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哲學史》讀後感
《中國哲學史》讀後感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領悟呢?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怎樣寫讀後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國哲學史》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我喜歡買書,但不是愛讀書的人,每次讀書都是虎頭蛇尾,一旦不能一氣呵成,就從此擱置了,於是家裡、辦公室到處都是看了一半的書,或將書翻扣著將封面封底統一向上,或夾個書籤等待下次能把它想起,理論書籍更是如此。要“照鏡子,正衣冠”,我應該老老實實承認,每次寫個人評價“能夠認真學習理論知識”,其實是撒了謊的,對於我這種說假話已經近乎習慣的人,的確應該“紅紅臉,出出汗”好好進行一下批評與自我批評了。
兒子讀高三,經常會在網上買書,中學封閉管理,無法收快遞,地址常常留我的。鑑於此,我比兒子早一步接觸到了馮友蘭先生《中國哲學史》的中文版。冬日的午後,天氣格外好,太陽暖暖的照著,大院裡的銀杏樹葉子飄落下來,一地金黃。水池邊的長椅被曬得暖暖的,四周靜悄悄的.,應了一句俗話:太平時代“連午後的陽光都是安寧的”,我乾脆坐到長椅上,開啟快遞包裹拿出《中國哲學史》,四周一片靜謐,內心的世界彷彿一下子變得安靜乃至乾淨,“一篇讀罷頭飛雪”,不知今夕何夕。我這樣一個無知的躁動者,第一次與馮友蘭先生慈父般的目光深切對望。
不得不說,《中國哲學史》是一本很好的哲學讀物,它通俗易懂的語言,讓我對哲學產生了濃厚興趣,開始思索人生。
馮有蘭先生說,“哲學,就是對於人生的有系統的反思的思想”。有些時候,人們常常受到生活環境的限制。在特定的環境,以特定的方式感受生活,不同的哲學也就有特定的強調之處和省略之處,構成某種哲學的特色。中國特定的社會背景,形成了獨特的中國哲學,中國哲學有著眾多的門派和不同的發展完善階段,在中國,哲學與人人有關,中國哲學支撐起了中國信仰的半壁江山。
《中庸》第一章上寫道:“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人的感情還未迸發出來時,內心無所謂“過分”或“不及”,這時稱為“中”。人的感情傾瀉出來,保持恰如其分,達到“和”。“和”來自“中”,“中”又是“和”所必須。這個思想適用於表達人的感情,也適用於表達人的慾望。每個人的行為在人與人的社會關係中,都有一個平衡點,使人在表達感情和滿足慾望時,知乎所止。如果在一個社會里,各種人都懂得對自己的慾望和感情適度地滿足,社會便達到和諧、安定、秩序井然。當然,有些事情爭取是好的,在現在的這個社會也必須要去爭取,沒有人願意做行屍走肉或僅僅是人生過客,這是一個好時代,我們應當透過努力來成就自己。而現實的慾望常常讓人瘋狂,不擇手段讓自己的房子、車子、票子等等各種財富最大幅度的增長,或以自己擁有的各種權力為榮耀,爭一時之高下,此刻,是否應該靜下來想一想:為了什麼?那真是我們想要的嗎?富貴也好,貧賤也罷,最後只不過或無或有的一塊墓碑而已吧!
中國與西方的差異歸根到底是哲學上的差異,中國文化的精神基礎不是宗教,而是倫理。記得有一次在領導宴請西班牙客人時,席間聽到這位客人說,中國的問題是“管了太多的窮人,所以富人的負擔很重”。此刻,這個問題用中國哲學觀點便能回答:“人皆有不忍人之心”,這就是“仁”,這個“仁”就是“共同富裕”的政治基礎—“王道”,中國需要富強、渴望富強、離開了“富強”國家便會陷入積貧積弱,這是中國近代史最慘痛的經驗教訓,但中國的問題顯然不是簡單的“富強”所能解決的,把富強建立在王道的基礎上,實現王道與富強的統一,才是更高層次的富強。
中國哲學的使命就是使人得以發展內聖外王的品格,中國哲學討論的問題就是內聖外王之道。
如果說讀史可以明智,那麼讀哲學,可以讓人活得通透。
此文有感於馮友蘭先生《中國哲學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