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開復自傳讀後感範文(精選5篇)

李開復自傳讀後感範文(精選5篇)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後感吧。那麼你真的會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李開復自傳讀後感範文(精選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李開復自傳讀後感1

  有人說:“讀一本自傳,就如同認識一個人。”

  李開復,一個傳奇般的人物,曾先後在蘋果、微軟、谷歌這三家全球具有高度影響力的頂尖IT公司裡擔任高管,這樣成功的履歷,一定有特別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他為什麼能達到如此讓人羨慕的高度呢?是與生俱來的天賦還是後天的努力,這些都是吸引我的地方。

  這本書有這麼一段話讓人感動。“人生在世,時間非常短,如果你總是不敢做想做的事情,那麼一生過去了,留下的只是悔恨,只有懊悔,我常常說追隨我心,當然追隨我心必須是要在負責、守信、守法的前提下,在這個前提下,冒一冒險也是值得的,雖然經歷風險的日子可能會比較難,但如果我不這樣做,那蹉跎十年、二十年後,我可能會後悔不及。”我認為,李開復正是在這種思想下,用認真的態度,不斷做出驚人的選擇,才取得成功的。正如他的座右銘那樣,“一個世界有你,一個世界沒你,讓兩者區別最大,就是你一生的意義。”想要成功,想要達到一定的高度,李開復告訴我們要有恆心、要認真、要敢於冒險。因為在展示天才的一部分時,職場成功更離不開另一個因素——勤奮和努力。

  從這本書中,更讓我感動與震驚的是李開復那如臍帶一樣割捨不斷的中國之戀。更讓我為之嘆服的是,當谷歌的規模與事業到達頂峰時,他毅然選擇離開,回到祖國建立“新工廠”。我從他身上學到了另一個成功的法寶——敢於放棄。李開復,他是怎樣的一個人?他不高大,卻足夠強大,他不夠聰明,卻足夠努力,是他創造了中國人的奇蹟,是他向全世界宣告我們中國人的能力,他就是我們中國人的一個不朽傳奇。

  不知道有多少人讀過這本書,也不知道有多少人被這本書所征服,所感動。但是透過讀此書,讓我認識了一個不斷創造奇蹟的人,讓我再次燃起了奮鬥的勇氣,讓我再次瞭解到開卷有益的道理。讓我明白了成功的必備條件。更為重要的是這本書告訴我們,成功並沒有絕對的意義,成功就是做最好的自己,並把最好的你呈現出來。

  李開復自傳讀後感2

  《世界因你不同:李開復自傳》是李開復唯一的一本自傳,書的字裡行間,是歲月流逝中沉澱下來的寶貴的人生智慧和職場經驗。

  敘述他如何從一個搗蛋的“小皇帝”,11歲的“留學生”,26歲的副教授,33歲的蘋果副總裁,谷歌中國的創始人,走向全球化的職業經理人,成為員工們喜愛的開復總裁,成為學生們尊敬的開復導師。他有著太多傳奇的經歷,為了他,兩家最大的IT公司對簿公堂。而他的每一次人生選擇,都是一次成功的自我超越。透過這本自傳,李開復真誠講述了他鮮為人知的成長史、風雨兼程的成功史和燭照人生的心靈史,也首次全面披露了他親歷的蘋果、微軟、谷歌等IT巨頭風雲變幻的內幕。

  娓娓道來,字字珠璣。抓住一切去探尋生命的意義,總有一天,世界將因你不同。李開復的自傳讀起來像是小說,偶爾一些驚險,故事性很強。而唐駿的自傳富有很多哲理其中,大多是處世哲學,這也是坎坷中沉澱的智慧。給我印象最深的是《13歲的公關高手,終生不抽菸的原因》。對於唐駿,有人評價其:左右逢源,八面玲瓏,人見人愛。這麼說絕不是奉承,這與他的辦事風格有關,除了能說會道,還是有他自己令人折服的獨特之處。正因為這樣,才會受到人們的青睞。

