學者的廣泛關注。馬克思透過市場諸要素的觀察,分析了剩餘價值及其相關理論,揭示出資本主義的實質和發展規律,對以後的資本主義世界發展有著重要作用。
抓住重點
資本主義社會最基本的關係當屬資本和勞動,恩格斯指出:“資本和勞動的關係,是我們全部現代社會體系所圍繞旋轉的軸心,這種關係在這裡第一次得到科學的說明,而這種說明之透徹和精闢,只有一個德國人才能做到。”可以見得,剩餘價值的生產和再生產,尤其是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生產與再生產成為關注的重要方面。
通俗易懂
用樸素的語言說明了深刻的道理,例如書中對利潤的描述:“存在著一種積蓄的勞動,它把這種勞動叫作資本;它認為,資本這種東西,由於裡面包含有輔助的資源,可以使活勞動的生產率增加幾百倍、幾千倍,因此要求一定的補償,這種補償叫作利潤……積蓄的死勞動的利潤,變得越來越大,資本家的資本也變得越來越大,而活勞動的工資,卻越來越少,只靠工資為生的工人大眾越來越多,越來越窮。”
勾畫出《資本論》的脈絡
這就是:勞動力→工資→必要勞動→剩餘勞動→剩餘價值→利潤,指出在現代社會關係中,資本家在市場上找出了一種商品——勞動力。正如恩格斯所言:“假設一個工人一週的工資代表三個工作日,那麼,這個工人從星期一開始工作,到星期三晚上,就把資本家所付的工資的全部價值償還了。他就在這個時候停止他的工作嗎?不,絕不是的。資本家已經購買了工人一週的勞動,所以工人在剩下的三天中也必須繼續工作。工人這種超出補償工資所必要的時間以外的剩餘勞動,便是剩餘價值的、利潤的泉源,是資本繼續不斷增大的泉源。”恩格斯僅以三言兩語便解釋清楚了《資本論》。
小開口,大視野
一針見血地指出勞動、工資、資本、利潤之間的相互關係,揭示出資本主義的剝削本質,闡明必要勞動產生工資,生產的是工人的生活資料;剩餘勞動產生的是利潤,為資本家生產剩餘價值。資本的積累恰恰就是無產階級的增加,揭示出資本主義積累的一般規律。
恩格斯的書評賞心悅目,教人看一遍就記得清清楚楚,經常會不斷地進行回味。大家都知道《資本論》,然而真正懂得《資本論》的人卻並不多。
想起歷屆歷史老師對馬克思和恩格斯的高度評價,尤其是他們其中的許多數對《資本論》讚口不絕。在大多數人關注經濟發展、享受現代生活的情境下,仍然有很多人不為名利所動,仍然執著地研究馬克思主義,我為這一類人的品格而敬仰。
每一個被資本家僱傭的工人都在做雙重勞動。他的工作時間的一部分用來償還資本家所預付給他的工資,這一部分勞動,馬克思稱之為必要勞動。但在此之後,他必須繼續勞動,在這段時間內,他為資本家生產剩餘價值。利潤便是它的一個重要部分。這一部分勞動,叫作剩餘勞動。
說到此,我們也就理解了《資本論》。有人說《資本論》難懂,實際上寥寥數語,恩格斯作了最通俗易懂的、高度的概括。
資本論讀後感 篇14
記得高爾基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書能夠增加人的修養。我喜歡閱讀各種各樣的書籍。今天我閱讀了馬克思的《資本論》。
《資本論》全書一共有三卷,以剩餘價值為中心,對資本主義進行了徹底的批判。
中國是一個社會主義國家,馬克思是社會主義的偉大先驅,我記得有老師說過“資本就是從頭到腳,每個毛孔都流著血和骯髒的東西”。本以為這僅是馬克思個人仇資的心理表示,畢竟在當時,我只認為馬克思是站在資本主義對立面的人。但是事實卻不一樣。
《資本論》第一卷透過對直接生產過程的分析,揭示了資本主義的一般基礎、剩餘價值、資本的本質、資本主義的矛盾及其發展的歷史趨勢,因而從根本上的層次上闡明瞭資本主義中最主要、最基本的問題。
