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最好的教師》讀後感

《如何做最好的教師》讀後感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後感呢?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如何做最好的教師》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認真拜讀了《如何做最好的教師》一書後,我想到了自己,十幾年的教學慢慢的習慣了日常的備課、上課、下課這些事務性工作,只是想著做一個合格的老師,而沒有更多更高的追求魏書生老師有一個“懶教師”觀念,表現在其教學上,就是指學生能學會的,老師儘可能不講;講5分鐘能會的,就不講6分鐘。因為他覺得,老師不做,不是當老師的偷懶,而是儘可能多地給學生鍛鍊的機會。

  他說:“一個老師剝奪了學生做事的權利,剝奪了他努力能夠做到的機遇,就等於和不讓他吃飯一樣可怕。人家能夠吃得了,幹得了,你不讓他吃,不讓他幹,當然學生的體質就會下降。所以,看起來讓學生做事,是為了減輕老師的負擔,這不對,這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給學生一個增長能力的機會,他只有更多地做事,參與管理,參與制定計劃,他才能增長能力,增長主人翁的責任感。”正是有了這樣的觀念,魏書生才在課堂上給予學生更多的學習和實踐機會,“懶教師才能教出勤學生”。

  魏書生老師認為學生應始終處於課堂的主體地位,即使是講解課文如行雲流水者也不能夠拋開學生,不管不顧。在長期的語文教學中,魏書生始終堅持把學生培養成學習的主人,致力於讓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自己。

  魏書生認為:“如果在教學中時時把學生當成學習的主人,而且是活生生的、心理和生理都有無限潛力的、不斷變化的主人,那麼教師想出來的辦法就容易使學生接受。反之,如果把雙邊活動變成老師一廂情願的艱苦勞動,那麼即使借用別人一兩個方法上的竅門,用在自己那裡也是行不通的。”那麼,學生的`主人地位如何得到體現,發揚教學民主是關鍵,是根本。

  我從事教學工作已經十多年了,這期間有很多的困惑都源自“心態問題”——究竟應與學生保持一種怎樣的關係,在面對學生時如何擺正自己的心態同時。我不斷地想,只有處理好了這個問題,教學才能變得從容,教育學生時才能處事不驚。我們教育物件的心靈絕不是一塊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經生長著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的田地。

  因此,教師的責任首先在於發現並扶正學生心靈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芽,讓它不斷壯大,最後排擠掉自己缺點的雜草。如果我們用成人的冷漠去對待孩子的真誠,那麼一切“語重心長”的教育都無濟於事。

  對於那些讓人頭疼的孩子李老師用“科研”的眼光去看,把教育上遇到的每一個難題都當作科研課題來對待,把每一個“難教兒童”都當作研究物件,心態就平靜了,教育也從容了。但教育並不是有了愛就有了一切,教育之愛絕不是遷就縱容學生,絕不是放棄嚴格要求和嚴肅的紀律。教育中真正的愛,意味著對學生的成長以至未來一生的負責,因此這種愛必然包含著對學生的嚴格要求,乃至必要的合理懲罰。

  今後的工作中,我一定儘量用愛心溫暖童心,做個富有愛心和童心的人,愛學生,愛生活,愛世界。我一定爭取不斷進步,向“最好的教師”的境界努力!

最近訪問