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圍城》讀書筆記500字(通用5篇)

關於《圍城》讀書筆記500字(通用5篇)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書筆記如何寫了哦。你想好怎麼寫讀書筆記了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關於《圍城》讀書筆記500字(通用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圍城》讀書筆記1

  去年暑假,我就看過電視劇《圍城》,當時還是被裡面的一些情節吸引了,引起了我讀《圍城》原著的好奇心,只是一直沒有時間,手頭也沒有這本書。直到這個暑假,我從朋友那裡借來這本書後,才慢慢讀著。

  讀了這本書,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書中的主人公方鴻漸了。方鴻漸這個人,在錢鍾書的筆下似乎是一個除了會點舞文弄墨、缺有百般缺點、一無是處的人。他的文憑是買來的,志大才疏、胸無點墨、性格軟弱又好強要面子。在和朋友的交往中,表現出假裝清高、不通人情世故,有時還很虛偽。但是就是這樣一個人,給了我深深的印象。他做事小心、對愛情執著,有時候往往透著一些可愛。

  在學業上,出國留學的他居然沒有取得文憑,他居然花錢買張假的,這裡就體現出他的可愛來。既然作假,國內又很難被查出,自己卻還是擔驚受怕,怕被發現。好像是一個偷吃了蜂蜜的孩子,怕被母親發現。

  在愛情上,方鴻漸也透出他的可愛來。他同事和三個女性交往,既愛這個,又喜歡那個。後來結婚後,居然發出談戀愛無用的感慨。事業上,方鴻漸是不得志的。處處是別人的棋子,可是方鴻漸卻無奈接受,工作換了一個又一個,卻沒有放棄,表現出堅持的可愛來。

  看《圍成》這本書的過程中,裡面的幽默、諷刺的用語給了我歡樂;看完後,對主人公方鴻漸的悲劇有深深的感慨。

  《圍城》讀書筆記2

  一本好書是經得起時間的磨礪的,《圍城》就是那本經得起時間磨礪的好書,它於一九四七年在上海初印,一九八零年重印,然後到現在,一直受到讀者們的喜愛。《圍城》這本書我也是剛剛讀完不久,但我對這本書的感受特別深。

  本書以方鴻漸為線索,來表現世間百態。人物的描寫十分的精緻,不同的群體表現出不一樣的為人處世的方法,很具有諷刺意義。我們都是活在這個世界上的人,我們都活在“圍城”裡,同時又活在“圍城”外。永遠達不到的是目標,永遠滿足不了的是慾望。我相信我們每一次讀它的感覺是不一樣的,五年後看它是新的,十年後看它還是新的,一百年後看依然是新的。《圍城》就是如此。

  楊絳先生其實早已概括出了《圍城》的精髓:圍在城裡的人想逃出來,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對婚姻也罷,職業也罷,人生的願望大都如此。是啊,人生的願望大都如此!舉個非常簡單的例子:當我們上小學,上中學的時候,我們都盼望著上大學,因為上了大學就沒有人逼著我們去做作業了;就沒有人阻止我們幹著幹那了;我們會有大把大把的時間可以做我們想做的事情;我們可以光明正大的跟自己喜歡的異性交往;我們還可以去我們想去的地方……

  太多太多的`誘惑誘使著我們快點長大。可是當我們真正上了大學,我們才領悟到事實不是這樣的,入學的新鮮感過後,我們開始變得越來越頹廢了,我們開始上課玩手機,逃課,整天把自己關在宿舍裡打遊戲,宿舍門都不想邁出一步,漸漸地我們迷失了自己。

  《圍城》讀書筆記3

  圍城》是錢鍾書先生一生唯一的一部長篇小說,是中國近現代史一部經典之作,這是一部以調侃的語調來極力諷刺人生的笑面悲劇,“圍城”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這麼一句“城裡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進來”,這句話深刻的揭露了人物對於婚姻、事業的感悟。

