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資本論有感
讀資本論有感
讀資本論有感1
《資本論》是一部無產階級政治經濟學的光輝鉅著,也是馬克思主義的百科全書。列寧指出:"馬克思認為經濟制度是政治上層建築藉以樹立起來的基礎,所以他特別注意研究這個經濟制度。馬克思的主要著作就是專門研究現代社會即資本主義社會的經濟制度的。"馬克思致力於經濟政治學的研究,他的《政治經濟學批判》和《資本論》使這門科學革命化。
《資本論》是一部無產階級政治經濟學的光輝鉅著,也是馬克思主義的百科全書。列寧指出:"馬克思認為經濟制度是政治上層建築藉以樹立起來的基礎,所以他特別注意研究這個經濟制度。馬克思的主要著作就是專門研究現代社會即資本主義社會的經濟制度的。"馬克思致力於經濟政治學的研究,他的《政治經濟學批判》和《資本論》使這門科學革命化。
從1843年起,馬克思開始系統地收集資料研究政治經濟學,撰寫了一系列重要著作,到四十年代末已經基本形成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是《資本論》的創作和完成時期。在《資本論》第一卷出版後,馬克思繼續進行修改和再版工作,並幫助出版《資本論》第一卷俄文譯文,校訂法文版。同時還積極收集材料,改寫第二卷和第三卷,直到他的心臟停止跳動時,在他面前書桌上還放著正在修改的《資本論》原稿。
馬克思指出,《資本論》的研究物件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以及和它相適應的生產關係和交換關係".縱觀《資本論》全書共四卷,分別闡釋、分析了剩餘價值的生產、實現、分配問題以及剩餘價值理論的的發展史。所以可見,《資本論》是研究資本主義家如何榨取工人所創造的剩餘價值,以及剩餘價值的實現和分配問題。所以,在《序言》中提到的"資本主義方式",是指以資本主義所有制為基礎的生產資料與勞動力相結合的方式,這屬於廣義的生產關係,它包括生產、交換、分配和消費等各方面的關係。而與它相適應的生產關係,則是指直接生產過程中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即狹義的生產關係,它從屬於廣義的生產關係。資產階級古典經濟學家把政治經濟學看成是研究財富的科學,馬克思第一次確定政治經濟學的研究物件是生產關係,這是和資產階級經濟學根本對立的。
在階級社會中,生產關係就是階級關係,因此政治經濟學具有強烈的階級性。無產階級有無產階級的政治經濟學,資產階級有資產階級的政治經濟學。馬克思指出:"政治經濟學所研究的材料的特殊性,把人們心中最激烈、最卑鄙、最惡劣的感情,把代表私人利益的復仇女神召喚到戰場上來反對自由的的科學研究。"不同時期政治經濟學的發展情況,是和當時階級鬥爭的形勢密不可分的。
批判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建立真正的科學的政治經濟學,只有無產階級才能完成。因為"這個階級的歷史使命是推翻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和最後消滅階級。這個階級就是無產階級。"這個階級和社會發展的利益是一致的。能夠公正無私地揭露資本主義社會的矛盾,不受階級偏見的束縛,客觀地認識客觀經濟規律。具體地說,這個任務是由無產階級的偉大導師馬克思、恩格斯來完成的。馬克思、恩格斯堅定地站在無產階級的立場上,以歷史唯物主義為指導,研究了資本主義經濟的運動規律,在政治經濟學中完成了偉大的革命,創立了無產階級經濟的、唯一科學的政治經濟學。《政治經濟學批判》和《資本論》,"絕不是對經濟學的個別的章節作零碎的批判,絕不是對經濟學的某些爭論問題作孤立的研究。相反,它一開始就以系統地概括經濟科學的全部複雜內容,並且在聯絡中闡述資產階級生產和資產階級交換的規律為目的。"