  “人生在世時間非常短,如果你總是不敢做想做的事情,那麼一生過去了,你留下來的只有悔恨,只有懊惱。”“我步入叢林,因為我希望生活得有意義,我希望活得深刻,並汲取生命中所有的精華。然後從中學習,以免讓我在生命終結時,卻發現自己從來沒有活過。”多麼有個性的話語!發人深省,讓人奮進。這充分體現了他參透了生活真諦,懂得了如何創造生命價值,如何讓短暫人生綻放異樣的光彩。

  這是本自傳,剛閱讀的時候,就因他是一個讀理科的人居然有這麼好的文字功底,而讓你吃驚。書的經歷敘述雖然平實但卻很吸引人,讓你愛不釋手。隨著閱讀的.深入,你又會因他在職場中對很多事情的恰如其分,恰到好處的處理而時時讓你停下來思考。閱讀完這本書後,你還會感嘆:李開復確實是一個年青一代學習的楷模、典範。

  李開復自傳讀後感3

  上午在網上關注圖書,看看有什麼好看的書值得讀一讀。逛新浪讀書的時候看到了李開復的自傳—《李開復唯一自傳:世界因你不同》。最近網路上最火的無疑就是李開復先生辭職事件了,一下子不僅把google輿論了一把,也給李開復博士的創業專案–創新工廠做了一會宣傳。

  此自傳寫得很簡單,花了2,3個小時貌似就全給讀完了。所以我就認為完全是出版社協同李開復同志在此良機下的一次賺錢之舉。書中對自己本身的成長僅僅用幾段文章就描述完成了,更多的一點篇幅都用來描寫在谷歌的4年的感受。可能也是因為作者自己最輝煌的時候就是在谷歌,從自己加入谷歌,到了解谷歌文化,以及谷歌中國發展的種種問題,無不顯示出作者對這家公司的懷戀和成就。

  讀完之後最深刻的感覺就是谷歌是一家很偉大的公司,全都是一些天才級別的員工,公司的待遇種種無疑也是讓人羨慕不已的。到時對於開復本人的心歷成長倒是沒有太大的印象,對於11歲就出國留學的李開復來說,整個人生都是這麼的一帆風順。在年近40之餘,毅然放棄幾千萬美元的年薪,自己創辦起公司,這一舉動點燃了很多創業人的信心。不得不敬仰下,李開復是一個十分支援並關心中國青少年成長與發展的教父級人物。

  在他的部落格裡:有一個專欄,叫開復問答,很多關於寫給在學習,工作,留學中遇到困惑的解答,看完後十分受到鼓舞。

  忽然突發奇想:去建立一個網站,目標客戶就是諸如我們這樣,大學畢業參加工作不久的青年人群,在社會中遇到種種困難,矛盾時相互傾訴,在網站裡尋找動力和經驗,不知道有米前途呢?

  李開復自傳讀後感4

  在暑假快要結束的時候,媽媽推薦我讀了一本讓我深受感觸的書——《李開復自傳》。

  李開復,是一位資訊產業的執行官和計算機科學的研究者,現在我們手機上用到的語音撥號功能就是李開復博士在卡內基梅隆大學研發出來的,我們經常使用的網際網路就是他創造的。

  其實,李開復小時候也是一個十分調皮的孩子,他經常和小夥伴們一起玩耍。有一次,他和小夥伴們搞了幾個惡作劇,回家比平日晚了許多,媽媽就問他:“開復,今天又幹了些什麼呀?”開復一聽,臉紅了起來,死活也不肯說。於是,媽媽決定明早打電話給開復夥伴的媽媽。開復一聽,急了!馬上跑去朋友家,把夥伴媽媽的電話藏了起來,後來又鬧出了許多笑話。

  這麼一個調皮的孩子,怎麼會成為一個影響世界、引領世界的博士呢?那離不開李開復父親的教導,離不開李開復潛意識中的一個夢想:讓世界因你而不同!開復漸漸長大,他的夢想也生根發芽。他考上美國最好的大學,並在那做了最年輕的教授。可他並沒有放棄夢想,他做出了事業的第一個選擇——放棄教授職業,去蘋果公司工作。幾年後,他又辭職去了一箇中國的只有三個人的微軟實驗室。別人都說他瘋了,可他卻說:“我是中國人!”微軟實驗室在他的帶領下,成為了世界最權威的微軟實驗室。接著,他又去了世界上最大的網際網路公司“谷歌”。在那裡工作的四年裡,他把網際網路“google”帶進了中國。四年後,他將在谷歌擁有更高的股份時,他又做出了第四個選擇,也是最重要的選擇,他決定自己開公司,來幫助中國少年,實現自己更大的夢想……

