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學讀後感(通用3篇)
有效教學讀後感(通用3篇)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後感了!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有效教學讀後感(通用3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有效教學讀後感1
讀崔允漷教授的《有效教學》一書,最大的感受是該書的內容豐富,涉及面廣,為我們一線教師打開了如何教學的另一扇窗。
本書主要從“什麼是教學”入手,為廣大教師從一個較為理論角度來理解、分析教學活動、基本問題等,為更好的實踐奠定基礎;以“怎樣教得有效”為重點,從教學設計為主線,如何進行逆向設計更是很好的結合實踐、案例,將理論與實踐很好結合,深入淺出的把內容呈現出來。“怎樣教得更好”,則是從教科研的態度、方法及相關論文的標準等角度娓娓道來,把教師關心的問題一一解決,為一線教師能力的提升,指出了很好的方向。
當然,同時,對某一方面也存在了疑惑。如第四章裡提到的“課的準備”和“教學設計”似乎是畫上了等號。或許是崔教師沒有考慮到,或者並不是本書關注的問題。但筆者認為,理清“備課”和“教學設計”兩者內涵,這是一個比較重要的問題,因為這會影響教師相關活動的思維方式。
目前在新課程改革浪潮中,“教學設計”是體育教學理論研究和教學實踐中比較時尚的用語或話題。然而,許多教師對其概念、內涵的理解卻存在了偏差。如“現代體育教學設計取代傳統備課”,或“傳統教案走向現代體育教學設計”等觀點。不難看出,他們將傳統備課與教學設計等同,只是存在時間維度的先後不同而已。
因此,筆者認為該書要是能將兩者概念內涵解釋一下或許更好。同時我也根據自己的認識和查閱相關資料,大致整理了兩者的區別。
1、概念
1)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在教學理論、學習理論指導下運用系統方法對各個教學環節(教學目標、條件、方法、評價等)進行具體的設計與計劃。
2)備課:備課是指教師在講課前準備講課內容,也就是教師對教學活動進行預先計劃和準備的過程。
2、性質
1)教學設計:方法論性質的綜合性應用學科。
2)備課:課前的準備活動。
3、作用
1)教學設計:根本目的是創設一個有效的教學系統,為達成教學目標服務。
2)備課:作為教學工作的起始環節,對教學起著制定藍圖,預先謀劃的作用。
4、分類或分層
1)教學設計:根據教學實踐的運用:課堂教學設計,教學媒體設計。
2)備課:依據時間和內容範圍,學期或學年備課、課題或單元備課和課時備課(教案)。
5、內容和要素
1)教學設計的內容體系:理念(教學設計領域中所特有的對知識、學生、學習和教學的基本觀念)、方法技術(具體的教學技術如分析技術、設計技術和評價技術)和技術組織(靈活、合理的技術過程步驟,如教學設計模式)。
2)備課主要內容:備學生、備教材、備教法、備教具、備組織措施等。
6、重點
1)教學設計:整合課程資源,營造教學情境,安排教學事件,統籌教學結構要素等。
2)備課:做好鑽研教材和熟悉學生這兩方面的工作,教學內容能促進學生素質的有效發展。
有效教學讀後感2
近期抽空讀了《有效教學》這本書,真的讓我從中領會了許多知識,從而也形成了我對有效教學的理解:有效教學包括有效果(effectiveness)和有效率(efficient)兩個層面。而要使教學既有效果又有效率,就要考慮到多方面因素。這些因素包括:時間因素、教師因素、學生因素和資源因素。
一、時間因素
對於科學的教學來說,有些內容是透過課時教學能夠實現的,並能馬上測量的,是教學的短期效應。拿英語這門課來說,就是這堂課下來,學生能學會使用那些字詞,掌握那些句型結構,能用英語進行某項活動。有些內容則是需要透過長期的教學才能逐步形成的,而且對於學生將來的學習和可持續發展起著很大的作用,是教學一個長期的效果。《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學科實施意見??英語》指出:高中英語課程的總目標是使學生在義務教育階段英語學習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英語學習的目的,發展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能力;形成有效學習策略;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這是高中英語教學的長期目標,是英語有效教學的長期效應。英語教學的短期效應和長期效應各有其作用,但短期效應是有長期效應的基礎,教學的長期效應是有效教學的終極目標,“舍長求短”是與新課程目標相違背的。英語教學有效性與否的評價不應只停留在短暫的單位課時,還應根據學生個體差異對教學效果進行橫向和縱向的比較方可體現全面性。