總的來說,《資本論》的方法就是唯物主義辯證法,但要真正掌握它,並不是輕而易舉的。馬克思說:"人們對《資本論》中應用的方法理解得很差,"他在第二版跋中特別詳細地引證了俄國資產階級經濟學家考夫曼對《資本論》方法的評論。這段評論包括以下幾個要點:一、馬克思特別注意研究資本主義社會經濟發展的規律;二、馬克思把社會運動看作是受一定的客觀規律支配的自然歷史程序;三、這些規律不僅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反而決定人的意志;四、馬克思特別強調研究,每個社會特有的經濟規律;五、馬克思闡明瞭支配著一定社會機體的產生、生存、發展和死亡以及為另一更高的機體所代替的特殊規律,等等。對於考夫曼上述的評論,馬克思滿意地認為,他所描述的"正是辯證方法。"把唯物辯證法應用到政治經濟學中來,是馬克思的首創。"就本來意義上說,辯證法就是研究物件的本質自身中的矛盾。"馬克思就是運用矛盾分析方法,來研究資本主義經濟,揭露資本主義矛盾,揭示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的根本對立。
馬克思研究方法的唯物主義基礎表現在,他把社會經濟形態的發展看作是"一種自然歷史程序",在研究經濟運動規律時,不是從觀念出發,而是從客觀事實出發。馬克思批判了黑格爾的唯心主義錯誤,吸收了他的辯證法中的科學成分,在唯物主義的基礎上,創立了科學的唯物辯證法。辯證法在對現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時包含對現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對現存事物的必然滅之的理解;辯證法對每一種既定的形式都是從不斷的運動中,因而也是從它的暫時性方面去理解;辯證法不崇拜任何東西,其本質是批判的和革命的。唯物主義辯證法在肯定資本主義制度必然產生的同時,又論證了它滅亡的必然性。
《資本論》是馬克思獻給全世界無產階級的一部最重要的科學文獻。它在世界各國廣泛流傳,稱謂資產階級社會必然被無產階級取代的強有力論證,成為工人階級反對資產階級的強大思想武器。《資本論》被譽為是"馬克思一生中最偉大的主要理論著作","馬克思主義理論寶庫中光輝燦爛的科學鉅著".
讀資本論有感2
《21世紀資本論》火爆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它涉及到當今社會經濟生活中一個越來越敏感的話題:社會貧富差距。在金融海嘯過後,發達國家失業率的飆升,經濟衰退。我們都看到一個貧富差距極端的兩面。一方面,普通的勞動人民在失業之後,沒有穩定的收入而不得不節衣縮食,甚至因資不抵債而被趕出自己的房子。而另一方面,大企業的老闆們,卻能在破產前領走了鉅額的獎金,華爾街的人們正在領著納稅人紓困給金融機構的公帑,依舊享受著安逸的生活。
這本書最大的價值之一是它十分系統的展示了西方几個主要資本主義工業國家的歷史財富與收入資料,皮凱透過蒐集大量的歷史資料試圖論證在資本回報率大於經濟增長率所造成的財富分配不平等,大部分的社會財富越來越集中在少數資本家手中,貧富差距越來越大。我認為此書的一大優點就這這些詳實的資料的蒐集,他的很多中心觀點都是從這些真實資料裡面形成的。他的資料表示在資本主義歷史的大部分時期這個都是事實,唯一的例外是1910年代到1950年代---正好趕上兩次世界大戰。
