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校車之探尋蝙蝠》讀後感
《神奇校車之探尋蝙蝠》讀後感
讀完一本書以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後感呢?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神奇校車之探尋蝙蝠》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這是一本有關蝙蝠的書,也是一部有科學知識的書。這一次,他們的科學老師—捲毛老師(弗瑞絲)又會帶他們去哪兒,幹什麼呢?去加州!看蝙蝠!聽到這個訊息,有些同學興奮得跳起來,然而有些同學並不高興,有的還說:“有什麼好興奮的?蝙蝠是種很醜的鳥,還會吸人血。”。
他們坐著神奇校車變成的噴氣機,前往加州,進到了一個巨大的'洞穴裡。他們每個人戴著一頂帽子、穿著靴子、拿著一支手電筒去找蝙蝠。他們在洞穴中找到一種瀕臨滅絕的蝙蝠—灰鼠耳蝙蝠,有人試圖想拍照,結果因為蝙蝠害怕光,所以差點遭到蝙蝠攻擊;後來他們又去了伊賽米地國家公園——那兒大約有15種蝙蝠。他們在那用捕捉蝙蝠的霧網,捕捉了尤馬鼠耳蝠的寶寶,大棕蝠、小棕蝠、斑點蝠。
從他們的旅行中我懂得了,原來蝙蝠並不是鳥類,一般也不吸人血。蝙蝠一般有黑、棕、銀、灰、紅與帶斑點的幾種。不同地方有不同的蝙蝠,全世界有1000多種蝙蝠,多半在熱帶與亞熱帶地區,北美洲大概有45種。最大的蝙蝠是狐蝠—有鴿子那麼大,展開翅膀後約180釐米;最小的蝙蝠是在泰國的大黃蜂蝠,比一分錢硬幣還要輕······
讀了這本書,我明白了:世界上每個生物都是美好的,不要把那些“吸人血、很醜的鳥”之類的無稽之談放到它頭上。每個生物都有各自的習慣,不能因為蝙蝠吃小蟲子、害怕光就排斥它。保護所有生物很重要,不要傷害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