二、教師因素
教學有沒有效益,並不是指教師有無完成教學內容或教師執教認真與否,而是指學生有沒有學到什麼或學生學得好不好。如果學生不想學或學了沒有收穫,即使教師教得很辛苦也是無效教學。同樣,如果學生學得很辛苦,但沒有得到應有的發展,也是無效或低效教學。所謂“英語教學”,是指教師引起、維持或促進學生學習英語的所有行為。這道出了英語教師教學有效性的三個必要條件:一是引起學生學習英語的意向,教師首先需要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動機,教學是在學生“想學”的基礎上展開的,日常英語教學當中,學生出現厭學現象則是無效或低效教學的表現之一;二是指明學生所要達到的目標所學內容,即教師要讓學生知道學英語學到什麼程度以及學什麼,學生只有知道了自己學什麼或學到什麼程度,才會有意識地主動參與;三是採用易於學生理解的方式,即要讓學生聽清楚、聽明白,英語教學的特殊性決定了英語課堂語言使用的適度性,教師過於流利地使用過於深奧的語言都不好讓學生理解,反而會使英語教學成為無效或低效。
因此,作為一名英語教師,首先要具有紮實英語專業知識和英語教學水平;其次得具有很強的英語課堂教學監控能力;同時還要具有先進的英語教學理念和教學行為以及與時俱進、不斷學習充電和不斷開展反思性研究的意識。當然課前充分的教學準備也是必不可少的。
三、學生因素
教學的直接物件就是學生,學生是英語有效教學的主體,學生的參與程度就是評價有效教學與否的重要依據。而學生作為主體,他的參與絕不僅僅是一種形式,更重要的是一種狀態。在這種狀態下,學生或靜心默讀,或朗讀,或潛心思考,或積極爭辯,或大膽陳述,或仔細扎筆記等都是學生參與的重要體現。英語課堂教學中,學生是否真正參與是需要客觀的分析,不能臆斷的。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不難發現有學生想參與但沒有參與課堂的能力和勇氣,當然也有不想參與的學生。因而英語有效教學必須建立在學生個體差異上開展的,否則教學就是無效的教學或者是低效的教學。學生個體之間存在著諸多差異,有的習慣成為“leaders”、有的習慣成為“followers”;有的個性張揚、有的喜歡沉默;有的口頭表達能力突出,有的則在書面上表達出其強項;有的對任何事物有好奇心,有的則對一切都很漠視;有的努力學習英語為了能夠在考試中取得優異的成績,有的則只想安逸地度過三年的高中生活;有的英語基礎紮實,有的英語基礎則不達小學生水平。
因此,英語有效教學必須是建立在教師充分了解學生個體的情況下開展的,只有對學生資訊進行綜合的瞭解,有效教師才能設計出學生外語學習的“最近發展區”。
四、資源因素
《浙江省普通高中英語學科教學指導意見》指出:英語課程資源是指一切有利於或有助於實施英語課程、實現課程目標、幫助學生髮展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英語教材、教學設施、文字音像、網路資訊等物質條件,以及包括學生、教師、家長和有助於英語課程實施和發展的一切可利用的人文環境、人才及其智力資源等在內的非物質條件。英語教學的特點之一是要使學生儘可能多地從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觸和學習英語,親身感受和直接體驗語言及語言運用。如何更好地利用這些資源是促進英語有效教學的重要輔助條件。
因此要讓學生在最短時間內獲得最佳的學習效果,這就要求英語有效教學要充分挖掘課程資源中物質條件,使知識內化為學生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要求極力營造非物質條件,使優良學校校風、學風以及教師風采、學校的文化環境建設成為促進學生心智發展的重要途徑。