至於爭論很大的r > g問題,即資本回報率高於勞動收入的增長率,但是由於我相關的專業知識掌握有限,無法做出明確的判斷和評價,我也參考了很多網上的看法,皮凱蒂認為當資本回報率大於勞動回報率時,會導致財富分佈不平等的增加。給定一個經濟體財富總額與國民收入的比率不變,長期來看,財富總額的增長率和國民收入的增長率一樣。而當一個有錢人繼承了一大筆遺產,全部用於投資,只要他將當年投資收益的一個份額用於再投資,他的財富的增長率就高於了社會財富的增長率。 由此一來,在社會財富的總構成中繼承財富的比例將增加,富人與窮人的貧富差距越來越大。
對於解決問題的辦法,皮凱蒂認為給富人徵稅是一個有效的方法。在財富分配不均發生後,用徵稅方式就能拉平社會差距,我認為是片面的。徵稅也許能緩解現有的壓力,但沒有從社會不平等的根源出發,現在社會的發展階段還遠不能夠到達生產資料按需分配的理想化程度。世界上沒有絕對公平的社會,而從工業革命開始看,窮人的生活得到很大改善,這是社會走向富裕的證據,是資本主義發展帶來的後果。實際上,很多發達國家已經向富人徵收了高額稅,一味的徵稅也會打擊一部分人的積極性,而且要求每一個國家都採取相同的徵稅手段也是非常不現實的。雖然很多人指出皮凱蒂書中的許多問題,例如資料的真實性,概念有所混淆,理論框架構設的侷限,以及有中國大學的教授提出質疑說在我國勞動收入的增長率其實是大於資本回報率的.,然而貧富差距的問題任然存在等等。他新穎的理論和對資本與工資的變遷的歷史的疏通還是給了我許多的啟發和思考。另外,我在蒐集資料時也發現了一些有趣的現象,這本書在中國出版後也引起了很大的反響,而不久之後網路上許多相關的討論被刪除,取而代之的是曹長青那篇長長的批判文章,也許是因為話題涉及了敏感的政治體制問題,也許是影響了某一些人群的利益問題,在這裡也不容深究了。
讀資本論有感3
托馬斯·皮凱蒂所著的《21世紀資本論》一經出版就引起學術界、經濟、政治領域的廣泛關注和激烈討論。與大多數經濟著作不同,托馬斯這本書的核心不在於研究經濟如何增長,而是聚焦財富和收入的分配問題。而這對於貧富差距逐漸增大,社會矛盾逐漸大的我國尤其有啟示。
托馬斯指出,有一種強大的機制在推動收入與財富的趨同與分化,而這種力量並不會自動減弱或消失。
趨同的力量是知識與技能的擴散。“落後國家是透過提高科技水平、專業知識與技能和教育水準來追趕發達國家的,而不是透過成為富國的資產。知識的擴散並不是上天賜予的甘露:是對外開放和貿易加速了知識的擴散(閉關鎖國阻礙了科技的傳播)。知識的擴散取決於一個國家調動資金的能力以及鼓勵大規模教育和培訓投入的體制。”
我國在改革開放之後引進大量的資金和技術,高速發展了三十多年,生產率大大提高。現在,中國在國家戰略層面確定建設“創新型”國家,恰恰是對過去三十年改革開放經驗教訓的深刻總結。知識和技能能改變我們的命運,幫助我國成為更加富足和強大的國家。
分化的力量則表現為高收入者的收入所佔比重的交替變化和資本收入比的交替變化。托馬斯用大量的資料來驗證這種現象,並進一步解釋了這種現象背後的規律,即r>g。其中r代表資本收益率,包括利潤、股利、利息、租金和其他資本收入;g代表經濟增長率。托馬斯比較了過去幾百年的經濟資料,發現發達國家的資本回報率約為每年4%-5%,而GDP的增速為1%-2%,資本回報率幾乎是經濟增長率的3倍。由此,托馬斯對市場機制徹底喪失了信心,因為“r>g的不平等,與任何形式的市場缺陷都無關。”
這似乎指出了社會財富不平等的根源。在第三部分中,作者提出了一個尖銳的問題:是靠工資還是吃遺產?一個在社會上勤懇勞動的人得到的工資甚至遠低於靠遺產利息來過日子的人;辛辛苦苦上班打拼的人永遠追不上拼爹吃利息的人。資本導致的不平等比勞動導致的不平等要更加嚴重,社會財富透過資本的再分配越來越集中到少數人手中。華爾街20%的人群佔有了美國90%的財富,收入最高20%分家庭佔有的收入是最低20%家庭的15倍。如此巨大的貧富差距,也難怪中產階級要佔領華爾街。
