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的邏輯學讀後感(通用4篇)

簡單的邏輯學讀後感(通用4篇)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簡單的邏輯學讀後感(通用4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簡單的邏輯學讀後感1

  《簡單邏輯學》是由美國作家麥克倫尼寫的一部著名的邏輯學著作,雖然薄薄的一本書但裡面卻飽含著豐富的內容。總之,讀了《簡單邏輯學》讓我受益匪淺,它開闊了我的視野,鍛鍊了我的思維能力;讓我的認識能力得到了提高,對問題的判斷不停留在感性的認識而注重理性的思考。簡單邏輯學的主題是清晰地思考,準確的判斷。簡單邏輯學既是一門科學,更是一門說話的藝術。《簡單邏輯學》這本書很好的做到了理論聯絡實際,對提高一個人說話的邏輯水平有非常重要的指導作用。

  通讀全書,我比較喜歡的是第二章邏輯學的基本原理的第三點:萬物終有其根源。充足理由律告訴我們,事物的存在不是偶然的,它們都有其自身的根源。我們不盡知每個事物存在的理由,但我們知道它們的存在都是有理由。人作為理性的動物,當我們想知道為什麼事物會是這樣時,我們就會用相當一部分精力來探尋這些理由。從理論上來看,關於本源的知識是非常讓人感到振奮的,因為知其所以然才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它們。但是關於本源的知識同樣可以廣泛應用於實踐領域,因為找到了事物的根源就可以控制事物的發展,控制事物所帶來的影響。例如,我們可以確定某種細菌是引發某種疾病的原因,那麼我們就可以透過消滅細菌的方式來達到消除疾病的目的。我們知道萬物的根源後,弄懂事物之間的因果聯絡,從而發現問題進而解決問題。

  在探尋事物根源的過程中,我們一般從其結果開始。我們面對這樣或那樣的現象,並需要為之做出解釋。也就是說我們面對這些客觀的事物;去探尋這些事物是如何形成的。我們所做的探尋工作必須遵循如下原則:每一個原因與其結果之間必然存在根本的相似之處。這就是說,所謂原因,它必能導致我們所觀察到的結果,並將在結果上留下其特定的印記:每一個結果,在一定程度上,都將反映出其根源的特性。這樣的邏輯學思考有什麼重要的實踐意義呢?當我門在探尋某個原因的時候,我們不能直接知道產生了某種結果的原因是什麼,但是我可以透過面前的結果得到關於它的間接知識。透過評估結果的性質,我可以推測出原因的部分特性,這些知識將指引我們的探尋方向。在這章節裡裡作者舉了一個誰打翻了廚房裡的牛奶的故事。從奇怪的聲音,到半瓶牛那倒地,到看見螞蟻,到金絲雀出籠,到窗戶外鄰家的貓,作者一步步探尋和排除,最終鎖定那隻灌木叢中正添嘴的貓為重點懷疑物件。

  在我們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需要運用邏輯思維的場合無處不在。如果我們的邏輯思維好就有助於事情的順利完成;相反,如果我們缺乏邏輯思維能力那就有可能把事情搞砸。生活中,邏輯無處不在。無論我們是有意還是無意,邏輯無時不在服務於我們的生活。

  讀了《簡單邏輯學》讓我認識到了自己以前思考問題的片面性。讀了這本書對我的思維有很大的幫助,學到了邏輯的初步知識和基本技巧。透過對邏輯學的學習我相信,我以後思考問題一定會更加全面,言語表達一定會更加的清晰,邏輯性更強。

  簡單的邏輯學讀後感2

  近來從網上看到一本小書,是一個美國人寫的,不足150頁,但讀起來感覺越來越厚,不得不佩服外國作者的魅力了,甚至連本書的編輯也感慨:越不凡,越平凡!這本書書如其名,就是《簡單的邏輯學(BeingLogical)》。