  人們的生活就像圈在這圍城之中,想逃脫,想掙脫,卻怎麼掙扎也無濟於事。

  書中主人公方鴻漸與蘇文紈、唐曉芙、孫柔嘉的情感糾葛,與其說是方鴻漸被孫柔嘉的計謀所敗,還不如說方鴻漸因為其自身的怯弱與言不由衷而自食婚姻的惡果。

  這座曾令方鴻漸無限神往的感情圍城,終止於主人公無奈地忍受城中的無聊。

  同樣可以讓人給予無比輝煌的榮耀,也能讓人深陷泥潭的事業圍城,在作者的筆下也是充斥著爾虞我詐,明爭暗鬥,壓抑著每個人的神經,令本性善良而又怯弱的方鴻漸只能退縮,離開三閭大學這壓抑的事業圍城,本以為可以深吸一口自由空氣的方鴻漸,卻沒想到等待他的是一個更為複雜、更為混亂地社會大圍城,在這裡封建制度、家庭責任、事業衰敗一切都排山倒海般的湧向他,讓他無所適從,所我這一切都像是被命運的大手無情的掌控著,任憑你做無謂的掙扎,最終只能屈服。

  實際上這不僅僅是方鴻漸所處的圍城,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一座圍城裡,如何身處其中,卻能樂於其中,讓圍城的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多彩,才是我們該積極面對的,一味的掙扎、逃脫只會讓自己在泥潭之中越陷越深。

  《圍城》讀書筆記4

  “圍在城裡的人想逃出來,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對婚姻也罷,職業也罷,人生的願望大都如此。”錢老的文字樸素又針針見血,在日常對話穿梭的黑色幽默,總讓故事更有可讀性。

  以方鴻漸為主人公展開故事情節,從最初與鮑小姐的甜蜜邂逅、草草收場,到與蘇文紈的愛恨糾纏,到與唐曉芙的一見傾心、感情碎裂,到最後與孫柔嘉的日久生情卻又令人猝不及防的婚姻生活。故事在爭吵中戛然而止,似留有空間給予喘息。

  方鴻漸在與幾位女人的故事中跌宕出人性的多變,與其他人物的相處中透見每個人個性的本質。

  一個人是一座城,心裡住著人,心外圍著門。門愈高,愈想知道里面的世界,進了門,失了魂;摔門而去,再回不到原處。

  婚姻是圍城,外人只看到婚姻的表面美好,幻想婚姻多麼美好,圍城卻將爭執不停的吵鬧和憤怒死死框住。婚姻的門當戶對永遠重要,方鴻漸和孫柔嘉在沒有回家之前至少只是互相耍耍小脾氣,回到家後卻因各自的親人而吵得天翻地覆,將個人過錯上升到家庭原因。愛情是婚姻的基礎,柴米油鹽才是婚姻的實質,婚前旅行的目的就在於此。雖然不曾踏入婚姻,但始終對婚姻持有莊重和儀式,時間總會讓對的人相遇。

  生活是圍城,外人只看到你的光鮮表面,你自知那只是偽裝的保護色。

  職業是圍城,曾懷抱偉大的夢想,進入圍城,才發現自我的渺小。

  慾望是圍城,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

  《圍城》讀書筆記5

  終於將圍城的故事讀完了。我很少會完完整整地將一本書讀完,但《圍城》確是個例外,感懷與自己成長路上“圍城”的困惑,想從中獲得解答一樣,我希望自己快快讀完它;而這部妙語連珠的書也使得讀者讀之並不乏味。

  我羨慕錢鍾書的“痴人痴福”,還有就是他的好記性和從小養成的讀書的好習慣,以及他對生活的樂觀豁達,自己找樂子。

  學者之為學者並非偶然。對《圍城》這本書,我也在邊讀邊尋找這些虛構人物身上的真實人物的影子。那些人物是那麼貼切和生動,栩栩如生,讓我覺得似乎某個角色就是我的某個身邊的熟人。其實我想凡人總是可以從這些小人物的身上發現自己的影子。

  圍城中的比喻運用得讓我歎服,甚至可以有讓人回味的餘地,它不是某幾句話寫得精恰,而是整段話,或者就是你一口氣讀完的這本書。

  我覺得趙辛楣這個人物最討我的好,我很喜歡這個人物——知世事卻不世故,精明、智慧又不算計,處世靈活卻夠不上圓滑(當然僅僅是我自己個人的觀點)。而《圍城》電視劇中他的扮演者是英達。所以就更平添了我對這個人物的幾分關切和喜愛。

  書中的對話也比較精彩,至少我認為對我是有教育意義的。

  與錢鍾書相比,不少人會有相形見拙的感覺。大師畢竟是大師。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