究其根源,美國貧富差距加大的一個根源是超級經理人階層的興起。哪怕是在金融危機的時候,很多職業經理人的薪水仍然高的嚇人。高盛的高管比Intel公司的高管薪水要多得多,哪怕是後者可能勞動量更大。高薪水固然能刺激生產率的提高,但是根據邊際效應,在高薪水下,提高工資對於生產效率的影響幾乎微乎其微,但卻有可能加大貧富差距,加大社會矛盾。金錢激勵是提高生產效率的一個有效手段,但不是唯一手段。
美國貧富差距加大的另一個根源是其稅收法規總是有利於富人。富人們的稅率甚至比窮人們的稅率還要低,這是難以想象的。工資的調節對於社會財富分配、
減小貧富差距可能不會帶來很大作用,因為富人們透過資本得到的回報遠高於透過勞動得到的回報。這時候,累進稅制就起了很大的作用。托馬斯也提出解決財富分配的方法是實行累進稅——對高收入人群徵收高額賦稅。
而在我國,導致美國貧富差距加大的因素並不存在。對比北上廣的房價和物價來說,很多職業經理人的薪水不算很高。另一方面,我國是世界上稅務負擔比較重的國家,現行的累進稅制對高收入者已經徵收了35%—45%的個人所得稅。繼續加大稅率不僅使國民稅務負擔進一步增加,也有潛在的資本和人才流失的風險。
但是我們仍然看到在我國貧富差距也越來越大,甚至引發社會產生“仇富”心理。原因是什麼?
托馬斯在中文版序言中寫到,“眼下在中國,公共資本似乎佔國民資本的一半左右(據估算約佔1/3—1/2)。如果公共資本保證更均等地分配資本所創造的的財富及其賦予的權利,這樣高的公共資本可以促進中國模式的構想——結構上更加平等、面對私人利益更加註重保護公共福利的模式。”但考慮到我國的國情,我認為r>g不是造成貧富差距的主要原因,真正的原因在於權力。一旦有了權力,財富聚斂的速度會遠遠超過任何正常情況下資本的累積速度。在我國,權力腐敗所引起的社會財富不平等遠超其他因素,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這也大概是為什麼新一任政府上臺便大力反腐的原因。當下,除了大力反腐,我們還不能否認市場機制的作用。對於目前的中國來說,資本回報率和產出回報率的不對應並不是造成貧富差距的主要矛盾,打破行業壟斷、減少稅負、放寬市場才能更好的促進市場平等和市場繁榮。
托馬斯的《21世紀資本論》主要探討了資本主義國家的財富分配情況,但它所提出的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矛盾對於高速發展的我國來說仍有很大的借鑑意義。如何在保持經濟發展的同時平衡社會收入分配,這仍是一個我們都要思考的問題。
讀資本論有感4
剛剛接觸《微觀經濟學》——宋承先主編時,就純粹微觀經濟學中的概念、理論分析、圖表分析等等來說,還能接受,但書中大量引用《資本論》中的話來分析微觀中的概念、理論合理與不合理的成分時,感受到的是自己完全的無知,。一句話,一段話讀再多遍,頭腦中還是一片空白,在此情況下,不得不放棄對微觀的學習,下定決心看一看《資本論》第一卷,花了一個半月,除了書中描述資本家對工人,特別是兒童、婦女的剝削的殘酷感到憤怒外,應該說再沒有其他任何感受,因而,在邊看的過程中,我一直在思考這樣一個問題,每個字都認識,為什麼它被馬克思組合在一起,對我來說就變成了一本天書?這種從讀《資本論》中的深切感受——文科的知識不是隻要努力去背,就能學好的。而是有著嚴密的思維邏輯過程,並且是一種比理科更加自由,更有發揮空間的抽象思維。原因在此也就出來了——作為理科生,抽象思維能力嚴重缺乏。因而當務之急就是培養自己的抽象思維能力。應該沒有那個學科比哲學更加抽象呢?因而,我選擇了哲學,由一種習慣的、長期的思維方式轉向一種很陌生的思維方式,其中的困難也是可想而知的,它有一個很長的磨合過程,對我來說,初始階段維持了兩個月,在這兩個月裡翻了許多關於哲學知識的書,但沒有看懂任何東西,每次都是看得自己不知不覺的爬在了桌子上,當有幾天看書時,竟然沒有睡覺,我知道,我能夠看下去了,這是一個不小的進步吧,當時,是這樣認為的。為了使這種進步繼續下去,我想一直維持到大學畢業。