  本書將邏輯分為五個章節。第一章是準備,為成為一個邏輯思考者而要搭建的必要思想框架。第二、三章是邏輯的核心,如何建立正確的邏輯思考。第二章闡述了引導邏輯思考的基礎事實,第三章重點是“論證—邏輯思考”的外在表現形式。第四章,探討導致非邏輯思考的態度及思維模式。第五章圍繞“謬誤—非邏輯思考”的細節展開。

  邏輯,作為一個整體,是個寬廣、深奧、精彩紛呈的領域,這本書既沒有刻板的理論論述也不是正規的教科書,這是一本現實應用的指南,對那些初次接觸邏輯的人介紹邏輯的'基本原理。它期待造就實踐者,而不是理論家。

  通讀全書,我比較感興趣的是邏輯學四大原理之一的“充足理由律”(或稱因果原理),即任何事物都有其存在的理由。“存在就是合理”。它告訴我,事物的存在不是偶然的,它們都有其自身的根源。當然“問題”,比如質量問題、投訴問題、收費問題等等,作為事物的一種特殊存在形式,理論上,產生其的根源是存在的,也是值得每個人去追尋探究的。所謂原因,它必能導致我們所觀察到的結果,並在結果上留下特定的印記;每一個結果,在一定程度上,都將反映出其根源的特性。

  首先,在具體探尋問題根源的過程中,我們一般從結果出發。每一個問題必然與其結果之間存在必然的相似之處,是我們要遵循的原則。一般情況下,當我們探尋某個原因的時候,我們不能知道產生某種原因的結果是什麼,但是我們可以透過前面的結果得到關於它的間接的知識。透過統計、評估結果的強度、分佈、性質,我們可以推測出原因的部分特性,這些知識將指引我們繼續探尋的方向。這這裡作者舉了一個誰打翻了廚房裡的牛奶的故事。從奇怪的聲音,到半瓶牛那倒地,到看見螞蟻,到金絲雀出籠,到窗戶外鄰家的貓,作者一步步探尋和排除,最終鎖定那隻灌木叢中正添嘴的貓為重點懷疑物件。

  其次,對原因的探尋不要半途而廢。事實經常告訴我們原因是一系列的。例如,A是B發生的原因,而B的發生又導致了C,C接著帶來了D……,如圖示:A→B→C→D……假設圖中D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我們發現D是由C造成的,遵循解決事物的正確方法是找到他的原因的原則,我們決定把注意力放在C身上。邏輯思路走到這裡是值得表揚的,但如您所知,它走得還不夠遠。C確實是導致D的直接原因,但它不是根本的原因。因果鏈的源頭是A,A導致B,B導致C。B和C都是一個過程結果,關於B的問題必然追溯到A,除非根本原因A得到足夠的干預,否則D的問題就難以得到徹底的解決。陳院長常提到的“燈不亮了”故事就是一個典型,還有我們所知的“蝴蝶效應”、“多米諾骨牌效應”。

  作者同時指出,有時,我們不能發現問題的根源,僅僅是因為我們懶惰,沒有充分地研究;有時則是耐心不夠。對於要做的事情,我們總想著用最快的、一勞永逸的辦法來解決,殊不知,問題的根源還在原地嘲笑我們呢!

  簡單的邏輯學讀後感3

  隨意亂點我硬盤裡那個充斥著需要我靜下心來細細整理的資料夾時,有兩個G的青島之行被我點到了,而思緒也隨之飄遠。自負點的說,一直以來我都自詡不缺乏發散思維的能力。問題就是往往思緒太飄忽了,考慮過的東西過後還可能會困擾我。Boker的作用之一就顯示與此了:我不得不逼迫自己把隨意飄忽的想法邏輯的梳理一下並一字一句的錄入其中,耗時耗力啊。現在就把看了那個“青島之行”資料夾之後隨意飄出來的想法大概歸納一下,並隨意闡述下吧。

  飄到過的地方:

  1、看到照片上的笑臉,在對比記憶中當時的心情,感覺照片上的歡愉總是那麼不真實。這也是我喜歡時不時翻看照片的原因吧。

  2、那個資料夾裡最多也就是承載了我3天的經歷和記憶,現在我看來卻是那麼的悠久與漫長_原來難以想象的短時間內竟可以發生這麼多事。再對比出國讀碩的一年時間,本還覺得這麼多時間的刻苦只換來這麼短的時間進行深造,有些可惜。細想一下,08年一年,算上大把大把混混沌沌的時間,我依然成長了許多。那如果是把我扔在一個慘烈競爭的環境呢?或許就是脫胎換骨了。還是李老師說的好:人們總是習慣性的誇大自己十年後的成就,卻小瞧自己在一年內可以取得的成績。

  3、那個待整理的資料夾躺在硬盤裡已經有許久了,總是不經意間被我拾起卻一直沒有被整理完畢。總會太多東西去忙,也可以叫成是永久的惰性吧。

  4、還記得之前一次看“贏在南農”的活動照片時,就驚訝於當時人們的狀態與現在之比的差距之大。現在還是有這個感覺。不過都有劉的關係,看起來別有了一番滋味。美玲的簡訊曾經說她感謝我看著她們這群小女生的成長,當時付之一笑_自己何曾如此偉大?現在卻漸漸有了些味道。很有幸能時不時見證一些身邊朋友的成長與離去,驚奇和感傷,但尤其是參與其中時還是有種自豪感由心底而升,為我,更是為他們!或許也就只有時而太過冷靜的我,能時而思索於此,並且從中品味中別樣的歡愉吧:自己的夢想最多還在路上,但看著別人實現的時候真的是一種享受!再說到今晚還沒見的秋平,心裡升騰起的總有親切和欽佩,願我能再次有幸見證一段成長,一個傳奇吧。

  這幾個算是我又重新思考後,精選出來的幾個有深度的發散吧。今天終於是把《簡單的邏輯學》讀完了,有感觸,但太難下筆。在讀一遍後會好很多吧。不過讀完了書,聯絡前天看雜誌的一片文章後,還是有直接易於表達的想法的。作者強調的是邏輯學的應用,然而在我這個外行人看來,書的體系構架確實顯示了他的邏輯性。但宣揚的東西在我看來還是過於理性了,有僵化思維之嫌。綜合一下,對於一個命題、事物或事件先隨我思緒飄蕩後再挑幾個邏輯的思考下應該是最為最佳化的解決之道了。

  反思一下,對於整體宏觀事件的邏輯把握能力還欠缺,多鍛鍊會好些吧。

  簡單的邏輯學讀後感4

  邏輯學不僅僅是辯論社會里的利器,更是日常生活中表達闡述自己的手段,像極了血肉人類的骨骼。剛入職場年輕人需要用邏輯闡述表達自己,老練的管理者更需要用邏輯清晰的傳達自己的命令。只有先定好目標基調,才能一步步的完善細節,用最短的時間向著共同的目標大步邁進。

  在工作中,邏輯能力強的同事,總能把事情講解的非常清楚,而邏輯能力弱的同事,需要我們引導之後,才能把工作彙報清楚。這是一種很普遍的情況,後者佔多數。我們接受教育的過程中,邏輯和辯論的訓練相對於西方國家來講不太多,但我們工作中更多的是學習西方國家的管理理論來經營公司,因此需要多多訓練自己的邏輯能力,才能在溝通中得心應手。

  邏輯學更給了我們質疑的勇氣。越長大越對於常態的事情,只要多數人支援,我們就收起了我們的言語,不知道從哪裡下手質疑。任由他們玩弄混淆前提結論,向我們投遞著這樣那樣的資訊垃圾。尤其是在資訊爆炸的網際網路時代,五分鐘就能瀏覽一個小新聞,倆分鐘能夠看完一個小影片,掐頭去尾不用邏輯質疑,只能讓千百個人都成為網路機器。就像那句話,我不知道網上戾氣為何那麼重,噴子那麼多,是網友不出門還是身邊人不上網?同時由於自己的無知,我們不敢接受質疑,甚至不能面對問題,只能對諮詢的人冷嘲熱諷,大吼著存在即合理,逼迫著別人接受。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