對《有效教學》的閱讀我才剛剛接觸它的皮毛,今後還將繼續深入閱讀,要達到觸及它的精髓,把自己的每一堂課都上的有效,追求高效課堂是我的目標,為此在今後的教學中要堅決杜絕負效教學,努力避免無效教學,革除低效教學,追求高效教學。讓我的學生在我的課堂上自主快樂的暢遊在知識的海洋裡得到更好、更快的發展。
有效教學讀後感3
讀完《有效教學》一書之後,我深有感觸,也受益匪淺。
這本書語言簡潔樸實,內容淺顯易懂。從我們的實際教學生活出發,展示了精彩的理論依據,為教師怎樣經營好課堂提供了大量的教學策略。
大家都十分清楚,教學有效性就是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採用各種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時間、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儘可能多的教學效果,實現特定的教學目標。
我覺得要想取得教學的有效性,應該做到下面幾點:
一、有效備課。
有效備課是有效教學的首要條件。備課是否有效,不是看教學流程、教學設計寫的如何,關鍵是教學設計是否與課堂表現相一致,與學生需求相吻合,與教學實際相結合。有效備課更關注教學物件,更關心教學效益,更注重教學實踐,更注意教學反思。
二、有效指導。
教學中要做到因材施教,區別對待,"一把鑰匙開一把鎖",也就是在教學中,從學習目標的確定到教學內容的選擇,從教學手段的`安排到教學語言的運用,都必須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做到有的放矢。
三、靈活運用教法。
學生的參與程度與教師傳授知識的難易程度關係很大,如果知識難度超出了學生的理解能力,脫離原有的知識基礎,學生會心有餘而力不足,如果知識過與簡單,學起來毫不費力,學生就會感到厭煩。只有難度適中,才能使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產生積極的內心體驗,以高漲的情緒從事學習,充分激發思維能力,形成良好的課堂氣氛。新課程中,教材與教學參考只是作為教學活動重要的參考資料,而並非唯一依據,老師必須根據教學環境、學生實際,結合自身吃透教材,對教材進行增、散、調、補的深度加工,靈活的處理學習材料,設計出獨具匠心的教案,保證教學活動的有效性和生動性。
四、注重學生有效學習,關注課堂效率。
一堂課的效果如何,應當首先關注學生學的如何。學生學習的有效性體現在學習是否積極主動地參與體驗學習過程,學生是否在原有基礎上取得進步和發展;教師教學的有效性體現在能否調動全體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對知識的主動建構,注重過程教學,改變被動接受知識的局面。我們教師應遵循教學活動的客觀規律,以儘量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儘可能多的教學效果。教師必須具有一切為學生髮展的思想,運用科學的教學策略,儘量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選擇合適教法、努力地追求有效的課堂教學,使他們樂學、學會、會學,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能給學生創造一個輕鬆愉快的課堂學習環境
五、注重教後反思。
教學反思是在課堂教學告一段落之後,把課堂上的反饋資訊、自我感覺以及引發的諸多思考形成文字。促進教者及時總結教學中的經驗教訓,從而更有效的處理和運用教材,逐步掌握教學規律,提高教學水平。
我覺得應該寫自己實際教學中碰到的問題,有親身感受,內容新鮮、具體,見微知著。也就是說從實際出發,在教學例項中探及某種教育規律。事例可小,但要善於上升到理論高度,作一些有深度的分析,用以審視自己的課堂教學。
作為一名教師,要不斷超越自我,完善自我。要不斷更新教育觀念,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努力把握學科發展最新動態,積極學習和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具有終身學習的理念,永保與時俱進的思想,主動最佳化知識結構,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