由“物化勞動是否創造價值”開始,這是一位許多問題想不明白的研究生(自己這麼說的)向我們提出的問題,從什麼是物化勞動,一直到能發表自己的一點觀點總共用了一個半月,透過對這個問題的思考,並不在於把這個問題想清楚了,而是借簽了別人分析問題的方法、思維。讓自己也具有一點抽象分析問題的能力,這又是我當時感到的一個不小進步。更重要的是膚淺的感受到了《資本論》的不朽和對馬克思的敬仰,只有認真閱讀過他的著作的人才會感到這一點。那些高呼馬克思理論過時了的人都懷著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他們在這位巨人面前實在是太渺小了,只有馬克思倒下了他們理論才可站起來。任何一種理論必是時代的產物,適應某一特定的時代,世界上沒有永恆的理論,也不可能有永恆的理論,但理論背後所承載的人類思想卻是永恆的,而《資本論》承載的恰恰是人類幾千年光輝思想的結晶,馬克思的某些理論也許是過時了,但因此而拒斥馬克思,除了可以表現自己的無知,再沒有別的了。其實,高傲的現代人並不比幾千年前的哲人高明多少,人類思想的框架他們早已為我們設好,後人更多的是在框架內修修補補罷了。試問從古到今,又有誰曾跳出過亞里斯多德的三段論呢?拒絕前人光輝的思想,就等於是慢性自殺。
現代西方許多不錯的經濟理論,就完全超出了《資本論》呢?我想並不是,正如牛頓所說,站在巨人的肩上看得更遠些罷了。換句話說,一些現代西方經濟理論有著《資本論》思想的痕跡,試以自己感覺比較明顯的兩例以作說明。
馬克思在簡短的論述超額剩餘價值的產生時,提出了社會價值與個別價值(後來又提到了國際價值),超額剩餘價值就是社會價值與個別價值的差額,但由於資本家之間存在著激烈的競爭,隨著新技術的普遍化,超額剩餘價值又要小於這個差額,直到這個差額為零,即超額剩餘價值為零,馬克思只是指出了可以歸結為相對剩餘價值生產與絕對剩餘價值生產的超額剩餘價值的存在,由於時代的限制,問題論述到此,但若在此問一下,為什麼是社會價值與個別價值的差額,社會價值與個別價值存在著什麼樣的關係?既由超額剩餘價值產生的結果追溯到了超額剩餘價值產生的原因,而這樣一追問產生了現代西方經濟許多理論的理論基礎。為此,舉個例子來說明,如果我要向某一襯衫生產廠商進一批貨,根據襯衫生產社會平均勞動生產率情況為每件10元,而作為要進貨的我必想低於10元一件購貨,而只有勞動生產率高於社會平均勞動生產力的廠商才能滿足我的要求,而廠商為了贏得客戶,壓跨競爭對手也願意低於10元向客戶供貨,基於這兩方面的原因,超額剩餘價值要小於社會價值與個別價值的差額,接下來的問題是超額剩餘價值比差額要小多少呢?這邏輯的推理必然是取決於客戶對生產廠商個別價值的掌握情況,對於社會價值每件10元,這是廠商與客戶都十分清楚的。不會存在太大的誤差,而個別價值,廠商是完全瞭解的,但客戶並不知道廠商的個別價值到底是多少,廠商為了儘可能接近差額,在交易中佔盡可能接近差額。在交易中佔盡優勢,會全力隱瞞自己的個別價值,由於客戶對廠商的個別價值不是完全掌握,因而根據不完全資訊。猜測想一個個別價值作為參考,——9元一件。因此,給自己規定了進貨的波動範圍——9.4—9.6元一件,對廠商而言,清楚知道自己的個別價值是8.9元一件,廠商也不會不斷的根據客戶的不完全資訊,猜想客戶猜想個人別價值。