  李開復雖然童年頑皮,卻一直有著遠大的夢想:讓世界因你而不同!也是因為這個理想和對祖國的熱愛,讓他做出了一個個驚人的選擇。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有了夢想就要去追逐夢想,不要一次次地昧著自己真正的意願。但是,真正去追逐夢想,實現夢想,在我們做出選擇的時候,是需要足夠的勇氣的。因為當你做出選擇的一瞬間,你可能會選擇不同的人生。這時,你要問一問心中的聲音,問一問自己的夢想,問一問自己的最愛,而不是一味聽從別人的建議和安排。

  人生的價值就是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李開復的夢想十分遠大,但是經過他的不懈努力,勇敢追求,最終成功實現了。讀完這本書,我真的受益匪淺,我們作為新一代的少年,更應該為自己定下一個目標,然後,向著這個目標不斷努力,不斷衝刺!

  李開復自傳讀後感5

  我喜歡讀一些傳記類的書,這類書能夠讓我從他人成功或是失敗的足跡中,汲取豐富的營養,獲得自己不斷前行的力量。近日我讀了《世界因你不同——李開復自傳》一書,收穫頗多。

  李開復,卡內基·梅隆大學計算機系博士。他開發了全球第一個“不特定語者連續語音識別”系統,被美國《商業週刊》評為1988年最重要的科學發明。他開發的“奧賽羅”人機對弈系統,擊敗了人類世界冠軍。曾先後在蘋果、SGI、微軟、谷歌等公司擔任要職,1998年親手創辦微軟中國研究院(後更名為微軟亞洲研究院),2000年就任微軟公司全球副總裁,成為比爾·蓋茨的七位高層智囊之一。2005年,加入谷歌公司,任全球副總裁兼大中華區總裁。他是位了不起的成功人士。從這本書裡,他的思想積極的心態讓我感受很深。李開復說道:“人生在世時間非常短,如果你總是不敢做想做的事情,那麼一生過去了,你留下來的只有悔恨,只有懊惱。我常常說追隨我心,當然追隨我心必須是要在負責、守信、守法的前提之下。在這個前提之下,冒一些風險也是值得的。雖然經歷風險的日子可能會比較艱難,但如果我不這樣做,那蹉跎十年、二十年後,我可能會後悔終生。”

  是啊,成功需要積極的心態,更需要去嘗試。正如李開復所說,領導你的生活而不僅僅是過生活。想想自己,多少次在機會面前踟躕不前,心裡渴望向更高的地方攀援,可每次又懷疑自己的能力,總感覺夢想遙遠的像是天邊的雲朵,遙不可及。總是不敢嘗試,害怕被別人嘲笑不自量力,害怕冒那麼多不可預測的風險,更害怕失敗後給自己帶來的打擊,害怕經歷挫折、困難,總是想逃避。讀了李開復傳奇的經歷和輝煌的成就,我不斷在反思:我能行嗎?我是不是遇到問題總在逃避?我是否在碌碌無為、虛度青春年華?回憶上班幾年來的工作、學習。雖然也認認真真的完成了工作,可是卻沒有用更多的心思去想怎樣把工作做的更好,怎樣改進工作方法和效率;在學習上,雖然也在考專業考試,可是一次考不過,我就失去了勇氣。我一直在失敗、困惑中過生活,從未主動領導過生活,或者曾經嘗試,卻以失敗而告終。

  李開復的人生經歷讓我深深體會到,與其在這種類似“等死”的模式中消耗自己的心力與體力,不若去鼓起勇氣拼一把,成功固然欣喜,而就算失敗,人生也會因為拼搏而出彩。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