第二卷是對廣義資本流透過程的分析,這一卷主要分析單個資本的再生產(資本的迴圈和週轉)和社會總資本的再生產,揭示了資本主義的微觀經濟和宏觀經濟的執行過程。這些分析,一方面是對《資本論的》補充和展開,由此使人們進一步認識到,資本不僅是帶來剩餘價值的價值,而且是一個不斷運動的過程,他只有在這種連續運動中才能實現增值;另一方面是向《資本論》第三卷的過渡,或者說是第三卷的引言。
第三卷對資本運動的總過程的縫隙,既是理論分析的高潮,又是理論分析的完成。因為這裡的分析不再停留在本質層面上而是上升到社會的表面。由此,把資本主義這個龐然大物從裡到外清楚地再現在人們的面前。
讀完《資本論》我知道我們需要提高對時間的感知,我們做任何事情都是需要絕對時間的,沒有一定的投入量是不可能的。《資本論》對時間再勞動生產上給出了自己的解釋——絕對勞動時間和相對勞動時間,透過對時間的壓榨,資本家獲得了額外的價值,即剩餘價值。所以我們要更加珍惜時間,做有意義的事情。對於我們個人來說,一天就24小時,出了日常的學習之外,我們應當適當的做一些時間管理。
另外我需要更加認真的學習,學習更多的知識,在知識中得到成長。
資本論讀後感 篇15
許多年前,我們在高中時代聽老師講過剩餘價值學說,但從沒讀過《資本論》的原著。我想即便那時讀,也不會理解的,因為我們沒見過或者說沒有親身體驗過資本主義社會。自從馬克思主義誕生以來,一直都是西方資本主義不歡迎的人物。在中國,近三十年也倍受冷落,《資本論》很少有人去讀了。
我以前一直以為《資本論》是純經濟學著作,光那麼厚,就讓人望而卻步。不久前,從新聞得知,在此次金融危機的影響下,在許多人特別是西方國家的人們當中,掀起了一股重讀《資本論》的小熱潮。我很好奇,為什麼那麼多長期接收西方教育的人們會重新審視這部革命著作?我順手拿起那本靜躺在我書櫃上許久的《資本論》,隨便開啟一頁翻看,第一眼,就深深吸引了我。《資本論》並不是深奧難懂的經濟理論,是平常易懂的,更是無比貼近現實社會的,書中引用的事件,無不在真實生活中得到應驗。於是,我立馬沏茶,在新居的書房裡匆匆讀了起來。
《資本論》在我心中掀起巨大波瀾,他真的是一部底層工農群眾的《聖經》。他帶給我的第一感受是:毛澤東是對的!我明白了他為什麼堅決不讓走資本主義道路,把資本主義消滅在萌芽狀態。《資本論》不僅總結了分析了資本主義的性質和一般規律,而且揭露了許多血淋淋的事實。讀著那一件件具體的事件,我在想,這是一百多年前的英國嗎?這分明就是近30年的中國。馬克思寫《資本論》的目的,就是希望以後的國家避免那樣血腥的事情發生。我現在把我感受最深的幾段話抄在這裡,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啟示:
資本主義生產的自然規律,引起社會的對抗。這種對抗已經發展到什麼程度,更高或更低,就它本身來說,並不是我們這裡的問題。這裡的問題是這各種規律本身,是這各種以鐵的必然性發生作用並且貫徹下去的趨勢。工業比較發展的國家,不過為那些更不發展的國家,顯示出它們自己未來的形象。
本書的最終目的,是揭露近代社會的經濟運動規律。一個社會即便已經發現它的運動的自然規律,它還是既不能跳過,也不能用一個法令來廢除自然的發展階段,但是它能夠把生育的痛苦縮短並且減輕。
類似的章句還有許多,一下子不能如數摘抄,我會在回帖中貼出那些振聾發聵的語句和結合現實社會的感想。
如今,資本家們在惶惶不可終日,瘋狗般反對國進民退之時。猛然想起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有一個叫馬克思的德國猶太人預言了他們的埋骨之所!
於是,政要顯貴們也紛紛捧起《資本論》,迎接革命導師在當今世代的華麗出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