(廠商與客戶利潤的分成應是假設不變的),假設廠商的判斷為9.1元,這樣生產廠商與客戶都高估了“個別價值”,對客戶的估計,廠商取得了優勢,同時,客戶對廠商的估計客戶佔了優勢,在交易中,兩種優勢趨於抵消,以社會價值為標準,以對個別價值的水完全判斷為基礎。廠商與客戶很可能以偏離9.45元一件不大的價格成交(假設廠商與客戶名義利潤分成是1:1,取決於社會生產水平)由於廠商與客戶都認為自己佔了優勢,因而廠商與客戶之間的交換是愉快的,公平的。若廠商實際個別價值為9元,廠商猜想客戶猜測想的個別價值也為9元。因而交易時為9.5元,誰也沒有吃虧,也沒有佔便宜,說不上愉快,但公平,這樣我們可以根據假設的個別價值列出無數種情況,看到廠商與客戶悲傷、歡樂、公平與不公平各種排列組合情況,透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到,每一次交易是那一種組合情況,取決於廠商與客戶猜想的個別價值的值的組合情況,而個別價值的組合情況又取決了廠商與客戶根據對方不完全資訊的判斷情況,而不完全資訊的判斷情況,又取決於對資訊的掌握情況,一句話誰瞭解的資訊多,誰就能在交易中取勝,顯然,就一般情況而言,生產廠商總是掌握著更多的資訊。
如果說把“超額剩餘價值”與“資訊不對稱原理”聯絡起來還有一定的難度的話,那麼託賓的資產選擇理論與馬克思貨幣資本的迴圈第一階段G—W的分析聯絡起來,後者只能相當於體力勞動。實在沒有太多比馬克思的思想高明之處,或者說是對馬克思思想的抄襲,當然,這是值得鼓勵的一種抄襲。
“從內容來看,G—W是表現為G—W,……貨幣額分成兩部分,其中一部分購買勞動力,另一部分購買生產資料,……一個屬於真正的商品市場,另一個則屬於勞動市場”“G—W際事表示G所轉化成的商品額有這種質的分割之外,還表示一種最具有特徵的量的關係”。這種是的關係實際上指:“生產資料的數量,必須是以吸收勞動量,是以透過這個勞動量轉化為產品。”
託賓的資產選擇理論,即理性的經濟行為主體,將怎樣選擇一定的資產組合(資產結構)以實現利益的極大化,比如1000美元的資產怎樣分配於持有貨幣和持有其他金融資產和實物資產。
前者是實現剩餘價值最大化,後者是實現利益最大化,前者涉及的是能創造價值的生產過程,後者是能通有對資產怎樣佔有獲得最大價值的非生產過程,前者論述的只是怎樣分割貨幣來實現剩餘價值最大化,後者論述人是資產,不僅包括貨幣,而且還有金融資產和實物資產,透過三者的分配情況來實現利益最大化。總之,託賓的資產選擇理論比前者有了很大發展,解決的問題也不同了這天是為了適應時代需要修改性的理論創新,而思想上,完全沒有何獨到之處。
此處需要說明一點即是,馬克思對貨幣分割的分析是以實現剩餘價值最大化為基礎的,這一思想本身也可能是從前人那繼承過來的,並不是對託賓的偏見,主要在於說明《資本論》的思想性。
對此兩個問題的分析是對《資本論》第一卷第二遍閱讀之後的一點感受,第一遍閱讀明顯比第一遍有了很大進步,不但可以看下去也知道自己在看什麼,但是還是由於思維的缺陷,還有許多看上去不流暢之處,思維跟不上文字所需要的思維速度。我想也堅信。透過第三遍、第四遍……的閱讀,問題一定會慢慢的解決。
以上是本人讀《資本論》第一卷的一點感受,不僅獲得了知識,更一步體會到了怎樣閱讀,僅僅為了讀一本《資本論》,擴大了自己的知識面,也增加了自己思考問題的能力。
馬克思不僅是一位偉大的經濟學家,更是一位偉大的哲學家。沒有一定的哲學基礎,去讀《資本論》,或是隻把它當作一本經濟學鉅著來讀,相信不會有大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